依依快報!!! 現在的52台<紀錄台灣>會播出我製作的專題喔~ 要帶大家去連職棒球員也瘋狂的"蚵仔麵線"!
P.S.昨天的庭園PARTY上,米靈岸團隊中一位美女雕刻家,親手為我們雕刻了有自己名字的竹杯喔!! 我要好好珍藏起來:) 明天0900 1500的新聞見^_________^
同時也有14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255萬的網紅相信音樂BinMusic,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愛上了,沒有什麼是不可能。 就像蚵仔跟麵線,一個在海裡一個在陸地,最後竟然可以如此契合。 這首創作曲是與旺福小民的首次合作,輕柔的旋律配上簡單又溫暖的歌詞,以一把木吉他搭配琳誼的嗓音,詮釋出兩人世界相處時,最簡單又幸福的日常。 〈蚵仔麵線〉同時也是人氣電視劇《俗女養成記2》的重要插曲,為劇中的男...
「蚵仔麵線製作」的推薦目錄:
- 關於蚵仔麵線製作 在 新聞主播 吳依潔 Facebook
- 關於蚵仔麵線製作 在 蘿潔塔的廚房 Facebook
- 關於蚵仔麵線製作 在 報時光UDNtime Facebook
- 關於蚵仔麵線製作 在 相信音樂BinMusic Youtube
- 關於蚵仔麵線製作 在 相信音樂BinMusic Youtube
- 關於蚵仔麵線製作 在 Rosalina's Kitchen 蘿潔塔的廚房 Youtube
- 關於蚵仔麵線製作 在 [食譜] 蚵仔大腸麵線-在家做小吃- 看板cookclub 的評價
- 關於蚵仔麵線製作 在 郭主義食譜教你做蚵仔麵線食譜- YouTube 的評價
- 關於蚵仔麵線製作 在 【肥大叔】料好實在!口感滑順「蚵仔麵線」!煮出道地台灣味 的評價
- 關於蚵仔麵線製作 在 蚵仔麵線 - 求真百科 的評價
- 關於蚵仔麵線製作 在 紅麵線自製、紅麵線處理在PTT/mobile01評價與討論 的評價
- 關於蚵仔麵線製作 在 紅麵線自製、紅麵線處理在PTT/mobile01評價與討論 的評價
- 關於蚵仔麵線製作 在 古早味蚵仔麵線做法的味道與口感,愛料理、COOKPAD、PTT 的評價
- 關於蚵仔麵線製作 在 傳統道地「大腸蚵仔麵線」!蚵仔粒粒鮮甜飽滿,媲美排隊老店 的評價
蚵仔麵線製作 在 蘿潔塔的廚房 Facebook 八卦
三杯雞: 雖然人事物會隨著時間轉變,但傳統的美味會永遠存在
(好感人的故事啊~~~)
Youtube 同步播映中:https://youtu.be/9AkMXiP4f10
我年輕時曾在一家金融公司工作,當時住在公司附近一坪大的雅房,在那段下班看不到日光的日子裡,每天最大的慰藉就是晚上跟持家男一起吃晚餐及散步規劃未來。 一個對未來還有期待的人,即使當時有無論多苦,也都能堅持下去。
在那附近有一家傳統的台菜小吃店,老闆是一位老媽媽,她做的台菜很好吃,尤其是三杯雞,第一次知道三杯雞這道菜也是在那家店,她會端著裝三杯雞的小鍋子放在桌上後,再把蓋子掀開,用大湯匙把九層塔攪拌,那一刻馬上冒出濃濃的香氣,我跟持家男都愛上這種感覺,加上那裡的飯吃到飽,所以那家店的三杯雞成了我們的最愛。
去過幾次後,跟老媽媽也混熟了,原來她的子女都成家離開了,老公也不在了,只剩她一個人,所以她只要遇到熟客,就特別開心,話匣子打開就停不了,老人家其實只是要有人陪。
結婚之後,也搬離了那個小小的雅房,生活中經歷了一些風雨,心態轉變也跟那個曾在一坪大雅房奮鬥的年輕女孩不太一樣,儘管如此,仍然不時會去那家台菜店報到,畢竟那家店在我的青春歲月中,教會了我一件事: 在辛苦工作後,食物特別美味。
最後一次去那家店,是要跟老公一起出國念書的前夕,順便跟老媽媽道別,那天的三杯雞份量好像特別多呢XD。
之後遊學在外的學子,在失去後才特別珍惜,總是特別懷念家鄉的食物,在國外嘴饞的要命,怎麼吃不到臭豆腐、三杯雞、蚵仔麵線這種人間美味? 當時不會做菜的我也沒辦法重現家鄉美食XD
回國後沒多久,馬上去那家店報到,還沒走近,遠遠就看到那家老舊小吃店的外觀已經不見了,換成裝潢新穎,燈光明亮,服務生穿著制服的洋食店,我記憶中的那家店勒?
