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木的好好吃早餐 0805
哎呀呀,自從被《梨泰院Class》 圈粉之後,我的生活已經脫離不了韓劇惹。尤其前陣子疫情嚴峻,保持社交距離之時,我補追、on檔 通通來,在這段密集班訓練之下,現在的我終於可以叫出許多韓星的名字,更重要的是我認識了泡菜之外的許多韓國菜餚。😘
與日劇共有的共通點,我喜歡近年韓劇的生活化。吸引我的,讓我反覆觀看的,往往是劇中角色在廚房或到餐廳共同吃食的呈現。與時俱進的廚房道具,優雅的廚房陳設,儘管是業配都很好看,很療癒;儘管是一碗泡麵配小菜,都可以品味編劇想埋的梗或劇情轉折。
更不用說看起來超好吃的菜餚,滾燙的,冒著煙的,一定是真正好吃的菜餚,不光光是道具而已。每每讓我想馬上可以吃到,或自己動手做。
第一次被震撼到的當然是《梨泰院Class 》的嫩豆腐鍋。但真正感到脊背發涼的是 《夫妻的世界》裡金喜愛在她的豪華現代廚房燉的牛排骨,渣男男主补海俊用手 抓排骨來吃,來掩飾在外面偷吃心虛的饞樣。(那段看了內心會超彭湃的)
而每齣戲裡如果有母親,就會有的小菜,也讓我心生嚮往。邊看劇邊跟愛女說,「媽媽以後也可以到妳家幫妳把冰箱填滿嗎?」我好想這樣做,我覺得小菜好棒啊。
不論是《機智醫師生活》裡,頌和從翊俊家冰箱拿出來的醬牛肉,或是《我的大叔〉裡媽媽為李善均準備的一盒盒小菜。還有最近《雖然是精神病但沒關係》裡南朱里媽媽順德準備的,高文英用筷子夾不起來的醬鵪鶉蛋,我都好想動手做做看。(關於觀劇感想暫不發表以免劇透)
一再出現的醬鵪鶉蛋實在快把我逼瘋了,手太癢了。直到第14集,當尚泰餵文英時,我決定第二天馬上買鵪鶉蛋來做。參考了十數個食譜,發現醬鵪鶉蛋有單純鵪鶉蛋,有加青龍椒,有加大蒜和肉類的。基本調味有醬油、酒和糖。非常簡單。連不愛吃蛋的愛女都說好好吃。看來追劇也值得了。
阿木的好好吃早餐
- 蔬菜粥
- 醬鵪鶉蛋+糯米椒
- 鹽昆布小黃瓜
- 泡菜
《雖然精神病但沒關係》EP. 14 〈尚泰餵文英吃早餐〉
https://www.instagram.com/p/CDa6dzrnUOz/?utm_source=ig_web_copy_link
#阿木的好好吃早餐 #追劇美食 #醬鵪鶉蛋
鵪鶉蛋那裡賣?
協興蛋行
陽光鵪鶉牧場
台南的朋友,水仙宮市場有一攤賣免洗餐具的有掛一張告示牌說「鵪鶉蛋」。
同時也有20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60萬的網紅飲食男女,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寶藏埋深山,高手隱於市。 在火井——西環屈地街的冷巷中,一個五呎不到的身影,日夕晨昏在老店翁記摩娑,煉出一匙葱油、辣椒醬勾魂奪魄,自製牛丸、秘醬牛腩、細細處理過的大腸粉腸……招喚着半世紀散落到港九新界的西環舊街坊,各有定時回來膜拜。這靈巧身影就是年將古稀的事頭婆,一對手一顆心早經鹹苦千錘百煉,何事...
