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便空姐](人生很鳥)
上個月突然被抓飛了個多倫多, 報到時看見flight memo(飛行資訊)上經濟艙幾乎全滿的乘客人數,但其他兩艙的客人(商務艙、豪華經濟艙)卻都不到兩位數,心中雖然暗叫不爽,但身為妹頭界的小鳥,也是必須在簡報時對學姐們燦笑表達心喜接受之意。
經濟艙的頭在我們公司有個簡稱叫L4,因為在起降時坐的椅子位於Left side從機頭數來第四個門邊。翻成中文叫做左四。
由於是長程航線,所以我們會在起飛後及降落前提供客人兩段餐點。而第一段餐後及第二段餐前這段工作量較小的期間,我們會把機上人力拆成兩半,讓一半人先輪休,一半人工作。
我先輪休第一段,第二段起來工作時,由於座艙長學姐(左一)、商務艙督導學姐(左二)、豪華經濟艙督導學姐(左三),都去輪休了(由此可見在機上不論是客人還是空服員,都是座位越靠機頭身分地位越尊貴),我這小猴順利成章成了山中大王,亂流來時還要負責做個請乘客繫緊安全帶的小廣播呢(但直到現在拿起座位旁的電話做廣播對我來說還是一件好害羞又好酷的事)!
工作到一半,我發現學妹們突然戴起口罩及塑膠手套,面色凝重似要趕赴沙場。疑惑之下我開口詢問:「為什麼要戴口罩?發生什麼事了嗎?」
「學姐,以利給力(豪華經濟艙的廚房)好像有大便。」學妹答。
「蛤?怎麼可能?妳確定嗎?」我不可置信繼續追問。
「嗯,就有一些咖啡色的汁在地板上,而且很臭。」學妹回。
我覺得太不可思議,因此決定隨學妹前去查看情況。
沒想到路才走到一半,我就知道學妹所言不假,因為已有陣陣氣味飄散而來,我忍不住用手掩住口鼻才能再走近一些。
抵達案發現場,已有兩名學妹,蹲在地上清理那神秘的咖啡色汁液。我眼神隨著汁液軌跡來到離這片廚房最近的其中一間廁所,正好是靠近左邊第四號門旁的那間。
啊靠腰咧!不就是本人左四我起降時坐的位子旁的那間廁所嗎。
門還上著鎖,我低頭又問了還在清理地板的學妹們:「客人有出來嗎?」
「好像都沒有。」其中一位學妹回答。
我伸手敲了敲門,由於不確定客人講什麼語言,因此我各用一遍中英文問道:「有需要幫忙嗎? Need some help?」
裡頭似乎傳回一些聲響,但我聽不明白。正想再敲門詢問,門卻自己打開了。
門一開,一陣更可怕的氣味隨著眼前的白髮老頭一同滾滾而來,我似乎可以看見一朵朵土黃色的筋斗雲從廁所飄散至客艙。如果不臭,那場景其實很是神奇,居然能看見味道的形狀及顏色。
附近座位的乘客也看(聞)到了,一臉糾結忍不住痛苦地摀著口鼻瞟了一眼,又旋即嫌惡地轉回頭去。但我不會覺得對方沒禮貌,因為在那種糞圍下,我認為幾乎是沒有人能忍得住的。
「Sir, are you okay?」見客人是外國人,我強忍著不適,盡量發揮我的職業道德不面露難色(但我相信還是非常難看),以英文詢問客人狀況。
「Oh, my pants, my pants...」但阿北只是含糊地喊著這句。
此刻我的耐臭力到達極限,我覺得我的鼻屎差不多都已經燻成土黃色。我請一位學妹先帶阿北回座位,然後我馬上手刀衝回依歪給力(經濟艙廚房),抓了兩個口罩外加三層濕紙巾,再一手各套上兩層手套,深呼吸幾口尚且清新的空氣,再一股作氣奔回案發現場。
廁所門關上後,那股難聞氣味的強度有稍稍減弱。學妹帶阿北回座位後,走回我身側,問:「學姐,這間廁所還要清嗎?要不要直接鎖起來?」
我回頭看看學妹們,勉力強自鎮定思考了一下:現在所有比我資深的學姐都去休息了,客艙內基本大小事務的決定權在我手裡。雖然遇到做不了決定的大事時可以去搖醒學姐,但為了這幾坨屎未免過於小題大作也顯得我能力不足。
這天經濟艙約有八成滿,雖然大概再四、五個小時就要抵達多倫多,但第二段餐後到降落前這段期間會是廁所使用率的高峰,少一間廁所可以用,對乘客來說不便性很大;而且擒賊先擒王,源頭不滅,就算我們在外頭噴了多少消毒藥水、芳香噴霧,也只是欲蓋彌彰,起不了多少效用。
心念電轉間,我做了決定。小呼吸一口氣(不敢深呼吸一口氣),眼神超然對學妹吐了一字:「清。」
雖然她們都戴著口罩只露出半張俏麗臉龐,但我能感受到她們眼神複雜,有種「學姐妳他媽的應該知道我也是人生父母養的吧」的驚懼,可礙於本公司「學姐至上」的文化,她們頂多只敢用眼神殺我千遍萬遍,也不敢真的拿屎潑我臉上。
我這秒就像是黃河連年氾濫卻死不遷村的迷信村長,要選村裡的黃花大閨女去嫁給河神一樣。
閨女們妳看我,我看妳,雖然害怕但為了全村安寧,也是鼓起勇氣隨時準備從容就義。
但現在網路發達,人言可畏。匿名靠北幾乎已成為公司懲處暗指標。我不想被靠北也著實覺得學妹們很可憐,不如就自己來吧。
我原先想自己待在裡面清的,想說犧牲小我不要讓臭味再繼續往外飄散。但門才關上一秒,我真的是忍不住用中共打來的速度再拉開門逃離廁所。
實在是太,臭,了!
