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即將畢業的女孩問我,如果她想多看世界、茁壯自己,畢業後她該立即唸碩士?還是旅遊、打工做些什麼?
我的答案是後者,並且為她開了一個旅行清單,共四站。
1.非洲 剛果
我是國際戰爭婦女救援組織「Women For Women」的志工。這個組織專為專門戰爭中的女性救援奔走,如果你還年輕,請跟著他們到非洲剛果,看看大屠殺後的人們怎麼活下來。這趟旅程可能將永遠改變你的人生觀。
當地內戰頻仍,女子在大屠殺中不是被強姦然後殺害,就是被強姦後,強暴者以刀,活生生割下其陰蒂,表示戰利品。施暴者們相信沒有陰蒂的女子,從此不再有性高潮。這些女人雖然疼痛尖叫之後活了下來,表面上傷口愈合,但子宮、陰道往往在割切過程中未經消毒而潰爛,導致終生不能生育。
當地的戰爭結束了,她們受到的傷痕卻會永遠留下來。
國際女性救援組織在當地教導她們編織、製作衣袋,而她們最常編織的圖案是:花。
我的朋友 Zainab Salbi 是「Women For Women」的創辦人,她第一次抵達時曾好奇地問,「為什麼如此鍾愛花?」
剛果的女子回答道:只有沈浸於美的事物,我們才能在無比的絕望中,仍然感到美好,找到力量。
從世間最苦最悲慘的地方出發,看到這些悲劇下存活的女人,仍然充滿生命力。
年輕旅人在敲開了殘酷的一扇門後,才能開始他的成長之路。
2.美國 紐約
紐約自 1895 年起就已是世界第一大經濟體美國的文化、媒體與經濟中心。
1931 年人類最高的摩天大樓——帝國大廈,建造完成。當時正值大蕭條時期,美國總統赫伯特·克拉克·胡佛為它剪彩,但直到 1945 年二戰結束之前,它還一直是空的。
因此本命名為Empire State Building,卻被謔稱為Empty State Building(Empire:帝國;Empty:空的)。
帝國大廈只用了 410 天就完工了,但仍是當年建築材料之最。它是人類以鋼骨結構建造的第二棟大樓,創造了「不可能中的可能」,至今仍是最美的建築之一。
而關於它的一切,皆是在大蕭條的絕望及嘲弄中開始的。
另外在紐約,每日盡量到中央公園散步或者跑步;累了,就和炒花生的小販聊天。
中央公園附近是世界富豪的置產之地,也是歷史輪轉的見證之地。小販往往英文不好,但他們總有許多故事可以娓娓道來。
中央公園內跑步的、遛狗的,不同口音、不同衣著,是個觀察大千世界的好地方。俄羅斯人、波蘭人、法國人、義大利人、南非人……我甚至碰過來自西伯利亞的富豪,和他們打招呼,說點家常。
帶一本當年林語堂以英文撰寫的《生活的藝術》,想像沒有飛機的年代,多麼貧窮的中國小伙子,搭船越過萬里,向這裡的洋人說著來自東方的文化生活。
相較林語堂的勇敢獨立,現在的年輕人怕什麼?猶豫什麼?
