嗨,大家感恩節過得好嗎?
謝謝你回到理科太太。
⠀
今年,
是我老公憂鬱症發作第六次;
我自己目前則是在吃自律神經失調的藥。
所以,我們決定開始給自己放幾個月的假。
⠀
這一年多來,謝謝有你們陪伴,
所以,我也想跟你們分享一些
我心中小小的、不是那麼明亮的故事。
⠀
John 生病了。
⠀
結婚前,他隱瞞了憂鬱症病史,
我因此不理解了他一段時間。
所以婚後,只要他開始憂鬱,
我就開始笑。
⠀
我學會了把笑容放在臉上,
因為只要你的臉是笑的,人家就不會問你是怎麼了,
因為我不想麻煩別人。
⠀
憂鬱症有很多原因,
他是因為腦內的血清素分泌不足、賀爾蒙不平衡,
所以無法像我們一樣判斷事情,
所以他每天都會覺得
天要塌下來了。
而且,
他會一直跟我說各種天要塌下來的原因。
⠀
雖然,我知道這不是他的問題,
但身為一個照顧者,
經過三年我不知不覺因為壓力過大,
而自律神經失調。
⠀
有憂鬱症就要去治療。
你手斷了會去治療,
有憂鬱症也應該要去治療。
⠀
一開始,
我試著躲進工作裡面,逼自己一直工作。
潛意識裡面覺得,只要我在工作,
就可以不用去理會 John 的情況。
⠀
所以我就會一直工作,
一直工作。
⠀
晚上的時候,
我就會一次點兩份晚餐,吃到自己想吐。
⠀
跟小孩玩到一半,突然覺得想哭的時候,
我就會把情緒收住跟他說:
媽咪先去上一下廁所,你先等媽咪一下。
⠀
錄影錄到一半,我覺得我情緒真的不行了,
我會躲進廁所一下,等狀況好一點再出來。
⠀
我想,影片是騙不了人的。
⠀
我很長一段時間寫不出好腳本了,
拍影片的時候,臉也跟殭屍差不多。
對於真心喜歡我的粉絲們,
我感到
非常內疚。
⠀
對於跟我一起工作的團隊,
我長期拖累你們
也對不起。
⠀
社會某種程度上,
鼓勵要強勢、有淚不輕彈、
不可以在人面前展現脆弱。
或許是擔心給人家帶來麻煩,
因為如果你哭的話,不熟的人可能要安慰你幾句説:
不要哭了、沒事。
⠀
我當然不是鼓勵你開直播,
或者是在捷運上逢人就哭,
但我希望跟你分享我們的故事,
或多或少可以鼓勵那些
在生活的泥沼中浮浮沉沉的人。
⠀
人可以脆弱,
但脆弱,並不等於無能。
誰沒有跌倒過,
誰不會脆弱,
但是,我們要鼓起勇敢面對。
跌倒之後
爬起來。
⠀
其實要錄這個影片之前,我想了很久。
有些人覺得我是人生勝利組,
如果我展現出我的黑暗面,
會不會
讓他們因此就覺得失望了呢?
⠀
但是,
憂鬱症和他的照顧者需要被關注,
如果連我們都遲疑了,
我們要怎麼鼓勵別人站出來呢?
⠀
我想,有陰影的地方,
後面一定有光。
能知道哪邊需要修補,你才能去修好它。
修好東西,需要勇氣。
⠀
對了,
你問我最近影片觀看的數量減少,我怎麼想?
