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0000英尺高空的CALLFORHELP
「請問機上有沒有醫療人員,請立刻與我們聯繫!!」
這次是第三次在飛機上給與醫療協助
但也是廣播最急促的一次
因為有過經驗
知道飛機上會有一個急救醫藥箱
還會有個生產包(還好還沒用到過)
年輕女性,超級瘦,上廁所出來昏倒
可能一醒來又緊張過度全身抽搐
嚇壞機上工作人員及乘客
當下想應該是低血糖及過度換氣
因為飛機上只有血壓計沒有血糖機也沒辦法確診
想說 on 個 iv 但好久沒on了,還好22號一針就上😅😅
給了點點滴跟糖份,穩住了情緒
心跳也從140降到120降到100以下
順利平安降落洛杉磯
「Thank you doctor, you save my life!」
下機前,她這樣跟我說
我笑了笑,點點頭致意
覺得今天飛機上的我好帥😅😅😅
第一天就有這種意外插曲
想必這次的美墨之旅一定很精彩
不過還是出現了很白痴的糗事, 只是沒人發現
cath打上明明血就流的很順但點滴就是進不太去
搞了半天原來止血帶還綁在手上😅😅😅
真糗
#專業就是有型
#胖子背後還是有光芒
過度換氣急救 在 一個平凡醫學生的日常。 Facebook 八卦
《記我的二十五歲生日》(長文)
六月十二日是我的生日,有人跟我說生日快樂,我不知怎樣回應好。
我不是一開始就打算參與今天的集會。由遊行完結一百萬的聲音被完美無視,到星期三立法會開會之日,有同學自發集合急救隊。情況就像五年前的一樣,但今次的準備時間更少,現場環境的不確定性更大。要出席的話不能自覺是擁有光環的人道主義者,我們只是比平常人多一點知識和裝備的示威者,當警察可以連有著證件的記者的身份都置之不理,我們更不會因為穿著件「港大醫護」的T-shirt就能擁有甚麼特殊身份。
當下做不了決定,但懦弱的我給自己定下的底線,是只出現在早上十時至晚上十時有「不反對通知書」的集會中。我以為這樣就是安全。
所以在生日當天的早上,最討厭上七點半課的我竟然還是七點半就到了公民廣場外,而且現場已經佈滿了年青人。我深信他們都是自發到來,要說他們被煽動,你先嘗試早上六時叫醒你的兒子。
早禱會過後我就回了醫院。我深怕警方會在立法會開會前清場,也不膽敢走掉要95%出席率的堂。在醫院的咖啡店裡恍如隔世,我只能一邊無力地看著直播,一邊打著以下兩段:
〈唯願祢公義 如滔滔江河〉
「我是個懦弱的人,今早只打算參與已申請不反對通知書的早禱會。分享和禱告完畢後,在『Sing Hallelujah to the Lord』的歌聲下伴隨的是民眾衝出路面的吵鬧、和一個傳一個說某條路有市民被噴胡椒噴霧的訊息。參與早禱會的會眾散去,在歌聲的伴隨下有點上刑場或者喪禮的感覺,我和同行的女生都紅了眼框。我也說不清為甚麼那刻會流淚,但當你只看到眼前左邊人群在唱詩祈禱,右邊是全副武裝目無表情的警員,只覺得一個政權要這樣分化自己的人民,把他們逼上絕路,是多麼的可悲。
「我是個懦弱的人,我向來都不敢走到最前線,我也沒做好犯事的心理準備。但每人都有自己的崗位,我由衷敬佩和感謝那些比大家行得更前的年青人。我沒有能力成為你們一份子,但我不會踐踏你們的付出和犧牲。但願大家都能無悔度過今天。」
(https://m.facebook.com/story.php?story_fbid=2208278019219697&id=913809045333274)
但我根本不能專心上課。我一邊抄筆記,一邊看到電話上同學彈出來的訊息:徵求生理鹽水!多人中胡椒噴霧!語氣中盡帶逼切。還等得到黃昏放學後再去支援嗎?現在不去我會一生後悔嗎?
