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教練Dan John在2018年底進行了右邊的人工髖關節置換手術,而他在幾年前已經換過左邊的髖關節了。
https://www.facebook.com/1532987190308651/posts/2223754317898598
Dan John在台灣也有一本中譯書「傳奇教練丹約翰的肌力體能訓練金律」,是他執教40多年的訓練心法,在此也推薦一下,非業配。🤣
隨著中老年訓練的人口逐漸增加,自然會遇到許多醫療方面的問題。人工關節置換也是其中之一。換完人工關節後,可不可以再繼續重量訓練呢?
目前人工關節比較成熟穩定的,主要是下肢的髖關節和膝關節。上肢因為骨骼結構較小的關係,人工關節固定的強度較差,在負重上就有比較嚴格的限制,也比較容易鬆脫損壞。所以在訓練的討論上,還是以下肢的人工髖關節和膝關節為主。
一般病人換完人工關節後,常常會怕受傷,或是怕又把人工關節磨壞掉,所以不太敢活動。但是換人工關節的目的,就是希望病人能夠恢復正常的生活,而人工髖關節和膝關節其實相當的堅固耐用,所以在取得醫師許可後,應該要鼓勵病人多多活動。
換完人工關節後能不能重量訓練考量,主要是容不容易受傷和磨損。
受傷分為脫臼和骨折。
脫臼是因為活動範圍超出了人工關節的極限。在開刀後關節的軟組織受到破壞,需要靠人工關節的結構設計來幫助穩定,所以在活動度的盡頭,就可能會脫臼,以人工髖關節比較容易發生。訓練時可以採用限制關節活動角度的方式,例如箱上蹲或架上硬舉,以避免超過人工關節的活動極限,加上訓練起良好的肌力和動作控制能力來保護關節,就可以減少脫臼的機會。
人工關節金屬的強度比骨頭好,所以除非是人工關節本身的製造暇疵,不然受傷後會斷裂的,通常不是人工關節,而會是人工關節旁的骨頭,尤其是容易發生在金屬和骨頭交界的應力集中處,骨折後通常會比一般人來得嚴重及困難處理。
但是不用擔心,換了人工關節之後,骨頭並不會比較容易斷裂。一般走路下肢關節承受的衝擊力約2-3倍體重,跑步約為3-5倍體重。跳躍、舉重等爆發力動作,可能會高達5-9倍體重,但是走路不小心要跌倒一個踉蹌,也可能會有近9倍體重的衝擊力。所以深蹲、硬舉這種背負體重1-2倍重量的慢速動作,對於人工關節的衝擊力和日常活動比較起來差異不大,並不至於造成骨折。反而是減少活動後導致的骨質疏鬆,讓金屬和骨頭間的強度差異更大,在日常生活中的意外受力,會更容易發生骨折或人工關節鬆脫。
再來關於重量訓練對於人工關節磨損,除了壓力外,影響磨損最主要的因素是高反覆的次數。以下肢訓練每次總反覆次數大約幾十次,最多1、200次來說,和日常活動比較起來,其實是微不足道,隨便散個步都可能幾千步甚至上萬步,所以會影響人工關節磨損速度的,最主要的原因其實是體重。如果擔心重量訓練會造成過度磨損的問題,可以在開刀時選擇使用耐磨型的設計。
重量訓練可以提高肌力和增進骨質。提高肌力可以保護人工關節、預防跌倒,增進骨質可以減少骨折、避免人工關節鬆脫。而且重量訓練在室內環境中進行,有教練監督,選擇適當的動作、強度和訓練量,所有的訓練變項都在嚴密控制之下,其實比其它運動要來得安全。換完人工關節之後還是可以訓練,而且也應該要訓練,只是要先諮詢醫師關於重量和活動範圍的限制,並在動作選擇上多加注意。
參考資料
https://www.ncbi.nlm.nih.gov/pmc/articles/PMC5489758
🔹️🔹️🔹️🔹️🔹️🔹️🔹️🔹️🔹️🔹️🔹️🔹️
架上硬舉
https://www.facebook.com/275349773318895/posts/596121151241754
箱上蹲的優點
https://www.facebook.com/275349773318895/posts/398256901028181
「髖關節骨折走路」的推薦目錄:
- 關於髖關節骨折走路 在 大夫訓練 Facebook
- 關於髖關節骨折走路 在 兒科女醫艾蜜莉-歐淑娟醫師 Facebook
- 關於髖關節骨折走路 在 骨科戴大為醫師 Facebook
- 關於髖關節骨折走路 在 柯文哲母摔倒變貓熊!老人髖部骨折死亡率比癌症高!3招訓練 ... 的評價
- 關於髖關節骨折走路 在 骨盆骨折多久可以走路2023-精選在臉書/Facebook/Dcard上的 ... 的評價
- 關於髖關節骨折走路 在 髖關節術後走路的原因和症狀,PTT、MOBILE01和台灣e院的 ... 的評價
- 關於髖關節骨折走路 在 髖關節術後走路的原因和症狀,PTT、MOBILE01和台灣e院的 ... 的評價
髖關節骨折走路 在 兒科女醫艾蜜莉-歐淑娟醫師 Facebook 八卦
【母親節快樂專文】
這個週末歐醫師分別跟外婆、母親&嫂嫂歡度了母親節。今年我準備的禮物分別是照片中的兩樣東西,在介紹禮物之前歐醫師想先介紹一下『肌少症』這個大家可能覺得很陌生的病症。
(連母親節都要職業病犯做衛教的概念🤣)
#什麼是肌少症?沒聽過也~😅
簡單來說就是人的身體隨著老化出現「肌肉質量、力量減少」的一種病症,肌少症可能造成中老年時生活失能、跌倒、骨折、住院開刀,甚至會提高疾病發生率以及死亡率。
#肌少症的發生比大家想像中的早
聽起來這是一個老人專屬的病,不過事實上『肌少症』跟「三高」(高血壓、高血糖、高血脂)一樣,年紀愈大盛行率愈高,可是年輕人也是有可能因為生活習慣不良而「養出」肌少症的問題。
沒錯,如果您此刻想到”couch potato” = 「沙發馬鈴薯」這個詞,就表示您已經懂得這個病症的精髓了。我們的肌肉是一種「用進廢退」的組織,也就是說,太久沒用會生鏽(退化)喔!
