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少美國華裔家長讓小孩學音樂,一路學下去,要參加比較有水準的表演,就會碰到所謂的「盲眼選拔blind auditions」,也就是選拔的時候裁判只聽聲,不看人。這種方式的選拔,避免了人都會有的性別、種族或是各式各樣的偏見,也可以避開裙帶關係的特權。之所以會有這種選拔方式,一開始是1969年,兩個黑人音樂家,應徵紐約愛樂時,被刷下來後,告法院而換來的改革。在這之前的選拔,沒有盲眼,所以紐約愛樂幾乎全為白人男性,充滿師徒朋友關係。
音樂表演的水準,是可以相對客觀評斷,所以從1969年之後,美國的弦樂團,各種層級的選拔,幾乎都改為盲眼,是近乎完全公平的競技,因此能進到紐約愛樂的音樂家,都是人中之龍、人中之鳳。但前兩天,紐約時報刊了篇評論,主張說,盲眼選拔該廢除了,左派價值又進到一個不可思議的境界。
因為1969年,紐約愛樂只有一個黑人音樂家,今時今日,仍然只有一個黑人音樂家,一點都不多元化的音樂家組成,不能彰顯社會價值。寫這個評論的左派白人男性鋼琴家,告訴讀者,今日社會的音樂家訓練相當紥實,頂尖的音樂家,其實分不出來程度。他的意思是,只要差不多的程度,可以給黑人、拉丁裔一些加分,促成更多黑人、拉丁裔在台上表演。
而且,如果有更多黑人、拉丁裔在台上表演,有更多的少數族裔代表(representation),也可以解決pipeline問題。Pipeline就是輸送管道,學習音樂是長期的事情,如果小朋友時候沒有學音樂,長大就不可能加入弦樂團。在左派眼裡,輸送管道裡沒有黑人、拉丁裔,不是因為種族歧視,就是音樂家裡沒有他們族裔的代表,學子沒有可以學習的對象,自然就不會想要從事音樂。如果在紐約愛樂裡,有更多的黑人音樂家,就會有更多的黑人小朋友學古典樂。
在這美好的圖像裡,紐約時報這些左仔,有很多沒有告訴你的真相。
算是平衡報導,鋼琴家也訪問了紐約愛樂唯一的黑人音樂家,吹黑管的Anthony McGill,問他對廢除盲眼選拔的看法,鋼琴家努力的淡化McGill對這個主張的意見,說McGill比較懷疑,「我不知道正確的答案是什麼」,因為盲眼選拔消除了選手和裁判因為之前合作過,所以會有的舒服感。McGill真正的意思是,盲眼選拔可以消除人為的不公平。但鋼琴家不願著墨這點,用一句話交代過後,就強調McGill覺得代表性很重要,因為他小時候,在芝加哥南區(有名的黑人貧困區),如果沒有參加過黑人小朋友的音樂團體,就不知道古典樂的世界。
從文字裡,你可以看到左派想要淡化和強調的論點,但你看不到他們不想要你看的論點。
Anthony McGill憑著自己實力,盲眼選拔上了紐約愛樂,你認為他會支持廢除盲眼選拔?現在沒有人懷疑他是靠種族保障名額成為紐約愛樂黑管手,他可以抬頭挺胸地和任何紐約愛樂的表演家平起平坐,他為什麼要支持一個會把他降為次等人的主張?左派以為保障名額是他們「給予」弱勢的幫助,但其實都是自我感覺良好的降尊紓貴。你隨便問一個哈佛的黑人學生,他們在學校有沒有被人瞧不起過?這些黑人保障名額的學生,也是鋼琴家說的「最頂尖的學生,程度都差不多」,所以選誰都一樣的產物。那為什麼還會被另眼看待?為什麼有些學科,就不敢碰了?