我必須感謝那位臨時准許我們缺席下午二對一課堂的醫生,懦弱如我不會敢自行不辭而別。
為了防止秋後算帳,我必須強調,那時警方還未把集會定性爲暴動。去到現場氣氛平靜,只是一大堆群龍無首的市民站在街上,除了間中的口號和零星的指罵,很多人根本不知道自己能做甚麼。我也是如此。去到同學設立的急救站,由一早開始駐守的同學已經把物資分好類,感謝市民的自發響應,原本說短缺的急救用具都已經在地上堆積了一個小山。我站在急救站外,感覺只更礙事。我唯一想到能貢獻的方法就是去撿垃圾,穿著去上課的正裝撿垃圾,想必違和感一定很大。
我承認我不是在前線衝的那類人,但我不能讓他們孤單。很多人原來手持飯盒、喝光的膠樽、用過的退熱貼,但因為馬路上沒有垃圾袋,就一直提著。我一廂情願地希望,我來回幾次為他們將垃圾傳遞出去,會對他們有用。雖然我一次又一次令那些在橋底哀求我停留在前線,叫得聲嘶力竭的十幾歲年青人失望。
來回了好其次,每次脫醫療手套時都雙掌濕透,每次換一對新手套都因汗水比之前一次更困難。最後我真的累了,在一個遠離前線的地方想歇息一會。
然後在毫無預警下,「啪」的一聲,然後在遠遠看到煙霧升起,和一大群蜂擁跑來。下意識只懂去跑,腦中只想起急症科醫生經常掛在嘴邊的蘭桂坊人踩人事件,那一刻看見在橋上的群眾根本不能及時撤退,甚至要在一米的高度跳下來,我真的好害怕會事件重演。後來才知道類似的情況在中信大廈附近都有發生,都是一大群人在警方無預兆的攻擊下恐慌地被逼撤退,而且極有可能會釀成人踩人的悲劇。
撤退到地鐵站前,欄杆上趴著一位上身赤裸的男生,背部一撻一撻養眼的深紅。我正拿出生理鹽水,突然雙眼一陣刺痛,喉頭一陣苦澀,起初我還以為自己心理作用,過了一會才醒覺原來就算我不在前線,前線的催淚煙霧也可隨風飄到我面前。看見男生有位看似經驗豐富的外國人在照顧,裝備不足的我又無法在現場久留,唯有急步離開。
這樣一走,就再也回不了急救站。我從橋上看下去,一下一下的「啪」,和裊裊的煙霧,我不敢回去成為被救者,只好到商場休息。連接商場的天橋每過一陣子就會有大批人衝來,想必樓下一定步步進逼。你知道嗎,其實人民鬥不過大開殺戒的士兵,只要一個催淚彈打來,在場者根本無辦法全身而退。
在商場逗留了好一陣子,屢次聽到群眾大叫「哮喘藥」。這是整個急救團隊的盲點,我們根本沒有估計警方會毫無保留地大放催淚彈,也無想過這可以是個引發哮喘的媒介。哮喘可以致命,尤其是當沒有及時吸用氣管舒張劑。在混亂之中,有傳有人將哮喘發作和驚恐症引來的換氣過度混淆,以為呼氣進紙袋會有用。這當然徒勞無功,但在沒有物資之下有能做甚麼呢。沒想到商場內又真的有人在口袋裡拿出氣管舒張劑,那一下全場人都在拍掌。不知道後續發展如何,希望病人平安。
在商場食肆被要求提早關舖下,我只好遁地鐵離開。後來才知道集會被定性為非法、催淚煙吹進了太古廣場和地鐵站、急救站要全線撤退。
我是個懦弱的人,只在所謂「合法」的時候出現在現場。但就是因為如此,我不懼光明正大地把我的第一身經歷都寫出來。我沒有記者的中立(還有嗎…?),我在記述中包含了很多個人情感、我很長氣——但我只想說,我不是維穩傳媒鏡頭下的滋事分子,我只是個在合法時段停留在遠處的後勤,但我也成為了警務處長口中的暴徒,特首口中任性的孩子。
不要忘記,這個政權根本不會理會你和平的訴求。立法會主席可以架空、公眾聯署可以不理、律師分析可以直接不回應、三次愈來愈多人的遊行可以視若無睹。在上位者,請你記住,是你把自己的兒女逼往絕路,然後你用「教仔」為名,一下一下地指示前線警員狠狠地為你打下去,有殺錯無放過。尊貴的喜歡濫用救護車和急症室服務的建制派議員,請你看看在街上多少人痛苦得睜不開眼、有機會致命的哮喘發作,然後都只能躺在地上由同等脆弱的同伴急救,他們連去醫院都不敢、都不能。
如果逃犯條例修訂真的撤回(我希望),我們都只是坐享其成的一班人。不要妄想星期日上街我們已經做了自己的那份,我們所有人都只是立足於那幾百名被拘捕、比子彈彈中、比胡椒噴霧所傷害的前線「暴徒」的犧牲上。我們如果行不了那麼前,至少不要貶低他們所受過的痛苦。
六月十二日是我的生日,我說擇了和全港市民一起度過,我沒有後悔。
圖片:攝於八時半早禱會結束之時,離開金鐘之際
過度換氣急救 在 空姐報報Emily Post Facebook 八卦
今天來聊一下所有空服員最害怕的事!
