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國疫情一週年。》3月23日。#這365天的你好嗎?
.
時間飛逝,去年2020年的今天: 3月23日是英國🇬🇧正式宣布開始lockdown封城的日子。過了一年,英國依然還是在封城。看似這一年365天就這樣過了。我心裡真的是百感交集!
.
晚上花了30分鐘做簡單的冥想跟禱告,一閉上眼睛後就一直瘋狂落淚。內心有一股很強烈的暖流激動著我的心跳,第一次,好強烈的感受到自己的價值(是的,其實我是一個非常不自信的人)。回想到自己好像離開職場成為全職媽媽後,常常會覺得自己一事無成,非常沒有成就感。日子好像就是被孩子還有家務追著跑。
.
但今天的禱告中,我卻一直聽到一個聲音告訴我「Ting妳很棒!妳很好!妳很努力跟用心的陪伴孩子,妳非常了不起地撐過了365天。」接著,我腦海裡像是電影回顧一樣,閃過了一幕幕這一年來封城的日子。
-----------
短短的一年,在別人看來非常苦難的日子,我卻收穫了滿滿!回顧照片,我讓孩子們即使封城在家,也沒有錯過任何節日該有的幸福感。即使封城在家,我也沒有讓孩子停止學習,而他們的學習不是課業,而是對家的責任跟生活的技能。
.
女兒跟兒子都學會了怎樣幫忙家務,幫忙洗菜、撥菜、打蛋幫忙我一起烹飪。我們一起包水餃、烤蛋糕、做點心。我更是大突破做了很多 #人生第一次,包粽子、做豆漿、手工雞蛋嫩豆腐、麵包、吐司,連蕃薯芋圓跟造型饅頭都嘗試過了。
.
煮了整整一年,我們也把🌍 地球村吃了一輪,義大利麵、pizza、各式台式料理、牛肉麵跟鹽酥雞、三杯雞、蘿蔔糕、泰國打拋豬、墨西哥捲餅、日式壽司、蓋飯、港式廣東粥、叉燒飯、pub餐、美式漢堡、韓國部隊鍋、韓式烤肉...等。
.
不只 #煮飯技能增加,還一發不可收拾地踏入 #園藝的世界,🌱 種各種蔬菜、培育幼苗、種花、連除草也難不倒我。當然,孩子都是跟著我一起參與。也解鎖了 #理髮的技能。💇♂️
.
不幸中的大幸。年底我們還是不幸感染到了covid,我還進了醫院治療從死亡邊緣救回來,在床上躺了2個月。🙏
-----------
雖然,我們回台灣見家人的日子很遙遠。雖然,我們身邊好多長輩過世離開我們。雖然,上網搶著超市宅配時段壓力很大。雖然,曾經連一包廁所衛生紙都搶不到。雖然,孩子無法上學。雖然,我們都不能旅遊甚至連正常社交生活都沒有。雖然,孩子在家的吵鬧聲有時候讓我很崩潰。
.
但,#至少我們一家人都在一起。
.
這一年。是我這輩子會最難忘的日子,也是我最豐盛滿滿的一年。
.
3月23日晚上8點,我們跟鄰居們都準時站在家門口,手持著蠟燭、手電筒。一起心連心,紀念著這一年。
.
#願世界平安願我們都健康
#謝謝你們在網路上的陪伴
----------
《一起守護醫療系統。把病床留給需要的人 》英國重症病患的呼籲 https://www.facebook.com/LondonWifeDiary/posts/331715584980048
《大家都好嗎?》即使曾是重症感染患者也是要打疫苗的。
https://www.facebook.com/LondonWifeDiary/posts/335988504552756
《Ting與小小孩一起封城之🇬🇧英國全攻略網站連結大公開! 》
https://www.facebook.com/LondonWifeDiary/posts/328321771986096
同時也有2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4,310的網紅伊格言Egoyan Zheng,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伊格言詩集《與孤寂等輕》|2019|逗点出版 ☞Instagram|http://www.instagram.com/egoyanzheng #詩 #伊格言 #與孤寂等輕 1. 當你吹滅我瞳孔中的幻影 黑暗中我便失去了眼睛 2. 像一段誤入歧途的早晨,灰塵裡 停止生長的日光 貝貝,我想和你說話 但...
「閉上眼睛韓國電影」的推薦目錄:
- 關於閉上眼睛韓國電影 在 Facebook
- 關於閉上眼睛韓國電影 在 nagee Facebook
- 關於閉上眼睛韓國電影 在 洪仲清臨床心理師 Facebook
- 關於閉上眼睛韓國電影 在 伊格言Egoyan Zheng Youtube
- 關於閉上眼睛韓國電影 在 伊格言Egoyan Zheng Youtube
- 關於閉上眼睛韓國電影 在 閉上眼睛韓國電影在PTT/Dcard完整相關資訊 - 萌寵公園 的評價
- 關於閉上眼睛韓國電影 在 閉上眼睛韓國電影在PTT/Dcard完整相關資訊 - 萌寵公園 的評價
- 關於閉上眼睛韓國電影 在 閉上眼睛電影在PTT/Dcard完整相關資訊 - 小文青生活 的評價
- 關於閉上眼睛韓國電影 在 閉上眼睛電影在PTT/Dcard完整相關資訊 - 小文青生活 的評價
- 關於閉上眼睛韓國電影 在 閉上眼睛電影在PTT/Dcard完整相關資訊 的評價
- 關於閉上眼睛韓國電影 在 閉上眼睛電影在PTT/Dcard完整相關資訊 的評價
- 關於閉上眼睛韓國電影 在 閉上眼睛看世界,即使黑暗也有光 - KK閱讀 的評價
- 關於閉上眼睛韓國電影 在 kiss 我是女人-曾經感動過數萬人的韓國MV - YouTube 的評價
閉上眼睛韓國電影 在 nagee Facebook 八卦
【台灣本土教育和三國演義】
最近又開始吵課綱本土化的問題。
20年前陳水扁執政,開始推行本土化教育,那時候統戰政黨罵的多兇,說什麼去中國化、數典忘祖、不知道怎麼教小孩。現在還在吵一樣的事。
回頭去看,即使很多人不喜歡陳水扁總統,但他推行的本土化教育,今天誰敢說是錯誤的?以台灣為根基出發的教育,再去認識亞洲(當然包含東亞大陸)美歐澳日等各國史地,這到底有什麼好崩潰的?
