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茜的世界周報鄭重推薦:紀錄片「如常」》FB首播
【紀錄片<如常>, 主角不是赫赫有名之人, 紀錄的是三組慈濟的志工。他們的信念是,將苦難視為如常,無悔付出,直到生命最終。台灣新生代紀錄片導演謝欣志坦承, 這部紀錄片的挑戰極大,因為拍攝的對象,是一群助人行善的志工,但好人通常沒有戲劇張力;且拍攝對象來自一個成立逾五十年、規範約束極高的組織,一不小心就會讓影片變成簡介片。但兩大難題也成為製作團隊珍貴的禮物: 如何揭開善良面紗,看到灰色地帶與兩難;如何脫開組織的尺度,以個人為核心,然後從最日常的生活中去觀察、從互動中去解析,考驗對人性是否有足夠的認識】
不只是一個屬於台東和台東人的作品。
(紀錄片<如常>)
很寂寞沒有辦法 要忍耐
71分鐘的紀錄片<如常>是對好幾位資深慈濟志工,整整一年半的隨身紀錄,有些志工,其實等不到紀錄片問世的這天。
(紀錄片<如常>)
你去看到各式各樣的個案啊,你就知道說苦的到底會有多苦,入人群才可以長智慧
每個人都會有突如其來的苦難,紀錄片提出一個關鍵問題,到底如何能"如常"走過勝過苦難呢?<如常>的開頭是志工陳瑞凰,她的愛,不可思議的細膩入骨。
(紀錄片<如常>)
阿嬤,來 我叫,美妹阿嬤,(在這裡跌倒的),在這裡跌倒喔,你是趕時間嗎?來 跨過去,我來 我們帶你去換藥好嗎 阿嬤,這個是嗎?我跟你說,我帶你去換藥。(好 昨天禮拜天沒換,現在痛得要命),好 我帶你去換藥,等一下帶你去換藥。我們(明天)差不多九點來 好嗎?九點來幫你把東西清一清,把路清出來,你走路就不會跌倒好嗎?你就是裡面沒用的東西太多,你如果把裡面清一清,你就會清理你自己,你自己有沒有吃都不知道,對嗎?你的藥呢?(我怎麼知道),我剛才拿給你了,天亮了 對,慢慢來,我就怕颱風來,我們這邊不會淹水吧,(那邊都會漏),那邊會漏,(用臉盆在那邊接水,接水都滿了,我剛剛才弄),你不要哭,你這樣哭,我們來你要高興對不對,感恩就好,感恩在心裡,不要哭好不好。自己一個人沒有辦法,怎麼說,很淒涼一個人,沒有人那個,看到他們兩個在落淚了
白天將阿嬤當成自己的母親幫助,傍晚瑞凰姊也沒有歇了她的手。
(紀錄片<如常>)
親一個,師姑有拿這個給你吃好不好,(謝謝師姑,8 9 10 11),再過去一點,對 這樣最清楚,太低 那個椅子太低 OK
(陳瑞凰\慈濟志工)
我心絞痛,那時候話也講不出來,也沒有力量,要她(小姑)翻身,要做什麼,要吃飯也要她餵,我就一直看她,為什麼一個,因為一個女孩子給我這樣拖累,真的是我也會很不捨,我這個心臟是隨時都會走的,我都想說我有本事活到六十歲嗎,結果我現在已經六十七歲了,能夠多活一日就能夠多做一件,給我的都是賺到的
靠近傷心的人,裹起許多寡婦幼孺的傷處,就像雅觀的阿嬤 媳婦女兒將三個孫子交給她,卻再也不回台東了。
(紀錄片<如常>)
她說那個小孩子給你帶,我說好,你們就去打拚沒有關係,小孩子我幫你們帶這樣子,結果去了都沒有回來了,這個啦,被丟掉的啦,也是最帥的,可憐,建宏 你從小是誰養大的,阿嬤,我的媽媽,阿嬤兼媽媽,她(雅觀)一直跟我講說,阿嬤我想讀,我說不要,老師好幾個都來勸我,我也沒有答應,我怕她們會跟她媽媽的行為一樣
後來在慈濟志工蔡秀琴,像媽媽又像女兒一樣的勸說。
(紀錄片<如常>)
你很高興,她早上還說謝謝,要出發 阿嬤謝謝
