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孤獨感可能會增加得到失智症的機率
經常孤單、寂寞覺得冷嗎? 要小心! 你得到 #失智症 的機率可能會比別人高❗根據國外一項長達十年的研究,針對50歲以上的人口樣本進行調查,發現孤獨感可能會讓罹患失智症的機率提升40%⬆
其實 #孤獨感 不單只是一種心理上的狀態,它是可能會影響到腦部健康的🧠孤獨感可能會導致身體出現發炎症狀,提高血壓,這兩者都是增加失智症機率的因子。也有另一種說法是,越容易感到孤單寂寞的人,腦中的 #β類澱粉蛋白 沉積就可能越嚴重,更容易得到阿茲海默症。
從另外一個角度來看,其實孤獨感也是失智症的 #前兆 之一。當β類澱粉蛋白斑塊持續累積,會導致大腦的感知功能減退,對於社交刺激的感覺和理解力就會比較遲鈍。如果長輩身邊有許多親朋好友陪伴👨👩👦還是會經常覺得孤單的話,也要多留意是否可能是失智症的前兆喔!
除了失智以外,從以前到現在都有許多研究證實,孤獨感造成的早死風險,其實比 #肥胖、#抽菸 還高...是不是比想像中可怕呢😰
那麼要如何減少孤獨感呢? 這時候就要搬出 #出外靠朋友 這句老生常談😂 擁有牢固的朋友關係是相當重要的! 透過社交活動,可以增強衰老過程中的神經可塑性、延遲認知功能的下降。而且活絡的社交活動,也能激發下視丘-腦垂腺-腎上腺軸這個邊緣系統,幫助紓解壓力。
另外大家也要注意,像是睡眠品質差、工作時間長、沉溺在社群媒體而很少實際面對面和他人互動,這些也都會導致孤獨感出現 。還是要提醒大家要注重睡眠,在工作之餘也要多運動、參加社團或志工活動,盡量不要一個人宅在家發呆、滑手機📱當大家找你出門時,不要再因為懶惰而拒絕啦! 要記得,多參與社交活動是真的對健康有幫助的喔💪
#減少孤獨感能夠遠離失智
邊緣系統下視丘 在 林志豪醫師 腦神經內科 Facebook 八卦
#孤獨感可能會增加得到失智症的機率
經常孤單、寂寞覺得冷嗎? 要小心! 你得到 #失智症 的機率可能會比別人高❗根據國外一項長達十年的研究,針對50歲以上的人口樣本進行調查,發現孤獨感可能會讓罹患失智症的機率提升40%⬆
其實 #孤獨感 不單只是一種心理上的狀態,它是可能會影響到腦部健康的🧠孤獨感可能會導致身體出現發炎症狀,提高血壓,這兩者都是增加失智症機率的因子。也有另一種說法是,越容易感到孤單寂寞的人,腦中的 #β類澱粉蛋白 沉積就可能越嚴重,更容易得到阿茲海默症。
從另外一個角度來看,其實孤獨感也是失智症的 #前兆 之一。當β類澱粉蛋白斑塊持續累積,會導致大腦的感知功能減退,對於社交刺激的感覺和理解力就會比較遲鈍。如果長輩身邊有許多親朋好友陪伴👨👩👦還是會經常覺得孤單的話,也要多留意是否可能是失智症的前兆喔!
除了失智以外,從以前到現在都有許多研究證實,孤獨感造成的早死風險,其實比 #肥胖、#抽菸 還高...是不是比想像中可怕呢😰
那麼要如何減少孤獨感呢? 這時候就要搬出 #出外靠朋友 這句老生常談😂 擁有牢固的朋友關係是相當重要的! 透過社交活動,可以增強衰老過程中的神經可塑性、延遲認知功能的下降。而且活絡的社交活動,也能激發下視丘-腦垂腺-腎上腺軸這個邊緣系統,幫助紓解壓力。
另外大家也要注意,像是睡眠品質差、工作時間長、沉溺在社群媒體而很少實際面對面和他人互動,這些也都會導致孤獨感出現 。還是要提醒大家要注重睡眠,在工作之餘也要多運動、參加社團或志工活動,盡量不要一個人宅在家發呆、滑手機📱當大家找你出門時,不要再因為懶惰而拒絕啦! 要記得,多參與社交活動是真的對健康有幫助的喔💪
#減少孤獨感能夠遠離失智
邊緣系統下視丘 在 洪仲清臨床心理師 Facebook 八卦
負面思考越頻繁,就會擴散變成其他的想法,情感就會越加惡化。
焦慮時的情況亦是如此,相信每個人都曾有過類似的經驗,但焦慮的次數越頻繁,就會變得更加嚴重。剛開始只是輕微的擔憂,但隨著時間過去,會發展成呼吸變急促、心臟就像蜷縮一般的嚴重症狀。
感到焦慮時趁焦躁或不安等的負面情感惡化之前及時脫逃出來是很重要的,若是放任不管,這一類的想法就會無限延伸,同時讓精神趨向崩潰。
藉由換個想法或行動防止焦慮變強烈也很重要,其他想法必須是喜悅、愉快或積極正向的,回想不愉快的過去就等於是替名為焦慮的情感再次著上黑暗的顏色,更具體來說,就是在感到焦慮的情況下試著想像事情順利完成的畫面。
摘錄自《#善用腦科學減輕焦慮,找回你人生的平衡》
... ... ... ... ... ... ... ... ... ... ... ... ... ... ...
