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05.29 15:00更新>
🚨中央疫情指揮中心今天(29)表示,國內疫情已趨穩定且檢驗量能日益提升,考量民眾因緊急情況、工作及出國求學等因素,而有自費檢驗武漢肺炎之需求,指揮中心再度放寬適用對象,有檢驗需求民眾,可至指定院所進行自費檢驗,以取得相關檢驗證明文件。適用對象以及相關辦理方式及規定請參考疾病管制署粉絲專頁:https://www.facebook.com/TWCDC/posts/10158187215123407
------------------------------------------------
<2020.05.25 15:00更新>
🚨國內疫情平穩,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將逐步適度放寬防疫措施。考量精神科病房平均住院天數較長,為減少病患情緒起伏,自今(25)日起,放寬精神科病房探視,相關辦理方式及規定請參考疾病管制署粉絲專頁:https://www.facebook.com/TWCDC/posts/10158187215123407
------------------------------------------------
<2020.05.06 15:00更新>
🚨基於滯留湖北民眾返台需求及防疫安全的整體考量,自5/8起,滯留湖北民眾可自行返台,惟搭機時應加強防護作為,並於返台後集中檢疫14天。
🚨考量國內疫情逐漸穩定控制中,為兼顧民眾防疫與生活,將逐步評估開放各項防疫措施。其中高山型國家公園(玉山、太魯閣、雪霸)預計5/7公告回復山屋原申請數量,自公告日以後之新申請者與候補者,依放寬後之住宿量申請辦理。
🚨今年因應防疫需要,不開放民眾進場之中華職棒例行賽,自5/8起,每場比賽開放1,000名觀眾進場觀賽。
------------------------------------------------
<2020.05.02 15:00更新>
🚨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5/2表示,自台灣時間5月4日零時起,自海外入境民眾,登機前除了應填寫「入境健康聲明暨居家檢疫通知書」,也須確認住處是否符合居家檢疫條件,以確保國內防疫安全。
🚨 返國民眾若同住者有65歲(含)以上長者、6歲(含)以下幼童、慢性疾病患者(如心血管疾病、糖尿病或肺部疾病等),或無個人專用房間(含衛浴設備)者,入境後應入住防疫旅館;經查資料申報不實者,最高可罰15萬元。
------------------------------------------------
<2020.04.25 16:30更新>
🚨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4/25表示,部分居家隔離/檢疫者因二親等親屬身故或重病等社會緊急需求,需外出奔喪或探視,基於人道考量,開放上述條件的民眾向所在地方衛生局提出外出申請,相關流程及規定請參考疾管署4/25新聞稿:http://at.cdc.tw/75C4wE
🚨國內目前共18家指定醫療院所提供自費檢驗,相關費用由各縣市主管機關核定;後續將視需求適時增加院所數。
------------------------------------------------
<2020.04.21 16:30更新>
第六輪4/22-4/24 口罩實名制3.0開始囉!
🚨 攜帶健保卡,到四大超商任一門市,利用超商的多功能事務機,點選「防疫大作戰」,插入健保卡,就可完成預訂口罩,預訂完會獲得一張白色收據,請拿著收據到超商櫃臺繳費,即可完成預購。
🚨網路訂購(eMask 網站與健保快易通 APP)一樣可以訂購。
🚨使用網站及 APP 訂購的人,也可在訂完後馬上線上信用卡繳費或網路轉帳繳費。
------------------------------------------------
<2020.04.18 15:30更新>
🚨 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表示,自台灣時間4月21日零時起,入境民眾過去14天如有東南亞地區旅遊史,登機前除了應填寫「入境健康聲明暨居家檢疫通知書」,也須確認住處是否符合居家檢疫條件。上述民眾若同住者有65歲(含)以上長者、6歲(含)以下幼童、慢性疾病患者(如心血管疾病、糖尿病或肺部疾病等)、無專用房間(含專用衛浴設備)者,入境後應入住防疫旅館。
------------------------------------------------
<2020.04.17 14:30更新>
🚨考量遞送口罩的郵差及協助配銷實名制口罩的藥師、藥劑生和衛生所人員的辛勞,為讓其有時間休息,自4/19起,每個星期日將不再配送口罩至參與實名制的健保特約藥局及衛生所。
------------------------------------------------
<2020.04.14 19:00更新>
🚨為確保國內防疫安全,自台灣時間4月18日零時起,入境民眾過去14天(台灣時間4月4日零時起)如有歐洲、美洲地區旅遊史,登機前應主動出示符合居家檢疫條件的資料,若同住者有65歲(含)以上長者、6歲(含)以下幼童、慢性疾病患者(如心血管疾病、糖尿病或肺部疾病等)、無專用房間(含專用衛浴設備)者,入境後應入住防疫旅館。
------------------------------------------------
<2020.04.10 16:00更新>
🚨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表示,為維護民眾健康,自即日起,酒店和舞廳全面停止營業,呼籲業者能共體時艱、配合相關防疫措施。
🚨自即日起著名觀光景點、國家公園、遊樂區及夜市、寺廟等人潮密集公共場域,實施人流管制措施,請業者、商店、管理單位及民眾配合,為防疫盡份心力。
------------------------------------------------
<2020.04.06 15:00更新>
🚨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4/6表示,民眾若在連假期間曾至人潮擁擠地方活動,請自主健康管理14天,避免出入公共場所,外出時務必佩戴口罩,儘可能在家上班。如有身體不適請撥打免付費防疫專線1922,就醫時務必告知旅遊史。
------------------------------------------------
<2020.04.03 16:00更新>
🚨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指揮官陳時中宣布今起,搭乘捷運必須要戴口罩,第一時間沒有佩戴將會柔性勸導,若是屢勸不聽,將可依法開罰3000元以上、1萬5000元以下罰鍰。
------------------------------------------------
<2020.3.31 8:00更新>
