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重有好多好吃的麵線,每個人都有一家心中最好吃的麵線,但即便如此偶爾還是會換換口味吃其他家,畢竟每家都有每家的特色。
鄰近台北橋的這家麵線,受到許多當地人的愛戴,也有不少人特地從外地前來品嚐,風味不錯,蚵仔跟大腸也都處理的很乾淨,還可單點吃個過癮。
#三重美食 #三重小吃 #麵線
同時也有13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119萬的網紅Rosalina's Kitchen 蘿潔塔的廚房,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記憶中的三杯雞。 食在有趣 - 三杯料理 故事大募集 徵件主題:我的完美三杯料理 組別:圖文組、影像組 徵件期間:2018年9月7日-10月30日 「最高獎金10萬元!」 更多資訊請上: 官方網站:2018台灣三杯料理故事大募集 FB搜尋 :台灣特色 故事大募集 IG搜尋:@iseetaiwand...
蚵仔麵線特色 在 黃偉哲 Facebook 八卦
#田媽媽為你上好食
#田媽媽不是田家媽媽
#全台最多田媽媽在台南
你一定在路上看過田媽媽餐廳的招牌,但你知道田媽媽其實不姓田嗎?甚至,「田媽媽」根本不是一個人,而是一個「有家的味道」的品牌。
田媽媽是一群有著堅強毅力與創業精神農家婦女的代稱。過去,很多農村婦女一面得忙農務,又得想辦法補貼家用,但鄉村地區資源稀少,為了推廣在地產業特色,農委會召集各地農家婦女成立「田媽媽」作為共同品牌,運用每一位「田媽媽」的所學及專長,結合在地農產特色,設計統一的LOGO形象,撐起一個有「媽媽味」的品牌。
從5家田媽媽一路拓展到破百家,每一道菜,都有屬於一個田媽媽的故事;偉哲今天想先和大家分享台南的13家田媽媽,當然,台南不只這13家好味道,其他的得靠大家繼續幫偉哲補充介紹。
村長庭園咖啡
獨門招牌特色咖啡排骨、咖啡豬腳、咖啡雞湯,把自家種植的咖啡入菜,濃稠咖啡醬在嘴中帶出咖啡苦香和甘甜,保留排骨和豬腳的軟嫩及膠質,又中和了油膩感,增加清甜香氣。
(📍東山區高原里100之9號)
臺江美食棧
遊完四草綠色隧道後的聚餐好去處。招牌蚵仔麵線、鮮蝦炒飯、炸蚵酥、蛤蜊絲瓜都是必點好料,老闆自家就有養殖蚵仔,用料不手軟,顆顆新鮮肥美,份量足夠,適合多人合餐。(📍安南區大眾路360-6號)
田媽媽菱成粽藝坊
使用日曬稻米、五穀雜糧、蓮子及官田盛產的菱角為粽子材料,改善傳統糯米粽熱量高又不好消化的問題,兼顧養生和營養,每一顆粽子都包藏著官田人對土地的關懷深情。(📍官田區烏山頭里81~6號)
柳營農會田媽媽乳香廣場
融合在地新鮮直送鮮奶,加入包子及饅頭內,鮮奶饅頭不加任何一滴水,純鮮乳製成,麵皮咀嚼後有淡淡奶香。喜歡奶香的奶茶控,推薦鮮奶茶。(📍柳營區柳營路二段77號)
田媽媽 長盈海味屋
