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久沒在臉書當醫生了,今晚先生南下高雄不在,閒來無事就聊聊我專長的醫學知識。
最近有名人在家猝死的新聞,所謂人生無常, 人出生於世,也是偶然, 但離開時往往是如此意外 ,很多事無法預料,願逝者安息!
今天想談一些和醫療有關的猝死…
「猝死」通常是心、肺、腦的功能短時間出了大問題,最近有人質疑「癲癇」發作,是否也會導致一個人猝死?在此想藉機釐清某些觀念。
所謂「癲癇」在醫學上的定義是腦部皮質神經元因某種因素產生反覆性、不正常的放電,導致病人的「動作」、「表情」、「思緒」或「意識」發生變化。癲癇多源自腦傷、先天異常或後天破壞 ,極少數才是因為遺傳而來。
醫學上若非刻意加工或瞬間意外導致死亡,不然原因不外乎是:
■ 腦出血:腦出血會導致嚴重的生命徵兆不穩甚至死亡,多半是腦半球大量出血壓迫到腦幹,或出血本身就源自腦幹 ,在年輕人多是動靜脈瘤破裂,年長者可能是三高病導致, 特別是高血壓。
■ 致死性的心律不整(VT)或冠狀動脈近端阻塞造成的大面積心肌壞死,就是醫學上常說的AMI。
癲癇很多是小孩時期開始發作,沒痊癒會一直帶到大人,若是大人才發作的癲癇,通常意味此人有非常嚴重的腦病變或腦瘤,要做詳細的影像檢查和代謝篩檢。
那麼癲癇發作是否會導致猝死?
癲癇發作超過30分鐘無法停止,臨床叫「癲癇重積症 」, 的確有可能導致病人缺氧窒息死亡,但這種案例通常只發生在極嚴重腦傷的病人,且這種人平日就會不時發作,不可能一點症狀也沒有,意思是平日看似正常的人,因癲癇發作而猝死的機率實在少之又少,除非發作時正好高處跌落或在泳池中溺水,這時是意外導致死亡而非癲癇本身。
另一種幼兒常見的抽搐叫「熱痙攣」,顧名思義是三個月到六歲間的幼兒 ,因發燒而引起的抽搐現象,發作時肢體張力和呼吸肌瞬間僵直, 呼吸動作微弱, 供氧不足導致手腳末端發紺、 嘴唇變紫, 常嚇壞年輕父母, 但除非是發作超過15分鐘以上,否則在呼吸道沒全部collapse的情況下 (和上吊者呼吸道全collapse不同),缺氧變化不會導致腦功能受損。
「熱痙攣」通常一兩分鐘就過去了,照顧者不用太擔心, 發作時只要注意幼兒安全,避免嘔吐物嗆到氣道,用退燒塞劑幫忙幼兒退燒即可。
跟大家分享最近看到的一則新聞:
《交通部於6月2日預告修正道路交通安全規則,放寬患癲癇者考駕照規定。若癲癇疾病而可控制達2年以上無任何類型癲癇發作,並取得醫師診斷證明書者,得有條件考領機車及普通小型車駕駛執照,並規範2年期滿須定期換照至公路監理機關定期審驗持照條件。》
前些日子遇颱風天,早晚溫差較大,門診看到很多呼吸道過敏的幼童又發作了。過敏在季節交替時較明顯,台灣夏季持續高溫炎熱,過敏本較不易發作, 但颱風天就是夏季的變天時,所以過敏兒會在此時發作。
過敏除一年季節變化大時較明顯外,一天的時間也是早晚(太陽沒升上來前或太陽下山後)較明顯, 幼童若晚上鼻塞、咳嗽,導致睡眠品質不佳,還是建議要尋求藥物控制, 倘若夏季期間仍需長期使用「治療」藥物, 就要諮詢專業醫師是否使用長期口服或吸入性的「保養」藥物。
最近疫情又起,大家又開始認真買口罩了,除戴口罩外,大家還是要嚴格做好自身的防護措施, 勤洗手 、保持社交距離、遵守咳嗽禮儀等等,不論你是小市民或極極極重要人物, 病毒是否盯上你,還是看你周遭有沒有一堆人染疫傳給你,病毒不會區分人的社經地位,該隔離就隔離, 該戴口罩就確實戴好。
(先生61歲生日了,那天幕僚早早放他回家說要我幫他慶生,我嚇了一大跳,又沒準備他的晚餐,只好端出泡麵加上一盤炒青菜來解決,反正這時代男女平權,他也不會幫我慶生,所以這樣侍候他就好。)
(照片是兒子的慶生照)
同時也有11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12萬的網紅朱學恒的阿宅萬事通事務所,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還記得去年台灣的防疫記者會嗎?那時公開透明有問必答,各國媒體對於天天開記者會告知一切,記者提問詳細說明都感到驚艷,結果現在被側翼弄到粉飾太平,歌功頌德,我來問幾個直接的問題吧! 真正的挺醫護我絕對支持,防疫津貼趕快發,不要再東扣西扣找理由,快發! 給他們更多武器、更多休息時間!鎖國,不要再讓各種阿...
