沒有髖關節的概念,腰椎間盤就會遭殃!
髖關節就是大腿跟骨盆的連接處,每次在上脊椎強背術的時候,教練群一定會協助大家確實找到自己髖關節的位置,因為大部分的人對於髖關節的位置認知是錯誤的,多數人誤以為髖關節靠近腰部,如果對髖關節沒有概念,那麼就很容易用彎腰代替屈髖,直接導致椎間盤的磨損。
明確辨別屈髖與彎腰兩種動作是身體智慧-脊椎強背術的學習重點之一,今天我就來分享跟髖關節有關的知識吧!
其實髖關節有兩種動作方式你知道嗎?
第一類動作方式是髖關節下的大腿動作,大家很容易認知的大腿骨迴轉的動作,提起腿來(抬腿屈髖),你將可以發現大腿骨可向各種方向活動,甚至迴轉,這一類動作你每天都在做,因為你每天都要走路,因此很容易理解。
第二類動作方式大家就比較不容易認知或容易忽略了,那就是髖關節上的軀幹動作,例如正確洗臉姿勢需要屈髖來代替彎腰,但大多數人卻是彎腰駝背的洗臉,本應該用軀幹來靠近大腿這樣的屈髖模式,卻將髖關節鎖死不動,用彎腰來將身體靠近大腿並將臉部朝下,此時髖關節是沒有作用的,因此活動發生在腰椎,腰椎間盤收壓迫容易損壞,所以在洗臉時,請記得軀幹向前傾斜的動作應該是發生在髖關節上而非腰椎上(請見附圖)。
除此之外,這第二類動作方式(髖關節上的軀幹動作)也包括『骨盆傾斜』運動,這也是大家很容易做錯的動作,骨盆傾斜的練習目的是在當骨盆跟腰椎的關係失衡時,我們可以藉由收縮背肌或收縮腹肌來讓骨盆維持平衡,例如彎腰撿錢時腰椎後凸,收緊背肌就可避免腰椎後凸。換言之;骨盆平衡位置是維持正常脊椎生理曲線的關鍵,其中骨盆傾斜的控制能力決定了骨盆是否處於平衡位置,就是脊椎是否能維持健康的關鍵認知之一。
在練習骨盆平衡運動時,請提醒自己,骨盆的前傾、後傾這個動作,是以髖關節為樞紐的喔(如圖)!
不知道什麼是『骨盆傾斜』的人,請在YouTube上的身體智慧頻道找『強背運動』的教學清單,第一個教學動作就是我在影片教『骨盆傾斜』。或是搜尋『脊椎強背術』報名上課。
如果此文您看得懂,可以留言回應我『明白』或『瞭解』嗎?讓我知道這樣的圖文表述大家是否可以吸收呢?
同時也有16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17萬的網紅詹珞瑤 物理治療師 Veronica Rehab,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物理治療:https://reurl.cc/DZR55 物理治療:https://reurl.cc/emeYj 物理治療:https://reurl.cc/95jKO 什麼是椎間盤? 椎間盤 是一個很強壯的組織,穿插在每個脊椎體之間,當我們扭動旋轉身體或是彎腰時,椎間盤會吸震減少脊椎的壓力。椎間盤主...
腰椎後凸 在 健美女大生 Facebook 八卦
【屁股眨眼有那麼嚴重嗎?】
剛剛看到館長直播提到屁股眨眼,剛好昨天看到一篇有關屁股眨眼的文獻回顧 XD,所以簡單整理大重點,跟大家分享一下:
<原文:What really causes butt wink? https://goo.gl/QhRP9o >
1. 什麼是屁股眨眼?
屁股眨眼就是在深蹲時,蹲到一定的深度時,出現骨盆後傾的情況。因為骨盆和脊椎是連在一起的,所以比較嚴重的屁股眨眼,會伴隨腰椎的彎曲
2. 屁股眨眼是一個訓練者社群超常見的爭議話題,但相關的研究文獻卻很少
3. 屁股眨眼目前原因不明,目前比較常見的有兩種理論:Structural theory 和 Flexibility theory
4. Structural Theory:深蹲蹲到一定深度的時候,股骨頭(股骨就是大腿骨)會 "撞到" 髖臼邊緣(髖關節是一個球窩關節,是大腿骨上的一個球卡進骨盆上的一個凹槽,也就是髖臼),而此時你如果想要蹲更深,骨盆就只好後傾(想像骨盆是一個「裝水的水盆」,水往前倒叫骨盆前傾,水往後倒叫骨盆後傾)讓髖關節屈更多,屁股就眨眼了!
