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講正事 #Congrats
#金點新秀設計獎視覺傳達設計類 獲獎名單已在昨晚公布,恭喜獲獎者。感謝當日所有評審對每件作品的討論與回饋,欣賞最後勝出的六件得獎作品之餘,簡單整理一下評審當日的工作筆記,提供給視覺傳達類畢業生參考:
1.
終極評審工作於5月30日(六)在松菸五號倉庫展開,參賽作品數量共741件,最後雖僅32件作品入圍,評審工作仍從早上九點一路進行至下午五點最後一刻,期間充滿部分作品在各種層面上精彩的哲學辯證。往年的評審模式為「同學現場簡報3分鐘+評審問答 1-2分鐘」,今年因為疫情關係取消同學現場簡報,由評審直至展桌翻看作品,在沒有同學簡報時間限定的情況下,每組作品得到更多更仔細的審閱與討論。
2.
作品的詮釋權因此不再掌控在設計者身上,少了現場簡報有時過剩的華麗辭藻,作品在第一時間必須能夠「自己」清楚精準地對觀看者傳遞訊息。
3.
得獎的作品在「視覺定調、手法、命題、對話對象、成熟度、反映當下時間特質的品味與敏感度」都是一時之選。獲獎作品有來自團隊、也有來自單槍匹馬的個人, team work很美好、一個人的力量夠強自成一組也絕對鼓勵。
4.
作品的規模大小與獲獎率無關,剛好就很好。單件作品如果強度高,就不需要錦上添花(當然我們理解同學可能需要斡旋於來自校方不同觀點的意見或壓力);反之,大量週邊的延伸應用物也非絕對必要。想像你的目標群「在不在乎」是一件很重要的事、這些東西會帶給目標群高潮嗎,或只是與其他組作品羅列出的品項別無二致?因為心理不安或往例規格帶來的訊息過剩,有時會變成一種互相傷害。
5.
畢製的題目或題材絕對可以是前人曾經發揮過的,但切入的觀點、角度、載體、設計手法如果不是新的、更驚天動地的、或有明顯區別的,就會只是題材的一再重複,這樣對自己長久努力的投注或對新一代設計展的歷史時間軸線,都是可惜的。
6.
此次獲獎作品中,有兩件作品來自同一人、三件作品與字體有關。這僅是科學與理性的巧合,為求本質上的公平,此次評選純粹由作品定勝負,不在獲選作品的題材或類型是否呈現平均分配上進行討論(不做皆大歡喜的平均配獎)。
7.
滿多作品不同程度地接觸到政治、認同與社會議題,並透過可口聰明的手法傳遞立場,反映當下的一代對硬議題的關注,同時解除可能難嚥的封印。
8.
每一屆的評審召集人跟組成結構不同,每一年的評選結果都無關風向或指標,做你想做的,做你喜歡的就對了。
你們都好強啦,討厭!
完整得獎名單 https://reurl.cc/1xz3vY
新聞稿 https://www.goldenpin.org.tw/20200602/
#水造佛經 #PaartOf #字遊結社 #深夜博物館 #大丈夫 #左體
當日小幫手 Lovelyn C. Pua 的評審討論筆記延伸補充:https://www.facebook.com/lcp7023/posts/10158238350537591
2020金點新秀設計獎視覺傳達設計類評審團(依姓氏筆畫排列):吳玫瑱、許力心、彭冠傑、廖韡、聶永真
同時也有2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37萬的網紅六指淵 Huber,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2020新一代設計展 即日起首次線上開展! https://www.yodex.com.tw/ - 集結64校138系、超過4,000件學生創意作品,藉由「Enjoy Every Step!」的核心概念,鼓勵學生以此為起點,勇敢邁出未來生涯的每一步。 想知道更多這次線上展全新策展內容,速速來新一代...
2020新一代設計展 在 設計發浪Designsurfing Facebook 八卦
打從進設計圈10幾年來,我幾乎每年都會去看新一代設計展,累積下來看過的作品超過數萬件,可能是過去沒有 #畢業設計資料庫 的關係,很多同學經常會湊巧選到類似的題目,從0到1的過程裡,1年的時間大概能做的程度也就那樣,就會得到一個類似的結果,對於我這種每年都會去看的人來說,沒能讓我覺得有趣、或是沒看過,我很快就會略過,一所學校能待著看作品的時間,平均大概也就10-15分鐘。因為已經越來越少能讓我眼睛為之一亮的作品。
.