如此刺激的臭味泯滅了我60趴的人性,我無法管旁邊的客人是否會被臭到客訴我,畢竟老娘願意這樣把屎把尿已經突破我職涯高峰了,大家一架機上的稍微共體時艱應該不為過吧。
所以我將廁所門完全打開,還吩咐一位學妹拿著芳香噴霧隨侍在側,我蹲下清五秒,耐不住臭轉回頭站起來的瞬間,就要馬上幫我朝廁所內猛噴十下香香,壓壓裡頭的味道,也壓壓我翻湧而來的吐意,繼續與黃河搏鬥。
由於馬桶被一大堆衛生紙塞住了,怎麼沖都沖不掉。而一間廁所要正常運作,沒有馬桶等於沒有心臟。我居然都發狠清了,當然也只能發狠通了!
要知道機上是沒有通樂,更沒有隨機水電工的。
飛機上有的,真的就是空姐一雙雙手萬能而已。
我伸手進去,一把把抓出堵塞住馬桶的沾屎衛生紙。當我試了一次又一次,終於聽見沖馬桶時的強勁抽氣聲時,真的是再沒有比這更令人感激涕零的事了。
由於阿北不小心也拉在了褲子上,所以學妹在請示我過後,去拿了一套商務艙的睡衣給阿北換上。這時我才恍然大悟,原來阿北剛出廁所時,一直幽幽喊著的:「My pants⋯ my pants⋯」是這個意思啊。
好不容易都清理完成後,我脫下口罩手套,一路大步流星先奔向商務艙廚房去大吸了好幾口較清新的空氣,再借用商務艙廁所至少洗了三次手,確認自己「應該」乾淨了以後,才心有餘悸地走回阿北身邊,詢問他目前狀況,是否需要醫療上的協助。
阿北說話有些含糊,但神智還算清楚,坐在一旁的阿北太太也回應說他們不需要更多幫忙,我在經歷過剛剛那場糞戰後,顏面神經不知怎地有點失調,但還是盡力堆起笑臉,告訴他們要是需要任何協助請讓我知道,才算了卻了一樁事件,回到後面廚房繼續準備其他工作。
我記得以前考空姐的時候,在準備面試時,一定會準備到一題:妳為什麼想當空服員?
當時有個坊間盛傳的標準解答,相信所有考過空服的人都聽過。
就是:我小時候搭飛機時,看見一個爺爺突然失禁,屎尿流了一身,座位上也都是。但是機上的空服姐姐看到了,非但不嫌棄,還相當親切地替他清理座位,更和機長借了一套衣服給他換上,再替他換了新的座位。爺爺下機時笑得好開心。空服姐姐的美麗善良讓我也想像她一樣⋯⋯。
當初聽到只覺得這真是個比扯鈴還扯的故事,我打死不會對主考官說出這種違背良心的做作答案。因為我小時候只搭過台北到高雄的飛機,如果真有乘客不幸烙賽,當他還在清理肛門,航機就已經開始下降高度everybody don't move了,那有什麼鬼時間幫他清理座位,再跟機長借一套衣服讓他換上?
沒想到跟我同組面試的人,還真的有人講出這個答案。
而光陰似箭,時隔六年,我竟借屍還魂成了故事主角。
冤枉啊,大人!
我當空姐只是因為畢業後不知道要幹嘛,陪朋友考考不小心考上,薪水還可以,好像也挺好玩的可以一直出國,所以試試看吧。絕對不是因為什麼想幫阿北清大便的善良心腸!
