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採訪筆記 #特斯拉 #馬斯克 #電池 #微軟
【#科技話題:特斯拉股價飆破八百美元!馬斯克成為首富後面對電動車最大挑戰會是?】
📍完整文章好讀網誌版👉https://reurl.cc/nnVoqv
最近科技圈最火熱話題之一絕對是特斯拉。🛰
先不論近期路上看到越來越多特斯拉電動車在路上跑🚙,身邊也開始出現討論社區怎麼裝特斯拉充電裝置的聲音,
這輛迷人的電動車,搭配AI自動駕駛,我自己試乘的感受,確實除了有電動車跑起來像飛一樣的感受,也能夠在行路間自動反應切換車道,真的挺神奇的。😎
而更神奇的是特斯拉的股票,即便獲利還沒明顯非常亮眼,近四季的每股盈餘只有0.75元,但股價卻在今天飆破800美元,創下歷史新天價,
也讓創辦人伊隆‧馬斯克硬生生擠下亞馬遜貝佐斯,成為新一代首富,身價提升到約1885億美元,連馬斯克自己都在推特說:「感覺真奇怪」。😆
這周廣播節目改版「#科技領航家」第一集,就請來電池專家、UL全球研發總監王凱魯博士來聊特斯拉電動車話題,他在錄音間跟我分享,其實電動車比汽車還早出現,只可惜當時的電池不夠好,只能龜速行駛,所以最終沒有竄起。
過了好多年,人類始終沒放棄的夢想,終於在電池突破下成就了。
不過即便目前電池突破,卻也還沒到最佳情況。王博士就舉例,現在如果你買電動車,大概開往台北到高雄距離,就一定要充電(合理啦),不過相較於一般汽車加油可能十分鐘就搞定,電動車充電可能需要一個小時喔!還得考慮充電裝置夠不夠的問題。
「那快充呢?」我在錄音間問王博士,他笑了笑跟我說,現在電池的兩難就是快充雖然可以比較有效率,省時間,但同時會讓電池壽命變短。
除了這些挑戰,對於馬斯克來說,#電池約占一輛電動車四分之一到三分之一的成本,因此如何能確保電池供應,甚至能降低成本,對維持首富地位格外重要(愛開玩笑)。
許多科技巨擘也深知這一點,像是前首富微軟比爾蓋茲已經放馬過來,#投資新創電池公司QuantumScape,押寶鋰固態電池,號稱能在 #15分鐘充飽八成電,#所需時間只有特斯拉的一半,而且充電續航力高達9成。
面對 #比爾蓋茲來勢洶洶,我在錄音間好奇問王博士到底誰會贏?
王博士說,其實比爾蓋茲押寶的固態電池已經發展多年,但一直無法變成主流,主要就是因為雖然能量密度提升,電池的電量更棒,可是缺點是容易短路。
相較而言,特斯拉發展的鋰電池則相對穩定。
看樣子比爾蓋茲要彎道超車還有一段路要走。
不過馬斯克雖然已經讓特斯拉成為全球最值錢的汽車公司,不過「#鎳」金屬卻是他的挑戰,對他來說,鎳是電池中重要組成元素,卻越來越難取得,甚至比黃金鑽石對他而言都更重要。
另外一個重要金屬元素「鈷」同樣非常稀缺,而且非常昂貴。
現在許多電池廠都在研發「#無鈷電池」希望能降低成本,但王博士說,鈷其實確保電池安全性,因此不可少,也是目前電動車電池最大的瓶頸,又要便宜,又要電量夠,卻又不能貴,太難!
不過科技發展就是如此,誰能突破瓶頸就能賺下世代的財富,電池已經成為電動車決勝點,未來不管 #蘋果要做AppleCar,#鴻海要做電動車,都得過這一關,如果想知道這些大廠會不會成功,觀察電池是一個重要的參考指標,提供給大家參考:)
祝福大家周末愉快!
更多精彩內容歡迎收聽這集節目:https://user72908.psee.io/38jyv8
🎧 楚文的廣播Podcast節目|#科技領航家
✨ 聚焦科技趨勢話題 科技人懂理財 科技人職場衝
IC 之音 FM97.5
首播 每周二18:30-19:00、重播 每周三 08:15-08:45
同時也有3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16萬的網紅夠維根Go Vegan,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素食野餐要準備什麼點心呢?漢堡、炸物、布朗尼、杯子蛋糕、杯子蛋糕、海鹽豆乳奶油捲、蘋果肉桂派🍔🍞🥐🍰台北超多好吃的純素餐點,今天現場有免費商店,讓我們看看能挖到什麼寶吧? @維珍特 @一禾堂 @GreenBakery綠帶 @仁里居 #白象野曝計畫 #免費商店 ===================...
「黃金圈筆記」的推薦目錄:
黃金圈筆記 在 鄭麗君 Facebook 八卦
我的情人節「書」桌
今天是台北國際書展第三天,也是西洋情人節,我趁今天中午時間再次來到書展,買了幾本書與大家分享,讓好書跟大家一起「談情說愛」。距離書展閉幕只剩四天,本週五、六書展都會加開到晚上十點,各位愛書人別錯過囉!謹以今日書單,祝福各位朋友情人節快樂!
§ 情人節「談情說愛」書單
01《小手拉小手》(Aida,時報,2018)
02《普通的戀愛》(謝凱特,時報,2018)
03《當我成為我們:愛與關係的三十六種可能》(陳雪,印刻,2018)
04《親愛的外婆》(鄭如晴,薛慧瑩繪,小兵,2019)
05《484沒戀愛過》(憑虛,細雨中繪,城邦原創,2018)
06《愛:即使世界不斷讓你失望,也要繼續相信愛》(Peter Su,三采,2015)
07《愛妻》(董啟章,聯經,2018)
08《戀愛課:戀人的五十道習題》(陳雪,印刻,2014)
09《為什麼愛讓人受傷?》(Eva Illouz,黃宛瑜譯,聯經,2019)
10《愛與寂寥都曾經發生》(李長青,斑馬線文庫,2019)
11《愛書人的神奇旅行》(Oliver Tearle,崔宏立譯,聯經,2018)
12《超展開數學約會:談個戀愛,關數學什麼事!?》(賴以威,NIN繪,臉譜,2017)
13《幽黯國度:障礙者的愛與性》(陳昭如,衛城,2018)
14《情非得體:致那些使我動情的破美人》(羅浥薇薇,逗點文創,2018)
15《愛這個世界:漢娜鄂蘭傳》(Young-Bruehl,江先聲譯,商周,2018)
§ 漫畫圖文系列
16《魔幻大戲院》(黃郁欽,玉山社,2019)
17《聽Fofo講故事:臺灣原住民族ê文學風景(臺文繪本)》(連翊翔,王薈雯、吳嫣珉、許慧如譯,吳雅怡繪,玉山社,2018)
18《熱帶季風Vol.2:東南亞映像》(慢工文化,2018)
19《現地熱炒》(柯景瀚編,大洋製作,2019)
20《Zinema 電影自學誌:月球奇遇記》(Forrest Lau,2018)
21《看見龍山寺》(許育榮,聯經,2018)
22《吳布雷茲‧双甡》(Blaze Wu,蓋亞,2019)
23《百花百色》(D.S,蓋亞,2019)
24《乩身:鬼見愁》(星子,程威誌繪,蓋亞,2019)
25《酸菜的滋味》(木笛,徐木笛文創社,2018)
26《大箱子》(Toni Morrison & Slade Morrison,Giselle Potter繪,青林,2018)
27《弟之夫》(田龜源五郎,黃廷玉譯,臉譜,2018)
28《歡樂之家/我和母親之間》(Alison Bechdel,葉佳怡、劉文譯,臉譜,2018)
29《許石的臺灣歌》(林哲璋,蔡達源繪,青林,2018)
30《哇!公園有鷹》(何華仁,大安森林公園之友基金會,2018)
31《虎爺起駕:紅衣小女孩前傳》(柚子、楊宛儒,原動力文化,2018)
32《CCC創作集11號:擬人勢力來襲》(蓋亞,2019)
33《好吃!好吃!》(陶樂蒂,玉山社,2019)
34《說好不要哭》(吳易蓁,謝璧卉繪,玉山社,2018)
35《島國的孩子》(Junot Díaz,Leo Espinosa繪,時報,2019)
§ 人文藝術系列
36《我的愛戀 我的憂傷》(吳晟,洪範,2019)
37《故事柑仔店》(語屋文創工作室,黃家儀繪,松鼠文化,2019)
38《比霧更深的地方》(張惠菁,木馬文化,2019)
39《苦雨之地》(吳明益,吳亞庭繪,新經典,2019)
40《失物風景》(陳夏民,凱特文化,2018)
41《違憲紀念日》(唐墨,奇異果文創,2019)
42《Indie Reader 獨書人:十方之愛》(臺灣獨立書店文化協會,2019)
43《閱讀的島:在書店裡,閱讀動物》(臺灣友善書業供給合作社,2019)
44《小小閱讀通信專刊:痛之書》(小寫創意,2018)
45《運字的人:創作者的鑿光伏案史》(小寫創意,2018)
46《什麼都有書店》(吉竹伸介,王蘊潔譯,三采,2018)
47《臺南青少年文學讀本:散文卷》(王建國編,蔚藍文化,2018)
48《臺灣妖怪學就醬》(臺北地方異聞工作室,奇異果,2019)
49《濁之蓮》(張紹中,註異文庫,2019)
50《文。張照堂》(張照堂,影言社,2018)
51《雌袋鼠》(飛鵬子,松鼠文化,2019)
52《圈外編輯》(都築響一,黃鴻硯譯,臉譜,2018)
53《想像力的革命:1960年代的烏托邦追尋》(張鐵志,印刻,2019)