各位朋友,早安:
從拖延、從自信倒著走過來,讓我們回到焦慮的本質。這篇分享,也是這系列的最後一篇了。
這篇用神經迴路討論焦慮被強化的大腦歷程,也簡單帶著我們使用應對措施。別忘了,保持覺察,懂得給內在狀態命名,能幫自己踩剎車,深呼吸或伸展,都是簡單好用,又有必要長期執行的基本功。
祝願您,能觀照不請自來的焦慮,並且體會它這時候出現所代表的意義!
.
ps. 歡迎參與贈書活動
https://www.facebook.com/Psychologist.Hung/posts/4320116148004662
... ... ... ... ... ... ... ... ... ... ... ... ... ... ...
採取可逃避焦慮的即刻性措施
【文/ 梁銀雨】
克服暫時性焦慮的措施就是採取立即性的行動,讓自己能得以擺脫焦慮。感覺到焦慮時最糟糕的其中一項應對方法就是,不斷地在腦海中重溫情況。前面也提過了,如果放任負面的思緒,就會如同雨後春筍一樣冒出來。很遺憾的是,負面的想法只會更加煽動焦慮而已,不會幫助解決問題。因此,與其陷入苦思成為焦慮的俘虜,擺脫焦慮立即採取措施解決眼前的狀況是更明智的行動。
美國神經學家詹姆士.巴貝茲(James Papez)主張情緒經驗取決於源自大腦皮質區與前扣帶迴皮質的神經活動,位於腦部最外側的大腦皮質主要與理智、合理的判斷有關,位於內部的邊緣系統則負責處理情緒。這兩個區域互相連結在一起,而連結兩個區域的道路稱為巴貝茲迴路(Papez circuit)。此一巴貝茲迴路會讓感情對情緒造成影響,影響大腦皮質發生的理性判斷活動,它和負面思考的增幅作用有關聯。
把它簡單地圖形化後就和下圖一樣,情緒上的經驗或情感抵達被稱為身體情緒「綜合控管中心」的視丘時,視丘會把資訊傳達至大腦皮質與下視丘。傳達至下視丘的資訊經歷內背側核傳遞至前扣帶迴皮質,它會再次與大腦皮質傳送的資訊結合,然後傳遞至掌管記憶的海馬迴,透過穹窿傳達至下視丘。
從此一迴路中觀看各部位的作用後可發現,前扣帶迴皮質負責情感經驗,下視丘負責情感的表達,大腦皮質則負責替該情感塗上顏色。換句話說,當我們經歷某種情感時,會透過前扣帶迴皮質接納它,透過下視丘表達它,大腦皮質則負責決定它是好或是壞。
巴貝茲迴路就和下圖一樣具備封閉式的連續流動,所謂的封閉就是指就和莫比烏斯帶一樣,進入後就會很難輕易離開。
所以只要產生一次負面的想法,就沒辦法輕易脫離那個流動,問題就在於,往返下視丘與大腦皮質的此一循環迴路在重複的同時,情感會慢慢地塗層變得更厚。
我們經歷的事件會在海馬迴中進行情報分類,以及賦予其意義,位於邊緣系統的杏仁核會處理情感,然後儲存於大腦皮質。
情緒在巴貝茲迴路中重複流動的期間,在經歷大腦皮質的同時,過去累積的負面記憶可能會因此而復甦接二連三地浮現,這些記憶再次經過下視丘時會經歷情緒增幅的過程,大腦皮質中沒有任何相關的過去記憶會再次牽引出負面的記憶,並且形成惡性循環。所以負面思考越頻繁,就會擴散變成其他的想法,情感就會越加惡化。就像是畫圖時如果一直重複塗上,就會搞砸整張圖畫是一樣的情況。
焦慮時的情況亦是如此,相信每個人都曾有過類似的經驗,但焦慮的次數越頻繁,就會變得更加嚴重。剛開始只是輕微的擔憂,但隨著時間過去,會發展成呼吸變急促、心臟就像蜷縮一般的嚴重症狀。焦慮會逐漸變嚴重的原因也與巴貝茲迴路的負面循環有關係,隨著思緒重複浮現,情感的著色也會漸漸變更深,演變成更劇烈的不安。
