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證明,憤怒抑鬱等負面情緒會毒化細胞且造成免疫衰退。長期生活於驚恐中會使體內的壓力荷爾蒙(cortisol)偏高,而長期的壓力累積及負向情緒會將身體加速推向發炎的一方,削減自禦能力並加重發炎帶來的損害。
發炎的英文「inflammation」是源於希臘文的「火焰」,這「火焰」原本是人體正常的防禦機制,目的是對抗外來病毒細菌的侵擾,抵禦感染、修復受傷組織,保護身體免於外來侵略。
慢性發炎在短期內並不會令人感覺不適,但長期下來對健康的細胞、組織、血管等會造成損害,進而引發許多代謝問題或文明病。
★快樂科學、醫學、心理學與哲學
《不合理的快樂》https://is.gd/0Mi3H8
同時也有2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6,790的網紅-Ovi’s 中醫日常,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嗨~大家我是Ovi,目前是義守大學學士後中醫系的中醫學生! 在這個頻道主要跟大家分享中醫小知識以及中醫師養成等等影片喔 :) ========================================= 看完了上集知道怎麼用台語問診之後來看一下更多怎麼用台語講身體的部位吧!! 很多其實都是我在...
「inflammation醫學」的推薦目錄:
inflammation醫學 在 中央研究院 Academia Sinica Facebook 八卦
#戒手搖飲又多了一個理由
#注意力缺陷過動症(ADHD)的孩子易衝動、不專心,而這可能與 #飲食型態 有關。
本院生物醫學科學研究所特聘研究員潘文涵表示,在臺灣,每100個孩子約有五到七人罹患過動症,這個疾病致病原因複雜,過去被認為與遺傳、腦傷、神經傳導物質分泌異常、母親懷孕期間喝酒用藥、家庭因素等都有關連。
🔴過動症跟貧血、過敏、血清素不足有關
研究團隊與臺灣大學、長庚大學、臺北醫學大學團隊合作,從大臺北地區31所小學中招募216名ADHD病童,以及年齡、身高體重等條件相似的216名非病童,進行病例對照研究:檢視他們的過敏現象、飲食型態與血液檢驗值的差異,並估算危險因子與疾病風險。
結果發現過動症4個臨床風險因子,包括貧血、血清素偏低、過敏指標之嗜酸性粒細胞與免疫球蛋白較高。這些因子生化異常愈多,過動症風險愈高。具有愈多過敏症狀(鼻炎、濕疹、氣喘)者,與過動症的共病風險也提高。
🔴過動兒營養食物攝取不足
研究團隊進一步分析過動孩子與其他孩子的飲食型態發現,過動孩子吃的食物較不營養,大多是高油、高糖食物,像是含糖飲料、甜食、點心麵等。🙅♂🙅♀
✏這份研究更首度發現,常用於含糖飲料、加工食品的 #無機磷酸鹽,與過動症的發生有關。
#是不是該戒手搖飲了 #此時不戒更待何時
🔴ADHD的孩子應該怎麼吃?🥦🍎🥛🍠🍋
潘文涵建議過動兒的父母,讓孩子多食用抗發炎且營養素豐富的飲食,如:蔬菜、水果、全榖類、核果、優質蛋白質食物,避免燒烤、油炸食物、甜食等,有助於過敏甚或ADHD的控制。同時也瞭解孩子是否具有過敏體質及貧血問題,重視這些共病並尋求醫學處置。
新聞稿全文:
https://www.sinica.edu.tw/ch/news/6316
------
✏論文發表:去(107)年7月刊登於《科學報告》(Scientific Reports)以及今(108)年5月刊登於《臨床醫學雜誌》(Journal of Clinical Medicine)。
👍研究團隊:本院生醫所潘文涵特聘研究員和葉文婷、中華醫事科技大學符明伶副教授、長庚大學徐榮隆教授和王亮人教授、臺北醫學大學黃士懿教授和楊惠婷副教授、臺灣大學江伯倫教授、陳為堅教授、和楊曜旭教授。
✅論文全文 :
(1) Attention deficit-hyperactivity disorder is associated with allergic symptoms and low levels of hemoglobin and serotonin
https://www.ncbi.nlm.nih.gov/pmc/articles/PMC6035203/
(2) Dietary Profiles, Nutritional Biochemistry Status, and Attention-Deficit/Hyperactivity Disorder: Path Analysis for a Case-Control Study
https://www.ncbi.nlm.nih.gov/pmc/articles/PMC6577382/
------
This study is one of very few to examine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attention deficit hyperactivity disorder (ADHD) and allergies, in combination with indicators of inflammation and immune responses, and to explore the potential inter-relationships among diet, nutritional biochemistry, and ADHD.
