紐約馬拉松 - 實戰篇
171120 紐約馬拉松跑完至今兩星期實在是不能再拖稿了 XD 因為心得大概滿到喉嚨,所以必須分成好幾篇慢慢分享~
終於踏上紐約馬拉松的賽道,其實沒有太緊張,倒是有點異常冷靜,知道自己盡了最大的心力準備,只要跑完就是達成任務。
當巴士緩緩駛向史坦頓島,真槍實彈的美國大兵以及坦克車在入口處排列,看到上萬名跑者魚貫接受安檢時,我才突然有種"哇嗚要跑紐約馬了啊"的感覺!
做了一點點工作、上廁所吃東西、拖一拖等一等,終於要進入等候區,在裡面又等了非常之久,趁著這段空白的期間,把心情撫平至一絲不苟。
接下來,人龍緩緩前進,朝著不知道到底在何方的起點移動,然後就是演唱美國國歌的時刻,在這一個紛亂不斷的世代,以及現場全員開口唱環繞式音響的情境下,實在很難不動容,不過路邊充斥著小解的人們,確實也是相當破壞氣氛。
開賽不知為何晚了幾分鐘,大砲轟隆一聲正式起跑,在 Frank Sinatra 的 New York New York 歌聲中,大夥兒往起點奔去,很少在這種爵士風格的音樂中跑步,感覺非常超現實!
第一關是韋拉札諾海峽橋,基本上就是一座大到靠北的橋,我盡量跑在橋中央,自以為風阻可以小一點,不過這時候可以明顯感受到身邊的人們都散發出了幸福的泡泡,等待已久的人群剛剛被釋放出來,驚喜地接受這座城市((及海風))的衝擊,不是每天都有機會跑這座橋啊!我和大多數的人一樣,伸長脖子不斷四處張望,看看周圍究竟長什麼樣,那一刻的心情是非常滿足的。
下橋後的布魯克林,倒是讓我整個人驚呆了。
下坡甚至還沒看到盡頭,我就已經聽到了遠處的吶喊聲,那個音量,大概是世大運陳金鋒出場時才有的等級,或是國際賽誰夯了一支逆轉全壘打那種分貝,數以千計的紐約民眾((好啦可能也有不是紐約的人)),全都出門來,舉起看板,搖著牛鈴,各種方式為你 / 妳加油打氣!
其實這個時候已經哭了,因為有數以萬計的人為你加油,是一件很恐怖的事,這是我不曾感受過的巨大能量。
前 20 公里很快就結束了,我忙著欣賞紐約的每一個區塊,看看那些熱情民眾的臉龐,並且專注於維持配速,前 10 公里盡可能壓在 5:50 左右,接下來的 15 公里在 5:30-5:40 之間游走,前半馬以防守為原則,不過上上下下的地形要保持穩定真的是有點難。((此時看錶大概已看了 100 遍))
經過 21 公里時還不到兩小時,當時倒抽了一口氣,因為我沒有打算要破四啊!萬一後面爆掉怎麼辦!當然後來發現是GPS跟大會的距離有些出入。所以其實並沒有跑那麼快QQ。
完成了一半的賽程後,我開始在 22 到 24 公里處認真尋找友人的身影,因為她說幫我做了加油看板,後來我才知道她指的是是 APP 的加油看板 XD 於是乎我花了 5 公里的心力邊跑邊找人,結果完全失敗!
記憶中大概在這時,又出現了一些上上下下左左右右ABAB,那些路都看不到盡頭,所以我只專注在眼前幾公尺處。
偶爾跟路人擊個掌,偶爾跟警察說謝謝,回應這座今日限定的友善城市,所給予最熱情的支持。
到了 30 公里,腳有點沉了,雖然沒有什麼撞上一堵牆的感覺,但也沒餘力了,心中此時卻是相當爽快,想說老娘練了這麼久就是為了這一刻,想起那些間歇跑得要死不活的日子、重訓完還要繼續跑 70 分鐘的日子,都是為了此時此刻,撐!下!去!
