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何我以前說過,我相信科學,但不相信科學家?
這個喔,嗯嗯...
我不知道在座多少人是這樣學的,至少在我念大學的時候,物理系教的第一個概念,叫做:
「邊界條件(boundary condition)」
重點不在於怎麼設定,也不是怎樣靠這個計算,而是「你有沒有認知到設下的條件,到底對結果產生何種影響,跟現實差異多少?」
理工科的朋友可能覺得這是廢話,我們怎麼可能不知道,但請恕小弟直言,真的絕大多數的人都「不。知。道」
我在中研院時做過一個系列的研究,內容是半導體相關的光、電與磁與表面性質,延續國外某個國際知名研究單位,據說對未來半導體、記憶體等等都有重大影響。有常看我講的應該知道,這個研究在10多年後,差不多2010年被同各研究單位,重量級大老發的論文判死刑,認為實驗雖然都正確,但方向可能錯誤。
嗯,醫龍裡面第一集的經典台詞「手術很成功,但患者死亡」
唉,其實我做這研究的第一年就知道,這整個系列都有問題了,只是別說老闆很難接受,所長他們也很難接受,美國跟印度等來的合作朋友也很難接受,我自己也是。所以最後傾向「這個年輕小鬼一定哪邊做錯了」,所以我也算了。
好了,公布答案,哪邊有問題?
「溫度」
我看過外國的實驗儀器,裝在真空腔體內的溫度計,是固定式的。而敝單位設備老舊,自己都要去車铣工件安裝,溫度計(Thermocouple)是很克難的懸掛在空中。任何人看了都會覺得是我做錯,我一開始也這麼認為。
但很早就發現,因為設備不好,每次都會碰到溫度計的位置,為了調整煞費苦心。累積大量資料的結果,統整出一個很奇怪但合乎邏輯的結論,那就是根據溫度計位置不同,整套實驗結果也不同(廢話),但某個錯誤的條件可以跟所有國外知名研究機關的論文結果符合。
蛤(*´・д・)?
總之,一不做二不休,把溫度計的位置全部調整固定做不同條件三次,結果發現依照各國研究的條件設定,死都做不出來,而做得出來的條件,與他們所說的差異甚大。
溫度差100度!
夭壽,假設這是高溫超導體實驗,差100會是多大,同業各位自己可以明白。
總之,我弄了很久後確定,其他國家的實驗室,因為設備齊全,固定所有參數,所以反倒漏了一點。就是基板的stage材料,跟加熱裝置與溫度計的差異。因為在真空環境下,溫度計升溫最大因素是熱輻射,使用加熱絲跟燈泡是不同的,而stage雖然都是不鏽鋼,卻有厚度之差。
也就是若我依照距離做梯度出來,光是stage差幾mm厚,燈泡放的近或遠,有沒有熱絲輔助,Thermocouple放哪,結果就完全不同。你說這廢話,看也知道?拜託,那是人家講了,所以你覺得這看也知道,沒做這實驗前看看,最好你知道差十萬八千里,每個做實驗的都會認為自己條件控制的很好。
這叫做後設認知,後來去教書後最常碰的理論,物理界很少人認真的去審視,往往因為固定的機器跟參數不變,就覺得結果應該也會不變,而當每次實驗結果出來「在預想範圍內」,就認為這不會有問題。
問題可大了,代表美國那家頂尖研究室,他們機器的裝設法,會讓Thermocouple測到的,跟你基板溫度差100度。原本認為製造出接近室溫可實用的材料,得在零下100度才有用,這是電影明天過後嗎?
好了,每個學長跟老師都會說,那一定是你哪邊沒做對。好啦,老師們,我早沒打算在學術界發論文當教授啦,直說好了。所有的條件我都調過,我一個人的實驗總數據比隔壁的整間還要多,熬夜不知多少次還被罵要注意身體,唯一可以做出跟國外實驗室相同成果的,只有「低溫」。
意即,根本沒有奈米性質出現,全部都是bulk的特性,而為了要驗證,我還額外做一系列,用單層、多層,厚度不同幾十個,去確認奈米性質的邊界在哪,結果出來的結果,只證明出這整套系列的數據,都不是奈米性質,全部都是塊材的低溫特性。
好了,我要講什麼?
