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食道『力』不從心:太無力不行,太有力也不行!*
有位30歲出頭的女患者來我的門診。她的身型相當清瘦,是那種一看就知道不健康的瘦。當她把健保卡交給我時,手臂細到像只有皮包骨,皮膚也是暗沉、沒有光澤。
我心想,這位患者問題可能很棘手。她告訴我,發生胃食道逆流已經5年多了,起初時好時壞,最近3年症狀突然變本加厲,吃完東西、喝完水沒過多久,就會馬上逆流到喉嚨,她感覺很痛苦,連飯都不太敢吃。即使如此,仍會被口水噎到。
這幾年,她看遍大小醫院、醫師與專家,胃鏡做過4、5次,檢查出來連發炎都沒有。醫師開的藥(號稱最好的胃藥)她都乖乖吃,病情卻一直沒有改善。後來,有醫師覺得她是 #功能性問題 或 #自律神經失調,要她去 #身心科 找答案,只是身心科看了、藥吃了,逆流還是持續,而且人越來越瘦,於是她來胃食道逆流中心找我,尋求最後的希望。
慎重起見,我隔天就幫她急做了胃鏡,確實賁門口一點發炎現象都沒有,賁門沒有鬆弛,胃也沒事,就像她以前醫師說的結論。但我發現她的賁門口似乎像打結一樣—關得很緊,就連胃鏡探入都用奮力一推才能通過、推進胃部。此外,她的食道寬鬆,食道黏膜有點浮腫,上面還卡了一些食物碎屑。觀察至此,我心裡的結論大致底定。
不過,還需要進行一個檢查才能確定。
我為她執行了「 #高解析度食道壓力檢查」,這是為了更精確觀察她的食道功能,結果發現在做喝水測試時,她的食道幾乎沒有蠕動,且賁門(下食道括約肌)完全沒有因為有液體通過而放鬆。最後確診為「#食道弛緩不全症」( #achalasia)第一型,和我一開始想的一樣。她過去5年的症狀,應該就是「食道弛緩不全症」所引起的,這是一種慢性進展的 #食道肌力 功能性異常的疾病。
她在接受了內視鏡手術治療後,症狀改善非常多,人生就此逆轉,再也沒有逆流的症狀了,人也胖了回來了!她回診時,那種重新拿回人生掌控權的微笑,讓我充滿動力,是我繼續為這樣患者努力著的動力。
#最新消息
自2021年3月1日起,符合相關適應症,健保將給付「高解析度食道壓力檢測」。每人每年最多可執行1次,如有接受內視鏡或手術治療,則最多可執行2次。
#閱讀更多細節 請看同名部落格最新文章
https://reurl.cc/dV1oX2
🔍加LINE #因為我值得信賴
https://reurl.cc/E2QR6A
🔍看書 #許你一個好胃來
https://reurl.cc/L1Rkpe
#吳文傑醫師 #胃食道逆流
#跨科會診 #終結胃食道逆流
同時也有1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8,290的網紅吳文傑醫師的健康筆記,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您的支持 讓我知道還有人在乎 受益,也可以提供更優質的內容給大家! https://pay.soundon.fm/podcasts/dc9eb737-7abd-4ed4-9cb0-19b93459627b *當食道『力』不從心:太無力不行,太有力也不行!* 有位30歲出頭的女患者來我的門診。她的身...
自律神經失調流口水 在 許律的跑跳蹦人生 Facebook 八卦
今天是出院一個禮拜的複診日,千辛萬苦的和妹妹一起出門搭捷運回醫院,超多人的完全沒位置,站到快變軟腳蝦啦(用法錯誤XD)
趁著出門,今天寄出第一波的賀年卡回信囉!
大家的賀年卡也太精緻了吧,還有純手繪的!!!
突然害我有點不好意思寄了,我是美術白癡...
我連畫個笑臉,它都會大小眼然後自律神經失調😰
在此由衷的感謝大家賀年卡中滿滿的祝福😊😊
今日複診時一看到醫生我就又失憶了,不知道是醫生太帥還是怎樣,每每一見到他我就會一片空白,忘記自己哪裡不舒服 :3
經由他提醒我才想起我的小鳥還沒消,他一臉懊惱臉,「是不是還是要開刀啊...下下週去婦產科看一下好了。」
我這次不敢說不要了,就交給醫師決定吧嗚嗚,真是一隻固執的小鳥,一直不肯離開我QAQ
但想到要再進一次產房,就覺得好痛,媽媽又要期待落空了,這次依然無法抱孫喔XD
我是一隻小小小小鳥,卻怎麼飛呀飛,飛也飛不走~~
——
新年快到了!減肥什麼的浮雲過年後再說吧(口水已流滿地 :P )
要寄賀年卡的大家,要快快寄出喲!
