丙級麵包心得分享
我是早上8點先考筆試,
一個多小時的考試,
答完題目檢查兩遍,
我15分鐘就交卷,
立刻就知道自己的分數是90分,
拿著成績單,
高興得回娘家去跟姐姐、媽媽聊天....
10:00回考場去報到,
準備11;00要考麵包術科,
這時候才發現前一天準備好的廚師服,
竟然在出門前漏拿了....
只好緊急通知姐姐和姐夫去家裡幫我拿....
我住得遠,
來回要40分鐘。。
還好在入場前的最後一秒,
我終於穿上廚師服,
入場考試~~
讓我嚇出一身冷汗,
超驚險的~
聽說我們抽到的是籤王...
其實我不怕五峰和布丁麵包,
因為在考前是2天烤一次,
而且幾乎都成功,
可是在考前的一天,
我做失敗了,
做的2條中間的那一峰都長不高,
我想了很久,
發現我中間的那一峰,
都是最早桿捲的,
鬆弛最少的,
也許是因為這樣,
他比其他峰來得矮。
所以在考試的時候,
中間發酵的時間,
我有確實讓麵糰休息15分鐘,
把最後桿捲的麵糰放最中間,
果然五峰都超出模具3公分,
中間那一峰還比其他峰高一點點。
烤了3條自己都覺得超完美的五峰土司。
我覺得布丁餡麵包比奶酥好做,
把皮桿大一點,
只要能把布丁餡包進去,
從來就沒爆過,
不像奶酥麵包那麼暴躁,
常常會爆開。
在入爐前2分鐘,
我還刷了全蛋液(有過篩),
烤出來顏色均勻,
而且發亮~
連評審都說我做得好美~~
(刷不刷全蛋液看個人,我有問過評審,他們說可以刷~我習慣刷上全蛋液,比較美~)
這次考場的發酵箱有些問題,
用手觸摸基礎發酵箱,
感覺應該有35度以上,
所以原本基發應該一個小時,
我放40分鐘就拿出來做了,
最後發酵箱的溫度反而低,
感覺應該不到30度。
我怕兩種麵包撞爐,
所以我把需要慢慢發酵的甜麵包放溫度低的,
把五峰土司的後發,
放在高溫的基礎發酵箱裡。
我先做土司,
接著打甜麵糰,
在烤土司的時候,
布丁麵包就已經發酵完成,
我把布丁麵包從發酵箱取出,
放操作檯上,
用另一個烤盤蓋住防乾,
也讓它不會過發。
土司烤完的時候底火230度太高,
上火只剩下160度又太低,
布丁麵包不能立刻入爐,
土司一出爐,
我把上火轉到190,
下火轉到170,
可是底火完全降不下來,
所以在上火190時,
下火維持在230,
我在布丁餡麵包的烤盤下,
墊了另一個烤盤,
烤到10分鐘時,
等底火降到190度,
再把多的那個烤盤取出,
讓底部上色....
考場的烤箱跟家裡的真的差很多,
我在家裡用170/230,
進爐將上火關掉,
只需要烤33分鐘就能出爐,
在考場用同樣的溫度,
烤了40分鐘才出爐,
還好時間到的時候,
我有用噴水器噴烤模的側面,
確認水珠會立刻散去才出爐,
如果有明顯水珠留在考模上,
就要多烤幾分鐘。
好幾位同考場的考生都縮腰了~
不要完全相信考場的設備,
一定要憑經驗和感覺去做調整,
尤其是土司出爐前一定要確認。
筆試方面,
我幾乎每天都上線去做練習,
http://onlinetest.slhs.tp.edu.tw/bincontent.asp?examid=overk#
很熟悉考試時的題目和考法。
不管是筆試還是實作練習都是很必要的,
熟練到了考場才不會慌張,
考完筆試、
術科站了5小時,
要把自己工作檯前的地板刷乾淨,
那時的雙腳,
一直在發抖....
好累呀~~
麵包部分我是完全自學,
沒有上過麵包課,
都靠自己摸索和網路上的影片分享,
看書自己練習~
做法僅供參考~
不專業分享~
同時也有1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22萬的網紅BrianCuisine,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 每月定額贊助計畫:https://goo.gl/yWSqdJ 更多 【烘焙科學與實用基礎文章】 https://goo.gl/yHUDf9 本集回覆提問如下: 請問老師做全麥吐司麵包不加糖少鹽少油可以成功嗎? 請教關於麵包類。目前已經做過牛奶白麵包和歐式軟麵包。剛烤好放涼(還有一點點餘溫)...
麵包烤完回縮 在 Facebook 八卦
《入行60年感言》之三
當事業有成之後,也不忘我尚未完成的學業,
因為白天須要工作,只能晚上從國中補校讀起,
這樣一步一步爬完我的學業。
雖然事業有成,但是却累壞了身體,
期間我竟然得了兩次『癌症』
民國86年有一天在烘烤麵包時,
突然覺得身體不適,免强把麵包烤完,
到達醫院己是高燒『42.6』度,
全身發燙差點要了命!
