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為貓奴,看到這篇不能不轉。
因為有一樣的堅持,所以一定要讓奶粉們認識這家店!
原本在花蓮的知名冰品店+貓咪中途中心+最推薦真材實料下午茶店~正當冰,終於要來北投展店啦!
這家店不只是對貓咪超有愛因此讓編編瘋狂,更重要的是,鮮乳坊成立初期,正當冰就是那支持鮮乳坊踏出第一步的力量之一!
在鮮乳坊默默無名時(雖然現在也還是小布隆咚XD)選用我們的鮮乳;在我們初試啼聲舉辦大型粉絲同樂會時,義無反顧地從花蓮北上到現場支持!或許就是因為對安心、天然的堅持,才讓我們都對食品安全、動物福利與保護、產地溯源、味覺教育、食農教育等,如此的固執。
總之,這樣的好店,為了影響更多人,決定到台北展店!
但我們都知道,『改變』這條路從來都不簡單,尤其是改變產業與消費者教育,在那之前還先要把店給弄出來,才有下一步啊!
如果你也跟我們一樣欣賞正當冰的不放棄、愛上了正當冰的真材實料好味道、支持正當冰守護貓咪的決心,跟編編一起變成他們的VIP!
【怎麼變成VIP?】
4/16中午十二點準時開放集資擁有VIP專屬的『投圓卡』!
網址底加:http://bit.ly/2VL5kJd
(編編已經加入我的最愛準備搶啦!)
這個VIP的『擁有』等同『集資』,讓你、我、他的緣分牽起後,這份難得的『投緣』協助正當冰北投店『夢圓』!
之前,你沒想過你買的一瓶鮮乳支撐的是鮮乳坊改變酪農產業的無數可能、偏鄉關懷的愛的傳遞。
現在,我們也想告訴你,這份對於正當冰的支持,不只是購買一張卡片成為VIP、不只是協助一家店成立,支撐的是還有無數多不斷在發生的味覺教育、生命教育、食農教育!
一起用消費的力量改變這個世界,每一個選擇都可以創造更多可能。
#即使失敗正當冰表示粉身碎骨也要開起來
#這樣的決心不挺不行
============================================
💡鮮乳坊會員專屬社團|https://bit.ly/2HqwHkH
(加入社團來跟我們互動吧~不定時舉辦會員專屬的特別活動喔!)
-
💡鮮乳坊官方Line|http://bit.ly/2xzl7DB(不怕遺漏鮮乳坊第一手消息)
💡鮮乳坊Instagram|http://bit.ly/2H0XrHH(一探鮮乳坊日常生活)
※我們的投圓卡預售已經在4/16日14:07分(兩小時內)達標,謝謝大家的支持與愛QQ
這是正當冰第一次的眾志成城,約在7-14天後,這張投圓卡會寄到你家。
有了這股黑潮般溫暖的挹注,北投家旁店應該也會在差不多的時間跟大家見面。
.
我激動得不知該說什麼好,只好再說一次:謝謝大家m(_*_)m
.
【你覺得化工食物,與天然食物的成本相差10倍嗎?】
【我們準備發行一張"沒有定價"的冰友卡,為了籌措北投店的資金】
.
「正當冰為什麼不能一球賣30就好?」
「是很好吃也吃得出真材實料啦,可是有點貴」
「生意這麼好搞到生活拮据是不是有點奇怪?」
.
相信這是很多人的疑問吧?
就算我告訴你80元的香草香精能做200公斤的冰淇淋,2000元的香草莢卻只能做20公斤。
假設以一球100公克來計算,腦筋清楚一點的人還是能試算:
80/200=0.04(一球化工冰淇淋中香精所佔的成本)
2000/200=10(一球天然冰淇淋香草籽所佔的成本)
.
那也還好啊!!你一球香草賣55耶,還賺45元耶,那不是還很多嗎?
.
接下來,我就要完完整整的告訴所有消費者,為什麼天然製程與化工製程的成本差異遠不只10倍、而是百倍。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冰淇淋中最基礎的材料除了主原料(香草口味就香草、芒果口味就芒果)外,其他不可或缺的還有牛乳、蛋黃、鮮奶油、膠質。
在天然製程中,牛乳就是牛乳,奶油就是奶油。
而在化工製程中,這幾項卻是都不需要使用的。麥芽糊精、鹿角菜膠、關華豆膠、氫化植物油、乾酪素鈉、羧甲基纖維素鈉給"完全取代"了。
所以牛乳不需要了、一顆5元的雞蛋不需要了、鮮奶油也用不到了。
.