來到北門必嚐虱目魚料理,在地漁家的魚貨現點現做,除了特別的三杯虱目魚香腸,吃起來比一般香腸彈牙外,香煎魚菲力和魚肚也是必點招牌,豐富油脂在嘴中化開,唇齒留香。再加上假日限定的黑糖粉粿冰,就是最讓人懷念的好滋味。(📍北門區484號)
田媽媽「采竹香食堂」
清脆鮮甜帶有Q度的筍子,是龍崎特殊土壤種植出來的口感,這裡的餐點都是由家政媽媽、產銷班班員攜手研發。其中箨龍思香是將新鮮綠竹筍結合焗烤,由起司帶出綠竹筍的清甜;另一道箨龍香飯以蝦米、香菇爆香,再與新鮮綠竹筍和肉絲拌炒燜煮,這些料理就是遊客最讚不絕口的古早味。(📍龍崎區崎頂村7鄰新市子223號)
田媽媽官豐美食餐廳
官田在地常見的菱角料理手法是紅燒,剝殼後的菱角肉與豬腳或排骨結合料理, 讓菱角豐富的澱粉飽吸濃郁湯汁,或是酥炸成菱角酥,配上家常的紅蘿蔔炒蛋、豆乾大腸或炒高麗菜,少油少鹽的田園家常菜,保留食材的原汁原味。(📍官田區隆田村文化街25號)
北門嶼輕食風味餐廳
虱目魚雙人套餐是店家的招牌餐點,無刺的虱目魚讓人吃起來過癮無負擔,搭配豐富新鮮的配菜,一不小心就把白飯搭著吃光。另一道甘露煮虱目魚則是鹹中帶甜,也是遊客來此必點的佳餚。(📍北門區北門里1鄰3號之5)
南屏休閒農業村 王家燻羊肉
選擇2至3年的本土野放山羊,加入米酒及多種中藥放入甕裡,再以黏土封口,倒入稻殼點燃燜燒一天一夜,燻出的羊肉色澤深紅、香濃,肉質入口即化。店裡也有放山雞、番鴨料理。(📍龍崎區土崎里烏樹林34號)
仙湖農場官方粉絲團
以傳統技法烘焙桂圓乾,其中龍眼花鮮奶茶帶有龍眼蜜的香氣,另一道啤酒烤雞和野菜鍋也都是農場的熱門料理,不過因為較耗時,建議先打電話詢問預約。(📍東山區南勢里大洋6-2號)
大坑休閒農場 ‧ Dakeng Leisure Farm
「焗烤鮮蝦地瓜」和「菠蘿蜜汁雞」都是農場的創意料理。以蝦仁搭配烤地瓜,讓兒時的焢窯蕃薯多了一點時尚感。菠蘿蜜汁雞則是以自家飼養的土雞腿酥炸後,加入酸甜鳳梨翻炒,撒上芝麻,甜中帶酸十分開胃。(📍新化區大坑里82號)
蚵仔麵線特色 在 報時光UDNtime Facebook 八卦
【你我的永和豆漿記憶】
永和豆漿在永和的原創店,你去過嗎?
生意鼎盛,尤其是消夜
舊時光裡沒有24小時連鎖超商
深夜裡想吃個燒餅喝碗豆漿
真的是搭計程車的車資比豆漿還貴
#永和好吃的還有很多
#店開不夜通宵營業
#驅寒妙品
#報時光UDNtime
日期:1978/09/23
圖說:台北市交通,永和清晨即景車輛行駛逆向車道,交通警察網開一面。
來源:聯合報
攝影:陳進榮
歷史新聞節錄
【1978-10-11/民生報/08版/餐飲】
南北各式點心早餐各有所長
【本報訊】港式、蘇式、北方飲茶之外,大小咖啡廳都賣西式早餐,三十五元至五十元之間,土司、火腿蛋、咖啡、果汁,一成不變,西式早餐最考究的是希爾頓飯店的早晨西式自助餐,菜式豐盛,二三知友,所費不多,足以增進友情,如偕情侶同餐,情調尤美。台北原始性的早點是豆漿大餅油條,本來豆漿店都開設在永和,為了要吃豆漿,不惜乘計程車長征,一套大餅油條,一碗豆漿,至多十幾元,車資卻要化一百多元。永和的豆漿店,它的特點是一天一夜廿四小時不歇,成為台北夜市觀光節目之一。自從「喜萬年」在忠孝東路開設以後,吃豆漿油條原始早點的不必捨近就遠了。最近市區內又陸續開了幾家,裝潢衛生都勝於永和。