因此,感到焦慮時趁焦躁或不安等的負面情感惡化之前及時脫逃出來是很重要的,若是放任不管,這一類的想法就會無限延伸,同時讓精神趨向崩潰,也因為這樣,我們需要及時採取能解決狀況的措施。
假設我們現在有一個重要的約會,但卻在開車前往的路上遇到塞車,就算在車內責備自己或是辱罵其他無辜的駕駛也沒任何助益,自己口中說出的辱罵言語最後只會進入自己的耳中讓精神趨向疲憊而已。此時應該把車停在附近的停車場,利用公車或地鐵等不會塞車的大眾交通更快一點抵達,越是拖拖拉拉就只會浪費時間,焦慮的情況也會越來越嚴重。如果能事先打電給對方取得諒解,也需要採取這一類的措施。
每當我擔心上課時間會遲到而焦慮時,就必須事先聯絡主管部門尋求應對之道,如果有人能在我遲到這段時間代替我,那會是最好的方法,若是沒有人能替代我,也能延後開始的時間。事前老實說出狀況取得諒解,被責難的程度相對地就會減少。但因為焦慮而不停跺腳則可能會面臨更嚴重的責難。
藉由換個想法或行動防止焦慮變強烈也很重要,其他想法必須是喜悅、愉快或積極正向的,回想不愉快的過去就等於是替名為焦慮的情感再次著上黑暗的顏色,更具體來說,就是在感到焦慮的情況下試著想像事情順利完成的畫面。
就來以我的情況舉例吧!沒有講課時會感到慚愧,也會因為經濟上的問題焦慮。
不過前面也說過了,就算焦慮也沒有任何意義。我會利用沒課的時間寫書,當書獲得好評時就能彌補上課無法填補的經濟缺口,這樣就能更專注於當下該做的事情,而不會是盲目地陷入焦慮狀態。
擺脫焦慮的思緒轉移注意力也是一種方法,舉例來說,塞車時可以試著聽輕鬆的音樂或是唱歌,依照情況也能看個輕鬆的電影或閱讀簡單的小說,運動同樣也是一項好方法。在不受到妨礙的範圍內,針對該做的事情選擇適當的方法轉移注意力也是不可或缺的。
若是不想要讓東西發霉,就應該讓它曬太陽,無論保管的多麼完善,在黑暗陰沉的地方當然就只會一直長黴菌。
當我們的精神處於脆弱的狀態時,通常腦袋都會浮現負面的想法,避免發霉最好的方法就是讓陰地變成陽地,只要被陽光照射就不會產生黴菌,同理,只要讓陽光照射精神世界,就能讓負面的情感消失不見。
在一定會焦慮的緊迫情況下,大概沒有人能若無其事看電影或唱歌。首先,準確地掌握自己的情感狀態,然後幫它貼上名牌。之後透過積極的認知轉換就能緩和焦慮,唯有像這樣才會順利。
.
以上文字摘錄自
《#善用腦科學減輕焦慮,找回你人生的平衡》
九 歌|https://reurl.cc/yg2G4D
博客來|https://reurl.cc/bRMAqy
讀 冊|https://reurl.cc/2gXV3E
金石堂|https://reurl.cc/OqdnD3
誠 品|https://reurl.cc/4mEO5R
健行文化
https://www.facebook.com/Chienhsingbooks/
.
相信自己是夠好的媽媽:是犧牲,還是責任?是妥協,還是平衡?放下對母愛的執著,恢復你的生命彈性,重新找回愛自己的方式
博客來:https://bit.ly/2vhVD9s
讀書花園:https://bit.ly/2GEA9dH
誠品:https://bit.ly/2W4E3Sq
金石堂:https://bit.ly/2vhQ6j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