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遺忘的時光MV拍攝花絮】
常常會被問到,在拍攝或創作時要怎麼把想像的畫面,完整的呈現出來,這是從前在做論文時最大的困境,也需要透過大量的實作與練習,才能慢慢磨出概念與現實的契合。不過也有時候,完成的畫面因為實際面考量,所以和一開始的想像還有計劃的方向完全不同,卻也反而得到很多驚喜。不過通常在執行規模較大的案子時,必須非常了解自己想要的畫面呈現,才能在有限的時間與預算內讓一起執行的團隊協助你完成最靠近完美的樣子。
謝謝一直都支持著我的監製與經紀人,Eric & Cyndi,一直讓我自由的把所有想法都能有機會用自己的方式好好創作。
這次在整個 MV 的前置、拍攝與後期處理,都非常幸運能和一群專業、有經驗又有想法的夥伴一起合作。寫完腳本以後,大家除了給我很多實際面向的建議把我從天馬行空的異次元拉回家一點,同時也在有限的空間、時間裡,協助我拼湊出最合適的視覺呈現。除了自己腳本成形的過程有多種掙扎,從一開始最重要的尋找織布機之旅就困難重重,製片組花了幾乎一個月找到了大小、外型都符合的老織布機,把它慢慢整修成還能使用的狀態,同時因為場景陳設的方式,要規劃的時程跟調度都非常繁複,還要處理我這個處女座的奇怪堅持,卡斯特、Cherry、佳慧,我真的跪。
這首4分鐘長度的歌曲,想完美的配合周蕙舒服卻張力還有深度都十足的聲線與旋律處理,總共發想了五個不一樣的場景,而每一個場景裡拉滿了象徵那段事件或關係裡的一個記憶,這讓一開始聽到概念的團隊頭痛了一個禮拜。美術組花了三個整天在滿佈跳蚤的廢棄中製廠,忍受著沒有冷氣的炎熱夏暑,架起結構、線一條一條的往每一個施力點釘下,同時還要維護美感、拍攝動線、畫面構圖、與我的處女座奇怪堅持,音喬還有她的團隊,我真的跪。
攝影與燈光、場務團隊在拍攝當天俐落的動作還有專業的技巧,讓大家能在最有限的時程裡,拍完所有比需要的畫面還要再多更多的素材,還有雞蛋哥給我的所有可行與不可行的建議,誒其實好像沒有什麼不可行的,因為我提出的每一個處女座奇怪堅持的想法他都超 chill 的說沒問題,攝影組、燈光組還有場務組的團隊,我真的跪。
還有有很多超棒想法的妝髮朵兒、最懂我所有莫名奇怪概念的造型師 Winnie (今天是她的生日大家祝她生日快樂)、剪了一千萬個版本簡直已經睡在公司的剪接師姿妤、快手調光師布丁、以及現場所有的助理們,你們大家真的辛苦了,我真的跪。
當然還有超級敬業的重要演員們,飾演男友的葛凡、媽媽曉瑋、以及親愛的vv。
第一次見到vv跳舞,是在陳惠婷的「時間的孤島」,這次在腳本裡,寫了一個瘋狂跳舞的角色,第一個想要合作的就是 vv,拍攝的時候我沒有給很多指令,只告訴她我想要的感覺還有呈現方式,她的舞蹈還有她的演出都沒有差距的契合了我最想要的畫面。她穿著冬天的裝扮,再加上從早上5點狂跳舞到晚上6點的超長時數,超級敬業的沒有喊過一句話,真的謝謝她,在已經看了三千次之後,每一次再看都要再被迷倒一次。
還要謝謝周蕙與華研讓我能有這麼大的創作空間,把所有的可能性都量化到最大,真的導的很過癮,為自己的那塊記憶藍圖,織上了一條難忘的線。
沒有這個團隊,就沒有今天這個作品,謝謝你們。
「論文架構圖」的推薦目錄:
- 關於論文架構圖 在 Ancajaier 章潔 Facebook
- 關於論文架構圖 在 新思惟國際 Facebook
- 關於論文架構圖 在 大人學 Facebook
- 關於論文架構圖 在 [轉錄][轉錄] 如何寫好一篇優質的博碩士論文(下) 的評價
- 關於論文架構圖 在 繪製研究架構圖的另一個選擇:DRAW.IO - YouTube 的評價
- 關於論文架構圖 在 研究架構圖怎麼寫2023-精選在Youtube/網路影片/Dcard上的 ... 的評價
- 關於論文架構圖 在 研究架構圖怎麼寫2023-精選在Youtube/網路影片/Dcard上的 ... 的評價
- 關於論文架構圖 在 論文流程圖該用什麼軟體畫? - 研究所板 - Dcard 的評價
論文架構圖 在 新思惟國際 Facebook 八卦
對於正在猶豫要不要報名的人......