到現在每次做三杯雞,就會想起那家老店以及那位老媽媽,不知道她現在怎麼樣了? 只希望她一切安好。 時光飛逝,當外在事物都在轉變,我的思想也隨著時代改變,但是每當我品嘗一些傳統的料理,那個潛藏在我心中那個年輕女孩,總會不自覺跳出來,提醒我不要忘記曾經答應那個年輕自己要完成的事。
製作這個三杯雞影片,向我的年輕歲月致敬。
你也有屬於自己的「三杯情懷」故事嗎? 或是擁有獨家配方的三杯料理廚藝? 不妨也撰寫或拍攝下來,作個留念。
此外,作品還可以投稿上傳到「三杯料理故事大募集」活動網站參加徵選,獎項豐富,最高獎金10萬元~
活動目的是推廣台灣美食,讓海外人士藉由美食認識台灣。投稿活動到10月底為止,有興趣的,不要錯過喔!
活動官網: https://bit.ly/2zTjUWt
活動粉專: https://www.facebook.com/iSeeTaiwanDiscovery/
活動IG: https://www.instagram.com/iseetaiwandiscovery/
蚵仔麵線製作 在 報時光UDNtime Facebook 八卦
【你我的永和豆漿記憶】
永和豆漿在永和的原創店,你去過嗎?
生意鼎盛,尤其是消夜
舊時光裡沒有24小時連鎖超商
深夜裡想吃個燒餅喝碗豆漿
真的是搭計程車的車資比豆漿還貴
#永和好吃的還有很多
#店開不夜通宵營業
#驅寒妙品
#報時光UDNtime
日期:1978/09/23
圖說:台北市交通,永和清晨即景車輛行駛逆向車道,交通警察網開一面。
來源:聯合報
攝影:陳進榮
歷史新聞節錄
【1978-10-11/民生報/08版/餐飲】
南北各式點心早餐各有所長
【本報訊】港式、蘇式、北方飲茶之外,大小咖啡廳都賣西式早餐,三十五元至五十元之間,土司、火腿蛋、咖啡、果汁,一成不變,西式早餐最考究的是希爾頓飯店的早晨西式自助餐,菜式豐盛,二三知友,所費不多,足以增進友情,如偕情侶同餐,情調尤美。台北原始性的早點是豆漿大餅油條,本來豆漿店都開設在永和,為了要吃豆漿,不惜乘計程車長征,一套大餅油條,一碗豆漿,至多十幾元,車資卻要化一百多元。永和的豆漿店,它的特點是一天一夜廿四小時不歇,成為台北夜市觀光節目之一。自從「喜萬年」在忠孝東路開設以後,吃豆漿油條原始早點的不必捨近就遠了。最近市區內又陸續開了幾家,裝潢衛生都勝於永和。
【1978-02-25/聯合報/08版/萬象】
永和鎮上的小吃
豆漿、燒餅、油條 早已馳名大台北
油粿、肉羹、煎包 排隊立等蟹殼黃
【顧景唐】台北縣永和鎮與台北市不過半座中正橋之隔(北半橋屬北市。南半橋屬北縣),別看它地方雖小,十餘年來的發展卻很迅速,特別是小吃,種類繁多,物美價廉,且各有它的特出處,很值得做一個介紹。
過中正橋在頂溪站下車,行數十步,兩旁就是遠近馳名的豆漿店。
永和豆漿厚稠稠的,是它的特色,若干年前,端上一碗,浮面起衣,這種情形近年已較少見,雖然如此,永和的豆漿比起台北市或是其他地方那些淡薄得喝不出豆漿滋味的程度,還是勝上一籌。至於油條、燒餅由於調配得法,鬆脆適口,不黏牙齒,絕沒碱味,可說是老少咸宜。
每家除了歷史悠久的甜、鹹爐餅外,近年都有蔥油餅、蘿蔔絲餅和蛋餅的供應,此外加上小籠包、餃子等以增廣號召,花式上已不像過去那樣單純、保守。
永和豆漿還有一點與眾不同的特色,是打從傍晚六、七時起至翌日上午九、十時止,店開不夜,通宵營業,給那些夜戲晚歸以及影視、歌星、演員、舞女、新聞從業人員……等人不少方便,尤其隆冬季節,熱騰騰一碗下肚,確是驅寒妙品。