他們不想要你看的論點,還有這個輸送管道的問題。
他們不會告訴你,公立學校就是被他們的教師工會搞砸,公立學校就是被民主黨政客和教師工會苟且搞砸,公立學校就是被已經摧毀的黑人社區所搞砸,而黑人社區更是被左派一個又一個的「大社會」福利政策搞砸。這些都不告訴你,然後說輸送管道有問題是種族歧視,是沒有代表性。好,如果要提高代表性,為什麼這些黑人領袖以及左派白人領袖,不認真的投入資源,培養更多的Anthony McGill,讓他們可以在盲眼選拔勝出?要提高代表性,我還支持政府花些錢,搞一些樣板學校,在芝加哥南區那樣的地方,讓黑人學子有一流的教育,像白人郊區一樣的好學校,不受工會宰制的學校。這樣搞代表性,成本不但小,還不會破壞更大的「公平」,像是盲眼選拔的客觀標準。但他們不會支持這種改革,他們的目的,從來只是為了他們自己的「良心」和選票。個別黑人的未來,和他們沒有關係。
他們不想要你看的論點,還有亞裔的問題。
鋼琴家非常小心的寫文章,他提到了女性音樂家,因為盲眼選拔,得到了前所未有的機會,但他不敢提亞裔,不敢提紐約愛樂有20%的亞裔。如果為了拉高黑人的代表性,這個20%的超人口比例亞裔組成,就要面臨削減的命運。他不敢講,因為左派的身份認同政治,碰到亞裔,就產生了內在矛盾。
但亞裔家長們,你們經年累月的培養小孩,花上了青春、資源和精力,最後左派告訴你們,努力不重要,因為「多元化」是這個社會最重要的面向,而這個多元化的指標,有太多你們亞裔了,不行,請你們犧牲。你吞得下去嗎?我知道第一代移民,完全無法接受這種價值觀,我們來到美國這個自由、民主、公平、充滿機會的地方,相信努力和教育的價值,絕對不可能認同這種左派的觀點。
但很多第二代、第三代,「被賣了還幫忙數鈔票」,真的是對不起你們的父母。George Floyd被惡警虐殺,三個幫兇裡有一個蒙族的亞裔警察,這些背祖忘宗的亞裔左派,主動自我檢討,「為什麼亞裔都會成為白人種族主義的幫兇」,令人大開眼界。父母把東西兩個文明最好的部份給了你們,即東方的努力、教育和家庭價值和西方的自由和個人負責的權利義務,你們不但沒有傳承下去,反而背棄這些努力、自由和個人負責的價值,甘心給民主黨綁架的亞裔,不懂為自己爭權利的亞裔,真丟臉。
同時也有1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4萬的網紅李根興 Edwin商舖創業及投資分享,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第80創業知識 -《哈佛分享:兩大生意模式及何謂 Network Effect? 》 做生意有兩種,一種係叫做Pipeline Business ,另一種係叫做Platform Business。 Pipeline意思即係先要入貨,加工,再出貨。 好似的二手車行咁, 先要入一批二手車, 維修整理...
pipeline意思 在 李根興創業之友 Edwin's Entrepreneur-Friends Facebook 八卦
第80創業知識 -《哈佛分享:兩大生意模式及何謂 Network Effect? 》
做生意有邊兩大種模式? 哪一種爆發力較大? 如何應用在你的生意上? 哈佛教授 Sunil Gupta 話....... 答案在影片裏。
https://youtu.be/asydK3lbLIY
。。。。。。。。。。。。。
全文:
做生意有兩種,一種係叫做Pipeline Business ,另一種係叫做Platform Business。 Pipeline意思即係先要入貨,加工,再出貨。 好似的二手車行咁, 先要入一批二手車, 維修整理下兼宣傳推廣下, 再搵客賣出啲車。 茶餐廳就先要入貨, 加工, 再俾人客坐低食。 地產發展商都要先買地,起樓,先至有樓賣 。係一條 pipeline 管道嚟嘅。
Pipeline business 好嘅就係比較容易賺錢, 傳統上好多生意都係咁, 唔好嘅就比較難有爆炸性咁做得大。
Platform business 平台嘅生意就唔同啦, 係大家一齊放嘢上去。佢哋可能係供應商、可能係用家、 可能係個平台本身嘅管理者, 例如Uber ,就係個司機同乘客,Amazon/Alibaba 就係供應商同埋買家, Airbnb 就係房東同埋旅客,Youtube/Facebook就係你同我。 放嘢上去唔單只係批貨,而係包括個人嘅經歷感受及評語 feedback! 所以如果冇咗個 feedback loop, 純粹做地產代理唔係一個平台。 記住, 叫得自己做platform, 大部分的嘅價值應該係用家社群(community of users) 佢哋自己產生。有平,佢哋自己會搵食㗎啦!
