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高雄要從高齡往下依序施打疫苗?
美國致贈的250萬劑莫德納疫苗,已在傍晚抵達台灣。
患難兄弟般的情誼,就像 美國在台協會 AIT 酈英傑處長常說的:台美是「真朋友·真進展」。
.
我從流行病學的角度,來解釋高雄市的 #疫苗施打策略。
首先從世界衛生組織WHO「年齡別」與「重症率」、「致死率」相比較(圖1),65歲以上染疫的人數佔整體染疫人數20%,其中死亡率佔整體染疫人數83.48%,跟15-24歲分別為11.7%和0.21%,兩個族群相比,致死率相差245倍。
看完WHO的統計,再看回來國內我們台灣疾管署的統計。(表1)是今年4月20日至6月13日的「年齡別」與「重症率」、「致死率」。80歲以上會有43%的人會是重症,而致死率是26%。也就是說十個80歲以上的人得到武漢肺炎平均會有四個人重症住院,而染病的人其中每十個人2.6個人會有生命危險。
鍾飲文院長也分享美國疫苗施打的經驗,
目前美國有52.71%的人口至少施打過一劑,自疫苗開打以來,美國住院人數在各年齡層中皆明顯下降,尤其65歲以上個案最明顯。(>65歲疫苗注射率:84.7%)
而80歲以上死亡率顯著下降。其次為65-79歲人群,特別提醒真的要施打疫苗,對我們才能形成比較好保護力。
這也是為什麼我們根據相關風險評估,決定從高齡長者,按年齡依序施打疫苗。
因為,就重症或死亡風險而言,年齡層越高、重症風險越高、住院後的致死率越高。
疫苗接種對於防疫來講是最有效工具。
尤其面對武漢肺炎病毒,時常有潛伏期長、無症狀的情形,非常狡猾。
符合施打對象者,要把疫苗打好打滿,以建立群體免疫。
.
高醫鍾飲文院長、疫苗專家,來向大家分析施打疫苗「利大於弊」,並說明施打疫苗常見的Q&A:
Q:老人打疫苗很危險嗎?
A:疫苗對老年、高齡長者,保護力非常重要。
接種之後我們還是要注意,要觀察15-30分鐘,主要是接種完很怕有嚴重過敏反應,有時候開始皮膚會有疹子、紅腫出現,嘴巴眼皮腫,聲帶水腫,會有呼吸困難、有休克現象,這些比率其實非常低。
Q:我有高血壓、糖尿病、腎臟病(洗腎)、中風、心臟疾病、肺部疾病、肝臟疾病、神經疾病、免疫不全疾病、肥胖、吸菸、貧血等,可以打疫苗嗎?
A:其實這幾個都不是疫苗的禁忌症,只要控制非常穩定。尤其是男性年紀超過65歲,住在安養長照,或者是有一些高危險群的病人,其實反而建議要去施打,當然我們要非常注意,是不是有副作用的產生。
Q:疫苗接種後要注意什麼?
A:第一天要注意加壓止血不要揉打,之後留觀15分鐘到30分鐘非常重要,回家之後要定時的量體溫記錄、多喝開水。
一般都會建議,一天要2,000CC左右並多休息,還有均衡的飲食。那第二、三天,我們同樣要持續去量體溫、多喝水、多休息,均衡的飲食,如果不舒服時,稍微有一點燒,可以吃一些普拿疼,如果有不適的症狀未改善,就要儘速就醫。接種的地方,有時局部紅腫、熱痛,可以適當的冰敷,每次五分鐘,一天三到四次。
.
