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感受
#就是願意讓自己脆弱
「脆弱」這個詞來自英文「Vulnerability」,這個詞彙被翻譯成「脆弱」可能會讓許多人造成誤解。因為許多人在聽到「脆弱」兩個字時會聯想到批評與指責,像是形容一個人「軟弱」、「禁不起打擊」,或是「抗壓性很低」等等。
當我去查Vulnerability這個詞還可以怎麼翻譯時,我讀到字典上寫著「易受傷的」,我想著:對啊,脆弱就是願意讓自己受傷的能力。
前面曾介紹過「情緒變化三角」,在這個倒三角形的左上方是「防衛機制」,防衛機制是那些讓你不用去感受的行為。在諮商中,我很常聽到個案們用「高牆」來比喻防衛機制──好像有一座牆在那裡隔著他們的心和外在世界。
許多人每天都在用防衛機制過生活──築起高牆後,高牆裡的那個狹小空間成為你的舒適圈,你覺得很安全,也不用去感受失望、心碎、未知、與痛苦。
漸漸地,你就像把自己關在一個牢房裡,而當你在這個牢房裡待越久,你越覺得需要這樣的「安全感」:沒有新的刺激、沒有不確定性,一切都在預測當中。
高牆幫你阻擋了負面情緒,但也同時阻擋了那些令人開心的情緒,像是快樂、喜悅、與感激。
而脆弱是指,就算知道外面的世界充滿未知、知道某些情緒會讓人非常痛苦,你還是願意踏出高牆。你必須要願意讓自己脆弱,你才能去感受。
的確,如果你讓自己脆弱,就會感受到羞愧、恐懼、以及受到別人的傷害;但是,也正是因為你願意讓自己脆弱,你才能去感受喜悅、愛、以及與人間的連結。願意讓自己脆弱,是擁有任何情緒的根源。
去愛,也是讓自己脆弱。當你去愛一個人,就要承擔可能會失去那個人的痛苦,但就算有這些風險,你還是願意去愛。
布朗教授曾經說過:「那些心碎的人,都是最勇敢的。」因為,那些心碎的人,都是願意讓自己脆弱、去愛人的人。
--
本文引述自:
❤️療癒,從感受情緒開始——
傷痛沒有特效藥,
勇於面對情緒浪潮,就是最好的處方箋
👩 作者:留佩萱(美國執業諮商師)
📖 書籍介紹:https://pse.is/LTGEB
🤝 心理師想跟你說 掛名推薦 遠流粉絲團
同時也有2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15萬的網紅豐富,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王立楨是當今華人世界經驗最豐富、著作最權威的航太故事作家。 身為航太工程師,他以嚴謹的態度持續蒐集空軍的歷史與飛行故事, 被空軍飛行員推崇為「我們空軍的活字典」。 為了撰寫本書,他再度親自訪問許多當事飛行員、家屬、同僚, 前往事件現場探訪當年場景,或與知情的目擊人士對談。 透過他的記載,原本...
