唉……唉……唉……
我走過許多學校,多到我數不清了。
我與許多老師(事實上,我的姐姐們都是老師)談過話。
我更接觸過太多的父母,應該說幾乎每天都在聽父母說著孩子在學校的辛苦。
我也認識一些校長……
唉!就是跟真正掌管教育的高層很不熟。
我聽過太多家長抱怨學校老師或校長,說他們開學時,即宣布:「本校就是要拼升學率!」學業成績不好的孩子,在班上被老師排擠與貼標籤;
我更常聽到許多老師抱怨他們就算想教學生德智體群美兼具的教育,會接到許多恐龍家長的抗議,甚至搞出個讓老師難堪至極的行動來。
例如:學校校運會舉行拔河比賽,當學生們拼命拔,拔到手掌有些擦傷,回到家,母親看到了,隔天即打電話來學校:「我的孩子來學校是來讀書的,不是來拔河的!拔到手受傷,這樣怎麼寫字,他這次段考如果考不好,你們學校要負責嗎?!」
請問,明年校運會還要不要舉行拔河比賽?!
我也聽過老師抱怨如果他不重視學業考試成績,校長開會時,會點他名,讓他不好過……
而也有校長告訴我,他明明已經告訴老師不要處罰孩子不准下課,不要罰孩子一直抄寫,甚至在一個演講的場合,校長直接告訴老師:「我自己小時候就是字寫得很醜很亂的孩子,你們真的對字體的要求不必這麼執著……」可是,老師們依舊不甩校長的建議,依舊繼續罰罰罰……
我聽過孩子來哭訴:「老師說我好棒,是天才……可是,回到家,媽媽看到我做的遙控車,卻罵我浪費時間,為什麼不讀書!?」
但是,我也聽過家長來哭訴:「我的孩子雖然不會讀書,考試總是考不好,但是很貼心……可是,他的老師卻直接告訴我:妳的孩子沒有優點可講……」
我聽過有孩子想讀經濟系,老師卻苦勸成績高分的孩子志願要填醫學系……
我也碰過老師告訴不愛讀書的孩子,可以選擇技職教育,卻被家長質問:「妳是認定我家小孩不行嗎?他沒有資格讀高中嗎?」
我的孩子一直都是讀公立學校。
還記得一上國中,學校外牆即掛著考上高雄女中、高雄中學、師大附中……的「金榜」。
這種作法,大家好像司空見慣了,我卻一直覺得刺眼,這是把學校「補習班化」啊!
親師會時,我舉手發言希望學校平常考的頻率能減少一點,真的考得太誇張了!
我也讀過國中啊!如此頻繁的平時考,不僅對學習沒有幫忙,而且根本干擾學習!
結果,老師還沒有回應,馬上有幾位家長起身反駁:「我反對!難道這位家長希望你的孩子高中考不好嗎?難道妳希望我們學校像XX學校一樣,標榜正常教學,結果都考不上雄中雄女,大家只好轉學出來!這位家長,妳希望我們學校變這樣嗎?」
我默默坐在座位上,不再發言。(雖然心裡想著:是我比較會讀台灣這種書,考台灣這種試,還是妳?)
台灣的教育仍停留在追求「功名」的階段,讓孩子不快樂,不想學習,生活能力不足,興趣無法發展,家長老師更是承受高壓,也不快樂。
這樣的現象,絕對不會是單純某一方的問題。
只是,無論你是家長、是老師、是校長、是……能不能讓我們從自己做起,找回教育的初衷?!
否則……一再被犧牲的是孩子。
同時也有8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2萬的網紅吳浩康 Deep Ng,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吳浩康全新派台歌《較早前錄影》,填詞的黃偉文借用電視台常用的字幕標題,套用到大家喜歡對一個被標籤的人諸多挑剔,不時重溫他的經歷、過失、情史,從而在這堆「黑歷史」中,尋找向這個人說不的理由,令他再努力都難以得到認同,無法重頭來過。 Now available on: ---------------...
不要處罰孩子 在 宅媽花花 Facebook 八卦
8/16 #單親媽媽日記
.
一天才剛開始,我家電視就被熊孩子尚謙給砸了。
.
由於是被球棒擊中,我一開始還以為他們兄弟又在客廳打棒球,昨天他們兩個下午就一直在客廳試圖打棒球被我制止多次,我不斷跟他們說打到電視會壞掉,液晶螢幕本來就很脆弱,而且你媽買的是便宜貨blablabla......
.
根據尚宇說法,尚謙當時其實是在練習打工處的友人老闆教他的動作,嗯...武士刀劈砍動作。他拿著弟弟的橡膠球棒賣力揮著,接著一個手滑就噴出去了,可憐的電視瞬間黑了屏幕,OHCA。
.
