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門傳奇剪刀手 政商名流提頭來見
2016年10月20日《蘋果日報》
沈君帆、杭大鵬、梁建裕/台北報導
在台北西門町附近的長沙街,有一間老式的理髮店「台北紅玫瑰理髮廳」,路過的人很少停留,更少有人知道它的過去。它可是傳說中上海式理髮的金字招牌,老台北人口中最HITO的理髮店,甚至在白先勇的小說《台北人》、《孽子》裡都有深刻的描寫。
走進店裡,時間彷彿慢了下來,舊式的理髮椅排成一排,空氣間瀰漫著燙髮水的味道,沒什麼客人,穿著理髮師白袍的老師傅們或看電視或打盹,已經很難讓人想像當年的盛況。
「現在想起來都覺得很不可思議,竟然客人會多到店內坐不下,還拿板凳坐到外面去!」理髮師鄭敬文描述當年的情景,二十多位理髮師還應付不了滿出來的客人,常常要剪到半夜一點才能收工,那是店還在西門町萬國戲院對面的時候。
民國40年代,外省理髮師傅主持的上海式理髮店開始盛行,標榜服務周到、技術高超,理髮、剃鬍、修甲和擦鞋,從頭到腳全都照顧到,一下子就成為當時的潮男紳士最時尚的去處,「台北紅玫瑰」則是其中最頂尖也最昂貴的理髮店,名氣持續三十多年不墜。
年輕的蕭萬長、宋楚瑜常來,五院院長和五星上將也定期光顧,政商名流、影視紅星或黑道大哥,全是這裡的坐上嘉賓。仕紳偏好穩重的西裝油頭,兄弟則愛霸氣的山本頭或電棒小捲燙,這些當時最潮的髮型,隨著歲月變成老派,現在的年輕人多不喜愛了。
對於現在流行的各式髮廊,鄭敬文其實很不以為然,統稱那些都是「新潮流」,在他看來,很多都是沒本事把客人的頭髮剪整齊,剃歪了還硬拗說是創意設計,不像自己一點一滴的真功夫。
鄭敬文現年71歲,身子依舊站得挺直,15歲從彰化到台北,跟著上海師傅當學徒,學得精湛的剪燙吹洗技術,56年下來寶刀還沒老,還能把平頭剃得相當平整,對此他感到相當自豪。
他很珍惜跟客人的情誼,老客人就像老朋友一樣,曾經有一位大老闆跟他說,「我跟父母兄弟見面的次數都還比你少,我當你是朋友,你不要把我當客人」,讓他相當感動。也有些老客人太久沒來,打電話過去才知道已經過世,讓他難過很久。
因為不敵西門町昂貴的店租,15年前把店搬到長沙街來,人潮變少,老客人失聯,沒幾年「台北紅玫瑰」就沒落了。店內的美髮兼修甲師黃秀華認為,消費形態改變是主因,年輕人不想來,到處都是百元剪髮,她感嘆:「我們是夕陽工業了,遲早會被社會淘汰」。
少女時期就來這裡當學徒,黃秀華憑著肯吃苦和不服輸的個性,很快就成為客人和師傅最愛的指名。
黃秀華很感念那些對她好的客人,有些過年還會給她大紅包;至於那個不耐久候,打了她三拳的黑道大哥,即使過了幾十年,想到還是會發抖。她說來這裡喜怒哀樂全部都遇到了。
現在,「台北紅玫瑰」只剩六位理髮師,平均資歷超過50年 ,年紀最長的已經76歲。
走過流金歲月,看盡人生百態 ,黃秀華不知道這裡還能撐多久,她把青春歲月全都奉獻給它了。但她還想一直做下去,讓「台北紅玫瑰」 繼續綻放著,等候每一個老客人,直到夕陽落下前。
《台北紅玫瑰小檔案》
民國43年(1954)上海理髮師傅俞長信在西門町萬國戲院(漢中街52號)對面創立「上海紅玫瑰理髮廳」,幾年後,店內一批師傅在旁隔五間店面創立「台北紅玫瑰理髮廳」,直到民國65年(1976)「上海紅玫瑰」結束營業,合併至「台北紅玫瑰」。「台北紅玫瑰理髮廳」在漢中街45號一直經營至民國90年(2001),因不敵西門町的高價房租,遷店至長沙街現址。
地址:台北市萬華區長沙街二段56號之1
營業時間:10:00~19:00
公休日:每個月的10號、25號
價目表:剪髮600元、冷燙1500~2000元、電棒1500~1600元、修指甲(手200元、腳300元)、擦皮鞋100元
影片來源:http://www.appledaily.com.tw/realtimenews/article/new/20161020/967983/
同時也有1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80萬的網紅果籽,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在外國剪髮一般也要四、五百港元,不禁讓人聯想,以這理髮師身份移民,應該會不愁出路?記者決定到開業20年的髮廊Salon Studio當一日學徒,向店內髮型師好好學習,打聽行情。 香港剪髮行業大部份是學徒制,入行會先做一段時間洗頭仔,有30年經驗的髮型師Dion Wu指,學徒一般要練習一星期才可正式...