走前數十步,右為文化街、左為竹林路,這裡匯集不少南北口味的小吃店攤,包括冷熱飲,點心、如肉羹、肉圓、麵線、魷魚羹、粽子、湯圓、包子、餃子、兔肉、牛肉、螺肉、火鍋、海鮮……各式俱全,彷彿台中市中華路的縮影,其中比較特色的是文化街永和戲院前的蝦仁羹和蛋包蝦仁,花枝魷魚羹(兩種混合)。竹林路原十七巷口(中信公司附近對面)有個江浙籍的露攤,專烘蟹殼黃、有蔥油、芝麻二種,每天早上六至十時,下午三至六時各製作一次,每爐六十個,上下午各出一、二十爐,特點是質料道地,香甜酥口,風味佳美,所以攤內全家夫婦兒女動員;攤外顧客立候,雖沒有大排長龍,但每製一爐,瞬息即罄;也有一人包下一爐,常使後到者徒手而返,現在雖已漲到二元五角一只,十餘年來盛況始終不衰。
永和路(竹林路附近)大康西藥房隔壁有家不過半間店面專賣紅豆湯、綠豆湯的小店,他的紅豆經過一番挑選,甜濃適中,火候到家,不像一般偷工減料,看起來濃稠稠,其實是加了太白粉的紅豆湯,吃不出一點紅豆味來,另外粥拌豆和苦茶,也有其與眾不同處,是愛吃甜點的老永和常喜光顧的地方。
復興街口華南銀行旁邊有個專賣油粿(芋艿和米粉製成的圓糕)的小攤,別看它到處有售,是浸在油鍋中文火慢煎瞧不入眼的點心,由於配料合宜,吃起來香噴噴的極有風味,很多常臨的老顧客,於裹腹充飢之餘,還要包幾個回去帶給家人甚至餽送親友哩。
隔壁小攤的蒸排骨,也是上菜市場主婦們喜歡解饞的所在,一到晚上,同一地點,代之而起的是個專賣各種蛇肉、蛇丸、蛇粉和蛇湯的攤子,可以說是永和最早、最久的獨門生意(現在樂華戲院對面也開了一家大店)。
仁愛街永和路口,有家店面不大的板鴨店,除了門市零售外,還兼代客燒烤、油淋、鹽水雞鴨,工候到家,味鮮肉嫩,鹹淡也適中。
仁愛街的右邊(原郵局對面),聚集了許多當歸鴨、當歸羊肉、鵝肉擔、海鮮等小吃攤,也是消夜、充飢的好去處。
一路前行,鄰近教會中和堂,近年開了家揚州食堂「味和園」,以硝肉、乾絲、豆沙鍋餅見長,干絲作料講究,滋味鮮美,鍋餅別有風味、硝肉也頗不惡。缺點是必須耐心等候,急性子和有事在身的人不宜作座上客。
樂華戲院對面(永和國劇社樓下)有一家賣生煎包的上海飯店,包的全是瘦肉,較之時下只見白菜和肥肉的生煎包子,確有霄壤之別;這家的油豆腐線粉湯也不賴,為便利上班人員進早點,早上特在戲院門口加設一攤供應。豆沙粽子的豆沙,全是炒製的真正純紅豆,非常可口。
肉粽也是揀選上肉醃製數天後才包,所以非常入味,絕非一般急就章浸泡醬油後即行包製的鮮肉粽所可同日而語。樂華戲院旁邊有個出售肉圓、魷魚羹、四神湯的小攤,營業不錯,其實隔壁巷子內類似的小吃店何止五、六家,但是生意可就比不上這個露攤熱鬧了。
樂華戲院的後門旁(自強路站下車的右邊巷子內)有幾家小吃店攤,其中最叫座的要算香肉,牌子很老,幾乎終年有賣,經常可以看到人們一杯在手,嚼皮吐骨,其樂陶陶。要吃香肉,中山路、保平路上也有公開寫出招牌的,目前售價每碗三十元,火鍋六十元,香肉的來源是否有問題(如經過毒殺等等),筆者不敢保證,有意嚐試的吃客,請你自己鄭重考慮。
每屆夜晚,保福路一段是各種地攤薈集之區,熙來攘往,摩肩接踵,絡繹不絕,其中有家專賣赤肉湯圓(帶有五香味的瘦豬肉湯糰)和芝麻湯圓的小店,祇要你走過,經常可以見到陳列著三、四十碗預先置就作料的湯碗,準備隨時將已經煮熟的湯圓,滾熱後供應顧客(唯恐臨時忙不過來),純粹台省口味,風味絕佳。
如果你搭二三八號公車或公路車去南勢角或中和鄉,在永和路站下車,對面有家餛飩大王,他們家的大餛純,堪與中華商場二樓的老牌溫州餛飩媲美;還有豆沙蟹殼黃,香酥甜美,恰到好處,算得上獨步永和。
福和路永和路口,有兩家毗鄰而居的吃食店:一是天津肉餅和肉粥,每種六元,調味得宜,食量不大的人,一個肉餅、一碗肉粥,十二元錢就可吃飽,稱得上價廉物美。一是隔壁孫東寶鐵板牛排、豬排(其實與台北中山北路某條巷子內的孫東寶扯不上關係)不過火候到家,不像有些店家烤得老老的咬它不開。
福和路中正路口有家掛著「雞肉飯」大招牌的小吃店,供應蚵仔煎、雞肉飯、肉飯、魚圓燙、肉羹、豬血湯………售價為五元至十三元,純粹台省口味,吃客用流不息,看似便宜,其實每種吃下來,一算數十元,胃口大的老饕也許肚皮還難填飽哩!