內心深處被遺棄的雅觀阿嬤,終於放手讓孫女到屏東念醫專,那一天,蔡秀琴和團隊親自從台東開車,一路手提大包小包的住校用品,帶雅觀和阿嬤到學校去。
(紀錄片<如常>)
很好 看到學校 陽光 很寬闊,認真讀書阿嬤就很高興了,加油喔 要加油,看不到阿嬤了 沒有地方撒嬌了,怎麼辦
(紀錄片<如常>)
(雅觀)一大早就打電話了,阿嬤我們考試考好了,現在成績拿到了,我考到一百分,我的雅觀要努力喔,再加油喔,我一直跟她加油啊,她也是蠻高興的,師姊好感動,這樣真的她有打電話,她說她考到一百分,我真的很感動那個時候心裡
(蔡秀琴\慈濟志工)
其實一個陪伴會有一點點說,像一點點說,不知道怎麼往前再走,後來你看聽到阿嬤這麼講,那個內心的那種,我不知道講,真的我就跟阿嬤一樣,我的心就是跟阿嬤一樣,一想到那個愛哭的,然後我有看到那個雅觀的未來。秀琴姊說,若我們覺得"不捨","不捨"我們就是要付出行動去關心,紀錄片中樸實卻又最動人的余輝雄 雄哥夫婦,他們人生大半時間把種水果賺來的錢,就十萬五萬這樣捐,我們賣菜的錢沒有用在我們生活上。
轉身就栽種,澆灌在台東下一代的孩子身上。
(紀錄片<如常>)
師伯你認識多久了,喔...從國小就國小一二年級那時候就那個,師伯每次來都會跟我講說讀書才會有點想哭,你已經哭了,沒關係 加油 慢慢講 講給師伯聽,就是每次都叫我要,就是奮發向上努力的讀書。嗨 師伯,我要拿東西給你,你沒有賺錢又買那麼多東西,不是啦 師伯這是給你的,又還沒有賺錢,沒有師伯你以前也有拿很多香蕉來,哎喲 不好意思啦,那個 (生病)好了嗎?都還好 現在我就一天走六千步,這樣一步一步這樣子走六千步,我的兒子給我要鍛鍊這個兩條腿這樣子。小時候我就記得,二三年級就認識你了,那時候爸爸重症正在那個(病危),進添想到什麼,沒有啦,擔心(輝雄哥)嗎,我第一階段過了,第一階段臺大的什麼,希望入學,就是可以到臺大讀書啦,這樣子啊 太棒了 真的太棒了,臺大的 對啊,真的 看那個,這個看她在長大真的,恭喜 真的最主要恭喜就是臺大那個,太好了 好啦,看到師伯真的好想哭 好啦
後來漂亮的進添 進入台大政治系,展開她的年輕未來,而從小扶持她的輝雄哥,2018年離開人世。
(紀錄片<如常>)
十幾年前就來這裡撿石頭,所以你們的石頭賣到很出名,很出名,哪邊人家要義賣就打電話來說,你們有沒有要來贊助我們,說要喔,只要你開口我們就會到(義賣了)好幾百萬
一粒麥子若是死了,就結出許多子粒來,那是因為麥子,剖開自己給了出去,那非關生命的長短,而是生命的寬闊深厚。
(紀錄片<如常>)
阿嬤是擔心你會學壞,希望入學就是可以到台大念書,太棒了真的太棒了,看到對方真的很歡喜有沒有,自己就會覺得說很快樂。好像是一個使命吧,他會不顧自己的身體狀況去往前衝,隨時走我都很歡喜心,我做一件 賺一件
同時也有1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80萬的網紅果籽,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五大盆菜推介|元朗圍村罕見炸門鱔乾 大埔街市燒臘店賣鹹雞鴨盆菜 養生素盆菜天然食材人手製作 臨近新年,各處地方都會推出大大小小的特色盆菜,由屋村食店到傳統風味,歷史中盆菜的起源大多數來自不同地方的圍村,每逢喜慶,村內鄰居都會聚集飲宴,桌上的盆菜更成為喜事的象徵。今次就為大家介紹5款特色盆菜,分別是...
