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2021年的元旦,首先要祝大家新年快樂。昨晚睡覺以前,相信很多人都有種感覺,那就是「漫長的一年,終於過去了」。
去年的今天,在全世界都還沒注意到疫情可能發生時,我們開始針對武漢來台班機登機檢疫。當時也有不少的質疑,但回頭看來,這樣的超前部署,是正確的決定。
放眼2020一整年,一波一波襲來的疫情肆虐全球,經濟受到衝擊,生活受到影響。
在很多國家,小孩無法好好上學、大人不能正常上班,許多工作不見了,景氣陷入谷底,全球各地因為疫情死亡的人數持續增加。
所幸在台灣,我們靠著相信專業、彼此信任,社會團結,一起戰勝了病毒。
我們沒有封城、可以正常上班上課,在防疫指引下,去年4月12號,我們成為全世界第一個開打職棒球季的國家。
大家戴著口罩參加演唱會、藝文活動,這也是去年世界少見的事情。最重要的是,我們的經濟維持正成長,股市也攀上高峰。
儘管今年的經濟,依舊充滿挑戰,但我們有可以樂觀的理由。在全球疫情仍然嚴峻的此刻,台灣的公司營運和就業依然穩定、投資不斷,已然是度過了最艱難的階段。
我們已經站穩腳步,將全力衝刺。無論是數位經濟的轉型、六大核心戰略產業的部署、5G的布建或前瞻基礎建設的興建,待預算通過以後,就可以快速推動。
過去一年,台灣做到了全世界所殷切盼望,卻不可企及的「如常生活」,這並不是簡單的事。我要再一次謝謝所有努力不懈,從防疫、紓困到振興,參與配合的每一位台灣人民。
身為總統,2021年,我最重要的責任是:讓大家如常生活,並且跟著全球經濟復甦的脈動往前進。這也將會是我們努力的第一要務。
在新年的第一天,我有幾項重要的消息,要跟大家共享:
就在上星期三,大家期盼40年的南迴鐵路電氣化,正式改點通車。台灣的「環島鐵路電氣化」最後一哩路,終於完成了。
就在今天,基本工資再次提高,在全球經濟飽受疫情困擾的此刻,雖然增加的幅度不多,但已經是難得的成果。
1月11號,新版護照即將發行,封面上大大的TAIWAN,將陪伴國人,走向世界。
今年我們將在全國興建1萬5,000戶社會住宅,這將使得台灣歷史上,規模最大的社會住宅興建計畫,跨出了一大步。
去年我在元旦時,承諾要推動的農民退休金制度,今天已經開始辦理。現在的台灣,無論你從事哪個行業,都有退休制度了。
接下來,如果立法院順利通過預算,今年開始,育兒津貼將會再增加。新增3,000班公共化幼兒園的目標,進度也比預期還要快。「0到6歲,國家跟你一起養」,國家真的在行動當中。
另外,攸關全球氣候治理議題的COP26 ,今年即將召開。我們會積極與各界展開對話,找出最符合台灣未來永續發展的氣候治理路徑;同時讓減碳的挑戰,化為產業投資、創造就業的新機會,為台灣的永續發展找出新方向。
今年,我擔任中華民國總統將滿五年,執政的過程裡,民意支持有起有落,我也在尋求連任的過程中,再次受到選民的檢驗。
每一天我都兢兢業業,全力投入,努力實現我們所承諾過的目標。而最重要的是,國家的方向正確,台灣正在進步當中。
這段時間,有關於進一步開放符合國際標準的牛肉和豬肉進口的決定,所引起的議論和紛擾,也讓我充分體會,為什麼過去的政府做出了開放的承諾,卻無法落實。
台灣是依賴貿易生存的國家,這個歷經三任政府的難題,已經沒有迴避不處理的空間。
因此,我要用最謙卑的心情,請所有國人同胞體諒,也希望大家能夠理解我們再三斟酌後的決定。
當然,我們所面對的,不僅僅是貿易問題。就像我去年不斷的強調,世界的局勢正在變化,身為總統,必須更加謹慎,在複雜多變的國際局勢中,為台灣布一個永續生存的局。
我們必須把眼光放遠,行動上步步為營。因為未來國家的發展,還有更多的挑戰,需要克服。
從全球戰略的角度來看,台灣的地位越發重要。兩岸關係的穩定,現在已經不只是台海兩岸關注的議題,更是攸關印太區域穩定的議題,而且已經是全球焦點。
尤其,過去的一年,對岸的軍機、軍艦在台灣周遭頻繁的活動,不僅衝擊兩岸關係,更是對印太地區和平穩定的現狀,造成威脅。
我要再次重申,面對兩岸關係,我們不會冒進,也會堅守原則。只要北京當局有心化解對立,改善兩岸關係,在符合對等尊嚴的原則下,我們願意共同促成有意義的對話。