福和路上有家裝璜得很古典型的餅舖,綠豆糕、花生糕、杏仁糕、豆沙、豆蓉小月餅、老婆餅、雞油餅、盲公餅、核桃酥、鮑魚酥、還有每屆中秋的各式月餅……純粹廣東風味,十年前開設在中正路大新巷口,名既不彰、店也不大,由於製作精良,信用保證,始終如一(毫不減味),現在產品遍及台北市各區大小食品店(而且還有仿製品一較短長),那位由港來台打天下的中年女主人,終日周旋於店堂、顧客間,經營有方,業已名遂利就,成了富婆啦!
蚵仔麵線製作 在 相信音樂BinMusic Youtube 的評價
愛上了,沒有什麼是不可能。
就像蚵仔跟麵線,一個在海裡一個在陸地,最後竟然可以如此契合。
這首創作曲是與旺福小民的首次合作,輕柔的旋律配上簡單又溫暖的歌詞,以一把木吉他搭配琳誼的嗓音,詮釋出兩人世界相處時,最簡單又幸福的日常。
〈蚵仔麵線〉同時也是人氣電視劇《俗女養成記2》的重要插曲,為劇中的男女主角點綴難人可貴的愛情!
🎶《青春集 Daisy》全專輯立即聽:https://ring.lnk.to/Daisy
🎶 追蹤 Ring 琳誼:https://linktr.ee/01.ring
【青春集 Daisy】
一本《青春集 Daisy》記錄下屬於你、我、他的那些青春回憶。
琳誼 Ring 首張迷你專輯《青春集 Daisy》,
收錄了兩首新曲及四首經典翻唱,
除了琳誼 Ring首度公開的自創曲外,
也將四首經典作品加入木吉他、電子樂、管樂等不同元素,
將經典重新詮釋成屬於自己的樣子。
🛒《 青春集 Daisy》實體專輯購買連結:
▸ 相信音樂線上購物:https://bit.ly/2XzL0As
▸ 博客來:https://bit.ly/3CVMrcI
▸ 誠品音樂:https://bit.ly/3k4Ifih
▸ 五大唱片:https://bit.ly/2W00cGa
▸ 佳佳唱片:https://bit.ly/2XxXNU2
▸ 滾石音樂:https://bit.ly/3AMcMbd:
#蚵仔麵線 #俗女養成記2 #琳誼01ring #旺福小民
#青春集 #全專輯數位上線
【蚵仔麵線 Oysters Love Noodles】
作詞/作曲:姚小民
蚵仔跟麵線 一個愛藏水 一個愛日頭曬乾
生活不相同 想不到結果變得這麼密
親像你跟我 本來不認識 現在鬥陣底這
你想要聽歌 我就彈吉他 唱歌給你聽
我跟你就親像是蚵仔麵線
無味的人生若是有你就香
我若覺得孤單 都有你陪我
原來歡喜是這麼簡單
我跟你就親像是蚵仔麵線
無味的人生若是有你就香
現在我才知道 我不是一個人
有蚵仔就有麵線
這個世界 有我沒我 看來攏沒差
但是有你 陪我唱歌 安怎都快活
我的人生 有你陪伴 雖然也會怕
但是沒你 我不知道 我可以做啥
我跟你就親像是蚵仔麵線
無味的人生若是有你就香
我若覺得孤單 都有你陪我
原來歡喜是這麼簡單
我跟你就親像是蚵仔麵線
無味的人生若是有你就香
現在我才知道 我不是一個人
有蚵仔就有麵線
現在我才知道 我不是一個人
有蚵仔就有麵線
【音樂製作團隊】
作曲 Composer:姚小民
作詞 Lyrics:姚小民
製作人 Producer : 陳建良 Eric Chen
編曲 Arranger : 姚小民 Xmin / 葉世康 Sam Yip / 盧鈞右 Lu Chun Yu
吉他 Guitar : 葉世康 SamYip
錄音、混音師 Recording & Mixing Engineer:陳建良 Eric Chen @Wonder Studio
【影像製作團隊】
製作公司|傻子才拍電影工作室有限公司
導演 Director|大傻
製片 Producer|陳松麟
攝影師 Photography|大傻
跟焦手 Focus Puller|林耕德
燈光師 Gaffer|陶龍海
燈光助理 Best Boy|林純賢
美術 Art Director|王牧薇
現場製片 On-set Production Manager|曾珮涵
剪輯/調光 Editor/Colorist|大傻
手寫字 Font|郭妮昕
特效 VFX|666 studio
特別感謝|阮家古厝(金德興中藥舖)
‥‥訂閱‧相信‥‥‥‥‥‥‥‥
▶ 訂閱相信音樂YouTube官方頻道
– MV首播、新歌搶先聽、獨家花絮
http://bit.ly/YTBinMusic
按讚相信音樂官方FB Like on Facebook
– 官方訊息公佈、即時照片
https://www.facebook.com/ibinmusic
蚵仔麵線製作 在 相信音樂BinMusic Youtube 的評價
「 回憶中的錄⾳帶 ⼀聲⼜⼀聲
不知道離開我的你 有好嗎 」
青春回憶就像錄音帶一樣,隨著時間流逝已逐漸被淡忘,
不再是人人手上都會出現的東西,只剩念舊的人偶爾會想起。
