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星期一排訪八位個案,一早離開辦公室在院外四處奔波,從有一絲絲陽光搭著浪漫小雨,到整個天空變得黑壓壓很不美麗……老天爺翻臉還蠻快的,氣溫也是直直落,儘管身上自備厚厚一層油,只加一件薄外套好像還是會"加侖損"捏~
忙到快五點回到辦公室,才坐下要開機準備趕今天的所有紀錄,手機響起有,是認識超過十年的案家老友來電(像家人一樣好的朋友,雖然阿公已經結案很久了!)
我:喂,幹嘛?想我喔?正在忙捏…
她:妳還沒下班喔?在辦公室嗎?
我:對啊!我沒空吃飯喔,別揪我啦!
她:欸,不是啦!有點急事…
我:怎麼了?快說(通常對方欲言又止的語氣都是真的有嚴重)
她:弟弟胸悶,走路不穩,頭暈,不舒服的樣子
我:靠,快回急診啦!還打電話給我勒…胸悶快來醫院檢查一下,不用問,急診見,等一下我去找你們。
這家人很客氣,我說時間急迫就叫119吧!她們堅持說不用。病人軟趴趴,打電話求救的姐姐張羅事情,病人的媽媽開車。推算從案家到急診,這樣的下班時間交通至少需要二三十分鐘,趕緊(隨便)的把今天訪視紀錄重點呈現,把批價的單張都印好,火速送去批價櫃檯給書記小姐。再回電腦前搜尋案家老友就診不舒服的線索,感覺好像我就在前線戰鬥一樣。
檢傷櫃檯key了第一筆就診資料,我在電腦這頭嚇一跳,什麼??體溫40.8度??正常成年人是不應該這麼高燒的啊!整個腦袋都發燙,難怪頭暈走路不穩。收拾好凌亂的桌面趕緊離開,抓了私人常備櫃內半包口罩,轉身去地下室7-11補貨:運動飲料(給病人)、茶水(給姐姐)、鬆軟小蛋糕(給病人)、止飢握壽司(給姐姐),另外再備一個素便當給吃素的媽媽,疾速走往急診的路上還打電話給認識的醫師好朋友,預備如果可能住院的話,要請多關照………。
在急診陪了一會兒,打點滴補水分,灌運動飲料,吃退燒藥,等抽血報告……
快篩結果:A流
好der~回家吃藥,不用住院…
找了網路資訊衛教再衛教,提醒休息🤒與隔離😷重要性。
晚上七點半,終於可以放心下班回家😵
這就是吼哩輸的一天
昨天去爬好漢坡充電的能量,一天就耗光了!
#天氣多變注意健康
#常洗手戴口罩安全沒煩惱
同時也有12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33萬的網紅早安健康,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你知道嗎,台灣每4.5小時就有一人死於 #腦中風 和 #心肌梗塞 等高血壓相關的疾病,卻有30~40%的人不知道自己血壓過高。 而且沒有積極控制血壓的人,死於心血管疾病風險比一般人高出了201%!日本篠原整骨院院長篠原裕喜表示,腦垂腺及松果體相互影響著自律神經,而自律神經和血壓控制有關,因此透過踮...
走路不穩頭暈 在 康健雜誌 Facebook 八卦
【天旋地轉、走路不穩⋯頭暈症狀分4大類 「這種暈」可能是焦慮或失眠所致】
頭暈是一種主觀的感覺,每個人對頭暈都有不同的解釋。所以必須先將症狀講清楚,才能幫助醫師做診斷,並找到適合的治療方向。
有醫師指出,頭暈很常見,但也很複雜、難處理。像是感覺到天旋地轉的暈,大部分是內耳平衡的問題,必須去看耳鼻喉科。你是哪一種頭暈呢?來看看吧👇
-------------------------------------------
🌳免費追蹤《口袋熊醫師》,一起健康過生活>>https://bit.ly/3dzmW4Q
走路不穩頭暈 在 早安健康 Youtube 的評價
你知道嗎,台灣每4.5小時就有一人死於 #腦中風 和 #心肌梗塞 等高血壓相關的疾病,卻有30~40%的人不知道自己血壓過高。
而且沒有積極控制血壓的人,死於心血管疾病風險比一般人高出了201%!日本篠原整骨院院長篠原裕喜表示,腦垂腺及松果體相互影響著自律神經,而自律神經和血壓控制有關,因此透過踮腳刺激腳拇趾腹,可使自律神經平衡,#高血壓 患者血壓下降,也能使低血壓患者血壓上升。
那麼該怎麼做,才能改善自律神經,進而控制好血壓呢?