每個人都有機會在紐約大展身手,這裡凝聚了全球的人才。
無論移民的、致富的、逃難的……紐約不拒絕人才,它屹立不倒的秘密便是:吸納一切。
當這個城市最初興建時,它的高樓已保證了格局與視野。別著急日本人或是中國人買走了半個曼哈頓,那不過是一時,時間會證明他們只是在美國發生儲貸危機、房地產衰退時,為紐約注入了新血。
包容、創新與自信,是紐約永遠不會被取代的原因。
這是年輕人要去感受的第二站。
3。北京 圓明園
圓明園的修建始於清代康熙皇帝時期,前後共修建了 150 年,直至嘉慶年間。
康熙 40 年(1701年),紫禁城的炎熱讓康熙之子雍正在此修築江南之園。初始將蘇州園林之美複製於乾旱的北京城,後期一步步發展為中國歷史上中西園林工藝極致的「萬園之園」。
幾乎在同一個時代,西方正一步步全面超越中國。
法國太陽王路易十四修建凡爾賽宮時,渴望義大利造的鏡子。路易十四派出無數商業間諜收買來自威尼斯的工匠,一個又一個禁不住誘惑的工匠在邊界被義大利政府發現,殺了:但路易十四始終未曾放棄。最終,法國成功取得了製造鏡子的秘密。
為了展現路易十四自己美麗的腿部線條,人類有了從頂至地的鏡子,也創造了法國的時尚文化。
凡爾賽宮的鏡廳,是人類對「鏡子」——這個當年的高科技產物最大的敬意。
而清朝的皇帝蓋圓明園時,他還只能透過銅板的反光或湖水端看自己的模樣。他想像的敵人只來自北方,於是修長城、派軍平回亂......卻從未意識到自鄭和下西洋之後,歐洲海上強權正一步步茁壯。
根據歷史學家的比對,西方和東方歷史上各有強盛時期。
西方崩潰了兩次,唐宋時期是東方真正與西方共同稱霸世界、打成平手的時代。明代之後,歐洲各國即投注精力發展軍火及海軍,東方則節節敗退。而西方也鮮少出現如乾隆皇帝這種孤立主義的君王。
就在康熙駕崩(1722年)後,西方的發展進入了前所未有的速度。槍炮、發現美洲、咖啡、古典音樂、華麗衣衫、男女臉上撲粉、頭飾花俏......而中國人只綁著滿洲辮子,穿黑藍染布,女子纏足。
西方諸國林立,固然紛擾革命,但是軍武競賽、科技競賽,思想繽紛,從未停過。
康熙死後不過 54 年,工業革命徹底改寫了東方與西方的差距。
那一年在蘇格蘭的亞當·史密斯完成了《國富論》、在倫敦的愛德華·吉朋完成了《羅馬帝國衰亡史》,西方從經濟到歷史理論,重塑著自己的世界觀與發展論。
1776 年英國人詹姆斯·瓦特的蒸汽機成功了,接著紡織實現機械化,工業革命全面推動英國成長,每年經濟增長率幾乎接近 25%,是所謂「中國製造奇跡」的數倍。
而同一時期,乾隆皇帝還在品賞他的書畫愛好,甚至不屑來自英國女皇的特使。
乾隆之視野,孤立且傲氣。當時仍有傳教士來到中國並進入朝廷,但他的興趣只在借由傳教士給明式瓷器多添點西洋彩色。
哦,還有他自以為是的噴泉和音樂盒。
火燒圓明園時,英法聯軍粗魯掠奪,但同時也赫然發現當年英國特使送給乾隆的加農炮,被放在一間倉庫角落,和南洋來的貢品如象牙雕塑、波斯地毯、日式銀盤、玻璃器皿等,擠在一塊兒,乾隆老皇帝只把加農炮當成破銅爛鐵。
如今,每日太陽仍在這個曾經號稱「東方最美的園林」升起和落下。近 170 年過去了,誰使它成為廢墟?
歷史的過渡,驀然回首,已越重山。圓明園中遊坐,是歷史但也不僅僅是歷史,廢墟中能悟得一件事:驕傲自滿及眼光短淺,足以滅國,遑論個人。
4.澳洲 &紐西蘭
「每個年齡,都有每個年齡相匹配的煩惱,無一例外。每個年齡的煩惱,都會在那個年齡的地方,安靜地等著你,從不缺席。」
我建議的第四站:澳洲或紐西蘭。
如果要克服「少年維特」必然的煩惱,就要學會更踏實的生活態度。現在到澳洲、紐西蘭的年輕人越來越多,但多數擠在雪梨或者奧克蘭,在咖啡館或餐廳,非常可惜。
如果今年我才二十出頭,擁有強壯的身體,我會找一個農場住宿打工。
紐西蘭是一塊從南極分離出來的土地,它的自然風貌與動植物生態,充分顯示極地的風景。它的地景及文化都像一個從戰爭苦難中逃出來的孩子。當地的子民沒有過度的慾望,生活簡樸、崇尚自然、寧靜且感恩,這種心情很像頓悟修煉後的老禪師。
一個年輕人來到此地,從事農場工作,鍛鍊的將不只是體魄、英語,還有心志。
在工業社會革命之前,農業社會如果一年 GDP 增長 1%,就是不得了的盛世。即使 GDP 為 0,至少表示那一年沒有天災與人禍,舉國歡騰。
紐西蘭的許多農莊主人,至今還保持著這種態度。