記得在最後一座橋,看到一個牌子寫著 The last damn bridge,十分有感。
當然在 30 到 40 公里,也有非常豐富的感受,例如左腳底板已經痛到要稍稍改變跑姿了,不過跑馬拉松沒有在不痛的,賽前有朋友不斷叮嚀,一切的酸痛都會在比賽一週後消失,但懊惱及後悔不會。((不過必須承認我在 35 公里處使出密技吞了一顆止痛藥))
天空又飄起了細雨,路上的民眾已經是夾道歡迎的誇張程度,人都滿進騎樓去,真的會懷疑今天全紐約的民眾都出門幫你加油了。
破四仍有機會,35 到 40 公里還試著一搏,但是如果再跨大步伐,後腿就可能會抽筋了,只能死守著同樣的頻率,告訴自己挺住,這時腦中不斷浮現停下來慢慢走一會的想法,但都在動搖之前先讓自己轉移注意力,跑多慢都可以,千萬不能停下來走。
最後 2 公里,進入我此生最恨的中央公園 XD 賽前幾天去了千千萬萬遍,明明從飯店走過去很近的終點,突然變得好遠好遠。
此時此刻,只能用手臂帶起快要停擺的雙腳,想放開去跑,手腳卻都有些僵硬了,情緒也有點激動,讓呼吸一時急促了起來。
最後的 800 公尺,終於出現了指示牌,但我強烈懷疑真的只剩 800 公尺,一路向上就算了,這時已經是激情四射,各種小劇場在心中一次噴發!我想就像是腎上腺素會主動分泌,淚腺也會自動加入戰局,終點線逐漸變得有點模糊,很敬業地,在最後一刻尋找攝影師的存在。
朝著鏡頭揮揮手,我辦到了,4 個小時多一點點,我跑完了。
面對一項未知的挑戰,全力以赴,每一步都走得踏實,看到一點一滴的努力有了收穫,就是最大的成就感吧!
📸:勘履者 Kenlu.net
#NewBalance #AlwaysInBeta #RoadtoNYCMarathon #OakleyTW
同時也有1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7,990的網紅大天使TV,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雞眼】雞眼、厚繭、病毒疣好煩人!藥師教你3步驟自行安全去除的特殊方法 許多人會發現自己身上的某個部位長了跟平常不一樣的東西 可能是雞眼、繭或是病毒疣, 不同的症狀,有不同的成因以及處理方法, 今天要跟大家分享一個Peggie私藏多年的密技, 可以安全無痛又客制化地去除雞眼及厚繭, 有需要的話可以試...
腳底長一顆東西會痛 在 歐陽立中 「演說課x桌遊課」 Facebook 八卦
【靠自制力養成習慣的人,都投降了!】
我最怕遇到一種人,
就是他羨慕你的生活,
可當你告訴他方法時,
他突然使出一個後撤步。
像是他可能會說:
「歐陽老師,
我好羨慕你兼顧工作和寫書,
我也想要寫點東西⋯⋯」
我好為人師的毛病爆發,
立刻跟他說:
「沒問題啊!
你可以先從什麼什麼做起。」
他先說好啊!但接著說:
「可是我每天工作完就累癱了,
沒辦法像你一樣有自制力。」
你發現沒有,
這就是多數人盲點,
以為習慣養成是靠「自制力」。
大!錯!特!錯!
真正有自制力的人,
基本上不太用自制力,
他讓一切習慣「自動化」運作。
關於習慣,
我一直是到這幾年,
才開始有意識的研究並落實。
像現在新課綱講求「自主學習」,
立意很好,不過我認為,
在期待學生主動學習前,
若能先建立他們的「習慣系統」,
讓學習自動化,自主才有意義。
那麼,我們可以怎麼做呢?
記住我接下來
要分享的「習慣四要素」!
1.簡單:做一下就好!
要建立一項好習慣,
一開始要讓行動簡單好做,
簡單到你五分鐘以內就完成了。
比方你想開始寫作,
你不要設定
「每天寫1000字」這種行動,
因為寫沒幾天你就想放棄了。
你肌肉還沒鍛鍊到
能負荷這種文字量,
就別舉啞鈴砸自己的腳。
所以你可以設定:
「我每天寫作,
哪怕寫一句話都可以。」
難度降低,
低到你不做都不好意思。
當然,你可能會問:
「這樣每天寫一句,
也太少了吧!哪會進步?」
你放心,
重要的不是多少,
而是「開始」與「維持」。
很多人把習慣設太難,所以遲遲沒開始;
或是好不容易開始了,沒多久就停擺了。
降低你想要習慣的難度,
你才會願意去做,
當做完時你會發現:
好像還蠻容易的,
既然時間都花下去了,
不如我再多做一些吧!
你設定每天做一下伏地挺身,
身體下去起來後,覺得力氣還夠,
多做個兩三下;
你設定每天讀三頁書,
書翻三頁後,想知道後面寫什麼,
多讀了兩三頁;
你設定每天寫一句話,
寫完一句話,想再多補充一下,
於是多寫了兩三句。
千萬別小看「簡單」的力量!