Platform (平台)最唔好嘅就係往往蝕好多錢,蝕好耐,先至能夠達至critical mass 群聚效應 . 但如果做得好嘅話,爆炸成性就非常非常非常之大, 近幾年爆升上嚟嘅公司全部都係 platform business (平台生意), 因為有network effect 網絡效應。
咁何謂network effect? 呢個係Uber 早期投資者 David Sacks's 於2014年係一張餐巾上面畫嘅 virtuous cycle 良性循環圖。多啲需求,就多啲司機。多啲司機,就多啲車位於唔同位置。多啲車位於唔同位置,就接客快啲。接客快啲,平啲價錢,司機走多兩轉 ,就多啲需求。 多啲需求,就多啲司機, 循環再循環 。
呢個亦都係典型嘅Network Effect 。哈佛Digital Strategy Professor Sunil Gupta 話做生意要做得大,I mean 好大好大,一定要有network effect。Network Effect 意思就係話平台上越多用家,就會對另一位嘅用家增加價值, 即使公司係冇做過任何嘢去增值。
試想想一間藥房,如果好多人去買同一隻奶粉,只會令到市場更加容易斷貨,價格提升。因此對用家嚟講,多啲人去爭奶粉,對大家都無乜着數。 所以一般嘅藥房係冇network effect 嘅。
反而你諗下,如果全世界得你一個人有fax機, 個fax機對你嘅價值就好低, 因為唔會有人收到你嘅fax. 但如果多幾個人用, 多幾十萬人用, 多幾千萬人呢,部fax機對你價值亦相對提升啦。 電話係咁,WhatsApp ,wechat , Facebook 都係咁, 越多人用同一樣嘢, 嗰樣嘢對你嘅價值就越大啦。 呢啲叫做Same-Side Network Effect, 大家都係企埋同一邊嘅。
另一種叫做Cross-Side Network Effect,例如 Uber 多啲司機sign up,就另一邊就多啲乘客叫車。係 iphone Apps Store 多啲apps,就吸引多啲消費者去買iphone。 多啲人買iphone, 又吸引多啲公司去開發勁嘅 apps. Airbnb 多啲房, 就吸引多啲旅客。多啲旅客又吸引多啲房。 呢啲全部都係cross sided 嘅 effect, 雖然唔係企埋同一邊,但大家都互相正面影響。
聽落好似唔關你事, 因為嗰啲公司都似好大咁。 但其實即使你做一間普通茶餐廳都可以部分做到。 茶餐廳係一盤Pipeline business, 因為係入貨、加工、出貨。無Network Effect 因為你啲客人係 consume (消耗)緊你嘅資源同value, 唔係add (增加) 緊去其他人道。
但加啲創意,你都可以加入一啲 Platform 及 Network Effect 元素。Just some crazy ideas, 由淺入深,例如:
(1) 最簡單嘅,人客入嚟時,可唔可以畀粒星星佢,走嘅時候就可以貼喺門口佢最愛嘅餐種上面。俾其他路過嘅人親身睇到,咁入來食嘢信心會唔會更大?
(2) 可唔可以間中搞下個 ladies night,女士食飯飲嘢就半價,男士就原價, 但係大家坐位就mix埋, 咁樣嘅話多啲女士來,就會吸引多啲男士來間餐廳。 咁其實好多酒吧已經做緊。
(3) 即是唔係ladies night, 可唔可以搞個業主night, 吸引多啲地產agent, 想退休人士 night, 吸引多啲理財顧問呢?
(4) 可唔可以比啲供應商係間餐廳嘅網站或者apps 入面,前幾日就可以講定未來幾日有啲乜嘢肉或者菜靚, 畀啲食客預定佢哋想食啲乜?