順德菜食譜 在 Being Hong Kong Facebook 八卦
由佣人變成家人,故事絕非只是電影《桃姐》專屬。
我家老佣人徐煥玉,人稱煥姐,我們姐弟從小都喊她「亞姐」( 讀音『謝』,應該是來自她的鄉音)。我們長大後,亞姐也老了,我們就叫她老姐。亞姐在我家待了40年,看著姐姐們和我成長/出生,直至上世紀九十年代初去世。
亞姐是廣東番禺人,來到我家時,穿著大襟濶袖衣褲,梳著油光水滑、長至及腰的大辮子,那是從前順德、番禺一帶女佣的特徵。當時大家姐剛出生三個月,亞姐月薪五十元,職責除了襁褓,還包攬一切家務,包括教育我們和三餐掌廚。她雖是個文盲,目不識丁,但對我們的管教卻比母親還嚴厲,對學業成績要求尤其嚴格。在我的記憶中,小時候便受過不少亞姐施予的體罰。但可能因為看著我出生,而且是男孩,亞姐特別「偏心」。她常常掛在口邊的故事,是有一次她的姊妹游說她轉工,當時還未滿三歲的我在床上假裝睡著,她早上卻發現我哭得枕頭也濕透,所以打消了這念頭。
我仍在唸小學,大家姐剛上中一的時候,父親因生病而離職,家𥚃再無財力聘請佣人,但亞姐自願分文不收,留在我家把持家務,讓母親外出工作賺錢養家。從此以後,亞姐就成為我們的家人。
我在基提道聖羅撒學校一直唸到小三,再轉到石硤尾街聖芳濟小學,老姐每天都送我返學。在大暑天時,她會一手拖著我,另一手撐著傘子,腋下則掛著白色手帕,替我抹汗。英國小說家Roald Dahl一篇短篇故事,說一個收藏家喜歡收藏拐杖,因為當他握著拐杖手柄時,彷彿能夠和拐杖主人溝通。亞姐的傘子,我一直保存著,有時候拿出來,握著雨傘的手柄時,好像也能和亞姐溝通。
昔日順德番禺的女佣,掌廚手藝特高,亞姐也不例外。據大家姐憶述,亞姐造菜並沒有食譜,油鹽調味只憑經驗,她和二家姐從小到大替亞姐在廚房遞鹽送糖,耳濡目染,日子久了,也學了點皮毛。 我們小時候家境不佳,家中伙食費用有限,但亞姐超凡的廚藝,卻令平凡食材和家常菜也變成人間美味。她的拿手好菜包括笋蝦炆豬肉、節瓜粉絲蝦米、老少平安、蒸三黃蛋、欖角蒸鯪魚、釀青椒豆腐苦瓜、芋頭炆鴨、煎薯仔餅、豉油鷄、煎薄撐等等; 她煑的原條煎釀鯪魚,美味更是無人能及。
那時代的香港人,生活樸實節儉,有喜事請客的時候,至親好友往往會把吃剩的菜餚打包回家享用。亞姐會把帶回家的菜餚,加入各式青菜,烹煑成美味大雜薈,且愈煑愈入味,往往可以吃上數天!親友嫁娶送來囍餅,亞姐又會把白糖做饀的白綾酥餅煑成美味的糖水。而種種由她炮製的節日家常菜,例如清明時節的燒肉炒蕎頭、端午節的煎鹹肉糭,都是我家的「時令菜色」,過年時的「龍家蘿蔔糕」在親友間更是赫赫有名! 在農曆新年過後吃不完的九江煎堆,她會將之切片,加上豆沙油角和切片的蕃薯,隔水蒸煮,變成另一道美味小點,在冬日午後,成為是我們姐弟的最愛,滋味更勝現代的 pizza ! 這一切美味,都成為永不褪色的美好記憶。
老姐的故事,也是我們三姐弟的故事和共同回憶。每當冬至或年末時節,更令人回味。未知今日與外傭相伴長大的孩子們,長大之後,在他們的記憶中,又會想起怎樣的滋味?
#童年回憶 #家佣 #冬至 #煎釀鯪魚 #蘿蔔糕 #龍先生講故 #就係香港編輯部
順德菜食譜 在 飲食男女 Facebook 八卦
海洋公園首間酒店終於開業,除咗香港人最愛嘅自助餐,其實仲有幾間餐廳都有睇頭。好似呢間粵菜館,就係樂園內唯一有茶飲有點心食嘅地方,仲有買少見少嘅傳統順德菜!
【海洋公園內唯一飲茶選擇 傳統點心+順德菜】足本介紹: http://bit.ly/2QveyH7
#飲食男女 #香港仔 #海洋公園 #港式 #飲茶 #點心 #順德菜
==============================
新店食評,名家食譜,一App睇晒!