二、環境:養個好空間
每次去速食店用餐,
都會看到有學生在店裡讀書,
我好奇心起,就邊吃薯條,
邊觀察他會怎麼讀。
看他讀了五分鐘的書,
停下來喝了口可樂,
這時訊息聲響起,
他趕緊拿起手機,
看完訊息後飛快回訊,
接著訊息往返、漁歌互答、此樂何極,
就這樣二十幾分鐘過去了……
我心想,這莫非就是
傳說中的「番茄鐘工作法」?
可是不對啊!
人家番茄鐘是工作二十五分鐘,
休息五分鐘,
可他老兄怎麼是反過來啊!
哪來的番茄鐘?
只有薯條沾剩番茄醬。
當然,我知道有人
是可以在速食店專注念書的,
只是我知道那人不是我、也不是你。
因為要對抗「環境的暗示」,實在太難了。
別把環境當成空間,
要把環境當成是與你的「關係」。
速食店是吃飯聊天的地方;
書房、圖書館是讀書的地方;
房間是睡覺的地方;
客廳是放鬆聊天的地方。
當你妄想把一個地方,
當成「複合式空間」使用,
那麼犯懶一定會戰勝上進。
陳海賢在《了不起的我》,
談到一個概念我很喜歡,
叫做「在身邊養一個場」。
什麼意思呢?
如果你想養成
專注學習的習慣,
你要做的不是在哪裡都放書,
然後期待自己走到哪讀到哪。
而是在家裡養一個專門學習的場,
一切與學習無關的東西,
都不能在這個場裡出現。
我之前會在客廳看書,
但後來發現效果都很差,
因為看沒幾頁書,
一下想跟老婆聊幾句;
一下又跑去逗女兒;
一下又滑手機滑個沒停。
所以後來我把場區分開來,
當我要看書、寫作、備課,
我就會進到書房,
然後把手機放在客廳。
千萬別小看這個動作!
只要誘惑物沒出現在你的視線裡,
就會提高取得的行動成本,
降低你的使用慾望。
這在行為經濟學,
就是所謂的「雙曲貼現」,意指:
「對時空上近的物品覺得有價值,
對時空遠的物品覺得無感。」
眼不見為淨,看似一種逃避,
但用在培養「習慣場」再正確不過了!
三,順便:我只是順便
要知道,
養成新習慣之所以難,
就難在他是「新」,
意味你得花額外心力改變。
而改變對大腦的負荷很大,
因為大腦不負責你的成長,
他只負責你的生存,
所以會用最懶的方式,
讓你消耗最少能量活下去。
所以,不要想改變大腦,
但是要懂得搭「懶的便車」。
想要養成新習慣,
絕對不是像動漫主角熱血大喊:
「我每天要讀1小時的書!」
「我每天要解10題的數學!」
「我每天要投100顆的球!」
因為熱血完,
你第一個遇到的路障,
上面寫著:「你哪來的時間?」
你想想也對,決定倒車入庫窩回家。
那麼,你該怎麼辦呢?
答案是,先找出你
每天本來就會做的事,
然後在那件事後面,
加上你順邊想養成的新習慣。
所以你的習慣設定會是這樣:
「洗完澡後,我順便讀1小時的書!」
「吃完飯後,我順便解10題的數學!」
「放學回家前,我順便去投100顆的球!」
瞧,當你這麼設定時,
原先的路障就被挪開了,
因為「順便」對大腦而言,
不需要花額外的力氣煩惱,
你聰明地騙過愛偷懶的大腦。
在知名暢銷書《原子習慣》,
也有這樣的概念,叫做「習慣堆疊」:
找出自己的每日習慣,
然後把新的行為堆疊上去。
從今天起,
記得把「順便」掛在嘴邊!
四、反饋:看不見不算
你先想一個問題:
為什麼手遊讓人沉迷,
而讀書往往讓人痛苦呢?
我認為最關鍵的原因,
在於「反饋」看不看得見。
手遊裡你做的每一件事,
都看得見反饋:
殺一隻小怪,頭上冒出100金幣;
打敗一隻王,經驗值飆升1000點;
然後你看著自己,不斷升級變強,
多有成就感啊!
反觀讀書呢?
背一堆英文單字,
頭上不會冒出智力加100;
好不容易讀完一本書,
也不會看見經驗值加1000。
你往往要好久以後,
才會知道當初的努力有沒有用。
這就是習慣養成最大的困難,
只要看不見反饋,
動力就會大打折扣。
所以如果想養成新習慣,
你得跟手遊學習設計反饋,
讓你所有的努力都看的見。
《驚人習慣力》提到「月曆策略」,
就是在房間貼張大月曆,
當你今天有完成新習慣,
就在月曆上畫個大叉,
代表你解完今日任務啦!