也感謝很多醫護同仁的用心與耐心,體貼長輩的需求。
在 #左營區,長輩打完疫苗後休息30分鐘時,醫護立刻遞上自製的衛教大字報,細心提醒打完疫苗後注意事項。
#六龜區,我們旗山溪洲醫院團隊派了十幾位醫護,奔走數百公里,為育幼院工作同仁施打疫苗。
#杉林區,特別安排會講客家話的醫師,以長輩習慣的語言問診,讓長輩更安心。
雖然偏鄉,但我們一個都不會漏掉,一樣服務到位。
另外,今天的「藝起陪伴 -高雄疫苗接種站現場音樂演出行動」,感謝小提琴家黃奐瑋和鋼琴家陳澐禎、手風琴演奏家陳沛彣及大提琴演奏家薛珮薰演出。
中場休息時間,在鼓山中學接種站也安排歌仔戲表演,邀集 #緣龍文化體驗戲館、#明華園天字戲劇團 等在地歌仔戲團隊,結合宣導社交距離、高雄好家載,讓現場接種疫苗的長輩看得捨不得回家。
同時也有28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33萬的網紅早安健康,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根據衛福部統計,我國60歲以上的人口中,16%患有骨質疏鬆症,其中80%都是女性。2025年恐有500萬名女性面臨骨鬆風險,同時因伴隨共病,一年內的死亡率竟高達20%。你知道嗎?骨質疏鬆與肌少症大有關係,而某些特定的飲食習慣,就會逐步讓我們流失肌肉。 骨鬆與飲食型態的關係? 加工麵食:腸胃道過敏...
腎臟炎飲食 在 江坤俊醫師 Facebook 八卦
(請幫我分享這篇文章,讓大家能更了解維他命d,感激不盡)
回答一些關於維他命d的問題
因為有一些新朋友是最近才加入的,會錯過一些之前的貼文,對維他命d可能還不是很了解,我把一些大家一直詢問的和之前回答過的再一併發一次
1。為什麼要吃不活性的,不吃活性的?(這一段不想知道的請跳過)
這個問題大概被問了1000次,很驚人,很佩服大家的求知慾,我一直沒解釋是因為有點深奧,我在這裏試著說一下。
A: 維他命d被吃進去後,會先被肝臟轉化成25-d (我們測的血中維他命d就是指這個,我說你維他命d夠不夠也是在說這個)
B: 25-d 會接著到腎臟被轉成1,25-d ,這是活性的,會影響到鈣離子的吸收和骨頭的密度
C: 以前認為只有腎臟有能力把25-d轉成1,25-d,現在發現很多的組織都有能力做這件事,但有一件很重要的發現,那就是只有腎臟合成的1,25-d才會被放到血液中,其它地方合成的不會,只會自已合成,自已用。
D: 血液當中的鈣離子濃度是被人体嚴格控制的,因此血液中的1,25-d 濃度幾乎是固定的,只有在25-d缺很多時,才會造成腎臟轉化的1,25-d不夠,造成骨密度下降。
E: 那這樣我們補維他命d幹嘛? 因為我們要讓血中25-d的濃度上升,這樣細胞中1,25-d的濃度就會上升(因為來源多了,細胞自已把25-d合成1,25-d就多了),就可以行使很多對我們人体有利的作用,比如說抗癌,調節免疫力。你知道嗎,要抗癌所需要的1,25-d濃度是血中1,25-d濃度的好幾十萬倍。
F 你一補充維他命d,你血中25-d就會上升,細胞中1,25-d濃度就會上升,但血中1,25-d不會,因為只有腎臟合成的1,25-d會放到血液中,但血中1,25-d會受到嚴格調控,所以理論上你補維他命d是不會造成高血鈣的。
G 如果你補活性維他命d,那就是1,25-d,會讓你血中1,25-d上升,一不小心就高血鈣了,而且你能讓血中1,25-d高到那裏去,頂多高一點,如果你不補25-d,那細胞內的1,25-d又能高到那,會有效嗎?