⠀
我想要謝謝那些
還是持續觀看的人,
還有所有關心我的人。
如果要把工作當成一個人的價值,
那是一件很可怕的事情。
⠀
我今年32歲,
和很多人一樣,在徬徨人生下一步要怎麼走。
但,當我發現我的徬徨,
是因為害怕走錯路
而被比較、被批評,
尤其是當我的工作,就是被攤在陽光下被人家看,
我突然就不害怕了。
因為,
這本來就是我該面對的事情。
⠀
我鼓勵我自己,
要勇敢、不要害怕。
⠀
拍一支影片人家不喜歡、沒有感覺,
我就再拍十支。
不要因為害怕而不敢做。
⠀
批評別人、
說別人不好、
是最快可以讓自己的原始爬蟲腦覺得比人家高人一等的方法,
但實際上,你只是浪費了自己時間。
但是我也謝謝所有花時間給我指教的人。
⠀
結婚的時候,
我答應過John,
不管生老病死,我都會照顧他。
⠀
但現在,我也生病了,
我們要一起去養病。
⠀
Miles 現在雖然才2歲,但他知道的很多。
John 和我都需要在他知道更多之前,把我們自己的狀態調整到更好。
⠀
所以,請容我們去放個長假。
充好電之後,我們會再回來。
⠀
謝謝你們,
我親愛的理科粉們,
我們2020年春天見。
-
⠀
我是John。
⠀
首先,
我想謝謝所有看我們頻道的人,
花時間聽我們說話,
和我們打招呼或聊天。
⠀
你們的關心,對我們來說真的別具意義。
⠀
過去這一年,我們學到很多,
也經歷了各種了解自己的階段,
我們真的很想把影片的品質和內容做好,
但現在我們認為,應該要停下來想一想
該怎麼做對家人比較好,
我們會試著慢慢好起來,
也試著解決我們面對的問題。
⠀
向大家坦誠有憂鬱症或其他身心問題,
並不是一件可恥的事,
我們要抬頭挺胸,
然後更堅強地回來。
⠀
最後再一次的謝謝那些支持我們的人。
同時也有7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110萬的網紅理科太太 Li Ke Tai Tai,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嗨,大家感恩節過得好嗎? 謝謝你回到理科太太。 ⠀ 今年, 是我老公憂鬱症發作第六次; 我自己目前則是在吃自律神經失調的藥。 所以,我們決定開始給自己放幾個月的假。 ⠀ 這一年多來,謝謝有你們陪伴, 所以,我也想跟你們分享一些 我心中小小的、不是那麼明亮的故事。 ⠀ John 生病了。 ⠀ 結婚前,...
自律神經失調看哪科 在 歐陽靖・裏東京生存記 Facebook 八卦
#文長慎入 #但很重要所以必讀
我的IG每天都會收到相當多關於『憂鬱症』問題的私訊,每天幾十則⋯內容大同小異⋯
「我好像得了憂鬱症,該怎麼辦?」
「我的憂鬱症變嚴重了,怎麼辦?」
「我覺得我不會好,怎麼辦?」
「要怎麼處理憂鬱的情緒?」
我知道大家急著得到答案,甚至會告訴我:「自己已經快撐不下去了、有輕生念頭⋯」
但老實說,我現在懷孕八個月,也有很多事情要忙,根本沒辦法即時一一回覆。而你這樣的『求助』對我來說也是一種『情緒勒索』,好似在告訴我:如果我不回應你…你就會發生不好的事情😞
這些私訊的內容通常都非常長,會詳細說明自己(疑似)罹患憂鬱症的來龍去脈,雖然對我來說閱讀起來很耗時,但我覺得這對患者來說是件好事,畢竟『整理』自己的情況是『自我療癒』很重要的步驟…只是我真的沒有那麼多精神力量可以處理你的個人問題,況且我根本不認識你😓
憂鬱症很痛苦,憂鬱症患者的陪伴者也很辛苦。
我跟媽媽是過來人,我們知道、也完全了解這種『看不到陽光』的感覺;但我們並不是醫生、更不是心理諮商師,你的困擾絕對不是靠我們回答幾句話就可以解決的。
我所能做的,就只有提供一些自我檢視的步驟跟求助管道…再多的我真的無法幫你,對不起…🙇🏻♀️
・・・
⚠️ 如果你覺得自己得了憂鬱症、或是不知道該怎麼走出憂鬱?以下是些簡單的QA。當然每個人的狀況都不一樣,你更該做的是『求醫』、尋求專業的醫療協助,而不是上網詢問素不相識的人。
𝑸. 我覺得自己得了憂鬱症,怎麼辦?
𝑨. 到醫院或診所掛『身心科門診』,由醫師做專業判斷。『憂鬱症』跟『憂鬱的情緒』是不一樣的;憂鬱症是病症,如果罹患了,你的自律神經會失調、血清素會改變,醫生也有特殊的問診方式。不要覺得看醫生很丟臉,或那是什麼不對的事,就跟感冒一樣,如果拖很久都沒好,本來就該掛號求診不是嗎?也不要害怕讓家人知道自己正在看醫生,生病本來就需要家人的支持。
𝑸. 我不想吃憂鬱症的藥物該怎麼辦?(想斷藥該怎麼辦?)