老實說,突然遇到這種事情我也還是覺得很衰啊。經濟艙幾乎全滿,其他兩艙加起來的乘客數卻還沒有一個少子化後的三年二班多;處理完廁所,再做完第二段餐點服務,熬了一個大半夜到了多倫多,洗好澡終於躺上飯店的床能休息了,半夜居然還做夢夢到自己在掃廁所,而且弄的渾身都是,覺得自己好髒好髒⋯⋯。
這雖然是我的職責所在,但我其實也不是那麼心甘情願。
不過也不是全然沒有好處的。這件事變成了我一張好寶寶貼紙,證明自己提的起、放得下,而且工作辛勞,不似外人看得那般輕鬆愜意。所以我後來幾乎逢人就講,想讓大家稱讚我,再多貼幾張貼紙在我身上。
一次,姐姐回娘家吃飯,還來了幾個姐姐的朋友,大家都很熟絡,氣氛很好,所以我又逮住了機會,說起這個故事。
本人家裡做的是清潔產業(是清公司大樓的那種,所以不要問我有沒有阿姨可以去你家打掃),姐姐在家裡公司上班,時常需要去巡視各點的狀況。服務於某大科技公司的打掃阿姨時常和姐姐抱怨,這間公司名號響亮,是台灣數一數二的大廠,在裡頭工作的人都應該是菁英中的菁英、高知識份子才對。可為什麼他們還是無法好好上廁所,上在馬桶外也就算了,還有的乾脆連蓋子都不拉開,直接上在馬桶蓋上。
聽完姐姐的故事,在場的大家都被逗得哈哈大笑。姐姐開著玩笑說我以後不怕失業,可以去他們公司「技術指導」,保証每天都有清不完的大便。
每天清不完的大便?
這個想法很是驚人,卻也提醒了我,這個世界上有許多人,每天做著我們不喜歡、甚至嫌惡的事,這卻是他們賴以維生的工具。
而我不過是清了一次大便,我憑什麼覺得這件事是一張好寶寶貼紙、是一顆我可以到處炫耀的星星?
我剛考上空服的時候,我的母親很是驕傲。
但當我完成訓練,正式工作一陣子之後,有一天她卻突然要我別飛了,因為有朋友開玩笑和她說:「空姐不過就是飛機上的服務生。」而我的母親是我人生中認識數一數二愛面子的人,這句話觸怒了她,讓她覺得我應該去追尋更高的成就,不該只在高空中端湯送茶。
然而「人人生而平等」、「職業不分貴賤」⋯⋯這些口號、觀念不正是我們從小學到大的嗎?那麼為何當我們真正長大成人,我們的所言所行及所思所想,會有那麼懸殊的差異。
我把自己擦大便這件事當成一顆星星,是因為我覺得自己可以「紆尊降貴」為人所不能為;媽媽的朋友認為我只是「飛機上的服務生」,是因為他認為我的工作內容難度不高,人人皆可為之。
中學時媽媽怕我學壞,把我送進一所辦學嚴格的私立教會女中。在學校我們儘管不是基督徒,也都要唱詩歌及禱告,因此對聖經故事和基督教義多少有一點了解。
我想起了耶穌,這個兩千多年前的拿撒勒人。傳說他是上帝的兒子,卻降生在世上化為人,在沙漠中受魔鬼試探、受羅馬帝國當權者迫害,嚐盡生為人的折磨與痛苦,最終被釘在十字架上,為世人承擔罪孽,展示神的愛。
姑且不論故事真偽及宗教立場,如果連神都能降下自己的獨生愛子,在人世間體驗人情冷暖、世事無常,那麼真正生為「人」的我們,有什麼不能成就的呢?
人之所以認為自己擁有靈魂,是更高等的生物,而不單單只是動物,是因為我們會「嘔心」。
我們與生俱來有一種對身體的道德潔淨感,儘管沒有宗教信仰也認為自己有一個超然的內在靈魂。要侍奉這個「自己」,外在的我們必須保持乾淨,要穿好衣服至少不裸露生殖器官、聞到難聞的氣味或見到腐壞的事物,會不舒服,甚至嘔心、想吐。
我向來不是很喜歡太做作、太一絲不苟、太愛乾淨的人。可能是因為我自己沒有那麼愛整潔,所以會覺得和那樣的人相處很有壓力吧。
當然,要成為那樣的人,需要很大的努力,甚至是一點「強迫症」才能達成有目共睹的完美外表。
但如果沒有人願意處理嘔心、想吐的事物,誰能成就完美?白雪公主的大便也真的不是粉紅色的。
也許,我們是人,而不是動物,是因為我們會嘔心、想吐;也許,我們只是人,而不是神,就是因為我們會嘔心、想吐,卻無法尊重這種情境及感受。
耶穌說:天國不在遙遠的未來,而在此時此地。
我突然明白,所有工作的偉大,在於願意認真對待工作本身,不論內容為何,都以不卑不亢、不驕不衿態度應對,自然能在心中開出美好的花朵、結下完滿的果實。
那天當我耐不住臭,不顧一切地大敞廁所門清理大便的時候,雖然附近的客人個個面有難色,卻沒有人要求換位子,也沒有人真的出聲抱怨。
抵達多倫多下機送客時,一位和我一樣同坐在「搖滾區」,也就是左四位置附近的印度裔加籍客人,還特地和我道謝,讚揚了我的辛勞才步下飛機。
現在我覺得自己值得擁有一顆星星了。
但這顆星星只需長在我心裡,是我為工作鞠躬盡瘁的證據;是我肯定自己的根源。我的心會因著這些事情越來越豐富,這樣我不論行到哪裡,都能照亮一室光明。
在天堂講道的不是聖人;在地獄正直才稱聖賢。
我的雙手污穢,但我卻從未感受過自己如此光潔。
同時也有6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21萬的網紅吳若權幸福書房,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吳若權 #幸福書房 #書評 臣服,是溫柔地把自己從痛苦中釋放出來。 釋放,不是只掙脫一切,而是輕柔地與我們自己,融合唯一。 歡迎追蹤我一起讀好書 ============= FB - https://www.facebook.com/ericwu567 IG - ericwu128 Line...
