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Q給台灣的提案15:行人安行】
你知道台灣的道路傷亡是日本、歐洲先進國家4-5倍嗎?
你知道日本人來台灣,除了人民友善食物美味的好感外,另外印象最深刻的是台灣汽車駕駛人態度傲慢,將馬路當專屬空間,讓行人險象環生嗎?
如果你家中有小孩、長輩、甚至行動不便者,你覺得他們能毫不費力穿梭在大街小巷嗎?
台灣的城市設計,從最基本就出了問題,約在1960年代後,人民逐漸負擔得起汽機車,但執政者長期怠惰,忽略行人空間與大眾運輸,解決之道並不是重新鋪馬路,也不是等待國民素質提升,而是現在就立刻修改所有道路的設計規範,而且嚴格執行。
不說的話,大家可能不知道過馬路有多危險。以2011-2013年數據而言,行人當天死亡(A1類事故)人數764人,傷亡總計46282人,而行人傷亡前幾大原因都發生在「過馬路時」,以車輛未注意或未禮讓、未走行人穿越道、未依照號誌穿越為前三大原因。而從2011年至今,傷亡最慘重的都是65歲以上的老年人,歷年均佔6成以上。
世界上越來越多的城市轉向以人為本的城市設計,例如北美就有了「城市交通運輸全美協會」(簡稱NACTO),由前紐約交通局長珍妮特.薩迪可罕(Janette Sadik-Khan)擔任主席,發行了《都市街道設計指南》一書,已被至少9個州和45個城市採用為設計標準,對安全且增加街道活力的人行道、自行車道、車道做出了許多有創意又證明可行的規範。
舉例而言:
1.#強化安全提醒:每個穿越區都要畫斑馬線,不要以為是廢話,台灣還真的超多地方沒畫。而標線也要留下車輛停靠、右轉的緩衝空間,提醒駕駛不要侵入斑馬線。
2.#人行動線擴大與無障礙化:無障礙坡道順接斑馬線,聽起來很簡單但事實上也常常沒做到。
3.#路緣擴建:在路口和穿越區讓路緣外突,在不縮減車道下可提醒駕駛減速(特別是轉彎),最重要的是可以大幅縮短穿越距離。
4.#行人庇護島:提升行人過馬路的安全性
5.#簡化複雜路口:在三岔或不規則路口,把根本用不到的畸零地劃歸行人用地或綠化帶,給駕駛明確動線而不是變化車道的空間,將能在減少道路面積下,還讓車流更順暢。
這些簡單可靠、經費節省的方式,可以先在不縮減車道與停車位下,就大幅提升行人安全性,改善行人路權,提醒駕駛注意。那麼,為什麼不做呢?
這問題大家可能都會直覺想要加強執法和教育,但其實嚴格執法以外,也要搭配好的道路設計,才能讓我們的城市空間更加可親!
去年,台灣基進在地方選舉時,就提出全面檢討道路設計規範,改善「危險路口」的想法,而其實去年營建署就推出了「都市人本交通規劃設計手冊」,也採用了部分NACTO的規範,如何要求在各地落實執行,並由中央與地方編列預算來實現,就是我們要再努力推動的方向!
同時也有3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11萬的網紅汽車私房話,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新頻道成立!歡迎訂閱及加入: 【游泳私房話】YouTube:https://www.youtube.com/channel/UCWfGGxRvTJwgZz6Wak2zalw 【游泳私房話】FB社團:https://www.facebook.com/groups/swimmerprivatetalk...
道路設計手冊 在 3Q 陳柏惟 Facebook 八卦
【3Q給台灣的提案15:行人安行】
你知道台灣的道路傷亡是日本、歐洲先進國家4-5倍嗎?
你知道日本人來台灣,除了人民友善食物美味的好感外,另外印象最深刻的是台灣汽車駕駛人態度傲慢,將馬路當專屬空間,讓行人險象環生嗎?
如果你家中有小孩、長輩、甚至行動不便者,你覺得他們能毫不費力穿梭在大街小巷嗎?