𝑨. 先搞清楚自己『為什麼不想吃藥』?很多憂鬱症患者對抗鬱藥物有誤解,認為這些藥物會造成嗜睡、記憶力減退、悲觀,還會有依賴性…但事實上這些是『憂鬱症本身的徵狀』,並非由藥物造成的;你即使不吃藥,依然會有嗜睡、記憶力減退、悲觀等現象,抗鬱劑反而能給予維持生活機能的幫助。
至於對藥物的依賴性,這個就牽扯到心裡的問題,就像對酒精上癮、對食物上癮的人,造成『上癮』的源頭從來不是酒精跟食物本身;而是你的心理狀態會對某些東西產生依賴,如果不去解決『造成自己沒有安全感的根源』,你是斷不了藥的,即使斷藥了,也會有嚴重的戒斷現象、造成更大的精神衝擊。
錯的從來不是藥物,藥物沒有問題,重點是憂鬱症的源頭…所以不要因為『害怕吃藥而拒絕就醫』!如果真的很在意,醫生都是可以商量不開藥的…畢竟藥物只是補助,憂鬱症不是吃了藥就會好,要找到根本才行。
𝑸. 我不知道去哪裡找醫生?
𝑨.建議找這幾個單位作推薦,他們都有協助身心障礙問題的資源:
▶︎ 董氏基金會心理衛生中心
▶︎ 社團法人臺灣憂鬱症防治協會
▶︎ 肯愛社會服務協會
▶︎ 社團法人高雄市忘憂草憂鬱防治協會
(如果有其他單位也歡迎網友提供🙏🏻)
𝑸. 家人不相信我得了憂鬱症,他們覺得我只是悲觀。
𝑨. 現今台灣大部分民眾都對憂鬱症有比較正面的認知,但就跟不願意就醫、服藥的患者一樣,很多人還是搞不清楚憂鬱症除了心理因素,也是一種『生理疾病』(就跟感冒、甚至武漢肺炎一樣)。如果有這樣的問題,就必須跟家人好好溝通,也可以邀請家人陪伴看診,他們可能會比較願意信任醫生的說法。
𝑸. 我一直在自殘(或暴飲暴食),怎麼辦?
𝑨. 憂鬱症有很多常見的徵狀:悲觀、失眠、嗜睡、飲食失調、體力減弱、健忘、畏光(不喜歡在白天出門或走出戶外)、逃避人際溝通…這些都是非常典型的現象。嚴重的話,則會有自殘、躁鬱、甚至自殺的念頭。
就跟感冒一樣,當你感冒的時候,你會問醫生:「我一直在咳嗽怎麼辦?」、「我在流鼻水怎麼辦?」…自殘或暴飲暴食都是憂鬱症的病徵,就如同咳嗽跟流鼻水之於感冒,所以重點是在『治癒憂鬱症』本身。
𝑸. 憂鬱症是怎麼來的?
𝑨. 有幾個成因:有可能是遺傳(直系親屬有精神疾病),或是身體健康出問題(賀爾蒙失調)造成的連帶現象,例如常聽到的『產前、產後憂鬱症』、『更年期憂鬱症』、『老年憂鬱症』…許多慢性病患者也會有憂鬱症現象。
但通常青少年憂鬱症、成年人的憂鬱症則跟心靈創傷有關聯,而這心靈創傷往往來自『10歲之前的童年記憶』。
例如小時候曾被媽媽罵:「你是個沒有用的小孩!」、「我不要你這個小孩了!」…長大之後,這個『害怕被遺棄』、『被輕視』的負面記憶會深藏在潛意識裡,影響到往後人生所有的人際關係、工作、價值觀。
每個人的狀況都不一樣,所以需要醫生跟專業心理諮商師的協助,才能找到心中的那個印記,然後經由轉念去消匿它。
建議大家可以參考 量子轉念-陳嘉堡老師 的著作《量子轉念的效應》,這是以一種科學、去宗教的方式做有效心理輔導的學術研究。
・・・
很多人問我:憂鬱症可以完全痊癒嗎?
