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是我今年6/17發在渣誌的內參檔案,是只有付費訂戶才看得到的,但事情發展到此,我就摘出來給大眾參考。我想付費訂戶應該也能接受吧?)
問:輔大心理系的事件,你到底是怎麼看呢?
夏林清就是在搞個人崇拜。
我相信有點學養的人文社會領域老師都看出這一點,但就是沒幾個人敢跳出來直說上面這一句。為什麼?因為認識夏林清,因為擔心被她反咬,因為根本不關心受害者的人權。但這些老師並非重點,就先扔下來吧。
從輔大心理系的性侵事件上,可以看得出夏林清在搞個人內聚小團體,或者講得白話點,搞「教派」。就其封閉的組織運作,特有的溝通語言,獨立的價值觀點,以對抗的態度面對主流制度,有點社會學門概念的人,都會想起「新興宗教」。
我不是說整個輔大心理系都是「新興宗教」。就我所知,許多輔大心理的學生或系友對夏林清及其團隊早就充滿批判,這個系不只一種聲音。但反對者人際資源微薄,多是私下唸唸罷了。
夏林清和他的團隊形成一種失控的內陷循環。如果覺得引號的「新興宗教」不好聽,以下就將「夏林清和他的團隊」簡稱「夏教」好了。反正「夏教」可以指「夏林清和他的信徒們」,也可以指「夏林清和他的教學研究工作團隊們」。
「夏教」在這次碰到了危機,因為有學生出來指控說,他們內部的處理性侵流程存在言行不當與效果不彰的問題。不管夏林清自己到底「站上什麼位子」,這「夏教」在此事件上,就是個沒產能的存在。沒產能還好,怕就怕只有負作用。
我沒資格為夏林清的理論代言,不過參考心理學界十方大德的說法,夏派理論原則上就是對現代性的龐大公共制度不滿,改採小團體引導的方式,認為這對當事人有能更多的幫助。
我們或許可以將之視為「團康派」,雖然這樣講可能會讓夏教人馬很不爽,但難道他們不是透過小團體活動想要讓大家心靈更健康嗎?這不就團康?
可惜的是,這團康的效果不好。可能比迎新晚會的效果還不好。這就出大包了,因為它要處理的不是迎接新人,而是性侵案。
回來看我比較熟的倫理議題。這個輔大心理系性侵案,就倫理學的角度來說,要分為兩個事件來看。
第一,是性侵案發生一直到2015年5月底的處理過程,第二,是夏林清在2016年6月回國後發生的一連串事件。
在第一階段,輔大心理系的處理有倫理問題,但問題還不是非常致命。
心理系以夏為主體的老師(就夏教大老)自認其工作團體能對此事產生一些功能。不過最終看來,案主、當事人顯然不太滿意,這就代表其團隊不效率,就結果論的角度來看,當然是個倫理缺陷。
其次,系上發生性侵案件,基本上應該以行政角度處理,但他們卻混合教學過程,這兩種角色其實存在衝突,因為很難解釋為什麼兩個過程混在一起會有正面的道德意義。
結果更好嗎?前一點就提到效果不好了。所以他們是在「實驗」看能否將兩者合一嗎?那道德問題更大了。
我強烈懷疑夏教的老師打算將此個案轉變成為自身的研究材料。田野調查研究必須取得什麼樣程度的參與者同意,我想這應不用我特別說明,正常實驗與研究都要簽一堆同意書的,你去教學醫院掛號也應該有這種經驗。
但夏教真有以符合研究倫理的方式取得同意嗎?還是利用教師或團體權威誘騙或壓迫,或「被自願」?
如果工作小組還包括了研究的部份,那就是行政混教學又混研究,權責一團混亂。教學是教學,行政是行政,研究是研究,雙方的權利義務有合約或法規的規範與保障,不是你說想加就可以自己隨便增加。
當然,夏教可以認為這是他們的風格,但就學術界的普遍標準來講,這就是不合倫理規範。
但我認為到此的倫理責任仍小。為什麼?因為第二階段的包更大。
第二階段,除了夏林清開記者會放砲,他們也把指控的學生都找來,自己在心理系,利用系上資源「開會」。不是公聽會,算是「內聽會」,只有他們系上的人和系友擁有完整發言權。
這問題就大了。學生為什麼要來?因為你是心理系的行政方,可以發公告,利用系上資源?現場想幫性侵受害者講話的,會不會因為台上老師掌握成績評定權而不敢講?