5. Flexibility Theory:這個應該是大家比較常聽到的理論(我想原因是因為這個理論有比較多馬上可操作的解法),也就是柔軟度不足導致的屁股眨眼。常見的建議,是增加腿後肌群、臀肌、小腿肌的柔軟度。但腿後肌群從解剖學上看來並不符合這個理論(因為深蹲時腿後肌群的長度並沒有太多的變化),臀肌緊繃造成的屁股眨眼也沒有詳細的機制被提出。小腿肌群的話,有研究顯示如果在深蹲時限制足背屈的角度(足背屈就是小腿跟腳背靠近、膝蓋前推的那個動作),腰椎比較容易彎曲,有人認為這可能是進而造成比較高的機率骨盆後傾的原因
(女大生註:其實柔軟度和屁股眨眼的關聯不大很容易觀察得出來。「腿後側肌群延展性最好」的族群,跟「可以全蹲而幾乎不屁股眨眼」的族群,大部分時間都沒有重疊)(我腿後柔軟度也很差QQ)
6. 屁股眨眼會影響肌肉的啟動嗎?
有研究顯示深蹲時腰椎後凸(也就是圓下背的姿勢)相較於腰椎略前凸的姿勢,豎脊肌群有比較少的參與。也有研究顯示骨盆後傾時股四頭肌有較多的參與。然而,這些研究,因為實驗時的負重模式或動作範圍,跟實際訓練情況差很多,所以不一定可以直接套用到訓練的參考
7. 屁股眨眼會讓你受傷嗎?
沒有直接的證據。屁股眨眼之所以會那麼被關注是因為他常常伴隨著圓下背的情況發生,而脊椎偏離中立位的負重訓練,會有比較高的椎間盤損傷的風險。很多教練認為屁股眨眼有比較高的受傷風險,然而,上面提到的這些椎間盤損傷的實驗並不是在活體上進行的,且由於負重深蹲本來就會給脊柱相當的壓力,但「非常明顯地」絕大多數的人並沒有在訓練的過程中造成椎間盤損傷,因此,最佳的指導方針,可能是「增加脊椎對壓力的耐受度」,也就是:好好做重訓吧!!!
8. 有什麼方法讓屁股眨眼消失?
很抱歉,目前沒有 XD 伸展的效益目前不明,而且似乎大多數人也不太會透過伸展放鬆減少屁股眨眼的情況(但不可否認,有些人的情況的確是可以由此稍有改善)。比較值得做的大概是「增加腳踝活動度」,畢竟上面有提到,近期有些研究顯示增加腳踝活動度可以減少某些情況下深蹲時的圓下背情況(其實,不用研究顯示,帶過學生的教練應該都已經「發現」了無數次~)。另外,也可以透過穿舉重鞋的方式,提高腳跟垂直高度,進一步減少腳踝活動度不足帶來的其他潛在問題。如果這些方法都試過了,仍然有屁股眨眼,那也許就是其他的不在以上討論範圍的因素了。
結論懶人包(不是原文的,純粹女大生自己認為的):
1. 不要再管有沒有屁股眨眼了,關注腰椎才是正解
2. 踝關節的活動度真的很重要,地基沒打好上面都會跟著出問題(例如女大生本人之前全蹲到底時骨盆會略往順時針方向轉,合理懷疑是因為右踝因舊傷造成的肌腱夾擠,導致足背屈不足所造成。這連帶造成了我的右邊下背比左邊承受更大的壓力,在負重增加時感受就變明顯了。也就是說,即使我的腳掌都好好踩在地板上,重心很穩,也不代表我就沒有問題!)
3. 除非你做低槓位深蹲(low bar position squat),不然太在意膝蓋不要往前太多的深蹲,再加上負重,會增加腰椎受傷的風險!