認識內在小我 在 Facebook 八卦
最近這些日子, 阿滴英文 、 理科太太 Li Ke Tai Tai、 路路LuLu ⋯⋯還有一些公眾人物都紛紛公開自己過去罹患心理疾病或者是相關症狀的事情,我覺得是很有意義的事,讓大家重新正視情緒疾患的污名化、標籤,還有我們可以怎麼和這些情緒疾患的當事人、甚至是這樣的自己相處。
在寫這篇文章之前,我要先聲明憂鬱跟焦慮有很多原因,尤其是到形成心理疾病,可能不是一朝一夕,也不會是單一原因。這裡所講的內容,也不是援引自心理學文獻,更沒有要試圖解釋「其他公眾人物為何容易得到焦慮跟憂鬱的症狀」,這裡我只想要講一個我最近體會到的事情;然後這裡指的焦慮跟憂鬱,並不是指焦慮症和憂鬱症,而是指焦慮和憂鬱的情緒。
#好了我要開始講了
不知道是因為論文,還是耳鳴這個陳舊的疾病困擾我已久,前陣子資格考結束之後,我陷入了一個非常漫長的人生無望感的時期(我老闆說這個是榮格心理學裡面的「創造性的退化」,然後就再也什麼都沒說了😂)。
大概有一到兩個月的時間,每天早上起來的第一件事情就是討厭自己,覺得好像做什麼都沒用、做什麼都沒意義(不知道有沒有人曾經有過類似的感覺)。雖然還是會寫正向的內容,還是會錄音,但在陪伴大家的過程當中,那些話好像也是在鼓勵我自己。
當然,這段時間我也沒有終止繼續接受榮格分析治療,但是幫助都很小,我就連打開論文的檔案都不想,每天過著渾渾噩噩的生活,也沒有心情打電動,血源詛咒、薩爾達傳說擺著都不想玩。沒錯,就是那種什麼都不想做的感覺。
我意識到這件事情的嚴重性,是有一次在整理BDI-II(貝克憂鬱量表第二版)的時候發現,其中有一個題目是類似「過往讓我感覺到興趣的事情現在都讓我提不起勁」,我嚇到尿都要噴出來了!趕快拿起筆來填寫,只可惜我做完了整份量表,大概只有14分,連輕度憂鬱都不太算;於是我又去做了貝克焦慮量表(BAI),也不符合焦慮症的診斷水準。講雖然是這樣講,但是那種無望的感覺,還是很明顯。
其實我已經吃SSRI吃了(用來調節大腦血清素藥物,通常用來治療憂鬱,但當初醫生是因為我的耳鳴開給我的,據說有幫助?)一段時間,情緒上面稍微有改善一點點,但是沒有很明顯,就這樣子持續了一個多月。
突然有一天,雖然論文還是沒有動靜,但不知道為什麼,那種無望、覺得自己沒用的感覺,突然就消失了。我想起心理師小D十年前曾經跟我說過的一句話:「改變不會憑空出現,一定是這段時間,你做了什麼事情。」;左思右想了好久好久,後來我終於明白,那是因為我開始給自己一個生活空間(我弄了一個可以讓我寫論文、工作的獨立空間),這個空間不只是物理上面的空間,也是心理上的空間,更重要的是,我找到可以依靠、陪伴我的時候讓我覺得心安的朋友,這些朋友其實也沒有做什麼,他們就只是在旁邊而已,光是那個「在」本身,就會讓我覺得心安。而且,這樣的朋友不能隨便亂找,還要讓你覺得「你不會造成他的麻煩」。
當上帝幫你關了一扇門,他就會為你開一扇窗——休蛋及咧,這是講給正向積極的人聽的。在我們這種悲觀的人眼裡,解釋的路線應該是反過來:當上帝幫你開了一扇窗,他也會幫你關一扇門。
沒錯,好景不常,雖然無望感不見了,但是取而代之的是焦慮,每天會有滿多明顯的焦慮湧現,可能是會坐不住,可能是會常常覺得胸口悶悶的、呼吸不過來等等,抗焦慮藥通常就只是像頭痛藥一樣的效果,吃了之後有一段時間會覺得舒服,但藥效退了之後一切又回到原點(一般而言我的經驗大概是三個小時到四個小時)。至於我一天到晚夾在耳朵上的CES,有一些效果沒錯,不過幫助並沒有很大,有興趣的人可以去我的Medium看相關文章。
#為什麼你會討厭自己
一直到這幾天,我的分析師跟我在治療上有一個巨大的進展,細節我就跳過不說了,我想要分享一個很關鍵的發現,或許可以幫忙到和我有類似狀況的人。
先講結論:有些時候你的焦慮跟憂鬱只是用來提醒你,過去一直以來你所習慣的那種生活方式,已經不能夠再支撐你現在的日子了。那些你所擅長的技巧,對過往的你可能有用;這些「技能」可能是防備、可能是穿盔甲、可能是壓抑自己的情緒、可能是在別人面前呈現出不錯的樣子⋯⋯老實說,這些方法以前真的很有幫助,也讓你度過了許多困難的歲月,但現在不行了,所以焦慮跟憂鬱就像是「使者」一樣,來敲你的門,跟你說:嘿,親愛的陛下,該換個方法囉!