你各位,上次在職場、社交場合、生活中任何時刻,提到、用到關於唐太宗唐玄宗,是什麼時候?上次聊到東方文學史學,如三國、西遊記,哪個不是來自電影動漫等文化娛樂產業,(這些甚至幾乎來自日本)。所以這些要佔用國民教育的必要性到底在哪裡?
如果你對台灣母語議題有一點點最基本的認知,就會知道台灣母語過去遭受了長達70年國家機器系統性的消滅,今日在我們這一代已經面臨非常嚴重的瀕危問題。不使用政府和教育的力量來挽救,是很危險的。
語言是一個民族一個文化最重要的資產。語言消失了,文化就消失了。而那些中國政黨還主張把教育資源拿去學幾千公里以外的他國鐵路、氣候、城市、農魚礦產、遠古東亞歷史?
全世界沒有一個國家像台灣的語言環境這麼扭曲。全世界各國的第一官方語言、教育語言,一定是該國的母語:最多人數使用的那個母語。但是在中華民國統治的台灣,台語、客語、南島語等所有母語都被貶低為方言,即使在2020年的今天的台灣,在公家機關如法庭、國會殿堂質詢,還會被斥責…這就殖民的事實。(詳見文末延伸閱讀)
講到台語,大家回想,你聽到台語配音的動畫或電影,聽到台語口音講很標準的政治人物或藝人演員,是否都能感受到溫暖和親切,因為這就是所有台灣人不分族群的文化和記憶。明明就是善良有感情的文化,為什麼要讓他用教育體制來維護保存的時候,就變罵是政治鬥爭?而且只有提倡保存的一方會被罵?在台灣,聽到台灣母語,會很不高興的,是哪一種人,不就是那些整天希望台灣被中國併吞,整天當中國政治傳聲筒的,國族認同是中國人的那些黨國官僚。
去觀察或問其他客家族群或原住民的長輩,他們在社會上都會使用台語的語言溝通,他們也不會因為使用台語,而讓自己的語言消失,也不會覺得台語變成文化的霸權。因為那就是以前台灣社會通用的語言。但是中國政黨來台,身為話語霸權的掌控者,卻製造對立,弱弱相殘,操弄其他更弱視的族群去仇恨台語,覺得台語的教學會排擠到客語和原住民語言。這些都是中國政客卑鄙的分裂手法。那些中國政黨如果真的關心各族母語的存亡,就不要死巴著中國文史地不放,不要教那些出了社會根本用不到的文言文和鉅細靡遺的中國史地,把教學資源還給台灣本土,保證台灣台客原的母語保證教學資源都夠用。
編修網路撿到的文案
東亞史被刪減怎麼辦?這時候就回他們韓國瑜的話術:
「中國史對不起,請你回家學,不要在學校浪費學校的時間。因為我們沒有辦法在學校教中國史,我們必須在學校就教世界史跟台灣史。」
「我一定會推動,中國史跟爸爸媽媽學,我們就把中國史的經費變成獎金,檢定完畢,阿公阿嬤教得不錯,你這個孩子中國史學的很好,發獎金。那個媽媽,中國的媽媽,把孩子的中國史教的不錯,檢定及格發獎金就可以了,但是不能用學校的時間跟資源。」
原文案太夢:
好笑餒,叫別人母語要在家自己學,阿你想看三國演義不會回家自己去圖書館借哦。
https://www.facebook.com/tamonswag/posts/10225690015063406
#台灣史 #東亞史 #課綱
延伸閱讀
許政維:
1982年,時任臺灣省政府主席的李登輝的32歲獨子李憲文因鼻咽癌過逝,當年濟南教會的告別式選擇用臺語進行追思紀念,卻被老國代們當場斥責李登輝是在「搞臺獨」。
黨國連一個白髮人送黑髮人的聚會都能毫無憐憫心的進行批鬥,今天李登輝靈堂被潑個漆,又能算什麼呢?
華語霸權對母語的踐踏實例。李登輝在長子的告別式用台語對長子致詞,被國大代表權貴當場斥責:搞台獨!
消滅一個文化,優先消滅語言,中國政權,對台灣母語的撲殺,是系統性的結構性的。例子太多了。
耀伯新書試讀》捍衛母語尊嚴!國會殿堂台語質詢第一人
https://newtalk.tw/news/view/2017-10-22/101193
戴振耀:
『我最失望的,是原住民的立委莊金生,我佇爭取所有台灣母語的尊嚴,伊竟然反對,擱說「難道這裡也可以用阿美族語質詢嗎?誰聽得懂啊?」我說,你會使(可以)用阿美族語質詢呀,我支持你,立法院應該設翻譯⋯』
福佬沙文??????????