台灣的城市設計,從最基本就出了問題,約在1960年代後,人民逐漸負擔得起汽機車,但執政者長期怠惰,忽略行人空間與大眾運輸,解決之道並不是重新鋪馬路,也不是等待國民素質提升,而是現在就立刻修改所有道路的設計規範,而且嚴格執行。
不說的話,大家可能不知道過馬路有多危險。以2011-2013年數據而言,行人當天死亡(A1類事故)人數764人,傷亡總計46282人,而行人傷亡前幾大原因都發生在「過馬路時」,以車輛未注意或未禮讓、未走行人穿越道、未依照號誌穿越為前三大原因。而從2011年至今,傷亡最慘重的都是65歲以上的老年人,歷年均佔6成以上。
世界上越來越多的城市轉向以人為本的城市設計,例如北美就有了「城市交通運輸全美協會」(簡稱NACTO),由前紐約交通局長珍妮特.薩迪可罕(Janette Sadik-Khan)擔任主席,發行了《都市街道設計指南》一書,已被至少9個州和45個城市採用為設計標準,對安全且增加街道活力的人行道、自行車道、車道做出了許多有創意又證明可行的規範。
舉例而言:
1.#強化安全提醒:每個穿越區都要畫斑馬線,不要以為是廢話,台灣還真的超多地方沒畫。而標線也要留下車輛停靠、右轉的緩衝空間,提醒駕駛不要侵入斑馬線。
2.#人行動線擴大與無障礙化:無障礙坡道順接斑馬線,聽起來很簡單但事實上也常常沒做到。
3.#路緣擴建:在路口和穿越區讓路緣外突,在不縮減車道下可提醒駕駛減速(特別是轉彎),最重要的是可以大幅縮短穿越距離。
4.#行人庇護島:提升行人過馬路的安全性
5.#簡化複雜路口:在三岔或不規則路口,把根本用不到的畸零地劃歸行人用地或綠化帶,給駕駛明確動線而不是變化車道的空間,將能在減少道路面積下,還讓車流更順暢。
這些簡單可靠、經費節省的方式,可以先在不縮減車道與停車位下,就大幅提升行人安全性,改善行人路權,提醒駕駛注意。那麼,為什麼不做呢?
這問題大家可能都會直覺想要加強執法和教育,但其實嚴格執法以外,也要搭配好的道路設計,才能讓我們的城市空間更加可親!
去年,台灣基進在地方選舉時,就提出全面檢討道路設計規範,改善「危險路口」的想法,而其實去年營建署就推出了「都市人本交通規劃設計手冊」,也採用了部分NACTO的規範,如何要求在各地落實執行,並由中央與地方編列預算來實現,就是我們要再努力推動的方向!
道路設計手冊 在 高雄好過日 Facebook 八卦
#為什麼以前沒淹水的地方都淹了
#3Q給你最完整的歷史與政策解析
文:3Q 陳柏惟
最近,大家很關心我下一步怎麼走,但不管怎麼走,高雄都會是我的故鄉。這兩週空餘的時間,我還是跟好過日的團隊一起繼續研究各種高雄市政問題,今天就先和大家一起談談719水災中,市長認為不重要,市民卻很關心的問題:到底為什麼像是高醫一帶,以前沒淹的地方這次也淹了?
這次的暴雨後,雖然災情遍佈全市283處,但其中從東三民到鳳山地區的災情相對集中,水勢還超過往年規模相似或更大的降雨。要了解淹水的成因,我還是老話一句,就得從「了解歷史」開始,才能知道為何城市的某些地方會淹?