等疫情受到有效控制時,我們也期待兩岸人民會逐步恢復正常有序的交流,增加理解、減少誤解。處理兩岸事務,我一貫的原則,就是共同討論、找出方法、務實解決問題。
2020結束了,但是新一年的到來,不會只是日曆翻過一頁。疫情不知何時才能收尾,連何時可以出國旅行,我們都還沒有答案。去年的不確定,延續到今年新的一年。
但是我想鼓勵大家,在人類的歷史上,2020並不是最艱困的一年。1918年的流感大流行、1930年代的經濟大蕭條、1940年代的二次大戰,當時人們所面對的,都是艱難無比的挑戰。
但人們總是如此的強韌,就像我們的上一代,可以從戰後的百廢待舉中,創造出經濟奇蹟、民主奇蹟的故事。這些經驗都告訴我們,只要有光、有水,有縫隙的地方,就可以長出希望的玫瑰。
I also want to say a few words for our international audience.
Taiwan has been proud to have worked alongside the international community to confront the challenges posed by COVID-19. We have shown again and again that “Taiwan can help.”
As a force for good in the world, we will continue to be an indispensable member of the international community, both now and into the future.
We are also deeply grateful for the international community's continued support for Taiwan. Your willingness to stand together with us as we are faced with difficult regional and global challenges, is significant for the 23 million freedom-loving people of Taiwan. Our democracy is stronger because of your support.
Thank you. We hope everyone around the world is able to enjoy a restful and safe new year.
我所敬愛的台灣人民,再辛苦的難關,只要我們同心協力,就能走過。回顧2020,我很榮幸能夠跟大家,一起度過重重挑戰。「2021,台灣有你」,新的一年,我們彼此祝福,繼續攜手前進,謝謝各位。
#2021台灣有你真好
同時也有5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6萬的網紅Jordan到處走,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鐵道迷必朝聖、北門景點再加一!耗費近16年各界的努力推動及修復,「國立台灣博物館鐵道部園區」於7/7正式重啟,其中耗資2300萬打造的「鐵道動態模型」,重現1970至80年代台灣鐵路縱貫線電氣化及末代蒸汽火車行駛的時代,還有台北鐵路地下化工程動工前、第3代台北火車站周邊場景,都在常設展亮相。 「國...
鐵路電氣化歷史 在 馬英九 Facebook 八卦
今天,是中華民國國慶。英九以榮耀、歡喜、感恩的心情,與每一位同胞、嘉賓,在此共同歡慶中華民國103歲的生日。
回顧過去這一年,全球各地發生許多重大事件。例如:兩次的馬航空難、烏克蘭危機、「伊斯蘭國」暴行、蘇格蘭獨立公投、伊波拉病毒蔓延與香港民眾爭取普選行動,這些事件,影響重大,世界各國莫不全神貫注,嚴肅以對。
這段期間,國內也歷經了三月學運、捷運凶案、澎湖空難、高雄氣爆與食安危機,這些事件都讓整個社會震動,每位同胞擔心。