這幾天被分析之後,我突然有個體會是,原來 焦慮跟憂鬱有時候背後真實的原因是來自於背離自己,背離那個真正的自己。因為一些外在的原因、因為別人的要求、因為他人的期待、因為想要活成別的模樣,因為武裝,而把自己弄成其他的形狀,可是個背叛,對於內心那個被縮得很渺小的自己來說,是很心疼的,所以他用各種方式來提醒你——這樣做不對喔,你快點過來過來看看我,你怎麼會放棄真實的我呢?
有了這一層了解之後,我才突然懂得,前陣子我覺得很無力,而後來覺得很焦慮,是來自於我一直在跟「那個自我」對抗——我內在的自我一直想要航向某個地方,但行為上的我一直跟他抵抗。我用我過去所習慣的方式在生活,但就像前面所說的,以前我習慣的那個方式已經不適用於現在的日子了。
什麼是我過往所習慣生活呢?以網路上面的創作者來說,就是大家喜歡的樣子。這些創作者很多時候會面臨內心裡面的眾多情緒,是來自於廣泛的外在眼光和壓力。由於點擊數、追蹤數、討論數都來自大量的其他人的眼光,有喜歡你的人就會討厭你的人,所以心情會變得非常複雜。你可以想像一下在一個房間裡面,裝了很多台攝影機,你的一舉一動都被評價,你所做的事情都要考量別人喜不喜歡,雖然你也有鏡頭以外的生活,但你的心靈空間終究有一大部分被這些評價給佔據——想一想,那會是什麼樣的心情?
我很喜歡的一個心理學概念叫做「關係依存自尊」(relational contingent self-worth),意思是說,你對自己的好惡、完全建立在你和其他人的人際關係當中,這些人際關係可能是你的伴侶、身邊很重要的人,或者是別人對你的眼光——簡單地說,就是當大家都喜歡你的時候,你就覺得自己有價值,讓大家討厭你的時候,就覺得自己一無是處。公眾人物經常面臨這種心理上面的波濤洶湧,如果心理強韌性不夠,就很容易被拉入這種起伏的漩渦。
回到我自己的例子,原來前陣子我一直有種焦慮是,我自己覺得,好像早就過了臉書的時代,現在ig 與 YT才是大家習慣看的東西,有時候去大學演講我都覺得不好意思,因為年輕人都不認識我,我有一種被時代拋棄的感覺,然後這種焦慮會讓我很想要再抓住多一點東西,多貼一點文章(因為我不習慣拍影片,只習慣寫東西)、多錄一點Podcast,但卻忘記了,抓住這個東西其實是很虛幻的,就像浪花一樣,退潮之後就會變成空氣。過往的我習慣跟隨著這些浪花的生活,但現在的我,似乎更適合坐在岸邊,觀看潮起潮落。我之所以會有這些情緒,是來自於我的不習慣,我還習慣著在浪花上面馳騁,但我內心那個真實的自己,其實很想坐在石頭上面休息(這一段有點困難,不知道大家有沒有看懂)。
#找到你不可取代的東西
所以治療師說了一段話,我也想送給大家:「你可能需要思考的是,這世界上很多東西都可以被取代,但是你這個人本身,一定有什麼是無法被別人取代的東西。去到找到這個閃閃發亮的東西,把它當作你最珍貴的寶藏,花時間在上面深耕,就可以拓展出屬於你的一整片森林。」
什麼是對我來講,屬於我自己不可取代、又很珍貴的東西呢?不論是在跟個案工作,或者是在接觸自己的情緒上面,我發現我都不是那麼擅長跟情緒一起合作,因為我的理性大腦太明顯了,就是喜歡整理步驟、因果邏輯跟推論,硬是要去處理那些模模糊糊的情緒,好像是要拿腳去踢石頭一樣。
但是,我很喜歡閱讀知識,從知識裡面得到的快樂,常常會讓我快樂很久很久(真的是很久),也很喜歡整理一些我所知道的東西分享給大家,這才是我喜歡的、而且相對於其他人不可取代的部分。這個就是我的寶藏。
這也是我這段時間,
一直背離的那個,真實的自己。
你呢?你喜歡那個真實的自己嗎?
