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立民老師共筆!
先說一下,標題不該下無症狀,不管有無症狀的感染者都測到病毒量七天最高。如同老師上次說的,輕症的病毒量不一定比重症的少,一般疾病越嚴重,病毒量應該越高,可是在新型冠狀病毒這點是不太成立。
小璧子筆記:
1.目前看起來旅遊團只要有人確診這整團都高風險,最好每人都篩一下,每個都隔離起來。
2.新冠感染後有症狀開始到第七天病毒量最高,病患在那個時候沒有什麼症狀,可以到處活動,沒戒心而疏忽防範措施,這也是這個病毒很容易傳播的原因。
3.這病毒不太怕我們第一線的免疫防禦,第一線防禦主要在前七天抵抗病毒,所以看起來這個病毒在第一週沒受到什麼抵抗,到了第7天時病毒量就衝到一個頂點,此時病毒的傳染力是非常強的;到了第7天~第二個禮拜之間,病毒量還是維持在高檔。之後才會慢慢降下來。
(04b補充:Nature期刊德國團隊那篇除了七天病毒量高外,七天以後雖然PCR還是測的到病毒,但已經無法培養出來,有可能已經沒有傳染力。而到14天的時後全部的人都產生了抗體。不過這篇只有9個案例)
4.台灣出現零星無症狀患者,截至6日統計達15例,讓人憂心恐怕會成為防疫破口?
旅遊史,症狀已經不可靠,有些人可能是輕症或無症狀,也怕無症狀患者將病毒遺留在環境中,如果大家只要一出門,跟人接觸就要把口罩戴起來,不管你是有無症狀或是有無生病,這樣是目前來說最安全的做法。
5.對於德國十人一組醫護人員篩檢測PCR的感想:
我們可以考慮對醫護人員定期去篩檢抗體。這有兩個目的:過去這段時間多少人已經暴露過病毒被感染。知道哪些人是安全的,照顧病人不會有問題,即使暴露也不用隔離了。定期去篩檢醫護人員抗體也對於整個社區疫情的判斷有幫助。
其實如果有些血液檢體,也可以測測看社區中有多少比例有抗體了。這對於制定防疫政策也會有幫助。
6.清明連假後會爆發嗎?有人說4月10日記者會就會見分曉?
收假後14天內慢慢就會知道這波的影響。有些人是3~4天就會發現,如果有此現象就要很小心。目前國內戴口罩比例還是非常高,所以相對上防護網還算可以,如果我們運氣好的話,這一波連假的群聚衝擊就不大。不過這樣連假的群聚還會一再發生,將來還是會有新的問題。
7.澳洲研究團隊最新發現,過去用於治療疥瘡等寄生蟲感染的藥物「伊維菌素Ivermectin」,可在48小時內清除新冠病毒RNA。
這是完全的體外實驗。還沒用在人身上。這是治療寄生蟲的老藥,滿安全的。原理是讓病毒蛋白質無法進入細胞核,無法完成生活史,不能繼續繁殖。這被認為是很有潛力的新藥。這有待臨床試驗來証實。
8.有消息指出瑞德西韋僅對一半病患有用且有副作用?
其實目前資料沒有完全公布,要等完整資料發布才最完整。
現在有兩三個藥,將來可能互相搭配一起使用,很短幾個月就找到幾個有潛力的藥可使用,已經比當年SARS時好多了。
9.其實很多外商已經居家上班了。遠距上班,隔成兩班制,分時段上班下班都是可以做的,也是一種拉開社交距離。這對防疫都是有幫助的。
「肺結核可以上班嗎」的推薦目錄:
- 關於肺結核可以上班嗎 在 日本自助旅遊中毒者 Facebook
- 關於肺結核可以上班嗎 在 日本自助旅遊中毒者 Facebook
- 關於肺結核可以上班嗎 在 洪仲清臨床心理師 Facebook
- 關於肺結核可以上班嗎 在 我把肺結核治好了- 看板NKNU_Eng92B 的評價
- 關於肺結核可以上班嗎 在 肺結核可以上班嗎在PTT/Dcard完整相關資訊 的評價
- 關於肺結核可以上班嗎 在 肺結核可以上班嗎在PTT/Dcard完整相關資訊 的評價
- 關於肺結核可以上班嗎 在 肺結核不用隔離在PTT/Dcard完整相關資訊 - 小文青生活 的評價
- 關於肺結核可以上班嗎 在 肺結核不用隔離在PTT/Dcard完整相關資訊 - 小文青生活 的評價
- 關於肺結核可以上班嗎 在 肺結核與餐飲業打工疑惑 - 工作板 | Dcard 的評價
肺結核可以上班嗎 在 日本自助旅遊中毒者 Facebook 八卦
#黃立民教授訪問共筆
恐做不出新冠疫苗?黃立民點出疫苗需兩大關鍵
小璧子筆記:
1.WHO專家日前曾警告,人類可能永遠研發不出新冠肺炎的疫苗?
