協助他們看診時,我建議盡量使用他們能接受的觀念與名詞。在不說謊的原則下,巧妙地說明,有時候會有不錯的效果。
舉例來說,有些長輩不能接受自己要去看「失智症」,卻能接受自己是「腦退化,記憶不好」,而接受治療,就可以「顧腦」。
長輩無法理解「血管性失智症」,但能接受「腦部小中風,需要治療」。他們不容易想像「抗憂鬱劑」的藥理、原理,卻能接受「調整腦部內分泌」的觀念。所以,我們應當多加嘗試不同的說法,找到長輩能接受的方式,協助他們就醫,或是接受適當的治療。
取自《一直喊不舒服,卻又不去看病》
*********************************
各位朋友,晚安:
「身為父母,需要學習如何適當地表達自己的需要,如何說出內心需要協助的想法,不管是外在的或是內在的需求。」
過去傳統的教育,讓長輩很難好好表達自己的感受與需要。所以常常進行曖昧溝通,拐彎繞路地暗示自己的「想要」。有些甚至動輒使用責罵的方式,讓成年子女或老年配偶疲於奔命。
所以我跟銀髮族相處的時候,會很誠懇地說明表達的重要性。直接、清楚、具體,有「愛」也要說出來,親子在人生最後一段相伴,少點遺憾多點愛。
摘文是我很常被問到的問題,剛好早上朋友也在留言處提問,所以我把這一篇找出來回應。真要執行,也不一定容易,也許用勁巧妙,也要幾個月才能生效。
祝願您,能重視心理健康,養腦練心長智慧!
*********************************
堅持不去精神科看病,怎麼辦?
【文/ 蔡佳芬】
「○○號,○○○請進診間。」診間護理師親切地叫喚初診的新病人。
「今天來有什麼需要幫忙的地方嗎?」我端詳面前這位看起來憂心忡忡的女士,邊開口詢問。
「醫生,其實不是我要看。我不是病人,是我媽有狀況。」她回答。
「這樣啊,病人有來嗎?依照規定,必須親自診察本人才行哦。」
「醫生,真的很抱歉。我想帶她來,但是她都不肯。我不知道怎麼辦,只好掛自己的號,先來跟妳討論。」
高女士不停點頭、拜託,急得淚都要飆出來了。
上面這種情景,每個月總是會重複好幾次地出現在我的診間,我相信有不少的精神科醫師門診也有類似的經驗。
或許你發現自己的親友可能有精神、情緒問題或是失智等症狀,但不管怎麼勸說、哄騙、拜託,都難以撼動病患的抵抗,他們就是不願意來看精神科門診。
依照法規,醫師不能對於未曾親自診察的病患,給予診斷或是開立藥物。看著那些痛苦的家屬,我心裡雖然能了解,卻無法違規來協助。畢竟看病不能隔空抓藥,或是單憑想像。
之前有不少報章雜誌的記者前來採訪我,大家都有志一同地問,有沒有什麼方法,能勸病患就醫呢?
