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求交代選舉主任及其直系親屬是否持有外國護照】#我地唔鬥黃 #等藍絲鬥藍
民政事務局
民政事務局局長
徐英偉先生
徐局長鈞鑒:
早前選舉主任在核實參選人資格時,屢次質問參選人是否真誠信奉《基本法》。 但同時間,本人驚悉部分擔任十八區民政事務專員的選舉主任,或持有外國護照及BNO。
現促請民政事務局/政制事務局交代以下問題:
一、2019年區議會選舉及2020年立法會選舉期間,曾獲委任為選舉主任之民政事務專員,在選舉期間同時持有外國護照的人數分別為何?請以表列出人員數目、持外國護照之國家分佈,以及至今仍保留持有外國護照的人數。
二、政制及內地事務局委任選舉主任時,會否考慮到有關人員持有外國護照,將影響其核實參選資格時有所偏頗?如持有外國護照,各區選舉主任是否願意放棄其外國國藉,一心一意承認中國為其唯一效忠之國家,願意生生世世成為大灣區的子民?
三、是否同意,無論如何,持有外國護照並非愛國的表現,而不願意放棄外國國籍的行為,其實反映有關人員並非真誠支持、推廣及信奉《基本法》以及中華 人民共和國為其唯一效忠的國家?
四、是否同意,若選舉主任一方面持有外國護照,一方面質問參選人是否不信奉《基本法》,是不誠實,甚至公職人員行為失當的行徑?
得悉閣下早於2008年出任民政局局長政治助理一職時,就已放棄加拿大護照。現促請所有未放棄外國護照的民政專員兼選舉主任,盡快效法閣下放棄加拿大護照及前特首夫人梁唐青儀放棄英國護照之行為,以表愛國愛港之心。給予公眾及所有愛國愛港、真誠支持、推廣及信奉《基本法》的廣大市民一個交代。
敬候賜覆。
祝 平安
黃之鋒
2019年區議會選舉參選人
2020年立法會選舉參選人
2020民主派初選民意代表
2020年8月6日
副本抄送:#所有2019年區議會選舉主任及2020年立法會選舉主任
黃大仙民政事務專員 黃智華先生
中西區民政事務專員 梁子琪先生
九龍城民政事務專員 蔡敏君女士
沙田民政事務專員 黃展翹女士
離島民政事務專員 楊蕙心女士
民政事務總署助理署長 李翱全先生
財庫局首席助理秘書長 曾鳳怡女士
財庫局副秘書長 廖廣翔先生
公務員事務局首席助理秘書長 莫君虞先生
發展局首席助理秘書長 黃何詠詩女士
灣仔區民政事務專員 陳天柱先生
東區民政事務專員 陳尚文先生
環境保護署助理署長 馬周佩芬女士
香港駐上海經貿辦主任 蔡亮女士
深水埗民政事務專員 李國雄先生
時任九龍城民政事務專員 郭偉勳先生
勞工及福利局首席助理秘書長 江潤珊女士
觀塘民政事務專員 謝凌駿先生
荃灣民政事務專員 葉錦菁女士
屯門民政事務專員 馮雅慧女士
元朗民政事務專員 袁嘉諾先生
北區民政事務專員 莊永桓先生
大埔民政事務專員 陳巧敏女士
西貢民政事務專員 趙燕驊先生
大學教育資助委員會副秘書長 陳婉雯女士
葵青民政事務專員 鄭健先生
食物及衛生局副秘書長 李炳威先生
---------------------
支持我向世界展現香港人頑強抵抗的意志:https://www.patreon.com/joshuawong
同時也有5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100萬的網紅Taiwan Bar,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臺灣人 #認同 #歡迎光臨臺灣吧 你是哪裡人? 這個問題其實不好回答, 因為一句「哪裡人」背後所代表的意思可能有很多。 就算在同片土地上 - 臺灣, 細究下去就會發現「我是臺灣人」背後有各自的理由: 來臺的外省人、歸化球星戴維斯、外籍配偶 帶著各自的理由,認同臺灣。 另外,在這個認同複雜...
離島民政 在 八鄉朱凱廸 Chu Hoi Dick Facebook 八卦
【居民勝利!坪洲維持慢船服務!】
自去年12月2日開始,#立法會交通事務委員會 審議六條離島渡輪服務牌照續約及政府補貼,當中由 #港九小輪有限公司 經營的坪洲航線計劃取消原有的「普通船」(慢船)服務,只提供快船,變相令票價由原來慢船的$15.3 升至將來快船的$20.8,升幅近40%!
因此,朱凱廸在委員會中提出動議,要求港九小輪交代取消慢船的理據,否則立法會不應繼續審批,但無奈動議最終被建制派集體反對而遭否決。然而,坪洲居民反對意見巨大,#離島民政 及 #運輸署 舉行居民大會,邀船公司到場接受居民質詢。(詳見:https://goo.gl/scjNT6)
由於居民極力反對,今日(1月10日)#運輸署 致信立法會告知港九小輪已經撤回計劃,將會維持原有的慢船及快船服務,坪洲居民無需「焗搭」快船捱費飛,成功反對船公司無理加價!