結論就是: 維他命d是大家都要補,要讓血中25-d增加,進而增加細胞內1,25-d的濃度,來達到維他命d保護人体的功能。什麼人要補活性維他命d,那就是洗腎病人,因為他們腎臟已無法轉25-d成為1,25-d,所以你怎麼補25-d也沒辦法增加血中1,25-d,洗腎病人要同時補活性和非活性,補活性是為了你血中鈣濃度,補非活性是為了增加你細胞中1,25-d濃度,讓維他命d保護你。
2維他命d是荷爾蒙,那一些婦女相關的癌狀(如乳癌,子宮內膜癌) 和疾病(如子官肌瘤)能補充嗎?
可以,維他命d是荷爾蒙,但不是女性荷爾蒙,事實上維他命d的補充對一些婦女癌症和疾病是更有效。
3。到底那些癌症可以補充維他命d來預防?
什麼癌症都可以補充維他命d(有的證據很強,有的比較弱),目前很多癌症的發生率和血中維他命d的濃度成反比,但我必需說明的是,對每個癌症可能需要的維他命d預防濃度並不一樣,所以要建議一個最好的維他命d補充量很難,而且每個人的吸收也不一樣(飯後吃哦,因為維他命d是脂溶性),所以確實要補充多少,真的很難給一個最好的建議,我自已現在每天吃1500單位,我的癌症病患每天2000起跳,但我會定期追蹤他們血中維他命d濃度,因為我心中有一個我自已要的值(我同意有很多不同的值,但我心中有我自已的一把尺,根據病情不同會不同)。
4 癌狀病人什麼時侯開始補充維他命d?
從一被診斷出來就要開始補了,請從2000起跳,化療中請絕對不要停,維他命d早已被證實會增加很多化療藥物的效果,同時還可能可以降低一些化療藥物的副作用,治療完畢後,請持續吃,因為你要利用維他命d來預防癌症的復發,癌狀是慢性病,所以要吃一輩子。另外維他命d還可以減少癌症病人惡体質的發生。
5 肝不好,腎不好可以吃嗎?
可以,反而更要吃,維他命d可以抗發炎,可以降低肝硬化發生的機率,另外腎不好的人補充可以避免副甲狀腺增生的問題。
6 一些免疫疾病的人已經在服藥,還可以吃維他命d嗎?
可以,維他命d可以改善你的免疫力,這和”增強”意思有點不太一樣,免疫力過高或過低都不好,適中最好,有很多過敏的人在補充維他命d後得到改善,因為維他命d可以”調節”他們過強的免疫力,一些免疫力低下的人如果感染了,維他命d可以幫助他們的免疫系統殺菌(現在臨床上已經有醫生在幫敗血症的病人補充維他命d來增加治療成功率了)。
7。高血壓和糖尿病的朋友,你們更需要補維他命d,它可以幫助穩定血壓和改善血糖控制。
8 有在補充的朋友們,你們之中可能有人有發現自已的腳比較不會抽筋了,因為維他命d可以穩定你的神經。
9 維他命d的補充在老人家還可以改善情緒及減少失智的發生。
10 維他命d的補充可以改善睡眠。
11 對孕婦而言,嚴重維他命d不足容易導致早期流產。
12 吃維他命d 不用特地補其它離子
13 要不要額外補鈣片,看你自已,如果你飲食均衡,不是特別需要
14 維他命d 主要是分d2和d3 (還有一大堆d4,5,6)主要就是2和3,d2是來自於植物,d3是動物,效果是d3比較好,如果你吃素,又很堅持,那就補d2,也是可以。
有人問我他胃食道逆流需要吃維他命d嗎? 或者是很多很奇怪的問題問我吃維他命d會不會改善,我只能說維他命d不是萬能的,你的毛病可能和維他命d無關,但你還是需要維他命d。
#亂買達人
#維他命D
#健康
#提升免疫力
腎臟炎飲食 在 篠舞醫師的s日常 Facebook 八卦
女生(女同)太常做會不會傷腎?
首先,過年感謝大家的捧場(?)
回過神來,信箱裡面躺了這封信
因為覺得是很有意義的問題,所以經過來信朋友的同意後,
我把這篇放上來跟大家分享我的看法,希望能有所幫助。
確實有一些民間用語,什麼「敗腎」啦、「腎虧」啦
會聽起來好像把「腎」跟性行為連結在一起,
且多數這樣的詞彙,會用來描述或討論男性的性能力
那麼女生呢?做太多會傷腎嗎?