經過兩次抽骨髉檢查,
才確認是【造血組織之惡性腫瘤】﹙血癌﹚
那時正值事業巔峯,
這種晴天霹靂的打擊令人難以接受,
但事實如此, 不得不屈服
只好把批發生意的版圖縮小安心養病,
後來改開早餐店,
有一天突然發現在洗臉時,
鼻子左旁有一顆黑痣,越來越大,
一洗到就破皮流血,越流越大速度很快,
到醫院切片檢查才知是【基底性皮膚癌】
還好發現得早,及早切除才没有在臉上留下疤痕,
#假如有上面這種情形的人請掛『整形外科』
及早就醫才不會在臉上留下疤痕,
#如果延遲就醫可能要『挖東牆補西牆』
在臉上留下深刻的痕跡
可是血癌就没這麼幸運,雖然己過23年,
只是控制住,並未全癒,
到現在仍然追踪檢查,定期回診吃藥治療中。
這只是生活中部份的小插曲,
如果詳細寫完真的可以出一本『我的糕餅人生』
今年適逢我踏入糕餅界〝60年〞
我選擇出《細說饅頭》這本書別具意義,
《細説饅頭》溶入了我所見、所聞、所做
《細説饅頭》溶入了時代、背景、變化
《細説饅頭》溶入了歷史、時空、情感
《細説饅頭》溶入了與眾不同的手法
《細説饅頭》定於下月(11月11日)出版,敬請期待!
麵包烤完回縮 在 Facebook 八卦
#食況轉播 #ImpromptubyPaulLee #秋季菜單
最近去 Impromptu by Paul Lee 吃飯,遠遠從座位上,就可以看見備餐檯擺著一個個紅邊金字的中式餐盤。那是每個客人吃到的第一道菜,沒有意外地,是用筷子來品嚐。
這喜氣洋洋的福壽大盤,裝著六款開胃小菜。順時鐘方向、十二點鐘吃起,土豆絲沙拉與醃鱒魚率先入口,鮮爽清脆似涼風;蔥燒香魚比起蔥㸆鯽魚,幼秀適口骨酥肉細;炙扇貝與白花椰泡菜,白花椰的厚實質地特別爽脆,做成泡菜很有意思;糯米椒塞了西班牙紅椒辣腸(chorizo)與蝦漿,辣椒鑲肉於是開了洋腔;香滷牛舌點綴上自製哈里薩辣醬(harissa),辛香惹味;鴨油馬鈴薯與鹹蛋美乃滋,內軟外酥鮮鹹噴香。
彷彿飯館裡的小菜碟被縮成了一口大小,Paul Lee主廚把中式飯館提供小菜的習慣,改編進最新的秋季菜單裡。其實,七月底時,我有幸參與了Impromptu by Paul Lee的內部試菜,Paul主廚請每一位內場同仁發想一道小菜,供大家試吃與評比,每個人都可以發表意見;當時浮現的幾個點子,如今都被修整得有型有款、意思清楚,共同創作的經驗,一定也讓每個同仁印象深刻。
Paul主廚一直在思考,該怎麼更貼近台灣人吃飯的習慣;形式上,開胃小菜的是一次實驗,味道上,他也持續探索。好比一道「酸菜魚」,他自己做了泡椒,將辣度溫和的紅小辣椒泡進水與鹽、糖、花椒、高粱等等的溶液裡進行發酵,上菜時僅少少點綴於茴香頭上,泡椒汁則與魚高湯調和,為低溫烹調的紅條石斑賦味,表面煎香的馬鈴薯麵疙瘩(gnocchi)輔以澱粉的厚實感。紅條石斑肉質細嫩,微帶彈性,淺淺妝點著泡椒的酸味與紅椒香氣,優雅文靜。
削成薄片的根芹菜,像個帳篷罩著什麼,待奶白的牛骨髓高湯注入完成後,輕輕撥開,竟是白蘿蔔鑲蝦丸。哎呀,不是故意要做得像中菜,Paul主廚解釋,其實他是想模擬牛骨髓的骨頭包著脂肪的斷面,試做的過程中靈機一動,把白蘿蔔中間原該填滿的骨髓換成了蝦漿,就成了這副模樣。煮透的白蘿蔔與鮮彈的蝦丸同食,不可能不好吃,香濃如奶的牛骨髓高湯則更加調和二者,彷彿勾了芡的醬汁,碗底還有切碎的牛骨髓增加膏腴。確實把餡料替換成蝦漿,更能承載牛骨髓的油潤脂香,否則就會太濃膩。
已成招牌菜色的龍蝦蔥油拌麵(必須加點!),現在的麵條加了鹼水,色澤土黃,有如拉麵那樣勁道十足,吃進醬汁後也不軟爛,嚐起來更香更爽。