雖然成功抵抗取消慢船,但今次續牌爭議並未完結。港九小輪擬申請政府資助,向其持有四分一股份的 #財利船廠 購買兩艘全新快船,當中或涉及利益衝突!
朱凱廸團隊將會繼續跟進,確保渡輪服務符合居民需要,同時確保程序公正及廉潔 :D
離島民政 在 八鄉朱凱廸 Chu Hoi Dick Facebook 八卦
【大澳災民幾時攞到「特別援助金」?】
這個周末可能第三次打風,但大澳人還在為天鴿的破壞勞氣。昨晚幾百人齊集關帝廟前,質詢食環署、渠務署、土拓署和離島民政處。這裏特別要說民政處的問題。
天鴿風暴潮淹浸的除大澳、還有鯉魚門和屯門嘉禾里等沿海村落。對於天災災民,民政事務總署過往會批出華人慈善基金會的「特別援助金」,大澳居民11年前風災也拿過。不知為何,今次天鴿風災,政府卻亂了套,屯門嘉禾里災民要在民主黨區議員朱順雅多番催促下,才由民政處安排登記,預料本星期五(9月1日)收到每戶3000元援助金。
大澳的情況更離譜。離島民政處在風災後沒有主動登記幾百戶受災居民的資料,並協助他們申請「特別援助金」,卻繞了一個大圈,先交由大澳的社福機構做家訪了解居民狀況,然後再經大澳鄉事委員會和區議員余漢坤向仁濟醫院申請援助金撥款。昨晚余漢坤表示,由於數目不少(但沒有透露數額),仁濟醫院要召開董事局決定。那董事局幾時開呢?不知道。
居民最嬲的是,咁有錢的政府,當發生天災人禍時,居然事事依賴社福機構和慈善團體,連向居民每戶發放3000元「特別援助金」也不做,居然要等仁濟醫院發落!嘉禾里居民星期五攞到錢,大澳人卻不知什麼時候有人理,難道大澳的風比屯門打遲幾日?為何不是全港統一安排?
不住大澳的香港人,希望大家都留意此事。如果香港政府連處理幾條村的風災善後都一鑊泡,垃圾靠大批義工搞十日都未搞掂,當真災難來臨時,我們的遭遇不一定比澳門好。
今早開始聯絡離島民政專員李炳威,希望政府負番應盡的責任,幫居民盡快攞到少少援助金,重置浸壞的傢俱和電器。可惜李生一直沒有回覆,只好先把問題公開,大澳居民明日也被迫勞師動眾來金鐘政府總部示威。
為何搞成這樣?
離島民政 在 Taiwan Bar Youtube 的評價
#臺灣人 #認同 #歡迎光臨臺灣吧
你是哪裡人?
這個問題其實不好回答,
因為一句「哪裡人」背後所代表的意思可能有很多。
就算在同片土地上 - 臺灣,
細究下去就會發現「我是臺灣人」背後有各自的理由:
來臺的外省人、歸化球星戴維斯、外籍配偶
帶著各自的理由,認同臺灣。
另外,在這個認同複雜的年代
以簡單的國族標籤去分類所有人,真的好嗎?
而我們又要怎麼看待這些標籤的意義呢?
--
臺灣吧 - Taiwan Bar X 故事:寫給所有人的歷史
帶你重新翻開,臺灣那些快被遺忘的文化記憶
--
特別感謝
葡萄牙文翻譯:尤品方
--
資料來源:
https://sports.ltn.com.tw/news/breakingnews/1321662
台灣社會研究季刊Volume 89
--
不多說,訂閱臺灣吧頻道→ https://lihi.cc/0SEYv 🔔
🍺臺灣吧FB(會有YT沒有的新貼文)|https://www.facebook.com/taiwanbarstu...
🍺臺灣吧IG(會有YT和FB都沒有的新貼文)|
https://www.instagram.com/taiwan_bar/...
🍻 贊助支持,訂閱集資成為臺灣吧吧友 →https://lihi.cc/UxnW9
--
這個暑假不知道要做什麼?快跟著臺灣吧夏令營一起學一波ㄅ!
