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末贈書)如果父母老後難相處 大雁出版基地 贊助
難解的家庭問題,在父母老後,只會更形嚴重。他們的固執、依賴、控制、不安、情緒勒索,讓子女身心俱疲。
如何照顧好父母,卻不必透支自己?
那天在書店看到這本書,就很想介紹給大家,剛跨越40歲關卡的我,父母的身體也漸漸開始時有微恙,而我自己在40歲(老來得子?),令我想到當我開始老後生活時,自己的孩子不知道能夠自立嗎?我要怎麼樣才不會造成他們的困擾與負擔呢?
書裡列入六種「老後難相處」父母類型
【依賴型父母】
無法忍受獨處,希望兒女能時刻相伴、隨傳隨到
要與子女分離時,立刻表現出身體不適或明顯不安
【潑冷水型父母】
言語負面,滿腔怨言,覺得全天下人都對不起他
對別人極度挑剔,自己卻承受不了別人的責難
不講理,總要別人先讓步
疑神疑鬼,充滿戒心,有時到了偏執的地步
【自戀型父母】
只從自己的角度看事情,無法理解對別人造成的影響
一下自認高人一等,一下又覺得矮人一截
對他人的需求無感,卻自以為寬厚慷慨
嫉妒別人的生活,見不得別人好
【控制型父母】
利用內疚感等情緒勒索的手法操縱子女
生活方式不容挑戰,無論是一般瑣事或重要的價值觀
若子女的回應不如預期,馬上展開報復行動
【自毀型父母】
曾有酒精或藥物成癮、飲食失調等問題
曾有自殺傾向,或威脅有此打算
曾有某些強迫行為,像是賭博、不停清洗身體等
不配合醫療,不遵守飲食限制或不肯服藥
【恐懼型父母】
杞人憂天,容易恐慌,擔心個不停
一天到晚覺得身體不適,也許是真的,也許是想像
有許多莫名的恐懼,害怕人群、細菌等
不敢看醫生、害怕住進醫院就再也出不來
你身旁的父母,是不是也中了其中幾項呢?
書中說:
你的父母可能一直以來都難相處,到了老年變本加厲;也可能因為疾病或喪偶,到了老年才變得難相處、難溝通。不論如何,成年子女都必須理解到:父母老後只會格外抗拒改變,因為那會摧毀他們終生的自我防衛機制。
聽聽這些父母說的話,你是否覺得熟悉?
「你有空做這做那,為什麼就是沒空關心我?」
「忙到沒時間接電話,我要你這種女兒幹嘛?」
「我為你付出一切,最後換得了什麼?」
「你要送我去安養中心,我乾脆去死算了!」
「你爸丟下我先走了,我活著還有什麼意義?」
聽聽這些子女的心聲,你是否心有同感?
「每次只要電話一響,我超怕又是我媽,指責我又做錯了什麼事。」
「每次想出國度假時,我媽就會『剛好』生病。」
「我媽成天跑醫院、換醫生,不料卻是愈看愈糟。」
「我爸年紀越大越固執,看誰都不順眼,什麼都要他說了算。」
「父母老後變得性格負面,我好怕自己也受影響變得負面。」
還有科普心理學作家海苔熊的推薦語:「面對難搞的家人,再多的SOP都不一定有用。有時候,你的家人需要的是被理解,而不是解決。」
我們比父母有更大的調整空間,讓我們一起來努力理解老後難相處的父母,不要讓這些變化,凍結了家庭的溫情。
公開分享本文並留言『如果父母老後難相處,理解並陪伴他們走過晚年,不再彼此傷害』可抽書喔!名額2,2018年6月15日
同時也有26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29萬的網紅超級歪 SuperY,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立刻加入頻道會員,實際行動支持超級歪:https://www.youtube.com/channel/UCAM7yIYvZGYLJR6z6RqLlNw/join #超級歪電影院 https://www.facebook.com/Mr.SuperY 第四集【諾蘭導演系列】:全面啟動電影解析:第一層 ...