「百元剪髮學徒」的推薦目錄:
- 關於百元剪髮學徒 在 張哲生 Facebook
- 關於百元剪髮學徒 在 葉揚 Facebook
- 關於百元剪髮學徒 在 偽學術 Facebook
- 關於百元剪髮學徒 在 果籽 Youtube
- 關於百元剪髮學徒 在 [問卦] 設計師:窮人才去百元剪髮- 看板Gossiping 的評價
- 關於百元剪髮學徒 在 剪髮師真的這麼難徵到人嗎? - Mobile01 的評價
- 關於百元剪髮學徒 在 髮型師收入大公開 | 快剪薪水ptt - 旅遊日本住宿評價 的評價
- 關於百元剪髮學徒 在 [問卦] 百元理髮要賺什麼??? - 看板Gossiping - PTT網頁版 的評價
- 關於百元剪髮學徒 在 [問卦] 認真問去剪頭髮被師父問要不要當學徒 - PTT八卦政治 的評價
- 關於百元剪髮學徒 在 【討論】我在百元剪髮奮鬥中 :: 台北市補習班評價 的評價
- 關於百元剪髮學徒 在 [問題] 台南永康/市區男生不大叔剪髮推薦| PTT 問答 的評價
百元剪髮學徒 在 葉揚 Facebook 八卦
國慶日來個有趣的真實故事優!
"很壞的剪髮運" <發表於FHM 十月號>
我有一個朋友叫阿藍(化名XD),三十出頭的業務員,已婚,有一個小小的孩子,很正常的男人。
他只有一個奇怪的地方,有一天在吃飯聊天時,談起運氣這件事,他淡淡地提起:”我有很壞的剪髮運喔,真討厭。”
以下就是他的故事。
關於剪頭髮,我有很差的經驗,髮型難看就算了,光是小時候被剪到耳朵,就不知道有多少次,嚴重的時候還要去急診室縫耳垂。在鄉下,那些剪頭髮的師傅也沒賺多少錢啊,真的把我弄受傷,也只是一直道歉一直道歉。賠我錢?那是不可能的事情啦,頂多是陪我去醫院。
大學的時候,我盡量避免剪頭髮,一剪就盡量剪成很短的平頭,可以撐得久一點。
那個設計師很客氣,長得斯斯文文的一個女生,給我好多髮型書看,屬於學理派的,花了二十分鐘分析我的頭型,髮質,髮流,髮漩的位置。我聽她一直講,也沒有阻止她,”反正我要剪很短。”我說,她點點頭,又對我的長髮表示了一些意見,接著便開始細心的修剪。
她剪了好一陣子,我還是維持著長髮的狀態,想來可能要花上很多時間吧,我也無所謂,因為相當空閒,一整個下午吹冷氣喝茶也不錯,便低著頭看雜誌報紙,讓設計師慢慢研究我的頭。
過程中,我一直有一種很奇怪的感覺,但是說不上來。我抬頭看著設計師,她很專業地變換各式剪刀,安靜地為我剪髮,我想會不會是太久沒有剪頭髮,心理不適應的關係,所以我也沒有開口說什麼。直到中間的時候,那種怪異的感覺越來越強,我才仔細地想了一下。
”那個......”我猶豫地開了口。
”怎麼了嗎?”設計師放下剪刀,看著我問: “是不是不喜歡這樣的髮型?我剪太短了嗎?”