化工原物料與天然原物料的價差到底有多大呢?
100ml香精=380元、100g香草籽=2000元。
1kg氫化植物油50元、一公升鮮奶油含冷藏運送459元。
1kg業務用奶精粉50元內、1L小農鮮乳120元左右。
且上述所有化工替代品,使用量都是天然製品的1/3以下。
.
這些主原料,讓100g天然冰淇淋的原物料成本能到30元以上。
而化工冰淇淋呢?在這個階段,應該都還沒超過3元。
.
更不用說這些化工原料,如果你有心去google一下的話,幾乎樣樣都有害。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另外一件重要的事情是:人力與時間成本。
.
製作化工冰淇淋跟做化學實驗差不多:買預拌好的冰淇淋粉、色素幾滴、香精幾滴,攪一攪倒進機器裡,做一批冰淇淋,整體時間不超過30分鐘。
而天然的呢?做芋頭你就要削皮蒸熟、做洛神就要去籽除毛。
每一批果物進來都要重新測量甜度,調整配方(因為天然水果不會每批都一樣)、要重新計算固形物、總糖量、抗凍姓有多少。
.
牛奶與鮮奶要先在前一天製成基底、做加熱再急凍的巴式殺菌;有的口味還得煮開果漿做陳化處理。
製成冰淇淋後,由於沒有化工安定劑的加持,需要額外花時間與"很多電費"進急速冷凍機做"穩定"製程。
.
同樣做30公斤冰淇淋,一邊是30分鐘,另一邊卻需要一天做前置作業,隔天製作,總計16小時的工時。
用最便宜的150/h的時薪計算。
每一球化工冰淇淋,製作的人力成本=0.25元
而天然的呢?製作的人力成本則是8元。
人力成本在這裡已經差了32倍。
.
天然冰淇淋會因為製作不及、天然果物非產季而缺貨,浪費很多販售的機會。
而偉大的化工,則讓你在北極也能做芒果冰淇淋。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還有一些是我根本不知道怎麼精算的:
因為沒有化工安定劑,所以做天然冰淇淋,你需要多花20-30萬,去購買一台急速冷凍機去穩定剛製作出來的冰淇淋。
.
你需要再多花10萬,去購買一台陳化機來引出水果最好的風味。
化工可以用便宜的冰淇淋機,化工膠質能保證冰淇淋細緻。天然的不能,所以我們至少得用50萬左右的高級機種,來保證口感。
.
販售面也一樣。
.
我們只能買非常貴的進口冰箱,因為天然冰淇淋儲藏的溫度不能超過正負3度的範圍,否則變質。
我們不能到處去參加園遊會或市集增加曝光。因為只能用插電的冰箱,沒電不能用、太陽直射不能用、風大不能用。
正當冰的宅配推出四年可以說都沒賺到錢。因為我們保證若冰淇淋運送過程中失溫,產生冰晶,我們免費寄送一盒新的。而台灣根本沒有所謂品質好的冷凍運輸服務。
我們一桶冰在冰箱裡可以賣一周,之後會開始產生冰晶、脫水粉碎。基於我個人對口感的要求,我會報廢掉。
而化工的,可以毫無壓力的在開開關關的冰箱裡、在冰淇淋杓泡在髒水裡涮一下,這桶挖那桶也挖的免費冰淇淋櫃裡,放一年。
.
研發也是,研發一個層次分明前中後味均衡的新口味,我們至少要花一個月。
化工的,不過是香精幾滴、哪家香精的分別。
.
我其實也算不出我一球冰淇淋到底要多少成本去製作,只能這樣傻呼呼的賣。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國外有研究:越貧窮的家庭,孩子攝取到的添加物越多。
而許多添加物帶來注意力不集中、傷害腎臟及肝臟、發育不良的後遺症。
基層的孩子卻更容易有這些問題,去影響學習的成效,讓他們競爭力更加低落。
.
所以我只能很努力的,小心翼翼的在"倒閉邊緣"與"讓任何人都吃得起"之間訂定售價。
.
這就是為什麼正當冰"經常在哭窮"的原因。不是因為我們笨,不懂做生意或不會控制成本。
.
《而是這個時代,壓根沒打算讓真材實料的商品活下去》
.