然而,國家建設也有許多新的發展。我們看到花東鐵路電氣化與瓶頸段雙軌化提前9個月通車、臺北臺東成為三小時半可到的一日生活圈;財政健全方案上路,兼顧稅收與公平;補充保費順利達陣,二代健保財務穩健;新兵招募順利、官兵留營踴躍、募兵制兵源穩定;「王張會」兩度舉行,兩岸合作更進一步;十二年國教終於能在「五育均衡」、「適性揚才」的教育理念下,透過各方成熟的民主素養,整合定案、正式上路。
在雙十國慶的今天,我們越加清楚的看見,對重大問題,我們都能夠直接面對依法妥善處理,努力讓危機成為轉機。不僅如此,在民眾與政府共同打拚6年後,國家建設也展現了許多具體的成果。
一、我們現在過得更好-拚經濟,拚幸福,成果顯現
自從英九上任之後,一直以「活力經濟」為施政重點。在今年元旦與就職6週年的祝詞中,我也重申「全民拚經濟」的目標。
今年以來,我們的出口持續擴張,經濟成長率不斷上修,股市的價與量都創6年多來的新高;經濟景氣燈號連續7個月出現代表「穩定」的綠燈,失業率降到6年來最低,消費者信心指數則達到14年來最高。今年8月,政府宣布將基本工資的月薪調漲為 20,008元,時薪調漲為120元,這是我上任以來,第5次調高基本工資;未來政府並規劃以減稅方式,鼓勵企業加薪,以進一步照顧基層勞工。我們也讓家戶所得分配五等分差距的倍數,降到近4年來的新低。而今年下半年,國內有將近一半的企業將要增聘員工,人力需求比例排名世界第二,在在顯示臺灣經濟已經進入良性的循環。
今年觀光客來臺的數量,到9月底已經達到721萬人次,今年應可超過900萬人次的目標;「聯合國世界旅遊組織」最近指出,臺灣今年上半年國際旅客成長率達到26.7%,拿下世界第一;瑞士洛桑管理學院的世界競爭力排名,我國排全球第13名;在國民幸福指數方面,與「經濟合作發展組織」(OECD)的國家相比,臺灣居第18名,兩項評比,我國在亞洲都名列前茅。整體來說,近一年來,國內經濟的確實有改善,但是我們不敢懈怠,一定會繼續努力,讓這塊土地上「人人有感、全民幸福」。
二、我們越來越團結-同悲歡、共患難,命運相連
7、8月間,澎湖空難與高雄氣爆,讓國人非常哀慟與遺憾。許多民眾有錢出錢,有力出力,協助災民度過難關,展現出「患難見真情」的同胞愛!
近來,劣質豬油事件影響了全臺一千多家食品業者。政府雖然迅速查獲黑心廠商與產品去向,但已造成民眾的恐慌與廠商的損失,更因國際媒體的報導,傷害了國家整體的聲譽,不只是美食而已。政府痛定思痛,立即提出八項強化食安措施。我再次強調,我和所有國人同胞一樣,完全不能接受這樣的黑心行為,也要求行政部門,徹底檢討,嚴查重罰,以杜絕黑心食品的再現。
在另一方面,劣質豬油的揭發,要歸功於屏東一位檢舉4年、鍥而不捨的農民,與臺中一位不推責任、越區辦案的警察。因為他們強烈的正義感與責任心,才使得屏東的黑心業者落網。這個故事也再次彰顯,人性與良知的確是臺灣最美的風景。
越黑暗的時刻,越顯現出許多光明的火炬爭相照耀。我們相信,除了臺灣人民正直善良的本性之外,中華民國自由民主的憲政體制,啟發了公民意識,也實踐了人性價值。民眾主動參與奉獻,是讓我們發自內心關懷彼此、團結一致的重要因素,也是最值得我們珍惜的資產!
三、我們更加自信-擁民主、享自由,中華之光
回顧中華民國103年的歷史,先烈先賢一直有個夢想:要建立一個民有、民治、民享的民主共和國。從 國父孫中山先生,到日據時期以來在臺灣致力民主運動的許多前輩,都曾在築夢過程中犧牲奮鬥,流血流汗。感謝他們的努力,讓中華民國成為亞洲第一個民主共和國,更讓臺灣成為第一個民主轉型成功的華人社會。
在歷史的長河中,每個國家都會尋找一個讓國民高度認同的精神基礎,以建立彼此的歸屬感。在現代社會,這個精神基礎就是「自由民主的憲政體制」。在臺灣,人人都是國家的主人,人人都受到憲法的保障。
如今,臺灣早已定期舉行總統與國會選舉,合法登記的政黨有255個之多,中央政府也歷經了兩次的政黨輪替,成為新興民主國家「民主鞏固」的重要典範。
此外,人民透過媒體、網路與集會遊行對公共事務的發聲,蓬勃而多元,不會受到任何箝制,他們的活躍與普及,不僅豐富了民眾的資訊、更深化了政策的討論。在美國「自由之家」的排名中,亞洲各國只有我國與日本並列為「有新聞自由」的國家。民主政治可以包容歧見,促進對話,化解紛爭,帶來社會穩定。就此而言,中華民國提供了最好的範例。
