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認識許多音樂人,他們將想法和語言,轉化成音樂。他們鮮少面對一大群人,高談闊論自己的人生與環境,不是因為他們冷漠,是因為創作原本就是個人,或是小團體就能成就的工作,很多美好的音樂都來自私密的醞釀。
要邀請那些有想法的音樂人,聚集起來坐在一個會議長桌前,評斷其他人的作品,是相當有難度的。
從去年的金音獎到今年的金曲獎,我的階段性任務說多不多,也就是讓這些有想法的音樂人能夠坐在一起,頂多也就是讓那些對於評審工作還沒有過多想像的年輕音樂人,也有參與的機會。畢竟流行音樂從來都不是什麼中老年人的產業,在延續文化脈絡的同時,也必須讓流行音樂的快速更替,能夠反映在年度重要獎項。
世代間的交流,是重點。
因為年輕音樂人的加入,與資深音樂人產生的碰撞,確實帶來了促進產業新陳代謝的新契機。而邀請來自數位平台,次文化評論,以及最接近消費端的實體唱片的工作者,也強化了整個評審團的體質。
這次金曲獎同時邀請了來自香港的音樂人參與,當他們向我表示:能夠與那麼多不同世代的優秀音樂人坐在一起討論,是非常難得的經驗,並覺得榮幸與感動時,我更珍惜的是在這裡所擁有的一切。
創作的自由正是流行音樂的重要根基。
金曲三十也將演奏類的評審團從流行類中獨立出來,讓真正相關的評審做更精細專業的評量。音樂錄影帶以及設計裝禎的部分,讓優秀的專業影像工作者,和唱片從業人員對話,希望能夠打開更寬闊更當代的視野。
通俗代表著主流嗎?點擊意味著流行?慣性思考會不會形成另一種文化霸權與反淘汰?我一直在自己的製作工作中,重新咀嚼新舊更替間的微妙平衡。
在這個世代,每個人都可以隨意的評論,表達自己的喜好。
但我認為評審團最大的意義,是以專業的角度,提供並且擴充大眾和媒體對於審美的想像,並試著定義音樂的趨勢與未來。
聽聽不存在於舒適圈的音樂吧?搖晃一下過於安定的腦袋如何?
金屬能不能跟嘻哈一起玩?傳統民樂可不可以後搖爆炸?
只有想像力和實踐才能帶我們繼續探索未知的未來,而我們正在流行音樂裡重新定義自己。
金曲獎不是一個人所能成就的事,我衷心感謝每位參與者。
「歷史不是一個人往前走一百步,而是一百個人往前走一步」
因為更多人的努力,就能推動整個時代!
金曲 GMA
#金音獎 #金曲獎 #金曲30 #流行音樂 #傳統音樂 #嘻哈 #重金屬 #搖滾 #藝術 #文化 #GMA #GIMA
感謝服裝提供 #CherngDesign
感謝飾品提供 #Piaget伯爵
同時也有13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3,110的網紅1 IMAGE ART 一影像,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多才多藝的黃子佼,除了眾所皆知的主持工作外,也跨界多種領域,包含出版、當代藝術、設計、潮流,以及攝影。從國中開始就喜歡以傻瓜相機拍照的他,就讀世新大學時因為攝影課的緣故,啟發了創作之路。其時是底片相機時代,黃子佼的作品頗受好評。而最令黃子佼惋惜的是,當年的相片幾乎沒有留存,也就有口說無憑的遺憾。 ...