54《我在法國做圖畫書》(葉俊良,玉山社,2017)
55《我和我追逐的垃圾車》(謝子凡,九歌,2019)
56《國光的品牌學:一個傳統京劇團打造臺灣劇藝新美學之路》(張育華、陳淑英,時報,2019)
57《十八羅漢圖:劇本及創作全紀錄》(王安祈、劉建幗,時報,2019)
58《自己的房間》(Virginia Woolf,張秀亞譯,天培,2018)
59《我們種字,你收書:《文訊》編輯檯的故事2》(封德屏,爾雅,2019)
60《想把餘生的溫柔都給你》(不朽,悅知文化,2018)
61《如果我十五歲:成長是組合的遊戲》(郝明義,網路與書,2018)
62《眾神水族箱:禁錮之龍》(馬立、bloodjake、大獵蜥、TB Liu、旋翼鳥,海穹文化,2018)
63《夜行性動物》(徐珮芬,啟明,2019)
64《等路》(洪明道,九歌,2018)
§ 生活社會系列
65《留聲年代:電影、文學、老唱片》(李志銘,南方家園,2018)
66《台灣史不胡說:30個關鍵詞看懂日治》(蔡蕙頻,玉山社,2019)
67《鳳梨罐頭的黃金年代》(王御風、黃于津,玉山社,2019)
68《蔬食常備菜:168 道安之茹素的一日三餐提案》(黎慧珠,悅知文化,2019)
69《日日三餐,早‧午‧晚:葉怡蘭的20年廚事手記》(葉怡蘭,寫樂文化,2018)
70《懶得教,這麼辦:培養獨立自主的全自動孩子,百善惜為先的教育筆記》(盧駿逸,遠流,2018)
71《偽公務員的菜鳥日記》(屋裡寶寶,聯經出版公司,2018)
72《冷戰光影:地緣政治下的香港電影審查史》(李淑敏,鄺健銘譯,季風帶,2019)
73《變天之後:馬來西亞民主進程的懸念》(鄺健銘編,季風帶,2019)
74《跳舞的熊》(Witold Szabłowski,林蔚昀譯,衛城,2018)
75《民主國家如何死亡:歷史所揭示的我們的未來》(Steven Levitsky & Daniel Ziblatt,李建興譯,時報,2019)
黃金圈筆記 在 鄭麗君 Facebook 八卦
我的情人節「書」桌
今天是台北國際書展第三天,也是西洋情人節,我趁今天中午時間再次來到書展,買了幾本書與大家分享,讓好書跟大家一起「談情說愛」。距離書展閉幕只剩四天,本週五、六書展都會加開到晚上十點,各位愛書人別錯過囉!謹以今日書單,祝福各位朋友情人節快樂!
§ 情人節「談情說愛」書單
01《小手拉小手》(Aida,時報,2018)
02《普通的戀愛》(謝凱特,時報,2018)
03《當我成為我們:愛與關係的三十六種可能》(陳雪,印刻,2018)
04《親愛的外婆》(鄭如晴,薛慧瑩繪,小兵,2019)
05《484沒戀愛過》(憑虛,細雨中繪,城邦原創,2018)
06《愛:即使世界不斷讓你失望,也要繼續相信愛》(Peter Su,三采,2015)
07《愛妻》(董啟章,聯經,2018)
08《戀愛課:戀人的五十道習題》(陳雪,印刻,2014)
09《為什麼愛讓人受傷?》(Eva Illouz,黃宛瑜譯,聯經,2019)
10《愛與寂寥都曾經發生》(李長青,斑馬線文庫,2019)
11《愛書人的神奇旅行》(Oliver Tearle,崔宏立譯,聯經,2018)
12《超展開數學約會:談個戀愛,關數學什麼事!?》(賴以威,NIN繪,臉譜,2017)
13《幽黯國度:障礙者的愛與性》(陳昭如,衛城,2018)
14《情非得體:致那些使我動情的破美人》(羅浥薇薇,逗點文創,2018)
15《愛這個世界:漢娜鄂蘭傳》(Young-Bruehl,江先聲譯,商周,2018)
§ 漫畫圖文系列
16《魔幻大戲院》(黃郁欽,玉山社,2019)
17《聽Fofo講故事:臺灣原住民族ê文學風景(臺文繪本)》(連翊翔,王薈雯、吳嫣珉、許慧如譯,吳雅怡繪,玉山社,2018)
18《熱帶季風Vol.2:東南亞映像》(慢工文化,2018)
19《現地熱炒》(柯景瀚編,大洋製作,2019)
20《Zinema 電影自學誌:月球奇遇記》(Forrest Lau,2018)
21《看見龍山寺》(許育榮,聯經,2018)
22《吳布雷茲‧双甡》(Blaze Wu,蓋亞,2019)
23《百花百色》(D.S,蓋亞,2019)
24《乩身:鬼見愁》(星子,程威誌繪,蓋亞,2019)
25《酸菜的滋味》(木笛,徐木笛文創社,2018)
26《大箱子》(Toni Morrison & Slade Morrison,Giselle Potter繪,青林,2018)
27《弟之夫》(田龜源五郎,黃廷玉譯,臉譜,2018)
28《歡樂之家/我和母親之間》(Alison Bechdel,葉佳怡、劉文譯,臉譜,2018)
29《許石的臺灣歌》(林哲璋,蔡達源繪,青林,2018)
30《哇!公園有鷹》(何華仁,大安森林公園之友基金會,2018)
31《虎爺起駕:紅衣小女孩前傳》(柚子、楊宛儒,原動力文化,2018)
32《CCC創作集11號:擬人勢力來襲》(蓋亞,2019)
33《好吃!好吃!》(陶樂蒂,玉山社,2019)
34《說好不要哭》(吳易蓁,謝璧卉繪,玉山社,2018)
35《島國的孩子》(Junot Díaz,Leo Espinosa繪,時報,2019)
§ 人文藝術系列
36《我的愛戀 我的憂傷》(吳晟,洪範,2019)
37《故事柑仔店》(語屋文創工作室,黃家儀繪,松鼠文化,2019)
38《比霧更深的地方》(張惠菁,木馬文化,2019)
39《苦雨之地》(吳明益,吳亞庭繪,新經典,2019)
40《失物風景》(陳夏民,凱特文化,2018)
41《違憲紀念日》(唐墨,奇異果文創,2019)
42《Indie Reader 獨書人:十方之愛》(臺灣獨立書店文化協會,2019)
43《閱讀的島:在書店裡,閱讀動物》(臺灣友善書業供給合作社,2019)
44《小小閱讀通信專刊:痛之書》(小寫創意,2018)
45《運字的人:創作者的鑿光伏案史》(小寫創意,2018)
46《什麼都有書店》(吉竹伸介,王蘊潔譯,三采,2018)
47《臺南青少年文學讀本:散文卷》(王建國編,蔚藍文化,2018)
48《臺灣妖怪學就醬》(臺北地方異聞工作室,奇異果,2019)
49《濁之蓮》(張紹中,註異文庫,2019)
50《文。張照堂》(張照堂,影言社,2018)
51《雌袋鼠》(飛鵬子,松鼠文化,2019)
52《圈外編輯》(都築響一,黃鴻硯譯,臉譜,2018)
53《想像力的革命:1960年代的烏托邦追尋》(張鐵志,印刻,2019)
54《我在法國做圖畫書》(葉俊良,玉山社,2017)
55《我和我追逐的垃圾車》(謝子凡,九歌,2019)
56《國光的品牌學:一個傳統京劇團打造臺灣劇藝新美學之路》(張育華、陳淑英,時報,2019)
57《十八羅漢圖:劇本及創作全紀錄》(王安祈、劉建幗,時報,2019)
58《自己的房間》(Virginia Woolf,張秀亞譯,天培,2018)
59《我們種字,你收書:《文訊》編輯檯的故事2》(封德屏,爾雅,2019)
60《想把餘生的溫柔都給你》(不朽,悅知文化,2018)
61《如果我十五歲:成長是組合的遊戲》(郝明義,網路與書,2018)
62《眾神水族箱:禁錮之龍》(馬立、bloodjake、大獵蜥、TB Liu、旋翼鳥,海穹文化,2018)
63《夜行性動物》(徐珮芬,啟明,2019)
64《等路》(洪明道,九歌,2018)
§ 生活社會系列
65《留聲年代:電影、文學、老唱片》(李志銘,南方家園,2018)
66《台灣史不胡說:30個關鍵詞看懂日治》(蔡蕙頻,玉山社,2019)
67《鳳梨罐頭的黃金年代》(王御風、黃于津,玉山社,2019)
68《蔬食常備菜:168 道安之茹素的一日三餐提案》(黎慧珠,悅知文化,2019)
69《日日三餐,早‧午‧晚:葉怡蘭的20年廚事手記》(葉怡蘭,寫樂文化,2018)
70《懶得教,這麼辦:培養獨立自主的全自動孩子,百善惜為先的教育筆記》(盧駿逸,遠流,2018)
71《偽公務員的菜鳥日記》(屋裡寶寶,聯經出版公司,2018)
72《冷戰光影:地緣政治下的香港電影審查史》(李淑敏,鄺健銘譯,季風帶,2019)
73《變天之後:馬來西亞民主進程的懸念》(鄺健銘編,季風帶,2019)
74《跳舞的熊》(Witold Szabłowski,林蔚昀譯,衛城,2018)
75《民主國家如何死亡:歷史所揭示的我們的未來》(Steven Levitsky & Daniel Ziblatt,李建興譯,時報,2019)
黃金圈筆記 在 夠維根Go Vegan Youtube 的評價
素食野餐要準備什麼點心呢?漢堡、炸物、布朗尼、杯子蛋糕、杯子蛋糕、海鹽豆乳奶油捲、蘋果肉桂派🍔🍞🥐🍰台北超多好吃的純素餐點,今天現場有免費商店,讓我們看看能挖到什麼寶吧?