四、我們更包容多元-國際化、多元化,豐富臺灣
過去30多年,有超過40多萬來自東南亞與中國大陸人民,因為婚姻來到臺灣定居。另外有52萬的移工朋友,來臺為我們的公共工程、企業與家庭提供服務。新住民與移工的身影與口音,逐漸成為我們生活中親切熟悉的景象。他們也一樣受到我國憲法的保障。
早先新住民並沒有受到足夠的照顧與尊重,當年的法令對他們也不太公平。面對這樣的處境,他們學會用民主程序來改變命運。來自各地的新住民姊妹與本地的民間團體、學者攜手合作,成立了修法聯盟,積極推動相關立法。在大家的努力下,現在臺灣新住民所處的環境遠比當年更為友善。
此外,越來越多的大陸、港澳學生、海外僑生以及歐美青年,前來臺灣留學,今年預計將超過8萬5千人,是6年前的2.8倍。他們出現在校園、餐廳、捷運、書店、風景區或演唱會,活躍而醒目,也讓人不禁覺得臺灣真的是越來越國際化了!他們豐富了臺灣的人文風貌,我們也學到更包容友善的態度與更寬廣多元的視角。「讓臺灣走向世界,讓世界走進臺灣」已經不是口號,而是我們每天生活的一部分了。
五、我們更積極主動-盡本分、交朋友,暢行天下
中華民國的民主成就,不只展現在內政上,在外交方面,也有重大突破。例如去年4月與日本簽訂「臺日漁業協議」,和平解決了釣魚臺海域40多年的漁權爭端,做到「主權不讓步,漁權大進步」,廣獲國際社會肯定。包括美國國務卿凱瑞(John Kerry)、澳洲國防部長江司頓(David Johnston),都稱道這項協議有助於區域和平。去年5月的廣大興28號漁船事件,我們以和平的談判促成菲律賓道歉、賠償、懲兇,並達成執法三項共識,還我漁民正義,也解決了臺菲間30年的海域執法爭端;此外,英國法院同意引渡在臺犯罪後潛逃返英的英國公民林克穎回臺服刑;我國的官方代表,可以正式參加睽違三、四十年的聯合國專門機構的會議;中華民國護照在世界140個國家與地區享有免簽證或落地簽的待遇,好用程度排名全球第22。這些都使得國民在國外旅行時,享受到前所未有的尊嚴與便利。各位鄉親,自由民主的中華民國,已經獲得國際社會信任。我們的護照,也成為象徵文明與法治的國際品牌,這絕對是臺灣的榮耀。
在兩岸關係上,6年來,臺海兩岸從衝突到和解,從對抗到協商,我們的民主憲政也發揮了作用。不論是「在中華民國憲法的架構下,維持臺海不統、不獨、不武的現狀」,或是「九二共識,一中各表」,都是依據憲法所制定的政策。尤其「九二共識、一中各表」,更是兩岸6年來和平發展的關鍵,也是我方不變的堅持。這樣的主張,在歷次的民調中,都獲得多數民眾的支持;最近兩次總統選舉的結果,也證明這樣的政策已經通過臺灣民意的檢驗。我們與大陸簽訂的21個協議,都送到立法院備查或審查,接受國會監督。未來,兩岸政策仍然將遵循這個民主機制運作。而今年兩次歷史性的「王張會」,更反映兩岸關係的大幅進展,也彰顯我政府維護和平與繁榮的決心。
今天,我們要再次呼籲海峽對岸:此時此刻,正是中國大陸走向民主憲政最適當的時機。當前的中國大陸,經濟發展快速,人民生活顯著改善。古人說:「倉廩實則知禮節,衣食足則知榮辱」,大陸13億6千萬人民在進入小康社會的同時,當然也希望享有更多的民主與法治。這從來就不是西方人的專利,而是全人類的權利。
針對香港民眾最近為爭取特首普選的行動,我也要再次表達堅定的支持。大陸與香港的民主發展,取決於領導人面對改革的智慧與度量。30年前,鄧小平先生在推動「改革開放」時,曾說出「讓一部分人先富起來」的名言;今天的香港何以不能比照辦理,「讓一部分人先民主起來」?充分實現17年前大陸對香港的承諾:「港人治港,高度自治,普選特首,五十年不變」。果真如此,這必將化危機為轉機,讓大陸與香港雙贏,同時臺灣人民也必然樂觀其成,大大有利於兩岸關係的發展。我們衷心期待,不論是港澳,還是大陸,都能一步步實現 國父孫中山先生一生追求的民主理想。
我們認為,民主的發展沒有公式,憲政制度也難以移植,但我們相信,只要方向正確,以中華民族的智慧,一定能找出一條兼顧穩定發展與民主自由的道路。站在共享血緣、文化與歷史的基礎上,我們樂意與大陸及港澳人民,攜手合作,交換經驗,共同探索中國大陸推動政治經濟改革的最佳方案。相信2千3百萬的臺灣人民,也都樂於分享民主經驗,讓炎黃子孫的成就在世界發光!
