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張照片,稍微再解釋一下我想說的科學化訓練。
--科學化數據的重要!
我們一直在批評土法煉鋼的粗俗、在提倡科學化訓練的重要,其實並不是要一概否認傳統訓練的價值,也不是要大家摒棄傳統訓練的精神來膜拜科學。我想,傳統訓練和科學化訓練,最大的差別,可能是,到底是以什麼做訓練根據?用什麼評估訓練是否有效?又該怎麼調整?
以我目前球隊在義大利的重量訓練為例,在整張課表中,不乏我以前就在做的許多硬舉、臥推、引體向上等動作,雖然每次練習的項目都差不多,做久了還是會枯燥乏味,但是,教練會強調每天訓練的目的是什麼,因為我們要什麼樣的效果,所以,要做的組數次數、還有,更重要的是組間需要多少休息時間,都因為每天訓練目的不同而必需調整。
這些都已經是訓練上很基本的設計框架,依照訓練階段與目的來做調整,要不然很容易練錯能量系統,甚至是肌肉型態。我覺得這是我們台灣很需要強化的訓練觀念!很多我不熟悉的項目不說,但至少我在排球的經歷,從小到大,一直到現在,看著很多教練在訓練的情況,其實對這樣的知識背景都很缺乏。
這張照片是某天早上、球隊重量訓練的時候,我拍下隊友正在做深蹲的動作。這不是要讓大家看他動作標不標準、膝蓋是不是超過腳尖,重點是在蹲舉架右手邊地上,有一台被槓片暫時壓住的小機器,這台機器用一條線綁在槓上,另一頭接著電腦,當每次深蹲向上推蹬的時候,電腦就會有數字出現,代表該下做功的速度表現,教練跟我們說,這項深蹲的爆發力訓練,每一下的數字不能低於450,而這樣的方法,就能夠提供訓練者或是被訓練者很清楚的回饋,如果選手一直都低於標準值,就可能是重量太重,或者是選手沒有盡力,如果超過標準值太多,有可能是舉的重量太輕,雖然速度快,但沒有足夠刺激肌肉的壓力⋯,簡單的數字,就可以監控訓練品質,再加上每天紀錄、比較,這就是科學化。而不是傳統訓練,一昧的靠感覺,選手覺得累就是有練到,感覺不累就是太輕鬆?當然絕對不是這樣的,只是我們過去都缺乏可供檢測參考的科學化數據!
當然,大家可能會問,沒這些機器我要怎麼得到這些數據,沒有錢我怎麼去生這些機器。其實我最想說的是,我們是否願意敞開心胸,去接受「訓練科學化」的必要性?
訓練學五花八門,不同門派各有支持者,每個人所適合的訓練處方也不盡相同,所以更必需藉由數據化的紀錄,來檢視訓練的效果!效果不好,就得調整!
教練如果能有這些知識背景,試著讓選手知道,慢慢的大家的訓練努力方向也會更明確,如果教練都不懂,那也不能怪選手不長進,台灣的單向教育,學生一向只有接受的份,又怎敢挑戰教練的權威呢!
最近分享了些義大利超級聯賽球隊的訓練方式和概念,但我絕對還不夠稱專家,我只是想透過自己的經歷和新發現,來跟大家分享親身的感受。或許義大利體驗到與亞洲不太相同的訓練觀念和文化,不見得適合我們完全移植複製,但我相信,他們有很多觀點值得我們參考,可以改造融合成適合我們自己的方式!
#TaiwanExcellenceLatina
同時也有144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15萬的網紅SBD Taiwan 邱個,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SBD怪獸講堂 #何立安 #心肺訓練 #肌督教 #請分享 你還在跑步練心肺?高強度間歇訓練?心肺訓練怎麼做?【SBD怪獸講堂 S1:E13】 🔥『你不是脂肪太多,你是肌肉量太少!』🔥😱 低強度耐力型的心肺訓練,曾是醫學界及運動科學界推薦的減脂運動。三十年來,實際上對於心肺訓練存在著許多誤解。何...
