過年這幾天,你曾經有那種在親友比較之下,想要躲到洞裡面的想法嗎?
好像別人的日子都過得比較好、別人家的小孩都比較厲害。都已經長這麼大了,錢還賺得那麼少、感情也起起伏伏,網路上大家都在曬自己的小孩照片,只剩下自己,連另一半在哪裡都還沒有著落⋯⋯很多文章會教導你該如何面對家人的質問,但你心裡非常明白,問題並不在於怎麼回應,而是那些問句剛好「戳進你心裡的痛處」。
#錯誤的私有邏輯
每當家人問起感情、婚姻、工作、薪水,你就會想起自己是一個不夠好的人,然後接連著很多負面的感覺都會一起湧現:
1.這個世界上沒有人真正關心我
2.我是失敗的人,做什麼都不會成功
3.我是不被愛、不重要的
4.我必須與別人保持距離才不會受傷
這些想法在阿德勒心理治療裡面稱之為錯誤的私有邏輯(Basic mistakes of private logic),往往來自於你的早期回憶(early recollections,ERs)。如果你也有上面這些感覺,你可以試著「坐時光機」回到過去。比方說,我的治療師常常問我這個問題:「這種感覺最早是來自於什麼時候?」
#回到過去
而阿德勒學派的心理治療師可能會說:「回想一下在你小的時候,發生過一件讓你印象很深刻的事情。如果停格在當初的畫面:
-你覺得那個畫面會是什麼?
-你的感覺是什麼?
-那時候發生了什麼?
-你做了什麼回應?」
這些回憶往往反映了你習慣在人生當中扮演的角色、關鍵的生命課題、以及你在人際互動當中習慣回應的方式。如果你在回憶當中是退縮的、委屈的、受挫的,那蠻可能在往後的日子裡,你也習慣把自己扮演成一個「受害者」。
那如果自己真的是這樣的人,該怎麼辦呢?首先,你不會是這樣「的人」,因為你並不是由過去所決定的,而是由動機所驅動的。
換句話說,真正重要的並不是你過去的遭遇,而是你從今以後想要追求的東西。也因為這樣,自卑本身並不是什麼可恥的事,他反而是一種「讓你想要更好」的動力。
講起來很簡單做起來難。一想到我媽昨天很沒禮貌地把紅包拿出來數,然後說為什麼我弟包的比我多,我就自卑得想要鑽個洞躲起來(可惡我弟竟然沒有跟我先說好)。雖然我也希望有一天可以賺大錢,可是 #金錢焦慮 還是會常常讓我覺得「那些機會不是屬於我的」。
幸好Corey(2016)課本上提供了另外一種方法(課本上的名稱叫做「踩你痛腳」)其實就是 #陳志恆諮商心理師 提到的正向聚焦:
1.閉上眼睛回想一個讓你覺得最近非常難堪的事情(比方說紅包袋事件),當你全神貫注在這些想法,覺得很難過的時候,用左手按住右手的虎口——這裡就是你的憂鬱點。
2.現在想像在你身上發生過美好的事情,如果想不到,可以想像一個你渴望發生的畫面,然後如實地發生在你身上的那種感覺(我想到的是前陣子去花蓮,在鯉魚潭上面划船很自在的感覺)。如果想到了,就用右手按著左手的虎口,這就是你的快樂點。
3.以後當你每次感到自卑的時候,除了設定目標讓自己變得更好之外,你也可以問自己一個問題:「為什麼我要選擇按憂鬱點而不是快樂點呢?」
#實際操作之後的效果
老實說練習之後,我還是覺得我弟跟我媽很機車,還是會想到為什麼自己到現在還在唸書還沒畢業,堂弟堂妹都結婚了,自己人生進度還一直卡,什麼東西都比不上人家;但有趣的是,我也會想到自己有一些還不錯的人際關係、很美好的回憶等等。
想起這些美好的回憶,就像花蓮鯉魚潭上面的波瀾,一點一點的拍打著夕陽的彼岸。
有人說阿德勒心理學跟 #被討厭的勇氣 根本就是心靈雞湯,老實說有時候我也這麼覺得,可是後來想一想,人生本來就很難,苦樂參半,甚至有些時候,悲劇發生的比喜劇還要多很多,也因為這樣,我們往往只是欠缺鼓勵、欠缺一個陪在自己身邊的人。
當有人能夠理解你的痛苦真的是如實的發生,當有人能夠看見你過去到現在這一段路走得非常辛苦但是卻還是走過來了,雖然日子不會因此而好轉,但心情可能會因此而有所轉圜。
聚焦在正向的部分,並不代表負向的部分會因此而消失,只代表你的人生可以有所選擇,透過給自己一點點信心,再重新定向(reorientation)未來的目標,對日常產生希望。
如果你跟我一樣為了親戚家人講的一些話所苦,不妨試著想像:明年的這個時候我想要變成怎麼樣的人?