(5) 或者畀個客講定佢哋最想食啲咩嘢,咁供應商一睇到,如果搵到貨、Group-buy 大批訂有discount嘅話,餐廳就馬上通知個班客嚟食呢?
(6) 橫掂都已經有個kitchen, 可唔可以係down time 嘅時候分租個kitchen 俾其他創業者整嘢食, 變成個 shared kitchen 呢? 段月收費,大家可以交流烹飪心得,搞埋活動 cross over,吸引多啲外來新顧客試飲試食呢?
(7) 再花成本啲,橫掂自己外賣都要養著一隊人, 不如幫埋側邊啲餐廳送外賣, 收佢哋單價嘅三成,開發埋個apps 俾人客落單,每次收廿蚊,專注同區生意,搞多啲聯合試食會, 專注同區送餐快靚正, 分分鐘可以打低埋Deliveroo 或者 Food Panda 呢啲對手.
Whatever it is.... 可能個idea 好低能, 但以上都係希望令到你間餐廳有更多使用者時,會增加另外啲使用者嘅價值, 彼此互動,咁佢哋自然對你依賴性會增大, 行得啱,分分鐘爆炸力都可以好大。
我做商舖基金, 都係希望由傳統嘅 pipeline business 一步步走向 platform (平台)方向發展, you will see.... Pipeline 定 Platform, 無話邊個一定好啲, 至於你想點行, 無人清楚得過你自己了。
#商舖 #李根興 #創業 #edwinlee #盛滙 #bridgeway #舖 #商機 #舖 #創業知識 #創業理論 #pipeline #platform #哈佛知識 #哈佛 #networkeffect
pipeline意思 在 Facebook 八卦
〈美股盤後〉科技股領軍 標普連2天創新高 那指周漲近2%
投資人把通膨升溫疑慮暫擺一旁,美國 10 年期公債殖利率保持在 1.5% 以下,科技股領漲,AMC、GameStop 等迷因股溫和反彈,美股四大指數周五 (11 日) 全面上漲,標普 500 收盤連兩日創新高。
美國 5 月消費者物價指數 (CPI) 寫下 13 年來最大漲幅,但美債殖利率卻走低,市場似乎開始相信聯準會 (Fed) 對暫時性通膨的說法,並把目光轉移到 Fed 下周的 6 月決策會議。10 年期美債殖利率周四一度觸及 1.43%,創三個月低點,周五報 1.462%,本周累計下跌 9.7 個基點,是一年來最大單周跌幅。
隨著殖利率下滑,那斯達克綜合指數本周勁揚 1.9%,漲幅傲視主要指數。標普 500 周線連三漲,累計攀升 0.4%,道瓊周跌 0.8%,費半微跌 0.13%。
七大工業國集團 (G7) 將公開為至少 15% 的全球最低企業稅率背書,各國領袖還將宣布新稅收將依據跨國公司實際業務地點課稅,而非總部所在地。
美國財政部、Fed 等監管機關周五表示,華爾街必須趕快停用倫敦銀行間同業拆款利率 (Libor),是迄今對該基準利率發布的最嚴厲警告。
美國眾議院提出五項對付科技業壟斷的立法草案,亞馬遜、蘋果、臉書和 Google 等大型科技公司可能被迫分拆公司,或放棄自有品牌產品。
全球新冠肺炎 (COVID-19) 疫情持續發燒,美國約翰霍普金斯大學 (Johns Hopkins University) 即時統計,至截稿前,全球確診數飆破 1.75 億例,死亡數突破 377.6 萬例。美國累計確診超過 3343 萬例,逾 59.9 萬人病故。印度累計確診超過 2927 萬例,巴西累計確診 1721 萬例。
周五 (11 日) 美股四大指數表現:
道瓊工業指數上漲 13.36 點,或 0.04%,收 34,479.60 點。
標普 500 指數上漲 8.26 點,或 0.19%,收 4,247.44 點。
那斯達克綜合指數上漲 49.09 點,或 0.35%,收 14,069.42 點。
費城半導體指數上漲 13.85 點,或 0.43%,收 3,210.06 點。
標普 500 指數 11 個類股有八個上漲表現,金融股和科技股領漲,醫療股跌最重。
科技五大天王兩好三壞。蘋果 (AAPL-US) 漲 0.98%;臉書 (FB-US) 跌 0.36%;Alphabet (GOOGL-US) 跌 0.20%;亞馬遜 (AMZN-US) 跌 0.08%;微軟 (MSFT-US) 漲 0.25%。