輝記盆菜 在 文茜的世界周報 Sisy's World News Facebook 八卦
《文茜的世界周報》
【紀錄片<如常>,主角不是赫赫有名之人,紀錄的是三組慈濟的志工。他們的信念是,將苦難視為如常,無悔付出,直到生命最終。台灣新生代紀錄片導演謝欣志坦承, 這部紀錄片的挑戰極大,因為拍攝的對象,是一群助人行善的志工,但好人通常沒有戲劇張力;且拍攝對象來自一個成立逾五十年、規範約束極高的組織,一不小心就會讓影片變成簡介片。但兩大難題也成為製作團隊珍貴的禮物: 如何揭開善良面紗,看到灰色地帶與兩難;如何脫開組織的尺度,以個人為核心,然後從最日常的生活中去觀察、從互動中去解析,考驗對人性是否有足夠的認識】
(紀錄片<如常>)
很寂寞沒有辦法 要忍耐
71分鐘的紀錄片<如常>是對好幾位資深慈濟志工,整整一年半的隨身紀錄,有些志工,其實等不到紀錄片問世的這天。
(紀錄片<如常>)
你去看到各式各樣的個案啊,你就知道說苦的到底會有多苦,入人群才可以長智慧
每個人都會有突如其來的苦難,紀錄片提出一個關鍵問題,到底如何能"如常"走過勝過苦難呢?<如常>的開頭是志工陳瑞凰,她的愛,不可思議的細膩入骨。
(紀錄片<如常>)
阿嬤,來 我叫,美妹阿嬤,(在這裡跌倒的),在這裡跌倒喔,你是趕時間嗎?來 跨過去,我來 我們帶你去換藥好嗎 阿嬤,這個是嗎?我跟你說,我帶你去換藥。(好 昨天禮拜天沒換,現在痛得要命),好 我帶你去換藥,等一下帶你去換藥。我們(明天)差不多九點來 好嗎?九點來幫你把東西清一清,把路清出來,你走路就不會跌倒好嗎?你就是裡面沒用的東西太多,你如果把裡面清一清,你就會清理你自己,你自己有沒有吃都不知道,對嗎?你的藥呢?(我怎麼知道),我剛才拿給你了,天亮了 對,慢慢來,我就怕颱風來,我們這邊不會淹水吧,(那邊都會漏),那邊會漏,(用臉盆在那邊接水,接水都滿了,我剛剛才弄),你不要哭,你這樣哭,我們來你要高興對不對,感恩就好,感恩在心裡,不要哭好不好。自己一個人沒有辦法,怎麼說,很淒涼一個人,沒有人那個,看到他們兩個在落淚了
白天將阿嬤當成自己的母親幫助,傍晚瑞凰姊也沒有歇了她的手。
(紀錄片<如常>)
親一個,師姑有拿這個給你吃好不好,(謝謝師姑,8 9 10 11),再過去一點,對 這樣最清楚,太低 那個椅子太低 OK
(陳瑞凰\慈濟志工)
我心絞痛,那時候話也講不出來,也沒有力量,要她(小姑)翻身,要做什麼,要吃飯也要她餵,我就一直看她,為什麼一個,因為一個女孩子給我這樣拖累,真的是我也會很不捨,我這個心臟是隨時都會走的,我都想說我有本事活到六十歲嗎,結果我現在已經六十七歲了,能夠多活一日就能夠多做一件,給我的都是賺到的
靠近傷心的人,裹起許多寡婦幼孺的傷處,就像雅觀的阿嬤 媳婦女兒將三個孫子交給她,卻再也不回台東了。
(紀錄片<如常>)
她說那個小孩子給你帶,我說好,你們就去打拚沒有關係,小孩子我幫你們帶這樣子,結果去了都沒有回來了,這個啦,被丟掉的啦,也是最帥的,可憐,建宏 你從小是誰養大的,阿嬤,我的媽媽,阿嬤兼媽媽,她(雅觀)一直跟我講說,阿嬤我想讀,我說不要,老師好幾個都來勸我,我也沒有答應,我怕她們會跟她媽媽的行為一樣
後來在慈濟志工蔡秀琴,像媽媽又像女兒一樣的勸說。
(紀錄片<如常>)
你很高興,她早上還說謝謝,要出發 阿嬤謝謝