因為我們還有夢想,還有想要抵達的地方,所以對自己失望是很正常的。新的一年,調整步伐,慢慢開始,我們都是不完美的人,既不完美又經常討厭自己,但就算是這樣也沒關係,因為這代表我們未來還有很多的空間可以前進。
慢慢走,會到的。
#阿德勒心理學
#諮商與心理治療理論與實務
#讀書筆記
同時也有1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24萬的網紅啟點文化,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線上課程】《理財心裡學》~擺脫家庭影響,從心培養富體質 課程連結:https://pse.is/EPBWE 第一講免費試聽:https://youtu.be/HgrDK7pqR-0 【人際維基】桌遊工作坊~帶給你更多新鮮的玩法與樂趣~2020.01.18(六) 打造專屬於「你」的遊戲! 課程資訊...
阿德勒學派 在 肯腦濕的人生相談室 Facebook 八卦
收得再好,還是會被四姨要回去。
#如何透過對話與孩子討論紅包的所有權
#去年的舊文回顧
#今年兩個孩子一致同意沿用這個作法
不知道是不是別人家也是如此,對我們家來說,孩子過年所收到的紅包該怎麼處理,始終是個困擾的難題。作為一個阿德勒學派的心理師,我追求在每一次與孩子互動的過程中,都努力提高孩子的問題解決能力,這意味著每一個「家庭規則」都不會是爸媽說了算,而是要用孩子能夠理解的方式,並且反覆與孩子討論過,才會變成家中推行實踐的家規。但是任何事只要一提到錢,就會變得很難商量,這一點在成人的世界成立,用在跟八歲的兒子跟六歲女兒談紅包錢的歸屬也是一樣。我想用這篇文章跟各位分享,我們家如何透過家庭會議來討論紅包的錢該怎麼處理。
我需要先來介紹這段討論的背景:首先,在我們家族的慣例中,大人給孩子的紅包都特別大包,例如:五歲孩子的紅包裡就可能裝了好幾千塊。這不代表我的家人們都很富有,單純只是因為家人都很客氣,經常是我包給某位家人的紅包,該家人就拿來分拆成兩份,加上一些直接包給兩個孩子。所以兩個孩子一個過年就可能拿到數萬元的紅包,在這種狀況下,我不可能直接讓孩子把紅包拿走。其次,我家兩個孩子今年剛好開始拿零用錢,他們剛品味過運用金錢的美好感受,所以對於錢的渴望無法跟過往幼兒時期相提並論。
(以下討論中,阿言是八歲的兒子;阿聆是六歲的女兒)
(我們正在客廳進行家庭會議)
我:「孩子們,過年快到了,我想跟你們討論過年的紅包該怎麼處理。」
阿言開心的說:「耶!!妹妹~我們今年會拿到紅包,我們會有錢可以買好多東西。」
阿聆也手舞足蹈起來:「耶!買好多東西~~」
我:「這也是我今天想要跟你們討論的重點,就是到底什
麼是紅包?紅包屬於誰?還有我們該怎麼運用紅包的錢?」
阿言:「紅包是家人送給我們的,當然是我們的,該由我們決定吧!?」
我:「你會這麼想也很合理,因為那是大人們直接送給你們的,真的很像是你們收到的禮物。」
阿言顯得有點疑惑:「難道不是嗎?」
我:「我先來跟你們說說什麼是紅包,我們在過年的時候,為了想要把祝福跟好運帶給長輩,我們會送給對方裝著錢的紅包。長輩收到了紅包,也想要把這份好運與祝福分享給小朋友,他們也會回送紅包給小孩。另一種狀況是,我們去朋友家拜年,我們送給對方的小孩紅包,對方也送你們紅包,像是一種交換祝福的意思,重要的不是錢,而是錢背後代表的祝福。」