防衛機制心理學 在 Facebook 八卦
《唉,又被罵了》
聖經裡面有一段經文常常被提到,
就是彼得履海,
與耶穌行在水面上的經歷,
但其實這是一個彼得被罵的經歷。
彼得向耶穌提出要求
想要走走看,
耶穌就讓他走在海上過去,
後來因為風一大他就害怕掉下去,
這時就出現我們最常教導信心的經文之一,
是從彼得被耶穌小唸了一下來的:
耶穌趕緊伸手拉住他,說:「你這小信的人哪,為甚麼疑惑呢?」 (馬太福音14:31 )
我們都有被唸,被罵的經歷,
今天讀到這段就在想,
如果我是彼得,
我一定很不平衡,
因為留在船上的不是更沒信心,
我還走過來,
走過來還被罵........
(每次被罵,心裡通常都很不是滋味)
那下次不走了!
我也不想冒險了!
算了!
不做了!
其實被罵之後的生氣,
是心理學的一種叫做「防衛機制」的反應,
我們因為遭受到不舒服的時候,
防衛機制會讓我們自動產生
「怪罪」、「否認」、「憤怒」
而讓我們去面對別人給我們的質疑
一個「緩衝區」,
讓自己好過一點,
也讓自己不要這麼難受的一個「合理化」。
但是,
這個保護自己的「防衛機制」一旦昇華為事實,
它就反客為主,
變成給自己一個合理報仇的動力,
這最後演變成為苦毒、仇恨、對立的養分。
例如:你會發現,
當我們要求孩子「早點睡覺」、「快去吃飯」,
他們的「防衛機制」會回答:
我不要!
為什麼哥哥不用寫作業?
那...你們為什麼不用睡?
這些都是非常常見的反應,
但是這些只要轉換一下心情,
一下下就會過去,
一旦演變成為「父母偏心」、「怨懟父母」、「報復性」那就一發不可收拾,
甚至影響終身。
如何避免「防衛機制」反客為主呢?
從經文裡面我看到:耶穌趕緊伸手拉住他!
當你要把憤怒無限上綱前,
先想想「愛」。
當你只看到罵人的口,
也可以想一想「愛」你的手。
當你覺得很不公平、為什麼不罵別人時,
可以想想也沒有幾個人有這種機會,
在水面上跟耶穌近距離「手牽手」。
唯有愛,
能夠不讓憤怒、否認、怪罪
變成蠶食你心情的吸血蟲,
吸光所有你的喜歡、關係、合一前,
讓那雙愛你的手,
帶你脫離負面、抱怨的大海吧!
#駿信息
#請分享
防衛機制心理學 在 Facebook 八卦
在這路上沒有人追在我身後,而我也沒有走在別人的路上。我孤獨,但我用生命填滿了孤獨。
——榮格(Carl Gustav Jung ),瑞士心理學家
在人生的某些時刻,你我都必然會體驗孤獨。空巢、分手、喪親、隻身在異鄉、缺少能交流對談的人,或走在破碎的人生路途中,都會讓你經驗或長或短時間的孤獨。
但孤獨的存在狀態,不必然會引發漫長且痛苦的孤寂感,只要我們願意覺察這些具有負向效應的孤寂訊號,然後為自己找到適切的關照行動,暫時的孤寂可以得到療癒及安慰,讓我們即時穩住內在自我,並朝向更有意義成為完整自我的方向邁進。
孤寂,是一種生命很難迴避的感受和體會。在一生的成長過程,某些生命階段,每個人必然都要體會這種深刻的人生滋味。這種感受,來自一種人際上的孤單、疏離和寂寞感,發生的原因很多,像是因為地理上和人群的疏遠距離而導致的孤立,或是心理上情感的斷裂所帶來的親密感失落和情感空虛。
孤寂感帶給人許多方面的影響,除了身心方面,最大的影響莫過於和人際及社會層面的關係,也影響著對待自己生命的態度。
在心理諮商的實務工作上,我看見許多個體因為內心發生的孤寂感,讓他對自己缺乏關注,也沒有興趣和活力投注在關懷自己、照顧好自己的目標上。
一直以來,有許多關於人類生存的研究在探討孤寂感對人的作用和影響。有些腦神經科學的學者從演化觀點解釋,對群居性的人類而言,落單不利於生存,群聚才有利於生存,因此大腦將「孤寂感」演化成預警機制,一旦個體的孤寂感升起,將使身心處於高度戒備狀態,使人際關係與生理健康都面臨危害。因此,這些研究發現,孤寂感將身心機能造成負面影響,提高死亡率,縮減人的壽命,當然也損及人的幸福感。
這種因為落單的孤寂和疏離,缺乏安全的人際連結感和情感歸屬,讓人處於高度的警戒狀態和威脅感當中,使人產生大量的身心不適,而引發諸多身心症狀。
相信讀者們可以從過往的生活經驗,搜尋到一些在團體中感到失去連結,或不安全感的時候,例如大學時的作業分組、剛到新的社交場合、在一個覺得不友善的職場環境……等等情境,自己從當時所感受到的緊張、焦慮、恐懼,還有許多無法言喻的身體不適,例如頭痛、頭暈、反胃、冒汗、發抖、心悸等種種情況,都可使我們了解,孤寂或落單對我們來說,是相當大的一種生存焦慮和壓力。