內心深處被遺棄的雅觀阿嬤,終於放手讓孫女到屏東念醫專,那一天,蔡秀琴和團隊親自從台東開車,一路手提大包小包的住校用品,帶雅觀和阿嬤到學校去。
(紀錄片<如常>)
很好 看到學校 陽光 很寬闊,認真讀書阿嬤就很高興了,加油喔 要加油,看不到阿嬤了 沒有地方撒嬌了,怎麼辦
(紀錄片<如常>)
(雅觀)一大早就打電話了,阿嬤我們考試考好了,現在成績拿到了,我考到一百分,我的雅觀要努力喔,再加油喔,我一直跟她加油啊,她也是蠻高興的,師姊好感動,這樣真的她有打電話,她說她考到一百分,我真的很感動那個時候心裡
(蔡秀琴\慈濟志工)
其實一個陪伴會有一點點說,像一點點說,不知道怎麼往前再走,後來你看聽到阿嬤這麼講,那個內心的那種,我不知道講,真的我就跟阿嬤一樣,我的心就是跟阿嬤一樣,一想到那個愛哭的,然後我有看到那個雅觀的未來。秀琴姊說,若我們覺得"不捨","不捨"我們就是要付出行動去關心,紀錄片中樸實卻又最動人的余輝雄 雄哥夫婦,他們人生大半時間把種水果賺來的錢,就十萬五萬這樣捐,我們賣菜的錢沒有用在我們生活上。
轉身就栽種,澆灌在台東下一代的孩子身上。
(紀錄片<如常>)
師伯你認識多久了,喔...從國小就國小一二年級那時候就那個,師伯每次來都會跟我講說讀書才會有點想哭,你已經哭了,沒關係 加油 慢慢講 講給師伯聽,就是每次都叫我要,就是奮發向上努力的讀書。嗨 師伯,我要拿東西給你,你沒有賺錢又買那麼多東西,不是啦 師伯這是給你的,又還沒有賺錢,沒有師伯你以前也有拿很多香蕉來,哎喲 不好意思啦,那個 (生病)好了嗎?都還好 現在我就一天走六千步,這樣一步一步這樣子走六千步,我的兒子給我要鍛鍊這個兩條腿這樣子。小時候我就記得,二三年級就認識你了,那時候爸爸重症正在那個(病危),進添想到什麼,沒有啦,擔心(輝雄哥)嗎,我第一階段過了,第一階段臺大的什麼,希望入學,就是可以到臺大讀書啦,這樣子啊 太棒了 真的太棒了,臺大的 對啊,真的 看那個,這個看她在長大真的,恭喜 真的最主要恭喜就是臺大那個,太好了 好啦,看到師伯真的好想哭 好啦
後來漂亮的進添 進入台大政治系,展開她的年輕未來,而從小扶持她的輝雄哥,2018年離開人世。
(紀錄片<如常>)
十幾年前就來這裡撿石頭,所以你們的石頭賣到很出名,很出名,哪邊人家要義賣就打電話來說,你們有沒有要來贊助我們,說要喔,只要你開口我們就會到(義賣了)好幾百萬
一粒麥子若是死了,就結出許多子粒來,那是因為麥子,剖開自己給了出去,那非關生命的長短,而是生命的寬闊深厚。
(紀錄片<如常>)
阿嬤是擔心你會學壞,希望入學就是可以到台大念書,太棒了真的太棒了,看到對方真的很歡喜有沒有,自己就會覺得說很快樂。好像是一個使命吧,他會不顧自己的身體狀況去往前衝,隨時走我都很歡喜心,我做一件 賺一件
輝記盆菜 在 Facebook 八卦
詩人管管昨(5/1)病逝,享年九十三歲。兩年前訪問詩人時,問他活這麼大歲數,還有什麼遺憾?他說身為蒲松齡同鄉沒看過鬼,也沒裸奔,很可惜啊。
那時候,詩人能走能跑,還能去景美看二輪戲院,日子仍很自在快樂,晚年能如此瀟灑漂亮,這一生自然是帥氣得不得了。
《老年維特的煩惱/管管》
時間是端午節前一週,地點是台東鐵花村,本名管運龍的詩人管管剛出新書《燙一首詩送嘴,趁熱》,他在台東詩歌節的舞台上唸了一首〈生日派對〉,90歲的詩人規劃百歲生日壽誕:「裝死躺在棺材裡/聽吾那些好朋友罵我的壞話/譬如張默罵我小氣等等/聽那些老女人罵我薄情,罵我不識抬舉,笨!/當年他們是漂亮的,那時我也瀟灑/等他們罵完/我再從棺材跳出來嚇唬他們。」