以下,我分享幾個方法,希望能對這類的長輩有幫助。
■ 方法一:順水推舟
有時,我們正面勸說無效,就必須要找一些順水推舟的機會。
因為老化的關係,長輩不免會有一些身體上的小病小痛,當這種狀況發生時,其實就是一個適當的時機點。
舉例來說,憂鬱症的個案,可能會出現胃口不佳、食欲差、體重下降或者是失眠、多夢等現象。我們可以順著病人的抱怨,建議他們:「這種情況,應該要到醫院去看看醫生,說不定需要進一步的檢查。」又或「我們可以聽聽看醫師有沒有什麼建議,能夠促進胃口,改善身體的健康,讓自己睡得好一點。」
再舉例來說,焦慮症、恐慌症的病人會出現胸悶、心悸,覺得自己喘不過氣來;手抖、冒冷汗,覺得自己好像快要死掉這樣的症狀。
當長輩向你抱怨這些不舒服時,我們就可以順著他的話,勸說他到門診去接受檢查或是治療。
只要病人願意進到醫療院所來,就達成一半的目標。
記得進入診間時,要向醫師打個暗號,套好招。有經驗的醫師,一聽到陪伴者開的頭,就會有默契的點點頭,順勢安撫第一次來看診的長輩。
另一方面,醫師也會進行必要的身體檢查。因為對初診的個案來說,身體方面的檢查,也是鑑別診斷所必要的項目。
■ 方法二:買一送一
有許多親友為了要協助長輩接受精神科的治療,都會採取「同時掛號」的方法,也就是向長輩表示:「我也睡不好,我有點緊張,不敢一個人去看,我們一起去看,你陪我。」
這個方法是成功率不錯的一個招式。一方面可以讓長輩覺得並不是只有他自己這樣,另一方面,也可以營造出看精神科沒什麼大不了。
時常,我在門診聽到的對話是:「我今天沒有要看喔,我是陪他來的。他說一個人不敢來,所以我才答應跟他一起來。」
對於比較不容易建立關係的病患,有時候我會先對親友進行問診的動作,並且讓他在一旁聆聽。在過程中,親友就可以把相關的症狀述說一遍。
這過程有點像是網路上所謂鄉民常見的起手式,就是我有一個朋友他如何如何如何,但其實是在問自己的問題。一樣透過這種拐彎抹角的方式,先暖身,等到時機成熟,醫師會鼓吹長輩:「既然都來了,就順便看一下。」或「排隊排了這麼久,等了好幾十分鐘,不看很可惜。」
另外一個優點就是,可以藉由這個過程,先消除長輩心中對於精神科或是精神治療的一些誤解。
舉例來說,很多長輩認為憂鬱症的藥就是會上癮,或者認為藥物就是會傷肝、傷腎。親友可以藉機詢問醫師這些問題,好讓醫師有機會說明清楚。
之前某個病患天生就只有一個腎臟,於是非常擔心服用的藥物會有腎毒性,因此明明已經嚴重失眠,卻還是不敢就醫。恰巧她陪同另外一個親友來就診,聽到對方問我:「這個藥物會不會傷腎?」
我首先向對方說明:「腎臟功能可以透過抽血或是尿液檢驗來確保,還有就是現在的藥物有非常多不同的種類可以選擇,可以按照一個人的身體情況來避免比較有風險的副作用。藥物的盒子裡也都有一張說明書,裡面其實有詳細記載;例如腎功能不好的人,這個藥可不可以使用、要不要減量使用、有什麼禁忌,都會寫在上面。如果還擔心的話,可以到藥局窗口去做藥物諮詢。」
聽到這些說明之後,那位原本站在親戚、朋友身後的長輩突然說:「醫生,我也想加號,我也要看診。」
■ 方法三:假傳聖旨
現在各地都有每年一度的老人健康檢查,這檢查時常都是熱門的項目。
現在的老人健康檢查內容,其實包含了兩個精神科的基本項目,一個是老年憂鬱症的篩檢,另外一個是失智症的篩檢。當然,也有一些自費的身體健康檢查項目。
這是一個很好的機會,可以勸說長輩,以關心他、維護他身體健康為理由,先進行一個全身性的健康檢查。
通常這些檢查結束之後,都會寄送一份檢查的報告單或者是書面的資料到家裡,裡面會標示紅色的字,是表示需要再做更進一步的檢查,或是建議個案到大型醫療院所,接受下一波的診察治療。
