萊克多巴胺國際標準都用ppb為單位
但台灣竟然卻用ppm為單位
1ppm等於1000 ppb
0.01 ppm,看似與10 ppb相等
但因為測量有「四括五入」的問題
就算測到是0.014ppm,也會視為 0.01 ppm
也就是說,台灣的美豬瘦肉精標準
實際上是14ppb
比codex標準超標40%
陳時中,你居然連瘦肉精也要用數字欺騙大眾
到底心裡有沒有台灣人民?
一騙再騙
就是民進黨
https://money.udn.com/money/story/5648/4839001
同時也有2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69萬的網紅台客劇場 TKstory,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本影集細懸浮微粒單位,ppm應修正應為μg/m3 (微克/立方公尺) 以下修正: 5:36 4000μg/m3 5:31 10μg/m3 6:36 4500μg/m3 〉35μg/m3 每週給你好看! New videos every WEEK! music by Pierlo | Xor ...
ppm單位 在 柯文哲 Facebook 八卦
今天我到專賣肉鬆肉乾的老店,看看萊豬開放進口後, #店家標章標示狀況,同步了解 #豬肉製品價格波動情形。
2021才剛開始,最日常的生活,卻讓人民提心吊膽、無法放心。老闆說最近顧客一進門就問:「你們用的是哪裡的豬?」他們乾脆主動請衛福部查廠,把標籤貼在店門口、QRcode印得大大的,讓大家安心。
但民眾 #看完產地、 #看檢驗報告、還要 #看價錢。萊豬還沒進口,已經有不少店家標榜改用臺灣豬,漲聲四起。
其實根據資料,台灣本土與進口豬使用量,大約9:1,最近國內毛豬拍賣價也沒有上漲,換句話說,除了少數過去用進口豬的店家,大多數業者成本應沒有增加,為避免豬肉價格被不當哄抬,我也要求消保官主動了解,避免消費者被消費。
萊豬議題全台關注,今天還有 #NASA科學家 出來說我搞不清楚狀況,說萊劑允許值到0.01ppm是馬英九時代訂的,民進黨都沒動,說檢驗的誤差容許值可以到40%。尊重科學,我在此簡單回應:
1. 馬前總統時代訂的標準,過去民進黨強烈反對,現在怎麼馬規蔡隨?不管甚麼時候訂的,都要拿出科學證據,做好與民眾溝通。
2. 按照國內法規,#食品營養標示 有20%的誤差容許值。但 #食品添加物及動物用藥,#沒有誤差容許值。「萊克多巴胺不是食品營養品,是動物用藥」,這不是無知的問題,而是 #有沒有誠意依法保障人民健康的問題。
3.北市府的立場一直很清楚,要統一使用ppm為單位也可以,但應該訂為0.010ppm。因為如果實務上驗出14.9ppb,在標準為10ppb時會被判定為不合格,以現行標準0.01ppm,卻會因為四捨五入而變成合格。#遺憾的是就連精確定義 為0.010ppm的 #訴求都不被中央所接受。
「源頭管理、明白標示」,一件明明很簡單可以解決的事情,執政當局不面對問題、卻弄得愈來愈複雜,還勞動一堆人出來護航。不懂!還是多吃臺灣豬肉乾吧!
ppm單位 在 陳建仁 Chen Chien-Jen Facebook 八卦
敬悼曾文賓教授,兼談台灣砷中毒研究對全球衛生的貢獻
曾經獲頒「醫療奉獻獎」的花蓮慈濟醫院榮譽院長曾文賓教授,前晚安逝家中,享嵩壽98歲。他是台灣烏腳病研究的先行者,也是一位「教學、研究、服務三卓越」的內科教授。我曾經向他請益過烏腳病與皮膚砷癌的研究,他的仁心仁術、誨人不倦令我景仰欽佩,他是享有「立言、立功、立德三不朽」的學者!