道瓊成分股漲跌互見。開拓重工 (CAT-US) 跌 2.2%;嬌生 (JNJ-US) 跌 1.3%;聯合健康 (UNH-US) 跌 0.9%。美國運通 (AXP-US) 上漲 1.4%;高通 (GS-US) 漲 1.1%,麥當勞 (MCD-US) 漲 1%。
費半成分股漲多跌少。輝達 (NVDA-US) 勁揚 2.3%,CMC Materials(CCMP-US) 漲 1.3%,英特爾 (INTC-US) 漲 0.82%。MKS Instruments(MKSI-US) 跌 2.08%,Cree(CREE-US) 跌 1.71%。
台股 ADR 好壞參半,變動不大 。台積電 ADR(TSM-US) 微漲 0.01%;日月光 ADR(ASX-US) 跌 0.23%;聯電 ADR(UMC-US) 跌 0.32%;中華電信 ADR(CHT-US) 漲 0.12%。
焦點個股
特斯拉 (TSLA-US) 小跌 0.04%至 609.89 美元。最新電動車 Model S Plaid 周四正式開賣,從 0 加速到 60 英里不用 2 秒,售價 13 萬美元,開賣當天交貨 25 輛車,特斯拉表示將慢慢調升產能,初期每周生產數百輛,下季達到每周約 1000 輛目標。
Biogen(BIIB-US) 重挫 4.4%,拖累標普 500 醫療類股挫跌 0.7%。美國食品藥物管理局 (FDA) 本周一批准 Biogen 阿茲海默用藥「Aduhelm」,是 18 年來首款獲准的該病症藥物,但批准迄今已有三名專家小組成員請辭,愈來愈多聲音批評並無強烈證據支持該藥能對抗阿茲海默症。
其他迷因股溫和反彈,AMC(AMC-US) 上漲 15.4%,漲勢較突出,GameStop(GME-US) 漲 5.8%,Clover Health(CLOV-US),Bed Bath & Beyond(BBBY-US) 漲 1.2%。
周四一度狂飆 1400% 的丹麥生物製藥公司 Orphazyme(ORPH-US) 周五 (11 日) 回跌,收盤下挫 55.57%。
資安股大漲,近期網攻事件頻傳,麥當勞周五成為肉品巨擘 JBS 和輸油管商 Colonial Pipeline 之後最新受害者。Cloudflare(NET-US)、CrowdStrike(CRWD-US)、Zscaler(ZS-US) 都收高,且本周上漲至少 10%, First Trust 那斯達克網路安全 ETF 寫下三個月來最大周漲幅。
關鍵數據
美國 6 月密大消費者信心初值報 86.4,預期 84.2,前值 82.9
華爾街分析
Piper Sandler 市場技術策略師 Craig Johnson 說,5 月 CPI 漲幅雖然高於市場預期,但市場不太驚訝,大致消化過後認為目前還是暫時現象,公債市場似乎也同意暫時性通膨的前景。
美國銀行財富管理公司資深投資策略師 Rob Haworth 認為,經濟成長和通膨仍活絡,並支撐風險資產,「看到利率下降並保持在低檔是件很有意思的事,似乎代表市場相信 Fed 會保持寬鬆久一點。」
BCA 研究公司首席市場策略師 Peter Berezin 說:「迷因股的漲跌對股市大方向沒有太大影響,話雖如此,投資人對迷因股的興趣愈來愈濃厚,中期而言對股市是利多... 因為迷因股熱潮會吸引資金投入股市,並在這個過程中提高價格和流動性。」
https://news.cnyes.com/news/id/4660866?exp=a
【全球股市觀察站】2021-06-11(美國時間)
阿斯匹靈實戰文章
https://scantrader.com/u/9769/service
阿斯匹靈IG
https://www.instagram.com/aspirin_grandline/?hl=zh-tw
pipeline意思 在 李根興 Edwin商舖創業及投資分享 Youtube 的評價
第80創業知識 -《哈佛分享:兩大生意模式及何謂 Network Effect? 》