@維珍特 @一禾堂 @GreenBakery綠帶 @仁里居
#白象野曝計畫 #免費商店
=======================================
詳細資訊:
白象野曝計畫:
https://www.facebook.com/white.elephant.free/
維珍特(板橋店):
法式總匯、蘋果派、炸地瓜條、花枝圈、酥炸豆腐、熱壓吐司(研發中)
新北市板橋區宏國路66號
11:50–19:30(週一公休)
02 2252 8010
一禾堂(復北店):
海鹽豆乳奶油捲、鳳梨芒果司康、菠蘿麵包、藍莓貝果、鳳梨酥、黃金鳳梨酥、小確幸 杏仁瓦片餅乾
台北市松山區復興北路323號
11:00–21:30
02 2545 0096
Green Bakery 綠帶純植物烘焙:
黑糖核桃豆腐布朗尼、杯子蛋糕(覆盆莓、桑葚紫薯、百香果鳳梨)
台北市松山區延壽街171號1樓
11:00–20:00
02 2747 7668
仁里居:
台北市大安區建國南路二段151巷16號
11:00–20:00 11:00–17:00(日) 週三公休
02 2706 2522
野餐懶人包組合:
//蔬菜鹹派(奶蛋素)//蘋果肉桂派//炸物//甜點//水果//氣泡飲//
野餐組合優惠價只要799
(約四人份包含野餐墊、野餐籃、三角旗)
👇更多系列影片歡迎參考播放清單👇
素食全攻略系列:https://bit.ly/2IXADhV
IG熱門美食系列:https://bit.ly/2VOWl9D
素食大胃王系列:https://bit.ly/2EXLhBk
城市必吃素食:https://bit.ly/2Uq9d5G
----------------------------------------------------------------------------------------------
提倡一種新的生活態度,透過影片影像宣導動權、環保、飲食健康!
→夠維根FB:https://www.facebook.com/GoVeganTW
→夠維跟IG:https://www.instagram.com/govegantw/
Patreon贊助:https://www.patreon.com/govegantw
白龍頻道:https://www.youtube.com/c/Bailong
小樹頻道:https://www.youtube.com/c/GoVegan小樹
黃金圈筆記 在 啟點文化 Youtube 的評價
【線上課程】《過好人生學》~除了熱情,你更需要知道的事
讓你建立迎向未來的思維與能力!
課程連結:https://pse.is/H8JXH
第一講免費試聽:https://youtu.be/-EHOn0UxMys
【2020.3.6 開課!】《學「問」~高難度對話的望聞問切》~第18期
掌握達成共識的關鍵能力!
課程資訊:http://www.koob.com.tw/contents/232
更多學員心得分享:http://goo.gl/A07zZ0
【線上課程】《時間駕訓班》~
學會提升效率,擺脫瞎忙人生,做自己時間的主人
課程連結:https://pse.is/DDDHB
第一講免費試聽:https://youtu.be/flfm52T6lE8
【人際維基】桌遊體驗會~讓你一玩就懂別人的在乎~ 11/17(日)14:00
活動資訊:https://www.koob.com.tw/contents/3072
【線上課程】《人際斷捨離》~
讓你留下怦然心動的關係,活出輕盈自在的人生!
課程連結:https://pse.is/E5MW5
第一講免費試聽:https://youtu.be/YyLvd1cNcDw
歡迎加入「啟點文化Line@」:https://line.me/R/ti/p/%40teb0498p
線上課程【不用開口,就讓你擁有人際好感】
啟動人際溝通的關鍵影響力 https://goo.gl/v3ojdo
桌遊【人際維基】~一玩就懂得別人的在乎:https://goo.gl/Ej4hjQ
到蝦皮購買【人際維基】:https://goo.gl/ASruqR
=============================
以下為本段內容文稿:
昨天我們談到「思考」的重要性,今天我們繼續來談「究竟你是怎麼思考的」?
如果呢,把每一個人思考的類型跟風格,粗略的分成兩種典型的話;那麼呢,你可以看看自己,比較像是哪一種典型?
這兩種典型喔,分別是「海綿」的風格,還是「淘金」的風格?所謂「海綿思考」的風格,它其實呢,就像我們平常用海綿吸水的反應一樣。
這樣的思考方法有一些特點,第一個特點就是呢,它會吸收、它吸收這個世界的知識越多,越有能力瞭解它的複雜性。
而第二個特點,就是「海綿的風格」相對的會比較消極被動。
它不需要花任何的腦力、它不需要燒腦。如果呢,資訊的內容清晰、而且生動有趣,學起來呢,就會又快又容易。
在海綿式的思考風格裡,需要耗費心神的地方,主要是來自於必須「專注」跟「記憶」。
可是這樣的思考風格,有一個很嚴重的缺點,就是沒有辦法決定要相信,或者是要抗拒哪些資訊跟意見。
如果呢,你一直是屬於這種「海綿風格式」的思考方法,那麼不管你最近看過什麼,你都很有可能會照單全收。
講白了就是喔,你吸收了很多資訊,但是你並沒有消化、整理;甚至於去批判,並且有意識的,把那些不重要、不需要,或者是不正確的部分刪除掉。
所以你聽到這裡可能也發現了,多數人受傳統的教育,很容易把我們自己形塑成一個海綿;如此一來,我們很容易成為別人的精神傀儡、我們很容易被控制。
然而什麼是「淘金式的思考」呢?如果你看過「淘金」的影片,或者是你去九份、去體驗過淘金的話。
那你回想一下「淘金」的動作,是不是在淘洗的過程當中,把泥沙跟雜質去除掉,最後可能只留下極少、卻極為珍貴的那個金子啊!
而要怎麼樣讓我們的思考,可以從海綿式的變成淘金式的?這其中有一個很重要的關鍵,就是「提問的態度」。
因為你必須要「提問」,所以呢,你就會產生主動積極的特性。
其實就如同你在閱讀任何一本書,甚至於是聽我的「一天聽一點」,我正在跟你說話;你在閱讀的時候,書的作者在試著跟你對話。
而你也應該要試著回話,就算他不在你眼前、就算你聽我的「一天聽一點」,你沒有辦法真正的跟我通上話。
其實「淘金式的思考」就是要讓我們去分辨這些內容、這些對話當中的黃金跟沙礫;並且透過提問或提問的態度,讓你去思索你想要得到的答案。
「海綿」呢!強調的是知識的吸收;而「淘金」呢,強調的是吸收的過程當中的積極性,和知識的互動性。
其實這兩種方法,沒有所謂的好壞對錯,它們反而是有一種互補的效果;就像我們心理學裡面,談的「先備知識」。
如果你接觸任何領域,你沒有一定的前置基礎、你沒有先當一陣子的海綿啊!你沒有吸收到一些基本的資訊。
那麼你要「淘金」,其實你也不太知道你要掏的是什麼?或者是,資料太少也沒什麼好淘的,不是嗎?