“不是不是,越短越好。”我回答。
“還是你有趕時間?我比較仔細的關係,所以向來動作比較慢......”
“也不是很趕......”我望著自己的長髮變成及肩的妹妹頭,終於發現其中不對勁的地方:“不好意思,我只是想,那個,請問一下喔,妳是不是......忘了幫我圍毛巾?”
“啊......”設計師恍然大悟地叫了起來,她發現我的整個肩膀都是毛髮。”對不起對不起......”
那時,我上半身的襯衫裡外,已經裝滿頭髮了。設計師先是拿毛巾幫我擦,後來我一站起來,衣服裡面抖出一大坨。那天剪完天已經黑了,我身上帶著原先大半的頭髮回家,付了五百塊,狼狽至極。
什麼? 你說這只是一個特殊案例嗎? 讓我再舉一個最近的例子。
有一天媽媽打電話,語重心長地跟我說,”欸,兒子,你總不能老是留長髮吧,看起來不正經耶。”
“可是媽媽,妳又不是不知道,我從小剪髮運就很差啊。”我抗議著。
“台北的髮廊應該比較好吧......”媽媽若有所思,安慰我了一下。”換到大城市去剪頭髮,說不定會轉運......嗯?”
說得也是,我覺得自己的迷信很可笑,下定決心要克服障礙,既然上台北來,不如這次去連鎖髮廊試試看。
經過網路的一番調查後,我選了一家號稱全台最大的連鎖髮廊。
那是一家裝潢得不錯,面積很大的店面,當我走進店裡的時候,有好幾個學徒同時站起來(後來我才知道他們是建教合作的學生),其中有一個男生,高聲地歡迎我的到來,他訓練有素地向我說: ”歡迎光臨,第一次來嗎?這邊請坐,我們有麥茶奶茶紅茶冷水,先生喝些什麼?”
“啊?” 他講話的速度極快,我有點反應不過來。
“飲料的部分,我們有麥茶奶茶紅茶冷水,先生想要喝些什麼,我們立刻準備。”
“喔,紅茶好了。”
“熱的冷的冰的?”
“涼的,不要太冰。”
“給這位先生一杯冰紅茶不加冰!!!”他激動地喊叫著離開了。
另一位學徒跑過來,像機器人似地幫我圍上毛巾,遞上雜誌,隨即問我另一個問題: “今天想做什麼樣的服務?洗頭?剪頭髮?還是要染燙?我們有特惠方案ABC三種。”一樣說話很快。
“我想剪頭髮。普通的就好。”
“有指定設計師嗎?我們不指定的話剪髮499元。指定的話要另外加價。”
“都可以,不過麻煩幫我介紹好一點的。”
表明來意以後,那個學徒也緊張兮兮地跑走了。”沒問題稍等一下,我請設計總監過來,他剛好有空,而且是最好的,一樣 $499。”
這個連鎖髮廊真是不簡單啊,我在心裡讚嘆著,每個人都繃緊神經,快步行走,精氣神十足。
後方玻璃間裡坐著一個正在看報紙的中年男人。我看見學徒畢恭畢敬地走向他,一連串地向他報告我的狀態,他點點頭,突然呼地把報紙闔上,丟給旁人,很帥氣地站起來,拉了拉襯衫,往我的方向走過來。
“一般洗頭,剪髮,是嗎?”
“是。”
“想剪什麼樣子?”