啊...我兩個月前終於下定決心入手的55吋大電視...
啊...雖然一萬四對許多人來說不是什麼大數目但我還是分三期
啊...我還有一期沒繳呢(眼神死)
.
案發當時我人剛好出門,回到家時還是尚宇先坦承電視被砸壞了,然後當事人躲在房間睡覺打算裝死。我把他叫出來後表示,弄壞我的東西不是讓我生氣的點,我生氣的是弄壞後選擇隱瞞的這個行為。
.
不論是在客廳練習武士刀動作,或是跟弟弟打棒球,雖然有弄壞家電的風險,但當下的目的都不是為了弄壞電視而做這些事。可是弄壞後選擇隱瞞的這個行為,就是蓄意的了,這對我來說,比弄壞東西還要更嚴重,因為這是一個意圖逃避的行為。
.
過去也有過幾次尚謙犯錯後選擇裝死我教訓過幾次,然而他卻依然沒有記取教訓去學會要勇於面對自己所犯下的錯,直到今天發生這個事件後,我才又更加深入去審視這個狀況的問題到底出在哪。
.
前幾天尚謙去打工時不小心手滑弄掉了一塊雞肉,當時的情況是他在向我撒嬌,要我幫他把袋子打開好把雞肉裝進去,但我不想理他。鬧著鬧著雞肉就從手中滑出直接掉到地上了,他當下立馬扶額露出懊惱模樣並且停止所有動作。
.
我只跟他說:「掉地上的先放一邊,繼續做完該做的事情,等老闆來了再好好道歉並且問他掉地上的要怎麼處理。」
.
結果最後尚謙的選擇是將那塊雞肉藏起來,最後跟削下來的雞肉碎一起裝袋讓老闆拿去做成他的貓食,但他卻沒有跟老闆坦承這件事,而老闆也沒有留意到他取走的那包雞肉碎異常大包。(或者有只是當下不想當眾人面點破尚謙
.
電視的事件解決完之後,我打了電話給友人老闆,請尚謙自己跟老闆說下週還會去打工,但是在那前要先坦承犯錯的事情。老闆聽完後沒有生氣,除了安慰尚謙別難過,也鼓勵他下次謹慎點就好,最後甚至謝謝尚謙特別告訴他這件事情,這樣他要退冰那袋雞肉碎時就會特別注意。
.
🌺:「有被老闆罵嗎?」
🐻:「沒...」
🌺:「是不是跟你預期的狀況不一樣?原本已經做好心理準備要挨罵了。」
🐻:「對...」
🌺:「你在屏東有發生過,犯錯了跟家人坦承反而被修理得更慘的狀況嗎?」
🐻:「有...」
🌺:「這裡是中壢,我也不是你爸或是你其他屏東的家人,在我這裡不用擔心自己會因為誠實而挨罵。」
🌺:「在我能力許可的範圍內,我甚至希望你們多去嘗試犯錯,並且面對錯誤,這樣你們才有機會成長。」
🌺:「逃避只會讓你變得越來越懦弱,而犯錯的陰影也會跟著你一輩子到死前都不會消失。」
🌺:「我只有兩個要求,就是對自己負責,以及別把家裡給炸了。」
.
語畢我就留下他們兩兄弟在客廳整理被他們弄亂的環境,我回到房間讓自己冷靜好好面對電視已死的事實,並且哀悼我那才剛開始就結束的 #用大螢幕爽打電動 的日子,顯然我沒有享福的命,或者還沒開始有那樣的命。
.
雖然心痛死掉的電視不會再回來,但我仍然認為這個事件發生得非常有意義,若不是因為這次的狀況、若不是因為我要求尚謙打電話給友人坦承犯錯,我恐怕始終無法明白為何尚謙會一再的逃避責任,甚至是已經罪證確鑿了還要撒謊硬凹。
.
#個體心理學 的正向教養理論中一再強調,#不要讚美孩子,別讓孩子養成追求他人認同的自卑性格,或是沒有讚美獎賞等好處能拿時,就不願意主動做好自己該做的事情那種消極性格。
.
但也 #不要處罰孩子,處罰不會讓孩子學會 #為什麼不能OOOO ,只會讓孩子學會 #OOOO被發現的話會被罵,以及 #OOOO的時候不能被發現。
.
除了我19歲時躁鬱症發作離家出走那一年(詳看部落格)之外,尚謙在八歲之前幾乎是我一手帶大的,灌輸的也都是來自於我的價值觀。因為前夫當時為職業軍人不常在家(在家也都在看電視或睡覺🤷♀️),所以尚謙有如白紙一樣完全吸收著我所教導的一切。
.
誠實是我的中心思想,對我來說,撒謊是比犯錯還要更加羞恥令人感到難為情的行為,然而,這世界上不是每個人都認為這是理所當然的。例如前夫的家人。
.