4. 怎樣預防脊椎受傷?做阻力訓練,永遠的不二法門。
延伸閱讀:
深蹲時膝蓋到底可不可以超過腳尖? http://goo.gl/GEs961
腰椎後凸 在 脊椎保健達人鄭雲龍 Facebook 八卦
第93期『脊椎強背術』今天結業,接下來會有21天的互相支持與回報,學員在這21天能否堅持落實延伸的脊椎生活,將是學習成敗的關鍵。
這一期有2個故事分享:
本班有一位小兒麻痺的學員,真實長短腳落差有5公分之多,因為在站姿及走路時必須以骨盆前傾的方式來代償這種落差,導致長期腰痛,但是她是一位不願屈服小兒麻痺限制的人,從小在父親鼓勵下將自己視為正常人,游泳、騎腳踏車樣樣都來,也都請了專業教練教學,只可惜相關教練並未針對她生活中的姿勢與動作控制做精準指導。
她來到這個班上之後,她總算能認知及控制自己的骨盆位置,改善了膝蓋後頂鎖死+骨盆前傾的錯誤站姿,加上正確的走姿練習,改善程度非常明顯,連深蹲的動作都能做到標準,她樂觀正面的學習態度也感染到周遭的人,結業時的分享,我見她紅了眼眶,我內心也非常感動。
另外有一位椎間盤突出的學員,一年來被醫生告知要隨時保持挺腰的狀態,醫生的目的是告誡不可以駝腰讓腰椎後凸,用意良善,但該名學員卻是長期刻意的使用下背肌,過度挺腰變成骨盆前傾,壓迫下背導致一系列症狀,他原本以為那是椎間盤突出的舊傷困擾不已,也嘗試過各種療法都無效,但在課堂上對姿勢重新認知之後,讓骨盆回到平衡位置,神奇的是症狀都不見了,原本站立10分鐘就受不了,昨晚坐高鐵一路站回新竹,卻沒有任何不適,他自己嘖嘖稱奇,同學們也都替他高興。
不知或做錯事,健康逐漸下滑,學真知識、做對的事,健康步步高升!
身體智慧-脊椎強背術,歡迎大家加入脊椎強背的行列:
https://www.bodylearning.com.tw/courses/
腰椎後凸 在 詹珞瑤 物理治療師 Veronica Rehab Youtube 的評價
物理治療:https://reurl.cc/DZR55
物理治療:https://reurl.cc/emeYj
物理治療:https://reurl.cc/95jKO
什麼是椎間盤?
椎間盤 是一個很強壯的組織,穿插在每個脊椎體之間,當我們扭動旋轉身體或是彎腰時,椎間盤會吸震減少脊椎的壓力。椎間盤主要是由兩個主體組成,外圍的纖維環(anulus fibrosus)包住裡面的椎間盤髓核(Disk nucleus pulposus),纖維環組織交錯編織而成,強壯且堅硬,可以充分保護裡面的椎間盤核;椎間盤核充滿了水分,很像果凍的材質,可以應付不同方向的力量來分散脊椎的壓力。腰椎的椎間盤比頸椎來得大,除了可幫助我們承受身體重量,也可以讓我們的脊椎很順暢的進行彎曲起身或是扭動旋轉的動作。
椎間盤突出怎麼發生的?
會發生 椎間盤突出 的人主要是20-40歲的年輕族群,而年紀超過50或60歲的人,椎間盤會因為退化的關係,水分逐漸流失,較不易發生椎間盤突出的問題。一般而言,人的身體構造非常強壯,椎間盤富含水分,且被纖維環保護的很好,不會因為一次性的傷害就直接破裂,所以椎間盤會有問題,都是因為長期 姿勢不良 ,長期運動施力不當,椎間盤因為長期壓力不平均,漸漸地越來越脆弱導致破裂!所以我們很常聽到病患說:只是打一個噴嚏,早上起床彎腰穿襪子,或是蹲下撿東西這些生活中再平凡也不過的動作造成受傷。但病患常常不能理解為何如此簡單的動作卻能引發椎間盤突出,事實上 椎間盤 早已處於危險邊緣很久,只是病患本身不自知而已。
椎間盤突出的類型?
1.纖維環破裂 : 包圍住中間髓核的外層纖維撕裂,依據受傷的動作.整個纖維環都有撕裂的可能,因為纖維環外圈有神經分布,所以受傷會伴隨劇烈疼痛,這些撕裂傷會隨著時間結痂而痊癒,但之後再次發生撕裂的機率就會提高。
2.椎間盤隨核突出 : 纖維環破裂並且伴隨中間的髓核流到外層或是整個椎間盤以外,簡單來說就是中間富含水分的核心移位了!使得整個椎間盤壓力分布不均。
3.髓核突出並且壓迫到神經根 : 整個如果凍般的髓核流出並且壓迫到神經,例如:坐骨神經,這時候疼痛就有可能經由神經路徑一路放大延伸到屁股以及小腿,嚴重者會有麻木無力的現象,其中髓核裡面的物質會刺激神經引發化學反應使得神經發炎,讓疼痛更模糊且深層。
椎間盤突出 就要考慮開刀嗎?
