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DGS舊生對校長劉靳麗娟「飯盒論」的感想】《蘋果日報》取得拔萃女書院早會錄音,校長劉靳麗娟向全校師生提及手牽手築人鏈,聲稱聽聞有舊生向學生提供免費午餐,以換取學生與她們一起做一些事(Some girls were being offered free lunch by some of these "non-current students", wanting you to do something with them and for them),又說無法為這些傳聞提供答案(I have no answer for these things)。 作為舊生,眼見劉靳麗娟女士的言行有違母校教導我的價值觀,我有義務發聲,捍衛母校百年聲譽。這篇文章不代表其他人。
中五那年,劉靳麗娟女士教我聖經科,她常在課堂上說聖經科公開試容易摘A。當時學校由劉龐以琳校長領導,她是一位充滿威嚴、談吐優雅、出色稱職的校長,我非常幸運能在她任內就讀。DGS是香港頂尖學府之一,校長的言行必須符合社會期望。單是「聽聞」而拿不出證據就公開污衊學生,香港頂尖學府的校長竟淪為中國大媽盲推fake news的水平,百年老校顏面何存?既然「I have no answer for these things」,那憑什麼在全校師生面前言之鑿鑿?請問劉靳麗娟女士口中的「do something」是什麼意思?放炸彈嗎?還是羅范椒芬從「兒子的朋友的朋友」聽來有女示威者「提供免費性服務」?我促請劉靳麗娟女士出來解釋清楚這「something」具體是什麼,以免家長和公眾感到恐慌。她以前曾是青海省政協委員,很少人像她這樣做一屆就不能續任,確是肉赤,不知是否急於「do something」?但搏表現還搏表現,DGS學費一年三萬八,學生非富則貴,塑造「一個飯盒就可以收買學生」的印象嗎?劇本也該寫得合情合理一點,別以自身代入劇情,以為憑這些「政績」就可以靠媚共領收飯盒。
這三個月以來,香港受到最大的傷害是什麼?就是在全球目光下,7.21黑社會打人沒有後果,8.31警察在太子站把青年毆打至腦漿溢出,沒有後果。劉靳麗娟女士的言行正在向學生貫輸一個很錯的觀念──只要依附權貴,做任何事也無需承擔後果。為什麼有人在早會錄音?因為無助,卻不甘心權貴做任何事都不用承擔後果,唯有將劉靳麗娟女士的言論揭露出來,讓公眾憑良知去判斷。老實說,除此以外別無制衡她的方法,向她的「上司」投訴嗎?辦學團體聖公會大主教鄺保羅是全國政協委員,比陳小春那種市級政協委員高足足兩級。
劉靳麗娟女士的丈夫劉怡翔先生,更將「沒有後果」的技藝發揚光大。2016年,傳媒揭露劉怡翔涉嫌「偷步買樓」,他任職金管局旗下按揭證券公司總裁時,「啱啱」遇著「剛剛」,於金管局公佈收緊按揭前9天買了兩層樓,結果節省了162萬元首期,六年間物業升值一千多萬元。事件曝光後,劉怡翔接受外匯基金諮詢委員會轄下管治委員會的調查,結果呢?委員會話喎,劉先生不參與制訂金管局的收緊措施,他只是未具備相應敏感度而已。那為什麼曾蔭權要坐監?我不知道,只知一年後,劉怡翔獲林鄭委任為財經事務及庫務局局長。買樓發大財,調查無後果,反而繼續升官,堪稱人生勝利組。
當然,這位職場奇葩的本事也不小,熟練周星馳教落的「你睇我唔到我睇你唔到」隱身大法。請問香港有多少人答得出財經事務及庫務局局長是誰?政府派四千元搞到一鑊粥,本應是劉怡翔的直轄事務,卻不知為何老是見他上司陳茂波出來擋箭?一套「隱形大法」耍得比劉江華還要了得。劉江華為什麼可以由梁振英到林鄭兩朝都身居高位?因為他才華橫溢嗎?因為他品行出眾嗎?都不是,而是因為他廢。當「廢」成了工作上的優勢,可以想像他的老闆廢到何等悲壯的地步,林鄭用人真有眼光。今次若不是劉怡翔的賢內助急於「do something」,他將會隱形下去直到永遠。
在前政協兼銀紫荊星章得主劉靳麗娟女士眼中,我當然是個loser,既沒撈到什麼政協,也未試過因敏感度不足而賺過千萬。但失敗如我也未敢忘記母校的校訓──Daily Giving Service。社會上很多既得利益者只顧take,不會give,滿腦子只想著如何為自己謀好處,自身的責任、教育工作者的天職、基督徒的使命、知識份子的風骨統統拋諸腦後。為何眾多父母千辛萬苦也要將女兒送入DGS?就是為了學習百年老校的傳統、價值觀和視野,若只是為了學習做一個見利忘義的人,把孩子直接送去大灣區不就行了嗎?「Noble」形容的不是出身,而是人格。頂尖學府的聲譽是一個世紀以來多位校長不懈奮鬥的成果,摧毀一間百年老校的傳統和價值觀卻只需一天。
最後,我想向各位DGS在學的師妹說,你們既要應付考試,我也理解你們受校方壓力而不敢發聲的委屈,毋須自責,我相信你們心裡自會懂得判斷是非黑白。希望你們懂得釋放壓力,若有鬱結請跟你信任的人傾訴。無論環境如何,記住沒有任何東西比生命更寶貴,你們一定要安全地、好好地長大。作為師姐,我心疼你們,也對你們深深懷有期望,We are DGS girls,請無時無刻緊記我們的身份。世間誘惑處處,在這一生中,無論別人以任何名利好處去引誘你,絕不能有失身份,不顧廉恥,醜態畢露。這篇文章跟政治無關,而是關於一個人不應該打另一個人,看見有人跌倒我們應該扶起他,就這麼簡單。我也希望你們思考──什麼是值得自豪的「成就」?縱然可以撿到便宜,表面名成利就,背後卻遭人嘲笑,沒有一個人在心裡尊重你,這就是你們想要的人生嗎?