如果你要保持自己「夏教」風格,就不要引進外部的「制度力」,像是開記者會、以系制度來發內部會議要求。這就是一邊批判外面的制度,等到自己出包了,又想引進外面的制度來救自己。
夏教所犯的最大錯誤,就是在這。他們認為自己能解決問題,但發現自己不能解決時,就引進原來自己批判的那些外在力量,然後強迫所有人回歸其設定的位置,接受其內部價值的審判。
這只有「自打臉」三字可以形容。
今天你夏林清開了記者會,就代表你已經和朱生離開小圈圈,來到大世界裡對幹了,但你又把他抓回來自己地盤,用權力逼他照你們訂定的規則玩。像話嗎?你是教師,你會不清楚自己的權威嗎?
這些老師就算在那「內聽會」裡全程跪在地上發言,其權威還是比學生大。
接下來看到一些「話術」的部份。我很驚訝的一點是,我所認知的人文社會學術專業,是要盡量減少華美的辭藻,力求用語準確的。至少哲學學門是如此。但夏教的用語非常花俏,以下我就談幾個我實在看不下去的詞。
「夏教」很喜歡強調他們是一個團隊,夏林清等老師就像「父母」,這個團隊像是個大家庭。有社會哲學課本的,翻一翻就知道採用這種說詞的通常會是什麼團體。
夏林清等大教授怎麼會是父母?他們是老師,是領錢的人,學生交學費,是花錢的人,真正的父母是給子女錢的好唄!夏教會一個月發一萬給新入門的小朋友嗎?
「物質的流動」決定人的根本關係,不是你「親情的流動」。還是「物欲的流動」、「親欲的流動」,夏教徒會聽得懂一點?要人拿錢供養自己,卻又說自己像父母,阿不就新興宗教教主?
還有人說,受害者男友朱生「殺了」夏林清和心理系,「判了死刑」。拜託,看你們頭好壯壯中氣十足還可以開會六七個小時到深夜三點,到底是誰死了?受害者可是被人具體侵害和放倒在地上。
何況心理系根本不是人,不會死,心理系也不是只有你們,換一批人就好。我看最衰的,「被害死」的,搞不好是輔大「臨心系」,因為輔大有兩個心理系,醫學院的那個臨床心理系才比較倒楣吧,搞不好連招生都受到影響。
另外,夏教徒很愛強調「脈絡」,不可以剪他們的片段言論出來分析。這也是老頭子玩專有名詞騙小朋友,一堆小朋友還真到處去要大家別從片段用語判斷夏教老大們,要看「脈絡」。到底什麼叫脈絡?
夏教有自己的價值脈絡,但台灣社會也有一個更大的價值脈絡。一被攻擊,就說我們有自己的脈絡,但要攻擊別人或防禦時,就不用考量別人的脈絡。夏教脈絡這麼神威無敵,是從真主從天上創生的嗎?覺得見到夏林清之前的價值脈絡都是虛無的嗎?
這不就新興宗教?新興宗教總是宣稱其信徒進來前的價值脈絡有問題,然後本教有自身的脈絡,所以外界對我們的行為常會有一堆誤解,所以我們可以幹一堆怪事,但你們外人不可以罵我們呦。
是這樣嗎?
現在大家都處在台灣人的脈絡中,倫理、美學價值都是在這脈絡中。從這更大的、可能有一萬年文化積累的台灣人脈絡來看來看,夏教的一舉一動,一言一行,還真的蠻接近這古老脈絡所定義的邪惡。
這就是邪惡,用大量花俏專有名詞包裝的邪惡。
唬小朋友就算了,要拿來晃點世界,還是免了吧。我看文字記錄,夏教似乎很在意被罵是白色恐怖,那我也發明一個「周教」的詞彙來替換,就以事件發生地稱之為「聖言樓恐怖」好了。
不只是壓制受害者的恐怖,而是什麼年代了,還在搞這種水準的個人崇拜,這想法真是單純到好恐怖。
(後記: 雖然是三個月前的文章,不過仍然很有實體感。而且經過三個月,某些人還是同個調調,就更有實體感了。)
田野調查流程 在 窩窩 wuowuo Facebook 八卦
被遺忘的真相——領養代替購買喊得響亮,卻難以拯救供應鏈上的牠?