我試著解釋一下。
首先,中醫的「腎」和西醫的腎臟(kidney),兩者之間討論的東西差很多
大約明、清左右吧,傳教士、留洋學者和日本學者,在引進西方醫學進亞洲的時候,
為了方便知識的傳播,
把「腎」這個字,和"kidney"做連結翻譯。
但是這樣的翻譯法,反而產生了兩個不完全相同的概念(中、西醫),卻使用同樣字的現象。
這個現象,導致了「中醫講的腎不全是西醫的腎、中醫講的脾不是西醫的脾」
這種解釋起來好像幹話一樣的困境。
這常常造成中西醫之間雞同鴨講,或是彼此誤會。
很討厭的現象對不對?我也覺得煩死了。
但現況就是這樣
也因此
在回答「女女(女生)之間太常做愛會不會傷腎?」的這個問題上
請讓我這個身為中西雙主修的中醫師,分兩邊談。
西方醫學的腎臟,是指kidney這個器官,
它在身體裡面的功能很多,主要是製造尿液,維持體液平衡和部分內分泌的功能。
但是老實說,西醫的腎臟,跟性行為的直接關係不大,
這點無論是生理男女之間,女女之間,男男之間的,都一樣。
所以,如果問題是:「做愛太多會不會損傷西醫指的腎臟?」
這樣的問題,我會回答說:沒什麼直接關係。
西醫中,無論是急性腎衰竭,或是慢性腎衰竭,
常見的成因中,都跟做愛次數或頻率沒什麼關係
嗯…硬要說腎臟和性愛之間交集的問題,
我初步想到的頂多就是做的時候play不當,造成泌尿道感染,
之後細菌往上跑到腎臟,造成急性腎盂腎炎
但那是另一個故事,跟我們今天要討論的東西比較遠,
且也不是大家擔心的做太多「腎虧」之類的問題。
OK,現在來談談中醫的腎
大致上來說,「腎」這個字在中醫中所涵括的概念,
在歷代古人中醫的知識建立的累積下,
呈現出來的狀態,除了在講解剖上腎臟這個實質器官外,
還包含了西醫生殖系統、自律神經、免疫、荷爾蒙等部分的概念
同時,在中醫中「腎」也含括了一些體力、精神方面的表現的生理現象
甚至一些先天基因的問題、老化退化的問題…等,中醫也都常用「腎」這個字以及延伸的概念上,去詮釋
不同朝代或學術派別對於「腎」這個字詮釋也不盡相同
不過這邊我就略過不談了
生理女女之間做愛雖然跟生殖無關,
但是畢竟,做,這件事
不管男女,或各種性別間,
都是一種身體和精神上滿大的刺激、消耗
最基本最基本上,做太多,
就至少跟過勞、熬夜、飲食出問題一樣
會漸漸地造成身體機能的虛衰,
或是內分泌或自律神經失調…等等之類的不舒服
進而產生中醫稱為「腎虛」的現象
而古書中,也特別稱這種因為做太多而虛衰的狀況,叫做「房勞」。
所以,女女之間或女生自己做太多會不會腎虛?
以中醫所討論的「腎」來說,
我會說,是的,會。
那,如果擔心自己有這樣狀況的人,
要不要自己去買所謂的補腎藥來吃?