種植奇異果的農場,以科技身份證追蹤每一顆奇異果的成長、收成及品質管控。誠實,使得紐西蘭的奇異果透過自由貿易銷售到世界。即使使用了高科技認證,農民仍然每日小心翼翼,日出而作、日落而憩。對他們而言,高科技只是加強了一名農夫對出產農作物的品質與生產總量的管制,那種敬天的古老文明從未離開。
年輕人,最糾結的莫過於少了毅力,卻擁抱太多煩惱。但事實上不論未來你做什麼,使你不會後悔的、不斷累積實力的,唯有學習腳踏實地做事、不分大小事皆全力以赴的敬業態度。
在農場的日子,一片麥田從一粒種子慢慢長大,直到終於發芽。此時農夫沒有猶豫,在麥田最完美、迎風搖曳的時刻砍掉麥稈,收成麥穗。於是麥田又回到光禿禿的一片,然後一切從零開始。
農場的生活,讓你沾污了身體,卻洗滌了心靈。
你漸漸明白,人生中出現的一切,都不能猶豫也不必感傷。
你無法真正擁有什麼,只是不斷周而復始地經歷。
用一顆瀏覽的心,看待人生,得與失、隱與顯,都不過是生活札記中的一頁。
在和大自然作物的相處中,你會發現自己越來越喜歡這樣的人生:不訴苦、不煽情、不靠苦難博取同情。
世間萬難中,每個人都還在按部就班地生活。早起的麥片、月下的馬鈴薯加魚排,農夫們日夜生息、世代繁衍。
或許平凡漫長的一生充滿辛苦,但卻被農人們當成遊樂場,一點點豐收,即是上天莫大的賜予。這大概才是人生應習得的意義:無論如何只要還能生活,就值得歡喜。
我們都喜歡《小王子》,其中有段名言:「用心才能看見真實。真正重要的事,用眼睛是看不見的。」
十年前,我在紐西蘭的一個農莊和在當地工作的女孩聊天,她說:經營一個牧場兼農場,你只能向大地臣服。你對所有努力的結果沒有把握,只能相信上天不會辜負有心人。
她在農場工作 20 年,養殖山羊,也整理莊園。同一品種,同一時間種下的樹,有的茂盛,有的枯萎,你看不清土地為何如此分類了它們的不同命運。但是當你用心感受葉片的變化、日照的差異,你會漸漸明白,在什麼狀況下,植物會活得更好。她常常在月光下唱歌給植物聽,她相信它們感受了她的心跳。
有一天,當你年老,有人問你,人生的哪一段時光最快樂?
也許,你會毫不猶豫地說:在農場的時光。那時,虛榮不存在,日子只知道太陽、溫度、雨水、月亮。
那時覺得身體承受很大旳壓力,精神上卻清楚感受到:自己活得多麼清醒而飽滿。
同時也有3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131萬的網紅YOYOTV,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YOYOTV 2017年 全新企劃 優質節目「跟著食物去旅行」 1/15(日)起 晚上10:30 獨家首播 YOYO點點名律動專區►►http://bit.ly/yoyodance_0509 「跟著食物去旅行」是以兒童的視野走訪台灣農場、牧場、海產養殖場,讓大家了解餐桌上各種食材,從種植、養殖到...
「種植 過程 英文」的推薦目錄:
- 關於種植 過程 英文 在 文茜的世界周報 Sisy's World News Facebook
- 關於種植 過程 英文 在 葉芷娟 Facebook
- 關於種植 過程 英文 在 東西縱橫記藝JunieWang Facebook
- 關於種植 過程 英文 在 YOYOTV Youtube
- 關於種植 過程 英文 在 Kids Playground孩子們的遊樂場 Youtube
- 關於種植 過程 英文 在 林大熊 練吃樂生活 Youtube
- 關於種植 過程 英文 在 英文繪本分享植物小種子Plant the Tiny Seed|英文家教 ... 的評價
- 關於種植 過程 英文 在 種植英文在PTT/Dcard完整相關資訊 - 小文青生活 的評價
- 關於種植 過程 英文 在 種植英文在PTT/Dcard完整相關資訊 - 小文青生活 的評價
種植 過程 英文 在 葉芷娟 Facebook 八卦
【主播台下】
幾年前芷娟曾到義大利出差,那是一個擁有美食、美酒的國度,我採訪傳了3、4代的葡萄酒莊;種植小麥經營麵粉事業的家族;歷代採松露的松露獵人家族。那趟差旅給我最大衝擊是:當地人對食材的講究與對家族傳承強烈的使命感。
而這種感覺幾年後我在宜蘭找到了!