《錄音帶》是琳誼第一首作曲的歌,在同一張專輯中,二次與旺福小民展開這首歌的填詞合作。
當初在寫這首歌時,想的就是逝去的青春,歌曲中可以聽到按下錄音機的音效,想讓人有種跟著一捲錄音帶來場時空回憶旅行的感覺。
【青春集 Daisy】
一本《青春集 Daisy》記錄下屬於你、我、他的那些青春回憶。
🎶 琳誼首張EP《青春集 Daisy》立即聽:https://ring.lnk.to/Daisy
🎶 追蹤 Ring 琳誼:https://linktr.ee/01.ring
🛒《青春集》實體專輯購買連結:
▸ 相信音樂線上購物:https://bit.ly/2XzL0As
▸ 博客來:https://bit.ly/3CVMrcI
▸ 誠品音樂:https://bit.ly/3k4Ifih
▸ 五大唱片:https://bit.ly/2W00cGa
▸ 佳佳唱片:https://bit.ly/2XxXNU2
▸ 滾石音樂:https://bit.ly/3AMcMbd
#錄音帶 #琳誼01ring #青春集 #首張EP發行
#五月天阿信 #旺福小民
▍錄音帶Memory Tape
詞:姚小民
曲:琳誼 Ring
咱的青春親像錄⾳帶
我聽著那時候那⾸歌
回憶中的錄⾳帶
⼀聲⼜⼀聲
不知道離開我的你 有好嗎
睡不落的暗暝
想起過去
現在的你在哪裡
⽢有親像我這麼想你
過去已經過去
我不是我你不是你
青春的照片笑到未喘氣
怎會這麼古錐
咱的青春親像錄⾳帶
找無錄⾳機可以來聽
那個時候你跟我
無論要衝啥
雨風再⼤你我什麼都不驚
我活過有你的⽣活
我聽著那時候那⾸歌
回憶中的錄⾳帶
⼀聲⼜⼀聲
不知道離開我的你 有好嗎
睡不落的暗暝
想起過去
現在的你在哪裡
⽢有親像我這麼想你
過去已經過去
我不是我你不是你
青春的照片笑到未喘氣
怎會這麼古錐
咱的青春親像錄⾳帶
找無錄⾳機可以來聽
那個時候你跟我
無論要衝啥
雨風再⼤你我什麼都不驚
我活過有你的⽣活
我聽著那時候那⾸歌
回憶中的錄⾳帶
⼀聲⼜⼀聲
不知道離開我的你 有好嗎
睡不落的暗暝
【音樂製作團隊】
作曲 Composer:琳誼 Ring
作詞 Lyrics:姚小民
製作人 Producer:五月天阿信 Mayday Ashin
編曲 Arrangement:余竑龍 RedDragon
木吉他編寫 Acoustic Guitar Arrangement:葉世康 Sam Yip / 余竑龍 RedDragon
木吉他 Acoustic Guitar:葉世康 Sam Yip
電吉他:余竑龍 RedDragon
和聲演唱&編寫 Backing Vocal & Arrangement:沈書帆 Shu Shu
混音師 Mixing Engineer:黃士杰 Jay Huang
製作執行 Production Assistant:詹宏業 Ryan Chan / 江昆餘 Ken Chiang
【影像製作團隊】
製作公司|傻子才拍電影工作室有限公司
導演 Director|大傻
製片 Producer|陳松麟
攝影師 Photography|大傻
跟焦手 Focus Puller|林耕德
攝影助理 Photography Assistant|蕭順源
燈光師 Gaffer|陶龍海
燈光助理 Best Boy|林純賢、王敬璞
美術指導 Production Designer|張峻嘉
美術 Art Director|王牧薇
美術助理 Assistant Art|張馨鞠
現場製片 On-set Production Manager|曾珮涵
剪輯/調光 Editor/Colorist|大傻
手寫字 Font|郭妮昕
場務公司|子洋企業有限公司
場務 Field Service|劉泓毅、葉庭君
特效 VFX|666 studio
特別感謝|朱宥丞、吳以涵
‥‥訂閱‧相信‥‥‥‥‥‥‥‥
▶ 訂閱相信音樂YouTube官方頻道
– MV首播、新歌搶先聽、獨家花絮
http://bit.ly/YTBinMusic
按讚相信音樂官方FB Like on Facebook
– 官方訊息公佈、即時照片
https://www.facebook.com/ibinmusic
蚵仔麵線製作 在 Rosalina's Kitchen 蘿潔塔的廚房 Youtube 的評價
記憶中的三杯雞。
食在有趣 - 三杯料理 故事大募集
徵件主題:我的完美三杯料理
組別:圖文組、影像組
徵件期間:2018年9月7日-10月30日
「最高獎金10萬元!」
更多資訊請上:
官方網站:2018台灣三杯料理故事大募集
FB搜尋 :台灣特色 故事大募集
IG搜尋:@iseetaiwandiscovery
#####
我的三杯雞小故事!
