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若安置機構發生問題,孩子的權益如何保障?」
有一些孩子,他的原生家庭可能因為種種因素,無法完成照顧孩子的責任,而這個時候,我們的國家就應該想辦法,來接住這些孩子。目前的做法,就包括親屬安置、寄養家庭、替代性機構等。
若安置機構發生問題時,這些孩子的權益由誰來保障?
在先前衛福部針對兒少機構的評鑑報告中,有民間機構實施「軍事化管理」,要求孩子每天凌晨4點半起床、8點半就寢,已影響了孩子的健康發展。
因此在今天的質詢中,我便針對目前台灣替代性機構的問題,向衛福部蘇次長及社家署署長請教。
2014 年立法院通過《兒童權利公約施行法》後,行政部門在兩年內提出首次國家報告,而國際兒權專家所組成的國際審查委員會,則在 2017 年完成國際審查結論性意見。 在結論性意見當中,專家們特別指出,「針對替代性照顧,台灣機構安置的比例過高,尤其是設立許可、查核、評鑑的制度有所不足,無法保障服務品質。」
目前台灣的安置機構約有120間,其中公辦公營、公辦民營的比例僅約兩成,其餘皆為民營機構。
另外,根據兒少法第 84 條,衛福部每 3 年要辦理一次兒少機構的評鑑。目前已經進行了 3 次評鑑。而就上述個案,經過我們調閱相關資料後發現,上述該民間機構 101 年、104 年的評鑑結果皆為丙等。101 年、107 年也曾因為「隱匿兒少受虐事實」,兩度違反兒少法,總共被裁罰二十萬元。
至於 107 年最新一次的評鑑,則被評為丁等,顯然就是一個不適當的機構,另外,該機構還有自收個案的問題。
根據相關規範,被評鑑為丙丁等的機構,評鑑結束就應該要提出改善計畫。同時,主管機關也應該協助輔導、辦理複評,甚至要求限期改善。但101年至107年,6 年來的輔導,機構的評鑑從丙等更惡化成丁等?導致這樣的情況還是持續發生,且不只一個類似案例。
我們理解這些民間機構照顧孩子的美意,在沒有接受政府補助的情況下,願意給予孩子們成長的環境,是應該給予肯定的。所以我們想努力的,是如何幫助、輔導這些機構,讓這些機構的環境更好,也給孩子更優質的保障。
因此我要求社家署徹底檢討,強化複評和更積極主動的進行輔導機制,務必照顧到機構中的兒少福祉!
除了積極對違法者開罰之外,另外一個問題是,機構中因為環境較為封閉,這些孩子可能也沒有自己的電子產品可以自由使用,若當他們遇到管理不當,甚至有受虐的情況發生,孩子們是否能有管道向外界求助?而求助之後,要如何保護他們的隱私,避免機構秋後算賬?
CRC 國際審查結論性意見中提到,在相關領域中「政府應該確保申訴程序,提供兒少足夠支持,顧及隱私」,而且在安置機構中,因為環境較為封閉,外部申訴被認為是比較透明的管道。甚至在評鑑過程中,也應該保障院童的發言權,並且評估是否納入離院院童的建議。
不過,根據我們取得的記錄顯示,過去 10 年之間,主管機關總共只有收到 6 次外部申訴,這樣的數字顯然不合理!過去機構屢傳違法事件,光是知道的就有 14 次機構遭罰的紀錄,個位數的統計數字,便顯示出外部申訴管道失靈的問題。
在過去社家署回覆立法院的報告中,提到會強化申訴管道的獨立、安全性。然而我看了衛福部少年之家網站,唯一的外部申訴機制,就是請他們撥打本部的專線,不僅粗糙而不明確,更缺乏保護機制,也忽略了許多院童可能沒有辦法自由使用電子產品的現狀。
我認為,應該要加強申訴的隱蔽性和保障,兒少也需要「吹哨者保護」,另外,應該考量是否提供學校為一種申訴管道,避免電子產品的限制,並且,也應該研議分流處理的可行性。
最後,我也提醒蘇次長,其實上述的多個政策建議,就是由行政院兒少權益推動小組中的兒少委員所提出。而「兒少表意權」正是CRC的核心理念之一,如何讓兒少的意見被納入政策產出的過程中,而不只是做做樣子,是我們應該要認真思考的。
今年CRC第二次國家報告即將登場,我也會持續盤點上一次結論性意見所提出的質疑,希望我們能持續前進,建構一個對兒少更友善的社會!