嘿,當然可以!不然我是怎麼回事?(笑)
雖然也有不少人提倡『跟憂鬱共存』這個說法,但我必須要說:你可以跟『憂鬱的情緒』共存,但不能跟『憂鬱症』共存。
『憂鬱症』是疾病,就跟慢性病一樣,放著不管將可能有重症化的風險,應該要積極治癒它。而我們每個人都該學習怎麼處理、面對憂鬱的情緒,就像我是一個比較容易鑽牛角尖、想太多的人(處女座😂)…但我現在知道靠跑步能有很大改善,而每個人的方法都不一樣(不見得是運動),你必須要找到自己跟負面情緒共存的方法。
我在16~22歲期間成為重鬱症患者,後來靠著跟母親的相互溝通與了解,找到自己內心失去自我認同、沒有自信、沒有安全感的源頭(也是來自10歲前被霸凌、家庭窮困的童年記憶)。在解決心理問題之後我才戒斷藥物、恢復正常生活,然後以寫作做為抒發心情、自我整理的方式。又過了幾年之後,我開始跑馬拉松,這使我更知道該怎麼面對生命中的種種考驗。(我在《歐陽靖寫給女生的跑步書》中都有詳細提及這些。)
我不是醫生,也不是心理輔導師,我認為自己所能做的,就是活得快樂精彩。讓大家知道:重鬱症是有可能完全痊癒的。
真的很抱歉沒辦法一一回應網友們的私訊…希望這篇落落長的文章能帶給大家一點幫助。
・・・
📷 Photo by RK
https://instagram.com/rkrkrk?igshid=a7cacbvsu93x
這張照片是我們在2016年時去一個很神秘的地方拍的(不能說),當時我心情超好,但他叫我表情要假裝憂鬱一點(笑)
自律神經失調看哪科 在 江孟芝 I MengChih Chiang Facebook 八卦
我大學一年級的時候,遇到一個大五從牙醫系休學的男生,他屬豬,我叫他豬先生。
當初他懞懞懂懂地因為分數到了就去唸醫學院,其實他對這個科系一點熱情也沒有,也根本就不知道自己想要什麼,唸得好痛苦,所以他毅然決然地在大五休學,一系之間他覺得自己好失敗,只是個魯蛇。
很多人都對他的行為感到匪夷所思,這不是一個令人稱羨的科系嗎?好好的幹嘛不念。他一直是自卑的、負面的,覺得沒有人理解他。
「沒有興趣就不要念,找到自己的興趣是最重要的!」我是第一個支持他的人。
我繼續鼓勵他:「錢是買不到快樂的,有再多錢也沒有用,不要在乎別人的眼光,也不要被未來的薪水所綁架,你連自己都不喜歡的這份工作,你會痛苦一輩子,所以一定要找到自己想要做的事,有熱情,生命才會有意義。」
我對他分享了很多我怎麼走上藝術這條路的,我告訴他,我已經做好這輩子會餓死的準備,將來很辛苦也沒有關係,至少我是快樂的,我覺得每分每秒都有價值,而這份「價值」是用金錢無法衡量的。我要定義自己的人生。
他的人生第一次有人告訴他,從牙醫系休學的男生很酷,很特別。
雖然他還是硬著頭皮念完了,但他說:「我再也不會回到醫學院,從此之後我想要開始追求自己的人生。」
他真的離開了,去唸了個自己想念的研究所。他說他從來就不是個醫生,他只是個離開醫學院的人。
而我,畢業後並沒有選擇唸研究所,我一邊工作、一邊準備出國,把所有的薪水都拿來繳房租、準備托福、與申請資料等等,那段期間不僅暴瘦、月經不來、憂鬱也日趨嚴重,我給我自己的壓力很大,但我跟他說,這是我選擇的路。
他研究所畢業後,就去當兵了。在他當兵的時候,我出國了。在美第一年我很窮,老是吃粥度日。
每個人都跟他說他一定會被兵變的。現在想想覺得好笑,這個世界總是有著一套刻板印象,事實證明我們沒事。他說他想來找我,我說你要是出國,一定要靠自己,不要拿父母的錢。
那時候我已經考上留學獎學金了,也知道怎麼申請國外的研究所,我把黑寶書、考古題讓他帶到軍中看(我逼他讀的),他也很爭氣,也有考上獎學金。