#華語霸權擺在你眼前你選擇把眼睛閉上
「講國語大家才聽得懂」是好理由嗎?為何你的好意反而成為壓力?
https://www.facebook.com/sunnyhengchun/posts/2849968108386271
摘
今天,經濟部長沈榮津以台語答詢時,國民黨立委廖國棟再次用「講國語大家才聽得懂」打斷了他,這已經不是國民黨第一次限制官員使用母語了,另一位國民黨立委林德福也曾阻止客語的報告,諷刺的是,被他阻止的人還是客委會的主委李永得。
國家語言發展法中明文規定,使用國家語言應不受限制,但國民黨依舊每次都用「大家都聽得懂」來阻止官員在國會上使用母語,這真的是好理由嗎?那可能要看你在意的是什麼。
台灣的本土語言,在國語政策後已成為弱勢,台語、客語或原住民各族的人們,絕大多數都只能透過使用華語來取得社會地位,變成「雙語」的使用者,但華語族群(包含原本母語是本土語言,但已被同化成華語使用者的後代)只需要單語就能生存。
於是面對溝通時,多數人會無法理解,為什麼明明我們都會華語,你卻偏偏要講母語?為什麼我們要浪費時間在翻譯你的母語上?久而久之,就算法律跟制度上仍有尊重語言權利的措施,但這種同儕壓力,就將迫使因為母語弱勢而成為雙語的族群,放棄他們使用母語的權利。
這也是為何接觸語言學界會普遍認為,在語言權利上,強調尊重,只不過是強勢語言同化弱勢語言的偽裝,只要使用強勢語言依舊能享有社會、經濟及政治上的優勢,只要使用弱勢語言的人依舊要靠強勢語言才能生存,那麼所謂的「彼此尊重」,講難聽一點,只是在等說這個語言的人死光。
所以「講國語大家才聽得懂」是好理由嗎?對國民黨這種不在乎台語、客語以及原住民各族語言文化續存的政黨來說,可能是好理由吧。
發生在中國的維吾爾族、西藏、蒙古、香港各地的語言屠殺,故事也是多到數不盡。那些都是台灣走過的路。
內蒙護母語第4死 公安掩蓋女公務員跳樓亡
https://news.ltn.com.tw/news/world/paper/1397788
閉上眼睛韓國電影 在 洪仲清臨床心理師 Facebook 八卦
對自己有著負面的思緒和感受,對妳絕對沒有幫助。如果妳犯過錯,就去弄清楚自己錯在哪裡,對自己保持仁慈與諒解,並且決定妳將來可以用怎樣不同的方式處理問題。寬恕自己,然後往前邁進。
用負面心態懲罰自己不會帶來任何好處。這樣做只會傷害妳,同時也傷害了妳創造自己應得的成功社交生活的能力。
放手讓負面思緒與感受離開,就像洗淨妳的心靈、身體和靈魂,為好事與正向的經驗做準備。雖然尊重妳所有的感受和經驗是很重要的,但妳並不需要永遠拖著它們到處跑。如果妳這麼做,這些事情會對妳的自信、還有妳對他人的信任產生負面影響。
取自《青少女生存手冊》
************************************
各位朋友,早安:
韓國N號房的新聞讓我有些感觸,所以找了這本書來分享。
https://www.marieclaire.com.tw/lifestyle/issue/48562/homeless-women-in-taiwan?atcr=3875f8
以我的經驗來說,大部分家長花最多時間跟孩子互動的議題,主要以課業為主,像是功課、考試、升學、補習……,有些還有才藝。這也不奇怪,因為孩子的生活,基本上也都是以學習為主。
可是,跟學校課業相關的學習,只是生活的一部分。更重要的生活教育,或者一個孩子的品格與情緒處理能力,卻只花了相對少數的時間跟孩子討論,也有可能幾乎沒討論。
我有時很納悶,但我也能理解,因為家長本身也不一定有跟孩子談相關議題的能力。不過,我們得要警惕,因為台灣也有類似的新聞。
https://www.ettoday.net/news/20200107/1619411.htm
像我現在推薦的這本書,會比較小眾,我猜孩子也不一定有興趣,我感覺可惜。因為心理或情緒教育,在我們的文化相當不受到重視。
對我來說,一個有自信的孩子,還有具備充分社交知識的孩子,會比較能判斷網路上的危險,也比較知道要在遇到困難之後跟家人求助。懂得處理自己的情緒,相對能臨危不亂、沉著應對。
雖然對我來說,有負面思緒與感受也沒關係,但作者帶著孩子進行的自我慈愛練習我相當贊成。這顯然對大人也有幫助,尤其是「用愛和接納療癒過去的妳」這個練習。
我想祝福正在成長中的女孩,能在安全的環境中長大,然後別用發生在自己身上的很多倒楣事,一直怪罪自己!