親屬安置 在 村子裡的凱莉哥 Facebook 八卦
早上跟小梨一起看了『受虐兒去哪裡?』微電影
其中有一段是爸爸入獄、媽媽酗酒,所以小孩要被帶到寄養家庭~
梨:她媽媽為什麼不能照顧她?
哥:因為她媽媽愛喝酒,喝完以後會打她。
梨:(瞪大眼,倒退我三步) 呃~那妳這麼愛喝酒,喝完也會打我喔!
(翻白眼!翻白眼!翻白眼~我是小酌不是酗酒好嗎!?)
家扶中心也是哥每年定期捐款的單位,哥的好朋友更在家扶當義工長達將近10年,對於有時候他提起的一些案例真的是又不捨、又覺得自己的渺小。對於這些義工、社工我都深感佩服,受虐兒不只在原生家庭有心理創傷,到了寄養家庭更要重新調適,陪伴他們成長,給他們更多對於社會的信任,受虐兒回家的路很遠,請大家一起陪伴他們。
#村子裡的小梨哥
#受虐兒去哪裡
#微電影拍的案例算很溫馨聽朋友說的真實案例真的都會想噴淚
《#受虐兒去哪裡》
(y) 解密5:受虐孩子去了哪?
<3 留在原家庭:將孩子帶離不能解決所有問題,當家庭還有重建可能,社工會以加強或恢復照顧者功能為目標,提供必要協助,如藥酒癮戒治、精神疾病就診、就業輔導、親職教育等。
<3 帶離原家庭
#親屬安置:把孩子交由親近親屬照顧;
#寄養安置:若孩子無親屬或親屬家庭不適合,就會像微電影中的小淳一樣交給受過培訓的寄養家庭代為照顧,但照顧身心受創的孩子需要有足夠耐心與專業,能即刻接案的寄養家庭數量並不足。
#機構安置:,就是我們熟悉的育幼院、希望學園等機構,孩子在機構中像是住在宿舍般,需學習獨立生活。
------------------------------------------------------------------------------------------
------------------------------------------------------------------------------------------
(y) 解密4:麗芸為什麼遲遲不按門鈴?
<3 該怎麼安撫照顧者的抗拒與敵意,卻又能觀察孩子是否受到妥善照顧?當發生緊急狀況,要把孩子帶離時,門後會不會有槍或刀等著?屆時又該如何維護孩子安全?怎麼做對孩子最好?這一切思緒,都在社工開門前,飛快地在腦中打轉。因為,不管再怎麼完整的紙本紀錄,兒保社工在訪視前,對於即將接手的受虐孩子的生活狀況、照顧者的身心狀況等,仍潛藏著許多「未知」。
:) 兒保社工,在兒虐事件中,往往是第一個被媒體或社會大眾檢視的對象,但他們的工作卻鮮少被了解,如人身安危、案量超載、工時過長等.....,一般民眾也常分不清社工、志工、義工。事實上,兒童保護網絡不能單靠社工,需要橫跨警政、醫療、教育、社會福利和心理健康,更重要的是你我主動關心周遭孩子!
------------------------------------------------------------------------------------------
------------------------------------------------------------------------------------------
(y) 解密3:劇中小淳安置到寄養家庭,社工考慮的是?
<3 小淳爸爸因家暴入獄,媽媽以酗酒紓解壓力,雖然很愛小淳,但長期意識不清,讓小淳三餐不濟,甚至吃過期發霉食物,因為害怕看不見媽媽,就會失去唯一親人,而時常留在家中沒去上學。長期下來,小淳身形相對瘦小、身上經常有異味、學習嚴重落後、人際關係退縮。社工多次訪視,發現媽媽雖說要重新振作,但維持不久又故態復萌,加上缺乏其他家人協助,社工評估失能的媽媽已影響小淳身心正常發展,為了小淳著想,依兒少福利與權益法規定,向法院申請安置並獲裁定。
:) 兒保社工永遠以「兒少最佳利益」為評估的最高原則,「安置」是兒保社工進行處遇中最艱難的決定,因為那是影響孩子跟家庭一輩子的事,帶離家庭容易,但要讓孩子「回家」卻沒有想像中簡單⋯
------------------------------------------------------------------------------------------
------------------------------------------------------------------------------------------
(y) 解密2:劇中把阿弟留在家,社工考慮的是?