如果不去在乎是不是要讓所有人都吃得起、不去堅持公司一切都要合法透明不走捷徑、不去試著解決一些社會問題(中途貓,這也是我推廣的社會小商概念,請搜尋"正當冰+TEDx")。
我相信我們今天會過得更沒有壓力、不必淒涼。
.
"天然與化工的差距與難度被嚴重低估"、"堅持的困難與犧牲無人知"。
這些事不只存在於正當冰,而是存在於每一個發現了食品化工的風險,而胼棄食品添加物的店家身上。
.
我常說,食品工業化從來就不是一個健康問題,而是正義問題。
.
財團用天然製程數十分之一的成本,用表面低價卻實際超高的利潤來搶市。
把所有守本分製作的店家打趴,讓其他想生存的店家也不得不開始使用化工添加物。
.
然後讓台灣對農產品的需求大幅下降,讓農民生計出了問題,釋出農地財團再來炒作。
.
運用政治上的影響力(選舉花費公開、政治獻金去財團化其實是台灣最最重要的課題)。讓我們的食安法,對成本控制要角的色素香精規範,一直停留在30年前。
.
國外色素香精對孩童的危害,各種正式報告政府當作沒看到;國外陸續禁止掉的色素我們繼續用。
這些本該是食品製造的成本&農民的利得,如今全成了健保買單,國家未來的競爭力退化的"外部成本"。
.
財團的財富,是利用添加物剝削我們所有人之後累積下來的。這件事,不知道有多少人想過?
.
而正當冰,我一手創立的這個品牌,正是為了想樹立一個台灣前所未見的商業模型(而且要能活下來XD)、想向這樣的進程宣戰,而讓這個品牌始終沒有穩定過。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在北投的這三周,我幾乎天天都有免費的晚餐。
有時朋友約我去他們家吃飯,甚至打三通以上的電話來邀(牛杯杯就是說你!!)。
有時講好大家聚餐要go dutch,到結帳時卻有人把我支開(其實是暴力架開XD),死不讓我付錢。
.
我其實真的不喜歡這樣,這對自尊心高的我是一種傷害。但我也確實感受到這些朋友們的善意與體貼。
如果要說對堅持這種商業模式有甚麼怨懟...這就是唯一我會怨懟的時刻。
.
進入重點(寫這麼多最後你才跟我說進入重點XD)
.
這次的北投店裝潢也是。
預計30萬搞定,現在卻發現預算遠遠不足。除了我的心臟已經無法負荷爬高爬低的工作,無法省下一些成本。北部裝潢的價格也比南部高50%以上。
原本打算跟朋友們東借西湊,應該可以順利完工。現在卻發現預算可能要加倍,目前手上有的資源遠遠不足。
.
所以我決定發行一張冰友專屬的卡片,這張卡命名為"投圓卡",當然也有集資的目的。
意思是:你我投緣、貓頭圓圓、北投夢圓。
.
這張卡我不打算標價。
因為正當冰一直都不是個"富人的品牌"。我們是由許多冰友五元十元的支持起來的。
絕大部分的冰友包含我自己,都還遠達不到"中產階級"的水平。
如果你願意贊助我們一筆錢,讓我們的開店更順利,我很感激。
如果你只有五百一千,但很想得到這張卡,我更加感激。
.
這張卡的福利是這樣:
1.近一年內持卡片到店消費,不限花蓮五角大廈、東大門夜市、北投家旁店,都是9折。
(但宅配沒有,因為我們的系統無法做到這樣的運算,也沒錢改寫...但宅配自取可以XD)。
2.每一次的新口味,會舉辦免費的試吃會,讓持卡冰友能優先品嘗。
3.卡片附送味覺教育門票,可以提供"一大一小"來免費上一次1.5小時的味覺教育課(價值約一千元)。
如果您想要我們去更大場的味覺教育,可以私訊粉絲團詳談,我最近很需要外快XD
4.來店不定期會有額外招待。
5.會有其他莫名其妙的活動。好比說清酒釀造會、甜點教學會、小朋友聽故事會、貓咪交友會~~冰友都能優先報名參加。
6.北投開幕前會有三天的試賣感謝祭(有免費茶點提供),為了品質,我們也會優先邀請投圓卡冰友。
7.反正會買的就姓自名己人,往後任何事情我們就自己人標準XD
喔我忘了說,北投這家店我名字想好了,全名正當冰北投家福旁邊店,簡稱家旁店(當初一PO文每個人都說在我家旁邊XD)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很久以前我就有發行冰友卡的打算了,否則VIP也沒寫在臉上,我們家小精靈也不認識。
正好這次一併解決這個問題XD
.