🚨口罩實名制將自4/9起調整部分規定,從目前的每7天購買、成人3片/兒童5片的模式,調整成每 14 天購買,並擴大為成人 9 片或兒童 10 片,每張健保卡購買時可任選成人或兒童,也不受身分證末一碼單雙號分流的限制。
------------------------------------------------
<2020.3.26 16:30更新>
🚨指揮中心宣布自即日起,室內超過100人以上、室外超過500人以上的公眾集會活動建議停辦,以減低社區感染的風險。
------------------------------------------------
<2020.3.24 14:30更新>
🚨因近期國內境外移入個案數攀升,將往回追溯3月8日至18日間,自美國、東亞國家入境後曾就醫者約3,000筆,通知即刻起居家檢疫,並進行 COVID-19(武漢肺炎)病毒檢驗。
🚨「口罩實名制2.0」將於3月25日起進行第二輪線上預購,歡迎有需求的民眾上網訂購。
🚨因武漢肺炎(COVID-19)受隔離、檢疫者發給每日1,000元的防疫補償金,已於3月23日起受理申請,而照顧者的防疫補償申請將於3月31日起開始受理。鑒於目前全球武漢肺炎疫情嚴峻,如非必要應避免出入人多擁擠公共場所,民眾可多利用網路進行線上申辦。此外,防疫補償金可於受隔離或檢疫結束日之次日起2年內申請,民眾無須急於近期申辦。申請資訊詳如以下網址: https://topics.mohw.gov.tw/COVID19/cp-4715-52167-205.html
------------------------------------------------
<2020.3.23 10:00更新>
🚨自臺北時間本(109)年3月24日(星期二)零時起至4月7日,我國全面禁止旅客登機來台轉機,以減少人口跨境流動與降低疾病傳播風險。
------------------------------------------------
<2020.3.21 15:30更新>
🚨21日起機場免稅店可買口罩,成人3片50元。本日起提供國內5處機場免稅商店代為代售徵用之口罩給入境旅客,只要持登機證及護照或是購買機票的旅行文件,即可至機場入境免稅商店購買。價格為每份新臺幣50元或美金2元,每人限購1份(成人型3片或兒童型5片)。旅客如為本國籍或有居留證者,其口罩採購紀錄將併入口罩實名制,並與健保署與移民署資訊系統勾稽避免重複購買。機場免稅商店係配合政府代為代售徵用物資,收取費用全數繳納國庫。
------------------------------------------------
<2020.3.21 11:00更新>
🚨COVID-19(武漢肺炎)已達全球大流行,除已公布列第三級之亞洲、歐洲、北非、美國、加拿大、紐西蘭及澳洲外,自台灣時間3月21日零時起提升全球旅遊疫情建議至「第三級」(警告:Warning),國人應避免所有非必要之出國旅遊,自國外入境者,需進行14天居家檢疫。返台民眾務必確實填寫檢疫通知書,如有症狀請主動告知檢疫人員,並配合相關檢疫措施,共同維護防疫安全。
------------------------------------------------
<2020.3.19 10:30更新>
🚨自3/19零時起提升美國、加拿大、澳洲及紐西蘭共4國(皆含轉機)旅遊疫情建議至「第三級」(警告:Warning),國人應避免至當地所有非必要旅遊,自第三級國家及地區入境者,需進行14天居家檢疫。另於台灣時間3月19日零時起,所有入境者需居家檢疫14天。
------------------------------------------------
<2020.3.17 15:30更新>
🚨依據3/3-14間之入境健康聲明卡(含線上填報系統),蒐集所有自歐洲入境者資料及聯絡方式,指揮中心已主動勾稽健保系統,調查這段期間曾就醫,並有肺炎或上呼吸道症狀者,將透過簡訊通知上述民眾配合相關採檢措施;針對所有入境者,後續將安排call center進行電話關懷,提醒有症狀要戴上口罩儘速就醫,並應說明旅遊史。指揮中心呼籲,3/3-14間自歐洲入境者,返國後務必落實14天自主健康管理,若仍在學建議暫時不要上課,工作人士建議暫時在家上班。
🚨指揮中心宣布除已公布列第三級之中國大陸(含港澳)、韓國及中亞國家,自3/19零時起並將下列亞洲19國、東歐1國及美國3州之旅遊疫情建議提升至第三級警告(Warning),應避免至下述國家及地區進行所有非必要旅遊;另於3/17 16時起,已登機者加強自主健康管理14天,尚未登機者入境後需居家檢疫14天:
- 亞洲:日本、新加坡、北韓、泰國、馬來西亞、菲律賓、印尼、汶萊、越南、寮國、柬埔寨、緬甸、東帝汶、孟加拉、不丹、尼泊爾、斯里蘭卡、印度及馬爾地夫。(共19國)
- 東歐:摩爾多瓦。
- 美國:華盛頓州、紐約州及加利福尼亞州。(共3州)
- 美國除上述3州外,其他州之旅遊疫情建議則升至第二級警示(Alert),提醒民眾前往當地應採取加強防護措施,返國後需落實14天自主健康管理。
------------------------------------------------
<2020.3.16 22:00更新>
🚨自3/17零時起,將東歐13國、中東15國與1地區、北非5國及中亞9國,提升至第三級:警告(Warning),國人應避免至當地所有非必要旅遊,且自下述國家及地區入境者,需進行14天居家檢疫:
- 東歐:俄羅斯、白俄羅斯、烏克蘭、羅馬尼亞、保加利亞、賽普勒斯、塞爾維亞、波士尼亞與赫塞哥維納、蒙特內哥羅、科索沃、克羅埃西亞、阿爾巴尼亞及北馬其頓。
-中東:沙烏地阿拉伯、阿拉伯聯合大公國、卡達、阿曼、葉門、科威特、巴林、約旦、黎巴嫩、敘利亞、伊拉克、以色列、土耳其、阿富汗、巴基斯坦及巴勒斯坦地區。
-北非:埃及、利比亞、突尼西亞、阿爾及利亞及摩洛哥。
-中亞:喬治亞、亞塞拜然、亞美尼亞、哈薩克、吉爾吉斯、塔吉克、土庫曼、烏茲別克及蒙古
------------------------------------------------
<2020.3.16 22:00更新>
🚨自3/17起,國人於指揮中心發布國際旅遊疫情建議等級第三級國家或地區後,非必要前往該等國家或地區,返國後接受隔離或檢疫者,不得領取補償,並加徵必要之費用,費用將另外公布。
🚨民眾入境填寫檢疫通知書資料若不確實(包括提供不實聯絡資料或漏填),除不得領取防疫補償金,另將依「傳染病防治法」第58條規定及第69條第1項最高處15萬元罰鍰,另針對違反相關檢疫規定者,依法罰10至100萬,並將公布其姓名。
------------------------------------------------
<2020.3.16 15:00更新>
🚨即日起提升埃及旅遊疫情建議至第二級:警示(Alert),提醒民眾至當地應採取加強防護措施。
------------------------------------------------
<2020.3.14 15:00更新>
🚨3/17起將其他歐洲申根國家(法國、德國、西班牙、葡萄牙、奧地利、荷蘭、比利時、盧森堡、丹麥、芬蘭、瑞典、斯洛伐克、斯洛維尼亞、波蘭、捷克、匈牙利、希臘、馬爾他、愛沙尼亞、拉脫維亞、立陶宛、冰島、挪威、瑞士及列支敦斯登)及與申根區自由流動的英國、愛爾蘭共27國及杜拜(杜拜含轉機)旅遊疫情建議提升至第三級:警告(Warning),避免至當地所有非必要旅遊;於台灣時間3/14 14時起,已登機者加強自主健康管理,尚未登機者列入居家檢疫14天。3/17凌晨起,外國旅客居家檢疫者無住所可至集中檢疫所付費居住。