老實說,不建議。理由是這樣的
大多數中醫所謂腎虛的病人,身體呈現出來的狀況往往比較複雜,
多數還伴隨其他臟腑的虛衰
也因此,在治療上處方中除了會放入補腎或是補益相關的中藥外,
根據病程和身體狀況,往往呢,還需要其他類別的藥來搭配
比如說處理脾胃的藥啦,酌量的清熱藥啦,行氣、理氣、補氣的藥啦,甚至是交通心腎(中醫用語)的藥物…等
而在診間的實務面上,
十個腎虛的病人,或是同一個病人在不同治療階段,所開出來的方子都會有差別,
有些甚至差滿大的。
所以,如果有類似疑慮的朋友,
比起自己先衝去買藥亂吃,還是比較建議去找合格的中醫師看個診,
這樣配出來的藥,一方面比較補得進去,也比較不會有副作用。
畢竟有些所謂補腎的藥材,力道非常剛猛,
服用的方式不對或是劑量不對,會出事。
總之,謝謝這位粉絲的提問
簡單把心中想到的寫在這,希望能幫到大家。
西醫的部分畢竟我不是腎臟或泌尿專科,所以如果有寫得不好的地方,歡迎跟我說
以上
#篠舞
腎臟炎飲食 在 早安健康 Youtube 的評價
根據衛福部統計,我國60歲以上的人口中,16%患有骨質疏鬆症,其中80%都是女性。2025年恐有500萬名女性面臨骨鬆風險,同時因伴隨共病,一年內的死亡率竟高達20%。你知道嗎?骨質疏鬆與肌少症大有關係,而某些特定的飲食習慣,就會逐步讓我們流失肌肉。
骨鬆與飲食型態的關係?
加工麵食:腸胃道過敏
骨科醫師蔡凱宙醫師說,過去台灣人吃米飯,不過隨著飲食西化,米的消耗量20年來減少了一半,多半被小麥製成的「麵食」取代。他說明,小麥含有「麩質」,容易造成腸胃道發炎,其中最常見的就是胃食道逆流。
「很多人為了緩解不適,就開始吃胃藥,」蔡凱宙醫師指出,吃太多胃藥就會讓胃酸濃度大幅下降,導致鈣離子無法離子化、蛋白質也沒辦法吸收,就會造成筋膜炎及骨質疏鬆。
蔡凱宙醫師表示,如果我們能夠好好吃米,少吃加工的麵食,包括:麵包、蛋糕、饅頭及餅乾等等,骨質疏鬆及肌少症的情況就有機會可以逆轉。
手搖飲料:糖分過高
「這幾年手搖飲整街都是,」蔡凱宙醫師指出,國人的飲食中糖分愈來愈多,而這是具有成癮性及累積性,「一次會比一次吃更甜,就跟我們吸毒一樣。」
蔡凱宙醫師表示,美國曾有研究團隊做過實驗,他們先用古柯鹼讓老鼠成癮,最後竟是用「糖」解牠的毒癮。「老鼠寧願吃糖也不要吃古柯鹼,」他說,糖對我們大腦造成的反應是全面性的,每一個細胞都能吃得到,是比古柯鹼還要更厲害的一個毒品。
添加物比高熱量更糟糕
有些人會以「零卡飲料」替代含糖飲料,認為既然沒有熱量應該就沒問題,對此蔡凱宙醫師強調,糖分與熱量並沒有直接相關,很多標榜零熱量的產品,都會多加人工甜味劑,雖然吃進去好像沒有任何熱量,但它會造成胰島素阻抗更嚴重,這比吃糖更糟糕。
蔡凱宙醫師也說,許多患者就是因為吃下太多的糖分、小麥,造成腸道受傷,接著大腦也跟著受傷,平衡感就會變差,衍生包括骨鬆的許多疾病,「最後一個跌倒就會造成骨折。」
蔡凱宙醫師推薦的飲食?