❔ 所有研究知識都沒有
❔ Excel 圖表都不太會做
❔ 統計又一竅不通
校友心得|強化專業不再被困境霸凌
『校長與老師們真的很用心,把數據整理得極好,讓我們可以較輕鬆地達標,我總覺得在這邊我們除了學習,還能得到已經被現實消磨得僅存無幾的自信、熱情、和成就感。
新思惟團隊,創造了一個非常好的環境,努力讓我們更順利地成長。一天下來,從寫作架構、圖表稿件、統計入門、期刊選擇、多元發展、到時間管理,一應俱全。
沒有上過新思惟,真的不會知道上一堂流暢的好課是多麼珍貴,能夠有這麼多人幫你順利完成互動實作是多麼幸福。』
--
👍 將近 400 位校友推薦
👍 每個月都有校友登上 PubMed 的研究入門工作坊
👍 2016 年校友共發表 213 篇 SCI 論文
我們都曾經是新手,我們吃過苦,找到解決方案後,系統性的歸納,並配合人類的學習特性,打造成課程,讓您在最短時間內,瞭解國際學術界的入門重點,昂首闊步地走向專屬於你的成功。
【實作統計 / 互動實作】
✔️ 完全無經驗者也能上手
✔️ 在樂趣中學會統計應用
✔️ 在您自己的電腦實際完成
✔️ 製成可投稿數據圖
✔️ 過程中資深助教隨時幫你!
醫學論文與寫作工作坊|立刻報名
http://mepa2014.innovarad.tw/event/
論文架構圖 在 大人學 Facebook 八卦
在公司、給客戶簡報,別學賈伯斯!
————————————————
我是1998年從研究所畢業,當時用PowerPoint簡報相對還是少的,大多數的老師與研究生還是用「塑膠投影片」放在「膠片投影機」上解說(當時就叫做投影機,接電腦的投影機我們都叫它「單槍」)。
我從小就對上台演說很有興趣,所以論文口試的時候,我就決定要導入新科技:筆電+單槍投影機+PowerPoint,設備都是跟系上借的,還記得社辦的小姐要我務必小心,因為單槍投影機好像要三四十萬之類的!後來我的論文口試拿到90分,小冒險成功,我超開心。
剛入職場我是工程師,簡報的機會不多,只記得有次老闆要我給同事上課,教大家如何使用專案軟體。我超級認真準備,當然那時候就開始使用PowerPoint與單槍投影機,獲得不錯的好評,有了肯定我對於簡報這件事情就更認真了。
轉換跑道,進入專案管理以及企業顧問的領域,簡報幾乎成了每個禮拜都要做的事情,我也開始更認真投入。我買了非常多書,也去觀摩各類簡報/演說大師的影片,後來在美國讀書與工作,也特別留意外國人的簡報。不過學得越多,我反而越是困惑了起來......
