謝謝畢爸爸,您的愛,台灣永遠記得!
為台灣奉獻一生的挪威籍畢嘉士醫師,是台灣小兒麻痺之父,今年11月15日在家鄉挪威安息主懷,享壽93歲,今天他的子女和各界友人齊聚屏基,緬懷笑容燦爛的畢醫師。
聽到消息真的十分不捨,其實,大家比較習慣稱他畢爸爸,1954年28歲的畢爸爸帶著妻子來台行醫,後更經營屏基的前身「基督教診所」,展開在國境之南的醫療旅程,之後參與創辦「屏東基督教醫院」,和照顧小兒麻痺、身心障礙兒童的「勝利之家」,到現在仍守護著屏東,1998年,他也曾再度來台支援恆春基督教醫院。
不放棄任何一個寶貴生命,畢爸爸將30年最精華的歲月獻給台灣土地,足跡遍布台灣南北,走過屏東各個角落,醫治過上千名痲瘋病、肺結核以及上萬名小兒麻痺患者,許多人因為他和團隊,重新找到人生的希望。
在屏東,畢爸爸更開創許多台灣醫療史的第一,50年代台灣爆發小兒麻痺大流行,他到WHO求援不成,1962年直接從美國進口沙賓疫苗,免費幫4千位孩童接種,這是台灣第一次大規模接種小兒麻痺疫苗。
為了矯正小兒麻痺孩子的脊椎側彎,成立支架工廠,自製支架供病童使用,更請來國內外醫師通力合作,幫助1萬多名病患重新站起來。
1963年,畢爸爸向縣府爭取孩子們的受教權,仁愛國小首創全台開辦肢體殘障特殊班,1970年則由明正國中增設「堅強班」,從此點亮更多孩子的人生。
畢爸爸常利用週末帶著醫護人員兵分多路,往原鄉部落展開免費義診,披星戴月跋山涉水,甚至常要輪流揹重症病患下山就醫,「永不放棄」就是他的人生座右銘。
即使後來離開台灣,繼續到南美洲和越南等國家行醫,最後回到挪威後也秉持醫生身份傳播愛,「哪裡需要我,我就往哪裡去!」
畢爸爸是上帝派來的歡喜使者,謝謝他讓人間充滿希望,如燈塔般照亮台灣醫療,我們永遠緬懷他,也感謝所有來台奉獻的外國傳教士、修女和醫護人員,在台灣醫療困乏的年代,一步一腳印走遍偏鄉行醫。
台灣是畢爸爸永遠的故鄉,他也是屏東永遠的榮譽縣民,畢爸爸帶著笑容離開了,我們會謹記您的奉獻精神,繼續為屏東醫療、長照努力。
- -
加LINE有好康→ https://goo.gl/DXyVTh
IG看更多→ https://bit.ly/2NsLJN3
還有訂閱Youtube→https://bit.ly/2IsXEau
同時也有15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24萬的網紅Bodylearning - No.1 brand of the Spine Care in TW,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脊椎調衡運動說明: 無論是駝背、骨盆前傾導致腰彎過大,或是骨盆後傾、脊椎側彎等,都會導致關節受壓、肌肉張力失衡、循環不良而引起腰酸背痛症狀。所以脊椎調衡運動的目的在於,促使關節活動及肌肉強度的平衡。讓脊椎有正常的生理曲線,以及強有力又有柔軟度的肌肉,自然遠離腰酸背痛。 系列A:針對胸椎後弓(駝...
