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變美ㄧ分鐘】專攻下半身肥胖
你們是不是明明上半身都瘦瘦的,
但是大腿粗到爆、屁股大翻天,
出門還不敢穿短裙、短褲,害怕象腿被別人看到,
明明甚麼努力都做了,卻還是瘦不下來....
今天老大帶來兩招,只要你們願意做
就可以讓你雄壯威武的下半身,鬆垮軟胖脂肪
全都提拉緊緻,轉身變成模特屁股!
★象腿肥臀再見茶★
▲藥材:丹蔘5克、山楂5克、桂枝5克、薏仁3克、茯苓3克、荷葉3克、白朮3克、蒼朮3克。
▲用一個小布包包好,煮水600cc 10分鐘,也可以用保溫瓶悶泡30分鐘
這些藥材能很好的幫你健脾利濕,將濕氣排除,自然下半身會瘦,其他症狀也會好轉
★穴道按摩★
①伏兔穴:能修飾大腿線條,改善腿部疼痛
②血海穴:能活血化淤,補血養血
③陽陵泉穴:可以舒經活絡,讓氣血回流
④三陰交穴:對於下半身水腫超級有效
穴道位置各位可以去google
每天去按摩每個穴道2分鐘
我知道,老半天挑不到好看的褲子,那種失落的心情
我也知道,想改變卻又不知從何下手的那種無力感
但生命中,總該有一些你必須堅持的事
請相信我,只要短短一個月,真的就能夠讓你改變!
跟著老大一起做,讓我們抬頭挺胸,找回自信的自己吧!
同時也有17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33萬的網紅早安健康,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下雨天濕濕黏黏、濕氣好重!你知道嗎?濕氣其實也代表身體的淤毒,陳曉萱中醫師說,天氣濕氣重、飲食習慣油膩重鹹,全身循環代謝不好,就會讓身體濕氣排不出,累積成黏稠的痰瘀,當毒素越積越多、血管越來越黏,後果可想而知! 由此可見,體內濕氣成了萬病根源,小心頭痛倦怠、便祕水腫都上身!迎接梅雨季就要先除體內濕...
脾濕穴道 在 77老大 Facebook 八卦
【一分鐘變美腿】
只要花一分鐘學起來,就能還你一雙美腿,你做不做?
你的工作是否需要久站、久坐?
你的腿上是否長滿一條條的深色蚯蚓?
你的腿部皮膚是否變得粗糙,甚至輕輕碰到就瘀青流血?
如果你有這些症狀,千萬不要忽略靜脈曲張!
今天老大就來教你四個穴道,
只要學起來,保證讓你跟蚯蚓腳說掰掰!
👉🏻 ①承山穴
▲位置:小腿後正中央,腓腸肌肌腹下尖角凹陷處。
▲功效:止痛舒筋。改善因久站而腿部痠痛,或者半夜抽筋等症狀。平時按摩也有瘦腿的作用。
👉🏻 ②陰陵泉穴
▲位置:小腿脛骨內側髁後下凹陷處。
▲功效:改善循環、利水消腫,讓血液和水份不會淤積在下肢。
👉🏻 ③復溜穴
▲位置:小腿內側,內踝尖與足跟肌腱之間的凹陷處上方兩吋。
▲功效:健脾利濕,改善靜脈曲張、腿部水腫。
👉🏻 ④血海穴
▲位置:膝蓋內側凹陷處。
▲功效:血海穴是氣血歸集之處,常按可以活血化瘀、促進血液循環,同時也能改善濕疹、蕁蔴疹。
把以上四個穴道學起來,每天按一按,
一起跟靜脈曲張說掰掰!