【1978-02-25/聯合報/08版/萬象】
永和鎮上的小吃
豆漿、燒餅、油條 早已馳名大台北
油粿、肉羹、煎包 排隊立等蟹殼黃
【顧景唐】台北縣永和鎮與台北市不過半座中正橋之隔(北半橋屬北市。南半橋屬北縣),別看它地方雖小,十餘年來的發展卻很迅速,特別是小吃,種類繁多,物美價廉,且各有它的特出處,很值得做一個介紹。
過中正橋在頂溪站下車,行數十步,兩旁就是遠近馳名的豆漿店。
永和豆漿厚稠稠的,是它的特色,若干年前,端上一碗,浮面起衣,這種情形近年已較少見,雖然如此,永和的豆漿比起台北市或是其他地方那些淡薄得喝不出豆漿滋味的程度,還是勝上一籌。至於油條、燒餅由於調配得法,鬆脆適口,不黏牙齒,絕沒碱味,可說是老少咸宜。
每家除了歷史悠久的甜、鹹爐餅外,近年都有蔥油餅、蘿蔔絲餅和蛋餅的供應,此外加上小籠包、餃子等以增廣號召,花式上已不像過去那樣單純、保守。
永和豆漿還有一點與眾不同的特色,是打從傍晚六、七時起至翌日上午九、十時止,店開不夜,通宵營業,給那些夜戲晚歸以及影視、歌星、演員、舞女、新聞從業人員……等人不少方便,尤其隆冬季節,熱騰騰一碗下肚,確是驅寒妙品。
走前數十步,右為文化街、左為竹林路,這裡匯集不少南北口味的小吃店攤,包括冷熱飲,點心、如肉羹、肉圓、麵線、魷魚羹、粽子、湯圓、包子、餃子、兔肉、牛肉、螺肉、火鍋、海鮮……各式俱全,彷彿台中市中華路的縮影,其中比較特色的是文化街永和戲院前的蝦仁羹和蛋包蝦仁,花枝魷魚羹(兩種混合)。竹林路原十七巷口(中信公司附近對面)有個江浙籍的露攤,專烘蟹殼黃、有蔥油、芝麻二種,每天早上六至十時,下午三至六時各製作一次,每爐六十個,上下午各出一、二十爐,特點是質料道地,香甜酥口,風味佳美,所以攤內全家夫婦兒女動員;攤外顧客立候,雖沒有大排長龍,但每製一爐,瞬息即罄;也有一人包下一爐,常使後到者徒手而返,現在雖已漲到二元五角一只,十餘年來盛況始終不衰。
永和路(竹林路附近)大康西藥房隔壁有家不過半間店面專賣紅豆湯、綠豆湯的小店,他的紅豆經過一番挑選,甜濃適中,火候到家,不像一般偷工減料,看起來濃稠稠,其實是加了太白粉的紅豆湯,吃不出一點紅豆味來,另外粥拌豆和苦茶,也有其與眾不同處,是愛吃甜點的老永和常喜光顧的地方。
復興街口華南銀行旁邊有個專賣油粿(芋艿和米粉製成的圓糕)的小攤,別看它到處有售,是浸在油鍋中文火慢煎瞧不入眼的點心,由於配料合宜,吃起來香噴噴的極有風味,很多常臨的老顧客,於裹腹充飢之餘,還要包幾個回去帶給家人甚至餽送親友哩。
隔壁小攤的蒸排骨,也是上菜市場主婦們喜歡解饞的所在,一到晚上,同一地點,代之而起的是個專賣各種蛇肉、蛇丸、蛇粉和蛇湯的攤子,可以說是永和最早、最久的獨門生意(現在樂華戲院對面也開了一家大店)。