後來,他也來美國念書了,我們省吃儉用過日子。
在美國全部都是我自己一點一滴工作累積的辛苦錢,並沒使用過他任何一毛錢;他也很自主,沒有靠過所謂的富爸爸,博士班是全額獎學金、⽣活費則是靠教育部獎學⾦,窮歸窮,⽇子卻很踏實。
我研究所畢業之後,留在美國工作。在美國工作不容易,不但要具有專業能力,還要克服語言障礙,為了得到合法的工作簽證,我必須逼自己去適應這個殘酷的舞台,我只是外來者,他們換人跟換輪胎一樣,我只能拼命去爭取機會。
他第一次求婚的時候,我拒絕了:「在貸款還沒還完之前,我不會結婚。」並且退回了婚戒,我賭上了一輩子的幸福,履行我對自己的承諾。
我是一個過度執著的人,每天超過12小時以上的高壓工作,在一年的時間內,我把所有的貸款都付清了。
我在美第一份⼯作年薪約十萬,⽽博⼠薪水三萬不到。我對另一半沒要求、不用養我、更不需要給我留美身份,只希望可以兩個⼈能一起努⼒前進就好。
豬先生的博班生涯,是他人生中第二個黑暗時期,每一天都是精神折磨。博班生活無非是三件事:工作過勞、老闆壓榨,不知道哪一天畢業。
好多美國人讀到一半就放棄不念了,甚至自殺事件頻頻發生,連他的同學也因為長期壓力過大造成精神疾病。其實豬先生的心理狀態也瀕臨崩潰邊緣,好幾次都哭著說要放棄,甚至會出現喘不過氣等自律神經失調的反應。
比設計業更爆肝的職業就是「博士」,每個博士班的學生聚在一起,就是天天吐苦水。那時我貸款已經還清了,也有穩定的收入,常常告訴他,不用擔心博士薪水不夠,我這邊都可以幫忙。
我問他,是否會後悔放棄醫生高薪的工作,來當個窮博士,未來也不知道工作在哪裡?他說他不會後悔離開醫院,只是後悔來念博士(笑)。
我陪伴了豬先生離開醫學院、兩年研究所、一年當兵、六年博班、一年的博後,我覺得我已經陪他走完一段很漫長辛苦的道路,我們終於在交往第十年的時候,登記結婚。
我在他人生最迷惘的時候遇到他,更在他博班最低潮的時候嫁給他。沒有排場、沒有禮金,僅是簡簡單單、平平凡凡的登記手續,至今沒有辦婚禮。
十年了,3000多個日子,我想要證明即是再平凡,也可以成為自己想要成為的人。原以為從此之後,可以迎接幸福快樂的日子。
但是去年,我憂鬱症復發,而且病情惡化到我們無法想像的程度。
主因是外傳我嫁給醫生老公,長年被包養、被金援。網友只憑著一句,他爸是醫生,所以他家有錢,因此捏造了很多故事跟情節,不分青紅皂白丟到網路上,然後大家對於這則假新聞深信不疑。
這十幾年,我我每天工作十二個小時,常常加班到半夜,如果老公有錢,我這麼辛苦工作做什麼呢?這麼努力還錢幹嘛呢?為了籌措父親的醫療費,自己不買車、不買房,把錢都寄回了家裡。
我賺的不多,但是從來沒有拿過男友的錢。
難道結婚是原罪嗎?只因為我結婚,所以社會就定義女生就是一定靠男人?
我比男生早出社會工作賺錢,比男生收入多,然後自己在美國申請簽證,幫忙對方適應美國的生活,是誰靠誰?
這一切對我太沈重,我寧願失去生命,也不接受毫無根據的爆料跟抹黑。
好多次,我都想要從地鐵一躍而下,結束這一切。我可能是下一個楊又穎、具荷拉、雪莉,或是木村花。這一年裡,一再出現受苦的人,只是換了個名字而已。
前陣子,有個澳洲一名母親忍痛錄下兒子在車上崩潰鬧自殺的影片。我看了這個小孩,跟哭泣的我眼神一模一樣,啜泣著、顫抖著、憤怒著,而且一心一意尋死,只差我先生沒有把我錄影而已,過程都一樣,如此痛苦。
這陣子其實豬先生身心俱疲,他覺得一切真的是太荒謬了,為什麼會被扭曲成這樣?
我真的無法再承受這些影射了,巨大的經濟壓力已經深深掐住了我的脖子,光忙著生活就夠累了,哪有精力再去對抗這些婚姻的指指點點?