就是一年一度的年度複訓,每家航空公司的代號都不一樣
之前每一年大家一定都看我在哀哀叫說:「要考試了!」
要考過才能拿到隔年的飯票!
大家知道我們正式成為空服員前,都要受訓一個多月到兩個月,所有的考試都通過後才能上線🛫
但這並不是一次性考試,更不可能考完就都不會忘記😂😂
就因為跟飛行安全息息相關,每年都得確保這些知識我們都很熟悉
年度複訓就像飛行許可證,要再重新複習過,考完試才能再上線✈️
我們有一本很厚的聖經叫 Volumne 5
裡面有所有機型的所有安全相關資訊、醫療知識和急救步驟、緊急逃生步驟、機上安全規定和設備等等,什麼都可以找到!
年度複訓我們至少有2天,一天是上課,一天考試📝
有教官帶著以分項目的方式複習,在課堂中討論這一兩年飛機上遇到的真實狀況,也會在課堂上問問題。
同學是公司隨機安排的,每一班裡面有各個職別的空服員
職位從最高的座艙經理、資深事務長SP、機艙事務長FP、和一般空服員都一起受訓
如果被教官點到,問題答不出來也可能完蛋
表示你頭腦不清楚,沒有複習,就會被做記號特別關注❌
壓力最大的是,每年也都要操作模擬機開門 emergency door operation
從空中巴士到波音的機型都需要做,而且是每一個人單獨上去操作喔!
全班同學都在旁邊看,然後教官會現場出題目👩🏻🏫
假設的狀況,都是緊急逃生(Evacuation)相關的題目
然後看你負責的位置是第幾號門,你就要做出相對應的反應和逃生指引!
此刻真的是腎上腺素激發的一個瞬間,而且不能做錯!
因為這很嚴重~~有可能害你過不了考試
想到我又緊張起來了~哈哈哈😂
教官都會唱名字,一個一個上去:“ Next Emily please ”
這樣就是輪到我的意思了🤦🏻♀️
坐在組員椅上的時候,頭腦裡真是千思萬緒,在思考所有的應對步驟
然後教官可能很賤,出一個水上迫降🛬
那我的負責的門可以開嗎?口訣有哪些....
一邊也在祈禱,拜託給我簡單好處理的題目(天公伯啊)🙏🙏
接下來就聽到指令開始,之後就是大家在網路上看到的機上逃生影片一樣,空服員要很大聲的模擬逃生程序👀
上述的演練以外,每年也都要幫安妮做CPR
除了腦子記憶,身體記憶也要複習,姿勢一定要正確才能做最有效的急救
接下來還有電腦測驗的考試,但選項都超級有陷阱,故意弄來搞混我們的,就是有那種答案很像的。
所以真的都要看清楚才能作答,有限制至少要80分才算過關(當然術科包括實作那些也要過)
我覺得最難背的就是疾病症狀阿~很多都很像😱😱
也都是要背英文:心臟病、深層靜脈栓塞、中風、急性過敏、過度換氣症候群等等,各種醫療專業名詞。
這些東西都要背,還有如果在機上發生要怎麼處理,順序是怎樣這些都要知道
當然我們不是醫生護理師,不是由我們去治療👨⚕️
但一定要知道客人,有可能發生什麼問題,聯絡空中醫療團協助,我們才能確切給出最正確的資訊。
或者機上有醫護人員的狀態下,我們可以給予最有利的協助,不管是找藥物還是幫忙其他的照護處理💪
最近因為我阿罵因為開刀,引起深層靜脈栓塞
護理師當時突然忘記這個狀況中文要怎麼說,我跟她說:「你跟我講英文沒關係!」
她一說我就知道了,她應該有被我的專業嚇到哈哈😆
以上全部的科目都考過了,才能拿到下一年的飯票💯
如果沒過是可以補考沒錯,但沒有出錯的空間,壓力就會非常大,而且還要去見長官耶‼️
之前有朋友都會驚訝的說:「啊~原來你們每年都要考試的啊!」
對啊~沒錯!