作品原創性越高,我待的時間就會成正比的增加,這次成大工設「#重新設計畢業設計」的計畫中,我預先看了線上展覽,到現場後仍讓我花了兩個半天才看完。雖說個人喜好有些差異,但18組作品幾乎每組都有能勾起我興趣的地方,這真的太 surprise me 了!沒想到水準會這麼整齊。他們本來今年就選擇不參加 新一代設計展_yodex,也沒報名 金點新秀設計獎 ,#你太神的總召許宣智 說與其參與畢業聯展等著 keyman 上門,不如自己來辦展,邀請他們心中希望的keyman來還比較精準,想想也對。
#他們甚至針對畢製給分方式提出比例原則,指導老師只針對平時表現給分,上下學期加起來僅三次的發表評圖不給分,轉而由外面的業師評分。
.
OK等等。
上下學期加起來總共只評圖三次?
上下學期加起來總共只評圖三次????
#上下學期加起來總共只評圖三次!!!
我的天啊只有三次誒,如果同學沒有極高的自律,最後一定會剉粥,但他們居然還是完成了!我真心佩服同學的企圖心以及成大老師的勇氣與實驗性,所謂教學相長也不過就是這麼一回事。已經很久沒挑作品挑到這麼頭痛(好的意思),如果只論第一眼印象,大概有一半我都想選進後浪賞入圍,但這樣有點over,煩惱很久,我先選幾個印象最深的跟大家分享,現在沒被我選進後浪入圍的作品也不需太難過,因為搞不好我最後還會多選也不一定。
.
#便宜行事
#李承霖 (Darren Lee)
這兩年借用公有街道元素帶入私領域的作品越來越多,不過便宜行事想探討的不是街道造形元素,而是台灣人血液中那個我稱之為「能屈能伸」、李承霖稱之為「便宜行事」的民族性。台灣街道的「黃線」是一個公領域的曖昧空間,臨時可以停的臨時是多久?好像可停車但其實不太行,我喜歡他著眼於黃線的曖昧感,將戶外辦喜酒或路邊攤最常出現的鐵椅做為載體,讓黃線在鐵椅上交織出各種型態。他的攝影作品也很有趣,把台灣街道上各種「便宜行事」的影像紀錄、拼貼,這個作品非常適合做成一個藝術專案,把影像與柏油路面結合成一個展示。
.
#VOID | 域
鄭靖非 | Elvis Hsu | Claire Hsu
能提供光線與影像體驗的藍牙喇叭也不是沒有,但VOID將這種聲光效果提升到一個很有質感的世界,像是海平面一樣帶給觀者平靜,當使用者觸摸邊緣,往上滑過時音量不僅變大、海平線景色也會突然變化拉近,凝視畫面的觀者會因影像變化而失去遠近感,進而產生一種類失重的感受,就像是要被眼前這個畫面吸進去一般。當然戴上VR裝置也能輕鬆達到這個效果,不過我很喜歡這個作品以一種類比的形式達成種感官的化學效果。要是有量產的話我真的是會買。
.
#炊奏 Foody Vibe
楊郁葇 (Grace Yang) | 鄭婷允 | 李建承 | 方芊文
製作料理的過程往往都是主廚的個人表演,路邊攤的總鋪師也不會輸拉麵店甩麵的師傅,這個作品試圖將料理的過程加上音樂的互動回饋,藉由攝影鏡頭擷取料理的影像作為數據,計算後在後台回饋成音樂變化的參數,當你料理時,就會因為你手部動作的回饋使得單調的音樂產生變化,也像是在指揮一個交響樂團一般。我很期待他們除了料理之外,可以擴大想像,不一定只有料理,或許切西瓜、或許調酒、或許手沖咖啡,或許就做碗挫冰。讓料理過程成為戶外、室內都能隨時上演的互動實境秀。
.