答:疫苗有兩大要點,第一免疫反應要有效;第二要安全不能有免疫傷害。
第一個條件是,自然感染這個病毒後,八成到九成的人都會康復,也就是說 #你的自然免疫是有效的,這種疫苗比較好做。如果自然免疫沒效,那就做不太出疫苗,比方說愛滋病毒還有C型肝炎病毒, 人類對他們的免疫反應都沒什麼效果,因此一直到現在為止都做不出疫苗。
第二個條件是要安全,不能產生嚴重副作用,尤其是 #不能產生免疫傷害。免疫傷害就是打了疫苗後,真的去得病反而更嚴重,最有名的例子就是登革熱。登革熱曾經有個國際大廠上市疫苗,後來又撤回了。
新冠病毒的疫苗在這兩點上都有問題。和它最像的兩支冠狀病毒,自然感染以後免疫反應只能維持兩年,就消失掉了,所以我們不清楚新冠病毒有效的免疫反應可以持續多久,如果它只能持續一兩年,這個疫苗就很難做。此外,別的冠狀病毒疫苗會產生免疫傷害,這個以前也被證實。所以這個疫苗兩個問題都存在。因此真的做冠狀病毒的專家,就知道這個疫苗充滿挑戰,就不會這麼樂觀。
2.有很多人體實驗,但是否成功還不一定嗎?
答:現在所有的臨床試驗都會登記在網路上,你可以去看看,能做到第三期且能夠上市的,一百個沒有兩三個,大概成功率只有2~3%。許多疫苗在臨床試驗階段就失敗了,疫苗不是這麼好做的。
3.有可能像流感一樣每年都需要打一次嗎?
答:如果做出的疫苗免疫反應時間只能維持1-2年,那就像流感一樣啦,每年要打一次比較麻煩,流感疫苗至少沒有免疫傷害,我們現在最怕的是免疫傷害。如果好不容易做出來,但有免疫傷害,那還是不能上市。
(我一直覺得不能對新冠疫苗投予太大的希望,畢竟目前為止類似之冠狀病毒SARS和MERS的疫苗也都沒成功研發,顯然技術上有難度)
4.英國專家預測未來各國的防疫封鎖可能會成為常態?會不會每個季節都封一次?
答:只要將來感染人口到一個比例以後,就不會產生大流行,大概不會封鎖國境,而是改變你生活的方式,可能大概就是遠距教學,遠距會議,在家上班等等新的生活形式,減少人與人接觸。這些比較不會傷害經濟,全面鎖國不太可能。
5.國內新增美國就學返國女性。值得注意的是,她是居家隔離14天後,第4次採檢才確診,同時也是返台同班機中第三例確診,而她的症狀只有流鼻水,這是新冠典型的症狀嗎?
答:流鼻水是常見的症狀之一沒錯,因為他是從鼻腔進去的,濃度最高的地方是鼻腔和下呼吸道,所以會有流鼻水不會讓人意外,但他沒有鑑別力,因為感冒,過敏也都會流鼻水。
現在國內用的PCR核酸檢測還是實驗室自己設計的。有些PCR試劑敏感度可以更高,但目前都還沒拿到許可證。這些試劑有可能成為下個階段可以使用的東西,大概就不需要做到第三次,可能做個兩次就可以抓到大部分的病人,再來呢,你要把抗體的檢驗加進來,就是你做PCR同時要做個抗體,那這樣也可以增加你的敏感度。這要靠科技來解決,要提升我們PCR的敏感度。或是加上抗體檢查。
6.做檢測的時間點,應該是隔離期滿或是隔離開始時做?
答:建議解隔時做一個抗體,PCR測不到可能不是真的陰性。接觸過了14天,抗體也沒出來,大概就比較放心讓他回社區。建議可以解隔前一天測抗體。
(經過磐石艦的案例,我想之後應該會走向儘量在14天隔離期滿的時候測個PCR,比較不會漏掉)
7.預估國內整體疫情六月下旬可望趨緩,那麼最快何時可以出國?