------------------------------------------------
<2020.3.11 20:00更新>
🚨「口罩實名制2.0」3/12 9點起開放首輪線上預購試營運,為確保訂購、取貨流程順暢,經與四大超商業者(7-11、OK、全家、萊爾富)討論,調整取貨方式。本次線上預購是購買3月26日至4月1日期間的口罩額度,民眾可於3/12至3/18試營運期間,透過電腦連接預購網頁(emask.taiwan.gov.tw),或以手機使用健保快易通APP進行預購。若不想使用線上預購或不想等候太久的民眾,仍可至健保特約藥局或衛生所購買。
------------------------------------------------
<2020.3.7 08:00更新>
🚨即日起提升法國、德國及西班牙旅遊疫情建議至第二級警示(Alert),民眾前往當地應加強防護。此外,從這三個國家入境的民眾,應落實14天自主健康管理。
------------------------------------------------
<2020.3.6 08:00更新>
🚨指揮中心指出集會活動通常人潮擁擠,長時間且近距離接觸,具有高度傳播風險,一旦出現疑似個案或群聚事件,將提高防疫難度。因此,主辦單位應在活動前,針對「能否事先掌握參加者資訊」、「活動空間通風換氣情況」、「活動參加者之間的距離」、「活動期間參加者為固定位置或不固定位置」、「活動持續時間」及「活動期間可否落實手部衛生及配戴口罩」等6項指標進行風險評估,若評估活動性質具有較高風險,建議應延期或取消,或改以其他方式辦理。該指引也建議活動主辦單位應於集會活動前訂定防疫應變計畫,建立應變機制(如:安排疑似個案暫時隔離或安置空間、後送醫院及後送流程、通報流程等),同時提供集會活動前、集會活動期間之衛生防護措施、人員健康管理等宣導及建議事項。
------------------------------------------------
<2020.3.2 17:00更新>
🚨3/5(週四)起將實名制口罩每人「可多購買一片」,成人口罩購買量增加為7天3片,兒童購買口罩購買量增加為7天5片,全國實名制口罩總供應量將由原本每日約390萬片提高至每日約520萬片,其餘產能提供醫療、防疫、產業等需求。
------------------------------------------------
<2020.3.1 15:00更新>
🚨3/1 起提升伊朗旅遊疫情建議至第三級:警告(Warning),提醒民眾非必要勿前往。自台灣時間3月2日零時起,14天內有該國旅遊史者(不含轉機),入境後需居家檢疫14天。
------------------------------------------------
<2020.2.28 08:00更新>
🚨 義大利旅遊疫情建議即日起提升至第三級:警告(Warning),提醒民眾非必要勿前往。自台灣時間2/28零時起,14天內有義大利旅遊史者(不含轉機),入境後需進行14天居家檢疫。
🚨 即日起提升伊朗旅遊疫情建議至第二級:警示(Alert),提醒民眾至當地應採取加強防護措施。
------------------------------------------------
<2020.2.25 20:00更新>
🚨 因應學校開學,為利學童防疫並讓全國家長可方便代購小孩所需之口罩,「口罩實名制」自2/27起,調整兒童口罩配銷方式如下:
1. 13歲(含)以下兒童健保卡不受身分證字號尾數單雙號分流限制,每日都可購買,但每7天仍限購買1次。
2. 每人每次最多可代持3張13歲(含)以下兒童健保卡購買口罩。
其餘的規定不變。
3. 兒童口罩配銷方式調整後,成人口罩部分每人每次仍可代持1張成人健保卡購買口罩,且依身分證字號尾數單雙號分流限制購買。
🚨 即日起提升義大利旅遊疫情建議至第二級:警示(Alert),提醒民眾至當地應採取加強防護措施。
------------------------------------------------
<2020.2.24 20:00更新>
🚨 考量目前列為COVID-19(武漢肺炎)旅遊疫情建議等級第一級(泰國、義大利、伊朗)及第二級(新加坡、日本)國家的確診病例持續上升,且陸續傳出社區及醫院群聚,因此即日起自旅遊疫情建議第一級與第二級國家入境的旅客,入境後14天內,應落實下列自主健康管理措施。
🚨 入境後須實施居家檢疫之對象,主要為考量其具有中國大陸、香港及澳門地區旅遊史,為進行對象之健康監測,而實施居家檢疫措施,須待在家中不外出。違反相關規定者,將依「傳染病防治法」第69條第1項,最高可處新台幣15萬元罰鍰。
🚨 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宣布即日起提升韓國旅遊疫情建議至第三級:警告(Warning),提醒民眾避免至當地所有非必要旅遊。自2/25零時起,自韓國入境的外籍人士,需進行14天居家檢疫;本國籍人士於2/25、26自韓國入境者,須落實14天自主健康管理,另自2/27零時起入境之本國籍人士則實施14天居家檢疫。
------------------------------------------------
<2020.2.21 13:00更新>
🚨 流行疫情或防治措施等相關資訊應以指揮中心對外公布訊息為主。民眾接獲來源不明或未經證實之疫情資訊時,應先查證內容是否屬實,切勿隨意散播、轉傳,避免觸犯傳染病防治法第63條,或社會秩序維護法第63條第5款規定。
------------------------------------------------
<2020.2.20 19:11更新>
🚨 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2/20表示,韓國近期新冠肺炎病例數快速上升,目前累計逾80例,約7成為當地或疑似當地感染,其中6例感染源不明,並已出現多起群聚事件,考量台灣與該國往來密切,即日起提升該國旅遊疫情建議至第一級注意(Watch),提醒民眾遵守當地一般預防措施。
------------------------------------------------
<2020.2.20 11:11更新>
🚨 全國中小學及部分大專院校2/25開學,針對校內若有人感染的停課標準,教育部2/20公布方案:
1.高級中等以下學校
(1)1班有1位師生被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列為確定病例,該班停課。
(2)1校有2位以上師生被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列為確定病例,該校停課。
2.大專院校
(1)有1位師生被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列為確定病例,該師生所修/授課程均停課。