這就像是我在線上課程【過好人生學】裡面,提到的「生態圈」的建立。當我們要建立一個自己的「生涯生態圈」的時候,第一步就叫做「學徒的階段」。
在「學徒」的階段,其實也沒有什麼好淘的,你就是進入、你就是好好去學那個領域的一些相關知識、基本知識。
然而當你從「學徒」,要慢慢的走到「創造階段」的時候,這時候你就要慢慢的,從「海綿式的思考」,變成是「淘金式的思考」。
所以呢,如果具體一點來看,所謂的「淘金式的思考」,它有哪些特性呢?有四個特性;而這四個特性都是用「問句」的形式,引發我們更深刻的思考。
第一個,就是當你在接觸到任何訊息的時候,你有沒有自問:「為什麼這一個人要我相信這件事?」、「他要我相信這件事的動機,到底可能是什麼?」。
第二個,就是我在思考別人的意見的時候,我有沒有在可能有疑問的地方,做筆記、做標注呢?我有沒有提煉,或者是標明出那些值得再深入探討的地方?
而第三個,我有沒有從各方面的角度,去評估對方的意見;還是不假思索的,就照單全收呢?
最後一個,我有根據意見的合理性,去針對「主題」做出自己的結論嗎?
我想不管你遇到任何事情,生命當中你有任何要做決策的時刻,這四個都是一個很好的自我檢查、自我提醒!
再說一次哦,你有沒有提問:「為什麼某人要我相信某件事?」;第二個「我在思考別人的意見的時候,我有沒有在可能有疑問的地方,做下筆記跟標注?」。
第三個「我有評估對方的意見嗎?」;第四個「我有根據意見的合理性,針對主題做出自己的結論嗎?」。
我想喔,學會深刻的思考是一個很大的工程。我透過這些分享,幫你做一個開始;未來我會跟你分享更多的相關資訊。
在時機成熟的時候,也會有相關的課程分享給你;希望這一系列的交流,能夠帶給你一些啟發與幫助,我是凱宇。
如果你喜歡我製作的內容,請在影片裡按個喜歡,並且訂閱我們的頻道。別忘了訂閱旁邊的小鈴鐺,按下去;這樣子你就不會錯過我們所製作的內容。
然而如果你對於啟點文化的商品,或課程有興趣的話;尤其是在內容當中提到的,【過好人生學】這一門線上課程。
我想面對人生,這麼大的一個問題哦!我們到底應該要怎麼思考?到底應該培養什麼樣的能力,過上一個你想要的好人生?
這一門課會帶給你一些關鍵性的幫助,期待你的加入;相關的課程資訊,在我們的影片說明裡都有連結。
今天的分享就到這邊了,謝謝你的收聽,我們再會。
黃金圈筆記 在 SKYLIFECHANNEL Youtube 的評價
終於完成我們的夢想清單雪山圈谷了!
兩天一夜的雪山主東有有幾項心得建議給大家:
1. 如果要夜爬看日出的,保暖衣物真的要準備好,山頂的風真的非常的大又爆冷
2. 建議多帶一雙保暖襪子,369山莊晚上睡覺時還是會不是有冷風灌入
3. 建議大家付錢搭伙,真的可以減省很多重量,而且還可以吃很飽
4. 出發前離線地圖一定要下載和知道如何使用
希望大家開心上山,平安下山唷!
喜歡我們的影片的話,記得幫我們按讚和訂閱
還有開啟小鈴鐺囉~~謝謝大家的收看
----
●健行筆記 - 雪山主東離線地圖
https://hiking.biji.co/index.php?q=trail&act=detail&id=431#_=_
●Windy
https://www.windy.com/?25.048,121.532,5
●行圖APP
https://apps.apple.com/tw/app/%E8%A1%8C%E5%9B%BE/id1024935786
----
●SKY的IG
https://www.instagram.com/skylifechannel
●小汪的IG
https://www.instagram.com/putty6118999
●SKY的FB粉絲專業
https://www.facebook.com/skylifechannel
●SKY的線上「攝影 x 空拍 x 剪輯」課程
https://reurl.cc/ynmWZD
---
SKY使用的器材
•Sony A7S2
(16-35mm f4 / 85mm f1.8 )
•GoPro Hero9 & Max
---
#雪山圈谷 #台灣旅遊 #小汪 #skylifechannel #國旅 #台灣登山
#爬山 #雪山主東 #雲海 #黑森林 #巒大花秋
黃金圈筆記 在 黃金圈法則_事事成功順利法則 - YouTube 的八卦
黃金圈 法則_事事成功順利法則_TED 中文參考重點動畫【動畫心理學】. Watch later. Share. Copy link. Info. Shopping. Tap to unmute. ... <看更多>
黃金圈筆記 在 [心得] 先問,為什麼- 看板book - Mo PTT 鄉公所 的八卦
Simon Sinek 因他開創的「黃金圈」理論而聞名於世,在TED 介紹黃金圈的那場 ... 另外,我在本篇心得的最後放上了我閱讀本書時做的章節筆記,對本書有 ... ... <看更多>
黃金圈筆記 在 [心得] 先問,為什麼- 看板book - 批踢踢實業坊 的八卦
作者簡介
《先問,為什麼》一書由 Simon Sinek 所著。Simon Sinek 因他開創的「黃金圈」理論
而聞名於世,在 TED 介紹黃金圈的那場演講有 5400 萬餘次的觀看。同時,Simon Sinek
在 2019 的 Thinkers50 (全球管理思想家排行榜)中排名第 11 名。其餘的暢銷著作
有《最後吃,才是真領導》、《無限賽局》等等。對 Simon Sinek 有興趣的朋友,可以
參考看看他的個人網站。
書籍簡介
《先問,為什麼》的原文書名是《Start with Why:How Great Leaders Inspire Everyo
ne to Take Action》。從書名可以得知本書的主要內容有關激勵,或是俗稱的心靈雞湯
。但本書的雞湯可不一般,是有著實實在在架構的雞湯。全書以「黃金圈」為主幹,大量
舉例說明為何黃金圈有效,以及讓黃金圈失去平衡後會有什麼不好的後果。
本篇心得我會用兩個主題來介紹本書。首先,當然是介紹「何謂黃金圈」,我會說明黃金
圈的三個架構。第二,只了解黃金圈是什麼顯然是不夠的,我得說服你為什麼要使用黃金
圈的架構:「使用黃金圈的理由:創新擴散理論」。最後,我想用一個比較生動有趣的例
子做結尾:「黃金圈的應用:讓我們來一場約會」。另外,我在本篇心得的最後放上了我
閱讀本書時做的章節筆記,對本書有興趣的朋友可以拿來先大致瀏覽本書內容。
內容簡介
#何謂黃金圈
請你在心中想像一個三環的同心圓,這就是一個黃金圈架構。最內圈的是「為什麼(Why
)」、中間那圈是「怎麼做(How)」、最外面那圈是「做什麼(What)」。接著,讓我
們由外而內地介紹黃金圈的三環架構。
做什麼(What):公司提供的「商品」、人們在組織內負責的「工作」
怎麼做(How):通常是用怎麼做來解釋為何某些事物不同或優於其他事物,例如「價值
主張」、「專業流程」或「差異化」
為什麼(Why):為什麼是一個「目的」、「使命」或「信念」
無論規模大小、身處哪個行業,世界上任何組織都知道自己是做什麼的。每個人都能說明
公司提供什麼商品,或自己在組織內負責什麼工作。換句話說,我們很容易就能定義「做
什麼」。舉幾個例子吧,星巴克的做什麼是「賣咖啡」、蘋果公司的做什麼是「賣電子產
品」、全聯福利中心的做什麼是「超市」。簡單來說,「做什麼」就是企業面對市場推出
的結晶,是消費者與企業的第一接觸點;「做什麼」就是日常生活我們負責處理的雜事,
是那些每個人行程表上面的各種事項。
「怎麼做」這一圈則決定了「做什麼」的發展。「怎麼做」是一種計畫或是策略,你會在
這一圈聽到「價值主張」、「市場差異」等等的名詞。換句話說,公司的「做什麼」實際
上是從公司的「怎麼做」衍生出來的。舉例來說,星巴克的怎麼做是「營造工作與家裡之
外的銜接空間」、蘋果公司的怎麼做是「製造更快速更創新的產品」、全聯福利中心的怎
麼做是「低價且便民」。簡單來說,「怎麼做」就是企業策略,決定了企業的產品或服務
走向。
就像「做什麼」是服從於「怎麼做」那樣,「怎麼做」也服從於「為什麼」。「為什麼」
指的並非賺錢或其他雜事,那些東西是結果,不是原因。「為什麼」是一個目的、使命和
信念。「為什麼」指的是核心理念,你也可以稱之為企業精神、使命宣言等等:公司為什
麼存在?你每天為什麼起床?別人為什麼要在意你們的產品?舉例來說,星巴克的為什麼
是「啟發並孕育人文精神,每人、每杯、每個社區都能體會」、蘋果公司的為什麼是「個
人主義、挑戰精神」、全聯福利中心的為什麼是「買進美好生活」。整個黃金圈的核心就
是「為什麼」。清晰的「為什麼」才能吸引忠實顧客,才能讓人保持黃金圈的平衡。把焦
點放在「為什麼」而不是「做什麼」或是「怎麼做」才能獲得好的成果。
讓我以另一本暢銷書《原子習慣》中的例子說明吧。在《原子習慣》的第二章「改變習慣
最有效的方法,是改變身份認同」中,作者提到「焦點永遠都要放在成為某一種人,而非
得到某一種成果」這就是把焦點放在「為什麼」與「做什麼」的差異。我相信很多人都聽
過,那些為了減肥而減肥的人通常都失敗了,成功的人是那些打算徹底改變生活的人。這
是因為「減肥」是「做什麼」,而「想改變生活、想活得健康」是「為什麼」。
做個結論。大部分的人都知道自己在「做什麼」,卻不知道自己「為什麼」而做。換句話
說,絕大多數人的黃金圈都是由外而內的,但作者提醒我們,黃金圈的發展應是由內而外
,黃金圈要從「為什麼」開始。
#使用黃金圈的理由:創新擴散理論
黃金圈的架構極其簡單,就是一個三環的同心圓,經由上面一段的整理我相信讀者已經清
楚的了解黃金圈是什麼。但問題是,黃金圈真的有這麼神奇嗎?憑什麼我們一定要從為什
麼開始?