所以之前每年的年度複訓前兩週,我應該就會開始唸書📚
這兩年更方便,有年度複訓影音的整理,方便空服員在世界各地K書~哈哈哈
如果時差睡不著,保證看了就會很好睡啊!💤💤
#每年的飯票真的不好拿
對了要提醒大家
如果想看更多有關飛行或是激勵的故事,我會先放在IG上
記得可以追蹤我的IG喔
🎬Emily IG: Instagram.com/emily_cpy
#你們也會碰到需要考試的時候嗎
#crewlife #flightattendant #aeu #trianing #airplane #airways
#crew #cathaypacific #a350 #airbus
過度換氣急救 在 過度換氣症候群- 心情板 - Dcard 的八卦
不知道各位有沒有過度換氣的經驗以下資料來源是維基百科「過度換氣症候群(英語:Hyperventilation syndrome,簡稱:HVS,是由過快或過深的呼吸所造成 ... ... <看更多>
過度換氣急救 在 Re: [疑問] 關於換氣過度的急救方法? - 看板EMS - 批踢踢實業坊 的八卦
※ 引述《nbear (無法飛翔的天使)》之銘言:
: ※ 引述《yuiwei (誰要陪我吃麻辣狀員)》之銘言:
: : 拿個紙袋給他
: : 讓他對著紙袋 吐氣 吸氣即可
: : 不過 換氣過度的症狀 有點像心臟病....
: 恩...
: 1.過度換氣:很常見,通常與精神緊張焦慮有關,不過藥物也可引起
: 好發年輕人,尤其女性.
: ※症狀:突發性呼吸過速或呼吸次數可能正常,但是深度加大
: 感受頭昏,全身無力,心跳加速,全身麻木,甚至神智不清。
: *處置:安慰病人,緩慢呼吸,穩定情緒
: 可給予一個充氣塑膠袋罩住口鼻以降低氧分量
^^^^^^^^^^
用袋子的目的不是降低氧分量,而是增加血中二氧化碳濃度。
換氣過度的症狀主要是血液中,二氧化碳濃度太底,造成血液過度鹼化。
換氣過度可以給氧氣,對病人無害。
病人心理上覺得正在接受治療,情緒緩和,呼吸變慢,
二氧化碳濃度上升,症狀就會變好。
如果病人是冠心症,誤判為換氣過度,那病人就慘了。
: 送醫
: 2.冠狀動脈心臟病
: *症狀(1) 胸悶、胸痛有窒息感,放射性疼痛擴及左肩、左前臂、胸背部、
: 頸與下巴等。上腹深部鈍痛。嗜睡也是可能徵兆。
: (2) 呼吸急促且困難。
: (3) 出冷汗、四肢冰冷、膚色蒼白、嘴唇發紫。
: 是蠻像的,只差痛感
: 不過其實糖尿病、敗血症患者一樣會呼吸急促,快且深
: 3.低血糖發作:因血液中血糖濃度太低造成
: 常發生於患有糖尿病之病人、老人、空腹未進食即運動者等。
: *症狀:呼吸快且深、頭暈目眩、膚色蒼白、流冷汗、手足顫動、脈搏加快,可
: 能逐漸昏迷
有糖尿病並且使用藥物的病人,有任何不舒服,一定要測血糖。
沒有設備的話,先給糖水or方糖再說。消化能力正常者,15分鐘後血糖就會上升。
如果病人是血糖上升,卻已經給了糖怎麼辦?
不用擔心,就算血糖已經到1000mg/dl,再給糖也不會有多少傷害。
高血糖對病人的急性期危險,在於電離子濃度和血液鹼值,
血糖數值本身並無太大意義。並不是說1000的就比700的嚴重。
: 這三種在救護上要怎麼分比較簡單壓?
--
by 急診醫師的老公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 From: 59.112.189.77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