仁愛街永和路口,有家店面不大的板鴨店,除了門市零售外,還兼代客燒烤、油淋、鹽水雞鴨,工候到家,味鮮肉嫩,鹹淡也適中。
仁愛街的右邊(原郵局對面),聚集了許多當歸鴨、當歸羊肉、鵝肉擔、海鮮等小吃攤,也是消夜、充飢的好去處。
一路前行,鄰近教會中和堂,近年開了家揚州食堂「味和園」,以硝肉、乾絲、豆沙鍋餅見長,干絲作料講究,滋味鮮美,鍋餅別有風味、硝肉也頗不惡。缺點是必須耐心等候,急性子和有事在身的人不宜作座上客。
樂華戲院對面(永和國劇社樓下)有一家賣生煎包的上海飯店,包的全是瘦肉,較之時下只見白菜和肥肉的生煎包子,確有霄壤之別;這家的油豆腐線粉湯也不賴,為便利上班人員進早點,早上特在戲院門口加設一攤供應。豆沙粽子的豆沙,全是炒製的真正純紅豆,非常可口。
肉粽也是揀選上肉醃製數天後才包,所以非常入味,絕非一般急就章浸泡醬油後即行包製的鮮肉粽所可同日而語。樂華戲院旁邊有個出售肉圓、魷魚羹、四神湯的小攤,營業不錯,其實隔壁巷子內類似的小吃店何止五、六家,但是生意可就比不上這個露攤熱鬧了。
樂華戲院的後門旁(自強路站下車的右邊巷子內)有幾家小吃店攤,其中最叫座的要算香肉,牌子很老,幾乎終年有賣,經常可以看到人們一杯在手,嚼皮吐骨,其樂陶陶。要吃香肉,中山路、保平路上也有公開寫出招牌的,目前售價每碗三十元,火鍋六十元,香肉的來源是否有問題(如經過毒殺等等),筆者不敢保證,有意嚐試的吃客,請你自己鄭重考慮。
每屆夜晚,保福路一段是各種地攤薈集之區,熙來攘往,摩肩接踵,絡繹不絕,其中有家專賣赤肉湯圓(帶有五香味的瘦豬肉湯糰)和芝麻湯圓的小店,祇要你走過,經常可以見到陳列著三、四十碗預先置就作料的湯碗,準備隨時將已經煮熟的湯圓,滾熱後供應顧客(唯恐臨時忙不過來),純粹台省口味,風味絕佳。
如果你搭二三八號公車或公路車去南勢角或中和鄉,在永和路站下車,對面有家餛飩大王,他們家的大餛純,堪與中華商場二樓的老牌溫州餛飩媲美;還有豆沙蟹殼黃,香酥甜美,恰到好處,算得上獨步永和。
福和路永和路口,有兩家毗鄰而居的吃食店:一是天津肉餅和肉粥,每種六元,調味得宜,食量不大的人,一個肉餅、一碗肉粥,十二元錢就可吃飽,稱得上價廉物美。一是隔壁孫東寶鐵板牛排、豬排(其實與台北中山北路某條巷子內的孫東寶扯不上關係)不過火候到家,不像有些店家烤得老老的咬它不開。
福和路中正路口有家掛著「雞肉飯」大招牌的小吃店,供應蚵仔煎、雞肉飯、肉飯、魚圓燙、肉羹、豬血湯………售價為五元至十三元,純粹台省口味,吃客用流不息,看似便宜,其實每種吃下來,一算數十元,胃口大的老饕也許肚皮還難填飽哩!
福和路上有家裝璜得很古典型的餅舖,綠豆糕、花生糕、杏仁糕、豆沙、豆蓉小月餅、老婆餅、雞油餅、盲公餅、核桃酥、鮑魚酥、還有每屆中秋的各式月餅……純粹廣東風味,十年前開設在中正路大新巷口,名既不彰、店也不大,由於製作精良,信用保證,始終如一(毫不減味),現在產品遍及台北市各區大小食品店(而且還有仿製品一較短長),那位由港來台打天下的中年女主人,終日周旋於店堂、顧客間,經營有方,業已名遂利就,成了富婆啦!