ADHD appears to be becoming more prevalent in children and it can have substantial impacts on children and their families. The work of Dr Wen-Harn Pan and colleague at Academia Sinica, National Taiwan University, Chang-Kung Medical Center, and Chung Hua University of Medical Technology explored comorbidities, biomarkers, and dietary and nutritional biochemistry profiles associated with ADHD with the ultimate aim to understand its complex etiology and improve diagnosis, prevention and management.
📍Press Release:https://www.sinica.edu.tw/en/news/6316
------
媒體報導:
【自由時報】過敏、貧血、血清素偏低 罹過動症機率高6~7倍
https://news.ltn.com.tw/news/life/paper/1310388
【中國時報】喝糖飲吃零食 學童易患過動
https://www.chinatimes.com/realtimen…/20190813001972-260405…
【公共電視】中研院:過敏貧血和飲食不當恐增過動症風險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FdxUqzmEH_U
inflammation醫學 在 王彥文醫師。我的丸美誌。 Facebook 八卦
請不要隨便親吻別人的孩子!
快過年了,過年期間帶孩子回家團圓的時候人多口雜(是這樣用的嗎?😆),長輩們看孩子可愛常常手來嘴也來。遇到這樣的情況我都一定嚴格制止!雖然對長輩不好意思,但顧好孩子是我們的責任。
這是醫學權威期刊NEJM二月份最新的案例分享。
照片中是一位一歲大小女孩的手。她之前都很健康,但這四天來開始出現高燒不退、牙齦腫脹發炎、舌頭潰瘍以及左手中指發紅腫脹。
看似不相干的幾個症狀,實際上都是皰疹病毒感染(HSV1)所引起,小孩致病的原因之一就是大人的親吻。
口腔有皰疹潰瘍的大人,若親吻小孩,容易把病毒傳給小孩,造成小朋友皰疹性齒齦炎。若小朋友又把手放到嘴裡吸吮,就可能把皰疹病毒帶到手指造成感染,也就會像這張圖片一樣又紅又腫(herpetic whitlow)。
嬰兒和幼童的抵抗力弱,請大人不要輕易親吻別人的小孩(尤其我們可能不知道自己已經有皰疹病毒感染),造成小朋友的傷害。
https://www.facebook.com/TheNewEnglandJournalofMedicine/posts/10155629671953462
A previously healthy 1-year-old girl was admitted to the hospital with a 4-day history of high fever accompanied by erythema and swelling of the left third finger, gingival inflammation, and tongue ulcerations. What is the likely diagnosis? http://nej.md/206y4a1
inflammation醫學 在 -Ovi’s 中醫日常 Youtube 的評價
嗨~大家我是Ovi,目前是義守大學學士後中醫系的中醫學生!
在這個頻道主要跟大家分享中醫小知識以及中醫師養成等等影片喔 :)
=========================================
看完了上集知道怎麼用台語問診之後來看一下更多怎麼用台語講身體的部位吧!!
很多其實都是我在製作影片的時候學到的,自己也覺得成長很多呢!!