「脊椎側彎30度」的推薦目錄:
- 關於脊椎側彎30度 在 潘孟安 Facebook
- 關於脊椎側彎30度 在 重車日誌-教士 Facebook
- 關於脊椎側彎30度 在 罕病歌手Seven-向麻煩say"YES" Facebook
- 關於脊椎側彎30度 在 Bodylearning - No.1 brand of the Spine Care in TW Youtube
- 關於脊椎側彎30度 在 Bodylearning - No.1 brand of the Spine Care in TW Youtube
- 關於脊椎側彎30度 在 Bodylearning - No.1 brand of the Spine Care in TW Youtube
- 關於脊椎側彎30度 在 【十點不一樣】"脊椎側彎"角度超過10度成因和姿勢不良無關好 ... 的評價
脊椎側彎30度 在 重車日誌-教士 Facebook 八卦
昨晚的脊椎側彎式過彎引起不小的風波
當然,單純論姿勢是真的很奇葩怪異,但也許在那些人的心中會覺得這個姿勢屌炸天帥翻了。這個我不做評論,畢竟美醜自在人心。
那為何我還會發那篇文章開幹?原因很簡單
#因為有人把這個姿勢和金卡納與安駕扯上關係
-
其實我不知道是不是現在已經有某部份人的腦已經萎縮到無法正常行使思考能力了,居然能把這種東西還能扯上安駕或污辱金卡納。
-
其實單就動作層面來看,那個姿勢真的不是一般人能辦到的,因為除了恥度之外柔軟度更是要有。而我也不會去要求那個騎士不要使用這種怪招騎車。
#因為也許他就真的可以用這個姿勢騎的很穩
#這是他的能耐
-
我之前常說
#騎車就是沒有一個技巧可以通用全部人的運動
#只要這個技巧是你能確定自己完全不會發生失誤並讓你順暢過彎
#那就是屬於你的過彎動作
#就算你要和mm93一樣都用滑胎入彎一樣是你的本事
-
當然,今天先不管這個動作的美醜,單就危險性來說絕對是有的,但是每個動作都一定有屬於它的危險存在,而個人安危就是一個對自己負責的行為,而台灣普遍存在著一種 #我這樣是為你好 的過度關心問題。
-
事實上只要這個騎士沒有出事,那說真的我們也只能笑笑無奈的看著他這個動作,並保佑他真的不要出事害到別人。
-
#但今天最要不得的就是把這種奇葩技術視作安駕
#會有這種想法的真的要去洪幹才對
-
-
雖然我說了技巧是每個人特有的,但卻不一定是全部人都可以掌握的。就像有些選手能做到過彎都是滑胎入彎,每次都很穩不會失誤,但是他會說這是安駕技巧嗎?
-
#所謂的安駕就是建立在騎乘的最基礎動作之上而非特技
-
今天莫名奇妙的把這種動作和安駕扯上邊,有這種想法的人會不會覺得自己很羞恥?
今天他可以這樣做,不代表全部人都能這樣做,這就是重點,因為這根本就不是騎車的正常姿勢。
#假設我今天可以用左手含油門而且穩穩的好每個彎
#那我可以說用左手含油門其實也是安駕動作嗎
-
所以請不要污辱安駕與金卡納,這樣奇葩的姿勢根本就不是一般正常人該學的,更不能把它視作一個讓自己變快變穩的方式。
-
也許有少數人可以這樣騎還能好好的活著,但請不要覺得好像大家都可以這樣騎也很安全,這是一種倖存者偏差的行為,只看到少數用這種怪招在公開環境上出現的還可以活的好好的,就好像是全部人都能用這種怪招活在這個世界上。
-
就像我也許在這邊說的一嘴好車,但說真的對現在的我而言求的不是快,就是求讓自己順、騎的穩然後不摔車,僅此而已。在賽道上一樣會被高手刷的很開心,像這張照片就是我入彎擋住後面一堆高手,正好就變成一條線的狀態(笑)。
-
上路騎車,你要學的不是磨膝,更不是脊椎側彎,而是要學該如何讓自己活著回家,然後明天再出門騎車。
就是這樣。
脊椎側彎30度 在 罕病歌手Seven-向麻煩say"YES" Facebook 八卦
***轉發小叮嚀****
請您先耐心看完這篇文章,再決定要不要按下分享鍵哦!
不希望被誤解是在怨天尤人或抱怨病痛,那並非我寫此文章的本意。
本人也沒有要發起任何募款,募資。(若有人以我的名義募款募資,請向我私訊檢舉,謝謝。)
非常感謝大家的祝福與鼓勵。我會繼續當一個快樂的病人!
*******************************
(我將這些事告訴你們,是要叫你們在我裡面有平安。在世上你們有苦難,但你們可以放心,我已經勝了世界。)聖經:約翰福音16章33節
不能治癒的疾病,讓我學會面對,學會忍耐,學會堅持,學會不放棄,學會在患難中仍能活出喜樂平安的生命。
患病不是贖罪,更不是懲罰。
用一副殘弱軀體換一顆健康的心,我覺得~很值得呀!
咳咳~容我來整理一下我這副破銅爛鐵快解體的身子。
1. 視網膜病變/剝離(右眼全盲,左眼視網膜也破洞數回,雷射無數次。)
2. 水晶體脫位(左眼0.08重度弱視,畏光,持續退化中)
3. 角膜炎(角膜極度敏感,灰塵空氣,經常性紅癢)
4. 乾眼症(痛)
5. 角膜破皮(痛死了,眼睛常張不開,淚流不止)
6. 青光眼
7. 眼壓高(眼球脹痛)
8. 斜視(眼球嚴重內縮,已無法轉動,看東西都要不停轉動頭部,脖子很痠。醫生有建議開刀,有醫生建議不要動刀,因為怕又一失足成千古恨!)