2019年,英國浩浩蕩蕩地通過了露西法案,宣示將禁止寵物店販售六個月以下的幼犬貓,希望藉此 #打擊非法繁殖買賣的產生。不久後,這陣風吹回了臺灣,促使關注品種犬貓動物福利的團體齊聚,展開臺灣版露西法案修法施行可行性的研討會。
也因這個消息,促使《品種犬貓繁殖買賣》的題目當年已在窩編專題提案草稿區等待,甚至也陸續田野調查了主要的倡議者。但隨著 #法案前景不明朗、缺乏共識的情況下,最終仍是被諸多議題夾殺的窩們悄悄放下,成為心中惦記的一塊議題。
【口號始終無法解決「寵物繁殖買賣產業的問題」】
而這個你或多或少都曾聽聞的議題,畢竟從過去到現在或大或小的新聞皆不曾間斷地在描繪著品種犬貓繁殖買賣的陰暗面,我們總看著一籠籠生鏽與骯髒的鐵籠,囚禁無數犬貓而憤怒;目睹骨瘦如柴、毛髮打結甚至虛弱致死的犬貓而心碎⋯⋯
為此,民眾倡議「 #領養代替購買」、「 #沒有買賣沒有傷害」,捨不得在供應鏈的牠再受到傷害,相關新聞卻從來沒有中斷過。然而,當人人喜愛與渴望牠們的同時,依舊驅使消費者以金錢取得這些犬貓,而這也是促使窩們再度重啟議題的原因——口號始終無法解決寵物繁殖買賣產業的問題。
【「不健全」是對這個市場最簡而言之的評價】
原本即設定為大專題的規格報導,目的便是想讓大家一同徹底了解 #品種犬貓繁殖買賣 背後的結構問題與真相,但一做下去,才發現蹚了一灘深不見底的渾水。
一名受訪者曾說道,「當我們尚未具備動物福利觀念,但商業買賣行為卻已搶先跑在前時,那個孽已經造下去了。」他親眼見證了因近親繁殖而器官不健全的犬隻、也在蒐證過程中發現業者駭人處理死亡犬隻的方式,「不健全」,是他對這個市場最簡而言之卻貼近真實的評價。
數個月以來,投入專題的窩們總在追著黑影跑,不少的受訪者口徑一至的指出現今市場問題,卻苦無確切證據,甚至在蒐證過程中面臨人身安全的威脅;也有身處第一線的受訪者,幽幽說著過去市場的濫觴,導致產業走偏至今⋯⋯
最終窩們僅能從已判決案件、現有數據與受訪者們寶貴的第一線經驗中推敲與還原整體的輪廓,卻也發現了法治下的侷限與瓶頸。
不法業者在被偵查與勒令停業後,換個人頭戶另起爐灶,儘管再被檢舉 #罰款之於盈餘卻是輕如鴻毛;儘管特寵法修法趨於嚴謹,但主管單位管理與電子、數據化起步的晚,又觸礁執行人力不足與稽查困難的現實,能做的相當有限;民眾的市場需求不減, #多數追求便宜或好看的品種犬貓⋯⋯種種狀況,或許能呼籲受訪者所說的「不健全」。也發覺,臺灣寵物繁殖買賣的體質,絕非一朝一夕、單一口號可以改變,也不是一個專題就足夠呈現。
【擁有正確的觀念,才可能保護你所喜歡的動物】
在聽聞受訪者口中所得到的震撼資訊與恐怖故事,亦或者親自走進合法寵物店看見不健康犬貓的錯綜複雜感受,皆全轉化成略有些生硬且長篇的文字。中心思想不為別的,只希望當我們從喜歡到要擁有一個生命時,付諸行動前,要理解到 #所需的知識與門檻是十分地高,才不會誤傷了某個我們關注的動物們。
當我們擁有正確的觀念,也才可能保護你所喜歡的動物,也許會比當前喊喊口號來的實際許多。
------記者呢喃分隔線------
數位轉型後的窩窩,非但沒有停下腳步,反而投入了一場場動保與環境運動之中,去釐清那些艱澀難解的爭議。窩窩仍堅持著編撰雜誌的嚴謹流程,產出報導。
因為有讀者的訂閱支持,也才能讓這些議題獲得更廣且深的被報導、被討論。
|訂閱窩窩,為牠發聲|https://wuo.pros.is/3bl5ws
田野調查流程 在 設計發浪Designsurfing Facebook 八卦
【 第七屆後浪賞入圍名單之一搶先公布 】
.
自從2018年嶺東視傳在新一代設計展用策展的形式規劃展場、2019年朝陽工設進修推廣部全班一起做一個專題,都讓我毫不猶豫地直接給他們後浪賞的「#難以歸類特別獎」之後,心想應該已經很少會有計畫讓我這麼想衝動給獎,不過真的是話不能說得太早,2020年居然也出現一個讓我衝動地想要直接給獎的計畫: 2020|國立成功大學工業設計學系畢業設計計畫
.
