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疫情重點【新增27例本土,17例死亡;疫苗預約系統今上線,金馬澎地區先試辦,下週後全台開放;明後兩天將有175萬劑AZ疫苗抵台】
台灣今(6)日新增27例本土COVID-19(又稱新冠肺炎、武漢肺炎)確診個案,以及17例死亡個案。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指揮官、衛福部部長陳時中表示,還需觀察近期疫情,判斷7月12日解封狀況,不過目前也在研擬內用外食等餐飲指引規定。
今天全國防疫會議後記者會中宣布「疫苗施打意願登記與預約系統」正式上線,由規劃的政務委員唐鳳說明首波將在金門、馬祖、澎湖試辦,未來民眾可直接透過該網路平台登記接種意願,等疫苗量充足時,則會透過簡訊通知符合資格的民眾,就能開始預約接種。今天先針對第九類、第十類民眾,分別為19~64歲具有易導致嚴重疾病的高風險疾病者、罕見疾病及重大傷病者,以及50~64歲成人登記,其他民眾則預計於7月13日開始登記。
台灣疫苗取得再有進展,明(7)日下午自購的62萬劑AZ疫苗將會抵達台灣,而日本也宣布,第二批贈送台灣的113萬劑AZ疫苗將在後天(8日)抵台,明後兩天將會再有175萬劑疫苗到貨,預計封緘檢驗後15日可開始使用。陳時中指出,隨著疫苗到貨愈來愈多,將會觀察已開放族群的施打量,再決定是否開放第九類、第十類接種。
■新增27例本土確診,分布4縣市,其中15人為居家隔離者
陳時中表示,今日新增27例本土確診,其中有15例是居家隔離期間或期滿採檢確診。個案分布以台北市14例最多,新北市11例,屏東縣及彰化縣各1例;其中17例為已知感染源、10例調查中,相關疫情調查持續進行中。此外,今日還有2例境外移入,總解隔離比例達80.8%。
屏東的Delta變種病毒株群聚案今日再新增1例,這起群聚案一共有17人確診。陳時中表示,這名確診者(案15184)可能在兩個時間點被感染,第一是6月20日,他與另3名確診者一起泡茶;第二則是6月26日,他與另一確診者共同搭乘防疫巴士前往集中檢疫所。這名確診個案的Ct值30,指揮中心醫療應變組副組長、疾病管制署副署長羅一鈞表示,此案目前已經做了第二次採檢,Ct值略降到28,血清抗體呈現陰性,因此目前判斷為剛被感染早期發病階段。
目前國內本土確診數持續下降,陳時中表示,三級警戒標準是「每週3個以上社區感染群聚」或「每天感染源不明病例大於10例」,目前已有2天不明感染源低於10人。不過,他表示這個指標較不穩定,確診數很少,因此接下來會討論更新警戒標準,尋求可以控制疫情的指標,也有對應的應變能力標準。
至於7月12日是否能解封,陳時中說還需要看這幾天疫情狀況,不過指揮中心已經在規劃解封的條件,包括如何可以內用外食等,要在疫情可控下讓生活逐步恢復正常。
■確診康復後有呼吸困難、嗅味覺改變等後遺症,醫師:一年內康復
此外,COVID-19確診者痊癒後,國外也有不少感染者康復後仍有後遺症。指揮中心在6月23日更新的治療指引第12版中提到,「部分COVID-19患者在發病後4週會有持續性或新出現的症狀,研究認為發生率介於30~80%間,症狀包括疲倦、呼吸困難、嗅味覺改變、睡眠障礙等,但各器官系統均可能出現相關症狀。目前醫學界對於此所知仍有限。」
台灣5月爆發社區大規模感染後,也有不少人已經急性發病超過4週,是否有後遺症追蹤?對此,羅一鈞表示,目前指揮中心沒有針對康復者進行長期追蹤計畫,不過醫學中心會對病患進行後續追蹤作為臨床研究,未來指揮中心會透過健保就醫資料,了解確診者後續就醫和病況,但對此還無法掌握。