臨床症狀意思 在 陳其邁 Chen Chi-Mai Facebook 八卦
台灣要普篩嗎?
今天與美國在台協會 AIT酈英傑處長、唐鳳政委,共同召開記者會並宣佈台美合作發起的 #台美防疫松 的活動。
這次活動,是鼓勵台美民間鍵盤高手以黑客松形式集思廣益,與政府共創精準防疫資訊的應用方案,齊力找出抗疫的創新方法。
記者會上,有媒體問到 #普篩 的問題,前幾天我和台大 #方啟泰 教授共同討論,也利用這個機會和大家分享:
▬ ▬ ▬
武漢肺炎(COVID-19)疫情自中國武漢蔓延,短時間爆發全球大流行。
在尚無特效治療藥物與疫苗的情形下,許多民眾憂心忡忡。又因年後的出國旅遊團,國外留學生回台,確診者遽增。清明連假,許多風景區、夜市湧進人潮,很多人擔心引起社區感染。有這種不確定性的擔心,因此有人就覺得是否應比照其他國家做更大規模的普篩,找出可能潛伏社區的感染者?甚至更有人說,目前台灣確診者僅427人(截至4月23日止),是否篩檢人數過少?這些說法乍看之下好像有道理,但事實真的是這樣子嗎?
首先,要了解感染 COVID-19 之後,平均會有一段相當長 (約五天) 的無症狀潛伏期。在潛伏期採檢會呈現陰性。案 364 就是入境採檢陰性,在居家檢疫期間產生不適症狀後,再度採檢才確診。如果採信第一次陰性結果就解除隔離,反而會釀成防疫破口。同樣的道理,若不問是否有症狀,在社區全面實施採檢,不僅無法保證採檢陰性就沒問題,反而導致虛假的安全感,降低對各項防疫措施的配合度,造成始料未及的負面影響。
有人會說:OK,採檢陰性不保證沒問題,但做全面社區檢驗多找出一些陽性的確診者不是很好嗎?這就牽涉到陽性檢驗結果的正確性問題。
目前我國確診都是依據 COVID-19 診斷黃金標準 RT-PCR。但 RT-PCR 檢驗程序繁複,不適合用於社區全面普篩。如果要做社區全面大量普篩,勢必要使用快速篩檢試劑。這就產生快速篩檢是否準確的問題。
談到篩檢方法準不準,一般人最常想到的是敏感度(Sensitivity)與特異度(Specificity)。
敏感度是指:有病的人確實檢驗出是陽性(真陽性);特異度是指:沒病的人確實檢驗出是陰性(真陰性)。那如果有一個超級快速篩檢試劑,敏感度與特異度都可以達到99%,意思就是100個感染者會有99個被篩檢出來,而100個沒被感染者中有99個篩檢都是陰性,那不是超級完美嗎?乍看之下,這似乎是強大的無敵工具;進一步檢視就會發現,只看敏感度和特異度是不夠的,因為這沒有回答一個極為重要的問題:在檢驗結果是陽性的個案中,到底有多少人是真正的感染者?
先看一下數據:截至4月23日,台灣的採檢送驗人數為59,026人,其中確診感染者有427人,這代表台灣的陽性率0.7%,不到1%。這還是採取嚴格標準(出現症狀加上旅遊史、接觸史等)。如果讓無症狀者也加入篩檢,這比率還會更低(盛行率會遠低於此)。
好啦!來看看如果你篩檢被檢驗出陽性,那實際染病的機率是多少呢?先用一個表說明:
🔺 假設我們有一個超級快速篩檢方法,敏感度與特異度都是99%,依台灣的數據,檢驗10,000個人,有100人確診染病:
Q:當你被檢驗出是陽性者,最後確診是染病者的機率是?