(2)有2位以上師生被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列為確定病例,該校(區)停課。
3.短期補習班及幼兒園等,比照高級中等以下學校規定辦理。
------------------------------------------------
<2020.2.20 1010更新>
🚨 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提醒COVID-19(武漢肺炎)的確診個案接觸者須確實遵守居家隔離措施,違反者最高可處30萬罰鍰。自中港澳入境者,須誠實填寫「入境健康聲明暨居家檢疫通知書」,並確實遵守居家檢疫措施,違反者最高可處15萬罰鍰。
------------------------------------------------
<2020.2.19 1800更新>
🚨 全國中小學將於2/25開學,教育部今日(2/19)宣布,學生上學前,家長應落實在家健康管理,每日上學前須量體溫,若耳溫高於38度、額溫高於37.5度者,請盡速就醫在家,學校不會列入缺席紀錄。
🚨 因應開學需求,口罩實名制調整,2/20起,兒童口罩7天內可買4片(限12歲以下兒童健保卡購買),成人口罩購買方式仍維持7天內2片;2/20起,全國各據點(含健保特約藥局及衛生所)由原本每日提供200片成人口罩和50片兒童口罩,增加為每日每據點提供400片成人口罩和200片兒童口罩。
------------------------------------------------
<2020.2.16 2040更新>
🚨 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今(16)日表示,因應全球COVID-19(武漢肺炎)疫情擴大,為及早發現疑似個案及防堵病毒於社區及醫療院所傳播,於今日啟動加強社區監測方案,監測對象如下︰
(1)14天內有國外旅遊史(包含新加坡、泰國及日本及其他國家)或曾接觸來自國外有發燒或呼吸道症狀人士接觸史,且醫師高度懷疑COVID-19感染之發燒或呼吸道症狀個案。
(2)發燒/呼吸道症狀群聚現象者。
(3)「抗生素治療3日未好轉且無明確病因」、「群聚事件個案」或「醫護人員」之肺炎個案。
------------------------------------------------
<2020.2.16 0800更新>
🚨 自2月16日(星期日)起,增加可以購買實名制口罩的303家衛生所(含新北市20家衛生所),新北市衛生所如果所在區內有較多的居家檢疫/隔離/自主健康管理者,在防疫任務較重,再加上區內有50家以上健保特約藥局可以販賣口罩之9家都會型衛生所(板橋、新店、永和、中和、蘆洲、三重、新莊、汐止與土城區衛生所),目前暫不參與此次口罩販賣,以全力加強防疫上面的功能。後續新北市衛生局會視狀況,機動調整,因應防疫需求。
-------------------------------------------------
<2020.2.15 0800更新>
🚨 自2/15起將河南省及浙江省列為一級流行地區;除上述兩省外,湖北省及廣東省已列為一級流行地區,中國大陸其他省市(含港澳)則列為二級流行地區。另日本近期陸續發生感染源不明個案,可能已出現隱性社區傳播,因此即日起提升旅遊疫情建議至第一級注意(Watch),民眾應遵守當地一般預防措施。
-------------------------------------------------
<2020.2.13 1800更新>
🚨 自即日起非中港澳之所有入境航班旅客均需填報「入境健康聲明書」,並應據實填寫入境前14天內,是否前往中港澳等流行地區之旅遊史及健康狀況,如有填寫不實或其他拒絕、規避、妨礙之行為者,依法最高將處15萬元罰鍰。至於中港澳入境航班旅客則維持填報「入境健康聲明暨居家檢疫通知書」,且於入境14日內應配合居家檢疫措施。
-------------------------------------------------
<2020.2.7 2300更新>
🚨 自2月10日00時00分起所有旅客經中國大陸、香港及澳門「轉機」得入境臺灣者,一律居家檢疫14天。交通部亦依據臺灣衞生福利部防疫要求,自臺北時間109年2月10日00時00分至109年4月29日23時59分,兩岸客運航線除往返北京首都機場、上海浦東及虹橋機場、廈門高崎機場及成都雙流機場之航線外,其餘大陸城市往返臺灣之客運航班暫停飛航。
-------------------------------------------------
<2020.2.5 1625更新>
🚨 2/6起,入境民眾如有大陸及港澳旅遊史,需列入「居家檢疫」對象,但有申請獲准至港澳返國者,須自主健康管理14天,居住地在中國各省市之陸人暫緩入境。
-------------------------------------------------
<2020.2.4 1600更新>
🚨 2/7起,針對14日內(自1/24以後)曾經入境或居住於中國大陸的一般外籍人士,將禁止入境我國(含享有免簽證待遇、落地簽證及電子簽證待遇及持有效簽證的外籍人士)。
-------------------------------------------------
<2020.2.4 1400更新>
🚨 由於中國大陸浙江省近日累積確診病例數持續上升,該省包括溫州、杭州等主要城市已實施陸運管制及限制居民移動等介入措施,研判當地已有社區傳播發生。決定自2/5起,將浙江省列為二級流行地區,入境民眾如有浙江省旅遊史,需列入居家檢疫對象。
-------------------------------------------------
<2020.2.3 2110更新>
🚨 2/3晚間行政院宣布2/6起購買口罩將採實名制,民眾需使用健保卡在全國6000多家健保特約藥局購買,每個人在7天內限購2片,一片降價為5元,2/4零時起便利商店與藥妝店等原本的通路,將不再販售口罩。為了分流購買人潮,限制身分證字號尾數單號者在周一、周三與周五購買,身分證字號尾數雙號者為周二、周四與周六購買,周日則皆可購買不限制。
-------------------------------------------------
<2020.2.3 1800更新>
🚨 依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2/3決議,決定各大專校院將108學年度第2學期開學日延至2月25日(含)以後開學,同時經評估決定陸生於2月9日後仍暫緩來臺。教育部將配合該政策,請各大專校院辦理。
-------------------------------------------------
<2020.2.3 1200更新>
🚨 新北市70家公托中心親子館、12家公共親子中心及位於新板特區玩具銀行「玩聚窩旗艦店」暫停開放至2月24日,預計於2月25日重新開放,如有家長已經報名參加親子課程活動,社會局已通知各公托中心親子館辦理全額退費。
🚨 原公托中心收托嬰幼兒部分則繼續,以協助家長照顧;但如若工作人員與居家保母,或收托的幼兒及其家人,有從中國大陸、香港、澳門入境者,應先在家自主健康管理14天,請假期間可依照現行托嬰中心法定傳染病規定辦理退費。