我不知道在跟前夫離婚後這五年,尚謙犯了什麼錯,犯錯後跟家人坦承自己的過失又接受了什麼樣的處罰,這樣的狀況他到底經歷了幾次才讓他下定決心,以後再也不要誠實以對,能逃避就逃避、能裝死就裝死。
.
但發現問題就要去解決問題,追究責任是沒有任何意義的,而且一個不懂什麼叫做 #為自己負責 的家人,我去追究責任後,該名或是這些家人們難道就突然學會為自己負責,甚至還有能力可以去教尚謙他們這五年來沒有教的嗎?
.
我相信今天這個逃避責任的狀況不會是最後一次發生,但我也相信今天找到問題的根源,之後他會開始慢慢願意去練習誠實的面對自己與他人。我會讓他明白,這世界上並不是所有人都是那麼不理性的,像剛剛跟老闆道歉沒有被罵,而且老闆還是很期待也很歡迎下週四兩兄弟再度去打工不是嗎?
.
喔、他們兩個這起事件的處理方式是到明年寒假結束之前都不會有零用錢了。(打工不算)
.
不說了,我先陪一下已死的電視,我想在回收它之前多看幾眼😢
.
#以下業配
😴晚上睡不著、睡著又睡不好、白天工作沒精神或是想贊助花花存新電視基金的讀者朋友可以支持一下花花這個月的業配: https://reurl.cc/d0RRpM
不要處罰孩子 在 尚瑞君之愛‧傾聽‧解讀心 Facebook 八卦
不要把孩子養在溫室,要讓他承受得住風吹雨打的挫折
幾乎所有的孩子,在誕生前,都要努力穿過母親狹小的產道。通過母親的產道,孩子接受著全身的擠壓按摩,是母親送給孩子的第一份見面禮。孩子身上的斑斑血跡,是這輩子最美麗與最深情的血印,因為,那是他的努力奮鬥,和著母親的血,充滿了愛與祝福。
孩子穿過了重重壓力而誕生。在嬰幼兒時期,也歷經一再的跌倒與失敗,才學會昂首闊步的行走。但在進入正式的學習體系之後,孩子的挫折耐受度,卻愈來愈低,為什麼會變成這樣呢?
不要再過度的保護孩子,不要再讓孩子的世界,只為了追求第一名而活。大陸發生國中生因為考試落成第二名,就衝動的把第一名殺死,這種事件,讓人痛心的無法置信。我問兩個孩子的看法,那時讀國一的長子說:「他現在這樣爆發,傷害還可能是最小的,如果他壓抑的更久、更嚴重,也許會造成更大的傷害。雖然我這樣說好像不對,但他讓問題爆發了,也好。」
這起事件,讓人正視到只在乎成績的嚴重後遺症,但新聞的熱度過後,大家又會開始逼迫孩子,只要會讀書就好嗎?
人生,隨時在面對不同的挫折。挫折是上天送的禮物,要多累積處理挫折的經驗,才不會被挫折打的一蹶不振。親愛的家長們,請訓練好孩子,在這些方面可以產生面對挫折的抗壓力:
一、人際關係上的挫折
不要讓孩子天真的以為,所有的人都會喜歡他。當然,孩子也不需要喜歡他接觸到的每一個人。
人與人之間,真的有看不見的緣份。在大學時期,在市立圖書館當說故事的志工,有很多孩子,喜歡圍著我們身旁轉,在這些孩子中,有人讓自己喜歡,也有人讓自己覺得不太喜歡,這就是緣份。
孩子進入學校就讀後,我們天天都會聊天,談談他們交朋友的情形。遇到他們不那麼喜歡的人,我也不會勉強他們一定要跟對方在一起玩。在小學階段,人緣不好的同學,會有幾個特徵,衛生習慣不良,或是愛跟老師告狀。而人緣好的人,大多有樂於助人,與不愛計較的個性。
孩子希望有好人緣,要主動幫忙師長或同學,也不要太愛計較,懂得尊重與禮貌,和善的與人交往,並且注重個人的衛生習慣,但是,並不需要去討好每個人,刻意的想討好每個人,只是沒有自信的表現。
二、學習成績上的挫折
孩子考第一名時,值得肯定。孩子從第一名上掉下來時,該怎麼辦呢?第一名只有一個,到底是孩子比較在乎名次?還是家長更在乎名次?有孩子很在乎自己的成績,但往往是因為,在孩子的背後,有斤斤計較分數的父母。
誰說分數不重要?其實分數真的很重要,念書時的成績單,分數高的可以領獎學金。工作時的考績,分數高的有利升遷與加薪。分數當然很重要,卻不是最重要的。
在念書時,重要的是能不能活用學習到的知識;在工作時,重要的是能不能產生工作上的成就感。
只是,考試的成績有起落,是一種正常的現象,只要孩子保持積極樂學的態度,就不要斤斤計較每次考試的分數,人總是難免有身心狀況不穩定或表現失常的時候,父母要多鼓勵孩子,而不是在孩子遭逢挫敗時還落井下石,當孩子考試成績不理想時,更需要父母的關心和鼓勵。