在我的門診裡,就有不少長輩是因為接受老人身體健康檢查之後,拿著這份報告到門診來諮詢的。
又或是親朋好友可以婉轉地利用幫忙長輩解讀報告的機會,試著說:「上面寫說你要到大醫院去做仔細檢查。」以這樣的方式來引導長輩就醫。
■ 方法四:轉轉遇見愛
許多長輩平日患有身體的慢性疾病,例如糖尿病、高血壓、攝護腺肥大等等,長年都在內科或是家庭醫學科的醫師門診進行追蹤。他們多半與原來的慢性病主治醫師,保持著長久且良好的信任關係。
當長輩出現精神或者是身心方面的困擾,但是又不願意前往精神科就醫時,可以拜託這些與長輩有良好醫病關係的醫生們幫忙,請他們協助轉診,成功率會比親戚、朋友勸說,來得更高一些。
許多前來老年精神科門診就醫的銀髮族朋友們常常告訴我:「是某醫師大力推薦我來看妳。」還說其實這位醫師已經勸他來看我很多次了。他想到醫師非常的關心他,又講了這麼多次,覺得不來,好像說不過去,才鼓起勇氣到精神科門診來就醫。
我非常感謝這些內、外科醫師。他們平日一定是對自己的老病人觀察得非常仔細,看出對方可能有精神科方面的困擾,才會不停勸說,因為他們希望病人能得到更專業的治療。
■ 方法五:名人效應
長輩不去看精神科,有許多的成分都是因為汙名化的關係。
但隨著時代改變,長輩也會接觸到許多國內外新聞,因此,我不得不說,明星效應還是挺有影響力的。
我時常在演講中提到,以英國王子哈利為例,他曾經多次在公開場合中,承認自己在母親離世之後,有很長一段時間都有憂鬱症的困擾。他在接受了許多年的精神科治療之後,才慢慢地走出來。後來,哈利王子現身說法,鼓勵與他有相關困擾的人勇於求助,勇於接受治療。
像這樣一個不愁吃穿的皇家貴族,也會遭遇到人生各種無常的打擊,但是他也做了一個很好的示範。哈利王子告訴大家,憂鬱症並不可恥,那是一種疾病,而疾病是可以治療的。
■ 方法六:實話巧說
長輩對於醫學名詞或是疾病的理解,常受到個人教育程度或是文化背景的影響,而有些自己的堅持與解讀。
在協助他們看診時,我建議盡量使用他們能接受的觀念與名詞。在不說謊的原則下,巧妙地說明,有時候會有不錯的效果。
舉例來說,有些長輩不能接受自己要去看「失智症」,卻能接受自己是「腦退化,記憶不好」,而接受治療,就可以「顧腦」。
長輩無法理解「血管性失智症」,但能接受「腦部小中風,需要治療」。他們不容易想像「抗憂鬱劑」的藥理、原理,卻能接受「調整腦部內分泌」的觀念。所以,我們應當多加嘗試不同的說法,找到長輩能接受的方式,協助他們就醫,或是接受適當的治療。
為了減少長輩到精神科就醫的障礙,精神醫學界也做了許多努力。
有些醫院故意不用「精神科」三字,而改成「身心科」。有些醫療院所則是開立老年精神科門診,強調「老年」兩字,表示是為長輩設立。另外,也有醫療院所開設睡眠特別門診、記憶特別門診、失智特別門診等。在大型的醫院裡,也設有「整合門診」,裡面包含與精神科整合的門診。
建議在掛號看診前,先向各地方的醫療院所詢問,是否有上述的服務。
除了這些拐著彎的善意,真正需要大家共同努力的,是我們能正視每個人的心理健康需求,了解精神醫學也是醫學裡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完全的健康包括身心靈全面向,也不再以尋求精神科協助為忌諱。
不忽視、不歧視,看精神科不需要解釋。
.
以上文字取自
一直喊不舒服,卻又不去看病:老年精神科醫師蔡佳芬教你照顧長輩,不心力交瘁
https://www.books.com.tw/products/0010854156
寶瓶文化
https://www.facebook.com/aquariusfans/
.