「上胸臥推重量」的推薦目錄:
- 關於上胸臥推重量 在 黃培閎 HUANG Pei-Hung Facebook
- 關於上胸臥推重量 在 黃培閎 HUANG Pei-Hung Facebook
- 關於上胸臥推重量 在 烏烏醫師 Facebook
- 關於上胸臥推重量 在 SBD Taiwan 邱個 Youtube
- 關於上胸臥推重量 在 健人蓋伊 Youtube
- 關於上胸臥推重量 在 SBD Taiwan 邱個 Youtube
- 關於上胸臥推重量 在 [問題] 臥推重量上不去,可以怎麼進步? - 看板MuscleBeach 的評價
- 關於上胸臥推重量 在 上胸臥推跟平板臥推的重量 - 健身板 | Dcard 的評價
- 關於上胸臥推重量 在 關於臥推重量的成長 - Mobile01 的評價
- 關於上胸臥推重量 在 上斜臥推重量、啞鈴臥推、上胸器材在PTT/mobile01評價與討論 的評價
- 關於上胸臥推重量 在 上斜臥推重量、啞鈴臥推、上胸器材在PTT/mobile01評價與討論 的評價
- 關於上胸臥推重量 在 [問題] 胸肌練不大(更新影片) - musclebeach | PTT消費區 的評價
- 關於上胸臥推重量 在 [問題] 臥推重量上不去,可以怎麼進步? - MuscleBeach 的評價
- 關於上胸臥推重量 在 為什麼有的人固定器械能做大重量,臥推小重量卻很吃力? 的評價
- 關於上胸臥推重量 在 [閒聊] 110kg啞鈴上胸臥推是世界紀錄嗎? | MuscleBeach 看板 的評價
上胸臥推重量 在 黃培閎 HUANG Pei-Hung Facebook 八卦
一張照片,稍微再解釋一下我想說的科學化訓練。
-\-\科學化數據的重要!
我們一直在批評土法煉鋼的粗俗、在提倡科學化訓練的重要,其實並不是要一概否認傳統訓練的價值,也不是要大家摒棄傳統訓練的精神來膜拜科學。我想,傳統訓練和科學化訓練,最大的差別,可能是,到底是以什麼做訓練根據?用什麼評估訓練是否有效?又該怎麼調整?
以我目前球隊在義大利的重量訓練為例,在整張課表中,不乏我以前就在做的許多硬舉、臥推、引體向上等動作,雖然每次練習的項目都差不多,做久了還是會枯燥乏味,但是,教練會強調每天訓練的目的是什麼,因為我們要什麼樣的效果,所以,要做的組數次數、還有,更重要的是組間需要多少休息時間,都因為每天訓練目的不同而必需調整。
這些都已經是訓練上很基本的設計框架,依照訓練階段與目的來做調整,要不然很容易練錯能量系統,甚至是肌肉型態。我覺得這是我們台灣很需要強化的訓練觀念!很多我不熟悉的項目不說,但至少我在排球的經歷,從小到大,一直到現在,看著很多教練在訓練的情況,其實對這樣的知識背景都很缺乏。
這張照片是某天早上、球隊重量訓練的時候,我拍下隊友正在做深蹲的動作。這不是要讓大家看他動作標不標準、膝蓋是不是超過腳尖,重點是在蹲舉架右手邊地上,有一台被槓片暫時壓住的小機器,這台機器用一條線綁在槓上,另一頭接著電腦,當每次深蹲向上推蹬的時候,電腦就會有數字出現,代表該下做功的速度表現,教練跟我們說,這項深蹲的爆發力訓練,每一下的數字不能低於450,而這樣的方法,就能夠提供訓練者或是被訓練者很清楚的回饋,如果選手一直都低於標準值,就可能是重量太重,或者是選手沒有盡力,如果超過標準值太多,有可能是舉的重量太輕,雖然速度快,但沒有足夠刺激肌肉的壓力⋯,簡單的數字,就可以監控訓練品質,再加上每天紀錄、比較,這就是科學化。而不是傳統訓練,一昧的靠感覺,選手覺得累就是有練到,感覺不累就是太輕鬆?當然絕對不是這樣的,只是我們過去都缺乏可供檢測參考的科學化數據!
