先說:這僅僅是個人想法,期待大家一起思考。請媒體捧有不要轉載。感謝。
衛福部禁止醫院醫療人員出國的「可能原因」。
這可能是我們全體國人長期以來的共業。
先從這則新聞開始看。這是 2016 年的新聞喔。
往年胸腔暨重症醫師報考人數約為 80 人
2015 剩下 61
2016 剩下 38
2017 剩下 19
然後武漢肺炎/新冠肺炎兵臨城下。
最需要的胸腔重症醫師,新血補充非常少。然後不斷有人離職。
是不是無比諷刺,令人無比擔憂?
這是看得到的。
看不到的是,光我知道的,就有好幾位重症醫師,在過去幾年離開現職。離開加護病房,奉行那句「不做最大」
為什麼?
因為「錢少事多離監近」
https://www.storm.mg/article/148207
======================
重症加護病房就是個很燒錢的地方
沒有錢,就是壓榨人員薪水。
然後重症本來就是人會過世的地方。順便告個醫師也是剛剛好。
長期的內外交迫下。誰受得了?
所以人員們,了不起不做最大。沒錯吧?
健保長年以來,收入都 << 支出。原因當然很多。
但是當我們需要打仗的時候,突然發現,我們的家底並不雄厚。這是因為長年以來超限運轉。
(人員平常就過勞了,還能怎麼壓榨?)
之前勞基法在吵一週工時 40 小時,月休八天。我都無感。
住院醫師受訓期間,每「週」工時 > 80 小時是基本盤。
巔峰期間一週 > 90 小時。月休大概2-3天吧。
勞基法的工時,基本上就是看看XD。反正用不到。
=======================
承平時期的加護病房,就非常滿了。假設突然來個數百個甚至數千個武漢肺炎重症,不就........
台灣醫療支出,長期以來都是偏低的。
各國醫療佔 GDP 比例
台灣: 6.5%
日本: 8.1%
美國: 16%
法國: 11.2%
德國: 10.5 %
我們「長期」在醫療的投資是不足的。長期都是叫醫療界把健保給付不足的部分,吞下去。
在大家歌頌健保德政的同時,請大家思考。你願不願意多繳 10% 的健保費?
除了所謂「感謝重症醫療團隊之外」,您願不願意多付費給重症單位?
這是我們大家都需要思考的地方。
https://news.tvbs.com.tw/life/666812
同時也有2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18萬的網紅公視新聞網,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更多新聞與互動請上: PNN公視新聞議題中心 ( http://pnn.pts.org.tw/ ) PNN 粉絲專頁 ( http://www.facebook.com/pnnpts.fanpage ) PNN Youtube頻道 ( http://www.youtube.com/user/...
給付不足 在 Facebook 八卦
#職業災害保險單獨立法
#范雲提出立法院唯一版本
#納入家庭看護工和幫傭
#照護補助醫療給付升級
最近有個振奮人心的好消息,立法院衛環委員會下星期三終要準備要排審 #勞工職災保險及保護法 草案,除了行政院版本外,還有我領銜與 林宜瑾 、 伍麗華|Saidai / Reseres 、 莊瑞雄 委員所提出的版本,希望能在今年五一勞動節前三讀通過!
#原本的職災保險是綁勞保
#範圍有限 #基準不同 #給付不足
目前台灣勞工的職業災害保險是與勞保綁在一起, #無法單獨投保。然而,勞保只有強制僱用5人以上之公司為其員工納保,所有4人以下小公司、自由業者、受雇於自然人的員工,以及其他非典型勞動者,若雇主沒有為其投保勞保,這些眾多的勞工完全沒有職災保險。
職災保險,和勞保的性質以及目的不同。
勞保主要作為老年保障,所以以年資作為給付標準。勞保內的職災保險,明明是 #意外險 的概念,卻也以勞工年資作為失能年金、死亡的遺屬年金的計算基礎。
因此在舊制下,年資9年以內的勞工如果因職災導致永久失能,每月只能領4000元,但他的狀態卻是終身再也沒有工作能力。
此外,現行 #職災保險給付不足,導致職災發生後,雇主常常為了逃避責任不願認定職災,勞工又需要向雇主求償高額補償金,進而造成 #勞雇關係破裂。
#感謝勞工團體倡議 台灣職業安全健康連線
#蔡英文總統納為勞動政見
#行政院上週提出版本
為了完善職災保險制度,讓職業災害保護網涵蓋到更多勞工,勞工團體已經倡議多年,希望將職災保險 #單獨立法,這也是蔡英文總統競選時,主要的勞動政見之一。