雖然人事物會隨著時間轉變,但傳統的美味會永遠存在。
我年輕時曾在一家金融公司工作,當時住在公司附近一坪大的雅房,在那段下班看不到日光的日子裡,每天最大的慰藉就是晚上跟持家男一起吃晚餐及散步規劃未來。 一個對未來還有期待的人,即使當時有無論多苦,也都能堅持下去。
在那附近有一家傳統的台菜小吃店,老闆是一位老媽媽,她做的台菜很好吃,尤其是三杯雞,第一次知道三杯雞這道菜也是在那家店,她會端著裝三杯雞的小鍋子放在桌上後,再把蓋子掀開,用大湯匙把九層塔攪拌,那一刻馬上冒出濃濃的香氣,我跟持家男都愛上這種感覺,加上那裡的飯吃到飽,所以那家店的三杯雞成了我們的最愛。
去過幾次後,跟老媽媽也混熟了,原來她的子女都成家離開了,老公也不在了,只剩她一個人,所以她只要遇到熟客,就特別開心,話匣子打開就停不了,老人家其實只是要有人陪。
結婚之後,也搬離了那個小小的雅房,生活中經歷了一些風雨,心態轉變也跟那個曾在一坪大雅房奮鬥的年輕女孩不太一樣,儘管如此,仍然不時會去那家台菜店報到,畢竟那家店在我的青春歲月中,教會了我一件事: 在辛苦工作後,食物特別美味。
最後一次去那家店,是要跟老公一起出國念書的前夕,順便跟老媽媽道別,那天的三杯雞份量好像特別多呢XD。
之後遊學在外的學子,在失去後才特別珍惜,總是特別懷念家鄉的食物,在國外嘴饞的要命,怎麼吃不到臭豆腐、三杯雞、蚵仔麵線這種人間美味? 當時不會做菜的我也沒辦法重現家鄉美食XD
回國後沒多久,馬上去那家店報到,還沒走近,遠遠就看到那家老舊小吃店的外觀已經不見了,換成裝潢新穎,燈光明亮,服務生穿著制服的洋食店,我記憶中的那家店勒?
到現在每次做三杯雞,就會想起那家老店以及那位老媽媽,不知道她現在怎麼樣了? 只希望她一切安好。 時光飛逝,當外在事物都在轉變,我的思想也隨著時代改變,但是每當我品嘗一些傳統的料理,那個潛藏在我心中那個年輕女孩,總會不自覺跳出來,提醒我不要忘記曾經答應那個年輕自己要完成的事。
製作這個三杯雞影片,向我的年輕歲月致敬。
你也有屬於自己的「三杯情懷」故事嗎? 或是擁有獨家配方的三杯料理廚藝? 不妨也撰寫或拍攝下來,作個留念。
此外,作品還可以投稿上傳到「三杯料理故事大募集」活動網站參加徵選,獎項豐富,最高獎金10萬元~
活動目的是推廣台灣美食,讓海外人士藉由美食認識台灣。投稿活動到10月底為止,有興趣的,不要錯過喔!