蚵仔麵線特色 在 Rosalina's Kitchen 蘿潔塔的廚房 Youtube 的評價
記憶中的三杯雞。
食在有趣 - 三杯料理 故事大募集
徵件主題:我的完美三杯料理
組別:圖文組、影像組
徵件期間:2018年9月7日-10月30日
「最高獎金10萬元!」
更多資訊請上:
官方網站:2018台灣三杯料理故事大募集
FB搜尋 :台灣特色 故事大募集
IG搜尋:@iseetaiwandiscovery
#####
我的三杯雞小故事!
雖然人事物會隨著時間轉變,但傳統的美味會永遠存在。
我年輕時曾在一家金融公司工作,當時住在公司附近一坪大的雅房,在那段下班看不到日光的日子裡,每天最大的慰藉就是晚上跟持家男一起吃晚餐及散步規劃未來。 一個對未來還有期待的人,即使當時有無論多苦,也都能堅持下去。
在那附近有一家傳統的台菜小吃店,老闆是一位老媽媽,她做的台菜很好吃,尤其是三杯雞,第一次知道三杯雞這道菜也是在那家店,她會端著裝三杯雞的小鍋子放在桌上後,再把蓋子掀開,用大湯匙把九層塔攪拌,那一刻馬上冒出濃濃的香氣,我跟持家男都愛上這種感覺,加上那裡的飯吃到飽,所以那家店的三杯雞成了我們的最愛。
去過幾次後,跟老媽媽也混熟了,原來她的子女都成家離開了,老公也不在了,只剩她一個人,所以她只要遇到熟客,就特別開心,話匣子打開就停不了,老人家其實只是要有人陪。
結婚之後,也搬離了那個小小的雅房,生活中經歷了一些風雨,心態轉變也跟那個曾在一坪大雅房奮鬥的年輕女孩不太一樣,儘管如此,仍然不時會去那家台菜店報到,畢竟那家店在我的青春歲月中,教會了我一件事: 在辛苦工作後,食物特別美味。
最後一次去那家店,是要跟老公一起出國念書的前夕,順便跟老媽媽道別,那天的三杯雞份量好像特別多呢XD。
之後遊學在外的學子,在失去後才特別珍惜,總是特別懷念家鄉的食物,在國外嘴饞的要命,怎麼吃不到臭豆腐、三杯雞、蚵仔麵線這種人間美味? 當時不會做菜的我也沒辦法重現家鄉美食XD
回國後沒多久,馬上去那家店報到,還沒走近,遠遠就看到那家老舊小吃店的外觀已經不見了,換成裝潢新穎,燈光明亮,服務生穿著制服的洋食店,我記憶中的那家店勒?
到現在每次做三杯雞,就會想起那家老店以及那位老媽媽,不知道她現在怎麼樣了? 只希望她一切安好。 時光飛逝,當外在事物都在轉變,我的思想也隨著時代改變,但是每當我品嘗一些傳統的料理,那個潛藏在我心中那個年輕女孩,總會不自覺跳出來,提醒我不要忘記曾經答應那個年輕自己要完成的事。
製作這個三杯雞影片,向我的年輕歲月致敬。
你也有屬於自己的「三杯情懷」故事嗎? 或是擁有獨家配方的三杯料理廚藝? 不妨也撰寫或拍攝下來,作個留念。
此外,作品還可以投稿上傳到「三杯料理故事大募集」活動網站參加徵選,獎項豐富,最高獎金10萬元~
活動目的是推廣台灣美食,讓海外人士藉由美食認識台灣。投稿活動到10月底為止,有興趣的,不要錯過喔!