<3 廣告台詞說得很好,「我是在當爸爸後才學會當爸爸的」,沒有人天生就會當父母,照顧孩子的技巧與心態是靠著原生家庭的經驗以及後天的學習所累積而來的。
:'( 阿弟爸爸做資源回收養家,長期都是媽媽照顧阿弟,當媽媽突然過世,爸爸瞬間必須身兼二職,擔心阿弟亂跑發生危險,綁住孩子出發點是良善的,但結果卻是被綑綁的阿弟覺得不舒服便會哭鬧。換言之,爸爸並非惡意的要傷害孩子,而是欠缺合適的照顧知能,或因為經濟限制,沒錢送孩子到托兒所或幼兒園,只好出此下策。
:) 影片中,麗芸檢查阿弟的身體狀況確認有無新舊傷;確認阿弟發育和飲食起居是否正常;阿弟和爸爸之間聯繫是否是緊密。之後,麗芸會連結資源協助處理阿弟媽媽喪葬費、帶阿弟家需要的補給品,與阿弟爸爸討論更好的照顧方法,如連結社區中托育資源,讓單親的阿弟爸爸工作時無後顧之憂,阿弟也不用因為家庭經濟條件而被限制發展和活動。
------------------------------------------------------------------------------------------
------------------------------------------------------------------------------------------
(y) 解密1:微電影名稱由來?
<3 發現疑似兒虐立即通報,在多年的努力與呼籲下,你我多多少少已有了共識。然而,在這之後這些孩子去了哪呢?他們面對的未來是什麼?
:) 1987年,家扶投入兒童保護工作,是台灣第一個提供受虐兒服務的機構。兒虐後續處理,不是簡答題,而是一道道艱澀的申論題,不是將孩子帶離施虐者身邊,所有問題就能自然迎刃而解,等在孩子前方的是,心理創傷復原問題、家庭重建困境、親子與人際關係重整等等。這些年,家扶陪伴過無數孩子經歷過各種「回家」旅程,每條路都飽含了孩子難以言喻的心理傷痕與掙扎。
:) 最終,受虐兒去哪裡呢?事實上,他們就在這社會裡,可能已被發現,也可能仍在黑暗中等待救援;可能是我們的親人、同學、朋友,也可能是鄰居甚至親密伴侶。療癒,是一段漫慢長路,是一段沈重的生命經驗,讓我們一起用愛,陪伴孩子勇敢面對難題,找回愛人與被愛的權力,更期盼你我,守護孩子避開受虐危機,在幸福中健康成長!
<3 用愛包圍受虐兒:http://cp.ccf.org.tw/
親屬安置 在 陳安儀的窩心團 Facebook 八卦
今年,家扶與金鐘獎導演蕭力修及張榕容合作公益微電影《受虐兒去哪裡》,講述受虐兒被通報之後的故事,邀請您一起觀賞。若方便,希望可以請每位觀眾幫忙在FB分享影片,透過您的力量,讓更多民眾能了解,這個社會還有很多家庭與孩子需要更多的同理和幫助。
受虐兒回家的路很漫長,希望我們都能陪伴孩子走長長的一段路,陪他們,回家。
影片連結:https://www.facebook.com/…/vb.1136864020…/1043503412391462/…
《#受虐兒去哪裡》
(y) 解密5:受虐孩子去了哪?
<3 留在原家庭:將孩子帶離不能解決所有問題,當家庭還有重建可能,社工會以加強或恢復照顧者功能為目標,提供必要協助,如藥酒癮戒治、精神疾病就診、就業輔導、親職教育等。
<3 帶離原家庭
#親屬安置:把孩子交由親近親屬照顧;
#寄養安置:若孩子無親屬或親屬家庭不適合,就會像微電影中的小淳一樣交給受過培訓的寄養家庭代為照顧,但照顧身心受創的孩子需要有足夠耐心與專業,能即刻接案的寄養家庭數量並不足。
#機構安置:,就是我們熟悉的育幼院、希望學園等機構,孩子在機構中像是住在宿舍般,需學習獨立生活。
-\-\-\-\-\-\-\-\-\-\-\-\-\-\-\-\-\-\-\-\-\-\-\-\-\-\-\-\-\-\-\-\-\-\-\-\-\-\-\-\-\-\-\-\-\-\-\-\-\-\-\-\-\-\-\-\-\-\-\-\-\-\-\-\-\-\-\-\-\-\-\-\-\-\-\-\-\-\-\-\-\-\-\-\-\-\-\-\-\-\
-\-\-\-\-\-\-\-\-\-\-\-\-\-\-\-\-\-\-\-\-\-\-\-\-\-\-\-\-\-\-\-\-\-\-\-\-\-\-\-\-\-\-\-\-\-\-\-\-\-\-\-\-\-\-\-\-\-\-\-\-\-\-\-\-\-\-\-\-\-\-\-\-\-\-\-\-\-\-\-\-\-\-\-\-\-\-\-\-\-\
(y) 解密4:麗芸為什麼遲遲不按門鈴?