搭配影片更清楚:https://www.youtube.com/watch?v=EIUx_uDrI8E
脾濕穴道 在 77老大 Facebook 八卦
【77老大碎碎念】
—{過敏性鼻炎好不了該怎麼辦?}—
最近天氣下雨潮濕
你是否不斷的打噴嚏 擤鼻子
根據統計 在台灣大概有20%的人是有過敏性鼻炎的
不只是鼻子問題而已
還可能會頭暈、頭痛、眼睛紅癢、鼻涕倒流等等
可惜的是 過敏性鼻炎目前西醫無法根治,
治療主要以抗組織胺、鼻黏膜收縮劑等去做症狀的緩解,
所以常常一停藥,就會復發,天氣變化時好時壞
問題相當棘手,所以再這邊提供幾個方法給各位參考
1.中藥茶飲
👉發作期茶飲:
準備辛夷花6、蒼耳子6、白芷3、桂枝3 杏仁3 甘草3 生薑2片。
用600cc水,大火煮開後轉小火再煮20分鐘後就可以喝了。
這款茶能夠很好的袪風散寒、溫通鼻竅
對於鼻炎、氣管炎、頭痛、濕疹發作的症狀都能很有效去降低與減緩
👉緩解期茶飲:
防風6克 黃耆9克 白朮9克 生薑2片克
一樣用600cc水,大火煮開後轉成小火煎煮20分鐘後就可以喝啦
當你反覆利用 發作期的茶飲 和 緩解期的茶飲 交替使用
一方面就可以把風寒慢慢趕出體外,一方面補養肺氣 提高免疫力
就可以讓你鼻炎發作症狀和頻率都大大降低
2.三伏貼 + 九伏貼
無論是冬天用冬至過後的三九貼:或夏天用的三伏貼,
都是利用溫熱的藥材,貼在身體背後的特定穴道上
例如定喘穴、大椎穴、肺俞穴、脾俞穴等等
能夠幫你排出體內的寒氣,又可止咳平喘,
讓你一整年的過敏症狀都好不少,
3.穴道按摩
按摩他可以緊急降低鼻子過敏流鼻涕 噴嚏 咳嗽 眼睛紅等症狀
分別迎香、上星、合谷、足三里等
一個穴道去按1 分鐘,你會立刻發現,你的手也會有點酸
不是 是你鼻子過敏的症狀會好很多。
如果你尋覓了半天 卻苦無方法改善
那我建議你去看中醫吧
中醫能夠更準確地依照你的體質
詳細的幫你規劃調裡
全面的降低你身體的過敏因子 提升免疫力
如果你有困擾已久的問題
各位 真的 真的 不妨去嘗試看看
相信一定會對你有幫助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QjrhGWlqv1k&t=3s
📣圖片歡迎分享下載
脾濕穴道 在 早安健康 Youtube 的評價
下雨天濕濕黏黏、濕氣好重!你知道嗎?濕氣其實也代表身體的淤毒,陳曉萱中醫師說,天氣濕氣重、飲食習慣油膩重鹹,全身循環代謝不好,就會讓身體濕氣排不出,累積成黏稠的痰瘀,當毒素越積越多、血管越來越黏,後果可想而知!
由此可見,體內濕氣成了萬病根源,小心頭痛倦怠、便祕水腫都上身!迎接梅雨季就要先除體內濕氣,率先切斷百病之根!
身體除濕方法1:養脾化濕多按3穴道
脾胃是和體內濕氣代謝密切相關的臟器,多按摩內關穴、足三里、豐隆穴,可以刺激氣血循環調理體質。
身體除濕方法2:溫水排濕氣最有效
多喝溫開水可以溫暖內臟,內臟溫度每高一度,基礎代謝率也跟著提高10%,幫助排毒促循環,抵禦濕氣輕輕鬆鬆!
身體除濕方法3:體內濕氣90%是吃出來的
中醫師說,吃太飽傷脾胃,有損代謝,7、8分飽最剛好;也要多吃當季蔬果,才能保護脾胃、幫助代謝體內濕氣!