「我們有飯可以吃呀!」蔡凱宙醫師說,盡量吃米飯類的製品比較好。此外他也推薦大家準備「堅果」。他指出,堅果是原形食物,並且富含好的油脂,吃下肚會比較有飽足感。
「堅果當中我最喜歡的就是夏威夷果,」蔡凱宙醫師分享,夏威夷果油脂高,所以吃幾顆就飽了,就不會很快就感到餓,又一直想進食,「一直餓、一直吃,那你當然會變胖。」
而許多人擔心堅果熱量過高,蔡凱宙醫師回應,重點不只是熱量,而是好的油脂進入身體後,胰島素分泌就會減少。
蔡凱宙醫師進一步說明,市面上很多小麥的加工食品,有很多添加物,吃進去後就會造成血糖急速上升,接著胰島素過度使用,就引發胰島素阻抗。而胰島素是一種「肥胖荷爾蒙」,胰島素愈來愈高,身體脂肪就愈積愈多,營養無法送至肌肉,就會引發肌少症,最終導致骨鬆。
更多精采內容請見早安健康12月號《名醫的餐桌》,全台各大超商書店熱賣中,早安健康嚴選商城免運特惠中!
https://shop.everydayhealth.com.tw/product_detail.php?product_sn=1496
【更多"名醫的餐桌"影片】
跟著我吃米飯,已有數千糖尿病患緩解 (洪建德醫師)
https://youtu.be/qD6z7_BLLq8
避免肥胖就能防乳癌!醫師的外食4原則 (江坤俊醫師)
https://youtu.be/5LSerGyWYZE
腎臟科醫師早餐必吃6好食 同場加映:小心6大早餐地雷 (江守山醫師)
https://youtu.be/86g4SrpxImA
【相關文章】
名醫的餐桌!遠離高血糖、腎病、癌症、骨鬆、脂肪肝、失智,名醫身體力行的飲食法
https://www.everydayhealth.com.tw/article/20634
肌少症3徵兆當心老年失能!這樣抱膝伸腿練肌力
https://www.everydayhealth.com.tw/article/19026
50%高齡者有骨質疏鬆!芥藍、莧菜搭這個助鈣吸收
https://www.everydayhealth.com.tw/article/11037
#蔡凱宙 #骨質疏鬆 #肌少症
----------------------------------------------------------------------------------
早安健康網站:
https://www.everydayhealth.com.tw/
早安健康FB:
https://www.facebook.com/Everydayhealth.Taiwan
早安健康Youtube:
https://www.youtube.com/c/EverydayhealthTw
腎臟炎飲食 在 早安健康 Youtube 的評價
資深藝人脫線(陳炳楠)本就有腎功能問題,去年(2018年)聽信偏方,將中藥當水喝,引發腎衰竭昏迷,更併發嚴重肺炎、心衰竭等致命症狀,所幸經治療已平安出院。據統計,台灣慢性腎衰竭患者約有200萬人,洗腎人口已突破8萬人,也因此落入?洗腎之島」的惡名之中。
值得注意的是有許多人不知道自己其實已是早期腎病的患者,國民對慢性腎臟病的疾病認知率只有8%,埋下隱憂。本次就邀請到腎臟科醫師洪永祥,替我們解析究竟台灣慢性腎臟病發生率與盛行率那麼高的原因在哪?
慢性腎衰竭5大元兇
台灣有超過9成都是慢性腎衰竭患者,洪永祥醫師說明,慢性腎衰竭是一個下游的結果,也就是有些疾病會經年累月地破壞腎臟,經過20~30年的破壞慢慢就會走向末期腎病變,達到尿毒症就得洗腎。至於有哪些疾病會引發慢性腎衰竭?他歸納出5大原因如下:
糖尿病
洪永祥醫師指出,台灣有將近200萬名糖尿病患者,約有3至4成的患者經過20、30年後會走到需洗腎的程度,是第一名的元兇。
高血壓腎病變
當血壓升高,微血管就會漸漸硬化,洪永祥醫師解釋,腎臟的小單位稱作腎絲球,血壓愈高,硬化的速度就會愈快。高血壓患者經過20、30年後,約有2成患者會必須洗腎。
慢性腎絲球炎
這就是我們常見的小便有泡泡,出現血尿、蛋白尿等族群。洪永祥醫師表示,這類患者常有家族性遺傳,有時候會整個家族來洗腎。
間質性腎病變
例如:腎結石、尿酸、痛風等,也占了一大族群。
遺傳性腎病變
洪永祥醫師舉例,像是多囊腎,又稱作水泡病,患者的腎臟會在20歲左右就長出一顆顆的水泡,因此到40、50歲就必須洗腎。
預防腎病:從避免代謝症候群開始
洪永祥醫師強調,導致台灣人腎臟生病的前兩名原因,是糖尿病跟高血壓,而再往回推,就可以發現我們應該從「代謝症候群」開始預防。慢性腎衰竭的原因多半都跟飲食、運動、身體代謝等息息相關。
「代謝症候群是一個十字路口,」洪永祥表示,當我們的內臟脂肪開始堆積(肚子變大)、血糖稍高但又還沒到糖尿病、血壓稍高也還沒有到高血壓的程度,此時若我們置之不理,不做任何改變,就很可能走上糖尿病、高血壓那條路;如果開始改變飲食、增加運動,又可以走回健康的那條路。
如何預防代謝症候群?