以下的懶人包,分成幾個部分
#都市化以前
我台灣國南部平原地區,聚落型態以集村為主,村莊外是大片農田。三民區過去也是如此,這裡位在鳳山新舊城間,沒有太大的聚落,農田主要由曹公圳灌溉系統調節。在渠道與河川間,有許多大小埤塘,擔任調節水利的作用。
豐水期,這些埤塘可以儲水、蓄洪,就算大水,水也會先淹沒埤塘和田園,才會淹到聚落。而枯水期就可以當作蓄水池來提供農作用水。
#都市化前期
在日治時期,隨著高雄快速發展,高雄市區經過三次通盤計劃檢討,成為全台第二,規劃規模不亞於台北的大城市。在1936年間的規劃中,市區街道北緣只到愛河,也就是後驛一帶,之外都還沒納入都市計畫。
日本戰敗時,這個都市計畫實際的興築並未完成,一直到1970年代王玉雲時代,才把計畫中的公園、道路全都蓋完,在戰後到1982之間,都缺乏都市計畫的通盤檢討,也沒有國土規畫概念,整個城市發展出了日本人規劃範圍就亂了分寸。
在都市計畫區內,伴隨著棋盤狀道路,規劃有完善排水系統,水溝注入大排,再注入愛河或高雄港。整體來說南高雄排水系統完善,較不容易淹水。然而,在規劃區外,排水仍然依賴舊渠道,兩種系統的銜接就成了問題。
#都市化失控
1980年代,三民區還留有許多埤塘和田地,然而就是在此時,隨著都市擴張和土地炒作,以及公共設施的需要,窪地、埤塘被填平。水泥化的結果,逕流無處可去,每次的洪水就會縮短,而淹水狀況日益嚴重。
以這次淹大水的寶珠溝沿線為例,本來在科工館後方,有個叫做寶珠埤的狹長埤塘,但被填平為道路與其他用途後,寶珠溝變成部分加蓋的狹窄水道,而上游和鳳山一帶相連的灌溉渠道也陸續縮減,卻沒有足夠的雨水下水道替代。排水功能大幅降低,讓寶珠溝沿線變成易淹水地區。
#彌補的低衝擊開發政策
2005年謝長廷市長任內,為了因應氣候變遷,極端降雨越來越多,而城市排水系統設計根本不夠因應,因而開始引入「海綿城市」或說「低衝擊開發」的諸多概念,其中的代表就是滯洪池。
第一座滯洪池位於本和里,這裡其實就是以前的本館埤遺址,在本館埤被消滅後,本和里就變成逢雨必淹的災區。滯洪池的興建,其實就只是回復部分埤塘的滯洪、蓄洪能力而已!
本和里滯洪池的成功,也讓後續十多座滯洪池,以及附帶滯洪功能的許多濕地、河道改良建設陸續推動,而這些水利設施,其實很多就位在以前埤塘的位置。
這樣的概念,其實就是盡可能利用與自然構造相似的設計設施,透過滲透、貯留及蒸發等功用,減少暴雨逕流量,減輕雨水下水道排水負荷,進行雨水管理,有效解決都市排水問題。
#為何這次淹水這麼嚴重?
為什麼建立了滯洪池後,仍然還會淹水呢?
其實,這次災情及中的寶珠溝地區,就是滯洪池未完成,而原有水利措施又出問題的地區。
本來,接近舊有寶珠埤的地區,陳菊市長規劃了十全滯洪公園,滯洪池和停車場地下室,可以容納6萬噸洪水,原本去年底就要完工,工程雖有延遲,但去年底基本結構已經接近完成,然而,政黨輪替後,工程更加拖延,且就算已經接近完工,市府面臨颱風警報卻不做準備,在719時,已經可使用的水門居然不開,讓滯洪池失去作用!
再加上寶珠溝下游堤防工程同樣拖延,只用沙包暫時阻擋,被719大雨後的洪峰沖垮,就造成了河畔甚至高醫.十全路一帶先前未見的大淹水!
其他如鐵路地下化工程後,土方回填卻沒有施作臨時排水措施,都會讓排水更加不易。這些工程控管不良,臨時應變不足的問題,市府絕對難辭其咎!
#該怎麼做?
若要解決問題,必須有全面性的低衝擊開發思維,例如美國低衝擊開發手冊中,就納入生態滯留單元(Bioretention Cell)、 雨水花園(Rain Garden)、 樹箱過濾設施(Tree Box Filters)、 植生濾槽(Biofilter)、 植生溝(Grass Swales)、 綠屋頂(Green Roof)、透水舖面(Permeable Pavements)、雨水桶(Rain Barrels)或滯洪池等概念,達成立體全面吸水,減少逕流的目標,絕非是單一方式可及!但現有的草包市府,顯然缺乏通盤的思考遠見,只會作秀,把例行挖水溝當政績,卻忽略整體排水蓄洪系統的作用。
我們必須知道,面對極端氣候,須以「不怕水淹,減少損失」的想法,代替「絕不淹水」的空頭支票。負責任的政治人物,需要了解歷史、盤點資源、設定目標,才能帶給市民良好的城市治理。
這,才應該是政治人物的良心。
韓國瑜沒有,但我和我的團隊,會一起用心來打拼!
也邀請各位8月10號,和3Q一起來,了解我們的下一步!