這裡面出現了3個值得我們去想的東西
第一個叫做權威,當著作等身的專家,享譽國內外的研究單位做了個實驗,其他跟從的實驗室,顯然不敢挑戰,我還看到印度等較後進國家,發過點數很低的論文,說這實驗可能有問題,但更可能是自己哪邊弄錯了。
第二個是從眾,那麼多人都有相同的結果,就你不同,應該是你不對吧?啊就邊界條件不對啊,你們沒有用紅外線檢查,我有。然後有人理我嗎?所長跟指導教授都覺得,應該還是你哪邊弄錯了。XD
第三個是忽略基礎證據,其實指出有室溫材料可能的那篇論文,拿去跟塊材性質對照,曲線幾乎是一模一樣,只是scale差100倍。那麼我們應該第一個檢視的,是這個真的有奈米特性嗎?沒看到重要期刊刊登過類似論文。
我私下也有發信去問過作相同研究的國外實驗室,還真的沒人想過這個問題,因為越有錢的單位,都是買整套機器,由專人校正過,像我這種從頭到尾都要自己校正的很少,多半都是所謂的後進國家。有做的都覺得很怪,但一樣不敢質疑權威,畢竟你要拿論文畢業,走學術界路線,怎麼能初出茅廬就跟像是貝爾實驗室這種巨獸對幹?
====
如果連算最嚴謹之一的物理學界,研究都會有這種狀況,你怎麼能相信那些科學家說的科學,能百分百屏除所有疑慮?像是近年常見,邊界超大的暖化、全球氣候、環境等等研究,就我的標準來看,根本問題重重。但你一質疑,就會出現諸多的專業與否批評,因為你不是這行的。
更好笑的,質疑你越大聲的,九成以上都不是科學家。
我的經驗,在台灣跟學經歷比較有關,越是念頂大出身的,就越有這種「論文跟書本證據、國外知名研究單位說的,應該會比你現場作的正確」,的這種說法。在中研院我就遇過,台大來的暑期大學專題生,根本看你不起,死都不想動手,只想用理論描繪世界。要不是我們是學長,已經用鼻孔看人了。
科學界講究一致性,但這也很容易誤導你,因為當過去若是錯的,就會一直錯下去,很難被糾正。即便事後找到錯誤,也不會承認,而是用許多說詞,堆砌出一套完美的修正路線。
如果連科學界都這樣,你跟我說更複雜的人類社會,僅需要少量的社會研究,跟沒有實務經驗的純理論,就可以描繪一個天堂:
「其他人都要聽我們這些專家的意見改政策」
我當然覺得你在鬼扯啊!
我後來在教育界遇過很多學生,行為表現都是後設領域的東西,更多的狀況是,自己腦補跟修正記憶,美化經驗中的行為。而老師要怎樣搞定學生?
以彼之矛,攻彼之盾
你也後設回去,誘導他們的思維,控制他們的行動,在老師的權威下,多半學生都會聽。然後,你就會發現,所謂的開放學生自由自在學習,更多時候只是一種,方便給你洗腦的手段。
真正的自由學習存在?還是,這只是邊界條件設立下的假象?你真的認為你看到的是真實?一切都只是一個虛擬實境下的遊戲?
我真的懷疑,那些天天發表教育高見的專家,真正的想法只是希望,學生腦袋可以空出來,讓他們有充足的時間塞自己的思想,成就他自己的功名,達成他想要的社會。
因為,就我們這種死硬保守派理工人來看,有些工作的技能就是不能少,你沒有基礎訓練,學習不夠扎實,就是不會。人類不是可以替換的螺絲,每個長的都一樣,沒有教跟帶,知識經驗中核心的眉眉角角就是不會。
不會就是不會,跟數學一樣。
論文點數計算 在 DJ 芳翎 Facebook 八卦
【5/12 星期四 絕對音樂】
「每個人都是對等的存在,沒有優劣之分,只是責任不同。」
換個角度想,有時候失去也是獲得歸零的機會啊!