通常畢業設計的流程跟隨系上課程安排,題目發想、田野調查、草稿、草模、反覆修正、精模、實驗反饋、展覽等,大概不脱這個過程大同小異,不過今年的成大工設同學似乎野心不僅止於此,他們大膽地提出要 「#redesign 畢業設計流程」,重新規劃了一個專屬於他們的畢業設計計畫。
.
「如何善用最後一年的大學生涯,藉由畢業設計訴說什麼?」對成大工設的同學而言,他們希望畢業製作不只是個人對設計的想望與實現,更希望在進行畢製的過程裡增加「與關鍵客群面對面交流」的機會,碰撞出高品質回饋與潛在的發展。因此他們改組幹部團隊,分為「過程組」負責規劃整年畢業設計的過程,以及「呈現組」處理後期的呈現與展覽,藉由籌辦好厝邊、IPA 產業界專業人士顧問( Industry Professional Advisor)、發表以及專家workshop等四項活動,讓整個畢業製作期間能讓同學接收到最多的想像與刺激。
.
當中我個人非常喜歡在「好厝邊」活動裡,#他們邀請大二大三與剛接觸設計沒多久的大一學弟妹參與討論,不僅增加系上交流之外,也能讓低年級的學弟妹了解畢業製作的真實過程,可以提早去想像自己到底想做怎樣的設計?這也像是今年 #新一代設計展_yodex 中,終於出現的「畢業製作線上資料庫」一般,去了解現在到底已經存在什麼樣的畢業設計,如果有他校同學做了跟自己類似的題目,也能思考如何做得比別人更好、或是站在別人的終點當成起點,讓整個計畫能往社會實體化向前推進。
.
公關長彭程在影片中提到,之前幾屆是全班共用4個業師,因此今年提出一組一業師的概念,在 2019 年11、12月期間,共舉辦了 6 場IPA 交流會,依據各組題目的不同,邀請了28位業師。早上有一場老師的短講,讓同學快速理解老師的專業,下午就是分組工作坊,讓同學可以跟老師進行深度的討論問答,在會場當中有多名業師同時存在,也能達到彼此交流的效果,破除業師對同學總是上對下的指導,而是進行一場平等的互動與刺激。
.
成大工設在今年喊出「#把畢展的包袱丟掉吧!」,希望以完全開放的心態與新世代的眼光,重新審視畢業設計與畢業展覽之間的連結。我在這個計畫當中看到的是同學拿回了學習的自主權,並且認真去思考到底什麼是自己想要的?先不論他們今年各組同學畢業製作到底如何,光是主動 redesign整個畢業製作的過程,試圖找到教育的全新可能的企圖心就讓我非常激賞!!
.
今年成大工設同學真的是太優秀了啊啊啊,好想直接給你們後浪賞啊啊啊!!!(我冷靜),但我不管我要直接讓你們入圍 第七屆後浪賞 7th Designsurfing Award 啦!!!!他們下週要在台南校區進行實體展,有經過台南的朋友記得手刀去參觀啊啊啊
.
線上展覽👉🏻 NCKUID STUDIO|2020 線上工作室https://www.behance.net/NCKUIDSTUDIO_2020
.
【2020 | 國立成功大學工業設計學系 畢業展覽】
展覽日期|2020.05.31(日)- 2020.06.06(六)
展覽時間|10:00-17:30
展覽地點|成功大學勝利校區 未來館(台南市東區大學路1號)
入場方式|免票入場
#大家快來報名第七屆後浪賞啊首次線上徵件喔
👉🏻 https://www.facebook.com/groups/2775767829217428/
#成大工設 #畢業展覽 #畢業製作
#2020新一代設計展 #不只是設計 #EnjoyEveryStep
#2020yodex #書上設計展 #後浪賞 #DesignsurfingAward
田野調查流程 在 田野調查 - 中文百科知識 的相關結果
田野調查 可分為四個階段:準備階段、開始階段、調查階段、撰寫調查研究報告階段、補充調查階段。這裡僅前三個階段作一說明。 ... <看更多>
田野調查流程 在 田野調查法(Field research) - 養創意_用五種思維長設計慧根 的相關結果
「田野調查」原文"field study"或"field research",其中"field"直譯為「田野」,亦即所有實地參與現場的調查研究工作,都可稱為「田野研究」或「田野調查 ... ... <看更多>
田野調查流程 在 田野調查步驟 - 學術知識服務網 的相關結果
它最初為社會人類學家採用……實地研究的主要方法有觀察法﹑個案研究法和訪問法等﹐其中以參與觀察法運用最多。 實地研究的程序主要有﹕1. 確定研究目的和研究對象……2. 取得 ...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