不然我會來不及在年前回信給你QAQ
這樣就太失禮了!!!!!!
地址在這裡~
(22099) 板橋郵局第14-159號信箱
別忘了附上你的地址 ^_^
(再次提醒大家7-11有賣郵票XDD)
自律神經失調流口水 在 彭菊仙之教養幸福又好玩 Facebook 八卦
【疫情期間面對國高中以上的大孩子:在家像丟掉,出去要撿到】
疫情期間,到底是難得尋回一個全家緊密團聚的稀珍時光,還是如每天從手機不斷傳來爸媽痛苦指數暴衝、只得苦中作樂的一幅幅悲情梗圖?
真心的說,幾乎已經非常習慣在空巢世界裡優游自在的我,現在反而要來大幅度自我調適,以重新適應一堆臭漢回巢令人窒息之「高人口密度」、牽一髮動全局之高緊張狀態。
好不容易步上規律健康生活作息、自律神經失調也稍好的我,如今,又被作息步調完全不一致的一隻隻「夜行性動物」攪亂一池春水!
面對青少年,我早練就「出去像丟掉,回來像撿到」的斷捨離新功夫,如今,這一隻隻不知何時會突變成炸藥的「大量失物」一起被撿回來,我不知道要付出的代價會不會就是再度要丟棄現在彌覺珍稀的寶物:自在瀟灑、無事一身輕?
停課至今第四、五天,所幸,除了廚事更加倍繁忙(因為回巢的失物都變高變大了、胃口更猛),居然,西線無戰事!
想想為什麼明明三十多坪的房子擠滿壯漢還能維持一屋子寧靜、各自奔忙、各取所需、各自為政?
原來,那是因為,老木我,似乎已經把「出去像丟掉,回來像撿到」徹底內建到骨子裡、骨髓裡,牢不可破了吧?!
如今我的境界已經是:青少年在家也像丟掉!
因此,過去那個「甜蜜的負擔」即使不再如兒童期般黏踢踢、甜蜜蜜,但也沒啥感到負擔。
事實上,就像最近廣為流傳、安撫父母的至理名言:
「雖然孩子在家很恐怖,但是外面疫情更恐怖!」
孩子能安全健康在家,絕對已經是上天賜予的大恩大德,其他諸如能自律上課、上課還能不動如山專注如一、能不過度玩手機、能作息規律、更能保持平和心情不亂發青少年壞脾氣、不作怪,那都已是福上加福。
這段特殊期間本來就是像世界大戰時期「躲防空洞」,全家人居然在疫情吃緊、兵荒馬亂之際,還能三餐吃飽、起居有時、沒事還能看看梗圖苦中作樂、真的熱昏頭也不管電力吃緊地大開冷氣。
其實,此種避難模式根本是豪華六星級。
想想,我讀齊邦媛在「巨流河」一書時,她曾提到在戰爭期間,她和同學們都是有家歸不得、甚至有同學是連家都全毀了,
一堆青少年跟著深負使命感的老師到處找破廟、尋空地機動性教學、隨時避難,堅苦卓絕,能讀就讀,保命為要。
事實是:真正的大難臨頭時,孩子出去了,根本是撿不到的啊!
就如我在《家有青少年之爸媽的33個修練》開宗明義第一篇就說到:
如果父母能學會從「孩子好好活著」這件事當成一個起點,那麼不論孩子做什麼都值得加分。
前天,我敲了小子房門三聲之後,便走進小子房間拿東西。
沒想到小子上課已跑錯堂,跑到「周公教室」去了,整個人趴在桌上幾乎都要流出口水。
你說為媽的我氣不氣?