卡片可能會同時發行兩種版本,也可能二擇一,所以我想請有意願認購的大家,能回覆一下你比較喜歡貓球版本還是貓腳踏墊版本XD
.
因為是集資預購,我們會需要冰友們先填表單,然後匯款或現場付款。之後我們才發給廠商製作,製作完成後再寄送給您或自取。
.
我的觀念是需要多少就拿多少(這也是我不想用集資網站的原因XD)。目標的金額是40萬,只要收到這個數字,後續我就不再開放表單填寫。
.
家旁店目前已經投入20萬左右了,我自己剩不到10萬現金,感覺有點危險(好像不是有點XD)。
.
也發現當初的預估遠遠不夠,所以才想說募集這樣的金額。
40萬我打算再投20進裝潢。剩下20採購開店需要的冷凍機、攪拌機、餐具桌椅等等。
我會開一個公開的表單把所有進出款項逐一登記,進項包括進款順序、會員編號、資助者暱稱等等;出項包括所有支出,並有收據存底隨時開放查詢。
.
我不知道能不能成功募集到。如果不能,可能北投店跟大家見面的時間就會再晚一兩個月(自己用省錢方法下去做)
.
但無論如何,這家店我粉身碎骨都會開起來...
.
這條路,也一樣。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明天中午12點10分,我們會打開表單&同時直播募資的狀況!!!
.
我們會依據匯款的順序來決定領到卡片的序號。
(婕妮已經放話說他要跟大家同場競爭絕不作弊,搶0001號XD)
.
請大家幫我們祈禱這次的會員卡招募能順利:)
.
-----------------------------------By怪酥
維記鮮奶產地 在 威力甜點作什麼? Facebook 八卦
TGIF!即將迎來美好的好天氣週末~~
#抹茶生乳千層
明天就是 #藏物市集 六周年活動!
久等的全品項內容公布啦~~
.
.
#抹茶生乳千層
#濃可可生乳千層
#抹茶生乳厚戚風 (new)
#藍伯爵生乳厚戚風 (new)
#經典岩鹽焦糖達克瓦茲 (new)
#京都焙茶鑽石餅乾 (new)
#鹹蛋黃布列塔尼酥餅 (new)
#濃抹茶布列塔尼酥餅 (new)
#抹茶奶酥迷你磅蛋糕
#鐵觀音柚子迷你磅蛋糕
#焦糖紅茶胖貝德蓮 (new)
#兩倍檸檬胖貝德蓮
#焙茶堅果費南雪
#兩倍抹茶費南雪 (new)
看到這麼多(new)是不是覺得很期待!!
這陣子的研發能量幾乎都投入在這週的藏物市集中~
新口味跟經典的舊口味實在太多,決定花一些篇幅介紹一下!
.
.
❶抹茶生乳千層
我人生中第一次販售的千層口味就是抹茶,從三年前到現在歷經過了好多次的改版。從最初淡雅的味道、偏厚的餅皮,調整至足夠的濃度,卻與甜度相平衡。後來又將餅皮厚度降低,變成適中、不過薄的狀態,保有餅皮該有的香氣與口感。再後來使用了味道更清爽的日本鮮奶油,降低甜膩感,逐漸變成自己最喜歡的狀態。
但唯一不變的是上層的超濃郁抹茶淋醬,不是容易甜膩的甘納許、也不是能輕鬆製作的鮮奶油,而是需要久煮一小時才能得成的美味,這淋醬也是大家一眼就能認出來威力的招牌,至今都無人能取代(自己說)
.
❷濃可可生乳千層
雖然我知道我的粉絲們都無茶不歡,但這款可可千層真的必須推一下!
我使用了歐貝拉70%的產區巧克力,歐貝拉本身就是頂級巧克力的代名詞,這個不需要去解釋~好吃的原因更是因為選用「產區巧克力」,產區巧克力最棒的優點就是能呈現出產地可可最鮮明的風味特色,我使用的薩瑪娜產區巧克力,有著很棒的濃度以及我很愛的莓果調尾韻,這濃度身為巧克力控的我覺得可以,如果明天有來市集,請不要錯過她!
.
❸厚戚風系列之前介紹過了!可以翻翻前面文章~
.