************************************
【文/ 露西・漢門】
十九歲的凱莉
激勵她的話:有那麼一會兒,我覺得再度像是我自己了。不是新的我,不是舊的我,就只是真正的我。
—— 蕾絲莉.泰許(Leslea Tash)
我還在念中學的時候很沒有自信,而且在社交方面自覺笨拙。從小孩到前青春期的這段轉變,對我來說並不是個美好時光。雖然我很想要有朋友,但對於交朋友這件事還是退縮不前,因為我不覺得自己有任何特別之處—妳懂的,我沒有別的小孩會喜歡的地方。我有個朋友海莉,我從幼稚園就認識她了,我們會一起出去。除此之外,我其實沒怎麼拓展我的社交生活。
在升高一前的夏天,我下定決心到了高中,事情一定要有所不同。我決定要確保我脫離自己的保護殼,去經營社交生活。我還是不覺得自己有任何優點或獨特之處,但我發誓我會強迫自己去交新朋友,享受快樂的高中生活。
高一那年剛開始的時候,我在某堂課上交了我的第一個新朋友。我裝得比我實際上更友善,而她也讓人很容易跟她交談,所以我們開始一起出去玩。她有個很大的朋友團體,似乎真的很有趣又活躍,而我喜歡待在每個人身邊,尤其是在學校裡。
在學校之外,狀況就不怎麼好了,因為我得知這些跑趴的青少年從父母那裡偷酒、晚上偷溜出門,然後就只是做些對我來說很勉強的事。起初我對這一切感到既害怕又不安,但我故意忽略這一點,因為我想要被他們接納。
那年我做了些讓我後悔的事情。我定期違反宵禁,製造出一大堆跟父母之間的衝突。我跟團體裡的一、兩個女孩出了點問題,導火線是每個人都在玩樂時發生的事情(我告訴妳的是故事的簡短版),緊接著便出現許多不必要的激烈衝突,沒完沒了。再強調一次,那時我更關心的是我想要有朋友,而不是我就快要失去自己 — 我當時肯定就快變成那樣了。
我收到第一份成績單的時候,才領悟到我迷失得多厲害。我一直都是個在乎自己是否表現良好的好學生,但我失去了這一點,而且我的成績糟透了。
後來我比較少跟海莉出去,她則交了其他似乎很不錯的朋友,但說實話,我並不想花太多力氣去認識她的新朋友。對她們而言,我太冷淡了。然而有個週末,我跟海莉一起過夜,我們做了所有我們在一起時總是會做的事。我們去逛二手商店,發現很酷的東西。我們徹夜聊天。早上醒來後,我們做了香蕉巧克力脆片鬆餅,還看了一部電影。
這樣很棒,但這不只是因為我們在做的事,我感覺更像是在做我自己。海莉和我總是會對天底下所發生的任何事情做冗長深入的談話。我們一直都是創意思考者,也是彼此很好的傾聽者,而我都忘了這對我來說意義非凡。海莉提醒我,我們對於上高中有多興奮,想在課堂上有良好表現,也想要結交朋友。我領悟到海莉跟她的朋友團體在一起時,她依然是她自己。更重要的是,我領悟到,就算我認為我只是跟新朋友們一起經歷正常的轉變,我其實已經忘記了我是誰,以及什麼事對我是最重要的。
我回家去,然後寫了張清單,列出我對於「舊的我」能想到的一切:我在乎學校表現,我喜歡某些簡單的樂趣,像是跟朋友去看電影、去二手商店買東西、騎腳踏車,還有出門覓食、閱讀和烘焙。我也寫下我所具備並且能貢獻給別人的所有特質。我寫下我是個好的朋友,而且我很樂於支持別人、對人有耐心。我把這一切都寫下來,而寫出這些讓我感覺比較好過、也更踏實,很有安慰效果。
我給青少女(尤其是剛進高中的新鮮人)的建議是,了解妳是什麼人,並且忠於自己。或者,如果妳因為任何理由,譬如一段關係、或者任何一種糟糕的階段而失去自己,那麼就去找回妳自己。
如果妳不喜歡自己的某個地方,妳可以在這方面做努力。而如果妳想要成長並且改變自己,這樣也很好,但前提是,絕對不要拋棄或者忘記妳是誰。別顧著吸收其他人的意見,卻沒有堅持保有讓妳變得特別、讓妳之所以是妳的那些特質。
***
放下對自己的負面想法和感受
在學習「我是誰」這條路上,許多人經歷了艱辛、尷尬、或者是很糟糕的社交時期。即便如此,就像凱莉的例子,順境與逆境都能幫助妳成長,提煉出妳的自我覺知。如果妳從有挑戰性的階段中學習,並且對往前邁進抱持正向的態度,這個說法尤其真實。
然而,許多女孩卻困在對自己與別人的負面感受中。如果社交成功起於理解到妳是誰、還有妳能貢獻些什麼,妳就需要在往前邁進之前,先放下負面感受。
要確定負面感受沒有把妳拖垮,需花點時間反思妳在社交上經歷過的艱困階段。妳記得妳感到特別不安、被排除在外或不快樂的時刻嗎?也可能負面感受是聚焦在對妳不好的其他人,或者跟妳相處不順利的人身上。請留意妳對自己和其他人所懷有的思緒與感受。
注意:「思緒」是發生在妳腦袋裡,在脖子以上的部分。「感受」是發生在妳體內,在脖子以下的部分。感受,名副其實就是妳體內的能量。當感受充滿痛楚、或者讓妳無法在生活中向前邁進時,在這些方面下功夫,讓妳可以宣洩出負面能量,是很有幫助的。
以下是凱莉在中學時對自己懷有的「負面思緒」:
•我不夠酷。
•我看起來不「對勁」,我的舉止不「對勁」。
•我不像其他青少女那麼好。
•我在其他人面前沒存在感。
•我覺得好笨拙。
以下是凱莉在中學時對自己懷有的「負面感受」:
•我覺得不安全。
•我覺得很焦慮。
•必須跟其他人互動的時候,我深感恐懼。