活動官網: https://bit.ly/2zTjUWt
活動粉專: https://www.facebook.com/iSeeTaiwanDiscovery/
活動IG: https://www.instagram.com/iseetaiwandiscovery/
★喜歡我創作的料理影片嗎?不要忘了訂閱我的頻道喔~
https://www.youtube.com/channel/UCcb9uxCoIgw7RQjQnlgd0Xw
追蹤我的FACEBOOK: https://www.facebook.com/rosalinakitchen/
#三杯雞 #三杯料理 #台灣料理
蚵仔麵線製作 在 郭主義食譜教你做蚵仔麵線食譜- YouTube 的八卦
美食鳳味郭主義食譜,教你做傳統味道的 蚵仔麵線 食譜。annion.kingbig.idv.tw/d-food/ ... <看更多>
蚵仔麵線製作 在 【肥大叔】料好實在!口感滑順「蚵仔麵線」!煮出道地台灣味 的八卦
蚵仔麵線 也算一道經典台灣小吃做法其實不難,不過需要一點前置作業只要有耐心好好的準備,絕對是第一次就上手啦~自己煮的 麵線 , 蚵仔 放幾顆就放幾顆咬 ... ... <看更多>
蚵仔麵線製作 在 [食譜] 蚵仔大腸麵線-在家做小吃- 看板cookclub 的八卦
大家好,我是野和尚
最近武漢肺炎在台灣疫情升溫了
希望大家好好戴口罩、沒事別出門
儘可能跟在島上的人們一起,把疫情控制下來
之後儘速去打疫苗吧
希望台灣可以跟別的國家在一樣的期程
完成疫苗的覆蓋率
好了,關心完時事來關心我被取消的一堆工作跟薪水(不是)
來看一下這次的圖文:https://reurl.cc/2bx6lX
因為疫情三級警戒的關係
很多餐飲店家都沒開或是只能外帶
雙北的夜市也全面暫停
喜歡吃小吃的人,可能在這段時間選擇會大大減少
但真的忍不住時,還是可以自己做啊!
搞不好可以開發出自己另一條技能樹呢
我之前寫過的小吃食譜有興趣的可以點來瞧瞧
【食譜】手切冰糖滷肉飯
【食譜】自製肉羹
【食譜】懷念台灣味 香噴噴雞肉飯
我還以為我做過很多台灣小吃
沒想到寫過的只有這三個
這陣子有機會好像可以慢慢加一些上來
今天要分享的是大腸蚵仔麵線
年初開始在朋友的推坑下我加入了一個臉書社團叫做蚵仔麵線神教
然後就常常興起想吃麵線的念頭
當然還有想做麵線的念頭
(這碗就是我自己做的麵線,看起來跟外面的已經很像了吧)
科普一下
台灣的麵線小吃,比較特別的是使用了紅麵線
與一般賣場容易買到的素白麵線略有不同
紅麵線是將白麵線曬乾後烘焙,讓麵線的澱粉產生梅納反應
也就是像烤肉一樣烤到赤赤
質變後的麵線因為梅納反應改變了香氣及一些味道
也使麵線中的麵筋形成更穩定的結構
然後因為烘焙水份也變得更少
因此紅麵線會比白麵線更耐煮,吃起來的口感也多了些嚼勁
(是說麵線這麼細…我常常不小心就吞了下去)
因為多了這些工序
因此紅麵線的價格自然也會比白麵線貴
味道比較強烈所以一般人比較少使用
也造成市面上不太好買
大多都是B2B賣給店家的業務用大包裝比較多
這又更造成了家用份量的紅麵線不好找
就工序來看
我們有沒有可能在家裡自己把白麵線烘成紅麵線呢?
當然有可能啊!
不過我還沒這麼做,哈哈哈
因為一開始只是想煮大腸蚵仔麵線
google了一下台北哪裡買得到紅麵線
找到大稻埕的店家買了一大包…
可能要吃很久才能吃完了
(在大稻埕買的紅麵線,這已經是吃了快一半的量,剩下的應該還有十多碗)
對我來說麵線本體分為三個結構
湯頭、麵線本身、調味
此外的料頭像是大腸、蚵仔、魚酥之類
或是調料像是蒜泥、辣椒、香菜等
都可以隨個人喜好增加
湯頭其實也可以分為葷素
葷湯頭可以用豬骨或雞骨來熬
素湯頭則是各種蔬菜
這個細講下去可以分十集在netflix上播了
這邊先跳過湯頭基底熬製的部份
有興趣的朋友可以看看我過去的文章
【私廚手記】三十人份舞台劇後台拉麵開伙,附兩道日式小菜食譜
【食譜】自製拉麵湯頭–豚雞鹽味叉燒拉麵
【分享】自製麻辣鍋底
【食譜】金庸菜單–好逑湯
【食譜】極濃!伊比利豬骨白菜湯
【食譜】偽.日式梅子湯雞素麵
【食譜】四川清湯菜–雞豆花
很多都是跟拉麵相關
因為拉麵也是很注重湯頭的一種料理
不過對於麵線只要看基礎的湯頭熬製就可以了
加許多香料的湯頭可以做麵線湯頭的創意想法