三、東西沒準備,事情沒按時完成的挫折
孩子進入小學就讀,父母就應該帶著孩子學習自己看課表整理書包,如果他有課本或學用品忘了帶,讓他自己在學校想辦法,這樣他才會學到為自己負責與自律,也學會處理危機。
曾經有國中生,老師在三周前交代要帶的東西,在當天居然有學生沒帶,家長還打電話到校長室求情,要老師不要處罰孩子。父母可以這樣幫孩子善後與求情一輩子嗎?愛孩子,真的不能妨礙與阻礙他承擔自己的責任。
前幾天讀國二的長子周六要去參加比賽,在周五深夜他突然說:「媽媽,明天要穿運動服,有洗好的運動服嗎?」我說:「沒有,我明天早上才會洗衣服!」他雖然嘴上抱怨,但自己馬上跑到樓下去洗運動服。
孩子在放學回家時沒先說,那時我已經在睡覺了,沒有必要為了他起床,為他自己犯的錯善後,父母有時要狠心一點,孩子才會記取教訓。
孩子的抗壓性與抗壓能力,是透過不斷地解決問題與克服挫折中學習與增強,不管是學業上、人際交往上,甚至是處理事情的應變態度和能力,這些都不該由父母一直來代勞與鞭策。
人的一生,除了向自我做內在的叩問與探詢,就是希望可以跟外在世界產生和諧與美好的連結。父母要讓孩子做自己人生的主人,就不要事事代勞、處處擔心,孩子也許還不成熟,經驗還不夠多,所以才需要學習,需要鼓勵。
那次在學校代課,剛好遇上學校的畢業典禮。歡送完畢業生,進教室做戲劇彩排,有些女學生不在教室,班導說:「有學生在廁所哭。」小四的學生哭,是因為要分班了嗎?我進廁所去關心,同學說:「因為她喜歡的人要畢業了?」我說:「這樣啊!難怪妳會傷心,但是,喜歡的人,會變來變去的,如果有緣,還會相聚,記得開心的感覺就好,妳可以回教室了嗎?」她擦乾眼淚點點頭,進入教室,順利的完成她們那組的戲劇彩排。
喜歡,就是開心的欣賞著,不帶著佔有的慾望,是一種很美的情愫。從小,我們喜歡過很多的人事物,那種單純的喜歡,愈大,好像會變得愈複雜。讓孩子知道,人有悲歡離合,月有陰晴圓缺,珍惜可以在一起的時光,分開後,也可以懷念,就是一種美好。曾經擁有,不需要永遠佔有。
不管是人的情感,不管是第一名的光環,那些挫折的發生,都因為我們一直想佔有。可是,天下沒有不散的宴席,天下也沒有永遠的第一名。讓孩子把眼光放遠,把心胸的氣度打開,多看看這個世界,不要讓挫折,把格局活得狹隘了。
父母要能包容孩子犯錯與失敗,並且讓孩子在其中反思與自省,不要把孩子養在溫室,要讓他承受得住風吹雨打的挫折,他就可以在這些挫折的經驗中,汲取成長的養分,這樣的挫折,才會變成生命的禮物。
不要處罰孩子 在 吳浩康 Deep Ng Youtube 的評價
吳浩康全新派台歌《較早前錄影》,填詞的黃偉文借用電視台常用的字幕標題,套用到大家喜歡對一個被標籤的人諸多挑剔,不時重溫他的經歷、過失、情史,從而在這堆「黑歷史」中,尋找向這個人說不的理由,令他再努力都難以得到認同,無法重頭來過。
Now available on:
-------------------------------------------------------------------
iTunes – http://apple.co/2x372f9
Apple Music – http://apple.co/2vVS4oa
hmv PLAY – http://bit.ly/2gC4xr6
JOOX – http://bit.ly/2xzGFyW
MOOV – https://s.moov.hk/r?s=1D3k7h
KKBOX – http://kkbox.fm/RSJ2Th
MusicOne – http://bit.ly/2jrc1Sd
Spotify – http://spoti.fi/2wrcjJW
3HK – http://bit.ly/2x2FMgJ
myMusic 線上音樂 – http://bit.ly/2h3FLQp
-------------------------------------------------------------------