台灣感染症醫學會名譽理事長、台大兒童醫院院長黃立民表示,目前根據國外的臨床紀錄,這些後遺症都在一年內康復,過去急性傳染病感染幾乎沒有像這隻病毒會造成這麼久的後遺症,「這隻病毒會造成人體血管栓塞,也可能會有組織壞死,但多數的後遺症如嗅味覺改變都會完全康復,少數如呼吸急促則因人而異。」
■疫苗預約登記平台今日金馬澎試辦,13日本島第九類、第十類登記接種意向
今日上午政委唐鳳參與全國防疫會議後記者會,宣布疫苗施打意願登記與預約系統施行的時程。第九類、第十類民眾,分別為19~64歲具有易導致嚴重疾病的高風險疾病者、罕見疾病及重大傷病者,以及50~64歲成人,可以先輸入「公費疫苗預約平台」網址(https://1922.gov.tw/vas/ )進行意願登記,指揮中心會按照疫苗的存量,依據簡訊通知符合預約資格的民眾,接獲通知者就拿去接種疫苗。
目前從金門、馬祖、澎湖開始試辦登記,登記時間從今天上午10點至明天下午5點,8日上午10點至9日下午5點開放預約;本島的民眾則預計在7月13日開始登記,下旬分批預約。
不過,陳時中表示,截至今天下午2點,第九類登記已有6萬1千多人,第十類則有77萬3千多人;金馬澎共2,296人登記意願。
政委唐鳳也針對預約平台說明重點:
●輸入網址後,使用健保卡左下角的健保號碼作為登入方式,並輸入可以收到簡訊的手機號碼,再填入想要就近接種的行政區,可以預設兩種疫苗都願意接種,再按送出。
●兩類的族群將會同時開放。假設第九類、第十類人數剛好1:1,目前若有160萬劑疫苗,就會第九類、第十類各分得80萬劑,並從該類的最高齡開始依序往下接種。
●每週三下午5點會收單做統計,符合資格者,週四到週日可預約隔週接種時段,並可更改輸入內容;其他未符合資格者就停留在意願登記介面。
●若無法使用網址預約,可以前往超商、衛生所、藥局手動預約,就近行政區則以該地點距離優先顯示。
●若預約到當日接種卻未出現,需隔週才能預約,再下週才能接種,因此會比原本接種時間延後2週。
●若符合第九類、第十類,已經打完第一劑的民眾,符合兩劑間隔時間,也同樣可以預約;但若希望接種不同廠牌,則要看指揮中心是否同意。
陳時中也補充,並非有意願登記就全數符合資格,50~64歲年齡族群沒問題,但像第九類重病、罕病、慢性疾病患者,則有一定的標準,屆時指揮中心會跟健保署資料對接,找出符合資格的民眾做核對。
■環南市場新增1確診,7月8日展開第二次全員PCR檢測
環南市場休市3天後今日復市,一早台北市長柯文哲與陳時中皆到現場查看復市後狀況,但現場人潮較少,不復以往市場人潮。陳時中說明,8日將會展開第二次環南市場全員PCR檢測,確認已無傳播鏈。
陳時中表示,昨日環南市場篩檢站一共採檢964人,其中961人陰性、3人陽性。陽性個案中,有2人是以前感染過的舊案,新增的確診者是批貨者,而非市場裡的攤商。他補充,環南市場復市後,篩檢站會移往旁邊的雙園國中持續採檢。
目前台北市3市場確診總數下修至230人,居家隔離人數276人,匡列的接觸者共291人。陳時中表示,已針對環南市場、北農等市場群聚案的確診者進行病毒基因定序,結果發現是Alpha病毒株,與屏東的Delta株沒有關聯。
另外台北市中正區的忠勤里6棟國宅內700多戶居民,從上月18日開始,陸續有16例確診個案傳出,上週還有3例不明感染源,北市府今天啟動「忠勤專案」,由防疫專車載當地居民到醫院進行PCR篩檢,從上午8開始發車,每20分鐘一班,截至中午12時為止,已經篩檢235人。