A:確診是染病者的機率:99/198=50% (🔍如圖2)
這又稱為:陽性預測值Positive predictive value(PPV)。陽性預測值的意思是,篩檢出來陽性的人中,有多少人真的有病。陽性預測值50%的意思是說,如果你主動去接受快篩(所謂的大規模普篩),檢驗結果是陽性,但其實你只有50%機率是染病者,那麼有50% 機會你其實沒有病。(若盛行率是萬分之一,PPV=1%)(🔍如圖三)
因此,台灣實際情形,如果盛行率僅有1%,但被篩檢出陽性的民眾,其實有1/2是健康者,換算成人數將高達22.7萬。然而這個偽陽性結果 可能會引起巨大恐慌。因為沒有人敢認定你確實沒有感染,還是會被當作染疫者,必須接受住院觀察。這不僅造成整體醫療體系過度的負荷,學校、公司機關恐懼的衝擊,各公司機關實施分流上班甚至停班,更重創已經奄奄一息的產業…..。
另外的一種情況,其他國家的盛行率顯然比台灣高出許多,如紐約的盛行率約13.9%,那麼陽性率推算起來就會高到92%,因此就可能要進行普篩了,把社區內大部分的病例找出來。
所以在目前台灣的情況下,如果陽性個案數沒有大幅遽增,還是依照中央疫情指揮中心專家諮詢會議的通報指引,找出高風險的族群,並由臨床醫師來做整體判斷是否採檢為宜。
.
👉台美防疫松 相關資訊請參考:https://cohack.tw/
👉競賽辦法:https://reurl.cc/Kk38mn
#cohack
#TaiwanCanHelp
臨床症狀意思 在 林靜儀醫師 Facebook 八卦
好吧,來找資料算數學。
首先要提醒,這隻被非常混蛋的隱匿,而造成全球災難的武漢肺炎病毒,流行病學、症狀表現、致病機轉等等,都是從今年二月到現在,全世界醫療專家們從感染狀況慢慢釐清瞭解出來的,像台灣這樣能夠一個一個個案了解也好,像美國那樣大量患者塞爆急診室一邊救災一邊整理資料也好,各國資訊差異與處置差異勢必存在,不能完全援引。
但是,台灣真的是全世界最認真、最早防範這個疫情的國家,無誤。 #不要對自己國家那麼沒信心
很多人一直認為「台灣有 #很多無症狀感染者」。
我用五月以後的報導來看,因為三、四月時(中國以外)各國疫情疫情才開始爆發。
🧪 德國報告武漢肺炎感染者中,無症狀感染佔1/5。
🩺 美國護理之家的研究,無症狀感染者佔37%。
💊 CNN報導無症狀感染者約佔35%。
🦠 另一篇美國七月份報導,約有40%是無症狀感染者。
🌡五月份張上淳教授報告,台灣輕症加上無症狀感染者佔所有確診病例的70%。
1. 為什麼台灣神功護體輕症特多?
因為我們把可能跟感染者接觸的人都撈出來檢查,其他國家只是打噴嚏流鼻水的叫你待在家根本驗不到。
✅ 意思就是:我們驗的比其他國家詳細多了!匡列出可能感染者隔離加檢疫加1922加健保資料庫查詢加交通動線,什麼都撈出來檢查了,連很多難言之隱都查了。
✅ 意思就是:其他國家 #確實有 一堆在社區的無症狀感染者,台灣不敢說沒有,但是 #必定極少。
2. 就用台灣是70%無症狀感染好了,最近一直有各種推論說社區中一定有很多無症狀感染者;假設有100個無症狀感染者好了,聽起來很恐怖;那以70%是輕症無症狀,會在外面趴趴走,就應該表示全部有143名感染者,而問題是,那另外43個,應該有33個肺炎和10個重症的,是都蒸發了嗎?還是覺得臨床醫師現在遇到肺炎個案已經不會做COVID-19檢測?
❓ 那為什麼從台灣出去的就找到陽性個案?一定是台灣蓋牌!
親愛的,你要不要算算從台灣出境到各國的人數,然後乘一下偽陽性率?
我不質疑其他國家的檢測準確度,但是在每天確診數破百的國家,不要以為他們還能跟台灣一樣精準疫調好嗎?
臨床症狀意思 在 朱學恒的阿宅萬事通事務所 Youtube 的評價
還記得去年台灣的防疫記者會嗎?那時公開透明有問必答,各國媒體對於天天開記者會告知一切,記者提問詳細說明都感到驚艷,結果現在被側翼弄到粉飾太平,歌功頌德,我來問幾個直接的問題吧!
真正的挺醫護我絕對支持,防疫津貼趕快發,不要再東扣西扣找理由,快發!