立即下載飲食男女App: http://onelink.to/etwapp
飲食男女網站:http://etw.hk
Instagram: http://bit.ly/2J4wWlC
順德菜食譜 在 飲食男女 Youtube 的評價
寶藏埋深山,高手隱於市。
在火井——西環屈地街的冷巷中,一個五呎不到的身影,日夕晨昏在老店翁記摩娑,煉出一匙葱油、辣椒醬勾魂奪魄,自製牛丸、秘醬牛腩、細細處理過的大腸粉腸……招喚着半世紀散落到港九新界的西環舊街坊,各有定時回來膜拜。這靈巧身影就是年將古稀的事頭婆,一對手一顆心早經鹹苦千錘百煉,何事用情,何時拋卻,今天自己揀,就算吃苦,也笑。
邂逅翁記,在六月炎夏,摸到火井的小麵廠買麵,轉身才發現正對面五級樓梯上的它:店面闊落高樓底,但跟街外無阻無隔,裏面零冷氣,吊扇掛牆扇在呼呼賣力,幾枱客人正埋首吃湯麵;怎麼都不怕熱?未及回神,一個輕微駝背的婆婆「嗖」聲放低碗筷,殷勤笑迎:「上來坐,想吃甚麼呢?」
一碗牛丸麵端上來,焦黃點點的葱油先香奪魂;再啖細細粒牛丸,爽口肉味濃;那白白的湯底像久違的阿嫲手勢,不禁細問因由。婆婆自豪地說:「我用豬筒骨煲五六句鐘,好似牛奶一樣白,還有牛腩牛丸豬粉腸的甜味在裏邊。」筒骨煲湯很油呢?「用豬筒骨才香,但工夫多,我自己撇油囉!」
翁記在火井半世紀,婆婆翁太是這家潮州麵店的主人。食物十指數完:牛丸牛腩、大腸粉腸都是自家製作處理,豬皮蘿蔔豬紅再加工,魚蛋魚餃墨丸指定某家來貨。從前有過自家製豬肉丸、自家鹼水洗白的牛柏葉、自家撞的豬紅,甚至炒螺炒蜆。「年紀大,做不到多少了。」翁太68歲了,笑言黑髮是染的,長者卡也領了幾年,現在只選幾樣親手做,「好東西不用多,幾樣已經夠,但幾樣都要專注做,真是要畀心機做。」
重重嚴把關
翁太做牛丸必用新鮮牛肉,指定水?和胸板肉,每朝跟時間競賽:「牛肉有一道氣的,新鮮得來還要那道氣不死,做起來的牛丸才不同。」供應商送貨過來她也嫌太遲,凌晨兒子幫她取牛肉。「我們幾十年見貨付現金,牛肉唔靚唔要;加價無意見,最緊要貨靚。」清晨五點鐘她起床梳洗後,即刻動手,「兒子不做這行,有自己的工作。牛肉來到,我甚麼都要放低先做牛丸,等到牛丸出了才心定一些。」
做牛丸,曾經用木棍手打,「七個字(35分鐘)才打三斤半,真係搵唔到食。」30年前已改用機器做,調味、校水溫仍在人做:「如果水太熱牛丸很快淖熟,就不夠爽。」有客查問有沒黑椒牛丸,她不屑做,「因為我的新鮮牛肉毋須用到黑椒,不需要添加任何香料味,用最簡單的醃料食出最新鮮的牛肉味。」
她的牛腩也用新鮮貨,清油去膏最執着,理好的牛腩只剩五六成。醬汁自己炒,味道只此一家;花椒八角她不用,除了南乳,靈魂在「特別靚的印度香料」。炆出一鍋郁香,連筋帶肉的滑中腩、軟腍的牛筋、鬆軟的牛面珠,還有罕見的牛膝軟骨和牛心蒂(牛爽)混合隨上,吃着甚麼看彩數。
小不點 大宇宙
銷魂的葱油,倒是永不落空。粉麵添一匙葱油,滾湯一沖下去,香氣四溢。翁太一星期炸葱一次,只挑香甜京葱,六斤削幼細切,得花上一個半小時;因為京葱滑刀又催淚,女工也不肯做,只有翁太習以為常。然後,炸兩個小時至脆卜卜,其間要不停攪動防黐底。「曾經有一次我做事忘了,整煲黑了,好慘呀!錢是一件事,我花了很多精神下去。」像一個小孩手中的雪糕掉了在地上,翁太說來仍然頓足。
「如果無葱油,我好似沒了一隻手。」她賣潮州風味粉麵,最不忿被人喚作車仔麵。「車仔麵的豬皮蘿蔔是我加插的,但車仔麵哪有靚湯!我們有冬菜呀葱油呀,本來也落芹菜,但現在芹菜好難買,買回來第二日就黃了,不知上面(大陸)做了甚麼手腳,乾脆不用。」伴麵或配豬紅的辣椒醬,也是她獨門秘製,微辣香濃,卻是非賣品,粉絲來到店中可以大匙大匙的享用。