改為線上直播_5/15 台北免費公益講座_談家庭衝突調適
https://www.facebook.com/events/1266384843569683/
5/24 基隆免費公益講座_創作我的幸福
https://www.facebook.com/events/2994369237288959/
已額滿_7/16-17免費台北市教師研習_非暴力溝通_如何讀懂愛的語言
https://www.facebook.com/events/519814295382140/
11/7 三重免費公益講座_樂讀親子共學系列講座_以善意應對青少年情緒人際問題
https://www.facebook.com/events/189917322447609/
相信自己是夠好的媽媽:是犧牲,還是責任?是妥協,還是平衡?放下對母愛的執著,恢復你的生命彈性,重新找回愛自己的方式
博客來:https://bit.ly/2vhVD9s
讀書花園:https://bit.ly/2GEA9dH
誠品:https://bit.ly/2W4E3Sq
金石堂:https://bit.ly/2vhQ6jh
同時也有17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22萬的網紅6YingWei快樂姊,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焦慮症自我檢測│焦慮症測試│焦慮症症狀 你是否容易發脾氣,或缺乏耐性? 你是否經常猶豫不決,無法下決定? 你是否經常出現不安、憂慮的念頭? 你是否突然出現焦慮、恐慌的反應? 你是否經常質疑自己,與其他事物存在的意義? 你是否常思緒不斷出現,感覺大腦無法平靜下來? 你是否常出現失眠、暈眩、心悸...
身體健康檢查項目 在 Facebook 八卦
2021的第一篇發文❤️
新的一年送給自己的第一份禮物就是身體健康檢查。但有別於以往的健檢,這次我做的檢測是【TBNK免疫細胞檢測】。會想到要來做這個是因為我爸爸本身免疫力不好,導致有白斑的症狀。所以我也想知道自己的免疫細胞狀況是怎麼樣。👀
在2020年全球新發癌症有1930萬例死亡近1000萬例。每5人就有1人一生中患癌症。
WHO公佈2020全球癌症報告,台灣每4分31秒就有1人罹癌。大腸癌連13年來位居第1。我們都知道不管是哪一種癌症,及早發現治療能夠提高存活率。
但你們知道嗎?我們正常人每天會產生5000-10000個癌細胞,所以當我們身體的免疫細胞功能低下的時候,癌細胞是會沒有辦法控制的,會產生“癌症增強抵禦疾病”的免疫力。如此一來罹患癌症的風險就會提高了。我們除了定期做基本的身體健康檢查項目外,也可以再多做一個“免疫細胞檢測”。✌✌
我是在101大樓裡的【安杏診所】做檢測。認識我的人都知道我是一個非常怕痛跟打針的人,但Fiona卻是第一個可以讓我在打針時能夠笑開懷的人😂😂她真的非常的細心👍👍這裡的環境很舒服,還能一邊檢查一邊欣賞台北的夜景🌌而且每個時段只會有一組顧客,在這裡可以非常的自在心情也能完全的放鬆做檢查。
如果你們有興趣或是其他問題想瞭解的,都可以直接聯絡健康個管師曾惠敏Fiona➡️ 0958-262547。或是加她的line諮詢➡️fiona126
🍄IG:cookie0258
#abtlove #夏乙薇 #安杏診所101Wellness #TBNK免疫細胞檢測 #VIP專屬空間 #身體健康 #台北101
#世界很煩但我們要繼續保持可愛
身體健康檢查項目 在 蜜塔木拉 Mitamura ミタムラカフェ Facebook 八卦
大家早安! 「辛苦了,請你吃一餐~~」
最近老公行為舉止有點怪怪,下班回家居然沒有喝啤酒,餐後還主動會討喝熱茶。
每次都會再添一碗飯的他,也最多只吃一碗就停了。
吃完飯,一定要來幾口餅吃小零嘴,他也說不必了。
後來一問,才知道原來事出有因~~
一年一度全面身體檢查的日子又要到了!