為了說服你使用黃金圈,我們得引入「創新擴散理論」(Diffusion of Innovations The
ory)來說明。創新擴散理論由美國學者 Everett M. Rogers 於 1960 年代時提出,這項
理論將一項新產品的受眾分為五大類別。以下我們依序簡介。
1. 創新者(Innovators):創新者是勇敢的先行者,對任何本質性的創新都充滿興致。
成為「第一」是他們生命的核心,即使這些事物仍有某種程度的不完美也能接受。創新者
佔的人數不多,但他們會不斷挑戰其他人,要其他人從不同的角度觀看、思考這個世界。
2. 早期採用者(Early Adopters):和創新者一樣,早期採用者也願意多付一些錢、忍
受一些不便,以擁有某些感覺很對的新產品或新觀念,只不過他們願意犧牲的程度可能沒
有創新者那麼高。換句話說,他們樂意引領時尚、嘗試新鮮事物,但是行為謹慎。
3. 早期採用人群(Early Majority):他們是有思想的一群人,但更謹慎。他們比普通
人群更願意、更早地接受變革,只是沒有創新者這麼狂熱,也沒有早期採用者這麼願意嚐
鮮。他們要等到有一定程度的人(早期採用者)試過這項變革之後,才會樂意去嘗試。
4. 後期採用人群(Late Majority):他們是懷疑論者,直到新鮮事物在社會上蔚為潮流
、趨於普及之後,他們才會採用新鮮事物。
5. 遲緩者(Laggards):他們是守舊者,只有當新事物成為主流,或舊事物完全被取代
後,他們才會被動地接受。Simon 在演講中舉的例子很傳神:這些人買智慧型手機的唯一
理由,就是因為再也買不到鍵盤型手機了。
讓我們用蘋果發布新手機做個簡單的舉例。那些在蘋果發表會一發表後就立刻去預定與購
買的,顯然就是「創新者」,他們是忠實客戶、是腦粉;那些在第一波人群散去後,過了
三天五天一週後去購買的,就是「早期採用者」,通常這些人還扮演了 KOL 的角色,會
大力的宣傳新東西的特別之處;而受到早期採用者感染而去購買的就是「早期採用人群」
,這些人不討厭新科技,但也沒那麼狂熱,他們隨遇而安;當社會上大部分人都買了新東
西之後,「後期採用人群」心底就開始騷動了,也開始接受這些變革;最晚接受的是「遲
緩者」,甚至他們根本不會接受,直到真的無法不接受的地步為止。
我想,應該不用多說,如果我們身為一個公司高層,應該都清楚我們產品的主要受眾會放
在「創新者」與「早期採用者」身上。事實上,根據創新擴散定律,我們必須先贏得 15%
到 18% 的人的青睞,才可能真正打進大眾市場。那問題就顯而易見了:我們該如何贏得
這些人的青睞。答案很簡單,這些人願意忍受一些不便、多花一點錢來購買我們的產品,
是因為他們認同我們的理念,他們看得出我們的真正價值,同時希望將我們的理念、產品
、服務都納入自己的生活。換句話說,他們認同我們的「為什麼」,並且願意透過購買我
們的產品,來彰顯自己的「為什麼」。
真正能創造引爆點的,正是那些認同我們價值觀及理念的人,而非我們推出的產品。去問
問那些在蘋果還未大肆流行時就購買蘋果產品的人,為什麼要買。他們可能會跟你說,因
為產品性能、產品設計等等的話,但他們忽略沒說的是,蘋果代表的,也是賈伯斯所代表
的,是「桀驁不馴、特立獨行」的叛逆創新精神。蘋果顯然是知道這一點,看看他們當年
為了賣出 Mac 推出的《1984》、《Think Different》這兩則廣告。
1984 是蘋果推出麥金塔的年份,這則廣告的名字是同音 George Orwell 的知名小說《一
九八四》,透過這隻廣告,蘋果向大家保證,世界不會受到「老大哥」IBM 的控制。在《
Electric Dream :Computers in American Culture》中,Ted Friedman 提到這則廣告
帶來價值數百萬美元的免費播放時間;後來統計,在廣告播出的三個月內,蘋果賣出價值
一億五千五百萬美元的麥金塔電腦;Think Different 在 1998 年播出,Steve Jobs 在
1996 年底重返董事會,當時的蘋果還是一家苦苦掙扎,品牌欲振乏力的公司。有句蘋果
名言:「只有那些瘋狂到自己為能夠改變世界的人,才能真正改變世界」就是出自於這個
廣告。這個廣告大獲成功,獲得數十個備受尊崇的廣告獎表揚,也讓蘋果起死回生。
從這兩則廣告中,你有注意到獨特與有趣的地方嗎?對,那就是以上的廣告都沒有提到電
腦或電子用品,它們並沒有談到規格、記憶體、彩色螢幕或者電腦(沒有提到任何「做什
麼」)。如果你對該公司不熟的話,你甚至不確定他們到底想賣什麼。但現在的你知道了
,透過廣告,他們賣的是願景(也就是「為什麼」)。當人們對「因為蘋果電腦,1984
年將不像《一九八四》」的聲明產生認同時,許多人會開始想:「真是驚人!我不知道他
們在做什麼,但是我想成為其中一份子。」相似的情況,當人們聽到低沈的聲音說出結語
「只有那些瘋狂到自己為能夠改變世界的人,才能真正改變世界」,他們會激發想到:「
我想要成為改變世界的份子之一」。當然,成為一份子的方式是買下麥金塔電腦,改變世
界的方式是買下一台 iPod 就是了。
你想想,如果當年蘋果推出的廣告是:「好用的使用者介面!簡單時尚的設計!深入你的
心!」的話,估計不會有多大的效果。做個小結,為什麼我們要注重黃金圈?為什麼要從
為什麼開始?因為顧客買的是你的「為什麼」,而不是你的「做什麼」。(我想應該不會
有人誤會,但我還是做個聲明好了。這裡的「顧客」指的當然是「創新者」以及「早期採
用者」,只有這些人會去在意「為什麼」,也只有這些人是公司最主力的行銷受眾;其餘
的人群在引爆點之後自然會被吸引,而這些人更在意的就是產品性質,也就是「做什麼」
。但在達成引爆點之前,這些人連公司的「做什麼」也看不太見。)
#黃金圈的應用:讓我們來一場約會
上一段的結論,在 TED 的演講中,Simon 的原話是:「People don't buy WHAT YOU DO.