Kindness Catalyst | #善意催化劑
邱芊頻| 林祐生 (Kyle Lin)| 許皓瑋
這套餐具以台灣人用餐的禮儀做為基礎而設計,進而希望產生餐桌上的互動,使得人們可以藉由互動自然開啟話題。我蠻喜歡玻璃花朵造型瓶塞以及可以互動的叉子,好像可以直接上集資。花朵造型是希望倒飲料時可以倒在花朵上,飲料就會自然流入到底下的杯子去,水果叉則是刻意做了一個機構能勾到別的叉子,拿起一組叉子就自然會想分一隻叉子給隔壁。我覺得叉子的造型如果能有很多刺,讓他能很輕易勾到其他更多叉子的感覺會更好。整個餐具組設計最適合的情境,我想就是喜宴場合。因為共桌吃飯的人通常你不是每個都認識,我們都需要這樣有趣的餐具打破尷尬沈默,「傳遞善意」
.
MINHAND | #電子樂器操作概念設計
Eden Lee| 陳亭方| 談德泉 (Tntchn Tan)
一開始在線上展看到這組作品的時候其實感到各種迷惑,看過這麼多作品的我,就算讀完說明也猜不透這看起來像把武士刀的玩意兒到底是什麼東西。到現場聽同學現場解釋示範後,才發現這居然是一個同學們發明的新型電子樂器!操作方式說難也不難,說簡單也沒那麼容易,長長的銅管像是琴弓,左右移動時就能讓原本灌在機構裡頭裡的音樂產生質變,圓球狀的物體內藏陀螺儀,當手勢前後擺動時就能升降曲調,如果再加上奏者的肢體動作,一個劃時代的全新表演音樂類型就產生!雖然造型上我覺得還有很多細節可以修整,但我非常喜歡這個作品!一問之下果然同學有在玩樂器,能把自己的興趣變成畢業設計,永遠最吸引我。
.
#最後的領地
陳法鈞| Hio U Leong | 王凱薇 (Vivian Wang)
後浪賞評選挑這麼久,我從來沒選過桌遊類的產品,有可能是因為我除了大富翁之外沒玩過其他桌遊,但這組桌遊真的有打動我。同學野心很大,希望藉遊戲過程讓小朋友可以了解地球暖化、海平面上升的嚴重問題,但坦白說我根本不在乎,因為這遊戲過程本身就很吸引人,遊戲開始時水面就會逐漸上升,參與者要在浮島上蓋房子,也可以搶奪對方的房子,過程裡房子可以疊很高、也會因浮力而讓房子倒在冰水裡,超級適合一群酒醉的大人玩!
.
非常感謝成大工設邀請我回台南看他們的畢展,收獲非常多,他們展覽至6月6日,大家可以回高雄罷韓行使公民權順便到成大看一波。我保證,你不會失望。
2020|國立成功大學工業設計學系畢業設計計畫
展覽日期|2020.05.31(日)- 2020.06.06(六)
展覽時間|10:00-17:30
展覽地點|成功大學未來館(台南市東區大學路1號)
快來報名後浪賞
第七屆後浪賞 7th Designsurfing Award
#7th後浪賞 #DesignsurfingAward #書上設計展
#2020新一代設計展 #畢業製作
#不只是設計
#EnjoyEveryStep
2020新一代設計展 在 設計發浪Designsurfing Facebook 八卦
#經濟部工業局廣告
捏~ 西爹嚕?跟大家說個小秘密,浪人我呢,其實就是傳說中沒參加過新一代設計展的「災難的一屆」,為什麼會這樣說,因為我們大一遇到 921,大四遇到 SARS ,當年新一代設計展就這樣取消,原本我還自嘲說我們就是空前絕後、絕無僅有台灣史上唯一沒有新一代設計展的一屆,話不能說得太早,沒想到時隔17年出現了我們的學弟妹。(嘿對就是2020畢業的各位)
.
當年還是無名小站風光的年代(流眼油),也沒有現在 SNS 的風華絕代,我們就是默默地花錢做了貴桑桑的模型,默默地付錢租世貿場地,默默地被取消退費,默默地拿到證書,默默地就從學校畢業了,有時候還會想一下這辛苦的四年到底是真的還假的。不過經過幾十年的演變,我覺得你們比我們當時幸運多,新一代設計展慢慢走、居然也因為疫情進化成全新的模樣!
.