相關文章:
代謝停滯,難怪濕氣排不出!中醫推薦3穴位養脾化濕
https://www.everydayhealth.com.tw/article/15210
女中醫:溫水排濕氣最有效!還有4特效茶飲
https://www.everydayhealth.com.tw/article/15208
體內濕氣90%是吃出來的!飲食3守則養好脾不生濕
https://www.everydayhealth.com.tw/article/15207
----------------------------------------------------------------------------------
早安健康網站:
https://www.everydayhealth.com.tw/
早安健康FB:
https://www.facebook.com/Everydayhealth.Taiwan
早安健康Youtube:
https://www.youtube.com/c/EverydayhealthTw

脾濕穴道 在 NTDHealth Youtube 的評價
談古論今話中醫(78):鼻過敏的中醫治療【健康養生中醫保健】http://www.youtube.com/user/NTDHealth【造成過敏性鼻炎的一個中醫的講法】過敏性鼻炎,我們稱它國病。台灣是海島型氣候,氣候是非常地濕熱,再加上空氣的污染,還有飲食習慣的改變,所以過敏性鼻炎的病人是越來越多了。就是常常看到流鼻水、打噴嚏、有時候早上鼻子一起床、可能碰到冷空氣就連續打幾十個噴嚏,這個都是過敏性鼻炎的症狀,在中醫來講的話,典籍上面叫做鼻鼽。意思就是流清鼻涕的意思,中醫認為這個病人它本來就是肺、脾、腎三焦比較虛弱,素質不佳,再加上外感風寒,造成呼吸道的感染,這個是造成過敏性鼻炎的一個中醫的講法。
還有我們這個簡單的自我的穴道按摩:
簡單易行又有效,有一些簡單的穴道按摩,減緩鼻過敏的發作,而且能夠減少他的症狀,能夠讓病人比較在上課的時候,或是上班的時候,比較不會遭受到困擾,第一個跟各位介紹的就是合谷穴,合谷穴就是我們的虎口,我們合谷穴呢,可以我們做指壓按摩,當然這個時間呢,我們都以20分鐘,要指壓20分鐘,合谷穴就要指壓20分鐘,右鼻塞要壓左合谷穴,左鼻塞要壓,因為這個是經絡的走向的問題。
【保養】
中藥的藥茶,中藥材:有防風,有西洋參,有麥冬,有烏梅,有紅棗,有薄荷,有紫蘇,這些中藥材呢,也都是我們常常用在治療過敏性鼻炎一些很平常的一些藥材,又不貴,而且又好用,這是一道藥茶,我們可以把這八種的藥材,我們加2000㏄的水,然後我們煮半個鐘頭之後呢, 用冷水下去煮,依個人的口味,加適度的蜂蜜,為甚麼要加蜂蜜不要加糖呢,因為中藥藥材還是有苦味,還是有苦味,那麼怕有的病患他不能接受,所以我們加一些蜂蜜進去,矯味,喝起來會比較順口,這就是一道很簡單的叫做抗敏的辛夷茶。
來源:
http://ap.ntdtv.com/b5/20110623/video/65843.html?
http://www.youtube.com/watch?v=ejwbZEaYd9E
本頻道由:新唐人亞太電視台 http://ap.ntdtv.com 建立
本則影音新聞出處:新唐人亞太電視台 (NTDHealth)

脾濕穴道 在 NTDHealth Youtube 的評價
http://www.pcstore.com.tw/ntdtvapshop 想學各類中醫知識(如穴道穴位)、中醫療法、中醫保健與中醫調理治療之法的觀眾朋友,新唐人亞太電視台提供一系列認識中醫專題性的DVD,有興趣者可至我們PC Home 商城訂購
脾胃的虛弱也可能讓人生病,,就是食少難消,而且還會有飽脹,甚至於要吐出來的現象,面黃飢瘦,而且還會疲倦,疲勞,這個是脾胃虛的現象。
那麼在雜病心法,吳謙所編的醫宗金鑑裡頭的一部份,以補脾胃之虛為主,有一個方稱之為人參資生丸可以治療。
脾胃溼熱的這種狀況,可以使用一種叫清胃理脾湯來治療脾胃溼熱,一般來說都是傷到食,那麼會有大便粘穢,小便會赤,並且喜歡吃生冷的,還會有口舌發瘡。一般可以使用比較清熱的利濕的處方,例如處方裡頭可以加像三黃,黃芩、黃連、大黃,來幫助大便通一通。
濕而有寒的話叫寒濕,假如說寒濕的話,溫脾胃才可以。在張仲景的時代,有一個處方稱之為理中湯,理中湯又補虛又溫寒,那麼它就可以用來治療這種寒濕的脾胃傷。
又有分為氣實跟氣虛,假如這個實的話可以利用像白朮附子湯,假如虛的話呢,我們可以使用理中湯。
: http://youtu.be/OtmEPuQ4qlU
本頻道由:新唐人亞太電視台http://ap.ntdtv.com 建立
本則影音新聞出處:新唐人亞太電視台 (NTDHealth)

脾濕穴道 在 2大祛濕黃金食材「這樣煮」功效大,健脾3穴位 - YouTube 的八卦

脾胃好人不老,中醫認為的脾跟西醫所講的脾,在概念上是不完全一樣的。一、脾健康免疫力就強(00:14)西醫認為的脾,就是那個 脾臟 器官, 脾臟 裡有內皮 ... ... <看更多>
脾濕穴道 在 每天按揉這個穴位,健脾養身輕鬆排出濕氣【黃立坤】 #全科 ... 的八卦
Please Subscribe (訂閱)to 【全科医生黄立坤】 Channel on YouTube if you like my videos: https://reurl.cc/kL75Mr你身边的全科医生, ...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