道路設計手冊 在 汽車私房話 Youtube 的評價
新頻道成立!歡迎訂閱及加入:
【游泳私房話】YouTube:https://www.youtube.com/channel/UCWfGGxRvTJwgZz6Wak2zalw
【游泳私房話】FB社團:https://www.facebook.com/groups/swimmerprivatetalk
---------- ◉ 訂購 剛剛好水餃:https://shopee.tw/privatetalk
2019年式的Toyota Prius小改款,主要的重點在於以下:
「前後燈組相貌修飾、增加便利機能、改變飾板顏色、更多車色選擇、以及安全配備小提升,還有就是微幅漲價!」
我覺得讓人皺眉頭的地方,其一就是漲價(因為不喜歡看到漲價),還有就是仍然沒有還原TSS的原貌真相!
剩下的,應該就是回應去年試駕Hyundai Ioniq Hybrid時的朋友提問,關於操控的感覺,哪台比較好?我覺得Ioniq開起來比較有性能意味,而Prius開起來優雅些,而且後者的冷氣風聲很細微,車室也比較安靜。
這次影片很短,所以沒有分段落,大家可以快速瀏覽一下。
#Prius #Hybrid #ToyotaSafetySense
以下是原廠新聞稿:(於2019.02.19.日發佈)
「科技升級 馭見未來」
日本原裝全新改款PRIUS 魅力登場
TOYOTA總代理和泰汽車於2月19日正式發表日本原裝進口全新改款PRIUS。PRIUS身為全球HYBRID油電複合動力車款的領先者,秉持其優異的商品實力,自1997年上市以來,全球累計銷售超過430萬台,在台灣亦累計銷售超過9,000台,獲得眾多車主的好評與信賴。此次全新改款日本原裝進口PRIUS在「外觀造型」、「內裝設計」、「安全配備」進行大幅度的升級,更加貼近現今消費者的使用需求。全新PRIUS不僅擁有TNGA新世代造車工藝帶來的操控快感,同時享有第四代SELF-CHARGING HYBRID油電複合動力系統所帶來的五大駕馭感受:「自主充電、智慧駕駛、加速快感、靜謐舒適、節能環保」。為了讓更多消費者能夠擁有更加科技智慧的用車生活,全新PRIUS亦享有HYBRID電池延長保固,由原本5年或12萬公里(先到者為準)延長至8年或16萬公里(以先到者為準) *註1,讓消費者能夠以更低的持有成本輕鬆入主全新PRIUS。
時尚、科技、安全一步到位
全新改款PRIUS秉持「激起駕馭熱情,顛覆對HYBRID的既有印象!」的精神,在外觀造型上,以更富感官享受的時尚線條進行打造,全新LED Bi-Beam頭燈組及LED尾燈組造型讓全新PRIUS顯得更加俐落有型,輔以全新前後保桿設計以及雙色動感鋁圈造型,呈現出令人驚豔的動感外型,完美吸引世界的目光。
在內裝設計上,承襲PRIUS一直以來的科技時尚風格,此次改款全新導入「無線充電座」、「8向可調駕駛座電動座椅」等科技便利配備;同時,在駕駛的操控介面以大量黑色鋼琴烤漆增添視覺與觸覺質感,打造更加簡約時尚的車室空間。
針對消費者最重視的安全配備,全新PRIUS亦不輕易滿足於現況,在現有「Toyota Safety Sense」-「ACC主動式車距維持系統、PCS預警式防護系統、LDA車道偏離警示系統、AHB智慧型遠光燈切換系統」、「7SRS氣囊」、「最高1,500Mpa高剛性車體」等多項安全配備的基礎上,再新增「BSM盲點偵測警示系統」及「RCTA後方車側警示系統」,讓全新PRIUS擁有高達32項的主被動安全科技*註2,提供車主相當完善的行車保護。
坐擁HYBRID獨有五大駕馭感受 再享8年或16萬公里HYBRID電池保固
全新PRIUS以TOYOTA第四代SELF-CHARGING HYBRID系統為基礎,加上直列4缸1.8升dual VVT-i Atkinson循環引擎,創造出HYBRID車款獨有的五大駕馭感受:「智慧駕駛、加速快感、靜謐舒適、節能環保、自主充電」。
透過TOYOTA HYBRID系統的PCU動力控制模組,駕駛無須改變用車習慣,即可同時享受汽油引擎及電動馬達之綜效優勢。此外,對於重視駕馭快感的消費者而言,PRIUS搭載汽油引擎與高扭力的電動馬達,賦予順暢的加速性,在任何行駛狀態下皆能感到奔馳的樂趣。同時,若想享受極致寧靜的駕乘感,只要將駕駛模式調整為純電模式,即可輕鬆享有在城市間寧靜遨遊的快感。當然,PRIUS高達26.7km/l的優異油耗表現*註3,亦讓車主在用車的同時為節能環保盡一份力。然而,相較於相當依賴充電設備的純電動車款;PRIUS身為HYBRID車款,不需要額外充電即可透過引擎或煞車時的減速動能進行自主充電的特性,對於充電設備尚未普及的用車環境將是一個較佳的選擇,讓車主在為地球永續盡一份力的同時,也能兼顧用車的便利性。