遠流字典 在 臨床心理師的腦中小劇場 Facebook 八卦
【腦中小劇場 第51場 這些人,是真的看不懂國字嗎?】
我很懷念九十分鐘前,她剛坐下來的樣子。
她穿著有機棉質的藍染洋裝,筆記本是以再生紙釘裝而成,肩包看起來也是自己縫的,因為我在永樂市場看過同款布面,日本進口,橘綠相間,線條彎出漂亮的弧度。恐怖的是,在我行完這場注目禮之後,她已經在餐盤上做好垃圾分類,環保鋼杯插上玻璃吸管,跟我們這種隨口說說做環保的人相比,她整個身體都在做環保。
她正在進行日文翻譯,而且是比較老派風格的那種,完全不靠電腦,一邊翻字典,一邊看著原稿一字一句謄入筆記本。年近三十,頂著深褐色的奧黛莉赫本頭,素顏,粉色護唇膏是臉上唯一的加工品。在那一刻,我才發現原來一個人的氣質是有形狀的,它從赫本頭的天靈蓋緩緩發散,就像柏油路上的蒸氣,份量足以完爆咖啡店文青幾百條街,即便她只是坐在速食店長桌一隅,而我則是坐在她對面的幸運大叔。
完美的早晨,因此誰也沒料到九十分鐘後,她會在倒垃圾的前一秒爆炸。
「這些人,都看不懂國字嗎!」
形式是問句,結尾卻是驚嘆號,而現場就跟我上傳的這張照片一樣災難,就客觀結果來看,這些人可能真的看不懂國字。無論是「塑膠杯」、「塑膠蓋」或是「塑膠餐具」的投入孔,全都堆滿了紙杯,很明顯,苦心設計這些塑膠分類貼紙的人完全被塑膠了。
於是赫本頭的天靈蓋開始噴發怨氣,她義憤填膺地抽出那三疊紙杯,丟進右下方寫著「紙容器回收」的垃圾桶裡,接著做了一個出乎意料的舉動,當然我也很希望是走過來跟我要電話,但很遺憾她完全沒鳥我,而是一屁股坐在垃圾桶旁的座位,當起環保小尖兵。
她的天靈蓋切換成感應儀,眼色凌厲地掃視每個有可能誤觸紅線的人,結果這作法居然有幾分震懾效果,在那期間大家又突然看得懂國字了。可惜十五分鐘之後,她前腳一走,現場又是一片狼籍,實況就是我上傳的這張照片。赫本頭離開時,並沒有因為短暫的榮景而感到喜悅,相反地她的表情非常失望,完美的早晨,結局卻那麼令人唏噓。
因為事實是,那些人都看得懂國字,因此赫本頭氣的是,大家明知故犯!
倘若能倒轉那十五分鐘,或許我可以展現紳士風度,坐在她面前,重新推敲整件事的因果始末。坦白說,要和赫本頭一起站著罵當然很過癮,說不定還能順勢推書吸粉,但身為心如止水的正直大叔,我寧可和她一起坐著想,畢竟一個人不認識字,可以當成個案處理,但當一群人同時不認識字時,或許就是一種社會現象了。對社會現象發火,就跟對氣象發火一樣徒勞,倒不如試著理解它的運作歷程,再來決定要花多少力氣在它身上。
首先,在判斷這些人是否明知故犯之前,我們必須先了解一件事,那就是「速食店曾改過遊戲規則」。在更早之前,那三個圓形杯孔確實是拿來丟紙杯的,其餘的紙製品或塑膠製品則是丟入下方的「一般垃圾」與「資源回收」圾圾桶,而這做法已行之有年。因此,與其說這些人明知故犯或看不懂國字,倒不如說「積習難改」,因為整件事的前半段,比較像是某種無意識的反射動作。畢竟我們已經很習慣那三個孔就是拿來丟紙杯,一旦習慣成形,大腦便不會再花時間與資源去判讀那些國字的意涵。在那當下,它們只是一堆曲線與方塊的組合,沒有任何意義,就像你老闆大半夜傳來的那些靠北簡訊一樣。
積習難改,與神經構造息息相關。