當然,大家可能會問,沒這些機器我要怎麼得到這些數據,沒有錢我怎麼去生這些機器。其實我最想說的是,我們是否願意敞開心胸,去接受「訓練科學化」的必要性?
訓練學五花八門,不同門派各有支持者,每個人所適合的訓練處方也不盡相同,所以更必需藉由數據化的紀錄,來檢視訓練的效果!效果不好,就得調整!
教練如果能有這些知識背景,試著讓選手知道,慢慢的大家的訓練努力方向也會更明確,如果教練都不懂,那也不能怪選手不長進,台灣的單向教育,學生一向只有接受的份,又怎敢挑戰教練的權威呢!
最近分享了些義大利超級聯賽球隊的訓練方式和概念,但我絕對還不夠稱專家,我只是想透過自己的經歷和新發現,來跟大家分享親身的感受。或許義大利體驗到與亞洲不太相同的訓練觀念和文化,不見得適合我們完全移植複製,但我相信,他們有很多觀點值得我們參考,可以改造融合成適合我們自己的方式!
#TaiwanExcellenceLatina
上胸臥推重量 在 烏烏醫師 Facebook 八卦
我非常喜歡參加各式運動比賽。因為比賽不僅會給你進步的動力,檢視這段時間訓練的成果,只要你用心安排訓練計畫、盡力完成,花個報名費就可以體驗運動員的生活。而且比賽當天,從上場的緊張刺激、和擁有相同熱情的人一起吶喊努力到完賽後滿滿感動及一堆帥氣美照,根本就是多個願望一次滿足。
因此,雖然認真訓練不到一年,當教練問我要不要參加九月這場健力三項競賽時,我不假思索就答應了。
運動比賽和考試不一樣,考試時,我總設定熟讀個兩遍才算「準備好」,反正就是卯起來拼命唸就對了!但體能競賽要考量的非常多,無法急就章、也不是練越多越好,因此我的態度反而是在備賽時,緊跟教練的菜單和指示,最後練到哪都好,上場就平常心盡力發揮。
健力三項是肌力訓練裡的三大動作,深蹲、臥推、硬舉,,比賽時每個動作有三次機會,以最重的那次加總計算。我的訓練安排是一週教練指導一天,以調整姿勢跟安全地上大重量為主,另外三天自主練習,目的是累積訓練量和單邊的補強動作。
這幾個動作看似單純,好像力氣大的人就會贏,實際開始練習才發現,其中的細節和學問還真不少。
比如深蹲,大家會認為主要是靠臀、腿的力量,但每次練習多組數?課表時,最先撐不住的總是軀幹。如果練習前一、兩天睡不好、坐太久,也會影響到髖關節活動度,導致蹲的不夠低、姿勢不夠標準。這也驗證了我在書本上看到的知識,要練核心,深蹲有時候真的比棒式有效,健力更是一種負重的拉筋伸展,如果活動度不好,根本完成不了動作。
三個動作中,我最沒把握的反而是成績最好的硬舉,有時候今天可以輕鬆舉一百公斤,隔幾天卻連九十公斤也很不順、非常的不穩定。
硬舉這個動作,我認為可以把下半身想像成橡皮筋,不斷的累積張力,剛好卡到最對的時間和角度瞬間釋放力量,就可把重量拉起來。但何謂「最對」?不單考驗你對動作的熟悉度,還有身體的靈敏和本體感覺,我認為非常困難。再加上前幾個月,我在硬舉時拉傷臀肌,雖然傷很快就好,但拉大重量時心裡還是有點陰影,只要練習時超過八十公斤我總是會遲疑個兩、三秒,把動作想了又想才開始。但弔詭的是,有時候想太多反而動作跑掉,不知道自己在拉什麼!