作家寫作風格即人格,率性而自在,主持人提醒他控制時間,他說:「你提醒你的,我唸我的。」台下觀眾發問什麼是愛?他岔題說:「愛是LOVE,拉夫,我是49年被國民黨拉夫拉到台灣來的。」好奇追問經過,他卻聊起少年時,在故鄉青島和大姑娘們玩撲克牌,輸了被彈鼻子的往事,詩人90歲高齡,還像19歲少年一樣做跳躍性思考。
小班一年、中班一年、大班一年/國中三年、高中三年、大學四年、碩士二年、博士二年/還好,俺統統都沒念完
詩人思考像少年,行徑也跟年輕男孩子一樣熱情。我們在詩歌節舞台旁做訪問,天氣太熱了,轉戰公園另一邊的小亭子,臨走時他雙掌圍成一圈,對舞台前方座位區大喊:「親愛的,我們往那邊去啦。」詩人對誰喊親愛的?他對坐在椅子上、小他36歲的妻子梁幼菁喊親愛的。訪問一半,工作人員過來請他吃飯,他劈頭問:「我老婆咧?」工作人員說已在餐廳,他笑言:「這樣漂亮的老婆有一天被拐走怎麼辦囉。」老詩人比台東的天氣還熱情,34度的高溫下,他一直在曬恩愛。
梁幼菁1997年去誠品書局聽管管朗讀詩歌,詩人送了簽名書給她,2人開始通信,「我覺得寫信的魔力很大,尤其管管的信又畫又詩又寫的,又貼花弄草,很容易打動人。」後來,梁幼菁嫁給了這個大36歲的男人,婚後,受先生的影響,這個本業廣告設計的太太也開始寫詩,筆名黑芽。
他是妻子寫詩的老師,但他20歲被國民黨抓來台灣,50歲退伍,軍人何以變成詩人?「我那時候迷寫詩,迷得一塌糊塗,睡覺到一半都會跳起來寫詩,那時候《中央日報》副刊會刊載余光中、郭楓的詩,我當小軍官,住桃園,放假跑圖書館勤讀詩,你現在要從系統調出來民國四十幾年的報紙,副刊被刀片割小方塊,都是我割的,一件事情要成功一定要走火入魔。」
當兵幾年/吃糧幾年,就是沒有作戰/在人生的戰場上,曾經小勝數次,免戰牌也掛了若干
他在金門當兵結交前輩詩人阮囊,阮囊提點他寫詩,功力突飛猛進,一首〈放星的人〉被刊載《藍星詩刊》深受鼓勵。後來調訓鳳山,又結識瘂弦、張默等詩人,加入《創世紀》詩刊,「我從《藍星》轉到《創世紀》,因為那邊水土好,刊登的都是超現實的,很新的概念,跟《藍星》那種朦朧的彎月派不一樣。當年我們如果不滿現實,牽涉到政治,都用象徵詩表達,過幾年聊天發現大家都這樣,我們不得不灰色,因為都穿軍衣服的。」
詩人寫超現實的詩就脫離了現實,「我內心深處很叛逆,你要走的路我不走,我當兵,管吃管住,不打仗、不打死,這輩子沒事,兵是當定了,你們寫小說,我偏不走這條路,我寫詩,奇奇怪怪的詩,就這樣。」已故詩人辛鬱曾回憶他與管管等一群軍旅詩人在金門談詩論藝,管管一個人住碉堡,收拾得像神仙洞府一樣,大夥坐在碉堡外的草皮野餐,小黃花插在高粱瓶子裡,管管慷慨,始終變得出四菜一湯。詩人說:「是啊,那是我一生最甜蜜的日子。」
不羈的個性在部隊可遭到麻煩?詩人委屈地說:「我待軍中電台待很久,少尉本該升中尉,但軍防部司令官說管運龍這孩子嘻嘻哈哈,不要讓他升,想起來還是有點酸吶。」但紀律嚴明的軍旅生涯某種程度可以不為五斗米折腰,也保全赤子之心。「我母親就我一個小孩,吃奶吃到9歲,某一方面我不該是個男人吧,我喜歡花花綠綠的,是女生喜歡的東西。你說我詩裡都是蜜蜂蝴蝶,赤子之心沒被汙染,我想是現實與我腦海想的全然沒有分開。」
「吃奶到9歲是怎麼一回事啊?」