如果有一天沒畫叉,
你就會覺得那空白很惹眼,
逼使你每天都要上去解任務。
這也就是為什麼
手遊都一定會有「每日登入獎勵」,
為的就是要養成你天天上線的習慣。
我自己的方法,
是把每天要完成的事,
都寫在便條紙上,
只要完成就用紅筆槓掉。
當小任務全解完,
我就可以爽快把便條紙揉掉,
然後犒賞自己吃喝玩樂一番。
好,最後再跟我
複誦一次「習慣四元素」:
簡單、環境、順便、反饋
然後記住,
別想用自制力跟懶惰打仗,
因為大腦是站在懶惰那一邊的。
所以你要不斷告訴大腦:
「這很簡單,做一下就好!」
「手機在客廳,還要拿好麻煩!」
「我很懶,我只是順便做!」
「看,都解這麼多任務了,不解完怎行!」
一開始養成新習慣,
你像在爬樓梯,
爬到氣喘吁吁;
但慢慢你覺得腳底生雲,
低頭一看,原來,
大腦竟為你裝了手扶梯!
讓你人生扶搖直上。
是啊!
強大的成果總是姍姍來遲,
所以等到的人始終不多。
#歡迎分享
#自制力一聽就很累
#所以我比較喜歡說順便
腳底長一顆東西會痛 在 Facebook 八卦
【•獨家團_Jodo!溫你按摩球•】
初看到這個的你,是否跟我一樣疑惑?🤨
看完官網解說的你,是否還是跟我一樣一頭霧水?
-
一開始我以為這個主要是按摩胸部
但因為媽媽我...
已經 #過了那個月經來前會漲奶的時期了
所以打從心底覺得「這東西..我應該用不到吧?」
不過他真的長得很漂亮!
本人比照片還要漂亮!
拿到東西之後,
加入官方Line輸入通關密碼會送 #五堂課程!
看完課程才知道...奶奶只是其中一個受惠的部位(不是人
這個真的要看課程,看了才會用
-
大家都知道我有一支白帥帥的小捶按摩槍
但是有一些地方像是
腳底、腳板、手腳關節、頸部是不能使用按摩槍的
但這些 #溫你按摩球 都可以做到
他們就像一對完美CP,相輔相成
/
🌕“適合對象”
🌖被榨乾或是已經被榨乾的上班族
🌗久坐、久站、駝背、胸、背都很緊繃的你
🌘月經來時總是熱水袋不離身的你
🌑沒有時間去按摩的你
🌒回家沒有人等的你
ℓινє тнє ℓιfє уσυ ℓσνє; ℓσνє тнє ℓιfє уσυ ℓινє.
原本我傻傻的以為,
就是一隻手拿個一顆球在身上滑來滑去
看完課程才知道有些部位需要使用雙手🤲
甚至還有我最最最喜歡的廢人使用法
直接用身體的力量把他往死裡壓(誇張了誇張了
像是我睡前,我會習慣
一邊滑手機一邊用背壓著球做 #定點按摩
背按完之後就換一整天下來腫腫的小腿
(#先用小腿肚壓著球再換成腳掌)
如果手有空就定點按一下肩膀,
然後就可以一覺到天亮了🔅
#最近晚上都這樣做好像睡得比較好
打電腦時也可以用腋下夾住他
溫溫熱熱的非常舒服☺️
我們 #女生副乳那一塊是上半身最容易塞住的地方
/
門前陣子掰咖,
我也是用按摩球幫他關節放鬆一下
(關節不能用筋膜槍
現在應該是好多了,四隻腳輪流掰咖了大概兩週
/
☀️關於媽媽為什麼又被收買
🌤外觀應該不用我多講了.....美到哭
⛅️我工作需要長時間看3C,坐姿不正確常常肩頸很酸痛
🌥有時候重訓貪心..不小心關節就代償了
☁️喜歡跟悶悶一起拍照,但是好看的照片其實腰都很不舒服
🌦想起今年初的暖暖包之亂
/
#為什麼叫做獨家團
•「溫你按摩球」是很新的產品,也是第一次開團
• 團購價除了課程+絨布袋,還有跟別人不一樣只有我們才有的專屬底座!
/
▶️底座超文青超漂亮(我也想要..我沒有...