根據國外研究,人體的肌肉量從30歲就開始流失了😳!就像我們的骨質密度一樣,年過三十以後肌肉量會因著年紀的增長每年衰減。因此要趁年輕時打造結實的肌肉,而且愈早開始愈好!
#如何預防肌少症?如何改善?
青年:規律運動、儲備肌肉量
中年:持續健身、維持肌肉量
老年:多活動,平時多走路是個好選項
以上都需要搭配均衡飲食,蛋白質的攝取量要夠,每天每公斤需要攝取1.2~1.5克的蛋白質,舉例:60公斤的老人每天會需要72~90克蛋白質的攝取。
#我是女生我在減肥,運動會把肌肉練壯不好看怎麼辦?
首先艾蜜莉想說:妳 想 太 多 了!肌肉超難練的好嗎?!我練鋼管快兩年了,到現在才長出1kg的肌肉呀,苦練很久才這麼一點點QQ
其實我們女生要長肌肉不是很容易的事,如果在減肥時只有節食沒有搭配運動,常常減掉的是肌肉、水分,脂肪還是不動如山、如影隨形地黏在身上呀~
而且這些錯誤減掉肌肉的女孩兒們,妳們未來可是罹患肌少症的最佳候選人😱!
#運動好處多多
肌肉是所有運動的動力來源,幫助我們在運動時維持姿勢的平衡。此外,在運動時肌肉所產生的熱能可以保持體溫、保護我們不容易受傷。
增加肌肉量還能改善腰酸背痛、減少膝關節疼痛(肥胖的人剛開始運動很常會有這個問題),全身的血液循環以及基礎代謝率也會因為運動而提升,幫助我們更有效控制體重。
#運動可以延緩老化
我們女生最在意的老化問題,也會因為規律運動而有減緩老化的功效喔!
另外,運動也能降低三高、心血管疾病、中風等疾病風險,幫助我們優雅地老化、擁有更佳的老年生活品質。
畢竟,沒有人想在年老時行動不便、出入需人攙扶、甚至臥病在床&大小便不能自理吧?
#肌少症 #母親節快樂 #運動 #長輩送禮就送健康吧
#想看更多衛教文章的人請+1
#母親節還收看囉嗦衛教文的人讓我感動一下留+2
照片1的故事:歐醫師高齡80多歲的外婆上個月因為跌倒而髖關節骨折開刀了,目前正在居家復健中。我送她的是兩年前帶她去日本玩合照的似顏繪*,放在床頭讓外婆👵🏻回味。
(似顏繪是我喜愛的保養品專櫃綠藤生機的活動,已結束🔚)
照片2的故事:母親節聚餐的蛋糕🍰,今年歐醫師買了留留stay的經典胡桃派,是款不過分甜膩、帶有溫順口感的甜點。
照片3的故事:歐醫師愛吃質感甜點也❤️運動,身材是苦練出來的💪 下次教大家側腰運動鍛鍊腰部曲線喔😄(我絕對不會說身上穿美美的鋼管服裝也是上課的動力之一XD)
髖關節骨折走路 在 骨科戴大為醫師 Facebook 八卦
什麼人不適合爬樓梯?
1. 爬樓梯膝關節、髖關節就會很酸痛,痛到須要吃止痛藥的程度
2. 步態不穩,例如曾經中風過有後遺症、曾經骨折後走路不穩、肌力不足。萬一在樓梯跌倒是很危險的事。
3. 常有暈眩的情況。
4. 有心臟病史或心衰竭而且會喘。
什麼人可以爬樓梯,但是不要爬樓梯當運動?
什麼人可以盡情爬樓梯?
髖關節骨折走路 在 骨盆骨折多久可以走路2023-精選在臉書/Facebook/Dcard上的 ... 的八卦
关节骨折多久可以走路. 如果是下肢骨干部位的骨折一般来说休息3个月便可以下地行走。但是,如果是脚踝、膝关节、髋关节等部位骨折建议在积极进行功能 ... ... <看更多>
髖關節骨折走路 在 柯文哲母摔倒變貓熊!老人髖部骨折死亡率比癌症高!3招訓練 ... 的八卦
柯文哲母摔倒變貓熊!老人髖部 骨折 死亡率比癌症高!3招訓練下肢護 髖關節 ! 走路 突腿軟5大健康警訊!骨鬆不單純這疾病是高危險群!吃對食物幫你長肌肉!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