屬於你獨特的、不可取代的,和別人都不一樣的部分,是什麼呢?如果你胸口有一小把的火焰,這個火焰在提醒你,好久以來都沒有好好的看見他了,那個珍貴的火焰,會是什麼呢?
「每個人各自擁有某個特定年代才能得到的特別的東西,彷彿是些許的火焰。小心謹慎的幸運者會珍惜的保存,將它培養大,當作火把般照亮著活下去。」——村上春樹。
承認自己的有限,允許自己有些事情真的無能為力炸醬麵,是我們一輩子都要不斷練習的課題。
願我們在今年夏天,都能夠找到心中的那把火焰,一起坐在篝火旁邊,煮酒烹茶,彈著吉他,跟星星許願,然後重新,和真實的自己靠近。
#憂鬱 #憂鬱症 #焦慮 #焦慮症 #耳鳴 #自我厭惡
認識內在小我 在 粘拔的幸福碎碎念 Facebook 八卦
#今兒不聊政治咱們泡茶磕瓜子
我六八年生的(西元1979年),也就是說,當我還是個娃兒的時候,台灣還在戒嚴著,小蔣還是民族救星,我們這一代人,正巧卡在一個很奇妙的環境中,對內在政治上,因為台灣內部陸續走向民主,改革過程中造成的亂象,外部則有中國經濟正積蓄力量,準備開始崛起,處在這樣一個風起雲湧的年代,其實大家都有著共同的回憶與成長經歷,自由就這麼到手了,到了我們的生命裡,存在我們一呼一吸之中,自由能幹什麼呢?大家思考過嗎?
記得去年大選完,剛開始寫點政治文消遣自娛,結果突然被分享幾千次,幾個相熟的朋友,貼了別的社團內的截圖給我,說在看到人家在討論,怎麼一個寫親子文的突然跑來寫政治,陰謀!一定是陰謀!這陰謀一定挺大,因為讓人看不懂! 當時捏著手機,看著螢幕的我,忍不住大笑到手發抖。人性真的是這樣,當我們碰到不確認的事情,本能反應會先忙著找塊牌子,畫上對方五官,把牌子豎起當成敵人,然後再往上頭砸情緒,但真是這樣嗎?還是我們砸的是自己的恐懼?
我今年四十了,帶孩子也帶了十年,說起來挺有趣的,回頭想起很多成長往事,我的工作幾乎是在跟人接觸,也不曉得為何,我特愛聽故事,聽人說自己的故事,去了解別人的人生,藉由別人的視野,會讓我會得到一種心靈上的充實,同時也幫對方重理了自己的人生,從小我就覺得這樣很好,長大後,我才懂原來這就是傾聽的力量。
我猜是一種補償心態吧!?與我認識很久的朋友都知道,我自己來自一個很妙的家庭,我的祖父是日本時代水利系統公務員,國民政府遷播來台後,因為需要台籍水利人員,所以被留用了,當然新政府的作法不難理解,所有舊系統階級的人必須從來幹起,在那個青黃不接的年代,祖父對孩子們非常嚴苛殘酷,因為父親寫得一手好毛筆字,為了幫祖父寫公文,他吃了不少苦,於是一個暴力又轉嫁到另一個人身上,直到多年後,我的父親當了父親,他忘了怎麼當一個孩子,又或者其實根本沒人教過他,該怎麼好好當個孩子,於是他複製了祖父的那一套,更變本加厲的施加在孩子身上,可以說也影響了我的整段人生。
「你相信嗎?我們常常不知不覺中,變成了我們最憎恨的那一種人。」(親子關係是,政治立場亦若是)
但卻是因為孩子,我才從逐漸從愚昧無知中清醒,然後慢慢的轉變,犯錯、自省、改變、再犯錯、再自省、持續改變,然後所有的教養方式,隨著被孩子不斷的推翻、產生疑問,我開始不斷地思考這一切的因果關係,十年來才漸漸才發現,一個國家由一個個的家庭所組成,而一個家庭由數個人所組成,每個人都被無數的人際關係所建構著,沒有快樂的人,又何來一個快樂的社會呢?那你想孩子活在一個什麼樣的國家呢?直到此時此刻,我才意識到這一切息息相關。
「父親,是你要每天先多親孩子幾口,才有資格讓孩子喊你兩聲父親」
直到今天,我才想起二十初,在白素的安寧病房照顧哥哥時,某一天早晨,我為他端上一個杯,上頭插著一支擠好牙膏的牙刷,他看著窗外耀眼的陽光,刷了幾下轉頭,外頭的陽光照著他半邊臉,他神采奕奕的對我說了一句話:「你相信嗎?我直到自己簽字,決定放棄治療邁向死亡的那一刻起,我才開始感受到真正的活在這世上。」
我猜他對我說這個,是提醒我該對人生有意識一點,而不是漫無目的地活著,死亡不可怕,最可怕的是我們活在恐懼與擔心之中,我們不曾好好的活著,不曾睜開眼,仔細去看看身邊的人,去觸摸生活的溫度,以至於我們連自己內心困境,也視若無睹。我們以為爭獨立就能得到了自由,卻不知道獨立是需要能力,沒有能力的獨立,你也只能是奴隸,這跟婚姻挺像的,沒有維持婚姻的能力,結婚證書薄如紙巾,哎呀!怎麼如此巧合?