✔️星源茶園Xing Yuan Tea Farm
傳承到第三代的星源茶園,30初頭的老闆娘夫婦英文能力都不錯,是少數能接待外國遊客的農場。這天芷娟在這兒聽他們講接手茶園的緣由、製茶、參賽到做有機和現在無毒農業的過程。
也在這學著認識一心二葉,學習初淺的茶葉知識,自己DIY做茶冰淇淋、做茶枕,在地旅遊走到最後,真的就是「體驗旅遊」了!藉由DIY活動更認識園主也更認識自己踏的這片土地。
✔️溪和食品觀光工廠
同樣傳到第三代的冷凍水產公司,從爺爺發生船難,到爸爸在海邊搭建簡陋魚寮進行簡單水產品加工,到產品外銷到日本,再到現在第三代轉型做觀光工廠。
1個多小時的時間裡,我們自己DIY從生米煮成熟飯再做小魚飯糰,DIY海鮮押片,等待煮飯的過程中,第三代掌門人親自導覽解說,跟我們分享著:宜蘭為什麼漁產豐富?漁民如何捕魚?以及一些魚產小知識,有玩有學也有得買,這樣的體驗不論對親子或是大人都非常有意思。
✔️食育酷樂園
最後這一站被稱為:「食農教育的遊樂園」,地點在近來很夯的 #壯圍沙丘。由曾入總統官邸辦私廚宴客的張正忠主廚掌杓,以宜蘭這塊農漁業寶地的各項食材入菜,結合食農教育,期望將宜蘭形塑成以"吃"作為遊樂園的主題。
在每一次出遊中加入一點「體驗」元素,芷娟實際玩了一回,也推薦給大家,一起來認識宜蘭的職人與好食材吧!
●「食育酷樂園」品牌故事:https://bit.ly/2SClIvy
●「食育酷樂園」活動網站:https://bit.ly/2OQaVMK
#食育酷樂園 #沐旅時光 #宜蘭 #食農教育
#星源茶園 #溪和食品 #經濟部中小企業處廣告
種植 過程 英文 在 東西縱橫記藝JunieWang Facebook 八卦
【古埃及鵝肝醬】
法國鵝肝醬馳名天下,已是美食界代表性指標之一,但其實遠在西元前2500年左右,古埃及人便已開始用強迫餵食的〝填鴨〞方式養鴨鵝。算算也有四千年多了,埃及人發現禽鳥類在大量進食後會產生許多脂肪囤積在內臟,為季節遷徙做準備,於是他們如法炮製這段機制,發展出最早的肥肝製法。(所謂Foie gras包括鵝肝和鴨肝,目前以鴨肝佔多數)
之所以灌食家禽增肥產生脂肪肝,難道也如同現代人,只是為了享受它入口時的飽滿濃郁滋味?其實不然,這麼努力生產動物脂肪,主要是用來應用在各種日常產品,例如眼線筆上,另外也用於醫療用途如防止掉髮等等→可見古埃及醫學之發達,然後埃及人也真的很愛漂亮。
(插播一下:古埃及人也會把貓的脂肪塗在衣服上,預防老鼠騷擾…)
關於古埃及捕獲、馴化、飼育和灌食鴨鵝的過程,在許多遺留至今的壁畫或少數莎草紙( Papyrus)都有記錄,從中還可以發現古埃及養殖禽鳥的技術比起現代一點都不遜色。之後,〝填鴨〞禽鳥類的方式從埃及傳播至希臘和羅馬,而羅馬人則是真正讓肥肝真正登上美食殿堂者。
古埃及人究竟有沒有將鵝肝醬視為餐桌上的佳餚珍饈尚未有定論,不過從現存的莎草紙記載看來,他們養成肥肝方式非常講究。
〝莎草紙〞也是一項相當有趣的古埃及文物,在東漢蔡倫(63-121)發明出真正的紙張之前,莎草紙可視為現代紙張的前身,至少西元前3世紀時便已在埃及運用於官方文件中,因此歐洲多數語言中與紙有關的單字也是從莎草紙( Papyrus)演化而來。
========================
莎草紙原料來自類似蘆葦的一種植物-莎草(學名:Cyperus papyrus,英文名:Papyrus sedge),盛產於亞熱帶至熱帶近水潮濕地帶,尼羅河三角洲即是其中之一。
跟蔡倫的紙張最大不同處在於製作方式:莎草紙是將莎草心切成條狀,浸泡後輾壓成型,可說由天然植物纖維製成,表面較為粗糙不平,再捲成軸狀,為現代書本原型;『蔡侯紙』則是將樹皮、破布、漁網等原料浸泡之後改變結構,將纖維重組成紙張,表面較為平坦。比起莎草紙怕濕氣又怕光線的嬌嫩矜貴,蔡侯紙則較為強壯耐操些。
雖說莎草紙製作成本高昂又脆弱,還是被廣泛使用於整個地中海地區。古埃及人除了拿莎草來製成莎草紙,還將它製成蘆葦船、鞋子、籃子等生活用品。又因保存不易,現在能看到的莎草紙多是從埃及古墓中而來→裡頭陰暗又乾燥,這也是博物館展示莎草紙時努力營造的環境。