只有憑實力和良知去建立的事業,才足以讓人在社會立足。無論將來你們走到多遠,請不要忘記母校給你的一切,不要忘記香港給你的一切。
#王迪詩
IG: daisywong_author
Photo: 東方日報
同時也有4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80萬的網紅果籽,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80年代,香港有幾十萬人移民外地,製造了第一批太空人。太空人就是要同妻兒分隔兩地、「太座空虛了」的意思。最近香港又爆移民潮,丈夫在港掙錢,養活異鄉的妻兒,又再成為常態。 專營星馬投資及移民顧問John,公司開業近十年,近一年才真正感受到香港人的徬徨,相反他看似生意興隆。尤其6月之後,收到更多「即刻...
顧媚丈夫 在 律師娘講悄悄話 Facebook 八卦
他的晚歸(文末贈書)
婚姻不只是一段關係,更是一輩子的承諾。
第一次見到她是快一年前的事了,她是朋友介紹來的。四十幾歲的她,面容尚稱清秀,但可能是長年操持家務的辛勞,忽略了保養,臉上的斑點及細紋,逐漸無情地占據了她不施脂粉的素顏。
她並沒有像一般來找律師處理離婚訴訟的婦女一樣,一邊敘述案情,一邊哭得唏哩嘩啦。反而冷靜且平淡地敘述最近的婚姻狀況。
他愈來愈常晚歸。
哄完兩個孩子睡覺後,忙了一天的她,一個人懶懶地趴在客廳沙發上看韓劇,這是很多四十歲主婦的生活寫照吧!認真地照社會期待生了兩個孩子,最好是一男一女,才不會逢人就被問:「怎麼不再生個女兒(兒子)呢?」
雖然她也很想柔情地為丈夫等門,不過不爭氣的眼皮,多數時候還是在他進門前就不知不覺地闔上了。話說回來,即使等到丈夫進門,他也是匆匆洗個澡,就疲倦地上床呼呼大睡了。
她常常會趁清晨醒來的時候,怔怔地望著丈夫熟睡的臉龐。
男人真好,隨著年齡的增長,加上事業的順遂,從兩人二十幾歲初識到現在,她覺得自己少了青春無敵,他卻多了成熟魅力。「真不公平!」她心想。
「我們好久沒有親熱了耶!」這一晚,她刻意將聲音放得輕柔,撒嬌似的想要掩飾自己的尷尬。
「我下班很累,沒有心情。」他的聲音平穩而冷漠,聽不到一絲的安撫與體貼。
「你每天那麼晚下班,我們都沒有自己的生活空間。乾脆你請個假,我們安排個二度蜜月,孩子請我媽幫忙帶一下,我們可以回味一下新婚夫妻的生活啊!」
這是她放在心裡好一陣子的計畫了,只是擔心影響丈夫的事業,一直沒敢跟他提議,趁著兩人隔著一層薄衣靠在一起時,她才一股腦兒地吐露出來。
「我公司的業務目前很忙,抽不出時間。」丈夫的語氣裡帶著不耐,身體還刻意挪向床鋪另一端。
「你是不是外面有女人了?你晚上真的都在加班嗎?正常男人怎麼可能對老婆都沒興趣?我們也才四十幾歲而已啊!」
她不知道自己所說的這段話,居然打開了潘朵拉的盒子,盒子裡飛出的,是她遲遲不肯面對的殘酷事實。
話題在丈夫的沈默中結束。
隔天,丈夫回家特別早,帶回來的卻是一紙離婚協議書,也不和她多談,就帶著簡便的行李離家了。
其實整件事情也不能說毫無預兆,時常加班的他,這一陣子以來,常常為了芝麻小事而大發脾氣,甚至波及兩個無辜的孩子。她一直說服自己丈夫是因為工作壓力太大,現在想來,恐怕是起了異心的他耐不住性子,遷怒到他們。
「我做錯了什麼嗎?又或者我應該問:『在這場婚姻裡,我做對了什麼?』」在大律師面前侃侃而談這些不足為外人道的事情,讓她一時失了態,自顧自地喃喃自語。
他說,他太年輕時就跟她在一起了,沒想清楚自己要的是什麼。
他說,她不思長進,跟不上他的腳步。
他說,她言語乏味,不能做他心靈的伴侶。
他說,她比不上「她」的千嬌百媚,善體人意。
她獨自在廚房洗碗的時候,看著因忙碌而忽略保養的自己,因為操持家務,雙手粗糙乾裂。
談戀愛時,他曾在冷冽冬夜裡握著幫忙取暖的這雙手,像是即將枯萎的白玫瑰,泛黃而急遽凋謝。
她忍不住衝到洗手間,看著鏡子裡的自己,臉上布滿了細紋與斑點。想起談戀愛時,他總是不自主地望著她的臉龐發呆;然而,今天看到那個女人年輕的外貌,即使自己再怎麼認真保養,也留不住那樣的青春。