「人生幾乎所有的大道理,其實都是常識,雖是常識,但你看見了嗎?」
很多人問我,你是不是很討厭中國?我說我並不討厭,相反得我還挺喜歡的,當有人問我,你是不是討厭什麼時,我總會反問,為何需要討厭它?
中國與台灣有著密不可分的關係,除了經濟、社會與民生,在文化上我們的確是密不可分的,否則這些宮廷劇,為何能在播出時,鎖住婆婆媽媽們動作,讓他們專注追據,並打動人心呢?
在進步過程中,儘管是發生了很多荒唐事情,但中國的確是進步了,我們不需要刻意去鄙視它的不好,但也不需要刻意去誇張放大它的美好,好與不好都是感受,都不是能量化說服別人的,恐懼看似可以,但恐懼是滋生仇恨的溫床。仇恨會讓你看似有力量,但帶著仇恨去看待一件事物,是好事嗎?是進步嗎?還是被利用了呢?
牛顿第三運動定律說了,,當兩個物體相互作用時,彼此施加於對方的力,其大小相等、方向相反。力必會成雙結對地出現,當我們越用力時,其實我們在給予對方壯大的力量,不是嗎?而當中共此刻越極力擠壓我們,其實不也給了美國趁勢拉抬的藉口,也讓更多不關心未來的人,開始逐漸從麻痺中清醒過來,這不只是樂觀,而是不刻意忽視對方,客觀一點看待此刻發生的一切,只有你相對客觀了,才不會被操弄了,只有你中道了,才能開始影響別人。
自從韓總去了趟大陸,不少人最近很焦慮,簡直茶不思飯不想,私訊我的人非常多,一個個的回覆安慰,好像也不濟事,家裡那口子三不五時就瞪我幾眼,孩子也需要咱的陪伴與聊天,這讓人動了一個念頭。
我想既然大家如此焦慮,那就不光聊政治了,來寫故事吧!寫這幾十年來看到的人、事、物,以及台灣現況的改變,也順便寫寫自己的人生,跟這多年來與讀者互動的事,這當中不少故事,其實挺有趣的。
想跟大家說,這次不是要發大財,所以不用跟著禿子走,跟著故事走吧!大家自然會看見一份踏實,一份理解,你會看見在故事中,只有人性,沒有對錯,只有真誠,沒有藍綠,只有同理,沒有分別,尤其在這場接續而來的大選中,我想提醒大家,去回憶起屬於台灣人的那份胼手胝足的踏實與寬厚。
「 民主選舉,不應該是誰打倒誰的一場戰爭,而是選出一個能讓大家,一起都好好在台灣活下去的人。」
#一起找到能讓內心寧靜致遠的力量,加油😏
連載文列車準備出發,坐穩嘿!
認識內在小我 在 吳若權幸福書房 Youtube 的評價
#吳若權 #幸福書房 #書評
臣服,是溫柔地把自己從痛苦中釋放出來。
釋放,不是只掙脫一切,而是輕柔地與我們自己,融合唯一。
歡迎追蹤我一起讀好書
=============
FB - https://www.facebook.com/ericwu567
IG - ericwu128
Line@ - @ericwu
合作 & 節目建議
=============
ericwu128@gmail.com
![post-title](https://i.ytimg.com/vi/R6CAxkQhY8I/hqdefault.jpg)
認識內在小我 在 吳若權幸福書房 Youtube 的評價
很少人能夠真正認識自己!
西方的靈性學習近100年來的發展主張:掙脫小我的限制,連結高我;東方的《心經》卻在2300年前就說:你的感官與情緒,都不是真正的你,你是可以解脫於煩惱,並超越生死輪迴的!
這是怎麼一回事?
《心經》跟吸引力法則的關係是什麼?