六、自由民主 永續臺灣
當然,回過頭來,我們對於臺灣民主發展在近年來所面臨的問題,也應該坦然面對。民主很可貴,卻也非常脆弱,它需要珍惜與呵護,更需要以和平理性的方式來表達,否則可能會倒退。
最近這一、兩年來,出現了一些激烈非法,甚至霸占政府機關的抗爭手段,否定了不同意見者的合法權益。這樣不民主的行為,不僅讓社會出現不必要的對立,也讓不少法案在國會受到少數杯葛而無法審議。當世界各國快馬加鞭進行經貿結盟與區域經濟整合的時候,臺灣卻在原地踏步,甚至被國際媒體認為是「自甘落後」,實在令人心焦。
臺灣經濟最重要的出路,除了調整產業結構、加速創新加值之外,就是法規鬆綁、開放市場、締結各種雙邊或多邊經濟合作協定,以及成立「自由經濟示範區」。這些「以臺灣為主,對人民有利」的解決方案,本來是可以理性討論的,卻一再遭受杯葛,寸步難行。如果反對者不參與討論,又提不出替代方案,實在悖離議會民主的精神,也讓臺灣眼睜睜坐視優勢流失,相信多數國人無法接受。
然而,民主的瑕疵,只有靠更周延的民主來矯治。身為宣誓恪遵憲法的中華民國總統,我堅定相信,重視理性、和平與包容的民主程序,是處理這些歧異最有效的方式。在國家生日的今天,我懇切呼籲所有在野人士,回歸民主憲政體制,依據制度,誠意協商,儘速審查朝野都主張的「自由經濟示範區條例」與「兩岸協議監督條例」等重要法案。我也要在這裡再次強調,不論是我個人,或者所有行政部門,都願意堅持民主、敞開心胸,開誠布公地與各界溝通、對話。民主制度並不完美,但只要秉持理性、和平與包容,它絕對是一個可以促進對話溝通、解決問題的制度。既然我們認同民主法治,就應該彼此尊重,依據民主程序,理性處理爭端。
各位鄉親,各位同胞,感謝大家的努力與支持,讓今天的臺灣生氣蓬勃、經濟繁榮、社會溫暖。但我們更有責任和義務讓中華民國的民主憲政,更加進步、更加完美,成為我們後代子孫的珍貴資產、華人社會的輝煌標竿!我身為中華民國總統,絕對會全力捍衛中華民國的民主憲政。
現在,讓我們一起高呼:
中華民國萬歲!
臺灣民主萬歲!