•我覺得尷尬又不自在。
接下來是凱莉現在的觀點:
•我對於中學時的我有溫柔的感受。
•我現在相信我既不比別人更好,但也不比別人糟。
•我不擔心自己跟別人做比較。
•我不擔心自己不夠酷。
•我確保自己在正軌上,喜歡自己並接納自己,這讓我可以保持自信,並且樂於認識其他人。
當凱莉回顧她的負面思緒與感受時,已經能夠對自己敞開心扉,並抱持宏觀的看法。
***
練習1
■ 寫下妳對自己的評價
效法凱莉的例子,寫下妳對自己所持有的思緒與感受。
妳可以在一張紙或是妳的訣竅筆記本裡寫下妳的回應。
看看妳寫下的內容。現在就是放手讓負面思緒與感受離開的時機,這樣妳就可以向前邁進,並且創造出妳想要的正向經驗。
■ 清理負面能量
放手讓負面思緒與感受離開,就像洗淨妳的心靈、身體和靈魂,為好事與正向的經驗做準備。雖然尊重妳所有的感受和經驗是很重要的,但妳並不需要永遠拖著它們到處跑。如果妳這麼做,這些事情會對妳的自信、還有妳對他人的信任產生負面影響。以下這個練習可幫助妳清理負面能量。
***
練習2
■ 用愛和接納療癒過去的妳
嘗試過這個練習的青少女表示,這能幫助她們用正面能量和樂觀取代負面能量。
•找一個有隱私且讓妳覺得舒適的地方。
•坐下來,閉上眼睛,然後做三次長而慢的呼吸。
•吸氣時,朝自己體內吸進愛與療癒的能量。
•呼氣時,釋放掉任何負面能量、痛苦或憂傷。
•繼續吸氣(吸進愛與療癒的能量)和呼氣(釋放負面能量、痛苦或憂傷),妳想要維持多久都可以。就算只做一分鐘,也會讓妳準備好進行這個練習的下一部分。
現在,想像某個版本的自己坐在妳面前,接著依照下面的指示做。選擇處於某段社交艱困時期的妳。以凱莉為例,她選擇了中學時期的自己。(之後,她又做了這個練習一次,那次她想像的是高一時的自己。)
•想像妳看起來的樣子。也許妳可以想著妳當時的穿著和髮型。在妳把這個形象的自己保留在心裡的時候,請對當時的妳—這個想要被喜愛與被接納的女孩 — 產生一種愛的感受。
•把這個屬於妳自己的形象保留在妳面前,接著長而緩慢地呼吸五次。每一次吸氣,就想像妳把愛與仁慈吸進心裡;每一次吐氣,就想像妳的心把愛照耀到當時的妳身上,也就是此刻坐在妳面前的那個形象。
•吸氣時,感覺空氣進入妳的鼻子,想像妳用心中的溫暖加熱空氣;呼氣時,想像妳把一道閃閃發亮的神奇光束,導向坐在妳面前的那個女孩。
•想像這股能量療癒了她,讓她恢復到平靜幸福的狀態。
•告訴那個女孩妳愛她,還有妳已經計畫好要向前邁進,創造一個對妳們倆都很充實且滿足的社交生活。
•伸出妳的雙臂環住她、擁抱她,直到她融入妳的心裡為止,妳會在那裡用極大的愛和安全感守護她。
任何時候只要妳需要清理對自己的負面感受,請盡情做這個練習,也請盡情使用妳選擇的任何創意方式來修改這個練習。無論讓妳感覺不好受的事情是什麼,請記得用愛照耀自己,這麼做將有助於讓事情好轉。
妳也可以用這個練習,清理妳對某個人或某些人的負面感受,甚至是某些對妳而言有著負面能量的情境。只要想像那個人、那些人或那個情境,然後把愛與仁慈的光芒照向妳想要清理的負面能量。
對自己有著負面的思緒和感受,對妳絕對沒有幫助。如果妳犯過錯,就去弄清楚自己錯在哪裡,對自己保持仁慈與諒解,並且決定妳將來可以用怎樣不同的方式處理問題。寬恕自己,然後往前邁進。
用負面心態懲罰自己不會帶來任何好處。這樣做只會傷害妳,同時也傷害了妳創造自己應得的成功社交生活的能力。
■ 創造正向心態
現在妳已經清理了某些負面思緒和感受,接下來何不創造一些正向的動能呢?學習用溫柔的方式看待妳自己和其他人,是成功社交的關鍵。
舉例來說,與其想著:「七年級真是糟透了。我是個笨拙的呆子,一個朋友也沒有。」
不如轉變成:「七年級雖然不是我過得最好的一年,但我現在比較大了,學習到很多,而我有更多力量,讓我的社交生活變得更好。」
以下有更多可以嘗試的正面想法:
•生活對我來說變得越來越好了,因為我是個好人,而且我一直在成長、改變和進步。
•我有很多可以跟其他人分享的美好特質。
•我身上有很多讓人喜愛的地方。在我過我的生活時,我會牢記這一點。我喜歡我自己,其他人也同樣喜歡我。
•遇到一些艱困時期是很正常的,但我總是在學習,而且我對於往前邁進感到很興奮。
•我接受其他人也會改變,而且通常會脫離他們所經歷的艱困階段,繼續向前邁進。
•我時時刻刻都感覺自己更加有自信。我喜歡練習正向思考。
***
練習3
■ 用正向心態激勵自己
想像更多正向的思緒,把這些想法寫在紙上或是妳的訣竅筆記本裡。妳甚至可以把它們寫在彩色索引卡上,然後把卡片放在妳的房間。想像明天早上妳抓起襪子,然後看到一張亮橙色卡片提醒妳—生活正變得越來越美好。
有個青少女練習去實踐這個想法:「我的生活正變得越來越美好。我每天都變得越來越有自信。」在她練習這個想法的時候,她專注於確實把這個念頭當真,並且讓這種感覺深深地停駐在她的心靈和身體之中。讓她震驚的是,透過這個簡單的練習,她的生活就像施了魔法一樣,開始有了許多改變。這是千真萬確的,一旦妳越常練習用正面的想法和感受看待一切,它就越來越能夠變成妳的「新常態」。試試看吧!