石頭般的整顆麵包映入眼簾,Paul主廚切開一圈,打開來,是玉米雞的整塊雞胸。我忍不住聯想到「叫化雞」,只不過這酸種麵包殼,烤完還可以吃!並且,烤酸種麵包會先用高溫讓表面上色,Paul主廚利用此特點,以攝氏240度短時間烤熟(15至20分鐘),這樣出來的成果,雞胸柔軟多汁,麵包酥香脆口,聰明的一石二鳥。由於雞胸沒有直接接觸火源,仍光潔白嫩,有人會誤以為是白斬雞,但這絕不是白斬雞的味道與口感,溫度是熱的、肉不強調Q、皮不強調脆,但熟度均勻且肌理纖細,沾染了麵包的香氣,顛覆一般烤雞胸的印象。雞胸蘸雞汁吃,麵包蘸雞汁吃,都很美味,芥蘭菜與莧菜泥、毛豆和吻仔魚錦上添花。
吃完了雞胸,來嚐嚐雞腿飯,直火炭烤的雞皮披戴斑駁的焦痕,那香脆風味和雞胸是很好的對比,與油封蛋黃、油蔥醬和著一起吃,濃稠與噴香魅力強大,以為要吃不下了,再嚐口洋甘菊醋醃黃瓜,胃口又開。
甜點是豆花,玫瑰口味的糖水佐以桃膠和薑味荔枝冰沙,也飄散幾許中式感覺。
「這季會不會太偏中式了一點?」Paul主廚微微苦惱,有客人向他反映這些菜色吃起來不像西餐。或許是開頭的大同福壽盤就設定了客人的印象吧!我自己認為,順順吃下來,這份菜單是很有整體感的,也維持Paul主廚的個人風格。現在Impromptu by Paul Lee的施展空間比較大,隨時可以「改回來」,Paul主廚透露,接下來的松露季,他就要用經典的法式手法來料理,也讓一直以來都在操作台灣食材的團隊,能有不同的見識與學習。
麵包烤完回縮 在 BrianCuisine Youtube 的評價
★ 每月定額贊助計畫:https://goo.gl/yWSqdJ
更多 【烘焙科學與實用基礎文章】 https://goo.gl/yHUDf9
本集回覆提問如下:
請問老師做全麥吐司麵包不加糖少鹽少油可以成功嗎?
請教關於麵包類。目前已經做過牛奶白麵包和歐式軟麵包。剛烤好放涼(還有一點點餘溫) 白麵包拉開都有牽絲鬆軟,歐包切開也外酥內軟,比麵包店賣的還香好吃。但只要經過膠袋密封放隔夜第二天切開就變硬了,是什麼原因呢 ? 一般外面買的麵包放室溫保存幾天都不會變硬吖。 。 😖😓 這點讓我很困擾,都不懂是自己做比較好還是買比較好。 。 。
為什麼有時候吐司基發時都很好,到了最後發酵就會特別慢有時發酵了1個小時多還是長不高只能無奈進烤箱。有時最後發酵時有發酵到滿模但為什麼烤完之後會回縮的很厲害而且皮也皺皺的。如何烤出漂亮的帶蓋吐司,如何判斷什麼時候蓋上蓋子進爐烤才能烤出漂亮的吐司邊也不會回縮,一直都在關注老師的教學很受用喔!!感謝老師的無私分享
想請老師都教些台灣口味的麵包,在國外要吃台灣的麵包比較難 謝謝
想知道我們有必要一定用有上下火的專業烤箱嗎?還有如果用家用烤箱是否就不可能做歐包,因為沒有蒸氣,謝謝
老師,是否有計劃教做帕尼尼嗎?謝謝
湯種與魯邦種有什麼區別與效果?
麵包為什麼有時候放進去烘後不久還會繼續發,有時候又不會?
![post-title](https://i.ytimg.com/vi/h6YHVFYqpdc/hqdefault.jpg)
麵包烤完回縮 在 32兩吐司內縮問題(第2頁) - Mobile01 的八卦
然後是220度維持到烤完這樣可以防止側腰表皮也會剛烤出時酥脆,冷卻後回軟,相當好吃! 至於判斷烤熟與否我們都採用噴水的方式土司模內側若與麵包體接觸,代表沒離模,水分 ... ... <看更多>
麵包烤完回縮 在 为什么吐司在烤箱里就回缩塌陷?| 评论区常见问题答疑第3期 的八卦
今天是评论区常见问题答疑第3期~为什么吐司在烤箱里就 回缩 塌陷?很多小伙伴遇到过这个问题:二次发酵的时候明明涨得很高,但一开始烤就塌了缩了。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