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選20檔-適合防禦型投資人之個股研究
.
翻閱文件可以看到.....
這些藍籌股在台股的市值排名與最近三,五,十年的平均ROE。
個股基本資料則顯示過去十年股本,營收,稅後淨利,ROE,EPS,股利 等相關數據的變化。
.
標準買賣模式是指
每年年初第一個交易日買進股票 ;年底最後一日交易日賣出。
.
進階買賣模式是指
看到指數出現7700點或以下才開始買進股票;年底最後一個交易日賣出。萬一整年度沒出現7700點,則不買。
.
為什麼投資績效回測要如此設計?
這是考量到不同時間點買賣股票,就算持有股票期限相同,報酬率經常出現巨大差異。但多數人誤以為只要抱牢三年或五年 「必賺 ?」從股價回測歷史看來並非如此。
.
單年度報酬率波動最大,也最容易出現虧損機率。三年次之,五年更次之。十年時間則不易出現虧損。
.
不是要長期投資嗎,那為什麼需要年底賣出?
這是為了方便跟0050 比較不同持有時間的投資績效。因此年底賣出股票,隔年初把再股息與本金再投入。
.
如果不預設買進條件,這樣的操作績效跟長期投資不賣,再投入股息的效果有雷同長期報酬率,但因為買賣支付的費用會讓績效略低一些。
.
為什麼一定要跟0050比較報酬率?
.
如果投資人費盡心力,仍然經常輸給0050的三,五年的年化報酬率,代表自選的投資組合有問題,應該擁抱0050才是!
.
投資的侷限性 -
一籃子股票採用相同的時間或指數條件下買賣,不一定適合每一檔個股。我們從個股回測績效表很明顯看出差異。
.
儘管如此,整體投資組合仍然多數年度都超越市場報酬率。至少過去13年是如此。
.
為什麼認為這個投資組合在未來會贏過0050?
.
0050是靠平均的力量讓高成長股,停滯型股,衰退股 同時並陳,只要市值加權排名在前50名。雖然市值加權指數可以刪掉後面排名的公司,但股本很大的金融股或半導體股 市值再怎麼衰退,多數不受影響<請看圖一>。因此整體報酬率還是深受影響。(回測證明它們是拖累0050報酬率的元兇)
.
0050 ETF
投資期限 三年 平均年化報酬率 6.78%
投資期限 五年 平均年化報酬率5.56%
投資期限 十年 平均年化報酬率6%
.
列舉20檔,15檔,12檔 隨意組合 ( 圖 二 三 四)
在過去多數時間都超越0050。原因在於多數不同階段的三年,五年報酬率波動程度較小,虧損幅度也是。因此才能經常贏過0050。
.
精選20檔個股組合看重的是
相對穩健的ROE
以停滯型企業為主,成長型為輔,搭配原物料景氣循環股。
追求的是,高於0050的中,長期年化報酬率。
.
20檔精選股PDF :https://1drv.ms/b/s!AitGjsckPGIOgVDyNk8IfGXwUcrn
.
.
回測EXCEL :https://1drv.ms/x/s!AitGjsckPGIOgU7YTpBEh6HnGepV
.
.
下一篇將針對個股入選問題提出簡要說明,請網友不要急躁...
.
這些日子頻繁核對數據,花太多時間看螢幕,眼睛有些不適。想將未來的文章改在星期日晚上發表!避免影響身體健康與生活品質。謝謝大家的體諒 ~
.
.
.
巴小智 2017.5.21
稅後淨利排名 在 綠角財經筆記 Facebook 八卦
兆豐投信發行的”兆豐台灣藍籌30ETF”(台股代號00690),簡稱兆豐藍籌30,在2017三月31號掛牌上市。
兆豐藍籌30以完全複製法追蹤”台灣指數公司藍籌30指數”。指數編製者是台灣指數股份有限公司。
” 藍籌30指數”以台灣證券交易所所有的上市股票為成份股候選者。
首先進行流動性篩選。去除近一年平均每日交易金額最小的後20%股票。也去除掉近三個月平均成交量小於10,000張的股票。
然後以以下財務指標進行篩選:
1.稅後淨利連續三年大於零
2.稅後淨利/營收連續三年排名前50%
3.每股現金股利連續三年排名前50%
這三個財務條件前兩點選出的會是具有成長性的公司。
一般來說,公司營運前景具有成長性的話,公司會比較偏向把賺到的錢再投資,用於研發、聘請人才與員工、建立廠房。這樣才能在新市場中持續擴大、跟對手相比仍保有競爭優勢。
可是第三個條件卻是要求排名前50%的現金股利。這比較是趨於穩定(或說是沒有成長性)的公司才會進行的股利政策。
具有成長性的公司卻把大部分賺到的錢以股息配發出去的話,恐怕反而會危及未來成長性
這是矛盾的篩選條件。
從指數編製規則來看,投資朋友可以知道這是一個採行特定選股標準的策略指數。兆豐藍籌30ETF完全不是指數化投資工具,也不是指數化投資工具的替代品。
但在藍籌30ETF的公開說明書中,可以看到這樣的文字:
“屬於被動式管理基金”
“採被動式操作”
這都是誤導的說詞。就基本投資策略來看,兆豐藍籌30是一隻主動管理的基金,採主動選股操作。它的主動,就表現在指數的主動選股條件上。
不能說ETF”被動”追蹤指數,它就是指數化投資工具。這種說法是在玩文字遊戲。
這份公開說明書一個很大的缺陷是沒有列出ETF追蹤的指數的報酬。讓投資人完全無法了解ETF的指數追蹤成果。這需要自行查詢與比較。
指數追蹤成果如何,以及與台灣50相比是領先還是落後
請見今天文章:
https://greenhornfinancefootnote.blogspot.com/2020/08/30etf006902020.html
稅後淨利排名 在 華倫存股 穩中求勝 Facebook 八卦
很多朋友應該都認識康大
這位才子十八般武藝樣樣精通
他讀的書應該超過我很多
所以我們要向他多多學習
以下是康大三年前看完我的一本書的心得
和大家分享 ^_^
.