答:這要看全世界,不是只看我們。看各大國何時允許飛行。所有大國都允許飛行時,台灣就會解禁了。這要看每個國家的忍耐力,大家都是在經濟和防疫之間掙扎。六月底大概要解除國境封鎖了,不然經濟會崩潰。
(咦!所以旅遊04b可以在六月底回歸嗎!!)
肺結核可以上班嗎 在 洪仲清臨床心理師 Facebook 八卦
我們要強調的是:身為人,會有情感、有欲望是很正常的。可是如何在面對這些欲望、情感的同時,不要讓自己受傷?如何避免情欲給我們的人生帶來災難?那就需要經過學習。
就像我們學習用手機、學習開車一樣,我們也該學習怎麼樣用心、用情,還有怎麼樣對待自己的欲望。
當你理解:這就是人間世,不會每個人都順隨你的想望,不是每個人都公平正義又無私,當然也不是每件事都在你的掌控之中,做好這樣的心理準備,那麼當你遇到各種意外的時候,就會比較淡定,不會受到太大的驚嚇,你會發現:再碰到以前讓自己很驚訝的事,慢慢可以越來越不驚訝。
取自《學會用情》
************************
我在這個時間點,能讀到蔡教授這本書,真是太好了。像是我眼前有一位智者,不斷耳提面命提醒我,身心協調的重要性。
譬如說,「至人之用心若鏡」這個概念,對我的啟發很大。我常有鏡子與魔鬼氈的比喻,在談我們應對外境的衝突挫折,可以用什麼態度?
《莊子》用「不將不迎」,我自己則用「不迎不拒」這個字眼,去談「接納」的功夫。並且回到「高我」,看世事流轉,而我們內在的中心如如不動、穩如泰山。
剛剛好,我這段時間的中心偏移了,目前還在把自己找回來的過程中。
對於我們喜歡的對象,我們能不能不讓自己的心受累?
蔡教授這個提問,讓我反覆在心裡進行自我對話。不管我們喜歡的對象,是伴侶、孩子、父母,或者某樣物品,又或者是工作、活動,我們的「喜歡」,會不會侵蝕我們的根本?
如果我們因為喜歡,而內在能量越來越弱,那便可能是執迷。執迷即便可能長久,但通常最後喜歡也難維繫。
關於「癲癇」,現代醫學也另有說法。我們不用把孩子的癲癇,都歸因到母親身上,這個結論下得太快了。
不過,就現代家庭系統的研究來說,孩子的身心病癥,確實可能跟家庭的動力有關。從壓力的角度便能理解,像是父母吵架,就會導致孩子情緒不穩、壓力大,孩子的病,常成為代罪羔羊。
所以我自從出了跟媽媽角色有關的新書之後,不同單位邀約的出發點,是希望照顧父母的心情。父母能夠愛自己,能把握住接納與欣賞,便能夠自然地愛孩子,而不是用責任把雙方都綁得每天壓力很大,跟孩子常起衝突。
家庭氣氛和樂安詳,家庭成員自然在身心方面會比較健康!
祝福您,物來則應,應而不藏!
************************
孩子的身體,烙印著母親的心情
【文/ 蔡璧名】
接下來這個單元要說:「孩子的身體,烙印著母親的心情」。各位知道傳統醫學是我的興趣,我曾經遇過三個例子,都是媽媽懷孕期間情緒出了問題,導致孩子出生時就患有疾病,也就是這些疾病原本是可以避免的。《黃帝內經素問‧奇病論》說:
帝曰:人生而有病巔疾者,病名曰何,安所得之。歧伯曰:病名為胎病,此得之在母腹中時,其母有所大驚,氣上而不下,精氣并居,故令子發為巔疾也。(《黃帝內經素問‧奇病論》)
黃帝問:有人一生下來就患有「巔疾」、也就是癲癇,到底這個病是怎麼來的呢?歧伯回答:這是一種寶寶在母親腹中得到的疾病,是母親懷孕期間的情緒變化所導致的。是什麼樣的情緒呢?「其母有所大驚」,媽媽懷孕時如果受到很大的驚嚇,體內之氣就容易上衝、下不來。我們常會說「嚇到手腳發軟」,而手腳發軟的同時,往往也會變冷,就是因為氣血上衝的緣故。「氣上而不下,精氣并居,故令子發為巔疾也。」那「精氣并居」的「精」是什麼呢?我在《身體與自然》這本關於《黃帝內經》的研究裡面,有一個小專題就在討論什麼是「精」。「精」是陰體,不能自行,所以必須跟著氣走。那麼一旦母親體內的氣上衝,連帶著整個精氣都上衝,就使得腹中的胎兒,一出生就有癲癇這疾病。