(為了幫孩子能夠具體理解,我跟太太準備了一個裝了兩千元的紅包,跟兩個空的紅包袋)
(我先請太太扮演他們的奶奶)
(我先把裝了錢的紅包交給由太太假扮的奶奶,向她拜年並且把紅包給她)
(太太假扮的奶奶轉身把兩千元拿出來,放進兩個空的紅包袋,再分送給桌邊的兩個孩子)
阿言有點恍然大悟:「我知道了,這有一點像是大人在玩的交換禮物,我先送給你,然後你會回送給我。」、「根本沒有人真的拿到錢!」
我:「沒有錯!所有的錢會這樣轉過來轉過去」、「嚴格說來,爸爸需要先付出一筆錢,然後這筆錢轉了一圈,跑到你們的身上。」、「是否要玩這個遊戲?每個大人的決定都不一樣」、「有的大人覺得這樣包來包去真的不必要,所以就彼此相互約定好,都不要包紅包給對方,省去許多麻煩」、「但是爸爸覺得這樣的話,過年很沒有意思,少了很多樂趣。」
阿聆:「我還是會很想要領紅包!」
阿言:「我也是!」
我:「有的大人會假裝要把孩子的錢存起來,但實際上並沒有這麼做,那些錢會被拿去用在其他家裡需要的費用上」、「說起來也沒有錯,因為那原本就是爸媽付出去的錢」、「但是爸爸覺得這樣子沒有對孩子說實話,後來如果小朋友發現自己的錢其實是被爸媽花掉了,可能會真的對爸媽很失望!」
阿言:「我們不該對別人說謊,就算是大人對小孩子也不行!」
我:「我也是這麼覺得,說謊是不對的!」、「所以我想跟你們兩個討論,你們的紅包錢該怎麼運用,是你們覺得合適也接受的!?」
阿言:「我還是希望我們的錢由我們自己決定!」
我:「我可以理解,因為那確實是你們拿到的錢,爸爸只能提供你們建議,不能幫你們決定!」「不過,因為你們真的會拿到很多錢,可能有好幾萬塊,做爸爸的我也不能就直接交給你們,讓你們想花就花!」
我緊接著往下說:「我有兩個選項讓你們討論,一個是你們可以留下所有的錢,但那也代表你們必須負擔更多的責任,可能有些本來是由爸媽幫你們支出的錢,要改由你們支出,例如你們在未來的一年中,得要自己付出服裝,球鞋,學才藝等費用,具體有哪些要改由你們支出?我們之後可以再來討論!」、「這一個選擇的好處是,你們會有很高的決定權,決定要買怎樣的衣服?鞋子?或學怎樣的才藝?但缺點是你們得要花時間跟爸媽學習,如何分配這筆錢?才不會到年底的時候,沒有錢可以買制服或交才藝費了。」、
「另一個選項是,爸媽幫你們各自開一個帳戶,你們收到的紅包錢我幫你們存進去,你們可以拿到存摺確定自己的錢真的有存進去」、「但你們可以拿到其中一部份,例如所有的紅包總金額去掉兩個零,大約會是幾百塊,這個錢就屬於零用錢屬性,爸媽不會過問你們怎麼運用這筆錢。」
阿言:「聽起來當然是都交給我們比較好!」
阿聆:「我想要可以自己花的錢」
(我拿出紙筆跟哥哥阿言計算,他可能需要支付的項目跟費用)
(也藉機讓阿言練習他最近學習的乘法與加法)
阿言:「這樣看來,雖然可以花的錢變多了,但是要付的錢也變多了!而且好麻煩,還要固定算一算還剩多少,不然到後來就沒有錢可以付了,真的很麻煩!」
我:「你可以做的決定越多!你必須付出的心力與責任就越多!這也是沒有辦法的事!」
(此時討論暫停,兩個小朋友拿起紙筆討論,哪一個方案對自己才真正有利,我跟太太利用空檔,各自去處理了一些家事!)、(過了25分鐘,兒子女兒帶著篤定的眼神來找我們,要告訴我們他們的決定!)