01.四處求明牌,不如學習從生活中找尋簡單好瞭解,能創造穩定現金流的賺錢公司,然後堅守存股慣性,坐享複利威力。
02.投資要賺錢,先學會怎麼避開風險,購買毫無生產力的公司,是投機而非投資,一味跟隨媒體追逐主流股,很難在市場生存。
03.營業員的工作,不是真正要你買好股票,真正目的是要叫你一直交易、不停交易。在價值投資裡最重要就是,學習「如何不交易」,有時投資會賠錢,不是因你沒做什麼,而是因你做了太多。
04.想安心存股穩穩賺,還是少碰科技股,因高科技產品,變化速度實在太快,可能公司原本辛苦經營好幾年的根基,一下子就被競爭對手超越取代了。
05.沒有人會比你更在乎你自己的錢,不管是哪支飆股專家說的再天花亂墜,不是你親自下苦工做過功課的,還是少碰為妙。
06.不需要盲從,不受群眾影響,或受到短期利多、利空因素而心生動搖,有時接收太多資訊,還不如完全沒有資訊。
07.一家好公司,營運狀況不要有太多不確定的因素,如果自己當下無法搞清楚,最好的方式就是不要碰。
08.短線價差交易並不是不好,而是你會為了很多不相干的事情影響到工作、生活、情緒,而且必須隨時處在為了解總體經濟、追蹤籌碼、緊盯K線、全球動態等的壓力之下,更何況人只要一有壓力,智商就會降低,容易判斷失準,長久下來還不一定會賺到錢,甚至更導致精神耗弱,反而得不償失。
09.就算是好公司,如股價沒有進入自己設定的合理價位內,就不要輕易出手,也應避免重壓單一產業,需適當控制整體持股風險。
10.絕不借錢投資,才不會遭斷頭難翻身,檢視自己資金狀況,投資比重勿超過容忍上限。
11.人都有一種心態,不怕買貴,但就是怕買得比別人貴,所以不要忘記能分批進場的好處。
12.永遠保持謙卑,因股票市場什麼事情都可能發生,有時寧願不賺,也不要賠錢。
.
民生消費類型好股6大特點:
◎具有「壟斷」或「寡佔」特性,最好在該產業市占排名前二名。
◎簡單易懂、長久不變、具有持久性。
◎自由訂價能力高、受景氣影響小,並且能讓人重複消費。
◎具有高毛利率或高存貨週轉率,股東權益報酬率最好大於15%。
◎長期負債占稅後淨利比重低,小於2才合格。
◎獲利穩定成長且持續每年配息。
稅後淨利排名 在 台股近十年稅後淨利排行榜 - YouTube 的八卦
![影片讀取中](/images/youtube.png)
稅後淨利 版本也來了!沒看過營收版本的可以看我們上一支影片:https://youtu.be/TkXt6MJ2CIw想看更多數據,前往財報狗:https://statementdog.com/ ... <看更多>
稅後淨利排名 在 金融股-長期投資交流園地(第2720頁) - Mobile01 的八卦
法人指出,14家上市金控才剛公布上半年獲利,6月稅後純益全數較去年同期成長,其中七 ... 指標(每股淨值不低於面額、稅後淨利排名及營收成長率排名)等成分股挑選程序。 ... <看更多>
稅後淨利排名 在 #請益2021年稅後淨利排行 - 股票板 | Dcard 的八卦
因作業需求需要找出110年前10名稅後淨利排名,但找來找去都只有金控或是eps的排名,我知道前幾名就那幾間(萬年不動第一台gg)但還是會有些許不同, ...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