<3 該怎麼安撫照顧者的抗拒與敵意,卻又能觀察孩子是否受到妥善照顧?當發生緊急狀況,要把孩子帶離時,門後會不會有槍或刀等著?屆時又該如何維護孩子安全?怎麼做對孩子最好?這一切思緒,都在社工開門前,飛快地在腦中打轉。因為,不管再怎麼完整的紙本紀錄,兒保社工在訪視前,對於即將接手的受虐孩子的生活狀況、照顧者的身心狀況等,仍潛藏著許多「未知」。
:) 兒保社工,在兒虐事件中,往往是第一個被媒體或社會大眾檢視的對象,但他們的工作卻鮮少被了解,如人身安危、案量超載、工時過長等.....,一般民眾也常分不清社工、志工、義工。事實上,兒童保護網絡不能單靠社工,需要橫跨警政、醫療、教育、社會福利和心理健康,更重要的是你我主動關心周遭孩子!
-\-\-\-\-\-\-\-\-\-\-\-\-\-\-\-\-\-\-\-\-\-\-\-\-\-\-\-\-\-\-\-\-\-\-\-\-\-\-\-\-\-\-\-\-\-\-\-\-\-\-\-\-\-\-\-\-\-\-\-\-\-\-\-\-\-\-\-\-\-\-\-\-\-\-\-\-\-\-\-\-\-\-\-\-\-\-\-\-\-\
-\-\-\-\-\-\-\-\-\-\-\-\-\-\-\-\-\-\-\-\-\-\-\-\-\-\-\-\-\-\-\-\-\-\-\-\-\-\-\-\-\-\-\-\-\-\-\-\-\-\-\-\-\-\-\-\-\-\-\-\-\-\-\-\-\-\-\-\-\-\-\-\-\-\-\-\-\-\-\-\-\-\-\-\-\-\-\-\-\-\
(y) 解密3:劇中小淳安置到寄養家庭,社工考慮的是?
<3 小淳爸爸因家暴入獄,媽媽以酗酒紓解壓力,雖然很愛小淳,但長期意識不清,讓小淳三餐不濟,甚至吃過期發霉食物,因為害怕看不見媽媽,就會失去唯一親人,而時常留在家中沒去上學。長期下來,小淳身形相對瘦小、身上經常有異味、學習嚴重落後、人際關係退縮。社工多次訪視,發現媽媽雖說要重新振作,但維持不久又故態復萌,加上缺乏其他家人協助,社工評估失能的媽媽已影響小淳身心正常發展,為了小淳著想,依兒少福利與權益法規定,向法院申請安置並獲裁定。
:) 兒保社工永遠以「兒少最佳利益」為評估的最高原則,「安置」是兒保社工進行處遇中最艱難的決定,因為那是影響孩子跟家庭一輩子的事,帶離家庭容易,但要讓孩子「回家」卻沒有想像中簡單⋯
-\-\-\-\-\-\-\-\-\-\-\-\-\-\-\-\-\-\-\-\-\-\-\-\-\-\-\-\-\-\-\-\-\-\-\-\-\-\-\-\-\-\-\-\-\-\-\-\-\-\-\-\-\-\-\-\-\-\-\-\-\-\-\-\-\-\-\-\-\-\-\-\-\-\-\-\-\-\-\-\-\-\-\-\-\-\-\-\-\-\
-\-\-\-\-\-\-\-\-\-\-\-\-\-\-\-\-\-\-\-\-\-\-\-\-\-\-\-\-\-\-\-\-\-\-\-\-\-\-\-\-\-\-\-\-\-\-\-\-\-\-\-\-\-\-\-\-\-\-\-\-\-\-\-\-\-\-\-\-\-\-\-\-\-\-\-\-\-\-\-\-\-\-\-\-\-\-\-\-\-\
(y) 解密2:劇中把阿弟留在家,社工考慮的是?