作曲: 徐浩
作詞: 黃偉文
編曲: 徐浩/黃兆銘
監製: 徐浩
很討你厭的他 回到家 披一身 雪花
神情是那? 盼望 被留下
你願對他 改觀嗎
曾被你放逐在 荒島的他
是否這地已 沒有位置 給他
就恨從前事 早被錄影 舊錄影
常回帶迫你看清 他那過去 劣根性
早責備得夠重 又說處罰太輕
那怕贖罪了 塵也落定
別又再 執著錄影 舊錄影
前來公審這廢青 不以情理 擦亮眼睛
他 此際已定性
請不要再瞎說 絕症
他當晚叫爸爸 捱到等到 這一個他
迢長路遠 先夠力未停下
要令判官 都驚訝
從自棄 到自重 這種反差
但觀眾望見 是那 做錯的他
就恨從前事 早被錄影 舊錄影
常回帶迫你看清 他那過去 劣根性
早責備得夠重 又說處罰太輕
那怕贖罪了 塵也落定
別又再 執著錄影 舊錄影
前來公審這廢青 不以情理 擦亮眼睛
他 此際已定性
請不要再瞎說 絕症
一巴掌 已甦~醒
但路人還要聽 拳拳都有聲
十萬人仍在 指著錄影 舊錄影
循環的深表震驚 可有人會 試著對他 公~平
他舉夠了例証
這審判卻無法 逆轉勝
逆轉勝
----------------------------------------------------------------------------
關注更多吳浩康消息 | Get Closer to DEEP NG
----------------------------------------------------------------------------
英皇娛樂 @Facebook: https://www.fb.com/eegmusichk
英皇娛樂 @Instagram: https://www.instagram.com/eeg_music/
吳浩康 @Instagram: https://www.instagram.com/ngdeep/
吳浩康 @英皇娛樂 Official Website: http://eeg.zone/#/artist/222
吳浩康 @新浪微博 Sina Weibo: http://weibo.com/deepng
英皇娛樂 iOS App: http://url.cn/7PUwlQ
英皇娛樂 Google+: http://bit.ly/EEGGoogle
![post-title](https://i.ytimg.com/vi/9ZlA-5rCJhM/hqdefault.jpg)
不要處罰孩子 在 苗博雅 Youtube 的評價
#165 #反詐騙
遇到詐騙,請按照以下步驟處理:
1⃣️ 發現有異狀,不要遲疑,「立刻」撥打1⃣️6⃣️5⃣️反詐騙專線
⚠️ 越快報案,取回款項機率越高
2⃣️ 告知165「匯款時間」「匯款金額」,以及「對方帳號」
⚠️ 資訊越完整,就越快凍結對方帳戶
3⃣️ 前往165專線指定的分局或派出所做筆錄
⚠️ 記得留下正確的聯絡方式,才能收到退款通知
4⃣️ 等待檢警辦案
5⃣️ 收到通知後,親自前往銀行辦理退款
⚠️ 一定要臨櫃辦理,不要再被騙了
6⃣️ 按照法院通知的時間出庭
⚠️ 不想出庭也可以,不影響退款
也許有人看到新聞了,對,我是詐騙案件被害人。
而且我的被害資訊還被強迫曝光登上新聞,成為整件事情唯一被處罰到的人。
信任政府,循司法途徑處理,卻得到這樣的結果,想想還滿黑色幽默的呢。
新聞的報導跟事實有些出入,有些甚至亂下標。還是我自己講比較清楚,大家也不用去看那些不精確的報導囉。
其實這件事說起來也是沒什麼好說的啦。
我匯款後不到5分鐘察覺有異就打165報案了,款項已經全部取回了,案件已經基本上結束了。
我了解媒體總是需要一些八卦或獵奇的題材來衝流量。不過,平常認真問政都沒什麼人要理,倒是這種跟公益無關的事就有新聞。
是不是我的努力方向錯了呢?有點傷心呢😂
我問記者,這種事到底有什麼新聞價值?
記者竟然回我「你看起來很聰明,沒想到會被詐騙」
原來我就是詐騙案件的非典型受害者嗎?原來社會大眾認為只有某些人會被詐騙嗎?