早上地牛又翻身……,
你/妳還好嗎?
下午4:00-5:00
「絕對音樂」~~ON AIR))))))
把耳朵借給我,
芳翎和你/妳分享~~
線上收聽快點這裡:
http:// http://www.kiss.com.tw/radio_hq.php?radio_id=238
*************************
《功課不重要?出了社會就不用管名次?》
洪蘭教授:人生最不重要的就是功課,出了社會後,誰管你是第幾名?
這句話乍聽之下非常有道理,但如果再深入探討「功課、名次」在我們生命中所代表的實質意義,可能就有再思考的空間。
我們很容易把成績、名次標籤、甚或邪惡化,想到名次就和惡補、睡眠不足、沒有童年,以及填鴨式的教育聯想在一起。
事實上,成績、名次、功課與分數是工具也是「學習成就」的展現。學習成功經驗可以是多元的。當然「多元」就包含了功課上的名次與績效。
經常看見有人舉出「不會唸書也能做老闆」的例子;但其實老闆中也有許多是會唸書、懂得經營功課、成績的人。像「亞洲私募基金女王」王樂怡雖然全身癱瘓、只剩眼皮能動,仍然沒有放棄人生,正用她在美國史丹佛大學、哈佛 MBA 以及商場上的成功經驗努力創造「眨眼 CEO」奇蹟。
換句話說,成績、功課、名次……所有在學校裡出現的評量方式,也許並不能完整測驗出每個人潛能;卻也包含了學習方法及時間經營等等內化價值的成功經驗,可以複製到其他生活領域之中。孩子們必需懂得劃分時間給預習、複習、創造、休息、友誼以及娛樂……從名次、功課之中學到解決成長過程必需完成的使命。
再者,出社會之後需要功課嗎?需要成績、名次嗎?
「出社會」看的是能力、學歷、人脈,這些概念其實都已經內化了成績、名次和功課在其中、無法切割,只是換成另外一種形式存在罷了。諸如從「企業最愛大學」進而衍生出的人際網絡與職場聯結……。
再者,無論是管理者或基層員工,在職場上仍是擺脫不掉量化的成績、功課(工作量或績效),以及名次的「糾纏」。大學裡的教授必需計算鐘點數、論文產出數、產學合作數……用以衡量對學校的貢獻;一般企業中則偏愛 KPI、產出排名。看看最受大學畢業生青睞的企業「前十名」(又是名次):Google、誠品、台灣積體電路、王品餐飲、長榮航空……哪一個不是在所屬領域裡排名 NO1 的?
所以,名次不重要嗎?