我們先聊一下粉絲頁。我其實一直以為新一代設計展有自己的粉絲頁(就是大家以為的那一個)。每年我都會評選後浪賞,搜集資料的時候發現新一代設計展的資訊都會在金點新秀獎粉絲頁公佈,卻不是在我以為的那個新一代設計展粉絲頁,後來有機會碰到 台灣設計研究院 TDRI 的同仁才明白,原來打從 FB 問世,全世界的品牌都在用臉書粉絲頁宣傳的時候,新一代設計展居然從!來!沒!開!過!粉!絲!頁!
.
好,我覺得大家應該都翻白眼翻到不知道去哪裡了,好在設研院上線後,趕在新一代設計展40週年以前,官方粉絲頁終於開張!這次設研院院長 張基義 (Chi-yi Chang) 也破釜沈舟,決定找經常在網路上罵新一代設計展罵最兇、甚至還成立一個後浪賞跟金點新秀設計獎分庭抗禮的設計發浪(嘿對我本人)去設研院提案如何優化線上展。在這個後疫情時代,乘著這股社群興起的潮流,我們決定從網路社群來開始改變新一代設計展積怨已久的沈痾。
.
首先設計研究院聽從了我大概幾年前就一直在設計發浪倡議的提案:台灣必須有個類似碩博士論文資料庫的畢業製作資料庫,才不會在新一代一直看到類似的設計出現。我每年做《書上設計展》這本書也是希望用民間的角度收錄同學的畢業作品。敲碗許久,畢製資料庫終於在2020年以線上展的名義出現了!!!(淚) #從2020年開始新一代設計展將會每年製作線上展覽,將作品歸納成一個大數據。未來同學想做畢業製作的話,就可以先到新一代設計展官網的線上資料庫中撈資料,看看自己想做的題目是否已經有人做過,如果你還是很想做,那就可以跟那個設計師聯繫,從他們研究累積起來的資料再出發,#試著接力把一個好專題延續下去,最後的目標就是落實到社會裡,這樣一些規模比較大的畢業製作才會開始真正有了意義。
.
.
⭐️ #新一代設計展官方網站:https://www.yodex.com.tw/
⭐️ #新一代設計展官方粉絲頁: https://www.facebook.com/yodex.Creative.Design/
.
.
而我們團隊為這次線上展主軸定調「Enjoy Every Step」,設計系學生真正的挑戰是接下來即將進入真實業界的深不可測,我們想鼓勵學子們勇敢地踏出每一步,享受每個當下,往後的日子總有苦辣酸甜,且讓它成為養份,鍛造出解決問題的能力,從設計人蛻變成設計師。#更針對這個首度開張的官方粉絲頁計畫了一連串的網路社群活動,邀請來同學喜歡關注的年輕世代創意人來跟大家互動,有影片、有線上直播讓大家問問題,甚至我也準備了一個要讓大家給設研院建(ㄎㄠˋ)議(ㄅㄟˇ)的溫馨匿名活動。(快給我去粉絲頁按讚! 🔥🔥🔥詳細資訊都會在那邊!🔥🔥🔥)
.
我跟院長說,新一代設計展就是同學最初也是最重要的畢業舞台。同學繳了一堆錢做模型、參展,無非就是希望得到各種形式的曝光。我們的確是需要成功的線上設計師與同學分享觀點、指引方向,但絕對不是把他們放在展覽入口當神主牌就好,更應該把最大的版面與聚光燈還給學生,同時傾聽同學的心聲,打開一個雙向互動的通道,加強產學媒合落實,讓新一代設計展真正發揮平台的功效。
.
坦白講做這個專案也是蠻戰戰兢兢,但有機會能讓新一代設計展不再流於大拜拜、而是能真正塑造成政府、學校、企業間的「Design HUB」,我會全力以赴!我必須說,我們的貢獻只是一個開始,希望能召集設計界的同學、設計師朋友們的力量,讓我們能真正共創出,真正屬於全新未來的新一代!
.
【業配總是來得很突然】
🌊🌊🌊沒有入圍金點新秀獎的快來報名後浪賞 🌊🌊🌊
第七屆後浪賞 7th Designsurfing Award
.
.