給他們更多武器、更多休息時間!鎖國,不要再讓各種阿里不達的外國人進台灣,不要再增加醫護負擔!所有醫護想採檢全面免費,我是納稅人我同意,國家幫忙出!國家補貼讓他們可以短時間不用回家可以洗熱水澡可以睡覺的醫護休息站,桃園到現在還沒有還不做,中央可以做啊!側翼現在又在瘋狂做圖搞鬥爭,只會做圖挺醫護有個屁用,圖可以對抗變種嗎?我還捐了幾千塊給醫護,你們咧?是靠鍵盤對抗病毒嗎?側翼只會相信政府相信黨,有沒有側翼敢出來違背政府呼籲鎖國?沒有嗎,因為你們不敢!
為什麼不鎖國?你從這幾個個案就知道問題大了,邊防鬆散,pcr效期過期也都放進國門,我不拿出來問,你知道嗎?
在我國疫情越來越嚴重,世界各國病毒異變的時候,為什麼還要為了台灣面子問題不鎖國?【案883為英國籍10多歲男性,去(2020)年12月28日曾於當地確診,並自我隔離10天,今(2021)年1月20日來台,持有搭機前3日內檢驗陰性報告,入境後至集中檢疫所檢疫,迄今無症狀。個案今年1月21日接受「英國專案」採檢,於今日確診;同班機接觸者調查匡列中。】案883並非台灣人,是個英國少年,很有可能得的是英國的高死亡率高傳染率變種b117病毒,在英國得病到在他飛來台灣在台灣確診時間不過二十三天,還導致機上接觸者被匡列調查。是誰這麼信心十足做的決定,讓一個染病確診不過才二十三天的外國人可以堂而皇之闖過國門,威脅我國的醫護安全跟防疫能量?是不是太輕忽了?
【案884為美國籍20多歲女性學生,去年12月31日搭機來台進行語言文化交流,並於今年1月1日入境台灣,持有12月24日採檢陰性報告,入境後至防疫旅館檢疫,迄今無症狀。個案居家檢疫期滿後,於1月20日進行自費採檢,並於今日確診。】案884同樣也不是台灣人,又是美國人。在全球疫情爆發狀況之下來台灣進行這麼了不起的語言文化交流,一定要在這個時候做嗎?而且你注意到了嗎?她的國外陰性報告在入境時效期是七天前,根本應該當場遣返。是誰這麼信心十足做的決定,讓一個陰性證明根本過期的外國人可以堂而皇之闖過國門,威脅我國的醫護安全跟防疫能量?是不是太輕忽了?更重要的是,我們講了又講應該把居家檢疫增加到二十一天,結果這個美國女學生根本就過了居家檢疫期間之後可以接觸到別人,自費檢驗才確診,如果她沒有自費檢驗就可以到處走了還會接觸多少人?而且陰性報告效期過了為何可以進台灣,有沒有特權?為什麼沒人敢提問?
還有大家都不敢碰的陳時中指揮官上周的一直咳嗽的感冒問題,問了還被執政黨立委王定宇抓圖出來噹,不好意思,我也敢問,而且直接問。根據去年四月頒布的【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頒布的最新「醫療照護工作人員COVID-19擴大採檢及個案處理流程」,醫療院所和照護機構工作者就診時,如不符合新冠肺炎通報定義,但臨床上發現其體溫在38度以上或有呼吸道症狀,且認為個案有染病風險之虞,就可進行第一次鼻咽或咽喉擦拭液檢體採檢。
個案經採檢後,可住院或回家自主健康管理,但在接獲通知檢驗結果前,不可外出。如果檢驗結果為陰性,還須至原來的採檢院所進行第二次鼻咽或咽喉擦拭液檢體採檢。
即使第二次檢驗仍為陰性且未使用退燒藥就退燒了,但退燒未達24小時,或是呼吸道症狀尚未緩解,均不可回到工作崗位。如果醫護人員兩次採檢均為陰性,但流感檢測陽性或有其他診斷,臨床上也應綜合評估其何時較適合返回工作崗位。】
陳時中指揮官明明還在咳嗽,呼吸道症狀還未緩解,照規定是不能回到工作崗位上的,就去休息啊,就去多休息啊,讓其他人接手。指揮官自己不遵守頒布的規定,是要給側翼鼓掌說你好棒棒,難道自主管理身體健康不重要嗎?更別提你中間還去上周玉蔻的節目,多休息不是很好,萬一傳染給她,我跟她同大樓上班ㄟ!
最後,只會口頭說挺醫護,那把七千塊所有檢驗的利潤該分的通通給做採檢的醫護啊,讓他們一天賺三倍錢我都不反對,問題是利潤分了嗎?你知道現在醫護如果擔心自己可能被傳染,想要採檢如果不符合規定,沒有症狀,七千塊還要自己出嗎?