“短一點。”我被他的氣勢震攝,也跟著非常認真的回答。
他好像不是很滿意我的答案,把我的頭轉到左邊,再轉向右邊,瞇著眼睛不知道在盤算什麼。
“我先剪個型,再洗頭。”
“好。”我點點頭,不敢忤逆他的指令。
好幾個學徒圍繞著這個設計總監,小心翼翼地服侍著。他先是把我的頭扶正(之前我的頭被他轉到右側,我不敢自己轉回來),接著運動一下雙手,煞有其事地伸出右手,緩緩地張開手掌,一個學徒便用極快的速度將剪刀遞給他。
“小心輕放。”他叮嚀著。
“是!!!”幾個學徒立刻同聲回答。”小心輕放!!!”
我盯著鏡子裡面的自己,學徒們都屏住呼吸,動也不敢動一下。號稱設計總監的中年鬍鬚男子,神聖地抓起我的頭髮,抬起剪刀。“OK,我們現在開始吧。”
總監拍拍我的臉,搞得自己好像外科醫師一樣。
這就是所謂位於首都,高級連鎖髮廊裡的首席設計師嗎?百聞不如一見啊。
然後,下一秒,當著所有人的面,就在第一刀的時候,喀擦,他剪到自己的手指。
血流出來,大家驚慌著把總監圍了起來,我看見他先是嚇了一跳,接著便搖著頭走去後面止血。沒有人笑出來,也沒有人管我。
我一個人靜靜地坐在位子上等,看著鏡子裡的自己,頭髮好好的連在我的頭皮上,一根都沒有被剪掉。
唉呦我就知道,我嘆了一口氣,站起來拿了包包準備離開。這是我的宿命,就算是台北市,就算是連鎖髮廊,都無法改變我剪髮運很差的問題啊。
百元剪髮學徒 在 偽學術 Facebook 八卦
【一起來寫】#鬼滅之刃的文化導覽(二):大正浪漫、民主與文化運動、血液科學、和柄圖像起源 // 鄭雋立 👹
.
本集將探討《鬼滅之刃》作者為何將時空背景設定於日本史上最短、文獻史料相對稀少的大正年代,同時回應網友提問,提出該年代暗藏的政治、社會與醫療科學因素,趁機提醒大家,《鬼滅之刃劇場版:#無限列車篇》已於昨天(10/30)在台灣上映,記得上車來趟大正浪漫之旅!(見圖一)
.
■ #政治實權轉移與大正民主
.
大正時代(西元1912-1926年止,僅14年)因天皇體弱多病、實權轉移到帝國議會與民主政黨,政治環境相對前後的 #明治(寡頭政治)與 #昭和(軍國主義)兩時代相對開放,有著「大正民主」(たいしょうデモクラシー)的美稱,這樣的境況源自日俄戰爭、一次大戰後國內快速富裕的影響。彼時主流思潮為折衷的自由主義、有限的民主主義,妥協帝國架構與天皇制,言論自由提升後,知識份子大多對帝國主義擴張政策大肆批判。
.
殖民統治下的臺灣留學生較接近右派自由主義者,從中獲益良多。如此的開放使得跨國文化交流踴躍,甚至與朝鮮人合辦刊物、互相聲援,當時仍為殖民地的 #台灣也產生了史上第一個地方議會(陳翠蓮,2013),同時尚有台灣文化協會、台灣農民組合、台灣工友總聯盟…等(蝴蝶忍表示:是個有點厲害的時代呢)。
.
■ #美麗的藝術文化
.
百花齊放的大正,承襲了明智時期的西化:民眾和洋混搭的美麗穿著、電纜與燈火、蒸汽火車等現代化的便利,更因為風氣開明促成了文藝活動的蓬勃,同時因為與西方浪漫主義運動接軌也提升了自由戀愛的風氣。日本與歐陸的美術品貿易,在國際間形成浮世繪、印象派、新藝術等型態的交互影響、刺激出版與設計蓬勃發展,至今藝術界仍津津樂道。
.