■確診後死亡17人、疑似疫苗接種後死亡10人
今日確診後死亡個案較多,共有17人。羅一鈞表示,其中有3名個案僅40多歲,但因為慢性疾病、肺炎,以及本身長期臥床等原因加上併發症,最後病況惡化過世。
對於死亡人數突然暴增,指揮中心發言人、疾病管制署副署長莊人祥表示,可能原因是週末醫院的維護量較少,週一上班時開始慢慢增加,指揮中心收到通報就會公開,「沒有壓著死亡案例。」
疑似疫苗接種後死亡部分,今日則新增10例,其中8例為AZ疫苗、2例莫德納疫苗。莊人祥表示,AZ疫苗接種個案年齡介於62歲至96歲,在疫苗接種後9~19天間發生;莫德納疫苗接種年齡則介於63歲至84歲,接種疫苗後2~4天內發生,這10例案件有8例都是75歲以上民眾,3例為洗腎患者,7例有慢性病史。
今日也公布解剖70例疑似疫苗接種後死亡結果,莊人祥說,51例與慢性病相關、4例嗆噎窒息、2例頸椎骨折、1例呼吸道阻塞、4例疑似肺炎、2例泌尿道感染、1例氣管內有管灌倒流液體、1例為咽喉炎、1例是胃穿孔併腹膜炎、1例為消化道出血、2例待釐清。
(文/陳潔 ;設計與資料整理/江世民、戴淨妍;攝影/林彥廷、鄭宇辰、陳曉威、楊子磊)
#延伸閱讀
【報導者Podcast──報導幕後|追出北農隱形傳播鏈,記者看見的防疫「邊緣人」心聲】https://bit.ly/3h8o6HA
【疫苗進行式:COVID-19全球疫苗接種即時追蹤】https://bit.ly/2TFeFX0
【從武漢到世界──COVID-19(武漢肺炎)疫情即時脈動】http://bit.ly/2HMR2T6
#報導者 #COVID19 #本土案例 #確診 #死亡個案 #疫苗 #疫苗預約系統 #AZ疫苗 #莫德納 #Delta變異株 #北農 #環南市場 #PCR #群聚感染
長期洗腎後遺症 在 頸椎骨折實驗記錄報告 Facebook 八卦
原....原來如此!!!
<洗腎一次不會洗一輩子>
洗腎一次不會洗一輩子
如同補習一次不會補一輩子
成績恢復就可以停止補習
拖著不管才會死當
健保發的第一次洗腎
的<重大傷病卡>
時效只核准三個月
就是因為很多
急性腎臟損傷是可以恢復的
即使到了今天
我還是遇到很多病患
認為洗腎一次終身洗腎
這個觀念錯得離譜
就跟公司營運 學習成績一樣
短暫的借助外在幫忙
並不會讓自己的本身體質惡化
公司借錢一次不會永遠借錢
學生補習一次不會終身補習
只要營運/成績恢復
自然可以停止外在協助
除非長期掏空
完全不管放任惡化
才會宣告倒閉
腎臟功能原先100分
要到剩不到10分才需要洗腎
拜託不會拖到最後才來看醫師
好比下圍棋
早點讓電腦圍棋高手
(alphago 阿法狗)接手
本來會輸的棋局
也能反敗為勝
可是你如果先試試偏方
拖到最後一子才換手
阿法狗也只能幫你認輸而已
在我手上治療
短期洗腎後來恢復
不用洗腎的起碼十多個(大約一成)
腎功能有問題門診治療後
維持穩定的佔絕大多數(七成)
可惜拖太久不肯就醫的病患還是很多
等到真的很不舒服才來 (兩成)
(我在榮總拿到腎臟專科醫師
轉來台北市立中興醫院
擔任主治醫師也才滿四年)
希望大家廣為宣傳
好好控制糖尿病/高血壓
快快樂樂度過每一天
真的不要拖到真正不舒服
最後不得已才就醫
(好比真的拖到七科
全當掉才來找老師
神仙也只能請你留級)
我是腎臟科醫師
我不希望你洗腎
把病患朋友的腎功能救回來
(比起讓他們接受透析)
治療的成就感大很多
很有在全壘打牆邊
把球接回來的快感
拖延造成的後遺症
包括營養不良 免疫崩盤