當代藝術定義 在 聶永真 Aaron Nieh Facebook 八卦
第十四任總統副總統就職紀念郵票/郵摺
The Inauguration of the 14th President and Vice President
Commemorative Stamps/ Stamp Folio
-
有別以往使用攝影肖像之方式,第十四任總統與副總統的圖像分別以數位幾何像素(PIXEL)與簡單線條構成;經歷國家威權神話製造、總統肖像成為表框符號的年代,此套郵票希望連結新一代的美學觀點,以及反映文化、文明與藝術的當代性。
幾何像素(PIXEL)構成的概念來自於「組合」,人民選出的元首、我們想像中的國家樣態,是來自於個個充分條件的「單元」及「組成」;另外一組郵票採用簡單線條表現手法,嘗試突破就職紀念郵票的設計,希望能夠充分地將美、感性、敢變、抽象與自由的定義擴大。
小全張(面值32元)使用與民同在的概念,將總統與人民放在一起。右上角兩個頭部肖像是正副元首,其他的頭部肖像是社會上各個族群與公民的符號,每個造形都藏了職業、性別、社會角色、平權議題與族群的指涉。
The stamps feature either pixelated faces or simple line drawings of the president and the vice president. The fresh modern aesthetic captures the down-to-earth spirit of a new generation of leaders.
Under the conception of “standing with the people,” the souvenir sheet places the president and the vice president amid icons representing people of all backgrounds and walks of life. These icons make references to a variety of occupations, genders, social roles, and ethnic groups, drawing attention to issues of equality.
-
感謝中華郵政接受度超展開,對這些想法與改變給予的開放及支持,從方寸開始,change is good。
-
Client—Chunghwa Post
Agency—Aaron Nieh Workshop
Visual plan—Even Chen/ Aaron Nieh
Stamps and folio design—Even Chen/ Nayumei/ Aaron Nieh
Coordinator—DPP
Release date—May 20, 2016
五/二〇 發行
當代藝術定義 在 魏如萱 waa wei Facebook 八卦
謝謝♥️
#創作的自由正是流行音樂的重要根基
我認識許多音樂人,他們將想法和語言,轉化成音樂。他們鮮少面對一大群人,高談闊論自己的人生與環境,不是因為他們冷漠,是因為創作原本就是個人,或是小團體就能成就的工作,很多美好的音樂都來自私密的醞釀。
要邀請那些有想法的音樂人,聚集起來坐在一個會議長桌前,評斷其他人的作品,是相當有難度的。
從去年的金音獎到今年的金曲獎,我的階段性任務說多不多,也就是讓這些有想法的音樂人能夠坐在一起,頂多也就是讓那些對於評審工作還沒有過多想像的年輕音樂人,也有參與的機會。畢竟流行音樂從來都不是什麼中老年人的產業,在延續文化脈絡的同時,也必須讓流行音樂的快速更替,能夠反映在年度重要獎項。
世代間的交流,是重點。
因為年輕音樂人的加入,與資深音樂人產生的碰撞,確實帶來了促進產業新陳代謝的新契機。而邀請來自數位平台,次文化評論,以及最接近消費端的實體唱片的工作者,也強化了整個評審團的體質。
這次金曲獎同時邀請了來自香港的音樂人參與,當他們向我表示:能夠與那麼多不同世代的優秀音樂人坐在一起討論,是非常難得的經驗,並覺得榮幸與感動時,我更珍惜的是在這裡所擁有的一切。
創作的自由正是流行音樂的重要根基。
金曲三十也將演奏類的評審團從流行類中獨立出來,讓真正相關的評審做更精細專業的評量。音樂錄影帶以及設計裝禎的部分,讓優秀的專業影像工作者,和唱片從業人員對話,希望能夠打開更寬闊更當代的視野。
通俗代表著主流嗎?點擊意味著流行?慣性思考會不會形成另一種文化霸權與反淘汰?我一直在自己的製作工作中,重新咀嚼新舊更替間的微妙平衡。
在這個世代,每個人都可以隨意的評論,表達自己的喜好。
但我認為評審團最大的意義,是以專業的角度,提供並且擴充大眾和媒體對於審美的想像,並試著定義音樂的趨勢與未來。
聽聽不存在於舒適圈的音樂吧?搖晃一下過於安定的腦袋如何?
金屬能不能跟嘻哈一起玩?傳統民樂可不可以後搖爆炸?
只有想像力和實踐才能帶我們繼續探索未知的未來,而我們正在流行音樂裡重新定義自己。
金曲獎不是一個人所能成就的事,我衷心感謝每位參與者。
「歷史不是一個人往前走一百步,而是一百個人往前走一步」
因為更多人的努力,就能推動整個時代!