-------------------------------------------------
<2020.2.2 2030更新>
🚨 中央疫情指揮中心依據2/1決議之中國大陸流行地區判定原則,決定自2/3起,將浙江省溫州市列為二級流行地區。入境民眾如有溫州旅遊史,需列入「居家檢疫」對象,居住地在溫州之陸人則禁止入境。若入境時發現有發燒或急性呼吸道症狀,將立即送至指定醫療機構採檢後返家居家檢疫,檢驗結果如為陽性,則依確定病例處理流程進行強制隔離。
-------------------------------------------------
<2020.2.2 1900更新>
🚨 教育部公告,高中以下學校延後開學,將延長寒假, 縮短暑假。由2/11延到2/25開學;2/15不補課,暑假縮短,7/15才開始放暑假。家長可請防疫照顧假,請假期間,雇主應予准假。
-------------------------------------------------
<2020.2.2 13:00更新>
🚨 因應中國廣東省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疫情持續上升,今日起廣東省列入二級流行地區,入境民眾如有廣東旅遊史需居家檢疫。
-------------------------------------------------
<2020.1.30 18: 10更新>
🚨 中央指揮中心表示,為國內口罩需求之合理配置,明日起全數徵用國內口罩工廠生產之一般醫用口罩及外科手術口罩,每日共約400萬片,由指揮中心分配,提供民生需求(每天約釋出260萬片)及醫療或公務防疫及儲備需求(每天約140萬片)。民生需求由超商、藥妝、藥局、醫材等通路提供,釋出口罩將延續每人一次限買1至3片,暫定至2月15日止,並呼籲健康民眾不需一律戴口罩,請優先讓有慢性病、就醫、陪病、探病需求的民眾購買。指揮中心提醒,有呼吸道症狀者應戴口罩,有慢性病者外出建議戴口罩,在擁擠通風不良處也建議戴口罩。
-------------------------------------------------
<2020.01.21 18:00更新>
🚨 疾病管制署藉由登機檢疫即時發現首例中國大陸武漢移入之嚴重特殊傳染性肺炎個案,指揮中心提升中國大陸武漢之旅遊疫情建議至第三級警告。
-------------------------------------------------
由於 #中國大陸新型冠狀病毒 又名「#2019新型冠狀病毒肺炎 (2019-nCoV)」或「#武漢肺炎」目前疫情持續升溫,#疾病管制署 宣布自即日起提升 #武漢市 旅遊疫情建議至 #第二級警示,#世界衛生組織 (WHO)也評估該疫情已發生有限性人傳人,正持續關注是否發生持續性人傳人,同時考量武漢疫情有社區傳播跡象, 新北衛什麼 市府衛生局團隊除了每日監測疫情隨時依新北市疫情發展啟動各級應變層級,迄今也已召開3次應變會議,並與中央保持密切聯繫,視疫情發展隨時調整防疫作為,擴大舉凡有 #中國大陸 (不限武漢)旅遊史、出現 #肺炎 者,均須通報與隔離。在此提醒市民朋友們近期如果要前往上述區域等,應做好個人防護措施,並且記得:
⚠️ 咳嗽戴口罩
⚠️ 勤用肥皂洗手
⚠️ 少去市場、醫院等人多場所
⚠️ 避免接觸野生動物、禽鳥
⚠️身體不適,請儘速就醫
若有 #發燒 或 #呼吸道症狀,請配戴 #口罩 看醫生,看醫生的時候務必主動告知發病前14日的 #旅遊史、#職業別、#接觸史 及是否 #群聚。年節即將到來,請市民朋友多多注意自己及家人的身體,平安健康的過好年。
#新北市超前部署 #新北呷百二 #安居樂業 #侯友宜
同時也有2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866的網紅陳麗娜,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1070316高雄拉瓦克部落迫遷陳情新聞稿 高雄近年屢屢傳出迫遷案件,本(16)日當天上午在高雄市議會,來自高雄前鎮區拉瓦克部落十數位居民,在市議員陳麗娜、唐惠美陪同下,舉行記者會並向入場備詢的市長陳菊攔下陳情,陳麗娜表示,拉瓦克是全國唯一都會地區保有原住民文化的部落,居民生活條件普遍困苦,上周也...
「強制安置條件」的推薦目錄:
- 關於強制安置條件 在 侯友宜 Facebook
- 關於強制安置條件 在 3Q 陳柏惟 Facebook
- 關於強制安置條件 在 3Q 陳柏惟 Facebook
- 關於強制安置條件 在 陳麗娜 Youtube
- 關於強制安置條件 在 高雄市議員-林于凱 Youtube
- 關於強制安置條件 在 Re: [請益] 怎樣才能對國中生進行強制安置? - 看板Teacher 的評價
- 關於強制安置條件 在 老人強制安置條件的問題包括PTT、Dcard、Mobile01 的評價
- 關於強制安置條件 在 老人強制安置條件的問題包括PTT、Dcard、Mobile01 的評價
- 關於強制安置條件 在 老人強制安置條件的問題包括PTT、Dcard、Mobile01 的評價
- 關於強制安置條件 在 什麼情況下,社會局可強制帶走兒童並且安置於寄養家庭? 的評價
- 關於強制安置條件 在 安置處遇篇07-甚麼條件下孩子可以返家 - YouTube 的評價
強制安置條件 在 3Q 陳柏惟 Facebook 八卦
【我們與良好心理衛生政策的距離】
《我們與惡的距離》入圍金鐘14獎項,橫掃6項大獎,成為今年金鐘最大贏家。這部由前瞻計畫補助,製作嚴謹,涉及精神疾病、媒體自律等多項社會議題的劇集,在上映時帶動了各界熱烈討論,是近年台劇發展的里程碑之一。
作為影視工作者,我樂見近年台灣創作者勇於挑戰異質議題的勇氣,也認為政府應該持續投資公共電視,扶植本土創作能量。但作為政治參與者,這邊要和大家稍為嚴肅討論的是,劇中呈現台灣精神醫療與司法議題的幾個困境。在深夜我唯一有空的時刻,把自己的一些想法寫下來:
#心理健康投資不足
大家知道台灣主管心理健康的部門是什麼? 叫做「#心口司」(衛福部心理及口腔健康司)。這是因爲,在馬政府江宜樺內閣2013年進行組織改造後,很奇怪的把心理健康和口腔衛生強制併在一起,這種畸形的發展,一開始就被質疑,但當時政府仍一意孤行通過,被立院協商有條件地要求一年後檢討,而後國發會報告也建議將兩部門分開。
迄今,心口司仍存在,雖然這兩年預算有所增加,但一年預算不過20億,扣除口腔衛生後,精神醫療、心理健康與酒藥癮防治預算大概只有15億。佔政府預算比例甚至比泰國還低!
偏低的預算,當然就影響各項心理健康計畫推展和人力配置,例如個管員與個案比例也嚴重偏低(大約是1:100,約為理想比率5倍)。我主張必須盡快檢討,讓我們有「獨立心理健康」主管機關,要求各級政府均訂立心理健康計畫,並提升心理健康預防照護預算。
#社區精神醫學發展
《我們與惡的距離》提醒我們,這個社會仍然不願意正視精神疾病,甚至常常裝作這個問題不存在,與我無關。事實上,根據本土研究,一般精神疾病(包含憂鬱、焦慮、睡眠問題等)的總盛行率在2010年接近1/4,比起1990年來翻倍,而每年實際就診精神科人數也高達250萬人。心理健康,絕非和你我無關的問題!