阿言:「我們決定了!」
阿聆:「決定了!」
阿言:「我們決定讓爸媽幫我們開戶,把錢存進去,然後領零用錢!」
我:「你們怎麼做出這個決定的呢?」
阿言:「我們還太小,沒辦法算得很清楚該花哪些錢?又該留下哪些錢?我們得要學得更多,才有辦法處理這麼大一筆錢?」
阿聆也跟著點點頭:「要學更多才行!」
我輕拍他們的頭:「我很高興你們為自己做了一個決定!那麼我們就用這個方案來處理今年過年的紅包!」、「爸爸也希望你們記得,紅包最重要的,並不是裡面的錢,而是背後代表對方對你的祝福。」
後記:
1. 我發現孩子要先擁有錢,才會花心力去思考怎麼管理錢?所以這段討論的前提是:「那是他們的錢!他們有分配的權力」,而他們也真的很費功夫的思考,該怎麼運用才是最好的決定。這一段討論後續幾週進行了很多次,主要多是針對「我可以做多少決定!」、「我該付多少的責任」,每一次討論都讓孩子關於「決定」有更深入的思考。
2. 這個討論的後續,我們也討論到「投資」的進階概念,放進帳戶的錢不只是存放在銀行當中,還可以進一步考慮,如何用錢去獲得更多的錢,孩子也很開心的學習「利息」、「報酬」、「風險」等概念。
阿德勒學派 在 Facebook 八卦
自卑是生命的日常。
每當家人問起感情、婚姻、工作、薪水,你就會想起自己是一個不夠好的人,然後接連著很多負面的感覺都會一起湧現:
1.這個世界上沒有人真正關心我
2.我是失敗的人,做什麼都不會成功
3.我是不被愛、不重要的
4.我必須與別人保持距離才不會受傷
這些想法在阿德勒心理治療裡面稱之為錯誤的私有邏輯(Basic mistakes of private logic),往往來自於你的早期回憶(early recollections,ERs)。
如果你也有上面這些感覺,你可以試著「坐時光機」回到過去。比方說,我的治療師常常問我這個問題:「這種感覺最早是來自於什麼時候?」
#回到過去回想小時候的自己
而阿德勒學派的心理治療師可能會說:回想一下在你小的時候,發生過一件讓你印象很深刻的事情。如果停格在當初的畫面:
-你覺得那個畫面會是什麼?
-你的感覺是什麼?
-那時候發生了什麼?
-你做了什麼回應?
這些回憶往往反映了你習慣在人生當中扮演的角色、關鍵的生命課題、以及你在人際互動當中習慣回應的方式。如果你在回憶當中是退縮的、委屈的、受挫的,那蠻可能在往後的日子裡,你也習慣把自己扮演成一個「受害者」。
調整步伐,慢慢開始,我們都是不完美的人,既不完美又經常討厭自己,但就算是這樣也沒關係,因為這代表我們未來還有很多的空間可以前進。
慢慢走,會到的。
阿德勒學派 在 啟點文化 Youtube 的評價
【線上課程】《理財心裡學》~擺脫家庭影響,從心培養富體質
課程連結:https://pse.is/EPBWE
第一講免費試聽:https://youtu.be/HgrDK7pqR-0
【人際維基】桌遊工作坊~帶給你更多新鮮的玩法與樂趣~2020.01.18(六)
打造專屬於「你」的遊戲!
課程資訊:https://www.koob.com.tw/contents/4213
[ 2020/4/18 開課!]【寫作小學堂】~寫出專屬風格,找回文字悸動~第五期
打造一盞自己的聚光燈,建立起專屬於你的品牌印象
課程資訊:https://www.koob.com.tw/contents/3655
更多學員心得分享:https://pse.is/NE3QN
【線上課程】《時間駕訓班》~
學會提升效率,擺脫瞎忙人生,做自己時間的主人
課程連結:https://pse.is/DDDHB
第一講免費試聽:https://youtu.be/flfm52T6lE8
不定期推出補充教材,讓學習無限延伸:https://pse.is/GXZWM
【線上課程】《過好人生學》~除了熱情,你更需要知道的事
讓你建立迎向未來的思維與能力!