身在台灣的我們,最值得關注的莫過於:此期間商業活動與美術教育促成的 #商品包裝設計觀念,已奠定了現代設計的基礎(姚村雄,2013),以台灣日治中期同化階段(1919-1937)為例,此時的商業設計不但有著歐陸 #新藝術(Art Noveau)與浮世繪的交融,也有著 #和漢並存 的農產品圖像運用,它們既是設計也是藝術,更是大正民主的美麗遺產。(見圖二)
.
由於民主盛世短短14年即被殺氣騰騰的昭和軍國主義取代,故在藝文圈與大眾文化經常成為被緬懷的背景,例如SEGA公司著名的戰爭與戀愛模擬電玩《櫻花大戰》系列(首部於1996年發表,續作《新.櫻花大戰》已於日前2019年12月發表),即虛構了類似大正年代的史觀建構了動人的蒸氣龐克(SteamPunk)時空「太正年代」,更掉了 #夏目漱石 的書袋「大正浪漫」(たいしょうロマン),祭出「太正浪漫」的標語,虛構與史實只差漢字上的一點。文學運動的浪漫思潮也導致了昭和文壇持續出現呼應大正浪漫的作品,筆者個人推薦網友參考 #芥川龍之介、 #谷崎潤一郎 等人的著作。
.
■ #鬼殺隊與地方政府密謀合作的推測
.
日本曾經歷明治3年禁止百姓佩刀、次年宣布剪髮令及廢刀令,採取逐步漸進政策廢除舊傳統,明治9年(1876年)更是全面頒布「#禁刀令」後,皇室、軍警以外人員禁止攜帶佩刀(許耀華,2001)。鬼殺隊成員公開帶著武器多少有點疑慮,但在動漫作品部分虛構的考量下仍然可行。比方說在政府與軍警其實深知「鬼」的存在,然考量揭露其危險恐致民心大亂、皇室與軍警忙於一次大戰與徵收糧食導致的「米騷動」也無力招架,加以主導鬼殺隊的家族「產屋敷」家族是富有的地方望族,故極有可能以 #冷處理 的方式默許鬼殺隊的行動。
.
筆者按:關於米騷動(又稱越中女房一揆)的細節,將在續篇介紹。
.
■ #醫療發展與血液科學
.
上一集有網友留言提出吾峠呼世晴老師筆下的鬼「會授血、吸血」,且懼怕陽光,這樣的設定想必多數人會解讀成受西方吸血鬼影響,但筆者認為鱷魚老師在血液方面的設定別有用心。
.
近代日本醫學的躍進始於明治維新,當時透過留學生大量吸收荷蘭的醫療技術,明智8年政府甚至聘請荷蘭籍教師在國內教授外科手術,內外科都開始完善,但針對血液的技術則較晚成形。根據日本紅十字會「大阪府血液研究中心」官網解釋,最早的輸血技術是在大正8年(1919年)由西方引進,而開始普及化的契機是1930年(昭和5年),首相濱口雄幸遭右翼社運組織槍擊命危,因為 #獻血(捐血的和制漢語)救回一命。
.
臨床醫療依血型實施捐血的「#枕元輸血」制度,則是昭和20年(二戰後)才普遍並組織化地運用(趙淮躍,1999),因此可推論,《鬼滅》劇情裡被無慘鬼化的女醫師珠世、學徒癒史郎對鬼採血研究,很可能直接反映了大正醫界致力發展的血液科學。
.
大頭目鬼舞辻無慘施展血鬼術殘殺並食用人類,時而授血將人鬼化納為黨羽(十二鬼月等)以鞏固勢力、便於尋找克服陽光的藥方「青色彼岸花」;另一方面,善良的珠世與癒史郎則購買「獻血」代替食人維生,以醫學方法研究鬼血以對抗無慘。
.
珠世為了將鬼變回人類委託炭治郎採血、也發現禰豆子血液細胞變化、癒史郎的採血器的造型明顯是早期針筒變體…這些細膩的描寫與醫療發展完全契合,鱷魚老師想必下足了功夫考究。
.
鬼靠吃人增強能力,恰好也與人類的血型稀有程度有關。前上弦之陸,響鬼奏凱與同黨內鬨,擄來的男孩正是稀血體質,以今日常識來看,當事人極有可能為 #RH血型。
.