翁太站着只是人家坐着的高度,但幹練直如三頭六臂。「好多事,我都自己做,因為我要求太高。」菜,她親自去買去挑;白菜仔、通菜等也得親力洗:「有時菜好多沙,先浸半句鐘,浸完後又要慢慢捽。自己洗,乾淨些。」就連廁所,亦是收工後自己㨘,「做飲食要乾淨,難請人就自己慢慢做囉!」
熱火朝天 影一雙
高人修煉,總在凡夫攀不上的山巔;翁太做牛丸、炒醬炆牛腩也另闢秘密廚房,謝絕參觀。原來半世紀前,翁記炮製食物也不在賣食的地方。60年代火井是私家地,非常熱鬧,「朝早街市,晏晝食肆,有打冷賣潮州餸有糖水好多嘢賣。」翁太潘惠玲記得是1968年,一個後生仔用擔挑擔住兩個炭爐來火井賣潮州麵,「爐上各有一個煲,一個煲湯一個淥麵,連湯連麵一共130斤,那時他瘦瘦的但好好力。」他,是翁欽藩,單身寡仔,在附近租了個小廚房,煮好就擔來賣。「他一個人,下面煮,上面瞓,好坎坷!」70年代初,二十出頭的順德妹嫁給這個潮州小子,「緣份啩!好難講,他光棍一條,不就跟他捱囉!」翁太直呼「我怕醜,你唔好問」一臉少女的忸怩。
婚後,小兩口子無再擔炭爐,改租現鋪的廚房,固定在現鋪對出擺街檔。70年代中買了現鋪,但只留用廚房,把鋪租給人幫補供鋪,翁記仍是個街檔。「那時簡簡單單賣牛丸魚餃魚蛋粉麵,賣賣賣,摺枱一直擺到街尾。附近太平戲院一散場,好墟冚!晚上11點仍要去麵廠補貨。」及至80年代初,政府收回私家街禁止擺賣,他們才入鋪經營。「初初搬上鋪沒甚麼生意,好鬼慘!我在街賣着好地地,上幾級樓梯,人家以為不是(我),但也無辦法,唯有像『企街』一樣站在門口,因為人家是認人的。」
那時供鋪供樓供子女好辛苦,兩口子一個廚房,一個樓面。有時忙起來,一日做十八九句鐘,鋪張紙皮在地上就倒頭大睡。「我和老公在廚房出入好容易衝撞,有時做得忟憎我就話:我前世欠了你,第二世見到你都運路行——講笑啫!」回憶,爭執也是甜。只是,老公的身影近十年在翁記消失了。有時熟客問起,翁太只道:「不開心的不說它了。」原來老公身體有事早已退休,「他沒要我守住這間鋪,還叫我不要做。但我不鍾意打麻雀,對住四堵牆有甚麼好?」
開心至上
子女都勸她不要做,但翁太覺得「自己愈做愈精神,我又不妨做吓,見吓街坊,有些搬了很遠都回來食,這點令我好有滿足感。」九月爭秋奪暑之際,翁記已經有了冷氣。從前舊樓電力一般,裝冷氣要改電要申請改圖則,「我一直不想拔條頭髮動全身,所以一年過一年。近來天氣特別熱,所以休息了幾日換過所有電線。」翁太不時勸客人坐入一點涼冷氣,怎知他們都說慣了,不介意吃得身水身汗,甚至以此為風味。
「不理它有沒冷氣,好食就過來食。」40多年熟客蕭先生說。他指指價錢牌,「仍然是20蚊一碗,去哪都吃不到。」翁太最近加價一元,笑謂是幾十年「最大膽」的一次,但相比上環、佐敦價,依舊便宜近倍。「求其賺少少,夠付人工就算數,鋪是自己物業,做了這麼多年當益街坊啦!主要是我做得開心。」翁太說。
蕭先生跟她提起擺街檔年代來買麵,一元二角。在結帳的熟客即搭訕:「我記得細細個攞一個兜來幫我老竇買麵,一蚊咋!」兩男搬走十多廿年仍不時回來,你一言我一語鬥資歷鬥長情。翁太掩臉大笑:「最開心聽到這些:我幾耐呀你又幾耐呀。星期六日最多搬走了的街坊回來食,說『我來探你啦!』好開心。」
當年營役為生計,今天忙碌是興趣,翁太又煮又洗無時停,坦言肉體是辛苦的,不過感恩仍有精神魄力做得到,「我見步行步,做到幾時就幾時,做不到就光榮結業退休,搞掂!」
撰文:韓潔瑤
攝影:周義安
===================================
立即Subscribe我哋YouTube頻道:http://bit.ly/2Mc1aZA (飲食男女)
新店食評,名家食譜,一App睇晒!