課程連結:https://pse.is/H8JXH
第一講免費試聽:https://youtu.be/-EHOn0UxMys
不定期推出補充教材,讓學習無限延伸:https://pros.is/KQZZH
【線上課程】《人際斷捨離》~
讓你留下怦然心動的關係,活出輕盈自在的人生!
課程連結:https://pse.is/E5MW5
第一講免費試聽:https://youtu.be/YyLvd1cNcDw
歡迎加入「啟點文化Line@」:https://line.me/R/ti/p/%40teb0498p
線上課程【不用開口,就讓你擁有人際好感】
啟動人際溝通的關鍵影響力 https://goo.gl/v3ojdo
桌遊【人際維基】~一玩就懂得別人的在乎:https://goo.gl/Ej4hjQ
到蝦皮購買【人際維基】:https://goo.gl/ASruqR
=============================
以下為本段內容文稿:
父母親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師,原生家庭對於一個人的影響是潛移默化,而且根深蒂固的。
我們每一個人的性格特點、處事方式、價值觀、心態,還有愛人跟被愛的能力,都會深深的打著原生家庭的烙印。
小時候呢,我們就像一台照相機,把我們接觸到大人們的各種資訊拍攝下來;等到長大之後呢,我們又像是一台錄放影機,在一定的外界刺激的前提底下,又會把那些我們錄下來,這些大人的表現給放映出來。
從心理學的角度來看,這就是原生家庭給一個人的影響,那麼到底什麼是「原生家庭」呢?
「原生家庭」喔,指的是每個人出生、成長的家庭環境,一般呢,是由我們的父母親、兄弟姐妹組成的。通常呢我們的父母親,對每個人的影響是最大、也最長久,
有很多心理學的理論像精神分析啊、心理動力啊;甚至於,最近幾年很流行的阿德勒學派。
都已經證明我們早期的生活經歷,特別是原生家庭對於一個人的特質跟習慣,有非常重要的影響,甚至於會決定這一個人一生的幸福。
在我的實務工作裡喔,我常常會聽到學生跟我說,小時候呢,一想到錢或者是一碰觸到跟錢有關係的事情,在印象中都離不開爭吵。
父母親的吵鬧聲,永遠離不開「錢」的這個核心。錢喔,永遠不夠用!
他們的父母親,幾乎都是那些不懂得怎麼樣賺錢,只知道怎麼樣拼命省錢的人;只要錢進了口袋就不願意拿出來。
到後來呢,就算生活條件變好,這個習慣一樣沒有變,對於錢是很沒有安全感的。所有存錢的目的都是為了不可預期的意外。
像是突然失業啊、突然生病啊,而不是把錢當成是一個資源,用來改變自己的生活,去實踐自己的計劃、去投資自己的未來,讓自己能夠更有價值。
也因為他們心裡的出發點關於「存錢」,都是為了要應付那些不可預期的風險;所以呢,他們的主觀情緒都一直活在恐懼裡面,不管有沒有錢都是害怕的。
這樣的狀況,也影響了我的學生跟錢的關係。通常呢,要不就是太過謹小慎微;再不然就是把錢棄之如敝屣,沒有辦法用很理智客觀的角度,去看待錢對於一個人的意義,去做出相對合理的分配跟決策。
所以那些窮過的人哦,大多都很在意手裡面的錢,心中喔一直保持著一種無邊無際的憂患意識,永遠沒有停止的一天。
在這種環境底下長大的人,對於物質跟愛,都是充滿著匱乏感。他們一生喔,都在拼命的追求錢,一直想要擺脫貧困帶來的自卑。
但是如果他沒有先深刻的搞懂,自己跟錢的關係,重新培養富有的體質;到最終喔,錢不管他有沒有,不管他是得到還是失去,他都不會快樂,也沒有辦法得到平靜。
然而今天談到「原生家庭」,我們在原生家庭裡都曾經是個孩子,不管你的原生家庭是富有的還是貧窮的,我們來思考一下喔,那些貧窮的孩子,跟富有的孩子,他們的差別真的只是錢而已嗎?