所以有機會看到莎草紙時,別錯怪館方太省電太小氣,人家也是不得已。
由於保存太困難,現存莎草紙相當稀有,《蘭德數學莎草紙》(Rhind Mathematical Papyrus)就是莎草紙界相當著名的一號角色。
《蘭德數學莎草紙》長度約五公尺,寬度約33公分,年代大約是西元前1600年左右,上頭紀載了84個數學題目,為目前所知全埃及,甚至全世界最可觀的上古數學文獻→也就是3600年前的數學課本。
這份古埃及數學課本當時是一個名為亞歷山大.蘭德(Alexandre Rhind)的蘇格蘭律師於1858年在埃及避寒時購入,最初來源應該也是竊賊盜墓所得。課本如今被分為三部分,兩片存於大英博物館,一片在紐約布魯克林博物館,近看本倫的話,還可以看到莎草植物纖維。
千萬不要一聽到數學就睡著,《蘭德數學莎草紙》題目比起我們的高中數學教材簡單也有趣得多,因為這些練習題用意不在於培養出如高斯(Johann Karl Friedrich Gauß,1777-1855)或諾伊曼(John von Neumann,1903-1957)等偉大數學家,或者是打擊你的自信心,而是要讓讀者具有處理實際事務數學問題的能力,好應付偉大古埃及眾多工程和行政上的計算性問題。
說到這裡,你應該已經猜到這誰會看這卷〝書〞?
沒錯,就是想要成為古埃及官員的人啊。
要成為法老底下的抄寫員,可不是抱大腿拍馬屁就能成事,這麼大的帝國,需要處理的事務繁雜:監督各項工程(你也知道神廟和金字塔有多大一個)、管理眾多食物來源、掌控軍隊調動、各種奴隸事項配置(光是糧食配給就得認真算清楚)、計算尼羅河水利事務等等,你說哪一項不需要數學計算能力?
========================
《蘭德數學莎草紙》中還有關於鵝肝的數學問題:
想要養成鵝肝的〝填鴨〞方式所消耗穀物會是自由放養的五倍之多;把鵝關在籠子裡當〝飼料鵝〞的食物所需,會是在外頭跑來跑去那些〝土鵝〞的1/4→若你是飼主,該如何分配穀物飼料讓收益最大化?
這些關於日常生活小事情的數學問題,就是讓後世得知古埃及人或許已經開始食用鵝肝醬的線索。
古埃及並非只有法老、金字塔或木乃伊,從莎草紙的數學問題,可以觀察到帝國龐雜事項的許多面向,也讓人從這些數字架構出對遙遠古文明的想像,因此讓數學變得充滿故事性也更有趣了。
#不是鵝肝粉也不是數學粉
#但古埃及數學題目好好玩
#古埃及 #鵝肝醬 #蘭德數學莎草紙
圖片來源 : 網路
《Copyright © 2019東西縱橫記藝JunieWang版權所有,禁止擅自節錄,若需分享請完整轉貼並註明來源出處》
種植 過程 英文 在 YOYOTV Youtube 的評價
YOYOTV 2017年 全新企劃 優質節目「跟著食物去旅行」
1/15(日)起 晚上10:30 獨家首播
YOYO點點名律動專區►►http://bit.ly/yoyodance_0509
「跟著食物去旅行」是以兒童的視野走訪台灣農場、牧場、海產養殖場,讓大家了解餐桌上各種食材,從種植、養殖到成長的過程。節目邀請小朋友和YOYO家族藝人一起加入外景拍攝,體驗食材從種子或幼苗變成一桌的佳餚的感動過程。
YOYOTV 強勢推出 敬請期待。
★★寶貝學習推薦★★
大頭小狀元
►►http://bit.ly/babybossall_0511
好好玩自然
►►http://goo.gl/M3k8Py
YOYO長版唱跳、卡通歌
►►http://goo.gl/470xOq
小朋友的美術課【YOYO塗丫森林】
►►http://bit.ly/2cQ0s4a
寶貝學英文【YOYO MAN的魔法ABC】
►►http://bit.ly/yoyoenglish_0511
【訂閱YOYOTV】►►https://goo.gl/PCO1FZ
種植 過程 英文 在 Kids Playground孩子們的遊樂場 Youtube 的評價
Kids playground歡迎免費訂閱~