我肯定行政院提出的草案,對於職災勞工的保障有大躍進。除了將職災保險從勞保中獨立出來,並且:
1⃣擴大納保對象:
受僱於企業的勞工,#不論企業規模 均強制納保;受僱於自然人等其他勞工則提供 #簡便自願加保管道。
2⃣提升給付內容及投保薪資上限。
3⃣整合災前預防及災後重建。
4⃣從申報制改成 #法定債:
參考國際經驗如日本,職災保險的效力在勞僱關係開始的那一刻便已生效,若雇主應為勞工加保而未加,一旦發生事故,保險仍需給付,政府再向雇主索賠。
#我提出立法院唯一版本
#參考勞團意見
#重點升級
#勞工權益保障 向來是我最關注的議題之一,這次我的版本,針對行政院版本又做了一些升級,跟大家報告重點📣:
❶ #家庭看護工 及 #家庭幫傭 一律納保
台灣社會以外籍家庭看護、幫傭為主要家庭內照護服務提供者。最新統計數據顯示,全台有超過23萬名外籍家庭看護工及幫傭。
外籍移工除了因身處異鄉、語言隔閡所以本來就屬弱勢群體之外,看護工作本身也很高的職災風險。
雖然現行家庭類外籍勞工的勞動契約內容,規定雇主如果沒有幫勞工提供勞保或商業意外險,勞工發生意外時雇主需理賠30至50萬元,但實務上往往因其弱勢處境求償困難。
家庭類勞工因為受僱於自然人,屬於自願加保範疇,沒有強制要納保;所以如果雇主沒有加保,他們最多只能在因為職災而失能、死亡時,領到 #慰助性質 的補助金。
我的版本將家庭看護工和幫傭納入,雇主納保一個月的保費僅為 #41元,一年 #不到五百元,對雇主來說是小成本,卻能將23萬多名外籍類家庭勞工都納入職災保險,#雙向保障 雇主及勞工,也降低整體社會成本。
❷ 場所責任附加保險(工地險)
大家都有聽聞,最常發生職災的當屬工地工人。尤其是臨時被叫去做工、缺乏經驗的工地打工仔,更容易在上工頭幾天就出事導致重殘,甚至死亡。
營造工地等工作場所,勞工勞雇型態複雜,常同時存在僱傭、承攬、無一定僱主及自營作業者。再加上工地業務層層轉包、人員流動快速,政府監管不易,許多工作者依新制也並不是強制加保身分。
為了確保如此高工傷風險場所沒有任何勞工成為漏網之魚,我的版本要求特定事業單位或工作場所負責人,辦理 #場所責任附加保險,俗稱 #工地險,讓所有在工地工作的勞工都有保障。
❸ 暫時失能期間的照護補助
現行和行政院版提供的是職災勞工在確認永久失能後,請看護所需的照護補助。然而,許多職災勞工其實更需要職災剛發生、住院醫療時所謂 #暫時失能 期間 的照護服務。所以我的版本主張職災勞工暫時失能期間,也應能請領照護補助。
❹ 無證移工職災墊償制度
還有一個不得不面對的問題是無證移工,既是職災風險最高的族群,又是職災保護網外的孤兒。不論無證移工存在的原因為何,台灣社會中都確實有這麼一群人。
基於人道考量,我的團隊努力設想如何提供無證移工職災保護。他們實際上無法加保;遇上職災時,更難向雇主求償。
為了解決這些難處,我的版本提出了針對無證移工的 #職災墊償制度。無證移工一旦遭遇職業傷病,應由其主管機關先行墊付與職災保險給付等同的給付金額,再向雇主代位求償。
這樣的設計,一方面不會讓無證移工領得比合法移工更多,另一方面不會變相降低僱用無證移工之雇主的補償責任。
❺ 提升醫療給付內容
過去,職災保險中的醫療給付僅有支付健保給付的項目。但是許多職災勞工必須的醫療開支,例如燒燙傷時所需的人工皮、住院費的自行負擔部分等,則不在保險給付範圍。
勞動部雖然表示新制上路後,勞保局可會商健保署另行擬定職災保險支付標準,但為了確保醫療給付的 #實質升級,我也在相關法條內直接新增條文,要求職災保險應給付更多職災勞工必須的醫療費用。
#保障勞工權益
#職災保險專法一定要三讀通過
職業災害是職場工作中的地雷。也許顯而易見、也許難以察覺,但任何工作場域都有職災風險,任何人都可能是受害者。
以2019年為例,一整年來總共有超過五萬個職災傷病給付人次,平均約每10分鐘就有一件職災案件發生,每天有6名勞工因職災失能、 1.4名勞工因職災死亡。
職災保險新制上路後,不但對勞工的保障大幅提升,對於雇主來說,每個月每個員工平均用 #銅板價 就可加保,萬一不幸出事,職災保險便可以幫忙分攤雇主的職災補償責任,也有助於 #穩定企業營運。
下星期三,我和其他委員們會開始在立法院審理草案,針對還能補強之處做討論。
最重要的是,廣大勞工期待的 #職災保險專法 一定要儘速三讀通過!職災保險新制能早一日上路,就能多惠及一日在危難風險中的勞工朋友!