除了動作的精進比我想得困難外,還得面對時間管理及體力負荷的考驗。
我常開玩笑說我身兼三份工作,早上是運動員,下午看診,晚上寫作,看診時的感觸讓我有寫作的動力,練習時的嘶吼讓我抒發看診的壓力、寫作時久坐的疲勞又可藉由訓練釋放。這三件事平時像交響樂一樣平衡地豐富我的生活,但當其中一件事負擔增加,就有可能破壞這個平衡。
備賽的八月訓練課表強度增加,但我看診和文字產出不僅沒少,甚至還準備了幾場講座。因此我勢必得更加注意身體的反應和恢復,更注意食物的營養和睡眠的深度,勤勞按摩伸展放鬆。能做到這些其實靠的是我經年累月得規律作息和良好的飲食習慣。
當然我也會仔細觀察身體的變化,八月底時我就注意到我冒了很多痘痘、又瀕臨
感冒,這都可能是壓力指數上升、過度訓練的前兆,因此我當機立斷降了兩次強度課表,因為誠實面對身體的反應,進而作出調整,是避免練過頭的不二法門。
備賽另一個困難的點是體重控制,因為健力比賽是以體重分組,我這一兩年的體重大約62-64公斤間擺盪,理所當然的參加63的量級。原是打算在比賽前一個月逐步減少外食、聚餐和飲酒量,好將體重控制在63公斤以下。但事與願違,八月剛好遇到生日,聚餐特別多,直到賽前的一週我的體重都還是超出目標一、兩公斤。
想吃更少又怕影響訓練,我只好在練完最候一次的強度課表後大幅調整飲食。在這三、四天時間,水多喝、盡可能壓低碳水化合物的攝取,有飢餓感時啃芭樂喝黑咖啡,才在比賽前一天量到「及格」的數字。這幾天雖然胃不空,但心理上卻因有限制和壓力感到空虛,不斷想著賽後要吃高熱量食物,這也更讓我體會到,激烈的減肥法短期一定有效,但是也會讓日後復胖機會大增。
比賽的預設目標很簡單,就是完成教練開出的重量,盡可能發揮練習時的實力。
雖然賽前我一再強調,自己都生過那麼多小孩,也跑過好幾場全馬,這沒什麼好緊張啊!但是當裁判唱到我的名字,雙手觸摸到槓鈴時,我還是心跳加速、腦子一片空白緊張到不行,以至於深蹲前兩把根本沒在管口令,搶信號就蹲下去。「失敗!」紅旗舉起時,我錯愕的卡在台上無助的發呆,直到教練喊聲,我才傻傻地鞠躬下台。所幸,深呼吸調整後,接下來的兩項就順順的完賽,最沒信心的硬舉也拉起最後一把的重量。
自己的量級比完,我也開始有心情偷偷觀察身邊的高手。有些人蹲大重量時面無表情、既不嘶吼也不吶喊,有人關節度活動極佳,臥推時腰拱的極高。我也注意到現場的人每一個都神采奕奕、抬頭挺胸,眼神中充滿了自信,舉手投足盡是力量。我大膽的說,這裡沒有一個女生會被體脂、體重這些數字綁架,也不會計較身上細微的某處似乎多了一點脂肪。因為比起這些,變得強壯絕對更重要。
就是這麼巧,這時候有網友私訊問我:「辛苦練了一整年,體脂和肌肉量都聞風不動,好沮喪怎麼辦?」其實我真巴不得有一個任意門可以拉她到比賽現場感受一下氣氛,或許可以讓她改觀,不再深陷體型焦慮的泥沼。
我想說的是,比賽的另一個最大樂趣,就是感受其他人的正能量和強壯, 讓自己獲得更大的動力和訓練動機,如此週而復始樂此不疲。
最後,除了感謝我自己的自律與努力,我最要感謝的是我的教練。謝謝你安排剛好的訓練菜單,不厭其煩地調整我的動作;組間休息還要回答我各式關於運動科學的疑難雜症;也在我對練習成果志得意滿時,拉我一把避免躁進受傷;在我喪氣自己做不好時一派輕鬆地化解我的焦慮,未來也要繼續拜託你了!