活動官網: https://bit.ly/2zTjUWt
活動粉專: https://www.facebook.com/iSeeTaiwanDiscovery/
活動IG: https://www.instagram.com/iseetaiwandiscovery/
★喜歡我創作的料理影片嗎?不要忘了訂閱我的頻道喔~
https://www.youtube.com/channel/UCcb9uxCoIgw7RQjQnlgd0Xw
追蹤我的FACEBOOK: https://www.facebook.com/rosalinakitchen/
#三杯雞 #三杯料理 #台灣料理
![post-title](https://i.ytimg.com/vi/9AkMXiP4f10/hqdefault.jpg?sqp=-oaymwEbCKgBEF5IVfKriqkDDggBFQAAiEIYAXABwAEG&rs=AOn4CLBZALJxC7SVM9tb78MqowXJ5okMUA)
蚵仔麵線特色 在 鬧著玩娛樂 Youtube 的評價
東石蚵仔不是一般的蚵仔,它是來自東石的蚵仔!
要吃壽司就去日本.要吃泡菜就去韓國.要吃蚵仔當然是要去東石啊!!
除了東石的蚵仔不是一般的肥之外,竟然還有超多阿玩沒吃過的蚵仔料理!
說著說著我又有點餓了,自己看節目吧,我不說了
#嘉義美食 #東石 #蚵仔 #吃到爆 #吃到爽
▷ 一起跟我們鬧著玩👯♀️
►【鬧著玩】女夯出動 隔著螢幕都是香的 https://youtu.be/zkhRv5euYYE
►【鬧著玩】浩角翔起唱XX玩家的開場歌囉 https://youtu.be/14kt92kyeew
►【鬧著玩】一個月75元獨享會員尊榮🤘 https://www.youtube.com/channel/UCO4GmpiTno-1VGikDLxUStQ/join
🌵 每週一、四晚上08:00 YOUTUBE首播
🌟 FB快來按讚:https://www.facebook.com/nowyouon/
🥂 IG一起追蹤:https://www.instagram.com/nowyouon/
🤝欲與【鬧著玩】合作,請來信洽詢:nowyouon@gmail.com
![post-title](https://i.ytimg.com/vi/nohRizSRbO4/hqdefault.jpg)
蚵仔麵線特色 在 臉與魏魏 Youtube 的評價
台中第二天直接挑戰十家口袋名單,從早到晚吃好吃滿,果然遇到很多前所未有的美食🤤 雖然中途被大麵羹嚇得半死,但還是吃的很狠狠快樂~期待下次的台中之旅能早點到來!
追蹤我們的
Instagram 帳號 : https://www.instagram.com/face_weiwei/
Facebook 粉絲專頁:https://www.facebook.com/FaceAndWeiwei
---------
背景音樂來自Artlist
Artlist折扣連結: http://bit.ly/2HMavW4
----------
想看更多影片請按訂閱和小鈴鐺,就能即時收到新片通知囉!
喜歡這支影片可以按LIKE和分享哦
店家資訊:
陳記蚵仔麵線
阿義紅茶冰
不一樣饅頭
樂群手工蚵仔麵線
太空紅茶
蕭爌肉飯
科博館水煎包甜甜圈
水金肉圓
英才路大麵羹
東東芋圓
![post-title](https://i.ytimg.com/vi/INQ6kDHS1_g/hqdefault.jpg)
蚵仔麵線特色 在 蚵仔麵線 - 求真百科 的八卦
蚵仔麵線 為台灣小吃中極具有特色的一種,主要原料為蚵仔(小牡蠣)和麵線,蚵需先拌太白粉。但市面上也有許多是用大腸麵線來販售,稱為麵線羹。 一碗蚵仔麵線的優劣 ... ... <看更多>
蚵仔麵線特色 在 【蚵仔麵線】地方特色小吃 - YouTube 的八卦
地方 特色 小吃【 蚵仔麵線 】 材料表:地瓜粉適量、大腸1斤、生蚵1斤、太白粉四兩、清水6兩(芶芡用) 湯料:手工紅 麵線 8兩、高湯7斤、柴魚片1/4杯、紅蔥 ...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