你問:「驚嚇與否,難道是我自己可以控制的嗎?」我覺得《老》《莊》或《黃帝內經》教給我們一種心理素養,那是透過練習可以強化的心理素養。當你理解:這就是人間世,不會每個人都順隨你的想望,不是每個人都公平正義又無私,當然也不是每件事都在你的掌控之中,做好這樣的心理準備,那麼當你遇到各種意外的時候,就會比較淡定,不會受到太大的驚嚇,你會發現:再碰到以前讓自己很驚訝的事,慢慢可以越來越不驚訝。
剛剛說「孩子的身體,烙印著母親的心情」這樣的例子我遇過三起。其中一個是母親那邊的親戚,我阿姨的小孩得了小兒麻痺症,帶去給我的太老師鄭曼青先生看。太老師一把這個小孩的脈就問阿姨說:「你在懷孕期間為什麼這麼會生氣,讓這個孩子的身體變成這樣?」我當時聽了覺得太神奇了,太老師怎麼知道孩子的媽媽懷孕時的心情呢?後來醫書慢慢讀得比較多了,發現類似的記載在古醫書裡比比皆是,而且我後來也真的在臨床上遇到完全吻合的例子。像是一個母親如果因為離婚或外在世界的某些事情,讓她在懷孕期間心情很抑鬱或是很憤怒——憤怒有兩種:一種是壓抑在心裡、抑鬱的;一種是爆發的。那她的小孩可能就會有肺結核或胃腸的結核病。所以為人父母者,就算妳不打算好好愛自己,但為了妳的孩子,請妳試著好好地安頓自己的情與欲。
這一講說「不欲」、「無情」,我們要強調的是:身為人,會有情感、有欲望是很正常的。可是如何在面對這些欲望、情感的同時,不要讓自己受傷?如何避免情欲給我們的人生帶來災難?那就需要經過學習。就像我們學習用手機、學習開車一樣,我們也該學習怎麼樣用心、用情,還有怎麼樣對待自己的欲望。過去在儒學的教育裡面,我們總覺得這是一個道德規範、一個教條。可是在道家和醫家的觀念裡,這樣一種眷戀、愛,乃至情緒,原來和我們的氣、身體、疾病,是休戚相關的。而更嚴重的是,母親的心情不只會影響胎中未出生兒女的體質,甚至可能會導致一輩子難以治癒的疾病。了解到這一點,就能明白安頓一個人的慾望、調整自己的情感有多麼重要。
我有個學生很好玩,她曾是我的助理,當時懷孕了還一邊幫我工作。接近預產期時,大家都叫她不要來了、在家裡好好待產,但她還是堅持一直來上班。她說因為要讓腹中的小孩聽《莊子》,也要讓自己保持最好的心情去生產。我那時候以為她很熱心盡責,以為她是客氣。沒想到她真的在生了一個白白胖胖的兒子以後,就不見蹤影了。可是她有這個概念是很好的,至少她在懷孕的過程中,記得要讓自己保持非常好的心情。
.
以上文字取自
學會用情:當老莊遇見黃帝內經2
-購書連結-
博客來 https://lihi1.com/VYEmv/Hunglive1123
金石堂 https://lihi1.com/cmiDL/Hunglive1123
誠品 https://lihi1.com/HH4Td/Hunglive1123
讀冊 https://lihi1.com/3JFgU/Hunglive1123
三民 https://lihi1.com/zJYf5/Hunglive1123
贈書直播_學會用情:當老莊遇見黃帝內經2
https://www.facebook.com/Psychologist.Hung/videos/429197237767244/
.