但要像小吃的麵線,還是有些慣用的輔料的
我覺得加入柴魚、昆布、蝦米、紅蔥頭這四樣
就會很像外面的麵線味道了
如果想吃素的,至少要加昆布,另外用香菇來增加鮮味
想加醬油調味也可以
但我個人不會加多,因為麵線本身其實有鹹了
(第一次煮麵線,右邊在煮湯左邊煮麵線,但其實不用這麼麻煩,我只是怕麵線不夠熟)
配料的部份
大腸的滷製方式很多,我今天使用的食譜儘供參考
重點是要洗乾淨
蚵仔則是新鮮佳,要不要裹粉各有人喜歡
除了上面的經典配料外
魚酥、肉羹、小卷什麼的
都可以看個人喜好加入
(這是我去別的店家吃的澎湃的麵線,有魚酥、芋頭貢丸、豬肚、小腸)
調料的經典則是醋、蒜泥、辣椒、香菜
但全部都可以省略,看個人口味
然後各種調料也可以換成更好的東西
例如紅醋、陳醋、五印醋味道就各有不同
(我吃過的男子漢麵線(在三重)就有兩種醋可以選擇)
蒜泥則是產季跟風乾過的味道會有些不同(主要是水份差異)
辣椒則是生醬、炒製過的醬、混合過的醬味道也不一樣
香菜倒是比較單純一些,但也有人換成九層塔
盤點上面這些囉嗦的麵線結構
就可以知道其實這份小吃中可以調整出自己風格的地方真的非常多
無怪有人想把麵線當成拉麵一樣研究
更不用說我們總是有一碗心裡覺得好吃的麵線味道了
食譜的構思沒有一定的規則
在設計時可能有點複雜
但執行起來倒是相對簡單
如果看到我很多都寫適量
是因為我真的不知道你想要什麼味道呀
包括我自己在做的時候
都只是粗抓沒有測量,還請見諒
【麵線】
食材
紅麵線 約100-150克(煮了之後會澎脹)
原味高湯 約800cc(指雞湯、豬湯、蔬菜湯等沒有調味過的單純高湯)
柴魚 約5-15克(市售小包裝2-3包量)
昆布 一片約手掌大小(乾昆布)
蝦米 約10-15隻(可省略,要用的話建議用金鉤蝦,不要用蝦皮)
蝦皮 約半碗(若要用蝦皮,份量要增加)
紅蔥頭 約1顆切碎 (可省略)
紅蔥酥 一大匙
醬油 少許
糖 少許(可不用)
太白粉 約一大匙
滷大腸 看你想吃多少
鮮蚵 看你想吃多少
太白粉 適量
蒜泥、辣椒醬、香菜、醋 適量
做法:
1、麵線用冷水泡軟,第一泡的水倒掉
加入第二泡冷水,泡著麵線備用
2、冷高湯放入昆布、蝦米,紅蔥酥小火煮滾
煮滾後放入柴魚,將柴魚都浸泡在水面下後關火
蓋上蓋子悶約五分鐘
將高湯料瀝起,保留乾淨高湯
3、將麵線從水中瀝起加入高湯中
可以中大火煮至你要的水量
(這也是第一次煮,犯了一個天大的錯誤,沒有把高湯料撈起來就丟麵線下去)
(一失手,就沒救了…要嚐試的朋友切記啊)
4、另起一鍋水,煮開
鮮蚵沾裹太白粉後入水煮熟後撈起備用
5、另取一小碗,將太白粉用適量冷水調勻
(拌開後稀稀的即可)
邊攪拌麵線邊倒入太白粉水勾芡
調整到自己喜歡的濃度即可
調整的方式:一次不要下太多太白粉水
如果太稀就再下一些
應該十多秒濃稠度就會改變了
(後來再煮就記得把高湯料撈出來,這鍋清麵線看起來就舒服多了)
6、試味道,看是否用醬油、鹽調味
7、放入配料滷大腸、鮮蚵之類的
這些都另外處理完後再放入回溫即可
8、盛碗,加入調料蒜泥、辣椒、香菜、醋之類就可以吃囉~
滷大腸做法
1、大腸洗淨不切
2、鍋中放入醬油、五香粉、糖
3、加入淹過大腸
4、我自己會再切一些洋蔥、蘿蔔
6、開電鍋,放兩杯水蒸
7、蒸完後放涼,放入進箱浸泡一晚才會入味
8、要用多少切多少即可
(我之前滷的大腸)
講起來很複雜,每部份都可以衍生出一篇文章
但做起來其實滿容易
吃起來真的跟外面賣的七八分像啦
不信的話試看看啊!
(文末再放上一碗加了皮蛋的,皮蛋其實滿搭的耶)
--
我的部落格 https://immigo.pixnet.net/blog
野和尚粉專 https://www.facebook.com/eatoversea/
IG可以搜尋 immigoyang
在廚房,我是半路出家的野和尚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來自: 39.12.69.39 (臺灣)
※ 文章網址: https://www.ptt.cc/bbs/cookclub/M.1621609045.A.00D.html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