謝謝大家。
鐵路電氣化歷史 在 馬英九 Facebook 八卦
98年8月8日莫拉克颱風侵襲臺灣,為臺東太麻里地區帶來重大災害,不僅居民家園遭洪水吞噬、太麻里溪堤防及護岸損毀、鐵路(南迴線)橋樑路基遭沖毀、公路(台9線)橋樑北端引道流失,是「受災最嚴重」、「重建最困難」、「河道變形最鉅」的「三最」重災區。緊急救難的物資一度用海軍的登陸艇搶灘運送上岸,困窘的情況可見一斑。
災害發生後,我在8月10日立刻趕到太麻里地區及當地部落了解災情,並指示行政院加速重建工作。一個多月後道路搶通,就立即規劃重建。100年5月我主持了南太麻里鐵公路橋樑改建的聯合開工典禮,102年4月完成台九線公路部分,提前了64天。鐵路南迴線部分則在103年1月開工,104年7月完成,提前119天。改建後的鐵公路橋皆改為增大跨距的橋樑,擴大了排洪斷面;並將鐵、公路橋樑的橋墩對齊,減少水位壅高的情況;橋墩使用1公分厚的防撞鋼鈑包覆,提升防洪能力;鐵路橋也預留未來鐵路電氣化與雙軌化的空間。目前工程皆已完工,且遠早於原訂完工日期,投入工程經費共約5.6億元。
另外,在行政院重建會、經濟部水利局及臺東縣政府的通力合作下,僅花了約2年2個月的時間,便成功復建總長超過1萬公尺的堤防與護岸,疏濬淤積土石100萬立方公尺,相比原先預訂的5年執行年限,提前2年10個月完成,效率十分的高!不但還地於河,也還地於民。迄今六年又來了多個颱風,都沒造成任何災害。
家園受到重創的原住民部落嘉蘭村,我們則以「離災不離村」的方式,為族人們規劃永久安置基地,並由紅十字會及臺灣世界展望會協助興建寬敞堅固的永久屋,讓300多位居民擁有紅瓦白牆的新家,遠眺景觀美不勝收。離部落不遠處利用剩餘經費建了一條「天空步道」,成為另一個觀光景點。我建議他們取一個別名─「嘉蘭棧道」─或可產生一些思古幽情。此外,也由原民會補助進行文化裝飾,將房屋外觀漆上太陽、老鷹羽毛、百步蛇等象徵排灣族的圖騰,發揚部落的歷史與文化,更有一戶人家的牆上畫了家族歷次遷移的歷史,十分罕見。
我常常說,「防災重於救災,離災優於防災」,天災或許無法預測,但損害可以預防,我們還是應該先做好萬全的準備。舉例來說,農委會在土石流潛在風險地區訓練了1300多位防災志工專員,在莫拉克風災時,便發揮了非常大的功能。南投縣水里鄉新山村村長林美玲女士,因受過防災專員的訓練,莫拉克颱風時驚覺雨勢情況不對,一戶戶打電話請村民撤離,有若干居民不太願意,她與夫婿騎機車挨家挨戶敲門勸說,終於將靠近河岸的村民全數撤離。事後證明如果她沒有這麼做,可能會造成至少60人以上的往生。莫拉克颱風後,我也特別頒獎表揚這些防災專員,他們讓全臺至少一千位民眾免於死亡的命運,政府也會持續落實防災制度,將災害帶來的損傷降到最低。
我們都知道,在重建的過程中,硬體建設不是最困難的,撫平因災害而受創的心靈更是關鍵。昨日,我再次來到嘉蘭村,看見的不再是滿目瘡痍,而是居民們臉上開心的笑容。對他們而言,新居已變成新家,新家將成為他們的新故鄉。新的生命力在部落中逐漸成長茁壯,新的故事即將展開,期盼上天與祖靈們守護部落、守護臺灣,永遠平安。他們送吳副總統跟我各一個大型的皮雕,上書「永遠的朋友」,讓我們非常感動。公路總局、鐵工局與水利署的同仁工程效率與品質都令人驚嘆,我要為他們按三個讚!
鐵路電氣化歷史 在 Jordan到處走 Youtube 的評價
鐵道迷必朝聖、北門景點再加一!耗費近16年各界的努力推動及修復,「國立台灣博物館鐵道部園區」於7/7正式重啟,其中耗資2300萬打造的「鐵道動態模型」,重現1970至80年代台灣鐵路縱貫線電氣化及末代蒸汽火車行駛的時代,還有台北鐵路地下化工程動工前、第3代台北火車站周邊場景,都在常設展亮相。
「國立台灣博物館鐵道部園區」是台博館系統4大館舍之一,座落於台北舊城北門外,自20世紀初期起,先後曾是日本時代鐵道部、戰後台鐵總局的本部,更作為台灣鐵路營運總部達70年,直到2007年指定為國定古蹟「台灣總督府交通局鐵道部」,由台博館負責修復與再利用成為博物館,終於在7/7開放。
鐵道部園區內的古蹟本體,包含鐵道部廳舍、八角樓、電源室、食堂、工務室、戰時指揮中心等6座建物,園區內另有市定古蹟「清代機器局遺構」的東側圍牆及石板道,是台博館系統中面積規模、建物數量最多的館舍。