「喝母奶很過癮啊!我9歲還吵著我母親要吃奶,她沒奶水,沒辦法,只好拿著一個大碗挨家挨戶討奶水。我輩分很高,卻出生晚,姪女已經出嫁了,還喝到她的奶。」
「女人給你奶水,不管現實或者創作都是吧?」
「應該是吧,除了媽媽、妻子、女兒,我對女生的看法很崇高,這個世界沒有女人寒冷而蒼白。女人就是詩。」
詩歌節後3天,我們來到詩人花園新城的家中採訪,梁幼菁說一回有雜誌社來家裡訪,管管被要求當場寫詩作畫,因為她感冒,管管就寫了一首〈咳嗽的花瓣〉:「美麗的人是不能咳嗽的/一咳嗽就會有花瓣從身上落下來」。她要管管把那張畫找出來給我看,臉色是羞赧又是得意。
是了,詩人前妻袁瓊瓊受訪曾說,她年輕時兩頰雀斑,管管與她初認識時,特地送了她一盆滿天星,在他眼裡,女人都像花、像詩,是世界上一切美好的事物。袁瓊瓊嫁給管管是1970年,那時候她20歲,管家藏書很多,她一邊帶孩子,一邊讀書,在文字中找到自己的天空,她說若非管管,她也不會變成小說家。
五次戀愛/二個情人/一個妻子/三個兒女/幾個仇人/二三知已,數家親戚
管管與袁瓊瓊結婚15年,生有一女管綠冬和一子管大滌,後和梁幼菁結婚,70歲又得子管領風,我們問詩人:「60歲撰〈邋遢自述〉,至70歲〈管管自述〉, 戀愛的次數從『5次戀愛,2個情人』變成『9次戀愛,6個情人』是怎麼一回事啊?」
「我有一個禁忌,有婚姻關係就不敢做這些事,但有些不是我去找人家啊,是人家來認識你,她就喜歡你啊。」
「你是不是自命風流啊?」
「我我我我我,」老詩人突然結巴,連說5個我,「我不敢傷害她們。」
「你寫『情詩是螞蟻,不能寫,寫出來爬得滿身都是』,是怎樣的心情寫的?」
「你想一個女生,想跟她認識,想跟她聊天,想要更親密,但種種問題限制又不能夠,晚上朝思暮想,輾轉反側,渾身癢啊,那不是螞蟻啊?」
「這首詩啥時候寫的?」
「最近這幾年吧。」
「所以你八十幾歲還有少年維特的煩惱欸。」
「老年維特吧。」他呵呵笑了兩聲,更正我們的說法。
老年維特近年迷戀章子怡,「我就看她的戲,我好迷她!她在我這個老頭子心目中應該是女神!我說妳即使跟我戀愛甚至結婚,我都不會跟妳發生一點關係,因為妳是女神姐姐、觀音大師,是我拜的,我最多牽牽妳的手,親親妳的腮幫子,還不能親妳的嘴。這有點犯禁,這是糟蹋人家。」
維特半生風流,大女兒管綠冬補充說,父親風流卻不下流,「我父親在愛情中似乎有光源氏計畫,他喜歡找純白如紙的女生,把她們教導成他理想中的女人,他也許是在愛情中找女兒吧,像我後來也有點在愛情中找爸爸。我父親太迷人了,做人有自信,又拿得起放得下,是他讓我懂得欣賞壞男人的好,但他和我媽的離婚,那個記憶對我而言是詛咒也是禮物,又讓我懂得在情感中趨吉避凶。」
幾場虛驚,幾場變故,小病數場挨過去/坐在夕陽裏抱著膝蓋費思量
老年維特至今仍愛看電影,每到夏天會花65元,到景美來來戲院吹冷氣看二輪電影,「這一廳看完,看那一廳,累了,就閉上眼睛休息,餓了,外面有東西吃,吃完再進來看。」詩人去年腰椎開刀,手術後問老婆第一件事是還能不能去看電影。他愛看電影,也拍電影,50歲退伍,受導演王菊金邀請寫電影劇本《六朝怪談》,第一次寫劇本就得金馬獎,也在其中演個高僧。他陸續參與28部電影的演出,大概形象過於道骨仙風,大家都找他演和尚,他說 :「我已演了兩回和尚,第3次再演我都不好意思不出家了,但我已經成家啦。」