其實喔,物質上面的貧富差距,在現在的時代裡,已經不太能影響我們的生活質量;因為呢,我們現在處在的時代,已經幾乎不太可能餓死了!
但是呢,那些富有的人,他們用金錢和權利能夠換得的資源,這才是富人跟窮人在原生家庭裡,為他們的孩子所塑造出最不可避免的差距。
其實啊,比具體的貧窮更可怕的是,在我們的原生家庭裡,所帶來的「窮人思維」。
窮人思維喔,有一個很大的特色,就是呢,投資理財的意識並不強,更多的時候,是想辦法用錢來解決當下的生活問題。
像是下個月的房租啊、學費啊,要付油錢啊、交通費啊;以至於喔,他們沒有辦法去規劃自己一兩年之後的事情。
他們對於長期的自我投資也沒有興趣,他們太習慣去看待當下的收益跟損失;以至於在他們的心中,對於「長期」的概念是模糊的。
所以呢,這裡所說的投資,並不是把錢拿去買股票啊,或者是去賭一把啊;這裡的投資,是我們努力的去滿足現實的需求之後,願意額外的存錢。
而把這些錢花在自我的教育、自我的學習、投資自己,讓自己有更多賺錢的機會,或者是有更多的具體價值。
所以呢,窮人思維的狀態,最大的問題就在於,他們很習慣有多少就花多少。這樣子會讓他們一直處在那種剛剛好,甚至於是沒有錢的邊緣。
這也是今年的諾貝爾獎經濟學的兩位得主,他們所提出的「貧窮的本質」。
貧窮的本質,最關鍵的不是窮人他們懶惰、不努力,而是他們努力的方向,常常是讓他們越來越窮的主要原因。
聽到這裡啊,如果你要翻轉貧窮,或者是去除自己心中的窮人思維;你需要的不只是學會投資理財的工具跟技巧,更重要的是從思維的根本去改變,看見自己的原生家庭,對於自己有什麼影響?
在我們近期推出的【理財心裡學】這門課當中,嘉玲老師呢,就會結合他多年的諮商工作經驗,還有他從大學以來培養的財務基礎,來幫助你看清原生家庭給自己的影響。
進而重新設定自己的內在信念、內在語言,讓你有意識的,去割捨掉那些會讓你在感受上匱乏的金錢觀。
也就是讓你割捨掉「窮人的思維」,從你的心去培養「富人的體質」,做好變有錢的準備!
透過這一門課的學習跟實踐,我相信錢這件事情,會成為你重要的基礎跟靠山,而不再會是你的負擔。
然而無論你會不會參與這門課,我都希望你在自己的生命裡找一個機會,好好的看待原生家庭,帶給你的影響。
我們每個人活到現在都有自己的源頭,其實你只有真正的看懂自己的源頭;你才會知道自己在哪裡,並且往哪裡去,才會是你想要的,而且有意義的!
人生啊,不是在忍受就是在享受。希望透過我們跟你的分享、透過學習,你可以享受自己的人生。
希望今天的分享,能夠帶給你一些啟發與幫助,我是凱宇。
如果你喜歡我製作的內容,請訂閱我們的頻道,並且分享給你的朋友們;然而如果你對於啟點文化的商品,或課程有興趣的話。
如同今天所提到的【理財心裡學】的課程,我們在每一段影片的說明裡,都有相關的連結,我很期待你的加入。
更期待知道你在這一門課的學習跟成長,今天的內容就跟你分享到這裡了,謝謝你的收聽,我們再會。
阿德勒學派 在 阿德勒 - 求真百科 的八卦
人本主義心理學先驅,個體心理學的創始人,曾追隨弗洛伊德探討神經症問題,但也是精神分析學派內部第一個反對弗洛伊德的心理學體系的心理學家。著有《自卑與超越》、《人性 ...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