目前鐵道部園區以「現代性」為展示定位,除了結合園區歷史背景與古蹟建築脈絡的「鐵道文化常設展」及「園區歷史暨古蹟修復常設展」之外,也針對親子觀眾策劃「蒸汽夢工廠」兒童展。
#台北景點 #國立台灣博物館鐵道部園區 #台博館鐵道部園區 #博物館 #北門館鐵道部 #台北博物館
🔑【副頻道「Jordan日常」】https://bit.ly/3hhOQDg
🔑【「Jordan到處走」粉絲頁】 https://bit.ly/2XaazF9
交通、參觀相關資訊,請參考國立台灣博物館官方網站:
https://www.ntm.gov.tw/content_151.html
For transportation,visit information, please refer to the official website:
https://www.ntm.gov.tw/en/
健行影片 https://bit.ly/30XNJBD
渡假村、飯店住宿 https://bit.ly/3fcCDh6
陽明山景點 https://bit.ly/2P3URqC
賞花系列 https://bit.ly/336ZOHj
夏天避暑清涼步道 https://bit.ly/2CYLRk4
兒童遊戲場 https://bit.ly/3f9qXf5
玩水系列 https://bit.ly/2Xab4Px
歷史建築古蹟 https://bit.ly/2BGNzWR
博物館 https://bit.ly/3094SZS
台北景點 https://bit.ly/39BY0HN
基隆景點 https://bit.ly/2PaYsDa
宜蘭景點 https://bit.ly/3098Mly
新北市瑞芳區景點 https://bit.ly/3368SMD
新北市淡水區景點 https://bit.ly/2D0q6R4
新北市石門區景點 https://bit.ly/2BHDCbJ
新北市萬里區景點 https://bit.ly/3gblYMx
新北市貢寮區景點 https://bit.ly/2X7JgLN
新北市汐止區景點 https://bit.ly/2D1Tp5B
新北市平溪區景點 https://bit.ly/3gejH2Z
台南景點 https://bit.ly/2Dh8fFm
🔔商業配合聯絡方式:
1. FB粉絲專頁「Jordan到處走」私訊
2. E-mail:driversjuju@gmail.com

鐵路電氣化歷史 在 Lei Lei TV Youtube 的評價
#鐵道園區
#國立台灣博物館
#鐵道
鐵道迷必朝聖、北門景點再加一!耗費近16年各界的努力推動及修復,「國立台灣博物館鐵道部園區」於7/7正式重啟,其中耗資2300萬打造的「鐵道動態模型」,重現1970至80年代台灣鐵路縱貫線電氣化及末代蒸汽火車行駛的時代,還有台北鐵路地下化工程動工前、第3代台北火車站周邊場景,都在常設展亮相。
「國立台灣博物館鐵道部園區」是台博館系統4大館舍之一,座落於台北舊城北門外,自20世紀初期起,先後曾是日本時代鐵道部、戰後台鐵總局的本部,更作為台灣鐵路營運總部達70年,直到2007年指定為國定古蹟「台灣總督府交通局鐵道部」,由台博館負責修復與再利用成為博物館,終於在7/7開放。
鐵道部園區內的古蹟本體,包含鐵道部廳舍、八角樓、電源室、食堂、工務室、戰時指揮中心等6座建物,園區內另有市定古蹟「清代機器局遺構」的東側圍牆及石板道,是台博館系統中面積規模、建物數量最多的館舍。
目前鐵道部園區以「現代性」為展示定位,除了結合園區歷史背景與古蹟建築脈絡的「鐵道文化常設展」及「園區歷史暨古蹟修復常設展」之外,也針對親子觀眾策劃「蒸汽夢工廠」兒童展。
國立臺灣博物館(鐵道部園區)
交通:台北車站 Z9出口,步行3分鐘可達/捷運北門站2號出口,步行2分可達
地址:台北市大同區延平北路一段2號
電話:(02)2558-9790
開放時間:週二~週日9:30~17:00※中文定時導覽 10:30、14:30
※每週一、除夕及春節初一休館
※逢國定假日及連續假期均照常開館
訂閱我 ▶ https://goo.gl/SqViNp
副頻道[蕾蕾TV生活日常] ▶ https://www.youtube.com/c/JNchannel
合作邀約: gwoking@gmail.com