<3 廣告台詞說得很好,「我是在當爸爸後才學會當爸爸的」,沒有人天生就會當父母,照顧孩子的技巧與心態是靠著原生家庭的經驗以及後天的學習所累積而來的。
:'( 阿弟爸爸做資源回收養家,長期都是媽媽照顧阿弟,當媽媽突然過世,爸爸瞬間必須身兼二職,擔心阿弟亂跑發生危險,綁住孩子出發點是良善的,但結果卻是被綑綁的阿弟覺得不舒服便會哭鬧。換言之,爸爸並非惡意的要傷害孩子,而是欠缺合適的照顧知能,或因為經濟限制,沒錢送孩子到托兒所或幼兒園,只好出此下策。
:) 影片中,麗芸檢查阿弟的身體狀況確認有無新舊傷;確認阿弟發育和飲食起居是否正常;阿弟和爸爸之間聯繫是否是緊密。之後,麗芸會連結資源協助處理阿弟媽媽喪葬費、帶阿弟家需要的補給品,與阿弟爸爸討論更好的照顧方法,如連結社區中托育資源,讓單親的阿弟爸爸工作時無後顧之憂,阿弟也不用因為家庭經濟條件而被限制發展和活動。
-\-\-\-\-\-\-\-\-\-\-\-\-\-\-\-\-\-\-\-\-\-\-\-\-\-\-\-\-\-\-\-\-\-\-\-\-\-\-\-\-\-\-\-\-\-\-\-\-\-\-\-\-\-\-\-\-\-\-\-\-\-\-\-\-\-\-\-\-\-\-\-\-\-\-\-\-\-\-\-\-\-\-\-\-\-\-\-\-\-\
-\-\-\-\-\-\-\-\-\-\-\-\-\-\-\-\-\-\-\-\-\-\-\-\-\-\-\-\-\-\-\-\-\-\-\-\-\-\-\-\-\-\-\-\-\-\-\-\-\-\-\-\-\-\-\-\-\-\-\-\-\-\-\-\-\-\-\-\-\-\-\-\-\-\-\-\-\-\-\-\-\-\-\-\-\-\-\-\-\-\
(y) 解密1:微電影名稱由來?
<3 發現疑似兒虐立即通報,在多年的努力與呼籲下,你我多多少少已有了共識。然而,在這之後這些孩子去了哪呢?他們面對的未來是什麼?
:) 1987年,家扶投入兒童保護工作,是台灣第一個提供受虐兒服務的機構。兒虐後續處理,不是簡答題,而是一道道艱澀的申論題,不是將孩子帶離施虐者身邊,所有問題就能自然迎刃而解,等在孩子前方的是,心理創傷復原問題、家庭重建困境、親子與人際關係重整等等。這些年,家扶陪伴過無數孩子經歷過各種「回家」旅程,每條路都飽含了孩子難以言喻的心理傷痕與掙扎。
:) 最終,受虐兒去哪裡呢?事實上,他們就在這社會裡,可能已被發現,也可能仍在黑暗中等待救援;可能是我們的親人、同學、朋友,也可能是鄰居甚至親密伴侶。療癒,是一段漫慢長路,是一段沈重的生命經驗,讓我們一起用愛,陪伴孩子勇敢面對難題,找回愛人與被愛的權力,更期盼你我,守護孩子避開受虐危機,在幸福中健康成長!
<3 用愛包圍受虐兒:http://cp.ccf.org.tw/
親屬安置 在 出養條件、助養孤兒在PTT/mobile01評價與討論 - 素食蔬食資訊 ... 的八卦
兒童及少年福利服務· 除了一定親屬間(旁系血親在六親等以內、旁系姻親在五 ... 內政部表示,5月30日後,兒童及少年收出養都須委託經政府許可的兒少安置機構或財團. ... <看更多>
親屬安置 在 寄養VS 領養?台灣兒少家外安置|SHOW你知|公視主題之夜 ... 的八卦

寄養#領養#兒少權益什麼是寄養?什麼是領養?讓插嘴編來告訴你!寄養(foster care)暫時性的 安置 機制,兒童的原生家庭發生重大變故,或生父母因嚴重 ... ... <看更多>
親屬安置 在 出養條件、助養孤兒在PTT/mobile01評價與討論 - 素食蔬食資訊 ... 的八卦
兒童及少年福利服務· 除了一定親屬間(旁系血親在六親等以內、旁系姻親在五 ... 內政部表示,5月30日後,兒童及少年收出養都須委託經政府許可的兒少安置機構或財團.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