https://www.youtube.com/user/kazumaw
大家好 這是一個專門為Kazumaw家庭紀錄生活的頻道~
全部都是紀錄kazumaw家庭生活中的影片~
屬於家庭生活頻道 並非兒童頻道
頻道中有許多遊樂場玩樂的影片 玩具開箱 吃餅乾點心 還有一些學習的小遊戲~
從玩樂中學習成長 ~
希望帶給你開心的每一天
kids playground ~ 孩子們的遊樂場
歡迎訂閱我們的頻道 有新的影片會通知您喔~ ~~
https://www.youtube.com/user/kazumaw
狩獵射擊槍~OTORO揪大家一起來槍戰吧 超級好玩的
https://youtu.be/lBVxv3_uD24
卡通頻道猴塞雷!瘋狂運動會 - Otoro揪大家一起來玩吧
https://youtu.be/P-0c2pFAVCY
https://youtu.be/MuK5ihpaKn4
台灣玩具反斗城 台北新生旗艦店 ~ 買玩具囉~~~
https://youtu.be/Xlp4fl-0Pqg
屎到碗裡來 + 小小兵怪味豆 ~ 超級噁心好玩的~~~
https://youtu.be/UosIYIpjIeY
超級緊張的爆炸氣球 快點來玩吧~~~Booming balloon ~ बूमिंग बुलून ~ ブーイングバルーン
https://youtu.be/kbWwQLwfyTc
畫畫遊戲 ~ 還有小禮物時間喔~ 超酷的 ドローイングゲーム खेल ड्राइंग
https://youtu.be/85v0ozBDCd0
比賽小遊戲 敲打企鵝 還有小禮物喔 penguin war ペンギン戦争
https://youtu.be/YxNhHFGJFIg
宜蘭頭城】頭城農場兩天一夜豐富之旅-一泊三食+點心無限~體驗DIY PART1
https://youtu.be/N8eKU6cTw3Y
寄東西給賓爸爸&OTORO
24258 新北市新莊區福營路173號11樓(普及科技)
FB社團 : 孩子們的遊樂場
https://www.facebook.com/groups/unclebingo/
工商合作聯繫 : 楊小姐 yuapei@gmail.com
種植 過程 英文 在 林大熊 練吃樂生活 Youtube 的評價
在餐桌前 敲杯,獻上對今日接受接待的感謝與祝詞,我以英文敘謝,法國友人以法文交錯葡萄牙文翻譯與同桌家人,中間有一段有趣的過程,我用英文說了一長串感謝的話,而法國友人僅簡短翻譯,我笑怒的抱怨,讓大家哄堂大笑。
法國友人的父母 在南法壯麗山城中的天然生活,經營兩個伐木廠,有一片田園種植包含三種蘋果和蕃茄,沙拉葉,紅蘿蔔,芹菜,馬鈴薯,全是自給自足,果園任其生長蛀蟲,不銷售也不灑農藥;他們是在法國境內生活的葡萄牙人,有自己獨特的料理品味和驚人順口的獨門白酒,當他們熱情地邀請大家一起參與烹調和用餐的過程,這樣回歸自然的日子,對我來說是特別的一天,對他們來說,是報以一抹微笑的天天,月月,年年。
法國自由行 粉絲專頁
https://m.facebook.com/法國自由行-1612338365732955
種植 過程 英文 在 種植英文在PTT/Dcard完整相關資訊 - 小文青生活 的八卦
提供種植英文相關PTT/Dcard文章,想要了解更多種植新手、種植番茄、種植過程有關歷史/文化文章或書籍,歡迎來小文青生活提供您完整相關訊息. ... <看更多>
種植 過程 英文 在 種植英文在PTT/Dcard完整相關資訊 - 小文青生活 的八卦
提供種植英文相關PTT/Dcard文章,想要了解更多種植新手、種植番茄、種植過程有關歷史/文化文章或書籍,歡迎來小文青生活提供您完整相關訊息. ... <看更多>
種植 過程 英文 在 英文繪本分享植物小種子Plant the Tiny Seed|英文家教 ... 的八卦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