金曲 GMA
#金音獎 #金曲獎 #金曲30 #流行音樂 #傳統音樂 #嘻哈 #重金屬 #搖滾 #藝術 #文化 #GMA #GIMA
感謝服裝提供 #CherngDesign
感謝飾品提供 #Piaget伯爵
當代藝術定義 在 1 IMAGE ART 一影像 Youtube 的評價
多才多藝的黃子佼,除了眾所皆知的主持工作外,也跨界多種領域,包含出版、當代藝術、設計、潮流,以及攝影。從國中開始就喜歡以傻瓜相機拍照的他,就讀世新大學時因為攝影課的緣故,啟發了創作之路。其時是底片相機時代,黃子佼的作品頗受好評。而最令黃子佼惋惜的是,當年的相片幾乎沒有留存,也就有口說無憑的遺憾。
10年前,黃子佼受邀參與展覽,從此跨足攝影界,至今樂此不疲。對必須在舞台上竭盡所能華麗、面向廣大群眾的黃子佼而言,一個人行動,暫時離開絢爛的環境,保持安靜地創作,能夠找到生活中不可缺乏的平衡點。
黃子佼認為,瞬間是機緣,是可遇不可求,他珍惜每一個當下所得的巧遇。譬如在飛機上拍圓山大飯店,就因為有一陣亂流突如其來,讓他拍攝到圓山大飯店被光環(晃動的街燈)圍繞的奇觀。這是無法重複再現的不思議時刻。
多年來黃子佼就堅持不修改、不裁圖,也不願將作品置放在網路。黃子佼希望購買自己作品的人,能夠擁有獨一無二珍藏的福利,如同當代藝術的雕塑或繪畫作品,不會有版數或持續被複製的疑慮。
其作品會出現廚餘、垃圾袋、吃剩的食物等等題材,黃子佼享受以鏡頭與這些生活常存,但一般人鮮少凝視的日常狀態。喜歡細節的黃子佼,帶著奇異的視野,將之凍結,留下充滿個人回憶的永恆。
黃子佼也喜歡深入各種巷弄,對城市被人忽視的角落,進行靜默的探訪,譬如至赤峰街、華山幸福里漫遊。眼見街上只有黑白色的機車零件行,抑或紅色的鐵窗,黃子佼都會發出由衷的讚嘆。那是他的心靈仍舊維持敏銳與鮮活的證據。
小檔案
黃子佼(Mickey Huang),被媒體喻為跨界王,無法簡單定義。舞台上,1988年出道,足跡遍及大中華,擁有廣播電視代表作,主持許多大小活動典禮,獲官方與業界肯定 。多次以單眼、拍立得等攝影作品,參加Photo Taipei、台北新藝術博覽會、台北藝術攝影博覽會等攝影博覽會,並以各類創作主題媒材,在許多商業空間、藝廊與美術館參展、策展,亦擔綱多次法雅客攝影比賽、黎畫廊壹計畫等賽事評審。攝影主題多元,特色是無論用哪種手法,都堅持不修圖不裁圖不後製,在按下快門當下,已經決定了構圖與預設了結果。
創辦人:馬立群 監製:王姿佩
採訪:沈眠 攝影師:吳姿瑩 剪接:
作品提供:黃子佼 特別協助:徐慧慈(黃子佼經紀)
當代藝術定義 在 攝影獨白Alex NG Youtube 的評價
影片網址 https://youtu.be/OjwTQT1TWS0
攝影這種媒介缺乏明確定義,它既舊且新,當代又反當代,既自然又是文化,既創造的又發現,既是社會又個人,既藝術又科技,既虛幻又實在,既有特定時空又可超越時空;這一個由四個獨立單元組成的【攝影理論】課程,完全沒有光圈快門,也沒有單反無反,但聽畢這個課程,可以讓你更了解攝影,畢生受用。這個課程以Lecture的形式講授,學員無需有任何攝影技術或知識背景,適合任何對攝影有興趣的人士,由完全初學到專業攝影師均歡迎。
攝影理論 Theory of Photography
日期:2019年9月27及10月04(星期五)
時間:晚上 7:00-10:00pm
地點:JCCAC L4-03A
九龍石硤尾白田街30號 (港鐵石硤尾站C出口,步行約5至8分鐘)
課時:共6小時
報名 : http://bit.ly/2yL7Jtq
