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常有人問我經常健身的目標,是不是練成像綠巨人浩克,或是美國隊長那樣的大肌肉?
但其實我維持健身習慣已經有10年了,“身材曲線” 對我來說更像維持好習慣的一種「獎勵」,而不是「目標」!
因為我最在意的,真的不是我肌肉大不大塊的問題,而是身體代謝力的問題,大家都知道如果沒有特別的運動習慣,幾乎所有人在30歲以後,每年肌肉都會下降1%,而「肌少症」更是未來流行大趨勢!與其在面臨肌少時才來亡羊補牢,不如在年輕時就來預防「肌少症」!
而除了運動之外,蛋白質的攝取也是幫助肌肉生長,維護肌力的關鍵因素!除了每天都注意攝取足夠外,也更要注意蛋白質的品質來源!
優質蛋白質的兩個特點在於:
完整胺基酸x高消化率!
認明國際消化率評分標準PDCAAS=1
我個人在每天運動的同時,也更注意優質蛋白的攝取,所以這裡跟大家安麗一下,安麗紐崔萊的優質蛋白素!
無膽固醇,擁有完整必須胺基酸,可以補充肌肉生長所需要的所有胺基酸!而且消化率達到國際標準最高評分 (PDCAAS=1)
好消化,無負擔,才是優質營養,再搭配上適量運動,絕對能趕上甚至超前預防肌肉的流失率,徹底維護肌力,讓你的健康人生更輕鬆,更容易!
#紐崔萊 #明星教練 #祖雄
#健康有型形象大使
#祖雄的腹肌養成計畫
安麗愛生活俱樂部
pdcaas評分 在 營養麵包(呂孟凡營養師) Facebook 八卦
[營養冷知識#1 黃豆、毛豆、黑豆都屬於大豆]
今天要分享的營養冷知識是:
黃豆、毛豆、黑豆都屬於大豆,
學名是Glycine max (L.) Merr.。
很多人不知道毛豆跟黃豆是同一種豆,
毛豆其實就是未成熟的黃豆,
大約是在黃豆生長期的R6階段,
這時候的豆子已發展至可填充豆莢寬度的80-90%(Ref 1),
而發展至R8階段就是完熟的黃豆。
與毛豆是未成熟的黃豆這點不同,
黑豆並不是過熟的黃豆(有人這樣問過我😆),
但學名也是Glycine max (L.) Merr.,
黑豆與黃豆只是種皮顏色不同,但都是大豆,
有點類似玫瑰有紅玫瑰與黃玫瑰的概念。
✨✨✨大豆的營養價值✨✨✨
六大類食物中,
豆魚蛋肉類是我們良好的蛋白質來源,
而當中順序排在最前面的"豆"指的就是大豆,
這是因為大豆含有豐富的蛋白質,
而且無論是用生物價(Biological Value)
或是蛋白質消化率校正胺基酸評分(PDCAAS)來評斷,
大豆蛋白都屬於高品質蛋白質(Ref 2),
所以不論是毛豆、黃豆或黑豆都可以歸於此類。
那為什麼"豆"排在這一類食物之首呢?
因為大豆是植物性的蛋白質來源,
跟其他幾樣食物相比,飽和脂肪含量趨近於零,
又富含大豆異黃酮等對身體有益的成分,
其中黑豆的種皮還含有花青素(Ref 3),
所以會鼓勵在攝取蛋白質的時候能夠以大豆為優先。
但紅豆、綠豆、花豆等等吃起來比較鬆的豆類,
因為富含澱粉,就歸類於全榖雜糧類了。
一般在計算豆魚蛋肉類食物時,
是以含有7公克蛋白質的食物份量為一份,
黃豆及黑豆(這兩者為乾豆,含水量約11%)約20公克為1份;
毛豆(含水量68.6%)則約50公克為1份。
👊👊👊營養成分大PK👊👊👊
🌱毛豆 vs.黃豆:
這兩種基本上是同一種豆,
大概是青少年跟成人比較的概念😆,
但若參考台灣食品成分資料庫的分析,
由於毛豆是新鮮的;黃豆是乾貨,所以難以比較。
不過一篇paper中提到(Ref 1),
比起黃豆,毛豆中的胰蛋白酶抑制劑含量較低、
難消化的寡醣含量較少、維他命含量較為豐富。
🌱黃豆 vs. 黑豆:
黑豆比黃豆有較高的維生素A、beta-胡蘿蔔素(Ref 4),
其他營養成分相差則不會太多,
坊間盛傳的黑豆富含鐵也是錯誤的,
黑豆的鐵甚至比黃豆還少喔!
以上,希望今天的冷知識有幫助到各位~
不知道毛豆就是黃豆的歡迎留言讓我知道😆!
Reference:
1. J. Konovsky, T.A. Lumpkin, and D. McClary. 1994. Edamame: the vegetable soybean. Pages 173-81 In A.D. O'Rourke (ed), Understanding the Japanese Food and Agrimarket: a multifaceted opportunity. Haworth Press, Binghamton.