也有一些人即使困在充滿孤寂感的人際關係中,卻知道自己無法斷開依賴,因此在周而復始的親密感失落及關係疏離感中,日漸憔悴、鬱鬱寡歡,無法真的勇敢地面對一個人的獨身生活。這是因為我們的內在(或演化的大腦)會出現隱約的擔憂,害怕自己孤伶伶一個人,將無法自理可能遇到的生活問題,無法面對生活的變化和挑戰。
所以即使關係讓人很失落,也讓人很抑鬱,我們都可能選擇要假面的關係,害怕面對只有自己一個人的處境。
孤寂感,和疏離及孤立的感受有直接的關連。充滿評價和要求的環境,以及各種充滿批判的審查或指責,使人升起緊戒心和不安感,引起恐懼與防衛,讓人與人之間必須產生距離,以獲得內心需要的安全感,卻也因此造成難以連結彼此的困境,特別是真誠的、自在的、親密的連結,幾乎很難體驗。也無法從接觸中相互支持、幫助、滋養、關懷,藉以消除和撫平負面情緒。
當然,要能做到自我保健和自我維護,需要我們的自主管理(自律)——管理自己的健康狀態,無論是身體或心理的。如果,你已經體察到自己的孤寂感,也深感這種內心處於斷裂和封閉的狀態,已為自己帶來許多身體和精神方面的不適,那麼,希望這本書能與你有所連結,當中的文字和敘說能與你的心和感受有所觸碰。更重要的是,能啟動你親近自己的意願,調動和自己的關係,真實地與自己統整,成為內在情感安穩的人。
然後,陪自己如實感受、陪自己體會經驗,也陪自己連結你想要接觸的人和世界。
活在這世界,我們都需要充分而真實地領會自己如何能站立得穩。知道自己是真實存在的,不僅能完整體認自我的存在,也能感受歸屬於群體,這兩者的體驗平衡而自在。我想,當能通透和領會這兩者的意義和價值時,將是此生最大的完滿了。
#你內心是否有個孤寂靈魂
#讓我們一起學會擁抱自我,也連結人我關係,真實療癒孤寂
《療癒孤寂》
——30堂課學會接住自己,建立內在安全感,成為能與他人連結的完整自我
11/27開始預購 · 11/30溫暖上市
防衛機制心理學 在 超級歪 SuperY Youtube 的評價
立刻加入頻道會員,實際行動支持超級歪:https://www.youtube.com/channel/UCAM7yIYvZGYLJR6z6RqLlNw/join
#超級歪電影院 https://www.facebook.com/Mr.SuperY
第四集【諾蘭導演系列】:全面啟動電影解析:第一層 / 夢境與佛洛伊德
EP4【Nolan Series】:A Freudian Analysis of Inception / Dream and Freud
超級歪:「諾蘭這回合使出了洪荒之力。看完影評別忘記抽書呀!」
#全面啟動的第一集影評就十分鐘面兩集怎麼辦呀
#最近BBC出了21世紀百大電影名單看來該找時間來好好聊聊了
📣分享本影片就有機會抽《弗洛依德:思潮與大師經典漫畫》。
參加抽獎活動時間為期一週:2016.8.26 - 2016.9.2
👏感謝立緒文化的熱情贈書
-
本集關鍵字:Nolan / 全面啟動 / 盗梦空间 / 快速動眼期 / 腦科學 / 精神分析 / 佛洛伊德 / 心理學 / 伊底帕斯情結 / 夢的解析 / 今敏 / 希區考克 / 戀物 / 過渡客體
-
參考資料:
高宣揚《佛洛伊德主義 》1993
Anthony Stevens 《夢:私我的神話 》2000
Andrea Rock《我們為什麼要浪費時間睡覺 》 2007
Richard Appignanesi《弗洛依德:思潮與大師經典漫畫》
Sigmund Freud《夢的解析》2010
《精神分析引論》 2010
Vicky Lebeu《佛洛伊德看電影:心理分析電影理論》 2004
Peter D. Kramer 《佛洛伊德 : 幽微的心靈世界》 2010
延伸閱讀:〈踢貓的故事──佛洛伊德與防衛機制〉
![post-title](https://i.ytimg.com/vi/4hiBx0hG1LQ/hqdefault.jpg)
防衛機制心理學 在 Happy Kongner Youtube 的評價
----------------------------------------------------------------------------------------------------------------