洪永祥醫師指出,導致代謝症候群的因素有兩個:老化,也就是代謝下降;另外就是飲食過量,超出身體的代謝功能。他說明,40歲是一個重要的分界點及關鍵期。年輕人的代謝功能旺盛,但過了40歲之後,身體代謝就開始老化。因此就要開始改變飲食及運動習慣。
然而,代謝症候群究竟是指身體代謝什麼的速度開始老化?洪永祥醫師認為,引發代謝症候群的起始點叫做「胰島素阻抗」,也就是澱粉類的代謝開始變差,而過多的澱粉熱量就會轉化為油脂,導致血糖升高、油脂變多,就會開始產生粥狀動脈硬化;血液變濃稠,血壓就會升高;脂肪一多就開始堆積在內臟,就出現鮪魚肚。
「你在40歲的時候,一定要想辦法讓你的身體代謝維持在年輕狀態。」洪永祥醫師說明,做法不是吃藥、吃健康食品,而是靠生活習慣。
導致代謝下降的原因
熬夜
飲食過多油鹽糖
PM2.5
喝到不好的水
過多食品添加物
活化代謝的方法
運動
喝乾淨、足夠的水
多吃新鮮蔬果
提及多吃蔬果,洪永祥醫師表示,一天至少要攝取5份蔬果(3蔬2果);但他更建議,壓力過大的成年人,或本身是慢性病、代謝症候群患者,男性一天要攝取9份,女性則要攝取到7份的蔬果。
此外,也要盡量早起,避免熬夜,因為熬夜很傷害代謝。洪永祥醫師舉例,許多糖尿病患者若前天熬夜,今天測量血糖時,通常都會突然飆高。他強調,健康之道無他,就是從平日的生活習慣改變,「恢復一個健康、幫助你代謝的生活習慣。」
傷腎的3大行為
不對的飲食
喜歡吃油鹽糖、精緻澱粉等,都十分傷腎。
用藥習慣不對
洪永祥醫師指出,台灣人有一個不好的習慣,就是非常愛吃藥,而且是吃止痛藥。他進一步解釋,許多人吃止痛藥又不遵照醫師指示的劑量,自己額外增加劑量。甚至有些患者會吃「黑藥丸、草藥丸」,但這當中的止痛劑含量可能是4倍劑量,還含有一些類固醇,都會對腎臟造成負擔。
洪永祥醫師強調,吃藥一定要經過醫師指示,同時?該吃的藥要吃」,包括血糖藥、血壓藥在內,都是保護腎臟的藥品,一定要按時服用。
水分補充不足
洪醫師表示,台灣人不愛喝水讓他非常擔心。夏天一到,許多腎臟疾病患者就會出現,包括泌尿道感染、腎結石、中暑、橫紋肌溶解等。他說,喝水是一種習慣,每天要喝體重的3%~4%,若你是一個60公斤的人,就要喝1800~2400cc的白開水,而非飲料。
若不喝水,尿液就會結晶,產生腎結石,包括草酸鈣、尿酸鈣結石等等;同時尿液濃縮也會導致細菌感染,引發泌尿道感染;此外,不喝水就沒辦法排熱,夏天就容易產生熱傷害、熱中暑;若是運動當中又不補充水分,更容易造成急性中暑、急性腎衰竭、橫紋肌溶解等。
更多精采內容請見早安健康5月號《40歲養好腎》
全台各大超商書店熱賣中,早安健康嚴選商城免運特惠中!