他追求一種清爽的生活,其實蠻想出家的,偏偏又結了婚。他的畫與詩呈現的童趣放浪又不同,明朝散髮弄扁舟,有禪意,問他畫畫跟寫詩追求不同的境界嗎?「我畫的就是心裡想的。我要畫的東西雖然筆不是筆,墨不是墨,但一定要跟別人不一樣。」「你曾說寫詩消愁,演戲忘憂,畫畫洩憤,你還恨這個世界嗎?」
「這個世界我一點也不恨,我恨兩條腿的動物。這一點我有點天真,舉個例子,國共戰爭,你要當皇帝,很過癮啊,三宮六院我不反對你們,但非要戰爭不可嗎?坐下來談不行嗎?你想一戰二戰死了多少人,多少才子,天啊。」
這是九十年的歲月麼/就換來這一本爛帳/嗨!說熱鬧又他娘的荒唐/說是荒唐,又他媽的輝煌
1949年國共內戰,青島外圍是解放軍,裡面是中央軍,他被國民黨強拉去當軍伕,關在一個宅院裡,「我母親聞訊跑來,村莊對面是梯田,我看見纏足的老太太從梯田那邊用屁股往下滑,我哭喊說我娘來了,我要去,門口站衛兵的馬上用槍一擋,說不成;我母親就一路跌、一路爬、一路哭到了眼前。我拚命騙我母親說,我跟他們講好了,就是給他們挑東西、挑行李,挑完行李就回家,我母親給我一個小手帕,包著一塊大洋,要我買路回家,那時候我們家窮到只剩二塊大洋,一塊我父親拿去做生意,另一塊我娘就給了我。」追憶往事,老詩人泫然欲泣,問他那一塊大洋跑去哪裡了?他又淡然說道:「我在海南島肚子餓買東西吃掉了。」
他對母親說馬上回來,但生離就是死別。他走後,父母又過繼個兒子,後來他返鄉探親,這個小哥跟他講了,每年過年,家鄉習俗每天晚上10點後吃餃子,母親就拿個破碗,把大門打開,敲著碗,喊他的名叫魂,要他回家。20歲來台後,他在高雄穿著便衣照過一張相,寫過一封信,寄回故鄉,但這封信父母有沒有收到,兩岸開放探親後,他回家也不得而知,因為兩個人都走了。
「恨國民黨嗎?相信命運嗎?」
「我又恨它,又……不能說愛它……就感謝吧,如果國民黨不抓我,我留在那邊,我們家成分不好,我父親在北伐當過村長,我可能被共產黨抓去抗美援朝,一定當炮灰。國民黨把我抓來,我在海南島沒死掉,我當一個小軍官當一輩子,這就是命運吧。」
故鄉已經是一件陳舊的古董,台灣才是它的本土,一轉眼他也快成了百歲人瑞,長壽的祕訣為何?「我沒忌口,不要吃飽吧。」「你睡覺好睡嗎?」「前二天我們從花蓮回來,那天我8點開始睡,睡到第二天8點。今早上做了一個夢,場景人物我都不認識,現在記不起來了。」
管管牛仔褲破洞裡的花布,是他自己縫上的。
問他還有什麼遺憾,他說身為蒲松齡的山東老鄉,至今沒看過鬼,也沒真正裸奔過,蠻遺憾的,「我想裸奔,但不可能了,我跟你講,你去給我拉廣告,愈多愈好,錢我不要,捐給孤兒院,我去裸奔,90歲了,出個名了。」
「我都90啦,再活也沒幾年,跟我一道的人都走啦,難免會被影響。」他的新詩〈生日派對〉裡說要買個棺材放家裡,躺在裏頭睡覺冬暖夏涼,要是真的死了,直接就可以處理掉,他是認真的,但妻子小孩罵他發神經,他想想也對,「爸媽都死了,但我得為了妻子、小孩拚命活著,能活多久就活多久吧。」
輝記盆菜 在 果籽 Youtube 的評價
|五大盆菜推介|元朗圍村罕見炸門鱔乾 大埔街市燒臘店賣鹹雞鴨盆菜 養生素盆菜天然食材人手製作
臨近新年,各處地方都會推出大大小小的特色盆菜,由屋村食店到傳統風味,歷史中盆菜的起源大多數來自不同地方的圍村,每逢喜慶,村內鄰居都會聚集飲宴,桌上的盆菜更成為喜事的象徵。今次就為大家介紹5款特色盆菜,分別是盛記麵家、知味棧、輝記盆菜、源苑家鄉盆菜和大力齋廚。