椎間盤突出主要多為年輕族群,大多數依賴保守治療就可以痊癒,除非已無法藉由藥物治療或是物理治療降低疼痛。已經出現尿失禁或是排便等問題即可確認椎間盤突出已經壓迫到脊髓(spinal cord),就有開刀治療的必要性。手術的方法會直接將凸出來壓迫到神經的椎間盤切除,嚴重的病患甚至需要移除整個椎間盤。
重複性 椎間盤突出 手術後就不會再發生了嗎?
答案是會的!就算我們將突出的椎間盤移除,如果仍然不改變生活方式,或是仍然是用同一種用力方法運動,腰椎仍然會有重複性的傷害,再次發生椎間盤突出的機率還是很高;所以無論是開刀與否,重新訓練核心肌群,經由尋求專業醫師或物理治療師的建議改善出力方法,進而改變生活習慣都是耗時但必要的手段,決不可以掉以輕心!
對於 椎間盤突出 , 物理治療能如何幫助?
改變生活方式 :
起床時先側躺再起身
坐滿整張椅子,讓腰有支撐
避免久坐
避免彎腰,用蹲下的方式取代彎腰
提重物時要收小腹並且將脊椎打直
運動的時候不要出現折腰的動作
物理治療運動 :
mckenzie exercise
cat and camel
bird dog
正常版棒式

腰椎後凸 在 Bodylearning - No.1 brand of the Spine Care in TW Youtube 的評價
脊椎調衡運動說明:
無論是駝背、骨盆前傾導致腰彎過大,或是骨盆後傾、脊椎側彎等,都會導致關節受壓、肌肉張力失衡、循環不良而引起腰酸背痛症狀。所以脊椎調衡運動的目的在於,促使關節活動及肌肉強度的平衡。讓脊椎有正常的生理曲線,以及強有力又有柔軟度的肌肉,自然遠離腰酸背痛。
系列B:針對骨盆前傾(又稱下交叉症候群、腰彎過大或脊椎前凸)族群之姿勢異常。
通常會併發脊椎滑脫、腰椎後關節炎、下背酸痛、膝蓋退化、膝蓋痛或扁平足等症狀。
動作說明:
【臥姿】
一. 基本姿勢:仰臥,膝蓋彎曲,小腿與地板成45度角,此時腰部會自然的稍微懸空。
二. 收縮腹肌以及臀部向後旋轉,使腰骶部向下壓以拉平背部,讓腰部下的空隙消失,這個姿勢就是骨盆的傾斜的位置。
三. 重複這個動作十次,動作過程中配合緩和地深呼吸。
四. 用心體會骨盆傾斜的位置,並告訴自己在任何運動中,站立時以及搬抬重物時,盡量保持骨盆傾斜的位置(脊椎骨打直,也就是太極拳所要求的尾閭中正)以保護脊椎。
【站立姿體會練習】
一. 背部和臀部貼牆站立。
二. 抬起一雙腳放在前面的椅子上。
三. 仔細體會骨盆如何傾斜,背部可以拉得比雙腳著地時更直、更靠近牆壁,這就是骨盆的傾斜位置,請用心體會, 並在任何運動中,站立時以及搬抬重物時,盡量保持骨盆傾斜的位置(脊椎骨打直,也就是太極拳中所要求的尾閭中正)以保護脊椎。
影響身體姿勢及各種症狀尚有更多原因,此運動方式僅供參考,建議藉由醫師/治療師/體適能專家等之評估與指導為佳。
如想進一步詳細了解你的脊椎病痛成因、嚴重程度與如何改善、學習如何覺察壞姿勢、正確的運動姿勢等脊椎保健術,讓自己更快速改善腰酸背痛,且大大降低因獨自練習而造成運動傷害的可能性,歡迎報名鄭老師所規劃、開設的「脊椎強背術」研習課程︰http://goo.gl/8PVbCH
不過課程集中在北部,其他地區的朋友可以退而求其次,線上前往購買鄭老師的著作《健康,自脊來》︰http://goo.gl/p4sgTT
內容即脊椎強背術教學,雖然仍無法取代實體課程親身體驗與專業教練動作指導的價值,但透過結合最新QR code技術,讓你隨時能上網觀賞對應動作教學影片,就像是買了小型課程一樣,絕對超值。