They buy WHY YOU DO IT. 」
如果你對於黃金圈,對於要從「為什麼」開始還是有一點疑慮的話,讓我們來模擬一段約
會吧。現在,我們在一間氣氛美妙的餐廳中,對面坐著我們第一次見面的相親對象。當然
,我們覺得對方長得相當不錯,我們自己也不差,魅力滿分。當我們與對方相視一笑之後
,決定主動開啟這段談話:
「我非常有錢。」
「我有一部大房子,還有一部很棒的進口車。」
「我認識很多名人與網紅。」
「我常上電視。這很棒,因為我覺得自己魅力滿分。」
「事實上,到目前為止,我對自己得成就頗為滿意。」
各位覺得,如果我們真的蠢到按照上述的內容開啟對話的話,我們還有機會再約到第二次
約會嗎?顯然是不可能。更諷刺的是,對方既然接受我們的第一次見面,很可能是因為我
們上述提出的因素導致的。可是,雖然這些條件都是真的,但這些都是「做什麼」,而「
做什麼」是無法打動人心的。「做什麼」應該服從於最內圈的「為什麼」。讓我們重新安
排一次我們開口的內容:
「妳知道我最感到慶幸的是什麼嗎?」我們這樣開頭。「我最慶幸每天早上眼睛一睜開,
我就能做一些自己最喜歡的事情。我可以啟發別人去做最能發揮他們潛能的事。這真是世
界上最奇妙的事情了。我最大的挑戰,就是去發掘不同的方法來做這件事。更棒的事,做
這件事還能讓我衣食無虞。我擁有一棟大房子,還有很棒的進口車。我的工作讓我認識很
多名人與網紅、常上電視。幸好我魅力滿分,長得還算過得去,所以上電視也蠻好玩的。
我真的非常幸運,能夠做自己真心喜歡的事情,而且還因此而擁有了一點成果。」
我相信這一次的內容,估計能很大程度的讓我們順利拿下這次約會。其實我們這次說的跟
上一次並沒有什麼不同,唯一的差別是,這一次我們是從「為什麼」開始,而我們所擁有
的一切有形的成果,也就是「做什麼」,只不過是我們實踐自己「為什麼」的具體證據。
和一個差勁的約會一樣,企業界也有許多公司,一碰面就拼命想向對方證明自己的價值,
但卻無法先說清楚自己的為什麼,也就是存在的理由。要人家對我們感興趣,我們不能一
見面就掏出自己的履歷表:
「我們公司經營的非常成功。」
「我們的辦公室非常漂亮,您應該找時間過來參觀一下。」
「我們的顧客都是一流的大公司、一流的品牌。」
要記得,大家買的不是我們做的是什麼,而是我們為什麼而做。做個總結吧,做什麼只能
當做為什麼而做的一種有形的證據。除非我們從為什麼開始,否則大家根本不會受到情緒
的渲染,只會依據理性的因素來做決策。對,從為什麼開始,就是訴諸感性,就是渲染情
緒,人只會認同自己潛意識中認同的事物,而那些東西,通常是非理性的。
心得
老實說,這本書的概念真的非常精彩,但這本書真的寫得很爛。
先談談精彩的部分。我們這篇心得主要在介紹「為什麼」的重要性,書中更進一步,把如
何清晰的將「為什麼」告訴大家也做了說明。其中有一些邏輯是反直覺的,特別值得我們
深思。例如,我們都說黃金圈要由內向外,但顧客卻是由外向內的接觸到企業。大部分的
顧客都是因為產品或廣告才知道企業的存在,因此讓「做什麼」服從「為什麼」是及其重
要的。又,顧客認同我們的「為什麼」後購買了我們的產品的情況,是因為我們的「為什
麼」與他的「為什麼」了產生共鳴,而「別人就會用你的產品或服務來反映、證明他們個
人的信念」。
這就很有趣了,如果要展開又能寫成一大片文章。簡單來說,我們用打籃球的人喜歡 Kob
e 當例子。喜歡 Kobe 的人,不是因為 Kobe 進了名人堂、拿了幾次最佳球員或總冠軍,
而是因為 Kobe 身上拼命到底,絕不放棄的精神。當我買了 Kobe 的球衣,當我房間牆上
貼著 Kobe 的海報,那就代表了我也是拼命到底,絕不放棄的人。還是回到那句話,我們
買的不是他們做的是什麼,而是他們為什麼而做。但這句話有太多角度可以深入討論了。
書中還延伸了其他概念,各位可以從我的章節筆記中看到。
接著談談爛的部分。這本書的前 100 頁基本上都是在說「為什麼『為什麼』很重要」。
後 200 頁有大部分的篇幅基本上是在說「我覺得你還是不知道『為什麼』很重要,所以
我要再次強調......」。而且本書於 2009 年出版,在這十幾年間,有更多有深度的新書
可以擴充說明本書中一些曖昧不明的例子(可以參考第一章與第二章的章節筆記)。這本
書唸起來有一種窒礙難行的感覺,如果只是想了解黃金圈的朋友,除了我這篇心得,可以
直接參考 Simon 在 TED 上那場 18 分鐘的演講,基本上就把全書的主要內容包含進來了
。
當然,如果你能克制住自己認為作者在自吹自擂,不斷重複地說「黃金圈很讚」、「從為
什麼開始很棒」的話,念完本書多少也能得到一點其他的收穫。接下來我還會讀作者另外
兩本暢銷書《最後吃,才是真領導》與《無限賽局》,有版友對 SImon Sinek 也有興趣
的話歡迎日後交流~~~
章節筆記
Part 1 不探究「為什麼」的世界
第一章 假設錯誤,就不可能得到正確答案
本章先說明每個人看見的世界都是「自己以為」的世界。我想這應該是老生長談了,無論
是《與成功有約》中提到的「思維典範」或是《大設計》中的「模型相關真實論」都會比
這章粗淺的介紹更為精彩(本章是利用那個很有名的希特勒例子)。接著,作者基於這個
概念往下延伸,說明既然世界都是我們「自以為」的,那當「自己為的起點」不一樣時,
就會導致不同的結果。作者以一個小故事舉例:一群美國汽車業的高階主管,一起到日本
車廠參觀生產線。在生產線末段,車門終於撞上了,就跟美國車廠的生產線一樣,但有件
事日本工人沒做。
在美國,生產線的工人會在車門裝好之後,用橡膠槌拍打門沿,確認車門確實與車體緊
密結合,但日本車廠完全沒有這道程序。美國汽車業的高階主管疑惑地問,日本汽車生產
線在哪道程序確保車門密合?日本車廠的導覽員靦腆地笑著回答說:「就在設計汽車的時
候」。從上面的小故事我們可以看到,我們下的每道指令、部署的每項行動、渴求的每個
結果,其實都始於同一個起點:某項決策(車門密合)。有些人決定在最後階段(錘子)
,以不斷敲打車門來讓他密合,來達到希望獲得的結果,有些人則從完全不同的地方(設
計圖)起步。這就是在看到相同的世界,或是看見相同目標的基礎上,因為「自以為」的
起點不同,導致的不同結果( 美國車廠的橡膠槌,象徵許多個人及組織的領導模式:碰
到計畫之外的問題,就快速採取一連串的補救措施,來達到原先冀望的結果)。以上是本
章想說明的,總歸就是要在一開始就看到問題的核心。接下來,有些內容我實在是不能苟
同。例如本章提到:「基本上,我們都能同意:即使是坐擁最充分的資訊、獲得最睿智的
建議,如果事情的發展還是不如預期,有時候是因為我們不小心忽略了某些微小但關鍵的
細節。在這種情況下,我們必須回頭檢查所有資訊,甚至蒐集新資訊,以釐清該怎麼做,
再重新跑過整個流程。」問題在「有時候是因為我們不小心忽略了某些微小但關鍵的細節
」我實在不能認同這種「我們可以理解所有情形」的想法,在《反脆弱》中提到的「綠木
材謬誤」體現的淋漓盡致。這些人總是以為自己能找到一套完美公式去解決某個現實問題
,當公式失敗後只會認為「公式不夠完整」卻不願意認清「從來就沒有完整的公式」。我
極度認同塔雷伯說的,做一件事情只需要一個理由,少即是多,太多的資訊都只是雜音。
不過本章的大概念我還是認同的,要看到的是核心,只是這個核心對我來說不是什麼「設
計前」或「事後補救」,是「脆弱與否」。(鑑於車門不閉合會產生的巨大危險性,難道
都沒有人想到需要完美設計加上事後保險嗎?)