為提供HYBRID車主更好的售後服務,全新PRIUS亦享有HYBRID電池延長保固,由原本5年或12萬公里(先到者為準)延長至8年或16萬公里(以先到者為準) *註1,讓消費者能夠以更低的持有成本輕鬆入主PRIUS。
*註1:8年或16萬公里保固限於Hybrid電池,其他油電複合動力控制系統元件僅提供5年或12萬公里(以先到者為準)保固。保固詳細內容和條件請見TOYOTA官網及車主手冊,TOYOTA保留保固內容變更及最後解釋之權利。
*註2:安全配備均有作動條件限制,相關細節請洽各地經銷商參考車主手冊。
*註3:公告資料係依據歐盟1999/100/EC指令及後續修正指令之標準測試程序測得。本標示之測試值係在實驗室內,依規定的行車型態於車體動力計上測得。實際道路行駛時,因受天候、路況、載重、使用空調系統、駕駛習慣及車輛維護保養等因素影響,其實際值可能與測試值有所差異。
◉ 訂購 剛剛好水餃:https://shopee.tw/privatetalk
網站:http://www.autoprivatetalk.com
FB:https://www.facebook.com/harry.liaokang
社團:https://www.facebook.com/groups/autoprivatetalk
主講人/剪輯後製/企劃:廖剛
註:不會有字幕(我手邊沒有人力)(但你有興趣也可以幫我上字幕)、不要用粗話罵人~
道路設計手冊 在 果籽 Youtube 的評價
|欄杆之城—香港欄杆十年增一倍總長達1,500公里 荃灣海濱四款欄杆 1.64米高監獄式圍欄阻靚景 #社區人物
香港近十多年被冠以「欄杆之城」這個名字,絕非浪得虛名。根據政府數字,全港欄杆的總長度,在2010年只得約730公里,但2018年已增至1,500公里,不足10年增加超過一倍。前年反送中運動後,不少人開始反思欄杆在城市中的作用,除了人車分隔,其實還可以怎樣好好運用呢?
欄杆,在香港無處不在,香港的欄杆不時被批評太多太廢太醜,早前有荃灣街坊在facebook投訴,荃灣海濱長廊近海濱花園一段,新建的單車徑旁興建了直條式欄杆,連同海邊石躉竟有1.64米高,坐在前方的長椅欣賞眼前藍巴勒海峽,猶如在監獄入面看海,直斥美景被這排監獄式欄杆搞到不倫不類。翻查資料,原來有議員及市民曾去信有關部門,但部門就說有關設計是按照路政署《道路及鐵路結構設計手冊》的單車徑安全護欄標準興建。
https://hk.appledaily.com/lifestyle/20210125/ORENTIGZJBERLPWGOCDZTN7V3M/
影片:
【我是南丫島人】23歲仔獲cafe免費借位擺一人咖啡檔 $6,000租住350呎村屋:愛這裏互助關係 (果籽 Apple Daily) (https://youtu.be/XSugNPyaXFQ)
【香港蠔 足本版】流浮山白蠔收成要等三年半 天然生曬肥美金蠔日產僅50斤 即撈即食中環名人坊蜜餞金蠔 西貢六福酥炸生蠔 (果籽 Apple Daily) (https://youtu.be/Fw653R1aQ6s)
【這夜給惡人基一封信】大佬茅躉華日夜思念 回憶從8歲開始:兄弟有今生沒來世 (壹週刊 Next) (https://youtu.be/t06qjQbRIpY)
【太子餃子店】新移民唔怕蝕底自薦包餃子 粗重功夫一腳踢 老闆刮目相看邀開店:呢個女人唔係女人(飲食男女 Apple Daily) https://youtu.be/7CUTg7LXQ4M)
【娛樂人物】情願市民留家唔好出街聚餐 鄧一君兩麵舖執笠蝕200萬 (蘋果日報 Apple Daily) (https://youtu.be/e3agbTOdfoY)
果籽 :http://as.appledaily.com
籽想旅行:http://travelseed.hk
健康蘋台: http://applehealth.com.hk
動物蘋台: http://applepetform.com
#欄杆 #荃灣 #海濱 #單車徑 #路政署
#果籽 #StayHome #WithMe #跟我一樣 #宅在家
道路設計手冊 在 偽學術 Youtube 的評價
[旅行的旅行] 行動傳播技術空間中的旅行:#當我們用GoogleMap找路時 / 李長潔 🚎
.