***
「一切都是藉口吧!喜新厭舊才是真的!」說到這裡,她的情緒總算因為忿忿不平而有了起伏。
大律師問她:「你需要什麼幫助?想離婚嗎?」
「我想知道,如果我堅持不離婚,法院會強制我們離婚嗎?」她問。
「依你描述的內容,機率不太高。你們沒有法定的離婚理由,即使婚姻有破綻致不能維持,有過失的一方也不能請求與無過失的一方離婚。」
「那我懂了。」
「我不是為了孩子。」我記得,她當時這麼說。「對我來說,婚姻不是一段關係,而是一輩子的承諾,不管發生什麼事,不管對方是不是先放棄。」
(本案例非真實人物)
【法律悄悄話】
☉若一方堅持不離婚,法院可以強制判決離婚嗎?
除了民法一○五二條第一項的「十大法定離婚事由」,目前在實務上,也會依民法第一○五二條第二項「難以維持婚姻的破綻主義」判決離婚,例外是有過失的一方不能請求與無過失的一方判決離婚。
文章出處《說好的幸福呢?律師娘的愛情辯護 》
https://goo.gl/pzwM66
公開分享本文,並留言已分享,就有機會抽書,名額三,截止日期2018年5月20日
顧媚丈夫 在 Facebook 八卦
▍有毒的父母
對自尊而言,父母的作用確實非常大。導致孩子出現自尊問題的最主要原因,的確是父母教育無方。然而在一般情況下,父母在教育上的缺失,對孩子自尊的損害其實是有限的,它們可能帶來痛苦和磨難,但並不一定會對成年之後的心理平衡產生嚴重後果。
不幸的是,確實存在一些真正「有毒」的父母,如數年前的一本美國暢銷書《父母會傷人》(Toxic Parents)便為我們揭露了一系列可怕的父母形象。這些「偷走童年的人」的共同點,就是嚴重地損害了受害者的自尊。以下列出幾類「有毒父母」的典型。
■ 事事控制型父母
這種濫用家長權威的父母,認定只有他們才知道對於孩子來說什麼是好的,不給孩子任何自主權利。如果孩子試圖反抗,他們會令他產生罪惡感,或用情感來要脅:「我是為了你好。」即使長大成人以後,孩子仍舊受到來自父母的壓力,對他的日常行為和人生選擇處處橫加干涉。
這種父母對孩子自尊的影響很明顯,孩子直到成年之後,都會認為自己沒有父母就不能做成任何事情,很可能從「依賴父母」變成「依賴配偶」。聽聽四十二歲的繪畫老師弗朗索瓦的講述:
「我花了十八年長大成人,花了四十年才擺脫我母親的影響!還是吃了好幾年的抗憂鬱藥物、進行心理治療才成功的。我心想,我人生最大的悲劇也許是身為獨子,母親全部身心始終都是為了我,這是一種考驗。」
「比如,她幫我買衣服,每天早上,按照天氣預報幫我選好該穿什麼。我想反抗時(我很少這麼做,但到了青春期,我開始對外表打扮有了自己的一些想法 ),她總是跟我說我完全沒有品味,太容易被人影響。後來,她還限制我出門和朋友往來。不管白天、晚上,隨意進出我的房間,查看我的信件。」
「在感情方面,我一直沒有跟人交往過,一想到要面對母親理所當然的拷問,我便失去了勇氣。我找到工作之後,儘管已經有了工資收入,她仍執意要求我還是住在家裡,我也照她說的做了。這麼多年一直被她灌輸我沒有獨立的能力,我信了。最要命的是,她一面處處鉗制我,一面批評我不夠成熟、猶豫不決、脆弱……當我決定離開家獨立生活,她又用盡一切手段阻止:威嚇、要脅、自殺、住進精神病院、打電話或在街上找我大吵大鬧,但是我不為所動,我一點都不後悔。」
■ 酗酒茫醉的父母
這種父母讓孩子承受他們起伏的情緒,從消沉到充滿敵意的大起大落。因為他們自己患病,沒有能力顧及孩子的需求和心態。他們那種極度脆弱的形象,乃至身體和精神上的衰敗,都使孩子自尊變得很不穩定。
正如一位女病人所說:「看到我母親那個樣子,我怎麼可能覺得自己是個不錯的人?一分鐘也不信。」
父母如果酗酒,孩子有時候會為父母的病態而感到自責:「他發脾氣,也許是因為我的錯。」「他喝酒,可能是因為我讓他不高興。」
如果父母有一方酗酒,家庭情感及教育環境,在孩子眼裡看來往往混亂無序—他們無法預知酗酒的那一方,對於他們的行為會做出什麼樣的反應。有時做錯一件事可以被容忍,甚至博得父母憐愛;但有的時候,即使默不作聲,仍會惹得酗酒生病的父親或母親大發雷霆。
孩子無奈的心聲是:「我們心裡清楚,有些晚上,不管做什麼,只是露個面也會引發一場爭執。」