這樣叫做甚麼挺醫護,側翼只會粉飾太平壓制問題,病毒就敗了嗎?我也不支持問甚麼要不要向楊志良道歉的白痴問題,我也不支持楊志良跟邱淑媞這些自爆兵,但側翼做圖打得很高興,打記者智障打得很高興,疫情有緩解了嗎?病毒有跟你們低頭了嗎?側翼只會做圖跟洗版粉飾太平,有一天太平會消失的!
【加入yt會員按鈕】 https://reurl.cc/raleRb
【訂閱yt頻道按鈕】 https://reurl.cc/Q3k0g9
萊克多巴人新衣上市傳送門: https://reurl.cc/Ezx1Qn
購買朱大衣服傳送門: https://shop.lucifer.tw/
![post-title](https://i.ytimg.com/vi/lhjDVGOOAu4/hqdefault.jpg)
臨床症狀意思 在 朱學恒的阿宅萬事通事務所 Youtube 的評價
前幾天指揮中心拿出一個表格比較各種疫苗之間的好壞,本意是想說AZ其實好棒棒所以大家不用擔心。但結果表格內容我看了一看之後發現結果MODERNA表現最差,每個不良反應比例都比AZ高,那你買五百萬劑還宣傳個半天幹嘛?
但我還是耐心解釋一下,這張表格做錯了,會導致民眾有錯誤的理解。
第一, 疫苗只要過了三期以後,真正致死的機率並不高,重點在於防護力好嗎?防護力低,副作用再低也沒有達到效果啊。不然喝符水好不好?沒甚麼防護力,但也沒有副作用啊?把這個副作用拿出來比較真的沒有意義啦~~~談戀愛有沒有可能被劈腿,難道你就不談戀愛嗎?
第二, 這裡列出來的表格其實是不良反應或是不良事件中的各種症狀的比例,表格做得好像有一半的人打了會有這些反應,這不是嚇死人?所謂的Adverse Event不良事件是在施用藥物產品的患者或臨床研究受試者中發生的任何不利的醫學事件,並且不一定與該治療有因果關係。因此,不良事件可以是與藥品的使用暫時相關的任何不利的和意外的跡象,症狀或疾病,無論是否與藥品有關。參加臨床試驗的患者的AE必須報告給研究發起人,必要時可以報告給當地倫理委員會。【來自維基百科】
第三, 三期實驗的狀況跟實際上臨床的狀況又不一樣啊~~~實驗歸實驗,現實世界的運作回報不良反應的機制有所不同,不是真的很嚴重到回診,其實醫師根本就不會知道,也就不會回報啊,所以要看實際接種的反應才比較準啊。
像是ADZ的這份資料是來自於WHO的三期實驗報告整理: AZD1222 vaccine against COVID-19 developed by Oxford University and Astra Zeneca: Background paper (draft),有五十二頁大家可以自己去看看,但實驗的內容其實是去年的三期實驗了,不是實際注射之後的結果。
我推薦大家看的是美國的CDC所推出來的疫苗施打第一個月報告,二月十九日出版,熱燙燙非常新。First Month of COVID-19 Vaccine Safety Monitoring — United States, December 14, 2020–January 13, 2021。是他們實際施打疫苗一個月,一千三百萬劑之後的結果,實際上會有不良反應的比例非常低啊,大家不要自己嚇自己~~~
美國接種13794094劑,ADVERSE EVENT:總數6,994,占比0.000506,萬分之五點零六九。輕微不良反應的有6354,0.0004606,萬分之四點六零六,其中22.4%是頭痛,16.5%是疲倦,16.5%是暈眩。
嚴重不良反應的有640人。0.00004639,十萬分之四點六三九,其中回報的死亡案例有113件,其中有78件是在長照機構裡面的成員。
還給你原文夠不夠意思The most frequently reported adverse reactions were injection site tenderness (63.7%), injection site pain (54.2%), headache (52.6%), fatigue (53.1%), myalgia (44.0%), malaise (44.2%), pyrexia (includes feverishness (33.6%) and fever >38°C (7.9%)), chills (31.9%), arthralgia (26.4%) and nausea (21.9%). The incidence of subjects with at least one local or systemic solicited event after any vaccination was highest on day 1 following vaccination, decreasing to 4% and 13 %, respectively, by day 7. The most common systemic solicited AEs at day 7 were fatigue, headache and malaise.