居然,我只有說:「你這麼累啊,上到睡著囉?」
小子立即抬頭,揉揉眼睛。我只回:「以後早一點睡,比較有精神喔!」就走出房門。
我壓根沒生氣、沒嘮叨,因為,我想,若是平常在學校上課,他是要睡、要放空、要滑手機、還是看教室外面的鳥兒飛,我是根本看不到也管不著。
在地球上的任何角落上課,青少年硬是要跟老師平行時空,稍許提點之後,我的原則就是:後果就交由他自行負責。
於是,心一橫,就當他在教室吧,就當他還是「出門被丟掉」,眼不見,心為淨,在家,也要當成被丟掉。
所以,我就啟動了我的「加分機制」
早上能自動起床,八點準時在電腦前報到,加分。
每堂課都有乖乖出現被點到名,加分。
隨堂考試都有在線上題題作答,加分。
下課後,不亂發脾氣,加分。
補習班課程有沒有專注也不是我的責任,但準時線上入座,就加分。
他們自己覺得非常重要的課程,就告訴媽媽不會跑到「周公教室」,兩眼真的就圓睜以對。哇!那,大大大加分。
想想,已經懶得跟爸媽多說話的青少年,又不像小小孩、小學生,一下課還會自動黏到爸媽身旁來,和他們覺得超有趣又超重要的爸媽互動玩耍,
青少年從早上八點一直死盯著電腦獨自上課,這真的也是史無前例的一種學習體驗,這難道不需要適應嗎?尤其是調適那獨自一人跟機器奮戰的超級孤寂芳心。
畢竟,平常在教室連打呼都有人作伴吧,上個體育課還可以兼喇賽!
如今,連體育課都是獨自對著螢幕做體操,你說,比起戰爭期間還有一大票實體人類一起在破廟席地而坐、聲息相聞地聽課、真實的眼神相對,你說,哪一種比較折磨?
說實在,傍晚若是太陽正好,我寧願小子們到人煙極少的河堤旁樹蔭下,戴著口罩在綠葉環抱下,邊聽音樂邊慢跑。
一整天從早到晚正襟坐著對著機器螢幕,即使裡面人影晃動、也有小組討論、老師說得口沫橫飛且不會交互傳染,但也絕對非常之「非人性化」。
因此,除了學校已經妥善安排已及本來就有補習的線上課程,我絕不會再要求孩子還要再額外多上什麼「超補超值超人氣」的線上課程,除非我希望疫情結束後孩子眼睛破大洞。
他們需要安插的是更多的「離線時間」,他們需要減少的是不斷的上線時間。
但爸媽說,不管上課下課,青少年都離不開手機好煩人。
我只能說,這段期間大概連爸媽都在不停使用手機的失速列車上了,又怎能嚴苛要求孩子?
那麼就全家一起斷捨離,全家來個離線時間,先問爸媽你自己做得到做不到?
但手機挪開了青少年要做什麼呢?
我覺得「不做什麼」比「一定要做些什麼」沒有更不好、或更沒價值!
畢竟,大人小孩在沒有疫情的承平期間,幾乎都是鎮日奔忙、馬不停蹄,這段時光緩緩悠悠耍耍廢何嘗不好?
或許這個大疫情的一個最大啟示就是,要給人類有機會慢下腳步。
從工業時代發明機器,就想用大量生產的方式讓人類工時變少;資訊革命之後,更希望用AI與機器人讓人類少折磨自己一點,但是,結果呢?
從農業革命、工業革命到資訊革命,證明了一點 :
人類只會活得愈來愈累,學生學得愈來愈多愈來愈繁及煩,全世界愈來愈不快樂、全地球都走向憂鬱。
所以,不做什麼,很好,非常好,太好了。
或者,胡亂聊天、全家看電影追個小劇......,彈性一點、放緩一點,慢慢悠悠,安於當下,就很好。
爸媽,面對疫情期間在家的大孩子,就只管大方向、大原則吧!
不是只要少根筋,而是只要抽出一根筋,讓他們有吃、有睡、有大致按照規定上課就好。
這段期間,青少年在家就要像丟掉;出去,反而要撿到。
否則,對外,爸媽要面對不能停歇的工作壓力、經濟壓力,以及愈來愈駭人的疫情;
對內,還要繃緊神經緊盯孩子有沒有認真上課、過得充不充實,那麼全家窩一鍋的這段時間,絕對是大人小孩的最大夢靨。
經過這段時間,不是疫情把家庭搞得妻離子散,而是緊繃的情緒讓家庭本身就是噩夢。
我只跟年輕人說:
「該上的課要自己負責,不上,我也不會知道,我也無從幫你負責,因為,段考還是會來,成績還是照打,後果自負,能不能畢業,只能靠你,不能靠我。」
另外,我也並非完全甩鍋,我第一天就言明,家事人人都要分擔做,但爸媽絕對不要期望太高,不要給青少年超過負荷或是會讓他們翻白眼的工作量。
適度、有分擔、有動一動就好!