第二章 胡蘿蔔和棍子,利用人心弱點的操弄手法
本章說明影響人心的一種手法:「操弄」。本章最後的結論是,操控手法確實有效,但應
該僅限於一次性的交易,如果需要建立長期合作,那麼操弄只會造成企業和顧客之間的壓
力越來越大。拿減價或贈品來舉例,如果你要買一台相機,我相信符合你心裡期待的性能
、規格等等因素的相機必定有好幾台,換句話說,最後你買哪一台相機的決定性因素根本
就不是那些東西,是折價或贈品。假設剛好其中有項正在進行促銷,可能是附贈相機套或
記憶卡,由於這些產品的功能和品質幾乎一模一樣,這個小小的贈品,可能就成為你做決
策的關鍵因素。在企業對企業交易的世界裡,促銷被稱為「附加價值」,免費提供一些好
處,好拉攏別人跟你做生意。本章還提到「恐懼」、「渴望」、「新奇」等等操弄的手法
,也介紹了為何這種手法長期來看是不完善的。如果對本章的內容有興趣的話,我推薦閱
讀《遊戲化實戰全書》,裡頭有關「黑帽」、「白帽」的章節便是與本章「操弄」、「感
召」相關,甚至更為完整的介紹。在遊戲化中,作者提出的八角框架對於如何影響人的行
為有著非常深刻的理解。
Part 2 長久成功的單行道,黃金圈法則
第三章 吸引力的秘密,來自黃金圈
這一章的內容精采了起來。本章介紹了「黃金圈」理論,想像一個三環的同心圓,最外面
那層是「做什麼(What)」、中間那層是「怎麼做(How)」而最核心的是「為什麼(Why
)」。我想,作者要強調的概念從這個圈子就可以簡單的看出概要:做事要由內而外,換
句話說就是要先找到你的「為什麼」。再換一句更為常見的說法:公司最重要的是核心精
神,而不是產品。有好多書都有提到這個結論,當一個組織搞不清楚自己的為什麼,前途
可就沒那麼樂觀。如果一個組織只能以做什麼來定義自己,那他也只能限制在做什麼的範
圍上發展。面對所有情況,回歸本質、找回初衷,都是企業快速適應改變的不二方法。別
再問:「我們應該做什麼,才能從競爭中脫穎而出?」大家真正應該問的是:「我們當初
『為什麼』會做這些事?考量目前的科技與商機,我們應該做什麼,才能實踐理念?」接
著,讓我稍微闡述一下為什麼我認同這個概念,就用「脆弱」與「反脆弱」來做說明吧。
很明顯的是,從「做什麼」或「怎麼做」出發的產品導向是脆弱的,因為在面對隨機與不
確定性的情況下,維持做產品這件事,不會從波動中受益。舉例來說,一個定位是賣牛肉
麵的企業,在牛肉出現問題時,勢必呈現脆弱性;但從「為什麼」出發的精神導向就會擁
有反脆弱性,對比一個賣牛肉麵的店家,一個做「健康食品」或「家常料理」的店家會在
牛肉產生變動時顯得更為強固。我們也可以從否定法來確認,首先,從「為什麼」出發,
就代表我們不做那些與「為什麼」違背的事,除此之外,我們有一堆選擇權(還記得選擇
權是反脆弱的代言人嗎);但如果我們從「做什麼」出發,就代表我們不做那些「我們不
做」的產品,而這些我們不做的產品,很有可能是也符合「為什麼」的理念的,換言之,
我們限制了自己原有的自由(因此具有相對脆弱性)。
第四章 黃金圈完全符合生物本能
本章試圖從生物證據去類比黃金圈。大腦的主要層次有二,首先是外圈的「新皮質」(ne
ocortex):是人類大腦最新生成的部分,也是所謂智人的腦部,他對應「做什麼」那一
圈,負責掌管人類的理性思維、分析及語言能力。第二則是內圈的「緣腦」(limbic bra
in):是中間兩圈,掌管人類的情感,如信任或忠誠等。他也負責人類所有的行為及決策
能力,但不掌管語言能力。當我們由外向內溝通時(先溝通做什麼),腦部確實可以處理
大量的資訊,卻無法驅策我們採取行動;當我們從內向外溝通時,則是直接訴諸掌管決策
的部分,然後才由掌管語言的新皮質幫助我們說明自己的決策。由於掌管情感和決策能力
的緣腦並不掌管語言能力,於是這種「缺口」,讓人難以用言語形容自己的情感。舉例來
說,問問蘋果迷為什麼要買蘋果產品,你得到的不會是「因為我認同蘋果理念」等等的情
感答案,你會得到那些冷冰冰的資訊,無論是性能、設計或是其他種種。當我們先影響了
緣腦,我們就會有莫名其妙想要做一件事的理由,無論這個理由為何。想想自己上次墜入
愛河,是因為什麼原因?事實上任何你提出的原因,都無法說明你心底的那層被吸引到的
情感,你的理由只是理性的大腦硬要說的故事罷了。於是,作者試圖說服我們:先贏得人
們的心,再征服人們的腦,即使對最理性的買家而言,影響行為的決策也不只是擺在眼前
的明顯事實,而是商品背後代表的信念。
第五章 清晰、紀律、一致性
本章將黃金圈由內至外的順序以一些例子梳理了一次。首先,你的「為什麼」夠清楚嗎?
清晰與否是第一個關鍵。你必須清楚自己為什麼要做這些事,別人買的並不是你們在做什
麼,而是你們為什麼而做、清楚為什麼之後,接下來就是要了解該怎麼做:這是你們用來
實踐為什麼的價值觀及原則,反映在組織、文化、制度及流程中。作者在這章列舉了一些
細節,例如:價值觀或原則要能真正引導我們的行為,必須是動詞。不要只說「原則」,
而是說「堅持做對的事」。請同仁「從不同角度看問題」,會比告訴他們要「創新」更好
。這句話就很不錯,在《原則》這本書中也有類似的觀念。在本章後半段,作者在說明我
們很難以任何外在、理性,或我們所認定的價值,來說服別人應該買的產品或服務。但是
,當我的為什麼與別人的為什麼產生共鳴,別人就會用我們的產品或服務來反映、證明他
們個人的信念。他以約會舉例,如果有一場約會,開頭是一方開始介紹自己的物理條件、
資產數字等等的話,那麼,這場約會是注定要失敗的;但如果開頭是從情感開始,從談論
自己的核心理念開始,再帶到因為這些理念所以自己擁有了一些物質條件的話,就會是不
錯的開頭。要人家對你感興趣,你不能一碰面就掏出自己的履歷表,作者說,就像和一個
差勁的約會一樣,企業界也有許多公司,一碰到面就拼命想向別人證明自己的價值,但卻
無法先說清楚自己的為什麼,也就是他們存在的理由。做個總結,理性的做什麼,為感性
的為什麼提供了具體的證明,或著說做什麼本來就是為了具象化為什麼而存在的。
Part 3 領導力,來自建立信任
第六章 企業的成敗在於創造歸屬感
本章說明「信任」是重要的,以及信任是黃金圈平衡後的結果。這一章的內容是在敘述一
間企業的使命宣言有多麼重要,又,讓員工了解這個使命宣言有多麼重要。我相信對於 O
KR 稍微有點理解的人應該都對這套說詞不陌生。簡單來說,就是創造一個「Something b
igger than yourself」的概念,並且吸引相同價值觀的人一起朝這個大方向努力。領導
者最重要的工作不是自己提出偉大的創意,而是創造一個能孕育、激發偉大創意的環境。
只有當個人願意相信自己所處的文化或組織時,我們才會願意冒個人風險,去追求文化或
組織整體的進步。當然,我相信本章說的都很有道理,也跟許多暢銷書的想法不謀而合,
但我實在是無法接受這種「正面確認」的寫作手法,一直舉例子說成功的是因為符合黃金
圈的概念、因為他們有找到自己的為什麼等等。希望後面的章節除了舉例之外,還能實際
說明如何運用黃金圈以及是否有配套的工具。
第七章 如何引爆趨勢
本章引入「創新擴散定律」來介紹「信任」的概念。創新擴散定律是在行銷上常見的概念
,說消費者分為:創新者、早期採用者、早期大多數、後期大多數、落後者。簡單來區分
,就是當蘋果出了新款手機的時候,越早購買的就排在越前面,越晚的就越後面。那如果
我們是製造產品的公司的話,我們應該選定哪一部分的人做行銷呢?答案顯然是前半段的
人們。只要我們很有紀律地將自己的訴求重心放在早期採用者身上,後半段的「大多數」
終究會慢慢跟隨而來。那要怎麼表達自己的訴求重心呢?答案是從為什麼開始,要知道,
真正能創造引爆點的,正是那些認同你價值觀及理念的人,而非你的產品。你在過程中應
該扮演的角色,是清楚溝通自己的信念、目標或使命。作者最後以金恩博士那場著名的演
說作為例子。那場演講有 25 萬人到現場觀看,有哪些人是為了金恩博士而來的?基本沒