父母酗酒的家醜不可外揚,更加增強了他們的羞恥感和對成人世界的不信任感。儘管如此,有一部分孩子仍能夠在這種毀滅性環境中倖存。研究表示:有大約二十%的孩子,能夠建設自己的心理,保護好自尊,透過對環境的超強控制策略,成為早熟而獨立的小大人,不僅學業成績好,還能獨立自主。
但是,這種「超強的自我拯救辦法」引發的問題,可能在他們成年以後才會體現出來,比如這位年輕女人就告訴我們:
「我的公公酗酒。我覺得我丈夫之所以能挺過來,是因為他小時候把自己變成了『小大人』。很小的時候他就開始照顧父母,因為他母親患有憂鬱症,他經常在放學回家時,看到母親躺在黑暗中,家裡亂得嚇人,父親則在酒館裡喝酒。他一個人照顧妹妹、打掃房間、做作業。等父親一回來,他就得想辦法保護大家,因為會大吵大鬧,有時父親的拳頭會像暴雨一般砸下來。」
「我剛認識他的時候,他跟我談過一次這些事情,然後再也不提起了。但我看得出來小時候的這段經歷,給他打上了深深的烙印。現在他仍然著了魔似的要讓一切東西井井有條,像是透過『控制一切』來安撫童年留下的焦慮情緒:帳單都付清了嗎?孩子們的作業都做了嗎?家裡有什麼要修的東西?等等。」
「他是個好爸爸、好丈夫,但他缺少幻想,他跟我和孩子在一起時從來不放鬆。我批評他這點的時候,我覺得他完全不理解我的意思。後來,慢慢地,我試著教會他『自然而然、無憂無慮』的感覺。很不容易!」
■ 言語虐待的父母
這類父母擅長貶低孩子,用殘酷的言語批評他們的錯誤、弱點甚至他們的體貌特徵。更具傷害滲透力的是用冷嘲熱諷的方式,評論孩子的各種表現。這些言語上的虐待常針對以下幾種情況:
一、孩子偏離期待時
孩子表現出任何偏離父母期待的態度或行為,都會受到嚴厲的砲轟。
對孩子自尊的影響是:孩子將記住最好遵從別人的期望,他心裡的新想法和個人願望都應該忘掉。
二、威脅到父母的權威
當孩子的態度威脅到父母的權威時,受到的辱罵將升級,變得更惡毒。尤其是到了青春期時,這種母親會看不得女兒變得嫵媚、漂亮、吸引人;這種父親會覺得兒子高大的身材和體育方面的成績對他是一種威脅,或者嫉妒兒子對女性的吸引力。
三、看不順眼的任何事
這種父母隨時可能對孩子言語虐待,也許直接貶低孩子,或以間接諷刺的方式表現,對孩子提出完美主義的苛求,而且永遠不滿意。這使他們的孩子成年之後自尊極其脆弱,對別人的評語極度敏感。
■ 體罰孩子的父母
這類父母,出於各種原因,一般是因為他們自己缺乏愛,無法控制暴力虐待孩子的衝動。與酗酒者的孩子結果類似,家庭成了一個危險而且難以預測的環境。孩子記住的是:不論他在哪裡,無論他做什麼,永遠都不安全。更嚴重的是,他覺得自己對這種狀況負有部分責任。
一位病人童年時曾經受到暴力虐待,他說:「我那時候覺得我父親打我,是因為我表現得不好;因為他不打我姐姐,所以我覺得是我的錯。我是個沒用的孩子,挨打是活該。」
父母中的另一方不干涉,往往是被動同謀,徹底使孩子認為他沒有任何內在價值,甚至認定自己的存在,引起了別人的攻擊性。我們把這稱為「家庭內部的祭品」。
在這種環境中長大的孩子,會深深懷疑自己個人價值並自我貶低:「父母沒有保護我在身體上不受虐待,是因為我不值得被保護。」
■ 性虐待的父母
家庭暴力中罪大惡極的就是父母中的一方有亂倫行為,一般是父親侵害女兒或繼女。孩子在最親密的關係中受到了侵害,無處可逃。隱形暴力的氛圍通常很明顯,少女會收到各種令其產生罪惡感的資訊:「如果妳不做,再也沒有人愛妳了!」「如果妳不接受,我會傷心難過。」「我會狠狠揍妳、揍媽媽還有妳弟弟!」「妳要是告訴別人,我會坐牢,那就是妳的錯。」
不舉發也不保護女兒的這種母親,往往是被動或主動的同謀,她會帶給孩子這樣的壓力:「妳要是不肯,我們都會受折磨。」
一位十六歲的病人被繼父性侵,她說:「我不知道該怎麼辦。如果我同意,我覺得自己是壞女孩、不正常。如果我拒絕,他說我對他態度差,我拘謹不開放。如果我繼續抵抗,他會對我媽媽和我弟弟很兇作為報復。所以我覺得我媽媽寧願我屈從於他。」
被性侵的孩子的自尊會受到極為嚴重的傷害,往往會罹患各種精神疾病,比如「邊緣型人格」。
.