其實這是很大的迷思喔。
現在詐騙這麼氾濫,遇到詐騙簡直和遇到交通事故一樣常見。一般人,任何人,只要一時不察思慮欠周,也都有受害機會。
像我的案子是這樣:
去年七月底,我的手機摔壞了,想找一支備用機。剛好在臉書上看到臉友貼文出售,便用訊息聯絡確認。這是一件小事,當下我有別的事情在忙,因此我很快做了決定並且匯款。
但在匯款後,我立刻察覺對方回訊的語氣有異,因此在5分鐘內就打165專線報案。而事後也證明臉書好友的帳號,確實遭盜用。
即使都拒絕跟不認識的人接觸,還是會栽在朋友帳號被盜的情境。
認為只有特定類型的人會被詐騙,只會讓人遇到詐騙不敢聲張、不敢報案,或是覺得自己這麼聰明怎麼可能會被騙,因此不願意報案。
被詐騙並不可恥,就像遇到交通事故一樣,遇到了就立刻報警,不要遲疑,165專線都可以幫你解決問題。
我就是因為在幾分鐘之內就打165報案,凍結對方帳戶,就順利取回全部款項了。
只要明快報案就可以解決的問題,沒必要搞得像獵奇八卦一樣。
這個案子只查到人頭帳戶,沒有查到上游詐騙集團。對方是有兩個未成年孩子的單親媽媽,沒有任何前科,只是因為需要用錢,一時不察,提供帳戶給詐騙集團。
我和另一位被害人都向法官表示,願意給被告改過自新的機會,請法官給予被告緩刑。
我在庭後和對方說,希望他好好扶養兩個孩子成人,做孩子的好榜樣。就回議會處理工作了。
對我而言,這件案子本來在開完庭後就告一段落。但被強迫曝光,又帶來新的困擾。
其實我在報案當時就已經想過:以我的公眾人物身分,一旦進入司法程序,有很大的可能性會被放消息,帶來更多困擾,甚至造成我名譽的損失。我花時間處理這些事的成本,都可能超過我取回的金額。
但如果我不報案,就會有下一個人繼續被騙。我報案,雖然會為自己帶來麻煩,但至少可以趕快凍結帳戶,讓其他被害人把錢拿回來。因此我還是選擇走司法途徑解決。
我是受過專業訓練的法律人,我願意用最大的善意和耐心去同理司法系統裡面的我的同儕。而且我願意用正向思考來解決這件事情。
但我還是要呼籲司法機關,保障告訴人(被害人)的隱私,還需要再加油!
這件案子還沒宣判,其他記者都查不到相關資訊。最初那篇獨家的報導,有幾個細節是起訴書沒寫,開庭也沒有提到的,記者寫了,顯然是有接觸到卷證(而且還寫錯!)
講更白一點,如果是別人遇到像我這樣的狀況,詐騙集團首腦都還沒查到,媒體就找上門,問你受害的感想,寫成新聞讓你被所有人品頭論足一番,變成別人茶餘飯後的消遣。
你從頭到尾配合司法程序,換來的是這種第二度受害的結果,你會信賴政府嗎?你以後遇到被害案件,還敢報案走司法程序嗎?
我們的司法相較於過往,已經有很多進步。
我曾經當過民事案件被告,也當過刑案被告、刑案告訴人。檢察官、法官的辦案品質很好,態度也很好。
但魔鬼總是藏在細節裡。檢察官、法官的努力,最後因為一個莫名其妙的媒體曝光被害資訊,整個都走味了。
我是法律人,都有點「早知當初認賠,免得今日麻煩」的感受。更不用說其他人若有類似遭遇,會怎麼想。
總之,還是要非常感謝檢警和法官辦案的認真。此事已經告一段落,也請大家給予人頭帳戶媽媽一個自新的機會。
也請大家至少幫忙訂閱youtube頻道,那裡有很多很多比這個小詐騙案更重要的事,需要大家來關心喔。
----
更多問政影片,請訂閱阿苗的頻道
👉 http://www.youtube.com/c/苗博雅tw
加入苗議員Line好友
👉 https://lin.ee/fIqp8Sm
陳情意見信箱
📪 tcc10717@tcc.gov.tw
陳情服務電話
☎️ (02)2729-7708 #7046
#苗博雅問政報告
#第三勢力第一選擇
#我認真問政
#你幫忙分享
#大安文山苗博雅
![post-title](https://i.ytimg.com/vi/EL2RVa2Odiw/hqdefault.jpg)
不要處罰孩子 在 黃國昌 Youtube 的評價
1. 2018年9月,台中托嬰中心發生嬰兒死亡悲劇。監視器死角未拍攝到該嬰兒,但拍攝到對其他嬰兒有不當對待行為。
當初急診報告死因疑為呼吸阻塞,並有許多病理特徵相符;法醫鑑定報告卻認定是「嬰兒猝死症」。家屬向地檢署聲請交付自己孩子的「法醫解剖及鑑定報告書」,檢察長卻以「偵查不公開」拒絕;家屬聲請第三方鑑定,依然遭拒絕。
為何家長不能獲取自己未成年子女的解剖報告?這與偵查不公開有何關連?