Facebook: https://facebook.com/happykongner
Instagram: https://www.instagram.com/happykongner/
訂閱Happy Kongner 快活角落頭:https://www.youtube.com/c/happykongner
同朋友一齊成為Kongner嘅一份子!
----------------------------------------------------------------------------------------------------------------
全條片都只不過係本人嘅一己之見,呢D野無對錯之分,唔需要太過認真。
本節目純屬個人意見,與本頻道立場無關。
---------------------------------------------------------------------------------------------------------------
如果對於呢條片有咩意見,請多多指教。
我哋會竭盡全力做到最好。
如果你哋睇完之後鍾意嘅話,我哋希望你可以同多啲人分享!
我哋嘅圖片大多都係網上搜尋到嘅資源。
如涉及侵權,請聯絡我哋。
All videos on this channel are only used for commentary, criticism, research, scholarship, teaching, comment, and new reporting. Copyright Disclaimer Under Section 107 of the Copyright Act 1976, allowance is made for "fair use" for purposes mentioned above. Fair use is permitted by copyright statute that might otherwise be infringing. Non-profit, educational or personal use tips the balance in favour of fair use.
#ef #遊戲改編 #動漫講評
![post-title](https://i.ytimg.com/vi/tMl-T0vLLKU/hqdefault.jpg)
防衛機制心理學 在 一郎人生 Youtube 的評價
淺談網路酸民心理,因為深談影片就超過10分鐘了(哈)
#網路酸民
#網路去抑制效應
#酸民
如果喜歡我的影片,可以跟我留言討論,非常喜歡,可以分享我的影片,超級無敵喜歡,可以訂閱我的影片喔。 :)
每個禮拜三晚上六點發片,禮拜六不定期更新。
‣ IG很多給掰照片:http://www.instagram.com/ic_ichiro/
‣ 專頁很多很多東西:http://www.facebook.com/ichirolife/
‣ 相機 | CANON M6
‣ 鏡頭 | SIGMA 16mm F1.4 DC DN∣C FOR EOS-M
‣ 麥克風 | RODE Wireless GO
‣ 影片剪輯軟體:Adobe Premiere Pro
‣ 合作邀約
ichirolife@gmail.com
![post-title](https://i.ytimg.com/vi/-kTazUWRVg0/hqdefault.jpg)
防衛機制心理學 在 你心智多成熟?看你「心裡防禦機制」就知道!12種 ... - YouTube 的八卦
![影片讀取中](/images/youtube.png)
什麼是心理防禦 機制 ? ... 00:00 介紹01:02 什麼是心理防禦 機制 02:32 心理防禦 機制 的類型03:30 否定04:12 退化04:55 行動 ... 【 心理學 】 | 維思維. ... <看更多>
防衛機制心理學 在 [心理] 防衛機制的問題- 看板PSY - 批踢踢實業坊 的八卦
最近上的精神分析,有點跟不太上這種動力式的思考方式,以至於有一些地方搞不太懂....