2. Hoffman, J. R., & Falvo, M. J. (2004). Protein - Which is Best?. Journal of sports science & medicine, 3(3), 118–130.
3Takahashi, R.; Ohmori, R.; Kiyose, C.; Momiyama, Y.; Ohsuzu, F.; Kondo, K. Antioxidant Activities of Black and Yellow Soybeans against Low Density Lipoprotein Oxidation. Journal of Agricultural and Food Chemistry 2005, 53, 4578-4582.
4. 台灣食品營養成分資料庫2019年版。
pdcaas評分 在 營養師Stella Facebook 八卦
[生活營養學] 一個貝果含10公克蛋白質,真的很正常啊!(這不是廣告不實,而是講食物的事實)
前幾天走過某家麵包店,看見外面擺著一幅廣告,提到它的產品豆漿貝果蛋白質含量有10公克,大於一顆雞蛋的7公克….但Stella第一次走過時,只覺得"喔,這有什麼好講的,廣告噱頭而已";第二次走過時,決定拍個照來,用它來跟大家聊聊食物營養。
事實上,這個廣告並沒有誇大.....我知道大家因為那個氫水=去掉氧的水,去掉氧的水=抗氧化的水的廣告而對於廣告不實與誇大很敏感,但這個廣告真的不誇大。,它只是點出一個一般人不太清楚的食物事實,就是澱粉類食物(即全榖根莖類)也含有蛋白質。
一份全榖根莖類食物含有2公克的蛋白質,15公克醣類,熱量為70大卡。所以,麵包、貝果、飯裡都有蛋白質。舉例來說,一碗飯(約160公克)、兩片大片一點的吐司(約120公克)等於四分主食,也就是含8公克蛋白質,這個量比一顆中等大小的雞蛋(含7公克蛋白質)還高。所以如果這個貝果個頭比較大,或者製作過程中加了富含蛋白質的豆魚肉蛋類或奶類,那麼它的蛋白質量就可能會有10公克這麼多….但,這並沒什麼特別了不起,因為製造麵包過程中加入奶類、豆漿或蛋是很常見的,而做個個頭大一點的貝果和麵包也很容易。所以說,這個廣告一點都沒有問題,它只是點出一個食物的事實,只是一般不熟食物營養的人看了會誤以為這個產品很了不起而已。(ps.不過我就看不懂它",蛋白質優 卡路里少"這兩行小字了,因為不知道是跟誰比較的,所以這裡就不予置評。)
但要貼心提醒大家的是蛋白質身為身體的重要建材,攝取時除了「量」以外,更要講究「質」(蛋白質品質),所以上面所提的8公克、10公克是指蛋白質的量有這麼多,但不代表品質就很好喔。基本上植物性蛋白質品質會低於動物性蛋白質(誰叫人類屬於動物,故動物性蛋白質的胺基酸組成會比較接近人類的胺基酸需求),所以這個貝果的蛋白質品質肯定比蛋低,因為蛋、奶是蛋白質品質最好的食物,雖然大豆的蛋白質品質可媲美動物性蛋白質,但畢竟製作貝果的主體~麵粉卻不是優質蛋白質食物,所以整體的蛋白質品質肯定比較差。對蛋白質品質有興趣的朋友可以翻看Stella之前所寫的文章。
▍營養重點回顧~
1.澱粉類食物(即全榖根莖類)也含有蛋白質。一份全榖根莖類食物含有2公克的蛋白質,15公克醣類,熱量為70大卡。所以一碗飯、兩片略大的吐司大概就有8公克蛋白質。
2.植物性食物的蛋白質品質會低於動物性食物。植物性蛋白質中只有黃豆蛋白質品質比較好可以媲美肉類。從蛋白質評分指數PDCAAS來看,蛋白質品質最優的食物(PDCAAS=1)是蛋、奶和大豆濃縮蛋白,動物性蛋白品質一般都蠻高的,如牛肉PDCAAS為0.92,黃豆是植物性蛋白中唯一品質可和動物性蛋白質媲美的,它的PDCAAS為0.91,和牛肉差不多。所以吃素的朋友最好多以黃豆及其製品作為主要的蛋白質來源。
*********************(寫在最後)******************
或許很多人會覺得,啊~Stella,妳是營養師啊,自然懂得這些東西,我們又不是專業人員。事實上,有很多實用的營養學工具,政府也很大力推廣,只是沒有解釋一般人看不懂而已,例如「食物分類」,只要懂得食物分類,你很輕鬆就可以知道怎麼吃才會營養均衡;再例如「食物份量代換表」,懂得份量概念,你就能大概知道哪些食物熱量高、那些食物熱量低。如果大家有興趣的話,可留言對什麼比較有興趣,Stella再來寫文介紹這些很好用的飲食工具給大家^_^
pdcaas評分 在 pdcaas 1食物2023-精選在臉書/Facebook/Dcard上的焦點新聞 ... 的八卦
或是蛋白質消化率校正胺基酸評分(PDCAAS)來評斷, 大豆蛋白都屬於高品質蛋白質(Ref 2), 所以不論是毛豆、黃豆或黑豆都可以歸於此類。 那 ...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