所謂習慣,指的就是「在不過度佔用大腦資源的情況下,能迅速應付外界刺激的固定反應」。在我們的大腦中,有一組系統負責習慣的養成,那就是基底核(Basal ganglia)與紋狀體(Striatum)。
基底核長得有點像蝸牛,它的構造包含了尾狀核、殼核與杏仁核,前兩者相加就是紋狀體。一般來說,人面對「外界刺激」,通常會出現「行為反應」,紋狀體是這條連結的基礎,而整組蝸牛系統的作用,就是幫助我們進行「連結學習」。
一旦刺激與反應形成了聯繫,人不斷重複某種行為,就會逐漸強化感覺運動皮質與紋狀體之間的「習慣迴路」(Ann M. Graybiel & Kyle S. Smith,2014)。行為越熟練,迴路越穩定,需要動用的腦內資源也就相對減少,因此大腦當接收到某些熟悉的外界刺激之後,便會下意識地作出自動化反應,習慣因而養成。
然而人的注意力極其有限且珍貴,一旦建立了便捷的神經迴路,大腦會自動地不再注意或意識到這些穩定的迴路,而將注意力轉移到其他事物上(郭乃文,2014),因此許多下意識的反應便由此而來,譬如分辨男女廁、開車打方向燈或隨手丟紙杯。但試想有一天,當男女廁標誌的顏色互換,情況就會變得很刺激,置身右駕的國家,想打燈的駕駛便會不停開雨刷。文字明明都看得懂,身體卻不聽使喚,因為我們被意識的慣性給蒙蔽了。
因此在那個完美的早晨,當大家看到垃圾桶上的杯孔時,這畫面經由視神經送進大腦,紋狀體的習慣迴路瞬間開啟,大腦決定不花時間辨識杯孔,於是接下來的三秒我們成了一具活屍。我們會自動跳過垃圾桶的告示與文字,將注意力和大腦資源留給待會要傳的簡訊,或是做到一半的專案簡報,接著隨手一抬,不假思索地將紙杯丟進塑膠杯的杯孔。
但是,這只是事件的前半段。
有人會在丟完紙杯後瀟灑離場,完全沒意識到自己出包。但也有些人的大腦硬是擠出了一些資源,在空隙間認出那幾個國字,然後發現自己丟錯孔了。不幸的是,他們依然選擇將錯就錯,將紙杯留在原地,為什麼?
因為「從眾行為」(Conformity)+「責任分散」(Diffusion of Responsibility)
從眾一詞,指的是「人們會採納與團體成員相同行為和意見的傾向,以符合『社會期待』」。白話一點是「反正大家都這樣搞,不差我一個」。只要眾人一起做同一件事,無論對錯,都會產生壓倒性的份量,當天平往同一側傾斜,立場就能站得穩,這就是群眾的力量。
更重要的是,這件事的後果並不嚴重,如果今天丟錯就要罰一萬二,我保證這個垃圾桶會成為鎮店之寶。但由於沒有明確的懲處機制,即便出錯也還有人能善後,於是在從眾行為的框架下,出現了「責任分散」的效果。望著那堆疊疊樂紙杯,他們並不會覺得自己犯下什麼滔天大罪,這件事在他們心中的意義,與篤行環保的赫本頭截然不同,因此他們會認為「丟錯也沒差,大家都一樣,反正還有工讀生會過來收拾。」
因此在那一刻,人們缺的不是環保意識,而是一個「把紙杯拿起來」的理由。
可惜的是,我沒能好好利用那十五分鐘。於是赫本頭推開玻璃門之後,依舊會把明知故犯當作是缺乏環保與道德意識的惡行,我相信這當中一定有人揣懷惡意,但也有可能是下列這組紋狀體與社會心理交互作用後的等式:
「明知故犯」=「積習難改」+「從眾效應」+「責任分散」
那該怎麼辦呢?