上一集看這裡【https://reurl.cc/gmrMzV】
-
*影片重點時機
-0:20【Intro】
-1:04【為什麼找仁甫學長?】
-1:32【刮痧是什麼?】
-2:50【現代意義的痧】
-4:18【刮痧為什麼有用?】
-6:57【出痧的顏色代表意義?】
-8:58【中暑的老鼠刮痧後...?】
【Tu WZ, Cheng RD, Hu J, et al. Combination treatment with Gua Sha and Blood-letting causes attenuation of systemic inflammation, activated coagulation, tissue ischemia and injury during heatstroke in rats. Chin J Integr Med. 2015;21(8):610-617. doi:10.1007/s11655-014-1816-4】
-10:57【刮痧的注意事項】
========================================
find me on Instagram【ohohoviwu】
find me on Facebook【Ovi's中醫日常】
contact me:【ovimedtolife@gmail.com】
封面圖片背景來自【https://zh.pngtree.com/】
![post-title](https://i.ytimg.com/vi/4aUYYKPKm-o/hqdefault.jpg)
inflammation醫學 在 【科學減肥】香港健身小老闆 Zoe 李芷慧 Youtube 的評價
#膽固醇 #心血管阻塞
相信膽固醇的高、低、好、壞,是大家非常關注的問題
一連兩集為大家正解膽固醇問題
*常見混淆詞彙:
膽固醇cholesterol
低密度血脂蛋白(LDL )Low-density lipoprotein
高密度血脂蛋白(HDL) high-density lipoprotein
三酸甘油脂 Triglyceride
(以下文字主要補充文獻資料及歷史,請大家務必聽影片清楚解說噢!超實用,記得抄筆記!)
「高密度血脂蛋白」負責將膽固醇從血管帶回肝臟,分解或排出體外,因此被稱為「好」。
「低密度血脂蛋白」負責將膽固醇從肝臟帶到全身 (因為身體需要使用),若果在經過血管時積聚會形成斑塊導致血管塞,因此被稱為「壞」。
「三酸甘油酯」是血液中另一類脂肪,將從飲食攝取的過量熱量儲起。
膽固醇功用
人們總是擔心膽固醇過高,膽固醇是製造荷爾蒙的原料,包括性荷爾蒙和抗壓荷爾蒙等,因此過低問題更大。膽固醇過低會發生維生素D不足、使荷爾蒙分泌不足,導致性慾降低、記憶力變差、頭暈、心悸、免疫力下降等,臨床上也發現不少癌症病人有膽固醇偏低的現象。
膽固醇的製造
膽固醇很重要,所以身體會自行製造。事實上有80% 的膽固醇都是身體自己在肝臟造出來的,只有20%從食物得來,並且部分會經糞便排出體外。
[以下是膽固醇成魔之路的歷史記載]
人們對吃膽固醇的恐懼,大多始於100多年前的一項兔子實驗:
-1913年,俄羅斯病理學家尼可拉·阿尼契科發現,餵食兔子巨量膽固醇,兔子身體會出現動脈粥狀化式的損害。這是人類史上,最初把膽固醇攝入與心臟病連結在一起。其後的科學家,基本上都是以此實驗來引證膽固醇同心血管疾病的關係,但卻沒有實質證據證明膽固醇對人體有害,這是因為大家忘記了一件事:兔仔日常飲食是草,不是蛋!兔仔是草食性動物,沒有分解膽固醇的能力。相反,人類是雜食動物,進食過多或過少膽固醇,身體可以自行追節。
-1937年,兩位哥倫比亞大學生物化學家提出:如果我們能避免攝取蛋黃,就可以預防膽固醇升高,進而遠離心臟病。
-1977年,美國膳食指南在沒有任何有力科學證據支撐下,將膽固醇攝入建議量限制在每天300mg以內(相當於不能超過1顆蛋)
-後來安塞·基斯給推翻研究發現,不管志願者攝入多少膽固醇,甚至是每天2000毫克(相當於15個雞蛋)的巨量膽固醇,對總膽固醇影響也不大。
-瑞典醫生鄔非·洛凡斯科夫也曾拿自己做實驗,從一天1個雞蛋,改成一天吃8個雞蛋,一周後,他的總膽固醇反而下降12%(從278 mg/L 降到 246 mg/L)。
-1984年,日本東海大學醫學系的本間康彥醫師的研究團隊進行實驗,讓受驗者每天攝取3個蛋黃含量的膽固醇(750毫克),並持續兩週觀察其身體的變化。驗的結果顯示,壞膽固醇上升的人占總受驗者的35%,其他65%的人沒有變化,壞膽固醇降低而且好膽固醇上升的人則是約44%。由這次的實驗結果可知,蛋不是只能吃一顆,而是吃愈多對身體愈好。
-1999年,哈佛大學教授法蘭克·胡刊登在《美國醫學會雜誌》JAMA 的論文,調查了12萬人的飲食與心臟病情形,發現吃蛋與心臟病,沒有具體關聯。
-2013年,《英國醫學期刊》刊登一項薈萃分析,整合了17份、多達308萬人的研究,發現雞蛋攝入與心臟病發生無關。
-2015年,美國開始修改膳食指南 (2015-2020 Dietary Guidelines),取消每日最多食兩隻雞蛋的建議。不過對魷魚,蛋黃這些高膽固醇食物避之則吉的想法已深入民心。