issue
很遺憾,許多父母並不稱職,但更遺憾的是許多孩子的自尊因此犧牲。
.
《#恰如其分的自尊【暢銷經典版】》
L’ estime de soi
.
作者:克里斯托夫‧安德烈, 弗朗索瓦‧勒洛爾
... ... ... ... ... ... ... ... ... ... ... ... ... ... ...
各位朋友好:
這是等一下(9/13)晚上9點半贈書直播我要討論的書,抽書三本,歡迎參與。
之前有朋友希望我討論父母的不成熟行為,我透過這本書的內容,補充在這篇。父母對孩子的自尊影響很大,這我們都知道了。但傳統父母視而不見,這種狀況到現在還會出現。
還好現在社會夠進步了,有自覺的父母越來越多。如果想要更深入了解,其實跟兒童青少年保護相關專業的社工多聊聊,會聽到更多辛酸的故事。
祝願您,能認清我們已經長大了,有了足以脫離有毒父母而獨立的力量了!
顧媚丈夫 在 果籽 Youtube 的評價
80年代,香港有幾十萬人移民外地,製造了第一批太空人。太空人就是要同妻兒分隔兩地、「太座空虛了」的意思。最近香港又爆移民潮,丈夫在港掙錢,養活異鄉的妻兒,又再成為常態。
專營星馬投資及移民顧問John,公司開業近十年,近一年才真正感受到香港人的徬徨,相反他看似生意興隆。尤其6月之後,收到更多「即刻要走」的查詢。身為投資移民顧問,因為娶了新加玻太太,令他有最強逃生門,本身沒有急切移民需要。不過一場疫症,令他跟妻女意外分隔新加坡香港兩地,惟有急急決定妻女定居新加玻,幫女兒申請入讀當地幼稚園,自己則返回香港打理突然急劇增長的生意,預演「新太空人」的生活。
果籽 :https://hk.adai.ly/appleseed
相關影片:
【住在工廈】工廈豪宅3000呎連客飯廳、睡房 設計師現身:只係家居feel嘅「工作室」 (果籽 Appledaily) (https://youtu.be/raFZXWKYEEo)
【大圍小店】$128碗麵被批「等執」 前四季酒店副主廚靠貴價料熬湯留住熟客 (果籽 Appledaily) (https://youtu.be/gzQz3Yr94hY)
【娛樂經典】18歲選港姐大熱倒灶輸俾謝寧 滿清貴族周海媚滿語名叫馬爾塔塔 20190515(壹週刊 Next) (https://youtu.be/codVOZ04c7w)
【搣時潘獨家回應】SM事件後首度現身 日日被性騷擾壓力爆煲:我已經承受唔到 20200731(壹週刊 Next)(https://youtu.be/5dFeQEJT7s0)
【灣仔燒味老字號】17歲做大廚 自立門戶35年 油雞酒味濃 老闆:好做嘅食物唔會好食(飲食男女 Appledaily) (https://youtu.be/svAF8pKszw0)
【深水埗兩餸飯】59歲大叔賣$32兩餸飯 月派100份送長者 由台灣派到香港:受過港人恩惠想回饋 (https://youtu.be/kyvNU86ntio)
【無懼打壓】 全城搶《蘋果》 (蘋果日報 Appledaily) (https://youtu.be/MAIMBRO-gMQ)
【頭條動新聞】 Ep.2 (蘋果日報 Appledaily) (https://youtu.be/KLRkTiWHrTY)
#果籽 #移民 #移民顧問 #太空人 #Keyman #回流 #StayHome #WithMe #跟我一樣 #宅在家
顧媚丈夫 在 飲食男女 Youtube 的評價
熹暉柔媚地穿過玻璃窗,打照在我們臉龐上。我托了托方正的青框眼鏡,望見了倒後鏡中的自己,嗯,勉強掩蓋了點點歲月痕迹。右邊挨着我的,是我女兒。她把清爽的短髮繞到耳背,除了一對黑眼圈外,肌膚都仍然散發着嬌嫩。
我跟她頭依偎着頭,嘴巴一張一合,喁喁噥噥。紅頂小巴的引擎隆隆聲響,堵住了喃喃細語。隨着車子疾馳,惺忪之意驟退,司機與乘客開始閒聊着,嘟嚷着少了一位常見的晨客,司機盯着前方,大聲嚷嚷:「佢成日周圍去,邊似得宋太日日晨早開工咁勤力?」我抖動了一下,只報以淺笑。我,就是宋太。身旁的女兒感到眾人注目,於是挽着我的手,頭低垂。