影片網址:https://youtu.be/OjwTQT1TWS0
記得【訂閱】按鐘仔ICON、分享本片
新聞稿、採訪通知:[email protected]
頻道 : https://www.youtube.com/攝影獨白AlexNG
資助我的頻道:https://www.paypal.me/alexngchannel
【Photonews】http://photo.popart.hk
【Photonews Fan Page】http://bit.ly/2XhptHe
【AlexNG fan page】http://bit.ly/2DjiYfk
【攝影課程】http://bit.ly/2V57F4K
【香港攝影同學會】http://bit.ly/2VQosFT
【香港二手相機】http://bit.ly/2GraEfI
當代藝術定義 在 1 IMAGE ART 一影像 Youtube 的評價
從國中開始就讀美術班,一路到高中、大學都是科班養成的崔廣宇,並不意圖放大、擴張藝術家的價值與地位,相反的,他認為,自己只是剛好有一些天賦,做的創作也都獲得了正面評價,不知不覺中,也就長成了藝術家。
他實誠地表示,藝術家們也不過就是普通人,仍然活在生活與日常中。
崔廣宇從繪畫、裝置藝術到行為藝術,多方嘗試、多元經營,而後以錄像藝術作品廣為人知,如《當代日常習作》、《隱形城市》、《十八銅人》、《城市按摩》、《系統生活捷徑》系列等。
而藝術始於生活,對崔廣宇來說,生活是發動藝術的根本,譬如《城市按摩:美麗的髒泡泡》即為他日復一日載著女兒上下課,跟著公車胡思亂想,最終以公車所排廢氣吹泡泡而得。抑或《當代生活習作:一起表演》,則是他端坐便利商店大片玻璃後,擺放計時器,拍攝自身在一分鐘內能夠吃食多少碗涼麵,藉此顯演人們對於城市生活的慣性樣貌,乃至於媒體如今已然無所不在的深切省思。
一直以來,崔廣宇嘗試以生物學的脈絡,回應人與社會系統之間的適應關係,並透過行動來重新定義或者質疑人類所處的體制系統,以不斷重複的親身實驗來突顯某些習以為常的社會價值與現實環境背後的荒謬性。
《小檔案》
崔廣宇於1974年出生臺北,1997年畢業於國立藝術學院,並曾經受邀展覽於威尼斯雙年展、利物浦雙年展、西班牙蘇菲亞美術館、紐約雀兒喜美術館、東京森美術館、林茲OK藝術中心。
作品曾於2005年威尼斯雙年展的台灣館中展出,另外在2006也參與利物浦雙年展、在德國哈雷/ 薩勒(Halle/Saal)舉辦的Werkleitz 雙年展、在德國卡斯魯爾(Karlsruhe)的ZKM藝術媒體中心所舉辦的「藝術溫躍層:亞洲新浪潮」(Thermocline of Art-New Asian Waves)、在比利時麥赫倫(Mechelen)的國際影像雙年展(Contour Biennial),2008年則參與在奧地利林茲(Linz)的OK當代藝術中心(OK Center for Contemporary Art)所舉辦的Cuvée雙年展。
創辦人/馬立群
監製/王姿佩
採訪/沈眠 攝影/馬立群 剪接/徐珮珊
作品提供:崔廣宇 場地提供:Double Square Gallery 双方藝廊
#一影像專訪 #崔廣宇 #藝術 #生活
當代藝術定義 在 當代藝術 - 求真百科 的八卦
嚴格來說, 「當代藝術」這個詞指的是那些藝術作品的藝術家如今還存活著、也可以指從1960年代或1970年代到此刻所出現的藝術品。在長期以收集所謂當代藝術作品的博物館, ...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