來試試吧!
首先,站立。
抬高腳跟,將重心放在腳尖,背後伸直,視線放置在前方10~15公尺。
第二,行走。
腳趾使力,像往地面推一樣行走,著地時先讓腳趾著地,再來才是腳掌、腳跟。
不走路時,也可以原地踮腳尖練習,用一張椅子,用手扶著椅背,將重心放在右腳腳趾上, 原地左右交互踏20分鐘,就可以囉。
試著這樣站立及行走,把血壓穩下來吧!
【相關影音】
日本名醫5分鐘走路法,解決頭痛、頭暈、耳鳴、三高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mssz9-q75uw
如何預防高血壓、動脈硬化?一天3次30秒血管變年輕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ONxtNXLLKxg
揮揮拳穩血壓護血管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8Igw-fO7DZs
【相關文章】
他每天做這件事,4個月瘦逾10公斤、脂肪肝消失
https://www.everydayhealth.com.tw/article/9210
不用走萬步!三個觀念讓你走路3分鐘就能提升新陳代謝
https://www.everydayhealth.com.tw/article/8829
便祕是因自律神經失調!這樣做效果勝吃優格、香蕉
https://www.everydayhealth.com.tw/article/15549
----------------------------------------------------------------------------------
早安健康網站:
https://www.everydayhealth.com.tw/
早安健康FB:
https://www.facebook.com/Everydayhealth.Taiwan
早安健康Youtube:
https://www.youtube.com/c/EverydayhealthTw

走路不穩頭暈 在 早安健康 Youtube 的評價
根據衛福部105年國人十大死因統計顯示,腦血管疾病為國人10大死因的第4位,平均每44分鐘就有1人死於腦中風,除了致死率外,最令人擔心的是中風引起的失能。
中外都有不少名人中風的例子,國內包括前行政院長孫運璿、前東吳大學校長蔣孝慈、企業家溫世仁等皆因腦中風辭世。國外也有多位名人有中風病史,像是前美國總統羅斯福、艾森豪、前英國首相邱吉爾等。
造成中風的一大原因即為「動脈硬化」,研究指出,動脈硬化的其中一種:動脈粥狀栓塞,引發心臟病的機率高達30%,導致中風的機率高達25%,且在造成嚴重疾病之前,可能沒有任何症狀。
動脈硬化可以避免嗎?
「我們人都會老化,」心臟內科醫師洪惠風回應,當我們年紀大了,血管會愈來愈硬;頭髮愈來愈少、愈來愈白;皮膚愈來愈鬆等等,所以動脈硬化也相同,隨著老化血管壁會一天天愈來愈厚。
洪惠風醫師進一步說明,有些人因為遺傳因素不好,例如有高血壓、糖尿病等家族病史,或其他家族性疾病時,動脈硬化的速度會比一般人快很多。但無論是否擁有這些因素,人人都會動脈硬化,只是速度的差別而已。
動脈硬化的危險因子?
洪惠風醫師將危險因子分為可控制及不可控制兩部分,這些原因造成動脈硬化,最後就可能引發心臟病或心肌梗塞。
動脈硬化不可控制的因素:年齡、遺傳。
動脈硬化可控制的因素:血壓、血糖、血脂肪、吸菸、體重、運動
洪惠風醫師指出,雖然動脈硬化無可避免,但若能夠將可控制的危險因子控制得宜,硬化的速度就會減慢。「只要能夠老得慢一點,就已經很謝天謝地了。?
動脈硬化延緩之道:控制血壓是關鍵
「台灣人特別容易中風,」洪惠風醫師說,相較外國人我們比較容易中風。而與中風最相關的因素是「血壓」,因此特別要注意自身血壓,標準也比外國人更嚴格。
此外,洪惠風醫師也提及,台灣人很熱衷選舉活動,他建議大家面臨選舉時期、參加活動時都不要太激動、不要生氣等,放輕鬆對血管較好。
更多精采內容請見早安健康1月號《清血管防中風》,全台各大超商書店熱賣中,早安健康嚴選商城免運特惠中!