在放棄生命跟放棄愛情之間,我們似乎只能選擇後者,豬先生只希望我好好活著。
事隔個這麼多個月,總會有一些人「關心」我先生,而這樣的關心,卻讓我覺得很尷尬,一來我對於解釋他不是醫生的事情覺得很累,二來也覺得正處於分開之際卻要一直回應這類的問題,感到困擾。
去年十月,我回醫院看我爸,那時我跟死亡非常接近,每次跟父母見面都好像是最後一次。我爸爸已經瘦骨如柴,開刀舊傷一裂再裂,皮膚怎樣都不會癒合,他已經瘦到我認不出來他是我爸。
我姐說,爸爸可能撐不久,人生到最後,就是這個樣子了吧,我們離死亡的距離,就是一個病床而已。
照顧父母,成為我人生剩下的最後一點意義。如果我走了,住院的費用就沒人可以付,爸爸隨時會走。那一刻,我決定活下去,至少為了父母,再撐一下下。
「再撐一下下」這個念頭,一直支持著我走到今天。
我把所有的心思都投注了工作,像以前一樣,過著鐵人芝的生活。這幾個月我創作出了許多自己喜歡的作品、認識了志同道合的朋友,開始嘗試一些以前沒有做過的事情。同時,我也開始接受治療、吃藥與諮商。
再壞的年代,還是有好事發生,好好壞壞風風雨雨,這就是人生。長大了,我們總得學著哭著笑。
這幾個月的分離與煎熬,導致這篇文章遲遲無法擠出來,因為內心創劇痛深,常常痛到無法提筆,甚至無法呼吸,這些事壓在心裡對我的心靈造成很大的創傷。婚姻、生命對現在的我來說,都不那麼重要,但是我想寫我想寫的,想說我想說的,或許這些書寫不能改變什麼,但或許在創傷與壓力的泥淖裡,找一個可能的出口,我只想陳述事實,不再沈默。
而我最大的希望,只是希望能夠好好睡上一覺,一個人好好生活,如此而已。
P.S. 謝謝豬先生支持我寫出這些話
自律神經失調看哪科 在 理科太太 Li Ke Tai Tai Youtube 的評價
嗨,大家感恩節過得好嗎?
謝謝你回到理科太太。
⠀
今年,
是我老公憂鬱症發作第六次;
我自己目前則是在吃自律神經失調的藥。
所以,我們決定開始給自己放幾個月的假。
⠀
這一年多來,謝謝有你們陪伴,
所以,我也想跟你們分享一些
我心中小小的、不是那麼明亮的故事。
⠀
John 生病了。
⠀
結婚前,他隱瞞了憂鬱症病史,
我因此不理解了他一段時間。
所以婚後,只要他開始憂鬱,
我就開始笑。
⠀
我學會了把笑容放在臉上,
因為只要你的臉是笑的,人家就不會問你是怎麼了,
因為我不想麻煩別人。
⠀
憂鬱症有很多原因,
他是因為腦內的血清素分泌不足、賀爾蒙不平衡,
所以無法像我們一樣判斷事情,
所以他每天都會覺得
天要塌下來了。
而且,
他會一直跟我說各種天要塌下來的原因。
⠀
雖然,我知道這不是他的問題,
但身為一個照顧者,
經過三年我不知不覺因為壓力過大,
而自律神經失調。
⠀
有憂鬱症就要去治療。
你手斷了會去治療,
有憂鬱症也應該要去治療。
⠀
一開始,
我試著躲進工作裡面,逼自己一直工作。
潛意識裡面覺得,只要我在工作,
就可以不用去理會 John 的情況。
⠀
所以我就會一直工作,
一直工作。
⠀
晚上的時候,
我就會一次點兩份晚餐,吃到自己想吐。
⠀
跟小孩玩到一半,突然覺得想哭的時候,
我就會把情緒收住跟他說:
媽咪先去上一下廁所,你先等媽咪一下。
⠀
錄影錄到一半,我覺得我情緒真的不行了,
我會躲進廁所一下,等狀況好一點再出來。
⠀
我想,影片是騙不了人的。
⠀
我很長一段時間寫不出好腳本了,
拍影片的時候,臉也跟殭屍差不多。
對於真心喜歡我的粉絲們,
我感到
非常內疚。
⠀
對於跟我一起工作的團隊,
我長期拖累你們
也對不起。
⠀
社會某種程度上,
鼓勵要強勢、有淚不輕彈、
不可以在人面前展現脆弱。
或許是擔心給人家帶來麻煩,
因為如果你哭的話,不熟的人可能要安慰你幾句説:
不要哭了、沒事。
⠀
我當然不是鼓勵你開直播,
或者是在捷運上逢人就哭,
但我希望跟你分享我們的故事,
或多或少可以鼓勵那些
在生活的泥沼中浮浮沉沉的人。
⠀
人可以脆弱,
但脆弱,並不等於無能。
誰沒有跌倒過,
誰不會脆弱,
但是,我們要鼓起勇敢面對。
跌倒之後
爬起來。
⠀
其實要錄這個影片之前,我想了很久。
有些人覺得我是人生勝利組,
如果我展現出我的黑暗面,
會不會
讓他們因此就覺得失望了呢?