就行為改變技術的原理而言,無論是「增加暗示」、「提供酬賞」或「祭出罰則」,都是可行的做法,但最重要的關鍵,是「切斷刺激與反應之間的連結」,在此小劇場提供幾個方法:
● 切斷連結:
依照本例,外界刺激是「圓形杯孔」,行為反應則是「丟杯子」。因此,若將「塑膠餐具」和「塑膠杯蓋」兩處的投入孔設計成非圓形,譬如將「塑膠餐具」投入孔改為三角形,「塑膠杯蓋」投入孔改為直條形,或許就能打破「圓形投入孔→投入紙杯」的連結。因為一旦當紙杯與投入孔的形狀相互牴觸,警鐘一響,人就會立刻被拉回現實,試著閱讀貼紙上的文字。當然,礙於商家成本考量(不願重新設計垃圾桶),這做法不一定行得通,而且即便這樣做,「塑膠杯」那一孔可能還是會堆得跟101一樣高,因此需要第二招。
● 增加暗示:
直接在「塑膠杯」投入孔放進幾個塑膠杯做為提示,順便把幾個比出愛心手勢的歐巴笑臉一併貼上去,除了能讓活屍瞬間清醒,也能藉以帶動從眾行為。
● 提供酬賞:
在商家原有的App中建置獎勵程式,無論是「將塑膠杯投入杯孔」,或「將紙杯丟進紙容器回收桶」,都可以拍照上傳,獲得折價券一張。台灣人很喜歡折價券,就算是只有97折大家也不會在意,但我比較希望他們能送搖搖粉。此法建議一天只能登錄一組帳號,否則馬上就會有阿北阿桑卡在垃圾桶前搶著為大家服務。
● 祭出罰則:
設計一款紙杯感應探測器,一旦杯孔放進紙杯,整間餐廳就會出現「你這魯蛇給我醒來!」之類的嘶吼聲,原理是利用消費者的創傷經驗來遏止歪風,亂世用重典。但這款我今天才想到的感應器製作成本不明,而且無法排除有些孩子就是喜歡聽大人抓狂的聲音,加上店家可能會因而深陷Google評分一顆星的地獄,或許請赫本頭直接對監視器開噴還比較划算。
● 直接把垃圾桶放在櫃台旁:
這是一種「大家都在看」的強力監督法,即便異味會嚴重影響業績,但為了尊嚴,店家也要咬牙撩落去,以壯士斷腕的決心,和亂丟紙杯的消費者直球對決,撐到最後保證不會有人丟,因為根本不會有人進來買。店經理記住,如果有任何人提出這個方法,他一定是對手派來的臥底。
● 讓時間解決一切:
這也是我想告訴赫本頭的。每一項政策變動都會有陣痛期,所謂明知故犯,或許是惡意,也可能是被慣性牽制後的人之常情,但若把那些不經意全盤歸納為惡意,只會讓我們更往心裡去。畢竟無論如何,短時間內我們都無力回天,與其上網公審,我還是比較傾向去理解人,因此最折衷的做法,就是一邊靠北,一邊順手把那些紙杯丟進垃圾桶,然後讓時間來矯正大家的習慣。不必感到悲哀,因為有時後退一步,無關屈服,而是為了把世界看得更清楚。
親愛的讀者,無論是紋狀體作祟,或是社會心理作用,都只能拿來牽拖一次喔,下一次,請記得把紙杯丟進紙容器回收桶吧。
參考文獻:
Ann M. Graybiel & Kyle S. Smith (2014). How the Brain Makes and Breaks Habits.從腦養成好習慣(林雅玲譯)。中文版《科學人》,八月刊,52-57.台北:遠流出版社
郭乃文(2014)。積習可改-以神經心理學為基礎。中文版《科學人》,八月刊,58-62.台北:遠流出版社
#紋狀體
#從眾行為
遠流字典 在 Beginneros Facebook 八卦
【異體字的分別︱「分」與「份」】
可能大家都不知道,香港和臺灣居民的身分證上有一個很特別的分別,就是:「香港永久性居民身"份"證」和「中華民國國民身"分"證」了。究竟哪一個「分」字才是正字呢?