立即免費下載飲食男女App: http://onelink.to/etwapp
《飲食男女》Facebook:http://www.facebook.com/eatandtravel
飲食男女網站:http://etw.hk
Follow我哋Instagram,睇更多靚片靚相:http://bit.ly/2J4wWlC (@eat_travel_weekly)
順德菜食譜 在 飲食男女 Youtube 的評價
九零年代尾至二千年初,七哥七嫂在番禺有度假屋,我們差不多每個周末都到番禺,包車到不同地方覓食,順德、珠海及廣州等,專攻地道小菜、蒸河鮮,最常叫的是主食,炒米粉、炒沙河粉、榴槤酥、一口叉燒餐包和鹹薄罉。粉麵很有鑊氣,鹹點精緻,價錢卻非常便宜。自兄嫂離世及近年常聽到大陸黑心食材的新聞,已絕少去大陸覓食。鹹甜薄罉賣不起價,卻要用心機逐塊煎,香港人工貴,誰會費神來做,所以有多年沒吃。農曆年初女婿請我教外傭做鹹甜薄罉,想給外孫兒俊俊多一點食物的選擇。鹹薄罉主要材料有以粘米粉及糯米粉開的粉漿,蛋其實可有可無,但我想俊俊多一些營養及增加薄罉的味道,於是加了雞蛋。小朋友不喜歡韭菜的味道,他的版本是用葱綠色的部分來代替韭菜,有一點兒香味但不嗆口。外孫兒吃得開心,看見亦開懷。
材料(4人用):
1. 麵粉 220克
2. 糯米粉 60克
3. 岩鹽 ¾茶匙
4. 黃糖 半茶匙
5. 水 450克﹙已包括蝦米水﹚
6. 雞蛋 兩隻,拂勻
7. 芥花籽油 共4湯匙﹙2湯匙放入粉漿,1湯匙爆蝦米、菜脯及葱、1湯匙煎薄罉﹚
8. 蝦米 30克,用水浸10分鐘,切成一公分粒
9. 菜脯 30克,切粒,大小如蝦米
10. 韭菜 10條,不要白色及硬的部分,切粒,大小如蝦米
做法:
1 先預備材料,每樣材料大概一公分粒。韭菜切走白色及硬的部分然後切細粒,菜脯先切條再切細粒,蝦米浸水至軟身後切粒。
2 兩隻雞蛋拂勻。
3 在一深碗放入麵粉、糯米粉,攪勻,中間開一個洞。慢慢地放入水,攪勻。
4 加入鹽和糖再攪勻。
5 將粉漿經過一密篩,密篩底下的粉漿也需刮出來用。
6 蛋漿倒入粉漿內,攪勻。放入2湯匙油,攪至油及粉漿完全混合一起。
7 中小火燒熱鑊,鑊熱時放入1湯匙油,油熱時放入蝦米,爆蝦米1分鐘或蝦米會跳動及聞到香氣。
8 加入菜脯,繼續炒半分鐘。放入韭菜,繼續炒45秒,熄火,拿出材料,待涼。
9 將爆香的蝦米、菜脯及韭菜放入粉漿,攪勻。
10 用一隻鑊底是直徑21公分的易潔平底鑊,放入半茶匙油,用鑊鏟將油鏟至四周。
11 中小火燒熱平底鑊,攪勻粉漿,快速地倒入半量杯粉漿,立即搪勻四周,讓粉漿在平底鑊上完全均勻而不會一邊厚一邊薄。
12 慢火煎一面約3分半鐘,至顏色金黃及有少許燒焦令薄罉香脆。
13 反轉薄罉,煎2至3分鐘,直至薄罉金黃色及有少許燒焦才夠香脆。
14 拿出薄罉,重複以上方法煎其餘5片。
15 立即上菜。
大師姐
江獻珠老師在港首徒,人稱大師姐,盡得老師真傳,多年來一直醉心研究煮食──買最好的材料,用最合適的方法,落最多的心機,只想為家人烹調出最好的味道。近年更推出個人食品品牌。
順德菜食譜 在 飲食男女 Youtube 的評價
年紀小的時候,家中有兩個順德女傭,她倆是姑嫂。
姑仔笑姐,做菜一流,以前用柴燒飯,60年代改用火水爐。家中人口多,一個火水爐能炒給十多人吃,絕不簡單!