#烏的健力筆記
上胸臥推重量 在 SBD Taiwan 邱個 Youtube 的評價
#SBD怪獸講堂 #何立安 #心肺訓練 #肌督教 #請分享
你還在跑步練心肺?高強度間歇訓練?心肺訓練怎麼做?【SBD怪獸講堂 S1:E13】
🔥『你不是脂肪太多,你是肌肉量太少!』🔥😱
低強度耐力型的心肺訓練,曾是醫學界及運動科學界推薦的減脂運動。三十年來,實際上對於心肺訓練存在著許多誤解。何博士破解迷思之外,也講解了肌力訓練與能量系統訓練當中,合適的訓練方提升心肺功能,也要提醒通常肥胖患者也大多存在肌肉量過低的情況。用運動介入來減脂肪,肌力訓練絕對是第一首選 😎 為什麼呢?請見本集分曉。
.🚩本集怪獸講堂重點筆記:
🇹🇼➤ 何謂心肺訓練?
🇹🇼➤ 心肺訓練長期以來的迷思,低強度、長時間、耐力型。
🇹🇼➤ 現代慢性疾病導致運動目的導向減脂為主要解法。
🇹🇼➤ 研究發現,脂肪量過高同時肌肉量過低。
🇹🇼➤ 有氧運動燃燒的脂肪量其實並不大?
🇹🇼➤ 間歇式訓練對於提升心肺功能的幫助。
🇹🇼➤ 何謂高強度間歇訓練(HIIT)。
🇹🇼➤ 高強度訓練有低強度效果,低強度訓練則否。😎
.
【你的訂閱與分享是我們最大的支持❤️!每週更新!記得開啟小鈴鐺!】
【版權所有,搬運必究!🇹🇼別再下載影片搬去別的地方,要看來這裡看吧~~】
#影片版權所有請勿轉載 #盜版的人是奈米屌垃圾
★SBD菁英聯盟頭號人物★ #SBD怪獸講堂第一季
#SBD菁英體能教練 #SBD菁英聯盟
#怪獸肌力及體能訓練中心 #大重量訓練先驅者
#肌力訓練 #Powerlifting #Strongman #大力士
#SBD怪獸講堂 #何博士 #SBDAPPAREL #SBD台灣
#SBDTaiwan #SBD台灣攝影團隊 #邱ger
.
【全新限量款 - Eclipse 日蝕黑】
🚩傳送門:https://shop.sbdapparel.com.tw/
Eclipse配色,由日蝕黑與太空白交疊環蝕而成,為訓練增添獨一無二的色彩,在對抗地心引力的時刻,為你撐腰!😎
#Eclipse #日蝕黑 #2019冬季限量款 #限量依舊殘酷
#護膝 #護肘 #護腕 #腰帶 #健力 #舉重
-----------
😎何立安,何博士:
📗學歷:
2011美國春田學院體育博士, PhD
2009美國春田學院肌力及體能訓練碩士, MEd
2004中國文化大學運動教練科學碩士, MS
2000台大政治系畢業
📗經歷:
2012返台任教,歷任:
中國文化大學體育系專任助理教授及體能教練
中華民國運動教練學會肌力及體能教練證照授證教官
台灣肌力及體能訓練協會肌力及體能教練證照授證教官
亞洲教練科學會肌力及體能教練證照授證教官
2016因反對大學評鑑和教授升等制度,辭職離開文化大學
2016起擔任怪獸肌力及體能訓練中心總教練
2019 SBD菁英體能教練
台灣SBD菁英聯盟之首
📗運動資歷:
跆拳道五段
巴西柔術棕帶
國術世界錦標賽搏擊項目中華代表隊選手
亞洲盃健力錦標賽長青組國手
跆拳道、武術散打、自由搏擊、巴西柔術教練
📗選手經歷:
2018亞洲盃經典健力錦標賽M1長青組臥舉第二名,蹲舉第三名,硬舉第三名,總合第三名
2011國際巴西柔術總會波士頓國際公開賽紫帶組超重量級第二名
2011美國NAGA東岸盃紫帶組超重量級第一名
2011國際巴西柔術總會紐約國際公開賽紫帶組超重量級第二名
2010美國NAGA東岸錦標賽壯年藍帶組第一名
2010美國NAGA東岸錦標賽寢技壯年中級第一名
2009台灣巴西柔術錦標賽藍帶組超重量級第二名
2009台灣巴西柔術錦標賽藍帶組無限量級第二名
2008美國新英格蘭Team Link盃寢技角力賽中級組重量級第一名
2004TFF異種格鬥賽第一名
2004國術世界錦標賽搏擊項目第一名
2004全國中正盃武術散打第二名