❹經典岩鹽焦糖達克瓦茲的照片在限時動態了,是單純的達克瓦茲餅殼+岩鹽焦糖醬內餡,是日本最經典也最傳統的做法,如果想品嘗達克瓦茲最簡單的堅果風味,就是她沒錯了!
.
❺餅乾系列這次毫不客氣直接準備三種新口味~
焙茶鑽石餅乾,實在有點難解釋,總之威力的鑽石餅乾控可以試試!
.
❻鹹蛋黃布列塔尼酥餅也很有趣,鹹蛋黃的香氣尬到餅乾裡面真的很唰嘴,而且入口時味道不明顯,但咀嚼的過程中鹹蛋黃那種鹹香的味道就會衝出來,很喜歡!
.
❼濃抹茶布列塔尼酥餅(請看第二張照片)
抹茶做成餅乾最無法避免的就是上色了,所以幫抹茶披上一層濃郁的抹茶巧克力外衣,沒想到看起來居然這麼誘人~~既有的抹茶酥餅香氣外,還有著明顯的白巧克力甜度,然後我先承認,這款的餅乾體抹茶粉失手下一個太重,如果不怕心悸的抹茶控,明天記得帶上她!
.
❽焦糖紅茶胖貝德蓮,原本想煮奶味比較重的焦糖(太妃糖),但很想呈現出有質感的那種明顯苦度,所以直接煮了最單純的苦焦糖,配上日月潭老欉紅茶,互不搶味甚至相得益彰。
.
❾兩倍抹茶費南雪,兩倍家族再添成員,是在風味維持平衡的狀態下,再去提高了抹茶的濃度!這款的外形也是美美的,但賣個關子不放照片,明天來現場看就知道!
.
▍特別說明
現場無提供紙袋,請大家記得自備保冷袋或提袋過來唷!
僅準備少量甜點叉,發送完為止!
現場所有品項皆不提供預留,建議盡早到場購買哦!
.
▍市集資訊
藏物市集六周年
時間|11/02(六)11:00-17:00
地點|思微藏物生活空間旁大草坪(新瓦屋)
詳址|竹北市文興路一段123號
交通指南|http://goo.gl/zPIFZX
明天見!
維記鮮奶產地 在 酒類專家 王 鵬 Facebook 八卦
〈餐飲搭配的藝術——沒有秘密的魔術〉
(2014舊文)
每次餐酒搭配都是新的考驗,因為情境與內容不可能完全相同。哲學家說:「不可能踏進相同的河水兩次。」大致就是這個道理。侍酒師能夠掌握菜餚、飲料、情境與用餐對象的口味喜好,掌握每個細節,創造美好的用餐經驗。我們平常在家裡用餐,雖然一人分飾多角——除了扮演用餐的客人之外,還要做菜、端盤、擺桌、洗碗——絕對不可能跟外出用餐一樣,但是如果能夠掌握一些關鍵,你也有機會在自家餐桌上創造奇妙的感官體驗,下次到餐廳,也能看懂餐酒搭配的魔術。沒錯,成功的餐酒搭配彷彿魔術,能夠創造意外驚喜。不過,我告訴你,餐酒搭配背後根本沒什麼秘密。
【好的品味,需要學習與鍛鍊】
品味充滿自由與想像,而且各有所好,無關對錯。但是,好品味有共通的標準,先試著學習、模仿,舉一反三,才有機會發展出自己獨特的好品味。就像盲目追求每季單品,不等於擁有好的時尚品味,但是如果掌握了時尚背後的發展法則與精神,學習、模仿,配合自己的條件,才有機會走出自己的品味道路。回到我們的題目:好的餐飲品味,就是瞭解飲食文化與風味互動的道理,講究食物品質與餐飲搭配。這無疑非常需要時間來學習與不斷嘗試。