學者早已呼籲:解剖驗屍對死者家屬應無偵查不公開的問題。對此,法務部長表示將進行檢討。
2. 針對國安局與華航聯手走私牟利的醜聞,從7月開始,我一直追問:「華航員工黃湘媚、董靜宜購買的私菸與免稅品,到底去哪裏?」,並公開呼籲檢方保全證據。
➡結果,北檢根本未認真追查。9月底,華航謝世謙董事長在國會謊稱「東西一直在倉庫」,我前往臺北關查證後,關務署才在民宅搜出大量走私品。
➡北檢發新聞稿說「僅漏報之消極行為未涉刑責」,試圖操弄風向。請問,華航員工徐世立開華航公務車,透過華航自主管理出口運出黃湘媚、董靜宜購買的私菸與免稅品,如此「積極」的逃稅行為,為何未涉及《稅捐稽徵法》第41條「納稅義務人以不正當方法逃漏稅捐罪?」
⛔更離譜的是,根據刷卡紀錄,總統府侍衛室黃柏維購買43條私菸。然而,北檢起訴書卻認定只有27條私菸,並以《貪污治罪條例》、《稅捐稽徵法》等罪起訴。
➡然而,黃柏維另外購買16條在哪裡?直到我9月25日質詢提出,要求北檢說明。北檢沒有回應,卻看到的關務署匆忙開罰。
➡同一個人的同一行為,27條遭到刑事偵查起訴、16條卻只有行政罰。請問北檢,這到底是什麼標準?
4. 黃柏維被檢察官依《貪污治罪條例》第6條第1項第5款之對於非主管及監督事務圖利罪提起公訴,依照起訴書法律見解:「為圖自己及他人之不法利益,明知違背法令,仍利用隨總統出訪之機會訂購大量免稅菸品,再利用返國當日禮遇通關機邊行李免驗放行之職務上機會,將購買逾法定免稅數額之菸品混入機邊行李免驗出關而獲得利益。」
➡依照這個法律見解,總統府諮議林家如隨總統出訪,同樣是利用禮遇通關機邊行李免驗放行之職務上機會,帶出37條私菸而獲得利益,同樣涉犯《貪污治罪條例》第6條第1項第5款之對於非主管及監督事務圖利罪。此行為之成罪,與是否另外透過公務車運輸無關(涉及另一罪)。
➡但針對林家如利用職務上機會之圖利罪,北檢先前從未積極調查。但在此犯罪事實遭揭露後,卻急忙發新聞稿帶風向。
➡請問北檢:為何針對兩個公務員分別做出在法律上評價相同的違法行為,一個用行政罰處罰、另一個卻用貪污治罪條例起訴?法律的天秤一致嗎?
⛔ 附註:
2019-10-2 財政委員會:改革不動產稅制 抑制炒作房地產
https://reurl.cc/e5OdDj
2019-9-25 從質詢到記者會,我已經把問題層次分得非常清楚了。
https://reurl.cc/Napkjx
2019-9-25 「消失的走私貨品、華航高層說謊包庇!」記者會
https://reurl.cc/9z5V08
2019-9-25 交通委員會:滿口謊言、包庇犯罪的華航與華膳高層!
https://reurl.cc/6gEonM
2019-9-25 滿口謊言、包庇走私的華航與華膳高層
https://reurl.cc/0zxpdA
2019-9-23 滿口謊言的華航董事長
https://reurl.cc/K6AYd9
2019-8-2 請問華航高層:現在要不要出來道歉?
https://reurl.cc/gvWpaQ
2019-7-26 真的是「了不起、負責」!
https://reurl.cc/ZnGqya
2019-7-26 謝世謙到今天,還在包庇掩飾犯罪!
https://reurl.cc/lLR4Dq
2019-7-25 「華航高層 了不起,負責!」記者會
https://reurl.cc/e5E7DW
2019-7-23 「自行上網訂9200條菸?華航高層還在說謊!」記者會
https://reurl.cc/b6Xaky
2019-7-22 華航到現在還在說謊
https://reurl.cc/1QY72X
![post-title](https://i.ytimg.com/vi/032HNa00-Hg/hqdefault.jpg)
不要處罰孩子 在 [寶寶] 掌握2不3要,處罰孩子該注意的事- 看板BabyMother 的八卦
OT莉莉當媽媽,我們陪你長大
官網文章:https://otlilly.com/2y3n_talk_about_punishment/
有時候OT莉莉會聽到已為人父母的朋友們抱怨,說今天家裡的小孩又搗蛋了,對他做了甚
麼樣的懲罰等等,可是小孩完全不買帳,還把罰站當作是好玩,絲毫沒有被處罰的愧疚感
。身為爸媽看到這個畫面,簡直氣到不行,甚至說出一些不是本意的「狠話」。
OT莉莉並不是一個採取完全不處罰的態度的人,不管孩子是做了好的、正確的事情,或者
是錯誤的事情,都要在事件發生的當下去處理,比如:給予立即的讚美,或是立即性的處
罰。
大家現在聽到「處罰」兩個字都非常敏感,OT莉莉要談的處罰,會比較像是對於事件的
立即處理,要讓孩子知道:做了錯誤的事情、或是違反了規定,必須要接受這樣做的後果
。
而在做這些處理的時候,有幾個原則,是OT莉莉要提醒大家的—2不3要!