■ #主角的服裝玄機與和柄圖像起源
.
目前網路上對《鬼滅》主要人物的服裝已經有相當多的討論,但大多忽略美術史的淵源。這些圖像被染織工藝職人以和製漢語稱為「#和柄或文樣」(わがら,wagara、文=紋),據美術史家海野弘(2018)的研究,文樣具有「將處於浮游狀態、無秩序的空間加以整理的作用」,英語的ornament與order(秩序)的字根語源可作為證據。
.
龔詩文(2007)則採取「完形心理學」 的方式,指出裝飾行為的母題(motif)與形式(form)都是有意識的被用以凸顯「被裝飾物」,有助於界定空間,並說明物件的性質與位置(含工具、墓地、建築),可對照東西方各國官服制度的演進:所有特徵都在說明階級、個性和信仰,跟商標一樣是角色的 #身分識別。
.
藝術史家宮布利希(Sir E.H.Gombrich)《藝術的故事》將史前人類的創造行為區分「建築」和「製像」(image-making)兩種概念,建築是為了居住安全;製像是為了免於超自然力量的危害,換言之,繪畫等製像行為是 #原始交感巫術 的體現。從上古文明即已存在的裝飾行為與美術工藝圖像,是涵蓋五大洲、各民族皆有的文明遺產。
.
史前日本在上集提過的 #古墳時期 (西元250-710年)則有埴輪陶偶與墓穴中的三角形、矩形圖像(高田大輔,2010)後來被染織工藝沿用,成為最古老、最泛用的兩種樣式,恰好就是炭治郎(市松)與善逸(鱗文)披在蘭服外的羽織圖案(富岡義勇表示:抱歉伊之助,你沒穿上衣…)。(見圖三)
.
現今所知的市松名稱,源自江戶中期廣受歡迎的歌舞伎演員「初代-佐野川市松」在戲劇《高野心中》演出時的戲服,此前由於狀似道路舖石板,被染織業界望文生義地稱作「#石畳」(いしだたみ,ishidatami,畳=疊),神社中以3X3呈現的格狀被稱為九字切,代表日本密教及修驗道的九字真言:「#臨兵鬥者皆陣列在前」。
.
除了今日普遍解讀子孫繁衍的隱喻外,更有 #祈求勝利與驅魔 的用意(藤依里子、水野惠司,2017)。近期視覺設計師野老朝雄以「組市松紋」為該念設計的2020年東京奧運標誌,可說是當代致敬古文明的典範。(圖四)
.
另外,看似膽小卻潛力無限的善逸,身穿的 #鱗文(うろこもん,urokomon) 事實上更是大有來頭,經常應用於鎌倉幕府時代武士家紋,很可能是鱷魚老師借傳說典故暗喻「雷之呼吸」的強大爆發力。容筆者賣個關子,下期將繼續介紹其他和柄與應用、鱗文最著名的民間傳說及其他逸事,敬請期待!
|
■ #延伸閱讀:
.
👉 鄭雋立寫鬼滅文化導覽,第一集回顧:
www.facebook.com/Pseudoscholarship/posts/1603622909825328
👉 李長潔介紹竈門神社與劍術淵源:
www.facebook.com/Pseudoscholarship/posts/1604343393086613
|
■ #參考文獻:
.