阿宅萬事通語錄貼圖上架囉 https://reurl.cc/dV7bmD
【加入YT會員按鈕】 https://reurl.cc/raleRb
【訂閱YT頻道按鈕】 https://reurl.cc/Q3k0g9
購買朱大衣服傳送門: https://shop.lucifer.tw/
![post-title](https://i.ytimg.com/vi/0Yr4x8G7-Sw/hqdefault.jpg)
臨床症狀意思 在 Smart Travel Youtube 的評價
#護膚品QnA #美麗有毒 #敏感皮膚保養 #濕疹 #有效美白 #抗皺
Janeclare前兩天維修網頁, 現在條link是這裏 www.janeclare.com
各位親愛的網友(遊戲答案要先看12分鐘10:00pm影片找到)
以下問題, 將於星期六晚上?10:30pm
百萬富翁遊戲, 10pm會有一條12分鐘嘅影片播放 , 之後會出直播, 問以下十五條問題, 送出15份禮品, 每份禮品超過$1500,以下問題, 直播節目中, 祝大家好運。
????....???(男網友都可以送俾朋友)
到時JaneClare員工 , 望住邊個網友答得最快為之勝出 , 在節目中, 會事先聲明 , 由於每一個網友地區上網速度不一樣, 答案誰是最先勝出 , 由JaneClare工作人員手機見到?個啱嘅為基準。 如有任何爭議,JaneClare保留最終決定權。每人只係可以答一次, 每位幸運兒每晚只可以得一次獎品,總共有2個星期。
#giveaways #janeclare #youtube #smarttravel #smartravel阿sa #youtube送大禮
15 Questions:
1 JaneClare嘅產品, 因為係絕對天然, 是否適合兒童選用,
答案 :
2 JaneClare喺youtube頻道smart travel , 招聘一個?職位
答案:
3 JaneClare護膚品牌注重純天然, 利用中西方草藥取代曬所有有害加化學防腐劑與及有害物質,試講出以下邊一樣有害防腐劑, 經常會喺其他嘅護膚品導致致敏成份
答案:
4.試講出JaneClare採用純種德國斑馬魚胚胎測試美白嘅效果效果能夠達到a grade嘅幾多個%, (其他大部分嘅A grade護膚品只係能夠達致30%)
答案:
5. 美國環保組織EWG曾經做過測試, 透過每天的日常日用品或護膚品, 最快?秒化學物質可以從皮膚進入血管, 繼而長期使用會影響我哋嘅健康生活例如有乳癌的風險啦 、男女性不孕呀 、少女早熟啦 等等嘅問題
答案:
6. JaneClare 主席Chairman Angela除咗係創辦人之外 ,佢另外一個職業係乜嘢呢 ?
答案 :
7. 用咗有害的化學物質嘅護膚品,對你皮膚的刺激,最常見的現象皮膚會出現啲乜嘢症狀
答案:
8. JaneClare所有產品採用有機中草藥和西方草本植物作為原材料,天然保質期?年
答案
Hello大家好我叫阿Tsar, 今日想同大家研究幾個護膚品Q & A
今時今日護膚已經不只是女人專利 ,我身邊識好多男性朋友都有護膚
但究竟你們又對護膚品有幾多認識呢?
今日我就來到這一間位於新蒲崗擁有國際GMP標準
無塵無菌的廠房和實驗室參觀一下
你們看到這裹JanClare GMP廠房正壓生產房間、
光觸媒(Photocatalyst)殺菌、雙重消毒、不藏塵的無縫地板
“GMP”英文Good Manufacturing Practice的縮寫,
中文的意思是“良好作業規範”,或“優良製造標準”,
是一種特別註重製造過程中的產品質量與衛生安全的自主性管理制度。
它是一套適用於製藥、食品等行業的強制性標準,
並且要求企業從原料、人員、設施設備、生產過程、包裝運輸、
質量控制等方面按國家有關法規達到衛生質量要求。
你們日後去購物的時候,如果在藥物或食品方面有這個GMP認證,
信心自然會高好多啦
我很榮幸跟一間極高國際標準的護膚品牌JaneClare
Chairman Angela和她的Director Gary Choi會面
網友看完這一集,就會對購買護膚品有更加深入的認識
不要以為出名的護膚品才叫最好呀
以下是JaneClare Director Gary Choi
會跟大家講解一下 ,無論膚品的平或貴
大家最緊要認識幾個,對皮膚最有害的護膚品成分
當中亦有些好貴好出名的牌子
Gary 不會披露這些牌子名字,
但國際其實有很多類似我們香港消委會的研究報告
已經曾經提過這些牌子裏面的有害化學成分
一般護膚品裏面有什麼致敏成份呢 ?
為何會放甲醛呢? 甲醛是相當有害的物質
又究竟你們知否自已買了什麼護膚品搽在面上 ?