屹立瀝源邨的出名老店「盛記麵家」,除了令人食得出人情味道的粉麵,與及店內充滿裝置藝術之外,每逢冬天製作盆菜,更是壯觀的情景。這一位炒菜力道十足的老師傅,原來是個大人物——小瀝源村的村長楊九。自8歲起,楊村長已跟隨父親做煮食工作,當年圍村有喜慶,便會由其父親及叔伯做九大簋,就是現代盆菜的起源。雖然看上去將9道菜合而為一是簡單之事,但實際上要將原先9個不同味道互相配合,是一件非常困難之事;加上香港天氣潮濕,這款多菜汁的食物就容易變壞,因此盛記盆菜只會在冬季限量出售。要說到盆菜的賣點,不得不提及每盆必有的3斤重磅豬肉,將豬肉燜至軟身後再啤水,加入了南乳、磨豉醬、八角、小茴香、五香粉等的醬料,再用上大量蒜頭燜多至少兩小時,豬肉軟身之餘亦保持爽口,成為了盛記盆菜的一大特色,加上盆菜由底到面有22款食物,例如芋頭、雞、鴨、豬皮、蘿蔔、腐竹魚丸、即炸門鱔等等,一個盆菜足夠12人的份量,非常適合新年及喜慶共聚。
https://hk.appledaily.com/lifestyle/20210131/Y4OPUG7BTRENDKHB2R7AHNCO3U/
影片:
【我是南丫島人】23歲仔獲cafe免費借位擺一人咖啡檔 $6,000租住350呎村屋:愛這裏互助關係 (果籽 Apple Daily) (https://youtu.be/XSugNPyaXFQ)
【香港蠔 足本版】流浮山白蠔收成要等三年半 天然生曬肥美金蠔日產僅50斤 即撈即食中環名人坊蜜餞金蠔 西貢六福酥炸生蠔 (果籽 Apple Daily) (https://youtu.be/Fw653R1aQ6s)
【這夜給惡人基一封信】大佬茅躉華日夜思念 回憶從8歲開始:兄弟有今生沒來世 (壹週刊 Next) (https://youtu.be/t06qjQbRIpY)
【太子餃子店】新移民唔怕蝕底自薦包餃子 粗重功夫一腳踢 老闆刮目相看邀開店:呢個女人唔係女人(飲食男女 Apple Daily) https://youtu.be/7CUTg7LXQ4M)
【娛樂人物】情願市民留家唔好出街聚餐 鄧一君兩麵舖執笠蝕200萬 (蘋果日報 Apple Daily) (https://youtu.be/e3agbTOdfoY)
果籽 :http://as.appledaily.com
籽想旅行:http://travelseed.hk
健康蘋台: http://applehealth.com.hk
動物蘋台: http://applepetform.com
#盆菜 #元朗美食 #新年 #大埔美食 #沙田美食
#果籽 #StayHome #WithMe #跟我一樣 #宅在家
![post-title](https://i.ytimg.com/vi/U3apwn-ZlIk/hqdefault.jpg?sqp=-oaymwEbCKgBEF5IVfKriqkDDggBFQAAiEIYAXABwAEG&rs=AOn4CLAweZJoUQpXOrdzfQBC59INt6H5XQ)
輝記盆菜 在 假輝記盆菜網頁,農曆新年呃盡過千萬!2023年1月22日- YouTube 的八卦
假 輝記盆菜 網頁,農曆新年呃盡過千萬!2023年1月22日. 香港懶人包Lazy Pack HK. 香港懶人包Lazy Pack HK. 173K subscribers. Join. Subscribe.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