--
更多脊椎保健教學課程、輔助用品歡迎至身體智慧官網報名與訂購:http://www.bodylearning.com.tw/

腰椎後凸 在 Bodylearning - No.1 brand of the Spine Care in TW Youtube 的評價
脊椎調衡運動說明:
無論是駝背、骨盆前傾導致腰彎過大,或是骨盆後傾、脊椎側彎等,都會導致關節受壓、肌肉張力失衡、循環不良而引起腰酸背痛症狀。所以脊椎調衡運動的目的在於,促使關節活動及肌肉強度的平衡。讓脊椎有正常的生理曲線,以及強有力又有柔軟度的肌肉,自然遠離腰酸背痛。
系列B:針對骨盆前傾(又稱下交叉症候群、腰彎過大或脊椎前凸)族群之姿勢異常。
通常會併發脊椎滑脫、腰椎後關節炎、下背酸痛、膝蓋退化、膝蓋痛或扁平足等症狀。
動作說明:
一. 背部平躺在地面上,兩腿伸直。
二. 將一隻膝蓋提起帶至胸部,雙手抱膝貼向胸部,過程中胸部不可抬起離地,當抱向胸前移動的過程中如果感覺輕微不舒服時,就應該停止移動,停留數秒,讓肌肉慢慢伸展與適應。
三. 深呼吸後再進一步緩和地將膝蓋更貼近胸部,以求肌肉更伸展與鬆弛,停留在這個位置約十秒。
四. 重覆伸展3~5次,然後換邊練習,伸展過程盡量放鬆的深呼吸。
PS1.不可強拉到疼痛的程度。
PS2.練習時力求呼吸放鬆且伸展肌肉,但不可太勉強。
備註:影響身體姿勢及各種症狀尚有更多原因,此運動方式僅供參考,建議藉由醫師/治療師/體適能專家等之評估與指導為佳。
如想進一步詳細了解你的脊椎病痛成因、嚴重程度與如何改善、學習如何覺察壞姿勢、正確的運動姿勢等脊椎保健術,讓自己更快速改善腰酸背痛,且大大降低因獨自練習而造成運動傷害的可能性,歡迎報名鄭老師所規劃、開設的「脊椎強背術」研習課程︰http://goo.gl/Ued18c
不過課程集中在北部,其他地區的朋友可以退而求其次,線上前往購買鄭老師的著作《健康,自脊來》︰http://goo.gl/o7I59v
內容即脊椎強背術教學,雖然仍無法取代實體課程親身體驗與專業教練動作指導的價值,但透過結合最新QR code技術,讓你隨時能上網觀賞對應動作教學影片,就像是買了小型課程一樣,絕對超值。
--
更多脊椎保健教學課程、輔助用品歡迎至身體智慧官網報名與訂購:http://www.bodylearning.com.tw/

腰椎後凸 在 腰椎後凸:原因、症狀、階段 - 關於營養 的相關結果
脊柱後凸被理解為脊柱彎曲到錯誤的位置(反向位置),或者其發展的趨勢,姿勢受損。一些專家將腰椎後凸畸形稱為對脊柱前凸的任何侵犯(脊椎變平,對齊,反向發展)。通常, ... ... <看更多>
腰椎後凸 在 你有腰椎間盤突出嗎?4招教你簡單測 的相關結果
同樣的,因為腰椎間盤突出的其中一個症狀是肌力下降,腳的肌力比較弱,而使不出力氣,無法踮腳尖,翹腳尖(只用後腳跟)也很困難,也會有腳麻的情況出現。 ※ ... ... <看更多>
腰椎後凸 在 脊柱後凸治療 - scoliolife 的相關結果
過度脊椎後凸主要是與年齡增長、骨質疏鬆、椎骨骨折及椎間盤退化疾病有關。 因年紀增長引起的過度脊椎後凸主要會有脊柱伸展程度降低、姿勢不良及背部肌群肌力減少等問題。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