腸胃出血 皮膚搔癢抓傷
甚至肺水腫 心律不整死亡
我真的每次看到每次痛
希望每個人都健康
救人一命勝造七級浮屠
分享正確觀念
增進大家健康
靠我們一起努力
#我愛台灣
#腎臟科醫師心裡話
補充後記
有朋友問到如何可以回復
簡單說對症下藥
有慢性病(糖尿病 高血壓)
好好控制調整用藥
有急性泌尿道感染
則用抗生素治療感染
腎臟本身血液供應不足
可以紅血球生成素 改善貧血
心臟衰竭肺部充血
則使用利尿劑排除多餘水分
腎臟尿液排泄不順
可以放置導管,加以引流
腎臟本身病變或是發炎
可以用免疫抑制
一般來說八成以上對症下藥
一周內都有良好效果
之後最常跟我講的話就是
"早知道可以這樣好起來
我就早點來看你(腎臟科醫師)"
我也是這麼希望
有病痛的朋友都能隨著治療
恢復身體健康
歡迎分享 感恩
長期洗腎後遺症 在 Dr.李薇復健與生活頻道 Facebook 八卦
#跑馬拉松加喝酒後導致橫紋肌溶解症
#開始上班上課提醒大家出門日夜溫差大注意保暖喔
門診來了一位47歲的女性走路緩慢又內八跛行緩慢走進診間,她要坐下來之前,還要扶著桌子上才能慢慢地坐下來,起身也是。她很緊張地問:醫生,我是不是得到了小兒麻痺?她說隔壁鄰居從小就小兒麻痺,她最近過年期間常常跟鄰居打麻將,不知道是不是這樣被傳染了?我跟她解釋:小兒麻痺現在在台灣幾乎絕跡了,目前本土很難有傳染的跡象。問她在沒有力之前,有沒有執行什麼活動?她說:都沒有啊!在一旁的老公也說:過年她都在家裡,頂多去鄰居家打麻將而已。
問他們不出所以然,腳雖然沒有力但是不會痛,但是雙腳突然無力一定是有疾病, 問尿尿顏色沒有變色,他們也說沒有。
接下來安排檢查:#尿液的顏色是茶色的,抽血報告: #CK非常高,腎臟功能和電解質都異常,診斷:#橫紋肌溶解症合併急性腎衰竭!
我跟病人解釋報告的時,再次問了她有沒有相關的誘發因子,是怕有隱藏的疾病,#病人一直跟我使眼色,#我就假裝說病人這個疾病現在很需要補充牛奶,請先生趕快去買牛奶(#以上是錯誤示範)。病人一個人在診間就從實招來,她說:她跟老公說那幾天回娘家,其實她偷偷跑去參加全馬馬拉松,因為老公說新聞上很多人跑步跑到暴斃,而且病人本身也有二尖瓣脫垂,所以她先生不同意太太做劇烈運動,更不用說是跑馬拉松了,而且先生也不同意她喝酒,說去隔壁打麻將,其實都是跟好朋友在酒拼,有時候喝一喝太醉,乾脆就睡鄰居家,每次回家前還要先洗澡刷牙換衣服,就怕老公發現。#她想說尿尿的顏色不過就跟她喝的威士忌顏色一樣啊,是不是腎臟功能太好了,原汁原味排出來.......
#以上病人是因為過度運動後,肌肉沒有適當的休息,#加上飲酒過量,酒本身會利尿,讓身體脫水,而導致肌肉損傷溶解。後來安排住院治療,治療即時免於洗腎,兩個禮拜之後就完全改善。如果再晚一點來,腎臟可能會留下不可逆的後遺症。
——————————-
#而橫紋肌溶解症合併有急性腎臟衰竭會併發死亡的高達20% 。在這裡李薇醫師要提醒大家,運動要漸進性運動,#最重要的是要補充水分,過年過節期間 #飲酒適量就好,過量飲酒不只傷肝、心血管,也會影響全身的肌肉。
橫紋肌溶解症常見的原因有以下:#車禍、#被蛇咬、#跑馬拉松或劇烈運動、#癲癇、#飲酒過量而長期不動、#電擊、#中暑、#吸毒。有任何問題建議大家提早就醫。
#Dr李薇復健與生活頻道 關心你的健康大小事
長期洗腎後遺症 在 洗腎、心衰竭!吃錯食物、保健食品會摧殘你的腎 - YouTube 的八卦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