2003台灣省主席盃武術散打第一名
2003全國中正盃武術散打第三名
2003全國運動會武術散打第三名
2002全國武術冬季聯賽武術散打第一名
2002正心盃格鬥賽第一名
2001全國中正盃武術散打第一名
2001全國總統盃武術散打第一名
2000台北市中正盃跆拳道第一名
2000台北市青年盃跆拳道第一名
2000台灣省主席盃武術散打第二名
1999全國運動會跆拳道第四名
1999全國中正盃武術散打第一名
1998台灣區運動會國術擂臺第四名
1997全國中正盃國術擂臺第一名
#影片版權所有請勿轉載 #不要再盜版了

上胸臥推重量 在 健人蓋伊 Youtube 的評價
蓋伊目前使用中的蛋白質補充品品牌
【MYPROTEIN】 http://tidd.ly/4eee3473
輸入我的6折 折扣碼:MYPGUY
【藥師健生活】蔡藥師の優質保健食品品牌
https://www.phargoods.com/
輸入我的全站商品折扣碼:guy1224
【月見山】超高CP值 大塊雞胸肉品牌
https://www.moonmetmountain.com.tw
超多口味 全品項折扣碼:guy1224-88
--------------------------------------
居家健身器材蓋伊推薦
BLADEZ優惠專賣▶https://goo.gl/ZKvDXA
--------------------------------------
影片中服飾帽款護具↓↓↓↓↓↓↓↓↓↓↓↓↓↓↓↓↓↓↓↓↓↓↓
TeamJoined品牌護具服飾 ▶https://www.teamjoined.com.tw
折扣碼:guy1224
--------------------------------------
TENGA台灣官方網站:
https://www.tenga.tw/
全站商品折扣碼:GUY1224TENGA
--------------------------------------
健人蓋伊instagram ▶https://www.instagram.com/gu_yuze/
健人蓋伊facebook▶https://www.facebook.com/muscleguyTW/
#國軍體側
#國軍鑑測
#健人挑戰系列

上胸臥推重量 在 SBD Taiwan 邱個 Youtube 的評價
#SBD怪獸講堂 #何立安 #SBDTaiwan #怪獸肌力及體能訓練中心 #肌督教
中老年人肌力訓練迷思破解!🔥【SBD怪獸講堂 S1: E1】
步入中老年,隨之而來的是體力退步,甚至可能因為滑倒而臥床不起!由引領臺灣肌力訓練以及大重量訓練的何立安博士,在他幽默風趣的談吐,以及循循善誘地以小故事或例子,為我們破解重訓的迷思及運動上的正確觀念。
➤ "中老年人在做運動的時候,一定要鎖定的是,你是在跟時間賽跑,而不是在那邊追求運動樂趣的。"
➤ "身體的體態姿勢改變,脂肪度過高的問題,或是關節活動度的問題,這些都是窗戶或是天花板的洞,真正船艙底的大洞,是肌肉, 骨質, 與神經系統的流失與退化。"
➤ “而肌肉骨質神經系統的最強刺激物,就是壓力。他們不對勞累起反應,不對伸展起反應,不對休息養生起反應,而肌肉生長效應是不分年齡的。"
➤ "最可怕的其實是靜態生活,而零壓力其實是一個超強的刺激,如果你的身體接收到這個訊號就會開始劇烈的流失。"
#影片版權所有請勿轉載
★ 2019 SBD菁英聯盟頭號人物 ★
#SBD菁英體能教練 #SBD菁英聯盟
#2019SBD頭號人物
#大重量訓練先驅者 #何立安 #何博士
#SBDAPPAREL #SBDTaiwan #SBD台灣
🚩地表最強護具,SBD台灣官網 https://www.sbdapparel.com.tw
-----
後記:
很榮幸能與 何立安學長/何博士一起開啟SBD怪獸講堂系列,這是我們今年與明年最重要的事情,亦是耕耘文化的基礎火種。
何老師教學能力強大到不可思議,這幾乎是一鏡到底的拍攝,除了超高濃度的知識密度,還有平易近人的故事舉例,絕對是多年功力實力腦力肌力與魅力,深不可測。
但何博士卻又任重道遠,不糾結不扭捏地大方踱步推廣,才是我真正崇拜到心裡最深處,何老師請收下我的膝蓋吧!🙏🙇♂️
何老師為SBD台灣菁英聯盟之首,絕對不只是讚譽,這是實實在在擲地有聲的桂冠。🏆
SBD Taiwan, 邱grr.
-----------
何博士
學歷
2011美國春田學院體育博士, PhD
2009美國春田學院肌力及體能訓練碩士, MEd
2004中國文化大學運動教練科學碩士, MS
2000台大政治系畢業
經歷
2012返台任教,歷任:
中國文化大學體育系專任助理教授及體能教練
中華民國運動教練學會肌力及體能教練證照授證教官
台灣肌力及體能訓練協會肌力及體能教練證照授證教官
亞洲教練科學會肌力及體能教練證照授證教官
2016因反對大學評鑑和教授升等制度,辭職離開文化大學
2016起擔任怪獸肌力及體能訓練中心總教練
運動資歷
跆拳道五段
巴西柔術棕帶
國術世界錦標賽搏擊項目中華代表隊選手
亞洲盃健力錦標賽長青組國手
跆拳道、武術散打、自由搏擊、巴西柔術教練
選手經歷
2018亞洲盃經典健力錦標賽M1長青組臥舉第二名,蹲舉第三名,硬舉第三名,總合第三名
2011國際巴西柔術總會波士頓國際公開賽紫帶組超重量級第二名
2011美國NAGA東岸盃紫帶組超重量級第一名
2011國際巴西柔術總會紐約國際公開賽紫帶組超重量級第二名
2010美國NAGA東岸錦標賽壯年藍帶組第一名
2010美國NAGA東岸錦標賽寢技壯年中級第一名
2009台灣巴西柔術錦標賽藍帶組超重量級第二名
2009台灣巴西柔術錦標賽藍帶組無限量級第二名
2008美國新英格蘭Team Link盃寢技角力賽中級組重量級第一名
2004TFF異種格鬥賽第一名
2004國術世界錦標賽搏擊項目第一名
2004全國中正盃武術散打第二名
2003台灣省主席盃武術散打第一名
2003全國中正盃武術散打第三名
2003全國運動會武術散打第三名
2002全國武術冬季聯賽武術散打第一名
2002正心盃格鬥賽第一名
2001全國中正盃武術散打第一名
2001全國總統盃武術散打第一名
2000台北市中正盃跆拳道第一名
2000台北市青年盃跆拳道第一名
2000台灣省主席盃武術散打第二名
1999全國運動會跆拳道第四名
1999全國中正盃武術散打第一名
1998台灣區運動會國術擂臺第四名
1997全國中正盃國術擂臺第一名
📍影片版權所有請勿轉載

上胸臥推重量 在 上胸臥推跟平板臥推的重量 - 健身板 | Dcard 的八卦
不知道各位上胸臥推跟平板臥推的重量差多少,看別人都差蠻多的,可是自己上胸跟平板一邊也才差4公斤,本身平板感受度就比較差上胸很有感, ... ... <看更多>
上胸臥推重量 在 關於臥推重量的成長 - Mobile01 的八卦
我這個重量是推六組每組5下推完後還會接各種器械器材完成胸部訓練這樣(健身重訓第1頁) ... 第三個月接觸了斜板上胸臥推、史密斯臥推、平板啞鈴臥推等等的動作,也開始 ... ... <看更多>
上胸臥推重量 在 [問題] 臥推重量上不去,可以怎麼進步? - 看板MuscleBeach 的八卦
大家好,小弟173/75,
健齡認真練大概半年,
疫情前都在怪獸接受教練指導訓練,
硬舉跟深蹲進步的速度與幅度都蠻快的,
大概兩個月的時間,
兩項都已經接近100公斤,
但只有臥推遲遲卡在約莫33公斤。
小弟自知自己上半身的肌群很弱,
不管在做槓鈴/啞鈴/機械式臥推時,
首先感受到無力的往往不是胸肌,而是三頭肌與三角肌。
請問這是不是代表我該針對這兩個肌群單獨訓練,才能得到在臥推上的進步?