👉https://lihi.cc/rCjT3/0420p
黑啤FB很可愛快來看|https://www.facebook.com/beeru.official/
黑啤IG一樣很可愛來看|https://www.instagram.com/beeru_tw/
臺灣吧線上賣場,很好買慎入|http://taiwanbar.shoplineapp.com/
合作邀約(來酒吧聊聊吧)|business@taiwanbar.cc
離島民政 在 Dd tai Youtube 的評價
新界小型屋宇政策New Territories Small House Policy,俗稱丁屋政策,是香港新界原居民的男性後人(即「男丁」)獲准在私人土地興建的房屋,為香港殖民地時期沿用至今的一項政策。傳統以來,新界居民均於村落內或鄰近的私人農地或荒地之上興建房屋居住。而自英國租借新界後,有關的傳統一直延續,而以政府向居民批出「建屋牌」或以換地重批的方式進行。及至1970年代政府計劃發展新界,為了得到新界原居民的支持,當時的香港政府於1972年12月實施的「小型屋宇政策」,規定年滿18歲,父系源自1890年代新界認可鄉村居民的男性香港原居民,每人一生可申請一次於認可範圍內建造一座最高3層(上限27呎/8.22米高),每層面積不超過700平方呎的丁屋,無需向政府補地價。1972年11月29日,新界民政署長的黎敦義在向立法局宣布丁屋政策時,已強調丁屋只是一項中短期措施(interim measures)。目的是希望藉興建丁屋,讓原居民獲得環境較佳的居所,因新界當年只有7%房屋是屬於正常的永久性房屋,其餘93%統統是老舊村屋、臨時性房屋甚至是非法搭建物,故准許原居民興建丁屋是迫在眉睫。有評論認為這反映丁屋只是臨時的恩恤政策,並非承認原居民擁有特權。新界民政署(現合併於民政事務總署)內部解密檔案指出港英政府當時因為遺漏「無屋住才可建丁屋」的審批條款,變成男性原居民人人可建丁屋。1977年,新界民政署作出內部檢討,報告指丁屋濫用問題嚴重,西貢民政專員指西貢有1000個丁屋申請,惟只有很小比例涉及真正住屋需要,風景較佳的西貢區和離島區的丁屋,被市區人士認為是理想度假屋。而丁屋5年禁止轉讓條款變得無效。政府同時訂立「限制買賣轉讓條款」,規定擁有丁屋的原居民如果想把丁屋出售及轉讓予非原居民,需向政府申請作補地價,並取得地政專員書面同意,才可進行。興建丁屋的土地,只可是位於新界(包括離島)的認可村落村界內的「鄉村式發展用地」或農地。根據新界鄉議局的估計,擁有申建丁屋權利(俗稱「丁權」)的男性原居民有24萬。1973年制訂的《差餉條例》則規定在鄉村範圍內的屋宇,包括丁屋,可獲豁免繳交差餉。1987年,政府把條例作出修訂,丁屋及村屋需取得由地政處發出的豁免紙後,才可興建。在1972年至2011年期間,地政總署共批出36,912宗興建丁屋的申請。
一位原居民補充如下:政府因發展青衣而將原居民遷徙的村落有近長康村的涌美老屋村、青衣村對面的四村,這些村屋是由政府興建賠償給村民的。另外的青裕新村及青輝新村,這些是丁屋,政府以優惠價賣地給村民,並由村民自行興建,與上述屋宇不同。
離島民政 在 陳其邁 Youtube 的評價
在高雄一百的關鍵時刻,八十歲的美麗珍珠 #逍遙園,重新啟用!
逍遙園之主大谷光瑞曾說「#台灣到處是天然的恩賜」,也是這樣燃起他在台灣進行農業投資、設置農莊培育農園人材的想法,進而興建「逍遙園」。
逍遙園開園,在八十年前的1940年11月1日。具內閣參議身份,以南進政策的先驅者聞名的大谷光瑞先生,在高雄市大港埔建造的新居逍遙園竣工,邀請市內官方、民間,共襄盛舉一起來開園儀式。11月3日的報導,詳盡刊載了大谷先生躍進成為高雄市民。
他在海內外擁有至少11座別邸,位於高雄的逍遙園是幸運留存下來的一座。
當時不只請來京都著名的工匠二角幸治郎主持的工務店進行設計、施工,建築材料更是融合各種材料,台灣煉瓦株式會社的TR磚、高雄特產咾咕石,八幡製鐵所鋼材等,都融合在逍遙園這棟建物裡面。整體風格低調樸實,線條簡潔,同時兼具日式及西式風格。
.
我在2016年任職立委時,也曾來看過逍遙園。
當時的逍遙園,裡面的裝潢、結構、佈置等等,都已經坍塌的非常嚴重,修復可以說是不可能的任務。在中央、地方、民間,及文化界人士攜手合作下,才讓不可能化為可能。
先前我來看逍遙園的時候,陳啟仁教授給我一個紀念盤子的照片。盤中的台灣島,以橫的視角呈現,讓人印象深刻。
臺灣島上,畫出山脈、河流、離島,盤緣也順時鐘圍繞著臺灣物產,如豬隻、鳳梨、柑橘、甘蔗、水牛、香蕉、蓮霧、西瓜等,很有臺灣特色。
原來,這個「#逍遙園開園式紀念清水燒瓷盤」,是1940年逍遙園開園時與逍遙園繪葉書(明信片)一起用來致贈給貴賓的紀念品,在 史哲 副市長、文化高雄-高雄市政府文化局 局同仁們,與日方協調溝通下,目前特別由日本大谷紀念館借展展出。
逍遙八十、高雄一百,逍遙園迄今已走過80年歷史,歷經日治時期、二戰戰火,走過國民政府行仁新村眷村時期,等著再綻光芒。
藉由保存與復興古蹟,期許高雄榮華可以在未來一百年展現高雄城市的文化、熱情與活力。
把握機會,來看看美麗的逍遙園與紀念清水燒瓷盤吧!
.
🏠逍遙園
高雄市新興區六合一路55巷內
開園時間為平日11:00-17:00,週六、日11:00-18: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