很多簡報書籍與課程,在觀念與心法部分給我很多啟發,但進入實作階段,我卻發現這些書籍使用的例子,跟我上班真正遇到的簡報情境,其實差異不小。
舉例而言,許多書籍都強調,圖要多,字要少,所以主流的簡報範例都是滿版圖片配上極少的文字。但是當我真正運用這樣的風格在顧問服務上,卻常被打槍:很多客戶並不想聽「感人的故事」而想要看「完整的資訊」,當PPT出現那種只有圖沒有文字的頁面,他們反倒顯得不耐煩,急著想看他們期望的數字、表格或是系統架構圖,他們的表情彷彿在說:「你的表演可以快點結束嗎?我想要看真正有用的資訊!」
某次我受邀參加一場募資簡報,台上創業團隊都是年輕人,他們的簡報幾乎千篇一律:開場都要講個感人的故事(而且阿嬤常是主角),中間穿插精美的圖表動畫,還有情境照片,最好還要鋪幾個幽默的梗,但投資人真正關注的「成本分析」、「期望獲利」、「市調分析」以及背後的數學模型假設,反倒都輕描淡寫地帶過......我身邊有位私募基金的老闆感慨地說:「唉,這些小朋友都中了賈伯斯的毒了,用B2C的表演來做B2B的簡報!」
他這麼一說我恍然大悟!簡報的確有分B2C跟B2B啊~ 目前的主流簡報(如Apple發表會、Ted演講)幾乎都是B2C,把聽眾當成終端消費者,用簡單、視覺、情緒的方式感染大家,強調視覺系、大字流、說故事的技巧,把簡報變成一場「多媒體秀」。
這對B2C情境是有效的,但老實講,多數上班族一年有幾次機會做這類的簡報呢?就算是賈伯斯在世,一年也頂多一次蘋果發表會呀~我相信他在蘋果內部做的簡報,絕不會是這樣的形式,我也不相信他在內部簡報中會說:One more thing!
絕大多數上班族真正遇到的簡報情境,是B2B簡報:進度報告、部門例會、行銷會議、品管檢討、預算制定、危機處理、投標簡報、評選廠商...等。B2B簡報的幾個特色是:
1. 有時效性
上班族沒空full-time做簡報,必須利用現有資訊與空檔,快速完成。(沒空對著鏡子多次演練,找適合字體...)
2. 資料完整
老闆或客戶不是來聽故事的,而是來掌握資訊的,所以資訊一定要完整。(大圖、大字流、小圖示會讓人覺得空洞)
3. 要有效率
大家都很忙,要在最短的時間內傳遞最清晰的資訊,所以結構很重要!(說明清楚比鋪梗、講故事更重要)
4. 傳遞方便
最好PPT直接列印出來,就能成為完整的書面資料,不需要另外製作!(上過班的一定知道這個好處)
想清楚後,我們發現市面上還真的很少這樣的課程與教材。而B2B的商務簡報,正好是我們的專長:我跟Joe多年擔任企業顧問,幾乎每周都有B2B簡報;擔綱課程的 Joy Huang 老師,是科技業的行銷PM,她原本就常指導工程師與各類專業人士進行公司內部的技術簡報。我們想要設計的課程,不強調甚麼視覺設計的流派,也不強調甚麼感動人心的話術,只希望用最快速、最清晰、有結構的方式,幫助上班族完成工作中大大小小的每一場簡報,不求表演,只求達標,所以我們把課程取名為:
#上班族的日常簡報術
如果你即將面臨一次人生中的重要演說,你的目的是讓人眼睛一亮,印象深刻,甚至燃起感動,那麼市面上有許多簡報與演說課程都會教你相關的技巧,這門課未必是你的首選。
但如果你是位專業的上班族,「簡報」只是你工作的一部分,你在意的不是視覺效果與感動,而是想用一套快速有效的方法,把專業的資訊有條理地傳遞給聽眾,進而讓對方理解你,配合你,產生改變,那這門課程就對了!