9. 視野狹窄(視覺只剩下左眼的右下角區塊,最近視力又再變糊一些了,哈!走路常不看路!)
10. 視神經萎縮
11. 心臟主動脈血管瘤(十年前已動過一次血管瘤手術,現在又形成另一顆,一直在變大,隨時有破裂致命的危險性。去年至今走訪了各大醫院評估手術,目前選擇觀察,多偷點時間玩耍。)
12. 心臟二尖瓣膜中度脫垂(已動過手術,漸漸又脫垂,影響心臟功能)
13. 主動脈辦膜狹窄逆流(胸悶)
14. 薦椎神經9.8公分囊腫 (已經將骨頭撐開,嚴重腰痛,神經壓迫,目前評估手術中)
15. 肝腫瘤(不管它)
16. 肺浸潤
17. 內耳不平衡(頭暈)
18. 暈眩(耳朵,視力和心臟功能失常,都會造成頭暈症狀,所以我很難走直線,每天都像在暈船,嚴重時會嘔吐。)
19. 椎尖盤突出(腰痛)
20. 脊椎側彎(也是腰痛的因素之一)
21. 頸椎側彎(脖子僵硬,痠痛,每天。)
22. 胃脹氣
23. 胃痛(經常性,大概是藥吃太多了,太傷胃。)
24. 胃食道逆流(三天兩頭)
25. 頭痛(幾乎每天,小痛時能忍,頭痛到要爆炸會很想撞牆,真的也痛到用頭去撞牆過,止痛藥也無效。)
26. 頭脹痛 (也是幾乎每天,很煩人。)
27. 易中暑(熱中暑/冷中暑)非常容易,只有有溫差,室內戶外,隨隨便便就會中暑。
28. 腸胃炎/腹瀉(從小到大很少有一週腸胃可以乖乖沒事,飲食再小心也沒用。)
29. 骨質疏鬆(關節痠痛,肩,手關節,膝關節)
30. 肺輕度阻塞(急性呼吸困難,缺氧)
31. 肺塌陷(呼吸問題)
32. 子宮肌瘤(有四顆,先不管它)
33. 心絞痛 (心臟病患者必備)
34. 心律不整(心臟病患者必備)
35. 心悸 (心臟病患者必備,經常被嚇到,關門聲,喇叭聲,小孩的尖叫聲….)
36. 胸悶痛喘(這也沒辦法,空氣稍悶,密閉空間人多一點,爬樓梯,或什麼都不做也會偶爾來一下)
37. 耳嗚(常常,頭脹痛時都會一起耳鳴,他們是哥倆好。頭脹和耳鳴也會引發暈眩。)
38. 抽筋(腳底板和小腿,經常抽筋,尤其是半夜,會痛醒。)
39. 肋間神經痛(這個以前常常,現在偶爾了,有乖!)
40. 血壓不穩(經常性,血壓低就頭暈,血壓高就頭痛脖子緊胸悶。)
41. 血崩(生理期必備)
42. 四肢無力(一直都這樣,所以去超市買東西,提個洗衣精,洗髮精手就快癈了。)
43. 支氣管過敏(經常性)
44. 皮膚過敏(對空氣和光過敏)
45. 失眠(多半是因為疼痛或身體不適影響睡眠品質)
46. 坐骨神經痛(也是每天痛)
47. 骨質鈣化(左肩和左手臂會痛)
48. 心血管鈣化(這個不會痛,很好。)
49. 卵巢5.8公分囊腫(可能是它造成我左腹部常期疼痛,目前仍在評要不要手術。)
50. 輸卵管積水(這個應該不會痛,不管它。)
好了,整理完畢!
我是職業病人-罕見疾病馬凡氏症候群。
我的工作量很大,全年無休,沒有三節獎金也沒加班費。
這差事很苦,要有很強的意志力,信仰(幸好有主耶穌當靠山,否則我的世界早已崩盤!)和忍耐力,才能勝任愉快。(其實很難愉快啦!說實話。)
不要問我現在好不好?這問題會難倒我。
如果今天只痛1-2個部位,疼痛指數在3,就算很幸運。通常每天的疼痛指數平均都在5.6分,靠止痛藥,熱敷和按摩稍稍舒緩,但也經常無效,偶爾要掛急診。
忍字心上插把刀,這個字我體會太深。
通常一天之中,這些病症都會輪班或一起揪團來,一起痛是很壯觀精彩滴。
這是我的麻煩人生,沒有說不的權利!