⠀
但是,
憂鬱症和他的照顧者需要被關注,
如果連我們都遲疑了,
我們要怎麼鼓勵別人站出來呢?
⠀
我想,有陰影的地方,
後面一定有光。
能知道哪邊需要修補,你才能去修好它。
修好東西,需要勇氣。
⠀
對了,
你問我最近影片觀看的數量減少,我怎麼想?
⠀
我想要謝謝那些
還是持續觀看的人,
還有所有關心我的人。
如果要把工作當成一個人的價值,
那是一件很可怕的事情。
⠀
我今年32歲,
和很多人一樣,在徬徨人生下一步要怎麼走。
但,當我發現我的徬徨,
是因為害怕走錯路
而被比較、被批評,
尤其是當我的工作,就是被攤在陽光下被人家看,
我突然就不害怕了。
因為,
這本來就是我該面對的事情。
⠀
我鼓勵我自己,
要勇敢、不要害怕。
⠀
拍一支影片人家不喜歡、沒有感覺,
我就再拍十支。
不要因為害怕而不敢做。
⠀
批評別人、
說別人不好、
是最快可以讓自己的原始爬蟲腦覺得比人家高人一等的方法,
但實際上,你只是浪費了自己時間。
但是我也謝謝所有花時間給我指教的人。
⠀
結婚的時候,
我答應過John,
不管生老病死,我都會照顧他。
⠀
但現在,我也生病了,
我們要一起去養病。
⠀
Miles 現在雖然才2歲,但他知道的很多。
John 和我都需要在他知道更多之前,把我們自己的狀態調整到更好。
⠀
所以,請容我們去放個長假。
充好電之後,我們會再回來。
⠀
謝謝你們,
我親愛的理科粉們,
我們2020年春天見。
-
⠀
我是John。
⠀
首先,
我想謝謝所有看我們頻道的人,
花時間聽我們說話,
和我們打招呼或聊天。
⠀
你們的關心,對我們來說真的別具意義。
⠀
過去這一年,我們學到很多,
也經歷了各種了解自己的階段,
我們真的很想把影片的品質和內容做好,
但現在我們認為,應該要停下來想一想
該怎麼做對家人比較好,
我們會試著慢慢好起來,
也試著解決我們面對的問題。
⠀
向大家坦誠有憂鬱症或其他身心問題,
並不是一件可恥的事,
我們要抬頭挺胸,
然後更堅強地回來。
⠀
最後再一次的謝謝那些支持我們的人。
.
✦ 理科任意門 ✦
https://www.youtube.com/playlist?list=PL47QF9ecW7k4OLAtfB3KQ-u8rInSBeQaF
萬聖節被鬼嚇,聖誕節砍聖誕樹,富士山腳露營去,理科夫妻的小場面動作片,人體開箱美國速食店...
✦ 理科純友誼 ✦
https://www.youtube.com/playlist?list=PL47QF9ecW7k7g72ljO_9YTu3ClM8YlYC_
和 Jolin 聊自我覺察,和康永哥聊情商,對劉德華上癮,向周興哲高歌,看大謙、阿滴玩猜謎,陪千千、癡癡、董仔、木星大鬧日本...
✦ 日常的科學 ✦
https://www.youtube.com/playlist?list=PL47QF9ecW7k7jnODuht5Jgo4r_o_DfpFG
拖延症患者救星,習慣養成不能靠嘴砲,手機充電的科學,長輩的微波爐恐懼症,理工宅宅的穿搭 TIP ...
✦ 身體的科學 ✦
https://www.youtube.com/playlist?list=PL47QF9ecW7k6LA_WJsL8lTJE_OVJRk7gy
開燈睡還是關燈睡,「經期」隊長的情緒管理,只能意會的便秘之苦,面試肢體語言必修課,理科先生的裸跑體驗...
✦ 感受的科學 ✦
https://www.youtube.com/playlist?list=PL47QF9ecW7k5_ji7Mi8Lc_uX_AWF64eIM
大方聊聊憂鬱症,內向者也能改變世界,懷舊神曲的神秘力量,認識朋友前不如先了解自己...
✦ 飲食的科學 ✦
https://www.youtube.com/playlist?list=PL47QF9ecW7k7Yr0L-2NYUhJBm4Y8CO4b5
生酮飲食在夯什麼,恨吃香菜的科學原因,麩質不耐還是真心做作,海鮮重金屬的一百種誤解,吃腦補腦的江湖傳言...