平時不努力,臨時抱佛腳,指的就是這類型的人啦。
每次總是需要老婆在旁邊叮嚀、嘮叨,這幾天反而變成乖乖牌呢。
老公的公司一年一次提供社員一組全套的身體健康檢查,項目多又仔細,雖然是免費提供給社員的福利,但也是強制性的,檢查結果也視為社員考核項目之一呢。
日本人稱這類全面性的定期身體檢查為「人間ドック」。
這個稱法非常有趣,把人當做「船」一樣,從頭到尾檢查一遍~~
「ドック」指的是英語的dock,原為修理或檢查船隻或是飛機時的地方和設備,人就像一艘船一樣,讓檢查人員從裡到外徹底檢修(笑)
重點是,檢查單位安排準備的免費午餐,看起來非常可口美味~~
除了烤魚、各類小菜、清湯,居然還有「生魚片」!
為了身體檢查,老公前夜的晚餐必須少量清淡,隔天又不能吃早餐,一檢查完,就像一隻餓狼,聽說定食一上來,十分鐘就吃個精光,真是老毛病又露出來了。
我想一起受檢的人,大家也都食欲旺盛,看什麼都可口,吃什麼都好吃!
今天就把昨天早上老公受檢後吃的「身體檢查辛苦了,請你吃一餐」和大家分享!
祝大家快樂出門,平安回家
身體健康檢查項目 在 6YingWei快樂姊 Youtube 的評價
焦慮症自我檢測│焦慮症測試│焦慮症症狀
你是否容易發脾氣,或缺乏耐性?
你是否經常猶豫不決,無法下決定?
你是否經常出現不安、憂慮的念頭?
你是否突然出現焦慮、恐慌的反應?
你是否經常質疑自己,與其他事物存在的意義?
你是否常思緒不斷出現,感覺大腦無法平靜下來?
你是否常出現失眠、暈眩、心悸、嘔吐感或身體某部位疼痛等不舒服反應?當你做檢查後,醫生卻說你的身體很健康,找不出任何異常?
你只是多慮、容易擔心,還是其實你有焦慮症呢?
焦慮症是常見的疾病,同時也是常被忽視的疾病,多數人以為自己只是容易想太多、容易悶悶不樂、沒自信、壓力太大等等,殊不知不舒服的心理與生理反應,其實是焦慮症發出的訊號。
我們在這次的影片中提供大家「焦慮症自我檢測表」,檢測表裡的項目,可以協助你替自己或身旁的人,了解是否有焦慮症狀。
及早發現及早治療,以避免進一步的併發症狀。
☆ 關於 6 Ying Wei ☆
噹啷!Hi!我是 6 Ying Wei。
很開心,有機會認識你。=D
過去,我曾擁有 16 年的焦慮症。
最後運用腦科學,成功改變人生。
找回快樂人生後,同時我也找到了人生目標:「傳遞快樂」
現在,正在撒下快樂種子,努力讓快樂在世界各地發芽。=D
分享和焦慮、情緒有關的知識影片,正是為了實踐「傳遞快樂」目標的方式之一。
希望透過這些知識分享,能幫助你對焦慮症有更多了解、帶來幫助。
謝謝你的觀看。
如果有任何想發問或想分享的故事,歡迎來信。=D
6yingweitv@gmail.com
祝你有歡樂的每一天。Yeah!