首先我們要知道在甲骨文中只有「分」字,並沒有「份」的出現,形狀就像刀把一件東西切成兩半(見圖)。所以古時是先有「分」字。
而「份」其實是由「分」衍生出來的。「分」有兩個讀音:fan1 和 fan6。前者可解作為分開、分離、分辨等。而後者可解作整體的一部。所以「份」的出現是因為「分」有兩個讀音,加上「亻」旁以作區別。
其實秦代的《論語》是出現過「份」字。古時的「文質彬彬」是寫作「文質份份」,但仍然是讀作ban1。而「彬」是後人追改。至於現代用法的「份」是很近代才被正式記載於字典。
簡單地說,讀作fan1時,必定是寫作「分」。而讀作fan6時,也可以寫作「分」,但只有以下條件下才可以寫作「份」:
1. 整體的一部,如「部份」。
2. 量詞,如「一份」。
3. 年、月、省之後,如「月份」、「年份」、「省份」。
所以從正字及意思來說,應該是寫作「身分證」,並不能寫作「身份證」。因為當中並沒有以上三個意思。當初英殖時期,香港政府是用了「身份證」作官方中文名稱。雖然香港政府在1991年曾經計劃過復古為「身分證」,但後來引起很多爭議,最後政府維持原有寫法。
雖然語文可以說是約定俗成,但中文字的歷史源遠流長,知多一點正字小故事也沒有壞處呢!
------------------
◆ 每日分享知識、每月提供課程
◆ Beginneros網站:https://www.beginneros.com/
◆ Youtube:https://goo.gl/OEJrGt
◆ Instagram:@beginneros
◆ 冷知識投稿:http://goo.gl/zEYS3q
遠流字典 在 豐富 Youtube 的評價
王立楨是當今華人世界經驗最豐富、著作最權威的航太故事作家。
身為航太工程師,他以嚴謹的態度持續蒐集空軍的歷史與飛行故事,
被空軍飛行員推崇為「我們空軍的活字典」。
為了撰寫本書,他再度親自訪問許多當事飛行員、家屬、同僚,
前往事件現場探訪當年場景,或與知情的目擊人士對談。
透過他的記載,原本可能消失的事蹟,終於能得到歷史的見證;
原本無法解釋的命運,終於獲得今人理解。
似乎冥冥中有一股力量在推動著我
將這些偉大的飛行故事記載下來
讓英雄不被遺忘
< 我們必須去:駕駛艙視角的飛行故事 >
作者: 王立楨
出版社:遠流
出版日期:2021/03/04
收藏好書:https://reurl.cc/qmqnW3
#駕駛艙 #飛行故事 #空軍
-----
訂閱【豐富】YouTube頻道:https://www.youtube.com/c/豐富
按讚【豐富】FB:https://www.facebook.com/RicherChannel
![post-title](https://i.ytimg.com/vi/-aJ3ege14jc/hqdefault.jpg)
遠流字典 在 李基銘漢聲廣播電台-節目主持人-影音頻道 Youtube 的評價
本集主題:「我們必須去:駕駛艙視角的飛行故事」介紹
訪問作者:王立楨
內容簡介:
似乎冥冥中有一股力量在推動著我
將這些偉大的飛行故事記載下來
讓英雄不被遺忘
本書作者王立楨是當今華人世界經驗最豐富、著作最權威的航太故事作家。身為航太工程師,他以嚴謹的態度持續蒐集空軍的歷史與飛行故事,被空軍飛行員推崇為「我們空軍的活字典」。
為了撰寫本書,他再度親自訪問許多當事飛行員、家屬、同僚,前往事件現場探訪當年場景,或與知情的目擊人士對談。
透過他的記載,原本可能消失的事蹟,終於能得到歷史的見證;原本無法解釋的命運,終於獲得今人理解。
★美國的拉斯維加斯曾因為一位我國戰鬥機飛行員不顧自己安危的英勇舉動,免於一場燃燒彈在市中心爆炸的巨大浩劫!
★一次墜機導致6人為國殉職,但當天竟有7具棺材送抵基地,多出的一具,到底是為誰預備?