https://shop.everydayhealth.com.tw/product_detail.php?product_sn=1549
【相關影片】
脈差大就是動脈硬化?正確量血壓提早警覺【洪惠風醫師】
https://youtu.be/rh0urJI_HJM
血管變窄還可能腦中風,頸動脈硬化,怎麼面對及治療?【周孫立醫師】
https://youtu.be/_4l5Yt5urno
頭暈、麻痺、走路不穩...忽略這些症狀,中風機率增5成【林志豪醫師】
https://youtu.be/YdISrBgFMkE
【相關文章】
動脈硬化延緩30年!心臟科名醫6招防中風、心肌梗塞
https://www.everydayhealth.com.tw/article/20826
心肌梗塞發作有前兆嗎?心臟名醫洪惠風:8成無症狀
https://www.everydayhealth.com.tw/article/17633
動脈硬化是什麼原因?動脈硬化預防之道搶救心血管
https://www.everydayhealth.com.tw/article/19355
#洪惠風 #動脈硬化 #中風
----------------------------------------------------------------------------------
早安健康網站:
https://www.everydayhealth.com.tw/
早安健康FB:
https://www.facebook.com/Everydayhealth.Taiwan
早安健康Youtube:
https://www.youtube.com/c/EverydayhealthTw

走路不穩頭暈 在 早安健康 Youtube 的評價
許多中風患者在發病之前,其實就已經出現過「小中風」的症狀了,只是因為這些症狀的持續時間都非常短,容易誤以為只是身體一時疲勞的表現,因此錯過了最佳就醫時間,導致中風的悲劇。到底小中風是甚麼?又與中風有哪些關係呢?
小中風症狀
1.半邊肢體麻痺、麻木
2.走路不穩
3.說話不清楚
4.吞嚥困難
5.一側視力模糊
6.短暫失憶、意識改變
「短暫性腦缺血」就是所謂的小中風,即中風前兆。常見的症狀其實跟中風很類似,林志豪醫師指出,這些症狀出現的時間非常短,大概2至5分鐘就會結束,所以患者容易誤認為是感冒或疲勞導致。
小中風症狀出現應盡速就醫
林志豪醫師分享,曾有位長期高血壓的65歲男性,在一星期內突然變得容易頭暈、走路不穩、說話偶爾會不清楚,但因為症狀來得快、去得也快,休息一陣子之後就回復正常狀態,因此不以為意。
沒想到某天早上家屬發現發現他倒在床上叫不醒,緊急送醫之後才發現是腦幹型中風。這類型的中風通常會造成意識改變、四肢無力,且可能會導致昏迷甚至死亡。林志豪醫師提醒,若是出現小中風的症狀,千萬不能輕忽,要盡速就醫檢查,避免憾事發生。
中風與小中風
發生小中風症狀後,轉變成中風的機率
一星期內 中風機率:一成
三個月內 中風機率:兩成
一年內 中風機率:三至五成
曾有研究發現,小中風症狀發生後,三天內就醫與一天內就醫相比,中風機率竟然從20%降至2.1%,因此盡早就醫非常重要。
小中風轉為中風的高危險群
1.年紀大
2.血壓高
3.小中風症狀多、持續時間長
4.糖尿病患者
中風如何預防?
1.定期健康檢查
若家族內有高血壓、糖尿病、中風病史,建議要定期做健康檢查,國民健康局提供45歲以上民眾三年一次免費健檢,可多加善用。
2.良好生活習慣
飲食、睡眠規律
避免菸、酒等易導致動脈硬化的危險因子
適當運動
保持心情愉悅
3.出現任何症狀立即就醫檢查
林志豪醫師再次強調,若有任何小中風症狀或身體異常,一定得立即就醫檢查。
【更多影片】
眼中風 前兆:眼前一黑、秒殺視力 治療:搶救黃金90分鐘
https://youtu.be/dnTJfv3XR3o
坐著踮腳踏步10秒鐘,血管年輕了就能遠離失智中風
https://youtu.be/6PRR24CvtHA
告別偏頭痛,止痛藥怎麼吃?3招全方位預防
https://youtu.be/eqTxJrlERio
【相關文章】
暈眩是梅尼爾氏症還是中風前兆?醫生:暈眩症有這些病因
https://www.everydayhealth.com.tw/article/14539
六大抗癌零食大公開!第一名竟可防三高、中風
https://www.everydayhealth.com.tw/article/13348
中風前兆注意手麻、眩暈!台大醫師:喝這個能預防
https://www.everydayhealth.com.tw/article/6563
#中風 #林志豪 #頭暈
----------------------------------------------------------------------------------
早安健康網站:
https://www.everydayhealth.com.tw/
早安健康FB:
https://www.facebook.com/Everydayhealth.Taiwan
早安健康Youtube:
https://www.youtube.com/c/EverydayhealthTw

走路不穩頭暈 在 麻痺、走路不穩...忽略這些症狀,中風機率增5成︱林志豪醫師 ... 的八卦
頭暈 、麻痺、 走路不穩...忽略這些症狀,中風機率增5成︱林志豪醫師【早安健康】. 49K views 4 ...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