** 文字主要補充文獻資料及歷史,請大家務必聽影片清楚解說噢
参考文獻
1. Ross R. The pathogenesis of atherosclerosis: a perspective for the 1990s[J]. Nature, 1993, 362(6423):801-809.
2. Katagiri H, Yamada T, Oka Y. Adiposity and cardiovascular disorders: disturbance of the regulatory system consisting of humoral and neuronal signals[J]. Circ Res, 2007, 101(1):27-39.
3. Glass CK, Witztum JL. Atherosclerosis: the road ahead[J]. Cell, 2001, 104(4):503-516.
4. Steinberg D. Atherogenesis in perspective: hypercholesterolemia and inflammation as partners in crime[J]. Nat Med, 2002, 8(11):1211-1217.
5. 美國1977年膳食指南 (2015-2020 Dietary Guidelines)
6. 安塞·基斯的研究
7. 1984年,日本東海大學醫學系的本間康彥醫師研究團隊進行的實驗
8. 1999年,哈佛大學教授法蘭克·胡刊登在《美國醫學會雜誌》JAMA 的論文
9. 2013年,《英國醫學期刊》刊登雞蛋攝入與心臟病發生無關的薈萃分析(整合了17份、多達308萬人的研究)
10. 美國2015年膳食指南 (2015-2020 Dietary Guidelines)
以下是我推薦的必看影片:
【科學減肥知識系列】
5個斷食常犯錯誤
https://youtu.be/_yIWAooNGJ0
持久不復胖的減肥科學10大問題
https://youtu.be/PcHoW3VAFu8
如何減脂不減胸?
https://youtu.be/DIRFQ632yIE
增肌/減脂適合你?蛋白質 吃多少克?
https://youtu.be/N5vxgYtf9RE
【Zoe生酮必看系列】
生酮研究:(1)TDEE計不計(2)脂肪到底吃多少(3)酮體測量法
https://youtu.be/9jHB1iTJC10
生酮前要想清楚 !好處壞處I 內附健身教練身體檢查
https://youtu.be/KEGTjaUOSpc
生酮飲食吃什麼? 超市必備
https://youtu.be/LixYQVt5bL0
iHerb開箱 l 生酮減肥必買清單
https://youtu.be/N-VDDTjIcBQ
【跟教練做運動系列】
4mins HIIT 超燃脂間歇訓練丨美女們減肥生捱的秘訣
https://youtu.be/IMSrZKzS5QE
居家運動 20mins 全身消脂HIIT
https://youtu.be/V0HM4A32h4k
【Zoe精選食譜系列】
健身每天早餐丨牛油果or朱古力蛋白奶昔碗 丨無敵低醣甜點丨
https://youtu.be/DIRFQ632yIE
Zoe 是中文大學運動科學碩士、合資格生酮斷食教練。
Zoe 是一位健身教練也是健身中心老闆,全力研究及推廣健康飲食和運動,在youtube和IG裡經常放各類教學,歡迎大家留言,互相交流理性討論!記得馬上訂閱噢!
希望大家喜歡和訂閱:
?YOUTUBE: http://www.youtube.com/c/ZoeSportDiary
?IG: https://www.instagram.com/zoesportdiary/
![post-title](https://i.ytimg.com/vi/xE_Nho7UwwA/hqdefault.jpg)
inflammation醫學 在 發炎3 隱藏原因?如何消炎,增強免疫力, 柏格醫生 - YouTube 的八卦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