■ 珍視過往那個受傷的妳
現在妳已清理了負面心態,正在創造正向思考的新習慣,妳就準備好去辨識出妳在社交上能夠給予的東西。知道妳自己有何特殊之處,能夠讓妳有個概念,明白妳能給予朋友什麼—或者是如同這一課前面所說的,「妳帶了什麼到派對上」。某些女孩覺得很難認可自身的良好特質。女孩們之所以可能忽略或無視於自己的優勢和良好特質,有兩種常見的理由。妳對其中任何一種理由有同感嗎?
1.對自己很嚴苛(自我批判)是妳的習慣。妳總是把焦點放在自認為是缺陷或弱點的事情上。
2.比起妳對自己的看法,妳更在意別人對妳的看法。
如果妳對上述其中一個或兩個理由感同身受,沒關係,知道妳需要在哪些方面做功課是很好的。要形成負面習慣和模式是很容易的,而改善和轉變的第一步就是先察覺到它們,接下來妳就可以用能幫助妳創造出較佳習慣的練習來取代這些負面事物。
.
以上文字取自
青少女生存手冊:認識中學女生的交友問題,協助她建立自信、處理衝突的十堂課
https://www.books.com.tw/products/0010847682
.
5/2 台中免費公益講座_如何陪伴與傾聽孩子的情緒
https://www.facebook.com/events/189853315441996/
5/15 台北免費公益講座_談家庭衝突調適
https://www.facebook.com/events/1266384843569683/
5/30 三重免費公益講座_樂讀親子共學系列講座_以善意應對青少年情緒人際問題
https://www.facebook.com/events/189917322447609/
相信自己是夠好的媽媽:是犧牲,還是責任?是妥協,還是平衡?放下對母愛的執著,恢復你的生命彈性,重新找回愛自己的方式
博客來:https://bit.ly/2vhVD9s
讀書花園:https://bit.ly/2GEA9dH
誠品:https://bit.ly/2W4E3Sq
金石堂:https://bit.ly/2vhQ6jh
閉上眼睛韓國電影 在 伊格言Egoyan Zheng Youtube 的評價
伊格言詩集《與孤寂等輕》|2019|逗点出版
☞Instagram|http://www.instagram.com/egoyanzheng
#詩 #伊格言 #與孤寂等輕
1.
當你吹滅我瞳孔中的幻影
黑暗中我便失去了眼睛
2.
像一段誤入歧途的早晨,灰塵裡
停止生長的日光
貝貝,我想和你說話
但我忘記擁抱的文法已很久了
19.
夏天是我
小熊是我
你說你夢見昨晚
細雨降落在遙遠的銀河
所以還是下雨了呀。
你帶傘了嗎
我多麼害怕
你因在雨中睡去而著涼
你終於醒了嗎
你美好而透明的手指
陽光溫潤
群星間都是潔淨的空氣
當你比劃著它們
星球們不再彼此遠離
淚水與笑聲
就相愛了
我是草原
我是巨大的鮭魚
我是最初最純淨的宇宙
我是蜂蜜
21.
如何成為一隻獨行的狼?
當季風吹過
花開滿曠野
去年的死亡在
雪與冰中融化
枯草葉沙沙親吻小腿
傷痕在心上降落,如此
親切纏綿
風中我凝望遠方──
世界啊,你像一個
一再失約的人
32.
有時抽筋
像唱到副歌最後升key
以為接近終點
忽然又將你吊起
有些愛情令人抽筋
約會的時候像在重訓
情話說到一半
氣喘噓噓
這鬼哭神號的包廂啊,到處都是
換氣不順的男女
重要時刻,捨不得切歌又唱不上去
但開始的時候你不會知道──
開始的時候,他們總先騙你:
歡樂,真情,弘音心
33.
恐怖片太恐怖的話
可以閉上眼睛
但坐隔壁的情人可能會趁機
偷偷親你
沒有比在黑暗的電影院中被偷親
更恐怖的事了。愛情顯為一
巨大而難以擺脫之恐怖電影
不要相信情人
不要相信戲院
上樓時別搭電梯
補妝時別照鏡子。但
不用擔心逃不出去,因為
逃生門會自己打開
門外的迷宮裡
鬼在等你
47.
荒原無人
天頂垂落著
死亡的群星
河流覆雪經年
再無人傳誦
去年大陸的漂移
月光照拂枯草
每一支巨大的鹿角
皆已進化為獸骨
所有曾經的血與蹄印
我嶙峋崎嶇的心啊──
貝貝,你是我愛情
永恆的化石
49.
想像在夢裡遇見你,雪夜的
異國機場
天使們皆因地面結冰而放棄了起降
整個無眠的夜,塔台播放著你
甜蜜的吟唱
廊道無人,我們是不是
遙遙相望的兩座燈箱呢?