1.陳翠蓮(2013)〈大正民主與臺灣留日學生〉《師大臺灣史學報6期》,P.53-99
2.姚村雄(2013)《圖解台灣製造--日治時期商品包裝設計》,台中市:晨星出版,P.231-237
3.許耀華(2001)〈日本戰刀沉記〉《輕兵器》2001年10期,北京市:中國兵器裝備集團公司出版,P.26-27
4.趙淮躍(1999)〈日本的献血制度和血液管理体制〉《中國衛生事業管理》 1999年04期,江蘇省:江蘇省衛生廳
5.日本赤十字社:大阪府血液センター,公式WEBサイト:www.bs.jrc.or.jp/kk/osaka(2020.09.25瀏覽)
6.海野弘(2018)《日本の装飾と文様》,東京都:株式會社東京印書館,頁6-7
7.龔詩文(2007)〈中國早期植物紋飾初探:以研究法與研究史為中心〉《美術與藝術管理研究所學刊》,2007年03期,頁02-16
8.高田大輔(2010)《東日本最大級の埴輪工房・生出塚埴輪窯》,東京都:新泉社
9.藤依里子著、水野惠司監修,李艾祺譯(2017)《日本文樣圖解事典:帶來好運的日本傳統圖案480款》,台北市:遠足文化 (原典為2010年日本初版)
百元剪髮學徒 在 果籽 Youtube 的評價
在外國剪髮一般也要四、五百港元,不禁讓人聯想,以這理髮師身份移民,應該會不愁出路?記者決定到開業20年的髮廊Salon Studio當一日學徒,向店內髮型師好好學習,打聽行情。
香港剪髮行業大部份是學徒制,入行會先做一段時間洗頭仔,有30年經驗的髮型師Dion Wu指,學徒一般要練習一星期才可正式為客人洗髮。Dion教記者一些小技巧:開花灑必須向着去水位,才不會水花四濺;洗髮時把花灑貼着頭部,會較易控制水的流動。髮型師Jay Wong接手教記者剪髮,一手用梳子撥開髮絲,食指與中指夾起一撮頭髮,拉直,手起刀落地示範了幾個基本剪髮技巧,記者卻連剪髮刀也未拿穩。頭形、臉形、髮質、髮量和客人打理頭髮的習慣都是髮型師剪髮前最大的考慮,他強調剪髮是客人的要求和髮型師的專業意見之間的磨合。成為髮型師靠的是「一成資質,九成努力」。由學徒成為髮型師,一般要花上兩年時間。他相信,這門手藝絕對可以讓人在任何地方謀生。
果籽 : https://hk.appledaily.com/realtime/lifestyle/
相關影片:
【港版國安法】續領英國BNO懶人包加疑難解答 持BNO入唔到日本境因印錯國籍 (https://youtu.be/44aJ_QjXzB0)
【逃走他鄉】BNO移民英國$12,000租三層獨立屋 銀行中層變餐廳侍應 居英權二代:要接受由低做起!(https://youtu.be/FLFGdaKUtPo)
【逃走他鄉】居英港人移民自白:BNO平權千年一見,蘇州過後冇艇搭 (果籽) (https://youtu.be/qMufEfTaJWY)
【街市尋寶】旺角明星海鮮檔 罕見有證蘇眉+當造黃油蟹+刺身 仲有上門煮海鮮服務!(飲食男女)(https://youtu.be/9YEBSQJPdPU)
【元朗消夜王者】神級鑊氣炒飯檔重開 日賣70盒 $50/盒即叫即炒 老闆炒到手骹移位:冇理由因為賺多啲而一次過炒 (https://youtu.be/-DjDZdrM1o4)
#移民技藝班 #港男 #澳洲 #髮廊 #髮型師
#移民 #澳洲 #果籽 #StayHome #WithMe #跟我一樣 #宅在家

百元剪髮學徒 在 剪髮師真的這麼難徵到人嗎? - Mobile01 的八卦
我自己開了一家百元剪髮,正在努力徵才中. ... 可是我開的條件一定比外面大型企業百元剪髮來的好, ... 樓主要不要徵學徒或找美髮科系或找建教班? ... <看更多>
百元剪髮學徒 在 髮型師收入大公開 | 快剪薪水ptt - 旅遊日本住宿評價 的八卦
日前有一名網友於PTT 八卦版上發文,表示自己常常去 百元 理髮店 剪髮 ,不過他... 換句話說,理髮師就會理很多顆頭,但薪水才一般水平。 ... 快剪. 延伸閱讀. ... <看更多>
百元剪髮學徒 在 [問卦] 設計師:窮人才去百元剪髮- 看板Gossiping 的八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