烏腳病(圖1)是盛行在台灣西南沿海的北門、布袋、學甲、義竹等鄉鎮的地方病。烏腳病一開始並沒有明顯症狀,只有手腳末端會因血液循環不良,感到麻痺、發冷及發紺等症狀,受到壓迫就會產生刺痛感,有時亦會有間歇性跛行。病情進一步惡化,會產生劇烈疼痛,讓活人生不如死,常會痛到顏面變形、身體扭曲。此時症狀為腳趾發黑、潰爛、發炎,甚至變成壞疽再自然脫落。症狀更嚴重者,腳部可能完全壞死,只能以手術切除。
該地區早從1920年起,就有零星的烏腳病病例發生,被稱為「自發性脫疽症」,當時患者不多而未引起注意。直到1954年才由高聰明、高上榮兩位學者,以「特發性脫疽」發表於《台灣醫學會雜誌》。1956年臺南縣安定鄉復榮村傳出神秘怪病,當時全村553人,有490人出現皮膚色素沉著症、掌蹠角化症,才引起衛生單位注意。當時就把復榮村村民,集體遷至3公里外新建的大同村。
1960年,基督教芥菜種會創辦人孫理蓮,在台南縣北門鄉設立免費診所,又稱「憐憫之門」,治療烏腳病患者。免費診所最初設在王金河醫師診所,由王金河出力,孫理蓮出錢。埔里基督教醫院的謝緯醫師,每週從埔里來為病患免費動手術。他們還教導截肢患者編織草蓆、竹簍,讓他們有獨立謀生的能力。孫理蓮、王金河及謝緯免費醫治病患近25年,被稱為早期烏腳病醫療的「鐵三角」,謝緯和王金河也獲得醫療奉獻獎,表彰他們的仁心仁術、視病如親。
不過,他們三人無法確定烏腳病的病因,對於烏腳病的預防束手無策!於是邀請台大研究團隊(圖2)前去調查。烏腳病盛行鄉鎮靠近海岸,淺井水質過鹹不適飲用,當地居民引進挖掘深井的方法,以粗徑竹筒連接打入地下100~200公尺,汲取低鹽分的深層地河水飲用。陳拱北和吳新英教授調查發現,只用深井的村里,烏腳病盛行率最高;併用深井和淺井的村里,盛行率較低;只用淺井或地面水的村里,並沒有任何烏腳病例發生!
國防醫學院的戚以徵教授和美國海軍第二醫學研究所的Blackwell教授調查353名烏腳病病例和353名健康對照,發現在過去15年間,100%烏腳病病例都使用過深井水,健康對照只有66%使用過深井水。我的研究團隊,比較241名烏腳病病例和759名健康對照的飲用深井水年數,發現飲用深井水年數越長,罹患烏腳病的風險越高。
陳拱北和吳新英教授進一步發現,深井水砷含量的中位數值是0.78 ppm;淺井水砷含量的中位數值是0.04 ppm。曾文賓教授在烏腳病盛行地區,調查了37村里的40,421居民的烏腳病及皮膚癌盛行率,發現飲用水含砷量越高,罹患烏腳病(圖3)與皮膚癌(圖4)的風險也越高。美國環保署引用曾文賓教授的研究數據,修定飲用水的砷含量標準為50 ppb。
從1985年起,我的研究團隊發表慢性砷中毒引起的各種疾病的系列研究,發現慢性砷中毒會引起肺癌、腎癌、膀胱癌、前列腺癌、肝癌等內臟癌,缺血性心臟病、腦梗塞、高血壓、微循環障礙、頸動脈粥狀硬化、小血管疾病、勃起不全等循環疾病,白內障、眼翳等眼科疾病,以及糖尿病、行為發展遲滯、和周圍神經病變等。這些疾病的風險,都和飲水砷濃度、累積砷暴露量,呈現劑量效應關係,砷暴露量越高,發病風險越高!由於台灣砷中毒引起內臟癌的研究數據最完善,美國環保署再次引用台灣數據,進行健康風險評估和成本效益分析,重新訂定飲用水砷含量標準,由原本的50 ppb 降為10 ppb。
ppm單位 在 台客劇場 TKstory Youtube 的評價
本影集細懸浮微粒單位,ppm應修正應為μg/m3 (微克/立方公尺)
以下修正:
5:36 4000μg/m3
5:31 10μg/m3
6:36 4500μg/m3 〉35μg/m3
每週給你好看!
New videos every WEEK!
music by
Pierlo | Xor
Pierlo | Venga_Bus
Monroeville | Music Center
Peter_Gresser | Skipping_in_the_No_Standing_Zone
Attribution 3.0 Unported (CC BY 3.0)
Director/Producer:Al K Lin 林冠廷導演
-------------------------------------------------------------------------------------
商業合作請洽
taikestory@gmail.com;
特別感謝:東隆興業股份有限公司
臺原藝術文化基金會
-----------------------------------------------------------------------------------
台客劇場 IG & FB:
▶ https://www.instagram.com/taikestory/
▶ https://www.facebook.com/taikestory/
MCN:VSMEDIA

ppm單位 在 呂冠緯 / 冠緯學長陪你學 Youtube 的評價
先備知識:
1.百萬分濃度ppm的所有公式形態。
影片重點:
1.百萬分濃度的公式有不同寫法,所以可以依題目提供的溶質、溶液之質量單位來選擇所需的公式。
更多教學影片在均一教育平台 http://www.junyiacademy.org/

ppm單位 在 1-4例題03百萬分濃度ppm 的八卦
先備知識:1.百萬分濃度ppm的所有公式形態。影片重點:1.百萬分濃度的公式有不同寫法,所以可以依題目提供的 ...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