▷畢竟是球型,有底座還是比較安全
▶️使用完用濕紙巾擦一擦就可以了唷
▷三段變速、三段變溫
#另外要提醒某部分的族群可能不適合按摩球的加熱功能
▶️正在接受放射治療的人
▷對溫度不敏感的人(老人、小孩、糖尿病患者
▶️凝血功能異常or正在服用康凝血藥物的人
▷不得直接在藥布貼片上做使用
#關於這部分有疑問的請直接私訊或是留言詢問唷
#很多人看到我限動就問好不好用想買給女友
✨ 團購時間:110.04.28~05.23,23:59止。
✨ 出貨時間:5/20號依照訂單順序陸續出貨,如有相關問題都可以詢問客服
✨ 客服詳細資訊如下
🌱 客服電話:02-27425093
🌱 客服信箱:heyjodo@gmail.com
🌱 服務時間:週一至週五 13:00 - 18:00
訂購網址:https://bit.ly/3gLUrEf
👄我說啊!母親節要到了!先買給女友媽媽實在一點!
👄不只是女生可以用,男生更容易關節不舒服
👄最後希望大家每天都可以很放鬆的好好睡上一覺
#溫妳按摩球
#這一次支持多種支付唷
腳底長一顆東西會痛 在 大天使TV Youtube 的評價
【雞眼】雞眼、厚繭、病毒疣好煩人!藥師教你3步驟自行安全去除的特殊方法
許多人會發現自己身上的某個部位長了跟平常不一樣的東西
可能是雞眼、繭或是病毒疣,
不同的症狀,有不同的成因以及處理方法,
今天要跟大家分享一個Peggie私藏多年的密技,
可以安全無痛又客制化地去除雞眼及厚繭,
有需要的話可以試試看喔~
當然情況嚴重要去找皮膚科醫師,
千萬不要延誤治療。
00:00 雞眼主題開場
00:39 身上尤其是腳底為什麼會長一些硬皮?或是顆粒?
01:14 雞眼跟病毒疣如何分辨:位置、外觀
01:53 病毒疣會傳染喔
02:06 醫師可能會處理病毒疣的方法
02:16 皮膚的多層結構
02:44 雞眼跟厚繭是角質過度增生的結果
03:20 外面賣的雞眼貼好用嗎?
03:35 Peggie自製雞眼貼密技分享!!!水楊酸溶液⭐️⭐️⭐️
04:11 要準備的東西 水楊酸藥水 透氣膠帶 凡士林 抗菌藥膏 治疣液 克疣液
06:01 水楊酸藥水不會超過凡士林的範圍
07:25 為什麼需要貼透氣膠帶?
08:37 真實把雞眼撕下來的照片!!!
09:10 如果連續使用水楊酸藥水會刺痛怎麼辦?
10:01 不要自己拿器具去剪雞眼或是病毒疣
☞ 如果對你有幫助,請記得按👍讚並留言✍︎告訴我喔
▶︎ 訂閱大天使TV,第一時間通知你最新正確用藥資訊
‣‣ http://bit.ly/33JLAtk
▶︎大天使TV其它的平台更精彩 有IG與FB粉絲團◀︎
‣‣一鍵連結按這裡 ► https://joy.link/pharmapeggie
▶︎藥師如何投資美股?點連結免費參加分享會 ◀︎
‣‣ http://bit.ly/BOS-Peggie
#雞眼 #治疣液 #克疣液
![post-title](https://i.ytimg.com/vi/NALF9eQIsKk/hqdefault.jpg)
腳底長一顆東西會痛 在 [問題] 腳趾頭長了一顆東西 的八卦
... 寬寬的鞋子因此我家人又想說會不會是雞眼因為雞眼只要去用到就會痛不過雞眼好像都長在腳底? 我妹跟我都一直叫我媽去看皮膚科他又覺得這一顆小東西 ... ... <看更多>
腳底長一顆東西會痛 在 一踩就痛?改善「足底筋膜炎」這3招學快學起來!健康2.0 ... 的八卦
![影片讀取中](/images/youtube.png)
補充整天的活力來源 交給享食尚滴雞精→https://goo.gl/3bc33z腳底痛到舉步維艱,連前面一小步,都踏不出去.你就是被足底筋膜炎給盯上了! ... <看更多>
腳底長一顆東西會痛 在 腳底長了一顆東西 - 心情板 | Dcard 的八卦
今天走路覺得不太舒服有些疼痛,回到宿舍馬上檢查腳底,結果發現長了一顆白白的東西,有點癢又有點痛不知道是雞眼還是痘痘呢?擠過但是擠不爆.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