總的來說,做家長的不該把重點放在討論如何標籤化「名次、功課」的意義,而是要思考如何讓孩子在學習過程中懂得這些名詞所代表的「遊戲規則」。它們不是生命的全部、但也確實具有左右未來的價值。
能掌握的就努力去經營;當然也可以另闢蹊徑找尋適合自己的成功經驗,創造功課、排名之外的更多可能性。畢竟學校就是小社會,許多體制是現實的縮小替代版,與其找個名目否定現狀,不如讓孩子從中汲取問題解決的養份與成功經驗,進而找到最適合孩子的發展領域。
作者:張天雄
(文章來源:http://gfamily.cwgv.com.tw/content/index/3055)
***************************
論文點數計算 在 新思惟國際 Facebook 八卦
#蒐集統計技能就跟超商集點一樣
#為何選擇新思惟
#以下是我的挑選方式
▋ 與別人不同的上課目的:完成統計技能拼圖
研究所就讀期間,長時間使用 SPSS 分析病人檢體數據。遇上染色體等基因型演算法,得改用 SAS PROC HAPLOTYPE 計算。畢業時,已對 SPSS 操作很有信心,但 SAS 操作也僅止於特定程序。
由於上一間服務醫院曾提供統計諮詢工作,當時就告訴自已,一定要把統合分析技能學起來,補足我的統計專長拼圖。別人是以寫論文為目的來報名此課程,我是以完成統計專長拼圖為目的。(超商蒐集點數的感覺,集好集滿拼好拼滿的概念。)
▋ 為何選擇新思惟的《統合分析工作坊》
類似的工作坊,Google 後便可發現還真不少(有規模的至少有 4 個)。
個人認為,人有沒有專業,不是看證照有幾張;工作坊有沒有能力及效率傳達正確知識給學員,也不是看有沒有被 Cochrane 認證。只要有實力,就可迅速判斷上述的「有沒有」。
曾秉濤醫師,光 2016 年就發表 10 篇 meta-analysis 文章,這就是實力;2018 年 11 月,新思惟校友 PubMed 發表 50 篇,這就是工作坊有能力及效率傳達正確知識。如果你對統合分析有興趣、如果你只是想要有 SCI 期刊成績,不在意是否高分 IF,這堂課將是身為初學者的你,最好的捷徑與選擇。
1 年發表 10 篇文章,能力絕對不等同 1 年發表 1 篇文章。若能跟據講師提供的經驗,依樣畫葫蘆,絕對可少走許多冤枉路(例如,文章搜尋廣度及深度不足,導致統計一跑再跑)。
▋ 統合分析生手也不用擔心
張凱閔醫師將於課程中,以論文第一作者身份分享經驗,解說上課練習用論文其故事脈絡,並引領學員從臨床現場走進統合分析世界。
最後,再跟躊躇不前或需要再被人推一把的人說明,我試用過其它統合分析軟體,具有傳統生物統計專長,有發表過 SCI 期刊(最新的一篇),也知道教學原理(我大學是讀師範體系的學校,唸了 40 多學分的教育學程),新思惟這樣的課程設計及教學流程,絕對符合大部份初學者需求且也易學易懂(本人真誠相挺)。
🎯 講師群 SCI 超過 220 篇,並有超過 68 篇 meta-analysis。
|張凱閔|
知名復健醫學與超音波學者,台大流病與預防醫學博士,已發表超過 21 篇 meta-analysis 論文,探討臨床常見議題。
|曾秉濤|
專業精神科醫師,擅長從臨床工作找到發表議題,已發表超過 47 篇 meta-analysis 論文,並組成研究團隊。
|蔡依橙|
專業課程開發與整合者,能迅速理解學門架構,並以初學者能理解的方式,建構學習流程。生涯被 SCI 期刊接受的圖表,已超過 500 張,熟悉學術審閱過程與要求。
▋ 初學者真的可以嗎?我需要有怎樣的基本能力?
初學者真的可以,經過我們的拆解與教學,其實 meta-analysis 並不難。
你只要會用 Windows,懂得使用像 Word / Excel / PowerPoint 這樣的軟體,就足夠了。上課我們會把重要的觀念講給你懂,而互動實作就是理解流程,只要懂得電腦操作,能照著教學步驟,點擊正確的功能,就沒問題。
一些枝微末節的卡關,現場講師與助教,會全力協助您。請放心。
🍄 不必了解森林,採回你要的香菇就好。
🔸 省去耗時耗力,踏入統合分析的大門。
🔸 熱門課程|2019 / 10 / 19(六)統合分析工作坊
🔸 立即報名|https://meta-analysis.innovarad.tw/event/
論文點數計算 在 蔡英文論文門在美國被高度討論?彭文正P驚爆華府 ... - YouTube 的八卦
政經Plus #政經關不了#關不了正晶#政論節目#彭文正#李晶玉 加入《政經關不了》的YouTube頻道會員,享受專屬的驗證標 ...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