良久,小巴到了總站,小巴內只剩下我倆。司機迅速地關上門,大喊:「照舊兜埋入去啦!」我點點頭,感激這位清晨第一更的司機,每天都特地載我們到目的地。我拍拍臂膀的小手,女兒啊,快下車了。
離開車廂反倒清靜,我跟她手牽手,享受着晨光散步至鐵閘前。女兒其實快三十歲,不知怎的,我還是覺得那雙手好小,好小。銀閘緩緩升起,按鈕讓自動玻璃門敞開,一片暖色盡收眼簾,澄黃的燈光下,仍見小店每個角落都擺放了女兒最喜歡的小熊維尼擺設,貓狗圖案的枱布帶點童稚,但最令我目光停滯的,莫過於牆上的一幅掛字「喜樂常來,常來喜樂」,這正是小店名字——「喜樂餐飲‧教室」,我必須提醒自己。視線稍移到一旁的維尼鐘,快七時了,猛地一下,眼前黑了黑,隨即脖子上就掛上了一條圍裙,女兒則在身後為圍裙打結,哈,真貼心。
輕撫一下小手,我急急步進廚房,迎接早市的來臨。雖說早市人不多,而且只售炒蛋、通粉、多士等簡單食物,但廚房只有我一人支撑,還是得提早準備。老實說,現時請一個廚師動輒幾萬元,店裏只做早午市,生意不是很好,故不是全日都需要廚子。與其這樣,自己做得來就做吧,畢竟小店是申請政府資助去經營,我只是負責人,總不能維持每月虧本一至兩萬元。
廚房外傳來杯碟鏗鏘聲,我側頭往外一瞥,女兒已經佇於水吧位罝,泡着咖啡、切切檸檬。她,就是我開這家店的原因。眸子裏倒照出咖啡的旋渦,整個人就這樣陷進去,愈陷愈深。
單手撑起半邊天
旋渦底處,是三十一年前。我跟已過身的丈夫,都仍然是懲教署職員。我們結婚才大半年,他證實得了肝癌。當時,我才懷孕三個月。那時有小產迹象,其實我大可以不要小孩,但我堅持把孩子生下來,因為打從肚子隆起開始,我已經愛她。結果女兒半歲那年,丈夫就離開了。抱着伊伊啊啊的小娃,心裏湧起一股恐懼,到底前方會否更迂迴?我深呼吸,告訴自己無論如何要把她養好。毅然辭去懲教署工作,朋友都說我傻,但你明白嗎?她沒有了爸爸,如果媽媽只顧工作,讓別人帶大她,於心何忍?當時只有一千九百元的政府孤兒寡婦金,要獨力供樓,即使有一些積蓄,不工作還是不行。故此,她唸幼稚園時,我到附近的超市做理貨員,我一點不嫌棄,她將來,會以媽媽為傲。我深信,既然衪奪去我的東西,就會還給我別的。
「媽咪,要個C餐啊。」女兒的聲音把我拉回現實,我看了看單子,暗忖是否又寫漏了多士,「要唔要多士啊?。」我大喊,只見她走到客人面前詢問,一臉靦腆。看着她姣好的臉兒,的確掩藏了她有輕度智障的事實。是的,女兒出生不久後,我又面臨另一難關。
孩子兩歲的時候,仍然不懂說話,帶她去做評估,對方說她只是未開竅,始終,她外表跟正常人無異。後來她唸幼稚園時,很厲害地科科考一百分,我就不以為然。到了一年級下學期,那一天的情景我不會忘記。「點解你咁唔用心,我咁辛苦做嘢,收工仲要返嚟教你!」那年某天,我對她呼喝了。因為跟她做功課、溫習,她總是轉頭就忘掉,反正要作文作句時,她就怎樣都辦不到。「媽咪,對唔住。」她只會說這一句話。我大意,根本不知道她有問題,心情很是煩躁。她見我沉默,眼眶的淚水直墮到功課簿上,化開了歪斜的字體。那時候,我應該要發現她還有自閉症的,明明在學校已經被同學欺負,又不懂跟我傾訴,她覺得家裏最安全,一放學要立即回家。我只管生氣,忽略了她其實可憐。直至小學五年班,我覺得不妥,再帶她做一次評估,方才證實她有輕度智力問題。當時確是晴天霹靂,事情一件接一件,很累。然而,事情既然發生了,就要面對,不能逃避,不能覺得醜,她有甚麼罪?她沒有罪。
啊,很痛!痛楚把我喚回廚房,看看手心,原來被爐子燙着,輕按一下,不怎麼痛,赤痛,來自心扉。
了不起的一雙手