聽聽Gary怎樣解說:
2017年出的,報館找了很多歐美、日韓的護膚品牌
你見到這些,我不方便講品牌名字
歐美日韓最top的品牌都在這裏
測試出來是什麼情況呢?他們測試BB cream四成都不合格
如果你近看這些魚杯胎全部死掉,
因為你會了解這些護膚品裏面含有類似激素
以及化學防腐劑,在影響魚的柸胎
就是過不到生物毒性測試,那有什麼為害呢
乳癌、子宮癌、孕婦更會影響生出畸形胎兒機會
孕婦絕不能用,男人女人兒童也不應該用
但這裏產品在國內每年銷量超過20億
政府消費者委員會包括消費月刊不斷提醒市民
提醒要看成份,例如這一期的選擇月刊
提醒要看隱藏多種致敏成份
美國報告出了20%護膚品含有化學防腐劑成分甲醛
為何在裏面呢。並非污染,是特意放在裏面
他們放一些叫做甲醛釋放劑,靠釋放甲醛去殺菌
這個並非普通品牌,可能好多人都見過
是全球最暢銷的護膚品牌,
消委會已經公布了是什麼品牌,大家可以上網搜索
裏面就正正用這個甲醛來做防腐,
消委會亦提到另一個品牌,全球暢銷第三品牌
N字頭,它用另一個防腐劑叫MIT簡稱
這種防腐劑已經被歐盟禁用
因為在歐洲導致一個叫濕疹疫症
但這類防腐劑在香港產品當中
都經常還發現存在,另外有一個報道
我們經常說男孩女孩很早熟
為何八歲女學生已經有月經,為何呢?
原來是用了一些含有類雌激素的潤膚露
即是搽在皮膚上的含雌激素的成份包括化學防腐劑
會令到兒童早熟,這個是訪問
為何這樣呢?因為美國環保組織EWG已經講過
其實透過我們每天的日常日用品或護膚品
即是男孩和女孩每天接觸那麼多過百種的不同化學物質
這些化學物質最恐怖是什麼呢?
最快26秒化學物質可以從皮膚進入血管
還影響我們身體,為什麼剛才說女孩容易早熟呢
其實用的護膚品當中,就會入到皮膚
八歲可能不用護膚品,但包括個人護理用品例如
用潤膚露也會中招,皮膚當然會中招啦
這各種的問題,令皮膚過早老化。
我們叫這些做化學中毒。
你們可想而知 ,如果你不認識一個品牌究竟放什麼在護膚品的成分
根據美國環保組織Environmental Working Group列出的4000多種有害化學物質。
你怎能夠單憑幾句動聽的廣告字句,
就去選購那個牌子用呢?
既然出面有好多含有化學防腐劑的護膚產品
今日我就介紹給大家JaneClare這間信譽可靠護膚品牌給大家
因為 JaneClare所有產品不添加任何化學防腐劑
珍卡兒於2015年及2016年分別榮獲MediaZone
所頒發『香港最可信賴的護膚品牌』及『香港最有價值的香港公司』獎項。
該公司更組合多種從中草藥提取的天然抗菌成分,
以達到防腐效果,令其產品未開封前的保質期可長達3年。
我們聽聽我朋友王子 跟Chairman Angela的對話
好舒服嗎?但是我在想,你未上來之前
皮膚比較敏感,你是否還未遇到一隻適合你 的護膚品呢?
都是啊!因為我平時都有用不同的護膚品,經常會一點點紅
有時甚至泛紅滿面,有什麼辦法可以處理呢?