時常有人問我,你每次去日本的那些超級冷門的風景、傳說地點、氛圍氣喫茶老店,到底怎麼找到的,聽都沒聽過這些地方。剛開始,我會查詢中文與外文的旅行資訊,像是旅遊手冊、觀光網站,都是基本工作,可以給旅客一點基本的地理想像,如方位、氣候、規模、人文特色等。接著,我會做一件事—大量地運用google map細查地方資料。
.
地圖,是一種人對空間權力的掌握,當旅人們從地圖繪製者的手中,搶回擁有地圖的權力,這將如何改變我們的旅行生活?然而,我們真正因為google map而搶回了對空間的掌握嗎?我們先從紙本地圖的使用開始。
.
▓ #紙本地圖的時代
.
不只是到了旅遊的當下才使用google地圖來找路,而是平常沒事時,就打開地圖滑呀滑,細察預計拜訪的地點,了解地理資訊。不過,在2005年以前,旅行時掌握地理環境的技術大都依賴紙本地圖,旅客與觀光客在出發前,會購買旅遊手冊、旅行文學,透過特定旅行專家與旅遊資訊編輯的視野,來觀看地方(林子廉,2009)。在那時之前,各種「旅遊天書」隨著出國人數的增加,而銷售量大增。
.
出國旅行度假,不單僅是選好地方、買張機票、然後去就可以說「#這是我的旅行」,旅行的體驗是由生活中的不同媒介內容(電視、廣告、電影、書籍、旅遊手冊,現在還有社群網站)與你的真實旅程所交織而成(Urry, 2002)。當然也包含地圖。
.
地圖是一種地理狀態的再現。我們覺得地圖模擬了真實的環境樣貌,但事實上,地圖是一種「#簡化」、「#挑選」、「#裁切」,尤其是紙本地圖,在有限的平面版面上,地圖的終極目標並不是一比一的還原,而是透過地圖繪製與資料整理,表現製圖者對大地的擁有權、解釋權。
.
在從前的旅行中,我會在行前買一份巴黎的城市地圖,在台灣時就把旅行手冊上看到的景點標示在地圖中;並在旅程中逐一刪除,有時候還會用紅筆將散步走過的路徑畫上,以展示我對巴黎的熟稔程度。基本上,整張巴黎地圖我都畫滿了。
.
▓ #google地圖的出現
.
2005年,Google Map正式上線,一開始只是電腦版,同一年裡很快地推出手機版本,並且加入Google Earth的服務,直至今日,google的地圖是Google公司流量第二大的營運項目。Google Map運用了地理資訊系統(GIS),整合地表空間幾何特性以及地理屬性等兩種資訊之資料庫, GIS 中記錄的資料藉由適當的軟體解譯後可重現地表相關地形與地貌,使用者可以免費且自由地在地圖檔上標記並添加註記。這個地圖很快地成為旅行者的最佳找路工具,可以用微觀與巨觀的視野,審視空間樣態(廖酉鎮、陳均伊,2013)。
.
相對於傳統紙本繪製,#地理資訊系統(Geographic Information System,GIS)的廣泛應用,省卻了實物儲存的難處,也使我們可以在同一空間的地圖上看到不同的主題的重叠和互動,我們更能按照我們的想法,在給定的地圖框架上任意標籤,製作對我們有意義的地圖(Lo, 2012)。
.