貝貝,看著我
讓視線射穿心
讓我跟著你唱:
你是命運,無可逃躲
你是神祇私藏的美學,無法歸納
你是沉靜而分歧的枝椏,無從簡化
你是雪上的足印,斬釘截鐵
你是空氣
你是冷冽的呼吸
你是永不消融的手澤
你是,啊,冰晶與心
碎裂的脆響
──────
伊格言,小說家、詩人,《聯合文學》雜誌2010年8月號封面人物。
著有《噬夢人》、《與孤寂等輕》、《你是穿入我瞳孔的光》、《拜訪糖果阿姨》、《零地點GroundZero》、《幻事錄:伊格言的現代小說經典十六講》、《甕中人》等書。
作品已譯為多國文字,並於日本白水社、韓國Alma、中國世紀文景等出版社出版。
曾獲聯合文學小說新人獎、自由時報林榮三文學獎、吳濁流文學獎長篇小說獎、華文科幻星雲獎長篇小說獎、中央社台灣十大潛力人物等;並入圍英仕曼亞洲文學獎(Man Asian Literary Prize)、歐康納國際小說獎(Frank O'Connor International Short Story Award)、台灣文學獎長篇小說金典獎、台北國際書展大獎、華語文學傳媒大獎年度小說家等獎項。
獲選《聯合文學》雜誌「20位40歲以下最受期待的華文小說家」;著作亦曾獲《聯合文學》雜誌2010年度之書、2010、2011、2013博客來網路書店華文創作百大排行榜等殊榮。
曾任德國柏林文學協會(Literarisches Colloquium Berlin)駐會作家、香港浸會大學國際作家工作坊(IWW)訪問作家、中興大學駐校作家、成功大學駐校藝術家、元智大學駐校作家等。
────────────────────
☞ Readmoo專訪1:如果在YouTube,一個小說家
https://news.readmoo.com/2020/01/07/200107-interview-with-egoyan/
☞ Readmoo專訪2:那些關於孤寂的問題,以及......
https://news.readmoo.com/2019/03/21/190321-lonelieness/
☞ 關鍵評論網專訪:透過YouTube頻道展示文學,我的小說虛構其實是把刀子
https://www.thenewslens.com/article/133126?fbclid=IwAR0BOrC-jcSM9pE3iOFSBGmLUQo49QVp20TCGbyCRaBgC2iHMkT0AyDwjwI
☞ 香港文匯報專訪:棄醫從文,伊格言闖進精神世界
http://paper.wenweipo.com/2019/09/02/OT1909020001.htm
────
小說是什麼?我認為,好的小說是一則猜想──像數學上「哥德巴赫的猜想」那樣的猜想。猜想什麼?猜想一則符號系統(於此,是文字符號系統)中的可能真理。這真理的解釋範圍或許很小,甚至有可能終究無法被證明(哥德爾的不完備定理早就告訴我們這件事);但藝術求的從來便不是白紙黑字的嚴密證明,是我們閱讀此則猜想,從而無限逼近那則真理時的智性愉悅。如若一篇小說無法給我們這樣的智性,那麼,它就不會是最好的小說。
是之謂小說的智性。───伊格言
閉上眼睛韓國電影 在 伊格言Egoyan Zheng Youtube 的評價
☞艾莉絲‧孟若作品
https://rebrand.ly/d93a7
☞伊格言作品
https://rebrand.ly/rg2brg
─────
☞〈與上帝討價還價的後果──艾莉絲‧孟若〈柱和樑〉〉全文連結:https://www.egoyanzheng.com/single-post/2020/03/07/%E8%88%87%E4%B8%8A%E5%B8%9D%E8%A8%8E%E5%83%B9%E9%82%84%E5%83%B9%E7%9A%84%E5%BE%8C%E6%9E%9C%E2%94%80%E2%94%80%E8%89%BE%E8%8E%89%E7%B5%B2%E2%80%A7%E5%AD%9F%E8%8B%A5%E3%80%88%E6%9F%B1%E5%92%8C%E6%A8%91%E3%80%89
☞IG:https://www.instagram.com/egoyanzheng/
☞請記得按讚、留言、分享、訂閱、小鈴鐺喔。
#孟若 #小說 #諾貝爾文學獎
────
上一集我們講述了艾莉絲.孟若的小說〈浮橋〉,尼爾和金妮這對夫妻陷入了緊張關係,尼爾將太太獨自留在車上;
而金妮突然有了尿意,躲進玉米田小解,回來後遇到一位小鮮肉瑞克。瑞克開始與金妮攀談。
這對初次邂逅的男女,討論了一件奇怪的事:
「是嗎?」他說:「我也不戴錶。我從沒見過也不戴錶的人。」
她說:「對,從來不戴。」
「我也是。從來就不戴。我不知道為什麼。從來不想戴。就像,我好像本來就知道時間。差個一兩分鐘上下。頂多五分鐘。有時餐館顧客問我,你知道幾點嗎,我就告訴他們。他們根本沒注意到我沒戴錶。廚房有鐘,我一有空就去查看。從沒一次我得進去跟他們更正的。」
「我也曾經能那樣,偶爾。」金妮說:「我猜若從不戴錶,你會發展出一種感覺來。」
「是啊,真的會。」
「那你說現在幾點了?」
他們討論手錶?當然不是。他們在討論時間?討論現在幾點?可能也不是。
他們真正在討論的,絕非時間本身,而是一種「特異功能」:對自然韻律的感知。
他們這種人自有其「體內時計」,這種器械不是規範日常作息的鐘錶,而是向自然敞開、向人的本性敞開。