台灣的精神醫療品質,在亞太地區名列前矛,在都會區也擁有算是充足便利的醫院、診所等就醫資源。然而,對於許多需要長時間復健的病患而言,出院後才是讓家屬、患者困惱痛苦的開始。
僅管「去機構化」的目標喊了許久,然而,社區精神醫療的能量,卻遠遠不足覆蓋所有的需要者。舉例而言,具有相當多實證醫學證據的積極性社區治療(Assertive community treatment, ACT),由於需要不同的專業人士(精神科醫師、心理師、社工、護理師、職能治療師及物理治療師)組成提供持續服務,以台灣心理健康分配到的資源根本是難以實現。而以住居和就業來說,提供心理健康障礙者的資源與自主選擇權也很少,而補助款的分配也常讓病友與家屬卻步(例如住院反而比出院安置省錢的制度)。
我認為,除了根據世界研究案例,持續增加預算,推動社區精神醫療團隊與個管組建,建立照護比外,透過台灣的資通科技優勢,加強導入遠距醫療、App心理治療等輔助治療模式,並結合長照2.0體系,都是提升精神照護資源使用效率的方式。
而終極議題是,如果台灣社會對精神病患的歧視依舊,設置社區家園、社區復健中心都會被居民抗議,那麼專業人士的努力仍是徒然。我認為一是隨著政府需從立法與行政雙管齊下要求媒體自律,也須持續投資預算,對影劇等多媒體創作導入正確概念,讓《我們與惡的距離》不是絕響。其二,在公共住宅政策、地方創生政策上,對於弱勢住居與就業的保障,如何透過法規的誘導得到保護,也是需要跨部會討論的!
#精神醫療與社會安全網
在《我們與惡的距離》裡提到:「在所有犯人裡,有思覺失調症的不到5%,」而根據研究,精神病患犯罪率長期看來也不會比一般族群高,但我們看到,媒體卻常強調犯人得了某些精神疾病,彷彿精神疾病與犯罪之間有著高度連結。
事實上,因精神疾病失去辨別是非能力而犯罪者確實有,但一來比率不超過整體族群犯罪率,二來他們需要的是治療,而不是單純的懲罰。而具有強制性的治療,在此也扮演有社會安全的角色。人權團體認為需要非常嚴格的控管剝奪人權的強制住院。但我則認為,獲得充足醫療資源,接受治療使疾病康復,也是精神病患的「積極人權」,不能漠視他們治療後能享有更好人生選擇的可能性。
台灣的司法精神醫療,往往太注重住院治療模式(監護處分),但對於監護處份完結後的追蹤,以及替代的治療模式,制度尚未完備。我認為就如日本有「住院治療」與「通院治療(門診等治療)」兩種模式轉換,具有強制力的門診或日間住院治療模式,對於自傷傷人風險低的病犯而言,反而有更好治療與社會復歸的意義。這可透過保安處份模式實行,但現行法規與實務運作上尚未完備,也是我若進入立院會努力的方向!
強制安置條件 在 3Q 陳柏惟 Facebook 八卦
【我們與良好心理衛生政策的距離】
《我們與惡的距離》入圍金鐘14獎項,橫掃6項大獎,成為今年金鐘最大贏家。這部由前瞻計畫補助,製作嚴謹,涉及精神疾病、媒體自律等多項社會議題的劇集,在上映時帶動了各界熱烈討論,是近年台劇發展的里程碑之一。
作為影視工作者,我樂見近年台灣創作者勇於挑戰異質議題的勇氣,也認為政府應該持續投資公共電視,扶植本土創作能量。但作為政治參與者,這邊要和大家稍為嚴肅討論的是,劇中呈現台灣精神醫療與司法議題的幾個困境。在深夜我唯一有空的時刻,把自己的一些想法寫下來:
#心理健康投資不足
大家知道台灣主管心理健康的部門是什麼? 叫做「#心口司」(衛福部心理及口腔健康司)。這是因爲,在馬政府江宜樺內閣2013年進行組織改造後,很奇怪的把心理健康和口腔衛生強制併在一起,這種畸形的發展,一開始就被質疑,但當時政府仍一意孤行通過,被立院協商有條件地要求一年後檢討,而後國發會報告也建議將兩部門分開。
迄今,心口司仍存在,雖然這兩年預算有所增加,但一年預算不過20億,扣除口腔衛生後,精神醫療、心理健康與酒藥癮防治預算大概只有15億。佔政府預算比例甚至比泰國還低!
偏低的預算,當然就影響各項心理健康計畫推展和人力配置,例如個管員與個案比例也嚴重偏低(大約是1:100,約為理想比率5倍)。我主張必須盡快檢討,讓我們有「獨立心理健康」主管機關,要求各級政府均訂立心理健康計畫,並提升心理健康預防照護預算。
#社區精神醫學發展
《我們與惡的距離》提醒我們,這個社會仍然不願意正視精神疾病,甚至常常裝作這個問題不存在,與我無關。事實上,根據本土研究,一般精神疾病(包含憂鬱、焦慮、睡眠問題等)的總盛行率在2010年接近1/4,比起1990年來翻倍,而每年實際就診精神科人數也高達250萬人。心理健康,絕非和你我無關的問題!
台灣的精神醫療品質,在亞太地區名列前矛,在都會區也擁有算是充足便利的醫院、診所等就醫資源。然而,對於許多需要長時間復健的病患而言,出院後才是讓家屬、患者困惱痛苦的開始。
僅管「去機構化」的目標喊了許久,然而,社區精神醫療的能量,卻遠遠不足覆蓋所有的需要者。舉例而言,具有相當多實證醫學證據的積極性社區治療(Assertive community treatment, ACT),由於需要不同的專業人士(精神科醫師、心理師、社工、護理師、職能治療師及物理治療師)組成提供持續服務,以台灣心理健康分配到的資源根本是難以實現。而以住居和就業來說,提供心理健康障礙者的資源與自主選擇權也很少,而補助款的分配也常讓病友與家屬卻步(例如住院反而比出院安置省錢的制度)。
我認為,除了根據世界研究案例,持續增加預算,推動社區精神醫療團隊與個管組建,建立照護比外,透過台灣的資通科技優勢,加強導入遠距醫療、App心理治療等輔助治療模式,並結合長照2.0體系,都是提升精神照護資源使用效率的方式。
而終極議題是,如果台灣社會對精神病患的歧視依舊,設置社區家園、社區復健中心都會被居民抗議,那麼專業人士的努力仍是徒然。我認為一是隨著政府需從立法與行政雙管齊下要求媒體自律,也須持續投資預算,對影劇等多媒體創作導入正確概念,讓《我們與惡的距離》不是絕響。其二,在公共住宅政策、地方創生政策上,對於弱勢住居與就業的保障,如何透過法規的誘導得到保護,也是需要跨部會討論的!