Google不斷推出越來越豪華的地圖服務,像是「#交通資訊」、「#街景服務」、「#旅行規劃」,最近更加入虛擬實境的概念,將導航升級成「#AR導航」,透過 GPS 獲取用戶的位置,並使用街景資料產生「視覺定位系統」(Visual Positioning System,VPS),快速辨識周遭地標建築定位用戶位置,並在手機相機中以巨大的動畫箭頭結合街景,藉以更清楚地告知方向。這些方便的工具是積累在行動通訊技術、運算技術與人群使用習慣的大量應用與快速進步上,嶄新的地圖技術深刻地改變了旅行、旅人與城市的互動關係。
.
▓ #人與機器結合下的旅行:地理媒介
.
人與機器在移動技術空間中,被結合成一種人機複合體,或是Bruno Latour行動網絡理論中的「人—物」,這讓人的體驗更加複雜。你有沒有一種經驗,就是打開Google Map後,隨著指標轉動身體,試圖協調數位與真實的空間方向。或是,跟著導航行走,耳畔響起「向左轉」,就毫不猶豫地走向左方的街道。又或是,最一般的情況下,使用者會打開軟體,了解地理定位下自己與週邊資訊(店家、車站等)的關係。
.
進入到隨身行動傳播科技時代,人與物結合下的移動與定位本身就是一種資訊,這些資訊詮釋了流動空間、網絡連結、移動過程的具體樣態。一方面,機器深刻地鑲嵌入人類的生活世界中,反過來說,人們亦透過機器產生全新、方便、延伸的特殊經驗。這種人機合一、日常鑲嵌的 #地理媒介(geomedia)(McQuire、潘霽,2019),在旅行實踐中更顯鮮明。
.
在Web2.0時代,藉由地理媒介所構連起來的網絡式公共空間,展示了人類時空感知的嶄新轉變。透過行動傳播與數位化的技術,遊歷的地點本身不只是被媒介再現,而是,這些地點本身就是媒介,在程式運算的框架下,人與人、人與城市有了全新的關係:Google Map的使用與資料的積累,很大的程度上,人們利用社會實踐、消費行為與協商互動來定義旅行的地方。
.
例如這次我們旅行到關東地區,特地前往宇都宮吃餃子。在行前我們藉由Google Map的即時資訊決定乘車的方式,查詢車站附近所有的餃子店以及他的評價、照片、菜單,用街景服務來定位自己如何到達要去的「餃天堂」。然後在這家算是有特色的餃子店鋪,我們竟然在餃子裡吃到了一根鋼刷鐵絲,店家也沒有很認真地看待。就默默地打開Google Map說明了當下的狀況,並給予較低的星級。
.
▓ #自願式的地理資訊(volunteered geographic information)
.
上述的情境是一種建構主義的場境,使用者們可能自知的情況下,#自願參與地理資訊的建構,這稱做自願式的地理資訊(VGI,volunteered geographic information)(Sieber and Haklay, 2015),Google Map的VGI使得人們更有機會參與城市意義的詮釋,在公共參與的意義上,Google Map也是一種社群媒體,它建築在遊客、居民、店家等大量用戶的傳播意向性上。在McQuire與潘霽(2019)的「地理媒介」評斷便提到中,媒介傳播技術、隨身行動和城市地理元素的深度融合,共同造就了「#成為公共」(becoming public)的體驗,打開城市生活的審美維度,同時推動了「成為公共」的過程。城市中的社會關係和權力關係,不再僅僅依據根植於城市空間結構的生活形態,而是更直接地被轉化為主動的「傳播」過程。
.
從知識論的角度來看,Google Map有著三種資訊類型:自然的資訊、技術的資訊與文化的資訊。自然的資訊,如同人們所可以感受到的地形等;技術的資訊則如道路、水系的測量描述;而文化的資訊則指涉各種人類的行為,如駕駛、消費等。透過運算平台,當然也包含IG、FB上的「#社會標註」,像是打卡、分享美照、「#」,使用者、物、與城市風景大量交織成數位形式與真實形式共存的存在,並且在公共性的概念下交往互動。
.
可是,我們還是可以想像與批判,一個反烏托邦正在進行。有時候我們不知道自己正是地理媒介的延伸,甚至不得不參與地理資訊的建立。當你想要運用導航系統時,其使用者本身正參與著車流量預測的演算過程。當我們行動時,我們也正經歷一種數據式的物化,個人與機器結合後,個人在時空中的所有作為都有可能面臨資本主義的收編,例如在Google Map上顯示個人化的位置性商業廣告。
.