伊格言說,他們「心跳同於自然」。
於是當金妮的丈夫把她留在車內,獨自到屋內作客(他們正在屋內算命),
他不會知道屋外也正發生一場命定的,未曾預料的意外──金妮和瑞克的邂逅。
對,尼爾當然不會知道,因為尼爾並不是這種「心跳同於自然」的人。
然後在屋外,瑞克將金妮帶上車,開車前往他自己的秘密私房景點,一座橫跨於沼澤上的浮橋:
橋身輕微移動讓她想像所有這些樹和蘆葦田都都安在淺碟子上的土裡,而路是條漂浮的土絲帶,下面都是水。水彷彿這麼靜止,但又不可能是靜止的,因為如果你拿眼盯住一顆星的水影,就看得出那星是怎麼眨動變形又溜出視線。然後又回來了──但可能不是同一顆。
直到這時她才發現沒有了帽子。她下車小便時沒戴,還有她和瑞克講話時也沒戴。麥特講笑話時,她坐在車裡頭靠椅背眼睛閉上也沒戴。她一定把帽子掉在玉米田裡,而慌張中就把它留在那裡了。
伊格言分析,被丟失的帽子顯然隱喻著金妮過去那循規蹈矩的人生、正常無比的文明生活──但這隱喻的威力或許還不如在它之前段那關乎水流與星群的描述。
暗夜中,黑暗正被更巨大的黑暗吞噬,而浮橋邊,沼澤水面恍若靜止,但不盡然。
當你凝視著水面上的星星,那星星可能在難以察覺的極細微波動中移動或隱沒,而後復現──但可能不是同一顆。
伊格言如此形容:
這是一段奇異的述寫。如同海面上漂流的瓶中信,這鏡頭顯然極其安靜,但其內容物又如此「有戲」,如此喧嘩,充滿張力。那「不知是否是同一顆星星」的想法(一段小小的哲思,一段微縮的辯證)投射出某種虛幻感,而「水面搖盪中的星群」之實景,同樣予人虛幻之感。那不是星星本身,那只是星光稍縱即逝的倒影;那不僅僅是虛幻,那是雙重的虛幻。幻視之中,一切實存之物皆彷彿蜃影。讀者與小說主角老婦金妮在此結伴步上了浮橋,意外的旅途;而正是這神秘時刻的初現預示了下一個神秘時刻:一個吻。夜裡浮橋上,男孩與老婦的深情一吻......
─────
伊格言,小說家、詩人,《聯合文學》雜誌2010年8月號封面人物。
著有《噬夢人》、《與孤寂等輕》、《你是穿入我瞳孔的光》、《拜訪糖果阿姨》、《零地點GroundZero》、《幻事錄:伊格言的現代小說經典十六講》、《甕中人》等書。
作品已譯為多國文字,並於日本白水社、韓國Alma、中國世紀文景等出版社出版。
曾獲聯合文學小說新人獎、自由時報林榮三文學獎、吳濁流文學獎長篇小說獎、華文科幻星雲獎長篇小說獎、中央社台灣十大潛力人物等;並入圍英仕曼亞洲文學獎(Man Asian Literary Prize)、歐康納國際小說獎(Frank O'Connor International Short Story Award)、台灣文學獎長篇小說金典獎、台北國際書展大獎、華語文學傳媒大獎年度小說家等獎項。
獲選《聯合文學》雜誌「20位40歲以下最受期待的華文小說家」;著作亦曾獲《聯合文學》雜誌2010年度之書、2010、2011、2013博客來網路書店華文創作百大排行榜等殊榮。
曾任德國柏林文學協會(Literarisches Colloquium Berlin)駐會作家、香港浸會大學國際作家工作坊(IWW)訪問作家、中興大學駐校作家、成功大學駐校藝術家、元智大學駐校作家等。
Readmoo專訪1:如果在YouTube,一個小說家
https://news.readmoo.com/2020/01/07/200107-interview-with-egoyan/
Readmoo專訪2:那些關於孤寂的問題,以及......
https://news.readmoo.com/2019/03/21/190321-lonelieness/
────
小說是什麼?我認為,好的小說是一則猜想──像數學上「哥德巴赫的猜想」那樣的猜想。猜想什麼?猜想一則符號系統(於此,是文字符號系統)中的可能真理。這真理的解釋範圍或許很小,甚至有可能終究無法被證明(哥德爾的不完備定理早就告訴我們這件事);但藝術求的從來便不是白紙黑字的嚴密證明,是我們閱讀此則猜想,從而無限逼近那則真理時的智性愉悅。如若一篇小說無法給我們這樣的智性,那麼,它就不會是最好的小說。
是之謂小說的智性。───伊格言
閉上眼睛韓國電影 在 閉上眼睛韓國電影在PTT/Dcard完整相關資訊 - 萌寵公園 的八卦
闭上眼睛 - 电影- 豆瓣闭上眼睛豆瓣评分:4.5 简介:改编自同名网络漫画。 该片讲述... 闭上眼睛. 눈을감다(2017). 韩国/ 剧情/ 悬疑/ 2017-04-25(韩国)上映/ 片长144分钟 ... ... <看更多>
閉上眼睛韓國電影 在 閉上眼睛電影在PTT/Dcard完整相關資訊 - 小文青生活 的八卦
順流、逆流、力爭上流?(無雷)最好看難忘的韓國電影《寄生上流/寄生...2019年8月18日· ... 但閉上眼睛,我仍可記得很多韓國電影的片名劇情,也推薦我蠻愛的18部給大家。 .. ... <看更多>
閉上眼睛韓國電影 在 閉上眼睛韓國電影在PTT/Dcard完整相關資訊 - 萌寵公園 的八卦
闭上眼睛 - 电影- 豆瓣闭上眼睛豆瓣评分:4.5 简介:改编自同名网络漫画。 该片讲述... 闭上眼睛. 눈을감다(2017). 韩国/ 剧情/ 悬疑/ 2017-04-25(韩国)上映/ 片长144分钟 ...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