品味不是人的本能,而必須透過學習獲得,從小就開始培養,或許非常重要。每個人都會吃喝,但是飲食並不因此成為流俗,就像寫字一樣,書法家並不因為大家都會寫字,而顯得書法多餘。研究餐飲到了某種高度,就變成一門學問與藝術。如果瞎吃瞎喝,認為「只要是我喜歡,就是好味道。我的味蕾才是最終的仲裁者」,那就不免太小看這門學問了。在餐飲的領域裡,獨立與自信的精神非常值得鼓勵,但是如果沒有經過培養、鍛鍊、學習、調整的品味,常常不算好的品味。如果憑著人類先天品味來當美食評審,勝出的大概只有甜食。
【餐飲搭配的不變法則】
當然,有些人隨意搭配,也能享受飲食之樂。這種舒適自在,可能只是出於粗茶淡飯亦能滿足的心境,這並不是我想討論的美感經驗。餐飲搭配經驗老道的大師,端出來的東西看似簡單,但是卻能清楚表達搭配的重點,若非一番工夫,怎能到達如此境地?其實,只要輕鬆掌握幾項原則,人人都能往這樣的境界前進,為餐桌創造一片好風景。
餐酒搭配有某種自由與彈性,一道菜不只適合搭配一種酒,而一款酒也不是非搭某一道特定的菜餚不可。然而,在這多樣面貌的背後,有一組基本法則必須遵循:達到同質呼應,或者追求異質對比。偏甜的菜餚,搭配微甜的酒,錯不了。帶有酸味的菜餚,搭配一款比它稍為更酸的葡萄酒,也錯不了。這都屬於同質呼應。至於異質對比,其實就是均衡的意思,偏鹹的食物,就來一個不鹹、有其他風味的飲料作為對比,降低鹹味的感受,譬如偏酸、偏甜、或者氣泡酒都行。辛辣的食物,搭配微甜的酒,也是這個道理。
餐飲搭配最重要的是考慮餐食與飲料之間的互動關係。決定一道餐點特性的元素,包括食材屬性、烹調手法、醬料種類、溫度與質地;決定一款飲料的元素,則有飲品類型、飲品產地、風味屬性、濃郁程度。從這些決定飲品特性的條件來看,酒是最多樣而且複雜的飲料,至於無酒精的軟性飲料,像是果汁、咖啡、茶、水,在餐飲搭配中也有一席之地,只不過體系相對簡單。一場完美搭配的盛宴,必須瞻前顧後,周遭的人事物都很重要,但是我們先討論餐食與飲料就好。
【菜餚搭配的關鍵】
-食材屬性-「白酒配白肉,紅酒配紅肉」,是個過度簡化的說法。海鮮食材確實不適合搭配紅酒,牛排搭配白蘇維濃也枉費了一瓶好酒。但是,也有海鮮、雞肉、火腿搭配紅酒的例子,譬如薄酒來,而以紅酒烹調入味的魚類料理,也可以搭配紅酒。至於牛肉,如果出現在沙拉冷盤、開胃小點裡,也沒道理搭配紅酒,來杯香檳如何?簡言之,食材屬性會影響搭配的飲料種類,但是它不是唯一的因素。所以,請忘記那句過時的名言吧!你這時可能會叫住我,緊張地問:「那紅酒搭乳酪呢?這可錯不了吧!」可惜的是,大多數的乳酪都適合配白葡萄酒,而不是紅葡萄酒。
-烹調手法-相同的食材,清蒸、油炸、香煎、爐烤、煙燻,能配一樣的飲料嗎?猜也知道。如果一款酸度充足、口感凜冽的夏布利,搭配奶油爐烤白肉魚的效果非常好,但是今天烤爐故障,廚師只能改用油煎,這時,就算這道菜的邊菜、醬料都不變,只有魚肉改成油煎,那麼,搭配的酒也必須換掉。因為魚肉一旦碰到鐵鍋,一切翻盤,必須改搭酸度較為溫和、酒感飽和馥郁的白葡萄酒,譬如維歐尼耶白酒。而如果屋漏偏逢連夜雨,連瓦斯都停了,不能開火,只能切成生魚片來吃,那好,生魚料理就改搭一瓶阿爾薩斯不甜的麗絲玲吧!