▓ #流動的社群與信任革命
.
旅行者們對Google Map的使用,構成了一種流動與移動的社群,這個社群強調的並非穩定的社會記憶,他們更欣賞獲得片刻的超凡體驗,與享受如遊戲般的過程,在虛實間讓自己更能夠掌握旅行的地方。從Google Map的旅遊嚮導設計就可以發現,Google Map將每一位參與地理資料建構的人們都當作「專家」,這個構想在另一個旅行APP「#TripAdvisor」裡也非常鮮明。你可以在「TripAdvisor」裡分享更多評價、文章與圖片,分享你在移動時的超凡體驗,以獲得「#頂尖攝影師」、「#飯店達人」等等標章,以提高個人體驗的可信度。
.
不過,有批評家認為,我們太容易把Google Map、Google Earth上的作為,理解為一種全景全知的圖像、透明的秩序,甚至是前面討論的參與和賦權的工具(Kingsbury & Jones, 2009)。閃耀著令人暈眩光茫的球體,反映了人類的戴奧尼索斯的妄想,我們狂亂地航行,歡天喜地地喧囂,我們全心全意、不加思索地信任它,卻低估了虛擬世界對真實世界的集體監控。
.
▓ #回歸地方化?
.
不過,站在創用的立場,我還是傾向對科技保持信任。信任研究者Bostman(2017)在《#信任革命》中談到,只有「信任」,人類才能在進程上有超越性的變革。當然,對Google Map的信任早在2010年以後就幾乎被廣大的使用者們接受了,雖然偶而還是會看到我父親打開地圖導航後,然後罵導航太笨,繼續走自己的路。但無疑得,Google Map扮演了旅行實踐的重要推動角色,它把商品、交通、約會與各種推薦搓合起來,讓旅行同時是個人的行動,也是集體的社群參與。也因為這些更加錯綜複雜的信任,旅人們才能獲得更多足以創新生活的服務。
.
回到McQuire的地理媒介概念中,如果傳統大眾媒體帶給旅行者與地方的是一種想像的、再現的、去地方化的全球化幻覺。那麼這些隨身、隨地的地理媒介,像是Google Map,則在旅行者與地方之間形成更回歸地方化的關係,同時還包含了跨文化溝通的實現,透過這樣的地理媒介技術,更能提高人們對差異性與流動性的接受程度,還可以確保城市網絡中與他者共存的技能。
_
_
#參考文獻:
.
1. 林子廉(2009)。旅遊手冊如何影響遺產觀光客對於原住民石柱真實性知覺、旅遊動機及體驗。文化大學觀光系碩士論文。
2. Urry, J. (2002). The tourist gaze. Sage.
3. 廖酉鎮, & 陳均伊. (2013). 讓地圖活過來一 Google Earth 運用於地球科學教學設計之應用. 科學教育月刊.
4. LO, K. H. (2012). 論班雅明式史觀和空間觀: 並以領匯霸權地圖為例. Cultural Studies@ Lingnan 文化研究@ 嶺南, 32(1), 1.
5. Sieber, R. E., & Haklay, M. (2015). The epistemology (s) of volunteered geographic information: a critique. Geo: Geography and Environment, 2(2), 122-136.
6. McQuire, S., 潘霽(2019)。From Media City to Geomedia: Cross-disciplinary Insights into Information Society from a Pioneering Australian Scholar。資訊社會學研究,36。
7. Botsman, R. (2017). Who Can You Trust?: How Technology Brought Us Together–and Why It Could Drive Us Apart. Penguin UK.
8. Kingsbury, P., & Jones III, J. P. (2009). Walter Benjamin’s dionysian adventures on Google Earth. Geoforum, 40(4), 502-513.
道路設計手冊 在 道路設計手冊2023-精選在Instagram/IG照片/Dcard上的焦點 ... 的八卦
道路設計手冊. #agad563 #20190916 第一頁是3天前的中秋節#GoogleDoodle agad 在此補祝各位同學:中秋快樂! 老師再見,小朋友再見,大家 ... ... <看更多>
道路設計手冊 在 [新聞] 被稱「行人地獄」的台灣 為何我們的- 看板Gossiping 的八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