於是在八次手術,兩度心跳停止後,我學會向麻煩人生SAY “YES!”
每天常痛得東倒西歪,但能工作時還是要工作,忍痛去工作都比在家痛來得好過些。能快樂時還是要快樂,因為不健康了,就更要快樂呀。
我的日子是辛苦的沒錯,但一點都不可憐。
保有一顆感恩,知足,喜樂的心,不讓疾病綁架我全部的人生。
不容易,但我已經很努力了。
好!
準備去洗澡,明天要上電台宣傳這個月的演出活動。
痛著也要唱歌,痛著也要演講,痛著也要快樂!
祝福彼此,面對人生的各種艱難,不退縮!不放棄!
人生短短幾十年,讓自己"痛痛快快過一生!"(這標題好適合我!)
我是Seven
生命教育講師
罕病歌手
快樂的職業病人
脊椎側彎30度 在 Bodylearning - No.1 brand of the Spine Care in TW Youtube 的評價
脊椎調衡運動說明:
無論是駝背、骨盆前傾導致腰彎過大,或是骨盆後傾、脊椎側彎等,都會導致關節受壓、肌肉張力失衡、循環不良而引起腰酸背痛症狀。所以脊椎調衡運動的目的在於,促使關節活動及肌肉強度的平衡。讓脊椎有正常的生理曲線,以及強有力又有柔軟度的肌肉,自然遠離腰酸背痛。
系列A:針對胸椎後弓(駝背、上交叉症候群)族群的姿勢異常。
通常會有胸悶(呼吸短淺)、肩頸酸痛(頸肩僵硬)、上背部筋膜炎、膏肓痛、頭痛、胃痛、失眠、頸椎病(手麻或無力)等症狀。
一. 背貼靠牆壁站立,兩腳離牆約30公分,與肩同寛,雙腳平穩踏地。
二. 後腦、背部和臀部觸及牆面,此時腰椎會自然的離牆數公分。
三. 收縮腹肌和提陰部,設法將腰部貼牆(也就是骨盆傾斜的位置),收下巴。盡量延長腰貼牆的時間。
四. 慢慢上提雙臂,由胸前至頭頂,感到臂部肩部肌肉拉緊時停住。
五. 做自然呼吸,約十秒後,慢慢放鬆,放下雙臂,恢復原狀
六. 重覆5~10次。
影響身體姿勢及各種症狀尚有更多原因,此運動方式僅供參考,建議藉由醫師/治療師/體適能專家等之評估與指導為佳。
如想進一步詳細了解你的脊椎病痛成因、嚴重程度與如何改善、學習如何覺察壞姿勢、正確的運動姿勢等脊椎保健術,讓自己更快速改善腰酸背痛,且大大降低因獨自練習而造成運動傷害的可能性,歡迎報名鄭老師所規劃、開設的「脊椎強背術」研習課程︰http://goo.gl/uKFXhC
不過課程集中在北部,其他地區的朋友可以退而求其次,線上前往購買鄭老師的著作《健康,自脊來》︰http://goo.gl/NKsojp
內容即脊椎強背術教學,雖然仍無法取代實體課程親身體驗與專業教練動作指導的價值,但透過結合最新QR code技術,讓你隨時能上網觀賞對應動作教學影片,就像是買了小型課程一樣,絕對超值。
--
更多脊椎保健課程、輔助用品歡迎至身體智慧官網報名與訂購:
http://www.bodylearning.com.tw/
![post-title](https://i.ytimg.com/vi/7ewNZMIM6Oo/hqdefault.jpg)
脊椎側彎30度 在 Bodylearning - No.1 brand of the Spine Care in TW Youtube 的評價
【注意事項】
練習強背運動的過程中,伸展用力、頻率次數皆以不會引起不適或劇痛為最高原則,如練習後反而持續有不適、疼痛感,敬請立即停止並尋求專業個人教練或醫師之意見。或是報名「脊椎強背術」系列課程,讓專業教練協助檢視與校正您的動作。
側面肌群是指廣泛的從身體兩側的肋骨架開始一直到骨盆、臀部及腿部外側的肌群。主要是提供脊柱左右兩側平衡且良好的支撐力。如果身體兩側的側面肌群鬆緊不一,首先外觀上就會有高低肩、長短腳、脊椎側彎等不平衡現象。而肌肉無論過於鬆弛或是緊縮,都會導致肌肉無法有力的收縮,側面肌群就會失去支撐脊柱的功能,進一步連帶使脊椎關節與韌帶承受過多的壓力導致酸痛。
側舉運動的目的是左右對稱的拉緊走了樣而鬆弛的側面肌群,也就是平衡的強化側面肌群的力量。PS:側躺時保持身體完全一直線,可以得到最好的效果。
動作說明及步驟:
1.側躺,雙腳伸直。頭枕在一手臂上,另一隻手支撐在地面以保持身體垂直。(好比把這隻手當作三角架的一隻腳使用)
2.舉起雙腿離開地面數公分,保持姿勢。
3.將上面的腿向上舉起再輕輕放下。
慢慢重覆進行10下,一側10下完成後再換另一邊同樣做10下。練習一段時間之後,可進步到兩側各做20下。而我本人是都做30下喔!當您可以左右各做30下(要慢慢的做,不要太快)的時候,您就已經練成了天然的『鐵衣』在脊椎周圍,能給脊椎穩固的支撐力喔!一起努力吧!