想在這邊請問一下各位前輩一些有關防衛機制的問題.
1.防衛機制到底是意識的,還是在潛意識之中的?
個人能不能選擇使用哪種防衛機制?(因為成熟的防衛機制、理性化、合理化....等,
感覺上好像都是在意識之下的,而且可以被"選用")。
2.防衛機制中的投射-認同,其中的投射在書中說是一種self的input,是『進入into』
而非『附著onto)』,這是什麼意思?指的是在投射者的認知中,
被投射的客體整體轉變為投射者的部分,而不是同時保有客體本身以及
被投射的部分這樣?
3.除了反向行為以外,還有哪些是可能永久改變人格的防衛機制?
3.1 分離(dissociation)和隔離之間的差異到底是?
可以用什麼實例解釋嗎?
3.2
內攝(introjection)和內化(internalisation)的關係?
內化和認同的關係?
反向行為和認同攻擊者間,符合邏輯的解釋是?
4.課本中的案例題目,請問可以怎麼解釋呢?
example:
有位沉默寡言又害羞的患者,小時候常常被他爸爸威脅、羞辱、責打。通常在他父親想
打他的時後,他會先跑進房間裡,而越來越暴怒的父親則緊跟在後。在一陣你追我跑之
後,小男孩會突然間沉靜下來,然後俯身,接著,他爸爸就開始打他。在被打的時後,
他會變得完全靜默,並進入一種『意識隔離的狀態』*。此刻,這個男孩正脫離
(dis-identify)他的自我表徵,並且開始認同他的父親(攻擊者),這個攻擊者正在
打他那頑皮的壞身體。成年後,他仍然繼續認同這個虐待他的父親,他嗑藥,並且常
割傷自己。顯然,他讓施虐者和受虐者在他的心靈和身體裡持續互動。
*那邊是指分離?還是隔離?
*脫離(dis-identify)他的自我表徵,自我表徵是指什麼?
我們PBL小組有幾個聯想,僅憑記憶寫出:
大前提-防衛機制就是為了緩解、消除焦慮。
a.
男孩愛他的父親,但是他父親的行為表現,反而讓男孩產生憎恨和憤怒。
恨和愛間的衝突是一種焦慮,然後他為了消除這焦慮轉而反向『認同』父親(攻擊者)
(包含他的一切,責打、辱罵和『自己-壞的體認』)
然後後續的自傷和嗑藥則是這反向防衛機制內化到人格中的結果。
b.
男孩的逃跑行為意指他一開始並不認為自身該受他父親如此的對待-他沒有"不好"。
但後來依然被責打(羞辱..etc),於是他面臨了一個矛盾的衝突,
這份衝突即是焦慮的來源。因此,他轉而認同父親-認同自己是"壞的";
壞的-該被處罰,消除上面的矛盾引發的焦慮。
然後這份認同被內化進他人格之中,往後有許多機會(包含犯錯、遇到挫折)提醒他的壞。
只是攻擊(處罰)者不在了,他轉而擔任起處罰者,用自傷和嗑藥處罰、對付自己"壞"
的那部分。
c.
男孩愛他的父親,但被父親責打卻無法抗拒、反抗。
一方面可能是因為他愛他父親所以不能反抗,另外一方面則是他無力反抗。
因為愛而不能反抗則同A解;因為無力反抗則產生自己是無力的、無用的焦慮。
.......(這次的討論沒紀錄,所以目前只記到這樣)
--
一生中,好歹要玩過一次的即時戰略遊戲-《Men of War》
1.遊戲介紹: 兵種介紹: 3.特殊物品使用簡介
https://0rz.tw/ef4P4 https://0rz.tw/744OA https://0rz.tw/ed4KY
4.(部分)多人連線模式簡介
https://0rz.tw/184Mn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 From: 118.168.45.174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