更重要的一點是,提醒他們作息正常,然後,爸媽請先顧好自己吧。
面對普遍變種為「夜行性動物」的大孩子,我當然比他們早早入睡,睡前,我都是非常溫柔又暖心的以提醒取代斥責:
「同學們,早一點睡喔,這樣明天上課才不會沒精神,自己注意時間喔,媽媽我先睡了,晚安。」
然後,門一關,再度把青少年們全部都丟掉,清清淨淨的進入我美好的周公夜間課程。
我當然期望疫情趕快結束,因為,我早就比較喜歡「空巢」的無憂與自在,
但這不得已的「滿巢」期,我就睜一隻眼、閉一隻眼,來應對每天、每個人的小混亂、小荒廢、小停頓、小不可思議吧,試著把每個「驚嘆號」變成「句號」。
這樣換來一個在充滿負面消息、緊繃擔憂中寧靜平和溫暖的一處「六星級防空洞」。
相信,疫情過後,青少年不僅更熟悉、更適應線上學習,更懂得自主學習的眉眉角角,也將更珍惜這小小斗室避難所的日日相挺、種種相依與相偎。
【延伸閱讀】家有青少年之爸媽的33個修練
https://www.books.com.tw/products/0010887768?sloc=main
自律神經失調流口水 在 吳文傑醫師的健康筆記 Youtube 的評價
您的支持 讓我知道還有人在乎 受益,也可以提供更優質的內容給大家! https://pay.soundon.fm/podcasts/dc9eb737-7abd-4ed4-9cb0-19b93459627b
*當食道『力』不從心:太無力不行,太有力也不行!*
有位30歲出頭的女患者來我的門診。她的身型相當清瘦,是那種一看就知道不健康的瘦。當她把健保卡交給我時,手臂細到像只有皮包骨,皮膚也是暗沉、沒有光澤。
我心想,這位患者問題可能很棘手。她告訴我,發生胃食道逆流已經5年多了,起初時好時壞,最近3年症狀突然變本加厲,吃完東西、喝完水沒過多久,就會馬上逆流到喉嚨,她感覺很痛苦,連飯都不太敢吃。即使如此,仍會被口水噎到。
這幾年,她看遍大小醫院、醫師與專家,胃鏡做過4、5次,檢查出來連發炎都沒有。醫師開的藥(號稱最好的胃藥)她都乖乖吃,病情卻一直沒有改善。後來,有醫師覺得她是 #功能性問題 或 #自律神經失調,要她去 #身心科 找答案,只是身心科看了、藥吃了,逆流還是持續,而且人越來越瘦,於是她來胃食道逆流中心找我,尋求最後的希望。
慎重起見,我隔天就幫她急做了胃鏡,確實賁門口一點發炎現象都沒有,賁門沒有鬆弛,胃也沒事,就像她以前醫師說的結論。但我發現她的賁門口似乎像打結一樣—關得很緊,就連胃鏡探入都用奮力一推才能通過、推進胃部。此外,她的食道寬鬆,食道黏膜有點浮腫,上面還卡了一些食物碎屑。觀察至此,我心裡的結論大致底定。
不過,還需要進行一個檢查才能確定。
我為她執行了「 #高解析度食道壓力檢查」,這是為了更精確觀察她的食道功能,結果發現在做喝水測試時,她的食道幾乎沒有蠕動,且賁門(下食道括約肌)完全沒有因為有液體通過而放鬆。最後確診為「#食道弛緩不全症」( #achalasia)第一型,和我一開始想的一樣。她過去5年的症狀,應該就是「食道弛緩不全症」所引起的,這是一種慢性進展的 #食道肌力 功能性異常的疾病。
她在接受了內視鏡手術治療後,症狀改善非常多,人生就此逆轉,再也沒有逆流的症狀了,人也胖了回來了!她回診時,那種重新拿回人生掌控權的微笑,讓我充滿動力,是我繼續為這樣患者努力著的動力。
#最新消息
自2021年3月1日起,符合相關適應症,健保將給付「高解析度食道壓力檢測」。每人每年最多可執行1次,如有接受內視鏡或手術治療,則最多可執行2次。
#閱讀更多細節 請看同名部落格最新文章
https://reurl.cc/dV1oX2
#吳文傑醫師 #胃食道逆流
#跨科會診 #終結胃食道逆流
![post-title](https://i.ytimg.com/vi/UuyVYmJvQ-o/hqdefault.jpg)
自律神經失調流口水 在 【小改變大改善】1指標+2方法判斷、改善口乾舌躁 - YouTube 的八卦
... 顆牙都拔掉了但是這些痛苦他還是持續我以一個專門治療 自律神經失調 症的 ... 讓我們口水分泌更多所以通常我們都說餓到 流口水 睡覺的時候流很多口水 ...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