做生意有兩種,一種係叫做Pipeline Business ,另一種係叫做Platform Business。 Pipeline意思即係先要入貨,加工,再出貨。 好似的二手車行咁, 先要入一批二手車, 維修整理下兼宣傳推廣下, 再搵客賣出啲車。 茶餐廳就先要入貨, 加工, 再俾人客坐低食。 地產發展商都要先買地,起樓,先至有樓賣 。係一條 pipeline 管道嚟嘅。
Pipeline business 好嘅就係比較容易賺錢, 傳統上好多生意都係咁, 唔好嘅就比較難有爆炸性咁做得大。
Platform business 平台嘅生意就唔同啦, 係大家一齊放嘢上去。佢哋可能係供應商、可能係用家、 可能係個平台本身嘅管理者, 例如Uber ,就係個司機同乘客,Amazon/Alibaba 就係供應商同埋買家, Airbnb 就係房東同埋旅客,Youtube/Facebook就係你同我。 放嘢上去唔單只係批貨,而係包括個人嘅經歷感受及評語 feedback! 所以如果冇咗個 feedback loop, 純粹做地產代理唔係一個平台。 記住, 叫得自己做platform, 大部分的嘅價值應該係用家社群(community of users) 佢哋自己產生。有平,佢哋自己會搵食㗎啦!
Platform (平台)最唔好嘅就係往往蝕好多錢,蝕好耐,先至能夠達至critical mass 群聚效應 . 但如果做得好嘅話,爆炸成性就非常非常非常之大, 近幾年爆升上嚟嘅公司全部都係 platform business (平台生意), 因為有network effect 網絡效應。
咁何謂network effect? 呢個係Uber 早期投資者 David Sacks's 於2014年係一張餐巾上面畫嘅 virtuous cycle 良性循環圖。多啲需求,就多啲司機。多啲司機,就多啲車位於唔同位置。多啲車位於唔同位置,就接客快啲。接客快啲,平啲價錢,司機走多兩轉 ,就多啲需求。 多啲需求,就多啲司機, 循環再循環 。
呢個亦都係典型嘅Network Effect 。哈佛Digital Strategy Professor Sunil Gupta 話做生意要做得大,I mean 好大好大,一定要有network effect。Network Effect 意思就係話平台上越多用家,就會對另一位嘅用家增加價值, 即使公司係冇做過任何嘢去增值。
試想想一間藥房,如果好多人去買同一隻奶粉,只會令到市場更加容易斷貨,價格提升。因此對用家嚟講,多啲人去爭奶粉,對大家都無乜着數。 所以一般嘅藥房係冇network effect 嘅。
反而你諗下,如果全世界得你一個人有fax機, 個fax機對你嘅價值就好低, 因為唔會有人收到你嘅fax. 但如果多幾個人用, 多幾十萬人用, 多幾千萬人呢,部fax機對你價值亦相對提升啦。 電話係咁,WhatsApp ,wechat , Facebook 都係咁, 越多人用同一樣嘢, 嗰樣嘢對你嘅價值就越大啦。 呢啲叫做Same-Side Network Effect, 大家都係企埋同一邊嘅。
另一種叫做Cross-Side Network Effect,例如 Uber 多啲司機sign up,就另一邊就多啲乘客叫車。係 iphone Apps Store 多啲apps,就吸引多啲消費者去買iphone。 多啲人買iphone, 又吸引多啲公司去開發勁嘅 apps. Airbnb 多啲房, 就吸引多啲旅客。多啲旅客又吸引多啲房。 呢啲全部都係cross sided 嘅 effect, 雖然唔係企埋同一邊,但大家都互相正面影響。
聽落好似唔關你事, 因為嗰啲公司都似好大咁。 但其實即使你做一間普通茶餐廳都可以部分做到。 茶餐廳係一盤Pipeline business, 因為係入貨、加工、出貨。無Network Effect 因為你啲客人係 consume (消耗)緊你嘅資源同value, 唔係add (增加) 緊去其他人道。
但加啲創意,你都可以加入一啲 Platform 及 Network Effect 元素。Just some crazy ideas, 由淺入深,例如:
(1) 最簡單嘅,人客入嚟時,可唔可以畀粒星星佢,走嘅時候就可以貼喺門口佢最愛嘅餐種上面。俾其他路過嘅人親身睇到,咁入來食嘢信心會唔會更大?