-醬料種類-沾了番茄醬的牛排,你還會想搭配紅葡萄酒嗎?「喔,不!」我的意思是,不能接受吃牛排沾番茄醬這種事發生在我家的餐桌上。不過,我剛剛想表達的是,沾醬的影響力可能超乎你想像。一盤三分熟的原味菲力牛排,搭配波爾多紅酒,譬如聖朱里安,恰到好處;如果同一塊菲力牛排切薄片,裹上白芝麻醬,那就換一款夏多內白酒,效果一定比較好;而菲力牛排上面多放了一塊鴨肝,還淋上甜蜜蜜的醬料,哎呀,趕快改開一瓶阿爾薩斯的灰皮諾吧!在所有的醬料中,黑名單最邪惡的第一名就是烤肉醬,好端端的各式食材,非要千篇一律刷上烤肉醬,那我也只能靠啤酒漱口。
-溫度效應-菜餚冷了固然不好吃,但是有時候,更惱人的是已經選好的酒,不適合搭配已經冷掉的這道菜。隨便舉個例子吧,如果你買了一塊好大的豪大炸雞排(先聲明這不是廣告),順手抓了一瓶黑啤酒,正吃得津津有味。但是因為雞排實在太大,以至於最後幾口冷掉的雞排碰到黑啤酒,在口中迸出油臭味(看吧!這真的不是廣告,我可沒有過分美化那個雞排)。這時,你不需要把吃剩的雞排扔掉,你只需要換一瓶小麥啤酒,因為小麥啤酒可以搭配冷掉的炸物。當然,如果你未滿十八歲不能喝酒,只能從頭到尾搭配可樂,那麼我恭喜你,美味的效果也絲毫不遜色。
-質地效應-如果有人急於展現自己對分子廚藝的熱情,把你最愛的牛小排打成泥,跟蔬菜泥混在一起,做成我泥中有你、你泥中有我的菜肉團⋯⋯抱歉!你可能必須放棄平常最愛的美國加州紅葡萄酒了,因為食物的質地已經改變。當然,食物質地的改變不總是以悲劇收場。分子廚藝也發明了把湯汁變成泡沫慕斯,這時,原本不需配酒的湯汁,搖身一變,變成了一盤菜餚裡的佐料,於是你又可以有一杯酒來搭配了。剛剛提到鴨肝,這是一個非常有趣的食材。當鴨肝切開呈現粉紅色的熟度時,是最理想的狀態,可以搭配微甜的白葡萄酒,甚至乾脆就搭配甜白酒,鴨肝豐腴軟嫩的油潤口感,恰與奢華璀璨的黃金液體相映成趣。但是,鴨肝如果過熟,剖面灰蒼蒼,吃起來粉粉的,可就沒這種質地相互輝映的效果了。質地已經改變。
【飲料搭配的關鍵】
-飲品類型-講了那麼多酒,先來講講無酒精飲料。無酒精飲料被稱為軟飲,其中最無聊的應該是可樂與汽水,其次是果汁,在餐桌上最有學問的軟飲,可能反而是看來平凡無奇的水。餐桌上放一瓶礦泉水,尤其是有氣泡的,絕對錯不了。有人比較吃虧,天生不喜歡有氣泡的無味飲料,但是我很幸運,不乏有機會見識氣泡礦泉水在餐桌上的妙用。簡單來說,汽水、果汁、茶,多少都有搭餐禁忌,唯有水,尤其是氣泡礦泉水,在餐桌上百無禁忌。
-飲品產地-餐酒搭配有一個這樣的法則:「在地飲品搭配在地食物。」乍聽之下,你可能不以為然,難道吃新加坡雞肉飯,就一定要喝讓人舌頭發麻的酸柑汁?其實倒不至於!所謂在地法則,其實反映的是一個地方的人文環境條件,通過時間的沈澱,孕育出來的經典搭配或飲食傳統。如果換個時空,可能也難發展出這樣乍看之下不太尋常,但其實卻非常美味的搭配方式。著名的經典搭配,背後都有某種法則可供我們學習、模仿。愛爾蘭黑啤酒搭配生蠔的吃法,名聞遐邇,其發源不外乎就是因為有豐富的海產,以及酒廠使用烘烤大麥取代麥芽釀酒,藉此規避麥芽稅金的歷史遺跡。但是,嘗一嘗搭配的效果,你會驚訝這樣的搭配能夠保被留下來,自有它的道理。舉一反三,其實用愛爾蘭黑啤酒搭配蔥花鮪魚海苔壽司,啤酒的焙烤焦香一樣會帶出海產的鮮味,頗有異曲同工之妙。