今晚2021/08/12(四)晚上10點:
藏在《心經》裡 最大的秘密 | 殘酷邏輯-新EP063 | 吳若權幸福書房
這次直播,我特別設計【殘酷邏輯】最受歡迎的十字分析法,幫助你更了解自己的性格,也會給你一些建議。
這次【殘酷邏輯】直播,依然會以全新直播技術,並增加新的視覺表現,希望你準時來參與度,一起來參與討論。
2021/08/12(四)晚上10點,
YouTube【吳若權幸福書房】直播節目【殘酷邏輯】
主題:為你揭開藏在《心經》裡 最大的秘密
獻給想要實現夢想的你!!
2021/08/12(四)晚上10點後,請點選此連結觀看直播:
https://youtu.be/4xRoicyFeyA
(提前點無效喔)
🎀感謝你支持若權新書:
🌿《先放手;再放心──我從〔心經〕學到的人生智慧》2021年全新版
博客來:https://bit.ly/3Bxjjrv
🎁《愈成熟,愈天真:與自己的內在小孩重逢》
博客來:http://bit.ly/3bqSAk5
#吳若權
#幸福書房
#殘酷邏輯
#愈成熟愈天真
#先放手再放心
歡迎追蹤我一起讀好書
=============
FB - https://www.facebook.com/ericwu567
IG - ericwu128
Telegram - ericwu567
合作 & 節目建議
=============
ericwu128@gmail.com
![post-title](https://i.ytimg.com/vi/4xRoicyFeyA/hqdefault.jpg)
認識內在小我 在 艾波外出中X身心靈平衡 Youtube 的評價
你聽過十日內觀(Vipassana)嗎?
內觀的意思是 #如實觀察,也就是觀察事物真正的面目
它是印度最古老的修行方法之一,在長久失傳之後
兩千五百多年前被釋迦牟尼佛重新發現
上個月,我去高雄六龜
正式體驗了「10日內觀」!!
在那裡不能用手機、不能說話、不寫字
不閱讀、吃素,更是朝4晚9的修行人作息XD
基本上我對世上所有體驗,都抱持著全然開放的態度
除非會感到委屈,不然都是很興奮去參與的
不過自從報名內觀後,除了家人表示擔心外
自己心底也浮現好幾次OS:「嗚嗚我會不會撐不下去?」
差點讓我去不了
內觀是透過觀察自身,來淨化身心的過程
可謂做了一次深層的 #心靈開刀手術
你,好奇嗎?
今天就來分享「內觀」都在幹嘛?
以及內觀10大常見問題集!!
►台灣內觀中心:https://reurl.cc/a5mQN9
❗️影片目錄❗️
00:00 你要看下去的理由
00:33 內觀是什麼?
01:28 每天在做什麼?
02:11 10天感受如何?
05:32 有宗教色彩?要錢嗎?
07:17 優點及值得嗎?
10:14 關於食衣住行
11:06 會不會撐不下去?
11:42 適合誰去呢?
13:05 要準備什麼?
14:21 我的身心靈的轉變
立即分享給朋友,一起認識內觀,Be happy!
喜歡影片,別忘了幫我按讚/訂閱/開小鈴鐺~
=================
❗️上一部精彩影片❗️
‣‣高我連結心得:什麼是高我?「這3步」帶你找到神性自我
:https://reurl.cc/bz8Mno
‣‣我遇見靈魂伴侶了嗎?4個召喚真愛不可不知的方法
:https://reurl.cc/dVkR2g
===================
追蹤艾波外出中:
✓IG帳號:https://reurl.cc/O17pv3
✓FB粉專:https://reurl.cc/0zbgrb
✓個人出書【15度的勇敢,塵燃女孩的900天告白】: https://www1.gamepark.com.tw/2enJ1
(( 也歡迎請我喝杯咖啡,讓我為你創造更有質量的內容 ))
💲PayPal: paypal.me/aprilslifestyle
💲台灣斗內:https://p.ecpay.com.tw/7570333
#高我 #身心靈 #身心靈平衡 #小我 #內在 #葛印卡
#神性 #自我 #高我連結 #靈性 #塔羅 #靜坐
#愛情 #感情 #靈魂 #宇宙 #10日內觀 #僻靜
#雙生火焰 #覺醒 #開悟 #源頭 #神秘學 #冥想
#吸引力法則 #關係 #顯化 #靈修 #內觀 #佛陀
#神通 #第三眼 #聖靈 #意識 #潛意識 #印度
![post-title](https://i.ytimg.com/vi/uhUwIaOTFlU/hqdefault.jpg)
認識內在小我 在 成為自己的新父母!什麼是內在小孩?你經常感覺無力?即刻 ... 的八卦
我們的內心世界其實有位「 內在小孩 」他的本性愛哭、愛笑、愛玩、愛鬧、不 ... 因為你平常不夠重視「這個你自己」 當我們不 認識 自己受傷的次人格時他便 ...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