對上班族來說,簡報不是偶一為之的表演,而是最能展現專業的日常,就像Excel與專案管理技能一樣,這是我們對簡報的看法。
課程傳送門:http://bit.ly/2nokEza
#大人學新課上架
#310上班族的日常簡報術
#專注在B2B情境的簡報訓練
論文架構圖 在 繪製研究架構圖的另一個選擇:DRAW.IO - YouTube 的八卦

Comment • 1 · 学渣的绝地求生! · Introduction to the Theory of Planned Behaviour · 谷哥談【論】第01講:研究 架構圖 的作用、 論文 導讀的示範、關鍵字的 ... ... <看更多>
論文架構圖 在 研究架構圖怎麼寫2023-精選在Youtube/網路影片/Dcard上的 ... 的八卦
寫論文最困難的時候,就是沒得寫的時候; 找論文的題目,可以... 「研究目的」寫在「起」和「合」. 動機這樣子寫... 研究架構圖的主要功能二:判斷論文 ... ... <看更多>
論文架構圖 在 [轉錄][轉錄] 如何寫好一篇優質的博碩士論文(下) 的八卦
※ [本文轉錄自 banishment 信箱]
作者: [email protected] ([email protected])
標題: [轉錄] 如何寫好一篇優質的博碩士論文(下)
時間: Sun Apr 6 02:26:22 2008
作者: nosnuit (除了自己,無人負責) 看板: AAAAAAAA
標題: [轉錄] 如何寫好一篇優質的博碩士論文(下)
時間: Sat Apr 5 19:10:29 2008
承上篇
2.研究架構
(1)研究架構或稱分析架構,是作者針對擬研究主題進行整個思考、研究、分析的
架構,此一研究架構是作者解析該主題與相關問題的法寶,最具關鍵性與重要性。
(2)研究架構包括二個重點:
1、研究架構圖
研究架構圖與研究流程圖絕不相同,有些人常將研究流程圖誤為研究架構
圖,或將研究流程圖植入研究架構圖中,此種謬誤作者務必特別留意並避免。
2、研究架構圖之文字說明
針對所探討之研究架構之若干重要區塊,作一整體說明,並分別說明,約 0.5
~1 頁左右即可。
3、整個研究架包括研究架構圖與文字說明,共約 2 頁。
4、創見與研究架構具密切關係,因而創新的想法必須在規劃研究架構時就植入,
並具體突顯出來,否則研究之結論難以產生「創見」。
(五)關於「論文重點說明」
1.緒論中的「論文重點說明」,即主要章節說明,它是根據所探討的主題、提出的
研究架構和論文大綱,作一整體思考而呈現出來的。
2.主要章節說明只簡單扼要地說明各章節主要重點,大多用標號一、1、等表示出
所欲探討之問題與重點,有幾章就有幾個段落,段落分明,條理清楚,不可長篇
大論,且將各章節重點連結在一起,簡單扼要即可。
二、如何寫好學術論文之「本文」部分
(一)本論是論文中的核心部分,是針對「研究題目」和所要深入探討的「問題」而
開展出來的主要部份。基本上,應該有一個主軸,但是可分成幾個重點來說明與
討論。它是論文的主體,也是最主要、最關鍵的重要部分。
(二)通常,「本論」約可分為三至五章,一章約 15,000 字,若三至五章,則約 45,000
~75,000 字。其主要重點說明如下:
1.有一章可談關於理論或發展史方面的問題,針對該研究題目,可能在該研究領域
中已有不少相關的理論,作者可稍為談論一下,隨即選定某一最具有密切相關,
且自己最有興趣、最有把握的理論,拿來解釋該研究題目。至於與該研究題目有
關的發展史,作者可採歷史研究途徑將它分成若干期。
2.緊接著,有 2~3 章可針對該研究題目,並將扣緊主軸的 2~3 個重點,分成 2~3 章
來討論。「本論」的各章節之處理,必須注意下列幾點:
(1)各章節的安排,有二個層次即可,即有「章」也有「節」,且在「章」之下分成
若干「節」。每「章」究竟有多少「節」較妥,不太一定,通常 2~3 節即可,若
有必要 4~5 節亦可,但最好要注意到勻稱,不宜有些章是 2 節,有些章則是 5 節,
相差太多,另外,如何將一章控制在 15,000 字左右,或 12,000~20,000 字,似乎
較為允當。
(2)各章的佈局與研究架構密切相關。在論文的「緒論」中即有研究架構圖的構思,
該研究架構圖與作者在探討該研究題目時所採用的理論有一定的關聯,且該研究