-風味屬性-相近的風味,彼此之間都有基本的協調感,搭配起來不會有大錯誤,這是餐飲搭配中最簡單而有效的策略。菜餚與飲料擁有彼此的風味特點,就能夠自然產生呼應,縱使不精彩,也不至於錯得離譜。蘑菇炒一炒之後,與馬鈴薯拌一拌,配什麼?法國、義大利,或者西班牙紅葡萄酒都好,這些都屬於果味含蓄、酸度充足的葡萄酒。但是如果搭配美國加州的梅洛、澳洲的希哈,可能就跟這道小菜格格不入,因為葡萄酒中的水果滋味太搶戲、酒感也比較豐沛,把蘑菇壓得死死的,而且又與菜餚的土味基調衝突。但是,如果把這道小菜加工一下,和鮮奶油、奶油、香料拌一拌,又會得到不同的結果,不但變得可以搭配加州紅酒、澳洲紅酒,甚至還可以搭配白葡萄酒,尤其是夏多內品種、灰皮諾,或者格烏茲塔明那。
-濃郁程度-菜餚風味愈重,就適合搭配愈濃郁的酒,道理在於彼此均衡。炸清雞腿,丟一些九層塔下去,這算是風味簡單的原味料理,或許來一瓶淺色拉格啤酒就夠了。如果不幸地,油溫不對,把雞肉炸得油滋滋的,吃起來又黏又膩,那還是需要啤酒清理一下味蕾。如果是雞胸肉滾上培根,裡面塞一些耐烤蔬菜,滋味稍多了些,那就升級到風味較多的琥珀色愛爾,啤酒散發些許麵包般的香氣,與培根相得益彰。倘若這道雞肉料理變成乳酪焗烤,乳酪絲裡有較多的高達或切達乳酪,那麼你會需要黑啤酒來呼應一下濃郁的乳酪風味。但是如果菜餚辣得你滿嘴通紅,同樣嗆辣的酒只會火上添油,無法發揮均衡的作用。理論上,辣不是一種味道,辣也不叫做口味濃郁,而是口感灼熱刺激。遇到灼熱刺激的食物,應該搭配常溫的、帶有甜味或酸味的飲料或水。
【餐飲搭配的多變樣貌】
餐酒搭配不是無限度發揮、沒規則道理的亂配都能成功,好的搭配都有機可循。模仿經典搭配,從中做些改變調整,不失為學習餐酒搭配的一個好方法。而且,這不也是學習廚藝的方式嗎?先照著食譜來做,再嘗試一些變化。
我來舉一個實例——番茄牛肉蔬菜燉湯,俗稱羅宋湯,理論上不用搭配飲料,因為湯品再搭飲品,湯湯水水,顯得多餘。不過,湯裡多加一點馬鈴薯,做成濃稠狀,搭配飲品則無妨。搭什麼飲品?牛肉風味濃郁,理論上牛肉與豬肉都可以搭配蘇格蘭、愛爾蘭啤酒。這些地方的啤酒帶有不少焦糖風味,能夠呼應牛肉的香氣。然而,如果改用一款麥芽風味跟蘇格蘭啤酒一樣濃郁,更多了酒花香氣的美國琥珀愛爾,會有另一番效果。牛腩肉的油脂豐富,番茄帶有鮮味,美國琥珀啤酒的糖香、烘焙風味與燉湯中的馬鈴薯屬於同質性呼應;酒花香氣、風味與苦韻則發揮了均衡牛肉油膩的功能。
餐酒搭配的理論,告訴我們湯品不需配酒,告訴我們燉蔬菜牛肉應該要配大西洋東岸的啤酒,然而,我們可以同樣地根據相同的餐酒搭配理論,把羅宋湯的配方比例調整一下,變成可以配酒。而且還循著經典搭配的足跡,把大西洋東岸的蘇格蘭啤酒,換成一款大西洋西岸的美國啤酒。
能夠拿捏餐酒搭配自由的尺度,變換出不同的搭配,是需要思考、演練、經驗累積的,其中蘊含許多道理。雖然這些餐酒搭配的道理都不是秘密,但是掌握這些遊戲規則之後,卻能像是學會魔術一樣,把餐桌變得更精彩。
維記鮮奶產地 在 【超市大搜查】十字牌維記雀巢=100%鮮奶消委會教睇成分揀 ... 的相關結果
【超市大搜查】十字牌維記雀巢=100%鮮奶消委會教睇成分揀真牛奶VS牛奶產品 · 十字牌純鮮奶(成分:純鮮奶;產地:香港) · 雀巢100%鮮牛奶(成分:鮮牛奶; ... ... <看更多>
維記鮮奶產地 在 100% Fresh milk - Kowloon Dairy 的相關結果
維記 牛奶最重視品質與服務。我們的宗旨是為顧客提供最優質、最美味的牛奶及乳製品,同時以至誠的態度服務顧客,致力回饋社會。 ... <看更多>
維記鮮奶產地 在 九龍維記牛奶-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的相關結果
九龍維記牛奶有限公司,簡稱維記,是香港的一間鮮牛奶及奶製品的製造商,規模僅次於雀巢牛奶公司,其中一位創辦人是李作芳。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