有,他們是為了自己而來。因為這是他們的信念。因為他們認為,這是自己能貢獻一己之
力、讓美國變得更好的機會。因為他們想要活在能反應自己的價值觀及信念的國家;大家
追隨他,不是因為他擁有改變美國的理想。大家追隨他,是因為自己也擁有這改變美國的
理想。做個總結,作者這兩章所謂的信任,其實就是指認同感,而我們會對什麼東西產生
認同感?鐵定不是冷冰冰的資訊與理性的外在,而是充滿感性的為什麼。所以,要獲得認
同感,就得從為什麼開始。這一章比較有趣的,是讓人反思「獲得認同」這件事情。當我
們獲得認同的原因,不是因為我們擁有了什麼,而是別人想藉由我們而擁有些什麼。例如
,我們喜歡 Kobe 不是因為他擁有多少冠軍、多少 MVP,而是透過我們喜歡 Kobe 這件事
,代表我們擁有毅力、有著一顆熱愛籃球的心。
Part 4打造感召人心的黃金擴音喇叭
第八章 從為什麼出發,再談怎麼做
本章從黃金圈的核心出發,向外一圈的討論為什麼與怎麼做的關係。有關從為什麼開始有
多重要,雖然本章又花了一大段篇幅介紹,但我不再贅述。讓我們再往前一步,看看有了
清晰的為什麼之後,應該怎麼辦?就像一位設計出偉大建築的設計師,如果沒有工人來建
造就無法完成這項偉業一般,每一位偉大的領導者,也就是每一位「為什麼型」的人身旁
,總會有一位或一小群深受感召的「怎麼做型」的人,他們知道如何建立架構,將無形的
理念化為具體行動。真正讓改變發生的,正是這些具體的基礎建設。 唯有這種願景與實
踐力地緊密結合,才能創造出真正偉大的組織。作者提到,上一節討論的信任,往往在為
什麼型與怎麼做型的人之間大量產生。讓我們換一種譬喻方式,拿演說來講,就算講者的
理念再怎麼清晰,如果沒有麥克風的話,講者的話只能傳達給少數的人;就算擁有再怎麼
大台的擴音機,如果講者沒有清晰的理念的話,聽眾也只會聽見大聲的雜音。理念的傳達
既要清晰、還得夠大聲。清晰的使命、願景或信念當然重要,但別人也要聽得到才行。要
讓你的為什麼擁有引發行動的力量,除了理念、願景本身必須清晰明確,還需要有夠大的
擴音喇叭,才能讓足夠的聽見、達到引爆的能量。
第九章 用清楚的做什麼,與混亂市場溝通
本章在黃金圈概念中引入市場的系統,並且說明領導者應該堅守為什麼的角色。首先,黃
金圈三角錐反映了一個組織的結構。這個體系下方還有另一個體系,那就是市場。結構完
整的三角錐與下方無秩序的體系之間唯一的連結面,就是做什麼這個層級。換句話說,怎
麼做與做什麼是為什麼的體現,但體現者並不是領導者,而是基層的員工。當公司規模逐
漸變大,執行長的任務就是把自己變成為什麼的化身,將自己的理念、願景體現出來、不
斷談論它、傳揚它,讓自己成為公司理念的象徵。執行長的角色,也就是領導者的責任,
並非專注於外面的市場,而是應該專注於自己下方的那個階層,怎麼做的層級。領導者必
須確保團隊中一定有真心認同自己的理念,而且還知道如何打造出有效團隊的人。我從未
進入大規模的團隊中運作,無法判斷領導者應該扮演的角色是否真如作者所說,暫且把這
個說法當作一種未來的參考。
第十章 溝通的重點,在於聆聽
本章說明如何判斷自己該做什麼,也就是「芹菜測試」。簡單來說,就是要確保你做的事
情能夠清楚體現自己的理念。在一間超市裡面,你要怎麼決定要買些什麼?是沙拉、蔬菜
?還是可樂跟餅乾?這時,如果你的為什麼很清晰:我是一個健康生活的人,那麼你的選
擇應該很顯然的是沙拉與蔬菜。其他的建議不是不好,只是不適用於你,因為他們並不符
合你的目標與理念。並且,在排隊結帳的時候,當其他人看見你拿的東西時,也會感受到
你是一個健康生活的人。如果一個組織的為什麼非常清晰明確,組織裡的每一個人都能做
出和創辦人同樣清楚而正確的決策。為什麼是決策的過濾器。無論是人員招募、合作夥伴
的選擇、策略或戰術的運用,任何策略都應該先通過芹菜測試。當我們清楚體現自己的理
念,與我們理念相同的人自然就能很容易找到我們,因為我們做的事情已經成功地溝通了
我們的為什麼。這與《定位》中闡述的概念很像,本章以豐田為例,說明當豐田打算進軍
高價位車市場時,並沒有傻傻地在相同的品牌裡推出新車型,而是創立了新品牌 Lexus。
這就是為了清楚的溝通為什麼。公司的言行極端重要。能體現組織理念的,正是最外層「
做什麼」的層次。一個企業與外界最重要的溝通管道,就是這個層次。人們通常都是透過
企業在這個層次的一切行為,進而認識它的信念。
Part 5 小心岔路,成功才是最大的關卡
第十一章 當為什麼失焦
本章以「成就」(achievement)與「成功」(success)的差別來說明為什麼「為什麼會
失焦」。為什麼的失焦,指的是當做什麼與為什麼失去平衡的狀態。作者說:「當你以做
什麼來達成自己的目標時,你所獲得的就是「成就」;當你清楚地追求一種為什麼時,你
所能獲得的就是成功。」換句話說,「做什麼」得到的是成就,是外在的指標;「為什麼
」得到的是成功,是內在的自我實現。事實上,成就跟成功並不互相衝突,甚至是相輔相
成的。有句話是這樣說的:「金錢買不到快樂,但卻可以買到幫助我們與快樂同行的遊艇
。」當我們誤以為快樂就是遊艇的時候,就會產生失焦的狀態。
第十二章 小心走岔路
本章以大量的例子說明「為什麼失焦」也就是當企業走上岔路的狀況。作者以戴爾、蘋果
、微軟、星巴克、好市多等大公司作為例子,提出了一個「校車考驗」:如果一個組織的
創辦人或領導者不幸被校車撞了,組織是否能在失去舵手的情況下,繼續保持方向、全速
前進。我想,自從賈伯斯去世之後,蘋果給人的感受就有那麼一點的不一樣。這就是校車
考驗的實際例子。要成功通過「校車考驗」,讓組織在創辦人離去之後還能繼續有感召力
與領導力,創辦人的為什麼就必須經過淬煉,整合融入公司的文化之中。更重要的是,公
司必須有一套縝密的接班計畫,及早選定一位深受創辦感召、又有能力帶領整個組織順利
進入下一階段的領導者。成功是所有企業要面對到的最巨大的難題,成功會帶來規模的擴
大(或是生命的必須延續),而小規模與大規模(或短時間與長時間)有著非線性的區別
。在本章中,這個非線性區別就是公司的為什麼是否仍能清楚地傳遞。
Part 6 發現你的為什麼
第十三章 為什麼從何而來
本章先以蘋果為例,但最動人的還是在本章後半段,作者本人的親身經歷。看完作者自己
的經驗,讓我對黃金圈的應用多了一層信心。請別誤會,就像塔雷伯說的:這不表示一個
人的經驗能夠形成充分的樣本,而對某個觀念做成結論;個人的經驗只能讓他發表的看法
顯得真誠無偽。我喜歡的是作者的真誠無偽,也基於這層真誠無偽,我選擇相信黃金圈法
則。接著談談本章的一個小重點:怎麼找到為什麼?我想,答案應該很明顯,既然為什麼
是在黃金圈的最內層,那就代表為什麼不是來自往前看、緊盯想要達成的目標、努力找尋
達成目標的策略。他不是來自市場研究,也不是來自嚴謹的顧客訪談或員工訪談。他來自
完全相反的方向。尋找為什麼是一個探索的過程,而非發明的過程。
第十四章 只跟過去的自己比賽
本章說明,當你和別人競爭時,沒有人會幫你的忙,但當你是在和自己競爭時,每個人都
願意幫你一把。換個說法,當我們是在為了我們的為什麼努力時,就不會落到和別人比較
怎麼做與做什麼的惡性循環中。莫忘初衷、言行如一,這是念完本書後在我心中出現的兩
句成語。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來自: 58.114.194.73 (臺灣)
※ 文章網址: https://www.ptt.cc/bbs/book/M.1621262094.A.79F.html
※ 編輯: biemelo157 (49.216.229.118 臺灣), 05/17/2021 22:40:50
※ 編輯: biemelo157 (49.216.229.118 臺灣), 05/17/2021 22:42:22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