怪獸的教練表示上半身對於訓練量比較敏感,累積多一點訓練量就有機會進步,
而我在自己練時,健身房老闆建議我可以從啞鈴臥推開始,增強感受度與力量。
(於我,啞鈴臥推的確胸肌的感受度會比較好,過去用槓鈴臥推時,總是感受到三頭肌
的參與比較多,但三頭肌很快就沒力了QQ,反而是胸還沒力竭。)
在YouTube看訓練影片時,
有人指出在訓練肩膀時(肩推、側平舉等)動作,
也對於臥推的進步會有幫助。
過去在怪獸的時候,比較少訓練到肩膀,
而我也試著加入一些肩膀的動作,不知道會不會有幫助?
問題有點多,先感謝願意回答的大大們了QQ!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來自: 220.137.122.34 (臺灣)
※ 文章網址: https://www.ptt.cc/bbs/MuscleBeach/M.1628847970.A.664.html
※ 編輯: morchance (220.137.122.34 臺灣), 08/13/2021 17:54:19
練肩膀時要特別注意的事情嗎...?
所以有點好奇到底是握窄還是握寬三頭參與多?
※ 編輯: morchance (220.137.122.34 臺灣), 08/13/2021 18:11:12
有一瞬間覺得發力位置好像有改變(?),但似乎不會到不舒服(也許是重量也還輕)
其他時候好像也只能做靠在桌子上的伏地挺身會比較做得起來Q
※ 編輯: morchance (220.137.122.34 臺灣), 08/13/2021 18:18:26
※ 編輯: morchance (220.137.122.34 臺灣), 08/13/2021 18:27:57
※ 編輯: morchance (220.137.122.34 臺灣), 08/13/2021 18:28:29
※ 編輯: morchance (220.137.122.34 臺灣), 08/13/2021 18:45:31
會先從訓練量、輔助肌群、動作控制幾個點做加強~
※ 編輯: morchance (220.137.122.34 臺灣), 08/13/2021 22:25:41
上課,
(我想可能從去年11月到今年3月中間我在一個沒什麼訓練的狀態)
今年三月初到五月中,從箱上臥推到窄臥推,大概都在30上下徘徊@@,
之前的訓練狀態多是一週兩練,練三項加一兩個背或肩的動作。
是得了一種結締組織增生的病,會讓皮膚變硬,進而影響到關節活動度,我個人不算嚴重
,
主要是體現在活動度很差這點xd,有幾次給人運動按摩過的經驗,他們都說我是數一數二
僵硬的身體。
※ 編輯: morchance (220.137.122.34 臺灣), 08/14/2021 01:20:08
※ 編輯: morchance (220.137.122.34 臺灣), 08/14/2021 22:39:56
感覺背肌的參與度變好,三頭好像也沒那麼出力了(?)
※ 編輯: morchance (220.137.133.20 臺灣), 08/16/2021 15:43:53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