✦ 戀愛的科學 ✦
https://www.youtube.com/playlist?list=PL47QF9ecW7k42JOM4k0RtcLjQubBy6Ip8
一戀愛就鬼遮眼?來不來電「嗅」得出來?走出分手還要多久?男友左耳進右耳出?劈腿其實B>Z?總是愛上渣男点解?
✦ 育兒的科學 ✦
https://www.youtube.com/playlist?list=PL47QF9ecW7k6MdqTWR7VqsxSFqVHOKWfx
有一種燒叫阿嬤覺得燒?一孕真的傻三年?母奶喝到老安捏乾厚?乾洗手並不萬能?牛奶蛋白過敏?柚子醫生的育兒開示...
![post-title](https://i.ytimg.com/vi/SeEJhu3lLx0/hqdefault.jpg)
自律神經失調看哪科 在 HEALTH 2.0 Youtube 的評價
你常 #壓力大 到失眠、睡不好嗎?小心壓力大誘發猝死!
研究指出加班逾3小時,易引發健康問題!
透過心理測驗,測出你壓力是否破表?
頭痛、失眠、心悸等症狀,找不出原因?
小心可能是 #自律神經失調,常見症狀有哪些?
排解情緒壓力有哪些 #紓壓方法 ?
★節目來賓★
雙和醫院神經內科醫師 鄔定宇
預防醫學中心院長 洛桑加參
諮商心理師 林萃芬
資深媒體人 許聖梅
瑜伽老師 唐幼馨
現在訂閱《健康2.0》➔https://bit.ly/2IBSoRr
TVBS新聞台(56台) 每週二、三、五下午2點,週六、週日晚間7點!
主持人:鄭凱云、江坤俊、韋汝
看更多健康文章資訊:https://health.tvbs.com.tw/
加LINE🔍健康資訊馬上看▶http://bit.ly/2CpUdzT
按讚FB粉絲頁:http://bit.ly/2gg2c4b
![post-title](https://i.ytimg.com/vi/Te77mBU0qdE/hqdefault.jpg?sqp=-oaymwEbCKgBEF5IVfKriqkDDggBFQAAiEIYAXABwAEG&rs=AOn4CLB3O08m5Z5pGL1h3htlKNmAx1lMfQ)
自律神經失調看哪科 在 HEALTH 2.0 Youtube 的評價
本集完整內容:https://youtu.be/j1ofnNA4tBg
病由心生!壞脾氣讓你少活至少7年!8種癌症是情緒造成!
衛福部最新公布2018年國人10大死因統計,癌症連續37年蟬聯死因之首,死亡人數已突破4.8萬人,創史上新高,其中有28%人都死於癌症。科學研究表明,目前與情緒有關的病已達到200多種,而在所有患病人群中,70%以上都和情緒有關。除了本身體質以及飲食之外,你知道罹患癌症其實與情緒有關嗎?到底特質有哪些?您是其中之一嗎?
播出時間:04/17(五)早上9點
加LINE🔍健康資訊馬上看▶http://bit.ly/2CpUdzT
現在訂閱《健康2.0》➔https://bit.ly/2IBSoRr
TVBS新聞台(56台) 週一~週五早上9點,週六、週日晚間7點!
主持人:鄭凱云
看更多健康文章資訊:https://health.tvbs.com.tw/
按讚FB粉絲頁:http://bit.ly/2gg2c4b
#StayHome #WithMe #宅在家 #跟我一起
![post-title](https://i.ytimg.com/vi/VB4l1bYcvPY/hqdefault.jpg)
自律神經失調看哪科 在 自律神經失調要看神經科,還是精神科? - Heho健康 的相關結果
所以自律神經失調的治療,應該要去看精神科,可以用血清素,並配合運動、或是以微量電流刺激自律神經來調整。不過電流只能針對小部分的大腦活化,而運動 ... ... <看更多>
自律神經失調看哪科 在 自律神經失調症狀有哪些?自律神經失調治療對了 - 早安健康 的相關結果
同理可證,請放心,自律神經失調症並不特別,所以不會成為例外,它是絕對可以被100%治癒的。 ... 有不少人是從心臟科、神經內科、腸胃科,一路掛到骨科、 ... ... <看更多>
自律神經失調看哪科 在 自律神經失調找不出病因?你可能看錯科了 的相關結果
很多人顧名思義,覺得既然是「神經失調」,那應該是神經科醫師最擅長的吧?其實不然。神經科醫師在門診時,面對自訴自律神經失調的病友,常常是一個頭兩個 ...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