奇怪地,眾多菜式中,笑姐的薯仔炒肉絲至今仍牢牢記在腦海,這個餸看似簡單,其實毫不容易。講求鑊氣,薯仔帶焦香,因此宜選中國黃薯。薯仔必須生炒,用油要適可而止,不用加水,把薯仔炒至乾身,最後加點蠔油提味,帶出焦香,畫龍點睛。
材料:
1.薯仔 270克,刨皮
2.豬肉 140克
3.薑 2片
4.葱 5條﹙1切3﹚
5.乾葱 3粒﹙切片﹚
6.蒜頭 3粒﹙拍扁,1粒爆豬肉,2粒炒薯仔豬肉)
7.岩鹽或靚海鹽 1/2茶匙﹙浸薯仔用)
8.油 共2湯匙(1湯匙炒豬肉,1湯匙炒料頭)
醃豬肉材料:
第一部分:
1.水 1湯匙
2.蛋白 1湯匙
第二部分:
3.岩鹽或靚海鹽 1/6 茶匙
4.糖 比1/4茶匙少一點
5.豉油 3/4茶匙
6.胡椒粉 少許
7.生粉水 3/4茶匙生粉加2茶匙水
8.麻油 1/2 茶匙
9.油 1茶匙
炒薯仔材料:
1.油 1 1/2湯匙
2.岩鹽或靚海鹽 1/4茶匙
炒薯仔豬肉材料:
1.岩鹽或靚海鹽 1/4茶匙
2.蠔油 1湯匙
3.胡椒粉 少許
4.麻油 1/2 茶匙
做法:
1.薯仔刨皮,沖洗。
2.薯仔切片,約1/2公分厚。薯片切成條,約1/2公分闊,長4公分,比豬肉條長。
3.薯條用1/2茶匙鹽加水浸至炒餸前10分鐘。
4.豬肉去薄膜,切幼條,約1/2公分闊,4公分長。
5.逐小加入水,用力拌勻至豬肉把水全部吸收。
6.加入蛋白,用力拌勻,至豬肉把蛋白全部吸收。豬肉放入雪櫃1小時。
7.加入鹽、糖、豉油、胡椒粉,拌勻後加入生粉水,用力拌勻至豬肉有黏性。加入油及麻油,拌勻。
8.炒前10分鐘,將薯仔倒入筲箕瀝水,置10分鐘。
9.中大火燒熱鑊,放入1 1/2湯匙油及1/4茶匙鹽。
10.油熱時放入薯仔,炒3分鐘至啡黃色,要不停炒動,取出。
11.中火燒熱鑊,鑊熱至出煙後放入1湯匙油及1粒蒜頭。油熱時轉中大火,放入肉絲,待半分鐘才翻轉豬肉,再煎半分鐘,繼續炒半分鐘,取出,放入密篩瀝油。
12.中大火燒熱鑊,鑊熱時放入1湯匙油及2粒蒜頭,油熱時爆香薑、乾葱、葱1分鐘,灒酒。
13.放入肉絲,轉大火,加入薯仔,炒1分鐘。放入炒薯仔豬肉材料,繼續炒1分鐘直至肉絲及薑葱滲出香味。熄火,上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