#精神醫療與社會安全網
在《我們與惡的距離》裡提到:「在所有犯人裡,有思覺失調症的不到5%,」而根據研究,精神病患犯罪率長期看來也不會比一般族群高,但我們看到,媒體卻常強調犯人得了某些精神疾病,彷彿精神疾病與犯罪之間有著高度連結。
事實上,因精神疾病失去辨別是非能力而犯罪者確實有,但一來比率不超過整體族群犯罪率,二來他們需要的是治療,而不是單純的懲罰。而具有強制性的治療,在此也扮演有社會安全的角色。人權團體認為需要非常嚴格的控管剝奪人權的強制住院。但我則認為,獲得充足醫療資源,接受治療使疾病康復,也是精神病患的「積極人權」,不能漠視他們治療後能享有更好人生選擇的可能性。
台灣的司法精神醫療,往往太注重住院治療模式(監護處分),但對於監護處份完結後的追蹤,以及替代的治療模式,制度尚未完備。我認為就如日本有「住院治療」與「通院治療(門診等治療)」兩種模式轉換,具有強制力的門診或日間住院治療模式,對於自傷傷人風險低的病犯而言,反而有更好治療與社會復歸的意義。這可透過保安處份模式實行,但現行法規與實務運作上尚未完備,也是我若進入立院會努力的方向!
強制安置條件 在 陳麗娜 Youtube 的評價
1070316高雄拉瓦克部落迫遷陳情新聞稿
高雄近年屢屢傳出迫遷案件,本(16)日當天上午在高雄市議會,來自高雄前鎮區拉瓦克部落十數位居民,在市議員陳麗娜、唐惠美陪同下,舉行記者會並向入場備詢的市長陳菊攔下陳情,陳麗娜表示,拉瓦克是全國唯一都會地區保有原住民文化的部落,居民生活條件普遍困苦,上周也已赴監察院遞交陳情書,監委承諾會妥善調處此事,市府如於本月20日後冷血拆遷,不僅不尊重監院憲法職權,對原住民文化保存以及生存權侵害都會是一場浩劫﹔唐惠美則表示市府跟原民會完全不設法解決問題,屆時原住民族人有任何狀況,市長陳菊要負全責!會後兩位議員續在質詢時間遞交陳情書,但陳菊僅表示當地曾有火災事件,另外也曾安排集體安置計劃,會繼續與居民溝通,並未針對20日是否強行拆遷表示意見。
陳麗娜認為,拉瓦克存在有其歷史背景與存在價值,而就地安置並非首創,全國原住民協助重建的案例不少,基隆八尺門海濱國宅、新北市三鶯部落及溪州部落、台中市花東新村及自強新村等都會區原住民聚落,都有原地重建、安置的案例,為何別的縣市能,高雄卻不能盼市長請暫緩拆除。
唐惠美則是主張,與其讓全體居民走投無路,為何不思考就地開發為原住民文化市集或文創園區,之前開協調會就有請原委會跟相關局處把意見帶回研究,但至今仍無回文表示,居民要的不多,只要給他們一個免於恐懼的家園,如果市府跟原民會完全不設法解決問題,屆時原住民族人有任何狀況,市長陳菊要負全責!
拉瓦克漢人代表石道顯無奈的說,漢人在此居住,已經是迫於環境, 如有高樓大廈可住,何必委身破房子高雄市府20年前進行迫遷時,漢人竟無人聞問,連遷拆補償金都無法領取,如今市府再度強硬催促自行拆除,只會逼死居民,而且當地並無開發急迫性,更沒有緊急公安疑慮,希望市府拿出良心,坐下來跟居民好好溝通協商。
拉瓦克原住民代表康義仁表示,原住民不管在山地原鄉,還是拉瓦克,永遠都得不到政府基本的重視,文化上的弱勢使得原住民傳統風俗幾乎殆盡,經濟上的弱勢讓其不論求學、就業工作都很艱辛,現在連小小幾坪的破房子也要失去,一半以上的居民都是老弱婦孺,未來該如何過活市府一定要將拉瓦克居民逼到絕境現場一度群起哽咽。
高雄市府已發文全體居民,要求在本月20日前,主動且儘快配合遷移,否則將不發放相關救濟獎勵金,並隨時可執行強制拆除行動,態度十分強硬。

強制安置條件 在 高雄市議員-林于凱 Youtube 的評價
#私幼超收學費的查核
前陣子有家長反映,學校的收費跟教育局核定的收費標準不同。我介入了解,發現確有其事。依據幼教法,幼兒園收費標準必須要向教育局申報核備,不過以前家長不會知道這個標準,除非自己打去教育局問(但教育局也不見得給資料)。
不過,今年4/1開始,幼教法修法後,教育局應主動公開幼兒園學費的收費標準。也就是說,如果幼兒園假借名義收取收費標準之外的雜費或代收代付款項,家長是可以藉由公開資料核對後,去進行舉發的。我強烈要求教育局,必須落實幼兒園收費項目必須與陳報給教育局的一致。否則很多額外的收費項目,園方會以這些項目非強制收費、或是以年繳改成月繳的方式,來迴避家長的查對及教育局的稽查。
#私幼關園的提前預警機制
最近三民區有一家幼兒園因為土地租約被終止,所以申請歇業。消息一出,家長非常擔心,不曉得接下來小朋友要送往哪裡?後來,我們請教育局協助提供周邊評鑑結果優良的私立幼兒園的可收名額及公幼名額,才讓家長放了心,小朋友有了去處。
三民區2〜6歲的幼童超過14,000人,但是幼兒園核定的收托名額只有7,600個名額,如果扣除即將關園的這所幼兒園,剩下7,000個名額。以目前三民區送托的2〜6歲幼兒,就是7,000人的情況,也就是說,如果接下來還有幼兒園宣布歇業,會有家長不知道可以把小孩送去哪裡。
因此,我要求教育局在「幼兒園與其分班設立變更及管理辦法」中,要規範業主歇業的提前告知期,讓家長有充分時間可以轉到其他幼兒園,並且對於幼兒及教保人員的安置,要有更具體明確的規範。
#教師兼任午餐秘書、營養師不足
去年九月,教育部國教署修正「補助直轄市與縣(市)政府所屬公立國民中學及國民小學充實學校午餐人力要點」,如果學校廚房供餐的班級數少於40班,必須跟鄰近學校合辦,達到供餐40班的標準,才能補助一名營養師。
高雄市目前中小學聘的營養師超過法定員額,不過,市區與偏鄉地區的營養午餐經費,就有一段落差。以那瑪夏某國小的營養師,一個月只有一萬多元的人事費用,根本連專任的營養師都聘不起;此外,學校的營養午餐秘書,大多由教師兼任,必須負擔午餐計畫書、食材管理、製作繳費單、填報校園食材登陸平台…等繁瑣工作,如果校內沒有配置營養師,教師兼任的午餐秘書更需要負擔菜單規劃及採購食材的責任。但其實,這並非教師專業。
我提了兩個建議:
1.營養午餐秘書要回歸專業,如果學校因為經費問題無法再多聘營養師,那教育局得出面協調,把鄰近學校資源整合,成立共同的中央廚房,讓願意承辦中央廚房的學校,有比較多的人事經費可以聘任營養師擔任午餐秘書,來取代教師兼任的情況;