如想進一步詳細了解你的脊椎病痛成因、嚴重程度與如何改善、學習如何覺察壞姿勢、正確的運動姿勢等脊椎保健術,讓自己更快速改善腰酸背痛,且大大降低因獨自練習而造成運動傷害的可能性,歡迎報名鄭老師所規劃、開設的「脊椎強背術」研習課程︰http://goo.gl/Q0UcNp
不過課程集中在北部,其他地區的朋友可以退而求其次,線上前往購買鄭老師的著作《健康,自脊來》︰http://goo.gl/41vOYZ
內容即脊椎強背術教學,雖然仍無法取代實體課程親身體驗與專業教練動作指導的價值,但透過結合最新QR code技術,讓你隨時能上網觀賞對應動作教學影片,就像是買了小型課程一樣,絕對超值。
--
更多脊椎保健教學課程、輔助用品歡迎至身體智慧官網報名與訂購:http://www.bodylearning.com.tw/
![post-title](https://i.ytimg.com/vi/GuOYSv1IJC4/hqdefault.jpg)
脊椎側彎30度 在 Bodylearning - No.1 brand of the Spine Care in TW Youtube 的評價
此測試是要看身體如何透過我們的骨盆,將重量如何分散在兩隻腳。
檢測重點:
1.兩人一組,一人測試時,另一人幫忙看顧,防止意外。
2.先原地大踏步一陣子,待認為身體已平衡時,閉上眼睛繼續踏步。
3.閉上眼後再繼續踏步70下,停止時於原地不動並張開眼確認狀態。
正常標準:前後左右偏移不超過30公分,左右旋轉角度不超過30度。
如果未達標準,代表身體已有脊椎側彎或骨盆歪斜的狀況,需進行改善。
注意:如果閉眼踏步的過程中有暈眩或任何不適的現象,就請立即停止。
如果檢測出來的狀況不甚理想,請練習「強背運動」:http://goo.gl/HYrrgn
如想進一步詳細了解你的脊椎病痛成因、嚴重程度與如何改善、學習如何覺察壞姿勢、正確的運動姿勢等脊椎保健術,讓自己更快速改善腰酸背痛,且大大降低因獨自練習而造成運動傷害的可能性,歡迎報名鄭老師所規劃、開設的「脊椎強背術」研習課程︰http://goo.gl/PZ3Ase
不過課程集中在北部,其他地區的朋友可以退而求其次,線上前往購買鄭老師的著作《健康,自脊來》︰ http://goo.gl/hCUQMg
內容即脊椎強背術教學,雖然仍無法取代實體課程親身體驗與專業教練動作指導的價值,但透過結合最新QR code技術,讓你隨時能上網觀賞對應動作教學影片,就像是買了小型課程一樣,絕對超值。
--
更多脊椎保健教學課程、輔助用品歡迎至身體智慧官網報名與訂購:http://www.bodylearning.com.tw/
![post-title](https://i.ytimg.com/vi/z7E6GR4ARTA/hqdefault.jpg)
脊椎側彎30度 在 【十點不一樣】"脊椎側彎"角度超過10度成因和姿勢不良無關好 ... 的八卦
脊椎 # 側彎 #姿勢不良○訂閱【TVBSNEWS】最新資訊馬上接收 https://tvbsnews.pse.is/R5R25○按讚【TVBS新聞FB】帶您掌握即時新 ...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