2不
第1不—不要把孩子關在你看不到的地方,例如:陽台、房間裡、廁所裡。
那些關起門來,你看不到他的地方,因為你不知道他會在那個空間做什麼事情,孩子可能
會受傷、或者他突然身體發生什麼狀況、你沒有聽到呼救等等,這些都是很危險的行為。
第2不–不要「情緒勒索」。
例如:你再這樣媽媽就不理你了,我就不愛你了,不說故事給你聽了,我就再也不帶你去XX等等。
不要這樣做是因為有兩個原因:
第一個原因是,說一件你做不到的事情,只是耗損孩子對你的信任感。
每次在氣頭上所說的「不再理你、不再給你……」,這些都你做不到的事情,時間一久,
孩子自然會對於你說的話不信任,就像是當耳邊風。
第二個原因是,愛不可以當籌碼。
愛就是愛,我們在愛中說理、處理事情、教導孩子。處罰是為了讓孩子學習承擔違反規則
的後果(不論是安全規則或社會規則)。可能沒有造成實質上的損害,但是破壞了親子間
的約定,除了事件本身的後果之外,連帶會有親子間的溝通:我們會跟孩子使用簡單清楚
的句子解釋事件,並且說明處罰的原因跟原則。這樣的處罰才會收有成效。
3要
第1要–要確定孩子正在聽你說話。
學齡前的孩子,專注的時間本來就比較短暫,很容易被外界引走注意力,所以當我們跟孩
子們說話時,若開始發現孩子東張西望,應先排除外界雜亂訊息的干擾。如帶到比較安靜
的角落,適度的讓他的視線範圍中只有你,蹲下來和孩子眼睛平視,等孩子情緒穩定下來
的時候,告訴他你要告訴他的事情,又或者是可以適度加上擁抱,利用增加本體感覺來穩
定孩子的情緒,在情緒穩定下來後,爸媽再講要講的事情。
第2要–要做到此時此地(here and now)處理此事。
不管是稱讚孩子來增強孩子正確的行為,或者是要改正孩子的錯誤行為,都盡可能的做到「此時此地」處理這一件事。比如:孩子在中午的時候故意把手伸去摸插座,那就不要等到晚上要玩火車軌道的時候,才跟他說你不可以玩,因為孩子沒有辦法連結這麼長
時間的故事,這樣的處理方式,對孩子來說是兩個獨立的事件,反而不能夠達到我們想要
達到的教導的效果。
第3要–要能覺察自己的情緒,而不是把自己的情緒發洩在處罰上。
覺察自我的情緒這件事情很難,OT莉莉也是在長期的臨床訓練下,慢慢地練習和感受,自己現在是什麼感覺?這是一件很有趣的練習,也是一件很辛苦的練習,有點難一開始就做得好,我們也在臨床上發現,有很多人沒有辦法很好的理解,或是承認自己正在一種情緒當中。
------------------------------------------
你有沒有看過這樣的故事:已經上班一整天了,今天的客戶很難搞,定案的稿件又要改,
今天的主管很機車,又額外叫你做一些事情,終於下班回到家,陪小孩玩了一下子,結果
小孩因為火車軌道一直組不好,就撒野把玩具一推就哭了起來,你也就火大起來,叫小孩
不要哭啊,又沒怎樣,怎麼可以丟玩具,你大聲的斥責,小孩就哭得更大聲了。
這個時候,你斥責的究竟是自己的壓力跟疲憊?還是真的要教導小孩要多嘗試,陪伴他度
過挫折?
這是會發生在你我身邊的事情,甚至是OT莉莉與鬍鬚張的家中。在兩人工作爆量,情緒張力達到臨界點的時候,我們也會因為疲累,偶而也會失去覺察的能力,但好險的是,我們會彼此提醒對方,讓對方有個地方可以休息,整理一下情緒後,再回來換手處
理小孩。這樣子讓彼此都有情緒休息的時間,反而更能增進親子關係喔!
處罰孩子的二不三要你學會了嗎?下次再遇到要有處罰的時候,不妨試試看吧!
--
▁▂▃▄▅ OT 莉莉當媽媽 ▅▄▃▂▁
OT莉莉、鬍鬚張老師,一對職能治療師爸媽,養著兒子仲雞哥
OT 莉莉當媽媽,陪你一起當更好的爸媽
官方網站:https://otlilly.com/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來自: 114.136.115.33 (臺灣)
※ 文章網址: https://www.ptt.cc/bbs/BabyMother/M.1611732229.A.702.html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