免費臺北市教師研習_愛自己書寫坊
https://www.facebook.com/events/563134287795302/
賴芳玉╳洪仲清 愛・謊言・真相:《待用民宿》的魔幻與真實 新書對談
https://www.facebook.com/events/937929103275354/
相信自己是夠好的媽媽:是犧牲,還是責任?是妥協,還是平衡?放下對母愛的執著,恢復你的生命彈性,重新找回愛自己的方式
博客來:https://bit.ly/2vhVD9s
讀書花園:https://bit.ly/2GEA9dH
誠品:https://bit.ly/2W4E3Sq
金石堂:https://bit.ly/2vhQ6jh
肺結核可以上班嗎 在 肺結核可以上班嗎在PTT/Dcard完整相關資訊 的八卦
Q: 可以拒絕和結核病患一起唸書或工作嗎? A: 其實,只要結核病患開始治療,傳染力很快就會大幅降低,您不用過度緊張,也不需要排斥結核病患,且依據傳染病防治法第十 ... ... <看更多>
肺結核可以上班嗎 在 肺結核可以上班嗎在PTT/Dcard完整相關資訊 的八卦
Q: 可以拒絕和結核病患一起唸書或工作嗎? A: 其實,只要結核病患開始治療,傳染力很快就會大幅降低,您不用過度緊張,也不需要排斥結核病患,且依據傳染病防治法第十 ... ... <看更多>
肺結核可以上班嗎 在 我把肺結核治好了- 看板NKNU_Eng92B 的八卦
醫生說我可以不用再吃藥了
去年12月因為半夜老是咳嗽
咳到醒過來還有呼吸發出
很像摩托車發不動的聲音
我以為自己有氣喘
就去掛胸腔內科照X光
醫生看了X光片就叫我驗痰
他說雖然我都沒有發燒
但看起來像是被結核菌感染
(感冒不會引起肺結核,被感染不一定會發病)
我就拿了三個空的試管
連續三天
每天早上第一口痰
痰很多很容易咳
把痰送回去醫院
然後醫生說
我必須被隔離14天
因為痰液抹片呈陽性反應
表示從顯微鏡下可以看見細菌
但我是初期的
細菌量少的
所以我可以自己在家隔離
不用住院
我隔天一大早打電話回學校請假
學校聽說我要請假請八天
(中間有遇到連續假期)
調代課調到昏頭
應該有老師就不高興
問主任主任也不知道原因
後來主任就打電話來
問我是怎麼回事
我就說了。。。。。。
照實說了。。。。。。
我全家人都叫我不要說
衛生所叫我去約談
問我在哪裡上班?
我也照實說了。。。。。。
我真的很怕有人被我傳染
他自己不知道
然後衛生所就派了一輛X光車
把專任辦公室30幾位老師
通通叫去照X光
還好都沒事。。。。。
我的家人也都沒事
我自己跟醫生說
我想去住院
這樣我的家人比較安全
住院那一個禮拜
跟坐牢是差不多的
我每天看推理小說
等人家送飯來給我吃
晚上開著大燈睡覺
有一天晚上病房裡的廁所
被反鎖了
門打不開
我覺得很害怕
就一直哭
病房裏面又沒有別人
廁所門怎麼會打不開?
還有一次是護士來量體溫
把自己反鎖在病房裏面
打電話請其他的護士來幫她開門
住到12/31
驗痰結果有轉成陰性
我真的很想回家
看電視跨年
醫生說好
可以出院了
但醫院結帳的時間
已經過了
他就把我出院的單子
放在護理站
沒有跟護士說
護士不讓我出院
可是我已經打電話給我媽
把東西全收好
說我一定要出院
護士就堵在病房門口
一直到另一個護士
找到醫生留的出院許可
才放我出去
學校很好
還讓我回去繼續代課
聽說主任跑去辦公室
叫大家不要排擠我
學務處也印了一張
如何關懷肺結核病患
給全校師生
但我沒有跟學生說
這件事
一直到上個月
要教周大觀的故事前
才跟他們說
他們都以為我在開玩笑
衛生所每天會派關懷員
來我家看我把藥吞進去
如果有一天忘記吃藥
就會有抗藥性
一天吃ㄧ次就好了
要吃很多顆
一開始吃七顆
後來吃四顆
最少要吃180天
吃藥很傷身體
傷肝傷腎
還有視神經
我這半年就一邊代課
一邊吃藥做檢查
照X光照了四次
我問護士說
不是一年只能照兩次嗎?
護士說可是妳有肺結核
抽血驗肝功能
肝不好
藥還是要繼續吃
最討厭的是驗痰
真的沒有痰了
咳到連胃酸都要咳出來了
如果只有口水
又要被碎碎念
很想放棄教師甄試。。。。。。
但我跟學生說
我想去一個新學校
那裏沒有人知道
我有得過肺結核
昨天拿到離職證明了
上面還有加註
服務期間表現優良
我很乖
一個禮拜加輔導課25節
輪值週都照輪
還有出段考考題
只有教學演示
主任說不用了
而且我除了被隔離那時候
都沒有請病假
本來不想跟你們說這件事情
(只有幾個人知道)
我很怕你們以後都不理我
但是最近麻煩了很多人
不想你們是後來才從別人那裡聽說
某某人得了肺結核
我已經完治了
--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 From: 118.167.115.114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