思憶冗長,現實匆匆,早市已過。來到全日最旺場的午飯時間,客人通常是附近工作的朋友。我又蒸又炒,準備着各式小菜。我們賣的是兩餸套餐,每天五至六款小菜,配藜麥飯及一碗湯。我不是甚麼廚師,只如一餐住家飯,希望客人吃到媽媽的味道,所以堅持少油少鹽,不加味精及雞粉。女兒雖說負責水吧,但經常要幫忙做樓面,因為小店聘請了五至六位「朋友仔」,這是我對殘疾人士的暱稱。他們做事比較慢,缺乏信心,需要你去吩咐他才會做,所以女兒就充當了他們的小領袖。她甚麼都要做,洗垃圾桶、洗碗、通渠,她不怕髒、不怕辛苦,又願意教別人。她,有她的自信。女兒並不是天生比他們聰敏,只是一路伴我走來,訓練有素而已。
日子難過還得過,隨女兒漸長,眼見她沒甚工作的機會,政府沒有措施幫助她們,除了入工場。當時,工場薪水五十元一天,工作九小時,吃飯車費自付,她很乖巧,堅持了八個月。記得那年是二零一一年,湊巧一間茶餐廳找人頂讓,我把房子賣掉,開了第一間茶餐廳。做了一至兩年,發現女兒情緒很低落,我才驚覺,不是人人能包容她們。於是,我帶着她搬來長沙灣開店,又聘請了幾位朋友仔來工作。有一天,有一位朋友仔問我:「點解我人工咁高?」我一臉愕然,我說你做多少小時,就有多少錢。他說,原來外面並不是這樣,有些無良僱主,人家做八小時,只算你五至六小時,這些朋友仔知道,只是不懂保護自己,這是不對的。堅持付正常工資,而且還要一併聘請家長來照顧他們,經營相當困難。支撑到二零一六年,覺得不行了,於是頂讓予別人。當時女兒及幾個朋友仔,只能於家中望天打卦。
有一件事我很深刻,一位議員在會議上說過:「佢哋可以攞綜援。」但我介意,為甚麼要她們十七歲取綜援至七十歲?做人應該有基本態度及目標,天生我才必有用。何況,她不是不願工作,只是害怕。就如我的女兒,初初怕燙,又不敢捧餐,我告訴她:「咁唔好做啦,返屋企啦!」她聽畢就乖乖嘗試。有時候,覺得她的倔強還真像我。我知道,她們不是不行,只是要一個機會。抖擻精神,我嘗試向政府申請一筆錢,給我一個機會,重新經營一間食店;給朋友仔一個機會,繼續訓練自己。
最後成功了,所以店名加上「教室」二字。雖然蝕錢,但我不擔心這裏做不下去,因為山窮水盡時,上天會派很多天使在你身邊,幫助你渡過難關。正如我身旁這一位義工,分文不收來幫忙。所以,一定捱得過。我同樣是小店的義工而已,沒有薪水,車資都要倒貼。沒有半點怨言,因為我握住了,他們多麼了不起的一雙手。
終於忙過午市,瞄一瞄電話,即將踏入八月。三十年了,今年剛好是我先生過身三十年。正在收拾碗筷的女兒忽然抬頭,與我的目光對上,她甜甜一笑。先生過身後,她就是我的命根。很多父母覺得兒女來討債,如果這樣想,就永遠不會對她好。於我而言,她是一個小天使,不記仇、不怨懟,這是我在她身上學到的。現在生活苦,只要有她,我都不怕。「你就犀利啦!一個人做咁多嘢,睇住咁多小朋友,好偉大。」一把女高音帶我抽離思緒,是一位師奶熟客,她也是一位天使,經常拿些有的沒的來店裏,想幫輕我一些。我跟她寒暄幾句,心裏卻半點受不起這讚賞。我不是偉大,我只是為了我的女兒,因為她,我看到很多現實,聽到很多訴求,他們告訴我自己的經歷,被人家欺負,我只是順手拉他們一把。說實話,有這樣的女兒,才懂得為其他人去做,如果沒有她,我不會這麼偉大,真的。
終於抽出時間上廁所,女兒硬要跟着來。鏡子裏是我倆的臉,我瞥見自己皺紋又深了,畢竟快六十;她還是帶點稚拙。十年後,我們會如何?到時女兒都四十出頭,而我,會先走一步,不能再包着她的小手。我一定要幫她自立,創出自己的世界。小天使為我撥撥頭髮,一陣熱流湧上,於眼眶內打轉。女兒啊,媽媽從來沒有後悔過,這三十年來,如果沒有你在身邊,可能早就撑不住了。
步回店子的路上,粗糙的手如往昔般握着小手,死緊的。很想很想,不放手,就這樣,一直走下去。
採訪:黃寶琳 攝影:胡浩賢﹑謝本華
喜樂餐飲‧教室
地址:長沙灣福華街584號地鋪
電話:2371 0187
營業時間:7:30am-6pm
詳情: http://bit.ly/2vZbklW
===================================
立即Subscribe我哋YouTube頻道:http://bit.ly/2Mc1aZA (飲食男女)
新店食評,名家食譜,一App睇晒!