看你這麼美男子,但是有很多護膚品
它越天然就越要防腐,它防腐就需要很多化學物質
這些有害的化學物質,對你皮膚的刺激是很大
你為何會面上泛紅呢?你皮膚、身體裏面的免疫系統
因為它感覺到外來的侵襲,它就要去抗拒侵襲
所以血液就沖擁着被侵襲的血管部份
這是經常都會見到的情況
皮膚敏感是常見的現象,這也是我們產品的優勢
我們的產品就是沒有一點化學防腐、有害物質都不會用
我說的有害化學物質,就是在美國有一個組織叫EWG
這個組織,它列出了4000多個有害的化學物質
但這些有害的化學物質是普遍存在於化妝品和護膚品裏面
因為這些有害的化學物質都能夠令到這些產品
在質感上、味道香味、吸收等等,都會提升
所以他們為了某種目的,所以就一定要加這些有害的化學物質
但是我們就是用了10幾年的研發、很多專家的投入
完全用中草藥代替了所有這些有害化學物質
用好的中草藥和西方的草本,去代替這些有害的化學物質
所以用落去的感覺是完全不同的,亦不會刺激到身體免疫力
好多護膚品公司 ,都有其自己的產品測試
從而看到那隻護膚品會否對皮膚有傷害性存在
由測試中可以知道和證實那個成份對護膚品的有效程度
JaneClare就用到一種叫做純種德國斑馬魚來做美白測試
至於測試的詳情是怎樣呢, 聽聽Gary的解説吧
魚的杯胎,有七成跟人類的DNA相似
所以廣泛被利用,測試產品的功效和安全
這個榜單就有我們的產品,這裏我們就拿到一個卓越品質
即是最安全的一個規格,不單止是這樣
我們在一個美白測試裏面,是用一個達到最高評級
怎樣叫最高評級呢,像考試一樣有A B C D
A grade的最高評級,它要能夠抑制到30%的黑色素
你看這條魚,黑萌萌的,沒有很好的抑制黑色素美白產品
魚的杯胎就慢慢會生好多黑色素出來
A grade的產品你留意到呢,白了很多
換言之,能夠抑制黑色素三成就是這樣
但是我們產品測試抑制黑色素是怎樣呢
魚的杯胎這些位置你看得出分別
兩者比較,特別在條魚尾,這些位置都是
我們不單止可以去到A grade,
我們差不多可以去到A grade的Double
可以抑制黑色素去到59%,
大家用JaneClare 的產品,就可以少了多方面的顧慮
因為它們融入了中醫理念,
採用有機中草藥和西方草本植物作為原材料,
天然保質期三年,不含化學防腐劑及任何有害化學成份
其中多項產品均採用和參考了經典古漢方,
例如王牌之一的再生修護乳霜(Reborn Power Cream)
古籍記載此配方令楊貴妃擁有白裏透紅的「傾城之色」。
JC將此宮廷秘方優化,再配合獨家的天然皮膚滲透技術,
獲取國際認可機構臨床證實連續使用四星期可擊退78%皺紋。
......................你現在見到我這個WhatsApp是我跟他們高層的對話
老闆娘勞太確是認真look for一個代言人㗎
但要什麼條件呢,就要你們收看到第三集啦
我在這裏賣個關子先,ok?
你們可以開始寄出你們的CV去這條影片的留言之頂,
聯絡「應徵代言人」的Email,
貼士要繼續留意下兩個星期六的影片YouTube頻道Smart Travel
這條影片播出之後,緊接就是直播送禮品環節
JaneClare 將會送出SD或JC系列的產品
其中一個體驗療程給15位幸運兒
每一位得獎者都可以享用這些產品其中一個系列的體驗療程
每位價值$1380, 另外做完療程之後
美容師會送出SD或JC產品其中一樣給各位幸運兒
美容師會因應幸運兒的皮膚而去送出那個產品
另外由今日節目1月9號至到2月9號2021年
一個月之內任何人士在JaneClare網頁,
購物滿$500,在備注欄輸入優惠碼Smart Travel
更可以收到一份價值$180的黃芪原液一支
你除開條數,其實是一個好大的優惠來的
稍後15分鐘,我會進行1小時直播
將15份禮物送給大家,
希望大家踴躍參與,預祝各位好運。轉頭見。
?合作邀約請洽
gold7778@gmail.com
https://www.instagram.com/gold7778t/
成為這個頻道的會員並獲得獎勵:
https://www.youtube.com/channel/UCIuNPxqDGG08p3EqCwY0XIg/join
請用片右下角調4K睇片。
![post-title](https://i.ytimg.com/vi/HBJiRFdaig4/hqdefault.jpg)
臨床症狀意思 在 症狀-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的相關結果
症狀 (英語:symptom)又稱病狀,醫學術語,在疾病分类学的領域裡,「症狀」是描述疾病的重要參數之一,代表的是「來自病人的主觀感受」。英文的symptom,字根來自於 ... ... <看更多>
臨床症狀意思 在 臨床診斷 - MBA智库百科 的相關結果
臨床 診斷是指醫生給病人檢查疾病,並對病人疾病的病因、發病機製做出分類鑒別,以此作為制定治療方案的方法和途徑。解剖部位、臨床表現、病因和病理是構成疾病診斷的四 ... ... <看更多>
臨床症狀意思 在 臨床表現 - A+醫學百科 的相關結果
常指醫學中患者得了某種疾病後身體發生的一系列異常變化。 ... 臨床表現常常用著對疾病診斷的重要依據依據。 例如:包括咳嗽,發燒,頭痛,無力等各類症状都可稱為感冒發燒的 ...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