https://shop.everydayhealth.com.tw/product_detail.php?product_sn=1778
【相關影片】
護腎,排毒不如避毒!一招降90%風險︱江守山醫師
https://youtu.be/37S9kQZYJFM
百大名醫愛下廚,抗癌好菜這樣料理|劉博仁醫師
https://youtu.be/zZCasRtoTzU
腎臟科醫師早餐必吃6好食 同場加映:小心6大早餐地雷︱江守山醫師
https://youtu.be/tZMSeSMQNHY
【相關文章】
40歲,養好腎,讓腎活到100歲!
https://www.everydayhealth.com.tw/article/21634
10人就有1人腎臟有毛病!台灣人3大傷腎行為,你中鏢幾個?
https://www.everydayhealth.com.tw/article/21611
一覺醒來突然中風並不是意外
https://www.everydayhealth.com.tw/article/7040
#洪永祥 #腎衰竭 #養腎
----------------------------------------------------------------------------------
早安健康網站:
https://www.everydayhealth.com.tw/
早安健康FB:
https://www.facebook.com/Everydayhealth.Taiwan
早安健康Youtube:
https://www.youtube.com/c/EverydayhealthTw
腎臟炎飲食 在 HEALTH 2.0 Youtube 的評價
別以為是正常老化 人老就怕"四件事"
比癌症可怕!人 #老化 最怕4件事
#骨鬆 一定要吃藥? #改善骨密度 這樣吃3個月就能看見成效!
骨鬆 #肌少症 有6大徵兆!
#缺維生素D 罹患新冠肺炎機率大增!
醫師教2招 #正確補充鈣質 !
★節目來賓★
腎臟科醫師 江守山醫師
營養醫學醫師 劉博仁醫師
生機飲食專家 王明勇
國家級體適能教練 李筱娟
現在訂閱《健康2.0》➔https://bit.ly/2IBSoRr
TVBS新聞台(56台) 每週二、三、五下午2點,週六、週日晚間7點!
主持人:鄭凱云、江坤俊、韋汝
看更多健康文章資訊:https://health.tvbs.com.tw/
加LINE🔍健康資訊馬上看▶http://bit.ly/2CpUdzT
按讚FB粉絲頁:http://bit.ly/2gg2c4b
腎臟炎飲食 在 腎臟病患飲食全攻略!6大飲食地雷、麵包竟然也中標 的相關結果
可以吃的食物 · 醣類:冬粉、米粉、太白粉、玉米粉、地瓜粉、藕粉、西谷米,或是買低蛋白的米、麵。 · 蛋白質:黃豆類製品,像是豆漿、豆腐、豆乾,或是魚肉 ... ... <看更多>
腎臟炎飲食 在 保護腎臟這樣吃,護腎飲食大公開! - 照護線上 - 診所藥局 的相關結果
所謂健康飲食,包括多吃全穀物、蔬菜、水果、堅果、豆類、和魚類;少吃紅肉、加工肉品、鹽分、與含糖飲料。 攝取健康飲食者可減少30% 得到慢性腎臟病的 ... ... <看更多>
腎臟炎飲食 在 【蘇鈺壬醫師】面對腎臟發炎:找出病因,4方面進行飲食控制 的相關結果
腎臟發炎 的症狀依各個疾病有所不同,譬如急性腎絲球腎炎以少尿、高血壓、水腫來表現,而急性腎盂腎炎則是腰痛、發燒及全身倦怠。 一般來說,若平日裡不明 ...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