架構圖可拆解成若干大區塊,進而各章的佈局,即係參考該研究架構圖的構思而
逐步開展出來。因此,各章的佈局,有其一定的邏輯存在。
(3)各章節的結構,基本上與整個論文的結構類似,皆包括三部分:「緒論」、「本論」
及「結論」。同樣的道理,在撰寫各章時,應有「前言」、「本文」及「結語」,即
在每章的標題之後,宜有一段文字,一方面扣緊該章與該研究題目的關係,並說
明該章在整個論文的重要性;另一方面則是簡要地說明該「章」的主要重點有幾
個,然後才引出該章的幾個「節」,此段文句相當於該章的「前言」。緊接著,有
若干節的出現,此相當於該章的「本文」,到了該章最後一節結束後,應有結語,
以利將前面的若干節的結論與該章的主題扣在一起,進而說出其整章的結論,各
位需注意,對於前述各章內部的處理,雖然在操作時其中含有相當於「前言」、「本
文」、「結語」的性質,但是這些字眼,包括「前言」、「本文」、「結語」毋須寫出,
在結構當中作者自己意會即可。
三、如何寫好學術論文之「結論」部分
論文的最後一章為「結論」,通常包括:研究發現(創見)、研究貢獻 、研究
限制、建議。
(一)研究發現
論文最主要、最關鍵部分就是「研究發現」,即作者針對該研究題目經過研究
後,必須說明它的研究成果與發現,因此,所謂「研究發現」,又可稱為「研究結
論」,或「研究結論與發現」,或「主要研究發現」。在撰寫時,宜盡量採條列式或
標題化,力求精簡扼要,以提高可讀性。
論文結構的第一部分「緒論」中的「研究目的」,必須與「結論」中的「研究
發現」一前一後相互呼應,通常在寫作實務上較好的做法,是將「緒論」中的「研
究目的」做兩階段的處理:
第一階段,即初擬研究計畫書時,就以條列式的方式先標明清楚有幾個預擬定的
「研究目的」。
第二階段,即完成撰寫「研究發現」後,再回過頭來修改原先預擬的「研究目的」,
這種做法叫做「倒寫法」,可以保證「研究目的」一定可達成。即「研
究發現」與「研究目的」是一致的。
(二)研究貢獻
所謂「研究貢獻」,就是指作者在得出研究結論與發現後,它所可能產生的效
果。這一部分又可稱為「研究特色」或「研究特色與貢獻」。
作者在寫出個人針對某一研究題目的研究結論與發現之後,應可進一步說
明,在學術方面,例如在該專門的研究領域中,作者可能有何研究貢獻?它在研
究途徑、研究方法、概念、理論等方面,是否有所精進?有何突破?或者在實務
方面,作者所得出的研究結論與發現,是否可解決問題?
研究生在撰寫碩博士論文時,一般都不太懂得要特別寫出他的研究特色與貢
獻,但是在論文口試時,口試委員最喜歡問、最有可能問的問題之,就是自認為
重要的研究特色是什麼?有什麼貢獻?但在撰寫研究貢獻時,態度應謙虛、謹慎,
除非自己的確是具有「獨創性」的研究貢獻,否則措詞方面不宜太肯定地說:「此
為學術界的創舉」、「此主題從未有人研究過,本研究是開學術界之先河」……等
類似的詞句。
(三)研究限制
所謂「研究限制」,就是指作者在研究過程中遭遇到什麼困難、阻礙和瓶頸,
以致論文具有一定的侷限性。常見的研究限制如:抽樣調查的樣本不足、樣本不
具代表性、資料不足、受訪者的回答態度、研究途徑、研究方法等。作者可依自
己論文的實際狀況予以增減。但是,與研究本身無一定關係的,例如:時間不夠、
課業忙碌、電腦中毒、…等,則不可做為研究限制。
(四)建議
在論文告一段落時,作者尚可就學術或實務方面提出一些建議。在學術方面
如:在後續研究方向有何建議?未來可嘗試再用何種研究途徑、研究方法來探討
該研究題目?又有那些理論可用來解析該研究題目?是否還有那些具有關聯性的
研究題目有待大家來共同探討?作者可依論文題目之性質,來思考在學術方面可
提出的一些建議。在實務方面,若論文題目之性質,與實務有關,例如:若與政
府的政策有關,則可提出某一政策或若干實務上的改善措施,供政府施政之參考。
若與組織的經營有關,則可提出若干經營策略,供組織管理者參考。
--
※ 發信站: 批踢踢兔(ptt2.cc)
◆ From: 61.64.101.182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 From: 118.168.4.144
※ 編輯: banishment 來自: 118.168.4.144 (04/06 15:29)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