立即免費下載飲食男女App: http://onelink.to/etwapp
《飲食男女》Facebook:http://www.facebook.com/eatandtravel
飲食男女網站:http://etw.hk
Follow我哋Instagram,睇更多靚片靚相:http://bit.ly/2J4wWlC (@eat_travel_weekly)
顧媚丈夫 在 果籽 Youtube 的評價
來自菲律賓的工人姐姐Aleli,現年40歲,來港16年,是家中的經濟支柱。對她而言,不管身處菲律賓或香港,菲國女人也是弱勢一方。她解釋,菲律賓從前是男權社會,女人為生計、為家庭,自小便在丈夫或父親安排下,出國當傭工養家。而男人,就可以待在家中無所事事,伸手拿錢。熱愛跑山的Aleli背景同樣如是。
當年Aleli離鄉,女兒只有10個月大。她慨嘆在港辛勞工作,丈夫不但不理家事,每個月只伸手要錢,或吸毒或養活外頭的女人。可是她不敢離婚,一來失婚婦人是污名,二來不想女兒在破碎家庭長大被取笑,只能一直嘗試忍耐。及後丈夫變本加厲,在家鄉強姦她的親妹不遂,令她醒覺啞忍只會令家人受苦,下定決心改變,離婚獨力照顧孩子。後來Aleli在港邂逅澳籍男友,懷孕5個月時發現男友出軌,捉姦在床。她氣憤地說:「我不想他覺得因為我是女傭,工資比他低,所以即使他不尊重我,我仍會乞求他留下。」為了尊嚴,她挺着肚子,頭也不回就分手。
果籽 :https://hk.adai.ly/appleseed
相關影片:
【住在工廈】工廈豪宅3000呎連客飯廳、睡房 設計師現身:只係家居feel嘅「工作室」 (果籽 Appledaily) (https://youtu.be/raFZXWKYEEo)
【大圍小店】$128碗麵被批「等執」 前四季酒店副主廚靠貴價料熬湯留住熟客 (果籽 Appledaily) (https://youtu.be/gzQz3Yr94hY)
【娛樂經典】18歲選港姐大熱倒灶輸俾謝寧 滿清貴族周海媚滿語名叫馬爾塔塔 20190515(壹週刊 Next) (https://youtu.be/codVOZ04c7w)
【搣時潘獨家回應】SM事件後首度現身 日日被性騷擾壓力爆煲:我已經承受唔到 20200731(壹週刊 Next)(https://youtu.be/5dFeQEJT7s0)
【灣仔燒味老字號】17歲做大廚 自立門戶35年 油雞酒味濃 老闆:好做嘅食物唔會好食(飲食男女 Appledaily) (https://youtu.be/svAF8pKszw0)
【深水埗兩餸飯】59歲大叔賣$32兩餸飯 月派100份送長者 由台灣派到香港:受過港人恩惠想回饋 (https://youtu.be/kyvNU86ntio)
【無懼打壓】 全城搶《蘋果》 (蘋果日報 Appledaily) (https://youtu.be/MAIMBRO-gMQ)
【頭條動新聞】 Ep.2 (蘋果日報 Appledaily) (https://youtu.be/KLRkTiWHrTY)
#果籽 #菲傭 #菲律賓 #跑山 #運動 #越野跑 #StayHome #WithMe #跟我一樣 #宅在家
顧媚丈夫 在 顧媚丈夫的影片 第2集 - YouTube 線上影音下載 的八卦
【顧媚丈夫】「顧媚丈夫」#顧媚丈夫,《1小時輕音樂》《薩克斯風輕音樂》酒廊音樂-酒吧音樂-放鬆音樂-味線輕音樂放鬆心情的音樂研究音樂-學習音樂-,鄭少秋.何處覓知音. ... <看更多>
顧媚丈夫 在 顧橫波 - 求真百科 的八卦
顧橫波(1619年-1664年),原名顧媚, 又名眉,字眉生,別字後生,號橫波,應天府上 ... 五月降清,仕途亨通,龔鼎孳為三朝之臣,做到了禮部尚書,顧橫波開始曾勸丈夫 ... ... <看更多>
顧媚丈夫 在 91歲「小雲雀」顧媚近況曝光,被男高層雪藏8年 ... - YouTube 的八卦
68歲歌后甄妮變農婦忙種田,5萬平農場曝光太驚人,帶私生女回歸田園晚年幸福https://youtu.be/hku_axAzJgs一人能打狄龍姜大衛,打星陳星去世竟無人知 ...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