☆ 聯絡 6 Ying Wei ☆
・facebook :@6yingwei
・Instagram:@6yingwei
・e-mail:6yingweitv@gmail.com
![post-title](https://i.ytimg.com/vi/p0QwcvZeflo/hqdefault.jpg)
身體健康檢查項目 在 關韶文 關關 Youtube 的評價
一年一度都會參加健康檢查的我,每一年都把它視為一個「調整身體狀態」的好機會,也提醒自己的體態、作息、數值是否有在「健康」的最低標準內。
-
這次因為轉換工作跑道,最後一次享有「大企業員工健康檢查」,我打電話去詢問,自費加購了許多項目,希望可以把握這次有優惠的機會,把全身上下每一個器官仔細檢查一遍。
-
更重要的是,第一次參加了全身麻醉的大腸鏡檢查,前一天晚上完全「喝瀉藥」整晚,過程其實非常辛苦,但讓大腸道清乾淨後,才能完整檢查到是否有其他問題。
-
這次檢查的過程中,一切都非常平靜也很順暢,身體中找到了一顆「膽囊息肉」,雖然健診中心表示沒有大礙,但也提醒我要更注意身體狀況,才能有健身的身體,繼續完成其他人生目標。
-
#健康檢查 #膽囊息肉 #全身麻醉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我是關韶文
#我喜歡大笑和唱歌
-
【不是人生勝利組,要當人生努力組!📣】
分享生活、吃喝玩樂、美妝保養、減肥瘦身、聰明消費
-
FB ‣ https://www.facebook.com/ethanreporter
IG ‣ https://www.instagram.com/ethan_kuan_kuan
YouTube ‣ https://goo.gl/zidPWR
合作邀約Mail ‣ ethankuankuan@gmail.com
![post-title](https://i.ytimg.com/vi/tqngNmwf1vc/hqdefault.jpg)
身體健康檢查項目 在 SBD Taiwan 邱個 Youtube 的評價
#SBD怪獸講堂 #邱個 #Reebok
第三季SBD怪獸講堂來啦!本集何老師介紹了CP值超高的訓練項目:負重行走。
負重行走有什麼好處?跟蹲舉、臥推和硬舉比起來,又有多出哪些優點?
01:25 負重行走概述
02:25 負重行走的訓練特性
03:45 會怎麼推薦負重行走?
04:53 核心抗動是什麼?
07:10 負重行走的《呼吸法|短吐氣》討論
支持地表最棒的SBD護具商品:
https://shop.sbdapparel.com.tw/
成為SBD頻道會員,小額贊助,支持我們製作更多更棒好看的節目❤️
https://www.youtube.com/channel/UCOpNfxhmQt6NVq2AzP3VBEQ/join
📍 Instagram: @SBDTaiwan
📍 SBD官網傳送門: https://www.sbdapparel.com.tw/
廣告/業配合作 Email聯繫邱個:chiou@sbdapparel.com.tw
邱個IG: @chiougrr
您的按讚訂閱與分享,是我們最大的支持!每週更新!記得開啟小鈴鐺!
影片著作,版權SBD Taiwan所有,搬運必究!🇹🇼 別再下載影片搬去別的地方,要看來這裡看吧~~
#影片版權所有請勿轉載
影片授權請聯繫邱個:Chiou@sbdapparel.com.tw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SBD第三季怪獸講堂冠名贊助【正成集團】【SAMYANG專業攝影鏡頭】
🎬 攝影使用器材:
📷 攝影機:SONY A7S3 & A73
🎥 鏡頭:SAMYANG CINEMA 專業電影鏡頭XEEN系列 & SONY GM變焦鏡頭。
🎤 麥克風:Rode Wireless Go II
💡 燈光:愛圖仕 Aputure 300X與120D系列
➤ 正成集團旗艦官網:https://www.csemart.com/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免責聲明備註:
許多網友留言,擔心其他網友會看我們的節目教學,自行操作訓練受傷。😱
請各位注意自身運動安全,除了安全的運動環境,好的護具保護之外,也一定要找專業的教練指導動作,循序漸進,絕對不要盲練受傷。
在健身房使用器材前,請您仔細檢查器材安全情況,確定無安全隱患後再進行練習。也請根據您的目前的身體狀況和承受能力,選擇適合您使用的器材進行鍛煉。
最重要的,和夥伴與教練一起訓練!安全第一,請特別注意。
![post-title](https://i.ytimg.com/vi/zlU4bO4DUlw/hqdefault.jpg)
身體健康檢查項目 在 請問康健》健檢項目怎麼挑?有紅字如何面對? 名醫報你知 的八卦
健康檢查 是管理 身體 健康的重要工具,多數是可以透過 健康檢查 事先預防的,尤其現代人生活壓力大、飲食不均、作息不正常,也讓罹病風險大大增加。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