★一位出任務就沒有回來的缺席新郎,他留下的未婚妻卻在幾年後捲入一樁厄運,成為當年台美關係的焦點……
★ 四位飛行員在海峽第一線攔截、牽制共機的時候,於自己油量緊急偏低之際,竟然發現敵機倍增……
本書都是當事人親口講述的傳奇史蹟,透過作者親切易懂的文字、完全正確的飛行術語及名詞加以呈現。這是真正的「駕駛艙視角的飛行故事」,彷彿就像發生在眼前。
作者簡介:王立楨
他除了是一位航太工程師之外,更擁有美國聯邦航空總署所頒發的私人飛行執照,因此他對飛機與飛行都有相當的瞭解。他在美國航太界工作超過四十年,最近才由全球最大航太國防公司,洛克希德馬丁公司退休。
他在兩岸航太迷當中享有盛名,經常研究並撰寫我國的空軍、民航故事。因著他的研究成果,我國空軍曾多次更正戰史紀錄,甚至更正了空軍公墓墓碑上的資料。
他是目前唯一曾替兩位參謀總長、四星上將(陳燊齡與唐飛)做傳的作者。2017年8月,他更成為第一位以撰寫空軍故事而獲得空軍模楷甲種二等獎章(文字類)的平民。
代表著作為《消失的航班:美國航太專家解密當代民航七宗驚人懸案》、《我以我血獻青天:13位國軍飛行員的故事》、《飛航解密:美國航太專家關於飛航安全、訓練與管理的大解密》、《螺旋槳邊的歲月》、《唐飛:從飛行員到上將之路》、《回首來時路:陳燊齡將軍一生戎馬回顧》以及「飛行員的故事」系列作品等。
出版社粉絲頁:遠流粉絲團
#李基銘 #fb新鮮事 #生活有意思 #快樂玩童軍
#漢聲廣播電台
YouTube頻道,可以收看
https://goo.gl/IQXvzd
podcast平台,可以收聽
SoundOn https://bit.ly/3oXSlmF
Spotify https://spoti.fi/2TXxH7V
Apple https://apple.co/2I7NYVc
Google https://bit.ly/2GykvmH
KKBOX https://bit.ly/2JlI3wC
Firstory https://bit.ly/3lCHDPi
請支持六個粉絲頁
李基銘主持人粉絲頁:https://www.facebook.com/voh.lee
李基銘新聞報粉絲頁:https://www.facebook.com/voh.twnews
李基銘的影音頻道粉絲頁:https://www.facebook.com/voh.video
漢聲廣播電台「fb新鮮事」節目粉絲頁:https://www.facebook.com/voh.vhbn
漢聲廣播電台「快樂玩童軍」節目粉絲頁:https://www.facebook.com/voh.scout
漢聲廣播電台「生活有意思」節目粉絲頁:https://www.facebook.com/voh.life
![post-title](https://i.ytimg.com/vi/nFnnsZHt-ks/hqdefault.jpg)
遠流字典 在 遠流活用國語辭典評價在PTT/Dcard完整相關資訊 - 健康急診室 的八卦
年2月11日· 五南小學生活用辭典momo 國語日報字典小學英文字典推薦小學生查.中文字典台灣-2021-04-13 | 星星公主(点击查看原图)喪- ::遠流:: 活用. ... <看更多>
遠流字典 在 遠流活用中文大辭典 - YouTube 的八卦
![影片讀取中](/images/youtube.png)
本辭典由陳鐵君先生編篡,收錄一萬兩千餘單字、八萬餘詞目,並整合中、台兩地的方言俚諺,匯集古往今來的新舊詞彙,兼顧兩岸不同的字形字體、拼音規則 ... ... <看更多>
遠流字典 在 遠流活用國語辭典評價在PTT/Dcard完整相關資訊 - 健康急診室 的八卦
年2月11日· 五南小學生活用辭典momo 國語日報字典小學英文字典推薦小學生查.中文字典台灣-2021-04-13 | 星星公主(点击查看原图)喪- ::遠流:: 活用.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