----------------------------------------------------
搞笑狀況劇 ▶https://ppt.cc/ffAyZx
小蕾子搞笑日記 ▶ https://ppt.cc/faOeMx
微電影 ▶https://ppt.cc/fWJKxx
搞笑角色扮演劇場 ▶https://ppt.cc/fvgqlx
搞笑劇 令人傻眼的事 ▶ https://reurl.cc/j70mbn
親子互動遊戲系列 ▶https://ppt.cc/f1rV4x
自製洞洞樂系列 ▶https://ppt.cc/f0P1Tx
親子遊系列 ▶https://ppt.cc/fbe8Gx
蕾蕾TV每週二/週五 下午 上架新影片

鐵路電氣化歷史 在 劉櫂豪 Youtube 的評價
劉櫂豪參選台東縣長聲明~以土地、以人民、以台東為名
這段時間以來,朋友們關心我是否參選縣長,我個人也認真的思考這個問題。面對這個抉擇,當中有各種面向及不同層次的考量。這過程中我問自己,我為什麼要投入政治活動,動力何在?我想起去年夏天我在同樂街老舊的社區,看著從小居住的瓦屋被剷為平地,我很不捨,我承認,歲月的記憶、土地的情感是趨使我一再向前的動力。因此,我期盼我的參選有更深的價值,有更深的意義,能夠為這塊土地與人民帶來進步與祝福。而且,透過我的參選,為台東建立對的發展方向。
前些日子,我遇見一位長輩,他鼓勵我投入年底的選舉,他說,唯有競爭,選民的選票才有價值。
今年六月底,花東鐵路電氣化即將通車,我們內心喜悅,但仍另有一番感受。台東,依然是全國環島鐵路網中唯一未全面雙軌化與電氣化的縣市。我們等了30年的花東鐵路電氣化是遲來的補償與遲來的公平,而且不是平白無故冒出來的建設。這一切是因為競爭帶來了改變。
2002年,陳水扁總統將花東鐵路電氣化列為「挑戰2008國家發展重點計畫」,被遺忘的東部基礎建設,從此,開始展開評估、規畫、設計,並於2008年2月18日經行政院同意,編列150億經費。2008年5月20日馬英九總統接任,繼續推動相關計畫;2009年,台東縣長選況激烈,使得馬英九總統及行政院長吳敦義選擇投票前一天宣佈花東鐵路電氣化動工。而這遲來的建設,終於將在今年6月底完工通車。
回顧歷史,當台東的選票突破長期以來穩定的政治板塊,我們的選票才顯出價值,我們的聲音才會被聽見,需求才會被看見。
上個月,我站在鯉魚山下看著挖土機一剷一剷的將51年歷史的舊稅捐處(洞洞館)夷為平地,我的內心有說不出來的沉重。我心想,如果我是縣長,我會如何與公民對話?如何讓台東成為有歷史情感的城市?發展過程中如何確保台東文化的主體性?發展觀光產業如何定位台東的角色?如何照顧在地產業,讓經濟發展是由大多數人分享。
我的參選不是為了否定誰,我的參選是想為台東的發展提出最適切的方向。在接下來的幾個月,我會對台東的農業、教育、文化、觀光、環境、社福等相關面向提出我的看法。然而,我知道一個人的力量再怎麼強大,也無法獨自改變社會,所以,我們需要更多志同道合的夥伴,讓台東的未來不是由少數菁英決定,而是建立在台東主體性真正回應庶民的需求。善用每一筆政府資源,照顧、保護需要被照顧、被保護的人,讓台東像一個好家庭,實踐平等、關愛、合作、助人。
朋友們,你還記得你這塊土地的夢想嗎?我從來沒有忘記過。我期盼,台東是一個適合人們有夢、工作、戀愛、結婚,可以驕傲過生活的地方。
參與選舉,候選人會拜託選民與他站在一起、支持他。但在這之前,我要堅定的說,我要與大多數純樸、善良、勤奮的台東人站在一起,我要以這塊土地的呼吸作為我的力量。
今天,我在此宣布參選2014年的台東縣長,雖然,挑戰艱鉅,但我知道我不孤單,因為從這一刻起,會有許多志同道合,對土地懷有夢想的朋友一起加入這個行列。朋友們,這是一個以土地、以人民、以台東為名的隊伍,讓我們彼此陪伴,彼此加油,邁開步伐,向前走!
謝謝大家。

鐵路電氣化歷史 在 【歷史上的今天-0429】鐵路電氣化完工自強號來囉 - YouTube 的八卦
歷史 上的今天#華視新聞#自強號#台灣鐵路# 鐵路電氣化 ✍️1979年4月29日,鐵路局在台南車站 舉行了台北-台南自強號電聯車通車儀式 ,台南地方各界以 ...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