2.中央補助地方中小學營養師的條件,必須要是廚房得供餐給40班以上的情況,但這對偏鄉學校太困難了,並且偏鄉學校與都會學校不同,很難用中央廚房的概念(路程太遙遠),所以,我也建議教育局,主動跟教育部協調,在最近要新訂的學校午餐專法中,必須考量偏鄉學校的困境。

強制安置條件 在 老人強制安置條件的問題包括PTT、Dcard、Mobile01 的八卦
老人強制安置條件的問題,我們搜遍了碩博士論文和台灣出版的書籍,推薦KarenHitchcock寫的親愛的人生:關於醫療、老年及照護的思辨[second_book_info]可以從中找到所需 ... ... <看更多>
強制安置條件 在 老人強制安置條件的問題包括PTT、Dcard、Mobile01 的八卦
老人強制安置條件的問題,我們搜遍了碩博士論文和台灣出版的書籍,推薦KarenHitchcock寫的親愛的人生:關於醫療、老年及照護的思辨[second_book_info]可以從中找到所需 ... ... <看更多>
強制安置條件 在 Re: [請益] 怎樣才能對國中生進行強制安置? - 看板Teacher 的八卦
只要他已經被通報中輟,他就可以被安置
基本上孩子需要有意願,或者是半推半就帶進來
這孩子的情況已經符合安置資格了
(這部份很抱歉 所以我改掉了)
需要再教育的是父母,僅僅對於孩子做輔導是不夠的
安置中心的某學校輔導主任非常的熱心,也已經安置過幾位學生進來了
這位主任除了提供閱讀書籍之外,也經常過來輔導學生
中心所舉辦的活動他也會來參加,甚至他也捐款
教育局方面安置學生的輔導社工、老師也經常會來看孩子
這不只是輔導室這邊有心就夠了,需要教育局社會局社工家長的配合
若你真的沒有辦法,好,可以尋求其他學校對於安置學生的經驗
是如何讓孩子進來的,怎麼與學生談的?
另外少年隊是否有介入? 在被毛手毛腳這部分就已經可以往上報了
還有把孩子趕走這部份警察也能夠介入的
老師您可以請孩子的社工多用點心,雖然社工手頭上的個案很多很忙
但是安置真的是需要社工這邊多PUSH的,並且要深入去了解孩子的想法
也要站在孩子的角度去看事情,他當然是不想去住老師家的啊!
當你是個孩子的時候,你會想去住老師家嗎?
是不是或許找個覺得OK的朋友家讓他住下?他的意願或許還會高些。
只是朋友家方面又是一個需要溝通的部分了
孩子進來安置學園之後..
要處理孩子情緒、家長情緒、孩子情緒不好引起的課任老師情緒等等的
我也真的覺得好累好辛苦,但是孩子如果真的有改變,真的是我最快樂的事情了!
目前學園當中有三個已經結案離園,其中一個真的有改變是大家親眼所見,
假日也會來當志工,我真的很開心!
課程方面不一樣是一定會有的,目前我待的安置學園多放了一些藝能課程,
希望能夠就此引發他們的興趣,引導高中就學的方向。
孩子們在學習 我們也在學習 孩子從我們身上學習 我們也從孩子身上學習
加油 您辛苦了 希望能夠早日順利解決
※ 引述《capik (capik)》之銘言:
: 依照台灣輔導現況
: 孩子沒出事,一般要強制安置~~很困難,所以不需要想去當第一個人
: 那何時能安置,只能等他出事了(ex:被叔叔毛手毛腳,進一步.....)
: 唉~這就是台灣法律只管老師,不管家長!
: 阿密陀佛!
: ※ 引述《ex42r1 (恬靜沉鬱)》之銘言:
: : 想請教大家,如果國中生因家庭因素處於險境,應該要被安置
: : 但學生本身不希望被安置(因喜歡到處住朋友家), 有什麼方式可以強制安置她呢?
: : 原由: 我的學生L是國一女生,在小六時因父親逝世,改跟早已離婚的媽媽住
: : 媽媽的同居人(以下稱"叔叔") 有時會對L毛手毛腳,
: : 而且看L很不順眼,常藉故將L趕出家門,
: : L的媽媽也無力阻止, 就眼睜睜看著孩子被趕出去, 事後再約時間給L錢
: : 每次社工或老師介入跟媽媽談過,媽媽就會把L帶回家一陣子
: : 但過不久L可能又被趕出來, 或自己又翹家,又在外面到處亂住....
: : L因為常在外面遊蕩, 交友複雜, 也都蠻容易找到人收留她
: : L媽媽也不是不想要這孩子(都還會給她錢), 但始終不願離開"叔叔"
: : 而且只要有人願意收留L,她媽媽都同意....也不管對方是不是複雜危險
: : 我有請輔導老師通報社工申請安置, 但安置老是沒結果
: : 可能是在評估時孩子對於接受安置的意願不高
: : (但我問過L,其實是因為她愛玩,喜歡到處住朋友家, 不想被安置沒自由)
: : 其實紀錄上從國小開始就一直有嘗試要安置 沒成功....
: : 甚至國中後社工多次勸導她母親無效後, 還打算把案子結了...
: : (其中有一次總算孩子和母親都同意安置了
: : 結果孩子的姑姑說有意收養,所以就沒進行安置,但後來姑姑又因故搬到外地了)
: : 我真的非常擔心再這樣下去L早晚會出事
: : 叫她回家她是不願意的, 而且有叔叔在根本不安全,
: : 但讓她在外面到處住那些亂七八糟的朋友家
: : 真的怕她哪天被毒品控制了, 或"鬧出人命"了
: : 像這種颱風天想到她可能在外面亂晃,真的很忐忑
: : 我和輔導老師都跟她說過可以到老師家住, 但她一點都不想....
: : 想請教有沒有什麼辦法或管道或做法建議
: : 去push社福體系, 對這學生做強制安置??()
: : 謝謝!
: : ps. 別叫我問輔導室...就是他們搞不定才輪到我這導師上來po文求救.....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 From: 122.117.46.56
※ 編輯: bolove9start 來自: 122.117.46.56 (06/23 18:32)
這部分應該說每個安置中心不太相同,契約上面也不同,如果轉報高風險就不一定會收
※ 編輯: bolove9start 來自: 122.117.46.56 (06/23 21:13)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