(2) 可唔可以間中搞下個 ladies night,女士食飯飲嘢就半價,男士就原價, 但係大家坐位就mix埋, 咁樣嘅話多啲女士來,就會吸引多啲男士來間餐廳。 咁其實好多酒吧已經做緊。
(3) 即是唔係ladies night, 可唔可以搞個業主night, 吸引多啲地產agent, 想退休人士 night, 吸引多啲理財顧問呢?
(4) 可唔可以比啲供應商係間餐廳嘅網站或者apps 入面,前幾日就可以講定未來幾日有啲乜嘢肉或者菜靚, 畀啲食客預定佢哋想食啲乜?
(5) 或者畀個客講定佢哋最想食啲咩嘢,咁供應商一睇到,如果搵到貨、Group-buy 大批訂有discount嘅話,餐廳就馬上通知個班客嚟食呢?
(6) 橫掂都已經有個kitchen, 可唔可以係down time 嘅時候分租個kitchen 俾其他創業者整嘢食, 變成個 shared kitchen 呢? 段月收費,大家可以交流烹飪心得,搞埋活動 cross over,吸引多啲外來新顧客試飲試食呢?
(7) 再花成本啲,橫掂自己外賣都要養著一隊人, 不如幫埋側邊啲餐廳送外賣, 收佢哋單價嘅三成,開發埋個apps 俾人客落單,每次收廿蚊,專注同區生意,搞多啲聯合試食會, 專注同區送餐快靚正, 分分鐘可以打低埋Deliveroo 或者 Food Panda 呢啲對手.
Whatever it is.... 可能個idea 好低能, 但以上都係希望令到你間餐廳有更多使用者時,會增加另外啲使用者嘅價值, 彼此互動,咁佢哋自然對你依賴性會增大, 行得啱,分分鐘爆炸力都可以好大。
我做商舖基金, 都係希望由傳統嘅 pipeline business 一步步走向 platform (平台)方向發展, you will see.... Pipeline 定 Platform, 無話邊個一定好啲, 至於你想點行, 無人清楚得過你自己了。
#商舖 #李根興 #創業 #edwinlee #盛滙 #bridgeway #舖 #商機 #舖 #創業知識 #創業理論 #pipeline #platform #哈佛知識 #哈佛 #networkeffect
![post-title](https://i.ytimg.com/vi/asydK3lbLIY/hqdefault.jpg)
pipeline意思 在 in the pipeline不是在管子裡的意思? - 每日頭條 的相關結果
今天妙爸要和大家分享一個好玩的俚語,in the pipeline。這個短語詞面意思好像是在說在「管子裡」的意思,其實不然,它真正表達的意思,其實是「正在 ... ... <看更多>
pipeline意思 在 pipeline在商業用語中的意思是什麼 | pipeline中文 - 訂房優惠報報 的相關結果
pipeline 中文,大家都在找解答。如題,pipeline在商業用語中的意思是什麼? ... 的居處,借指為帝王], 現在小兒子兩個半月後報到, 中文不好的我實在想不到有甚麼字可搭, ... ... <看更多>
pipeline意思 在 pipeline中文(繁體)翻譯:劍橋詞典 的相關結果
pipeline 翻譯:(常指鋪設在地下的)管道,管線。了解更多。 ... pipeline 在英語-中文(繁體)詞典中的翻譯. pipeline ... 查看全部意思».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