#實質監督
#提出解方
給付不足 在 林靜儀醫師 Facebook 八卦
[該停止不合理的醫德論述了](原4/29投稿蘋果日報)
這星期大學學測放榜,連續好幾天有優秀的高中生要「去偏鄉服務」、「走外科奉獻」的新聞;但是同時我們也將在周末的勞動節,看到醫護再次上街頭,為了他們血汗過勞的職場現況,向政府和社會發出怒吼。
我之前常要提醒高中生們,你們聽說的偏鄉缺醫師、外科婦產科沒人走,是結構的問題、是制度的問題,不是「醫德」、「良心」的問題;偶爾有些個案願意「奉獻」很值得感動佩服,但是制度不該建立在「奉獻」上。
分級醫療轉診的未落實、對於部立醫院角色設定不明、醫療資源分配不均、重症給付不足、輕症和健康知能宣導不足,錯綜複雜的結果,台灣的醫療與健保制度,是衛福部官員口中「民眾滿意度八成」,但是護理人力出走嚴重、醫師過勞、對制度和執業環境近九成不滿的現況。
過去在討論不合理的醫療給付、過度的醫療業務時,政府、社會和醫界大老,總是以「醫德」、「奉獻」作為一切的訴求,卻不願面對制度的問題,導致的醫療崩壞、急重症病患就醫的困難。
五一勞動節來臨,過去以「醫德」作為無限制剝削人力、燃燒熱情的醫界前輩們,請面對新一代的醫師們已經是勞動保障極差的勞工,現在的醫療產業已經無法再用夢想、奉獻支撐了。
讓受僱醫師納入勞基法、重新檢討健保給付制度、盤整醫療資源、把醫療從業者視為國民健康維護的重要資產、讓醫療產業脫離不合理的醫德緊箍咒,讓「去偏鄉服務」、「走外科奉獻」是醫師選項之一而非考試加分項目,才是正常的醫療環境。
給付不足 在 公視新聞網 Youtube 的評價
"更多新聞與互動請上:
PNN公視新聞議題中心 ( http://pnn.pts.org.tw/ )
PNN 粉絲專頁 ( http://www.facebook.com/pnnpts.fanpage )
PNN Youtube頻道 ( http://www.youtube.com/user/PNNPTS )
PNN Justin.tv頻道 ( http://zh-tw.justin.tv/pnnpts )
公視新聞網 ( http://news.pts.org.tw )
護理人員的工作壓力,究竟有多繁重呢?勞委會最近就做了勞動檢查,結果發現很多護理人員,連最基本的休假都很難做到,工作時間也很長,雖然他們適用勞基法,但實際上一點幫助也沒有。護理師公會更表示,基層護理人員不斷流失,職業風險也很高,直接影響到的,就是病患的醫療品質。
護理人員被稱為白衣天使,除了給藥打針、照顧病患,下班還得留下來做行政工作。勞委會針對全國50家醫療院所進行勞動檢查,結果發現納入勞基法保障的護理人員,大多根本不能依法,享有合理的休假。
因為工作繁重,護理人力嚴重流失,護理師公會全聯會指出,基層護理人員的職業壽命已經降到6.7年,等於最多七年就離職,除了工時普遍超過12個小時,更有其他的職業風險。
民間團體認為,健保對護理費的給付不足,醫院最先裁減的往往就是護理人力,如果政府再不重視,最後被犧牲的,還是病患的健康。
護理師公會指出,醫學中心規定一個護士照顧五個病人,實際上往往照顧到八個患者,其他醫療院所的護理人員,工作更重,薪資更低。而護理人員要轉業,航空、保險、藥廠都非常歡迎,等於醫院永遠在訓練新人,呼籲政府要正視護理人員的工作環境,否則以後真的有可能找不到護理師。
記者黃亦如劉漢麟 台北報導"
給付不足 在 公視新聞網 Youtube 的評價
更多新聞與互動請上:
公視新聞網 ( http://news.pts.org.tw )
PNN公視新聞議題中心 ( http://pnn.pts.org.tw/ )
PNN 粉絲專頁 ( http://www.facebook.com/pnnpts.fanpage )
PNN Youtube頻道 ( http://www.youtube.com/user/PNNPTS )
PNN Justin.tv頻道 ( http://zh-tw.justin.tv/pnnpts )
給付不足 在 不足支付未來20年保險給付明年保費調漲 - YouTube 的八卦
從明年元月開始,國民年金要漲價了。衛福部公告,精算後發現,現行的國民年金保險基金,只夠 給付 到2031年,沒有達到法規規定的20年標準。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