#2020新一代設計展
#台灣設計研究院
#2020yodex
#不只是設計
#EnjoyEveryStep
#畢業製作 #後浪賞 #書上設計展 #DesignsurfingAward
2020新一代設計展 在 六指淵 Huber Youtube 的評價
2020新一代設計展 即日起首次線上開展!
https://www.yodex.com.tw/
-
集結64校138系、超過4,000件學生創意作品,藉由「Enjoy Every Step!」的核心概念,鼓勵學生以此為起點,勇敢邁出未來生涯的每一步。
想知道更多這次線上展全新策展內容,速速來新一代設計展首度開設的官方粉絲頁報到!
-
⭐️ 新一代設計展_yodex https://www.facebook.com/yodex.Creative.Design/
-
#2020新一代設計展
#不只是設計
#EnjoyEveryStep
#畢業製作
#2020yodex
-
立即加入頻道會員:
https://66huber.cc/ytmb
-
想讓影片更吸睛更炫砲嗎?
讓我帶你學會影片特效的魔法!
《立即前往課程》: https://66huber.cc/pp/yb
-
六六限量潮T、潮帽限量販售中
https://66stuff.com/
-
六指淵秘密教學社團 https://www.facebook.com/groups/huberstudents/
-
《機密》六指淵拍攝設備
https://hubermovie.com/equipment
六指淵 Huber 官方粉絲專頁 ☞ https://goo.gl/B1GrKn
聯絡信箱 leader@hubermovie.com
官方網站 https://hubermovie.com/
六指淵 Huber 相關社群
官方Instagram ☞ https://goo.gl/XfCyqQ
官方粉絲團 ☞ https://goo.gl/B1GrKn
官方美拍 ☞ http://goo.gl/YYvWRt
![post-title](https://i.ytimg.com/vi/MC8a9d_QVU4/hqdefault.jpg)
2020新一代設計展 在 NanaQ Youtube 的評價
【 #食材 】
👉必要:#吐司 x2片、#起司 x3片、#蛋 x2顆
可有可無:#甜椒 (彩椒)、#三明治 #鮪魚 罐頭
(起司可用乾酪or乳酪絲取代)
【 #調味料 】
👉必要:#番茄醬
可有可無:#黑胡椒 、#義大利香料 、#起司 #乾酪 粉
【 #食譜 #作法 】
1. 用湯匙將吐司中間壓出一個凹洞
2. 在吐司四個邊放上起司
3. 塗抹番茄醬在吐司凹洞處
4. 把蛋打在吐司凹洞處
5. 放入烤箱8分鐘(請先將烤箱預熱)
👏👏👏完成👏👏👏
(可依個人喜好撒上彩椒碎末、黑胡椒、起司粉等其他香料)
#烤箱:#TECO #東元 5L時尚雙層電烤箱 #迷你烤箱
#沾板:#宜得利
大湯匙:#ikea
#不鏽鋼煎蛋器:#大創
#菜刀:ikea
#餐墊 #桌巾:ikea
#木頭盤子:宜得利
#叉子:宜得利
👇【吃素一個禮拜 Vlog】
https://youtu.be/-E3aTU7-oLI
👇【我一天吃什麼 Vlog】 What I eat in a day
https://youtu.be/F7Jw5yn2-Rw
👇【和我一起做飯】低澱粉!飽足感!超簡單6分鐘便當
https://youtu.be/-1DA_YQDSEs
—
😊Follow NanaQ ⇊
IG: https://instagram.com/nanaq521
FB: https://www.facebook.com/nanaq521
—
😊Contact Me ⇊
mail: nanaq520@gmail.com
--
Music: www.bensound.com
![post-title](https://i.ytimg.com/vi/1HiCPwHQ7eg/hqdefault.jpg)
2020新一代設計展 在 新一代設計展 | Dcard 的八卦
與新一代設計展有關的話題. ... 【#幫推】 新一代設計展眼中有沒有疫情? 疫情產生的衝擊與疫情風險之下辦展,該如何衡量取捨? ... COVID-19. 2020 年2 月26 日 ... ... <看更多>
2020新一代設計展 在 YODEX_新一代設計展 的八卦
專訪2020金點新秀設計獎循環設計類召集人吳庭安 ... 2013年新一代設計展展後影片(精簡版)Young Designers' Exhibition 2013 YODEX 2013 Short Version · YODEX_新一代 ...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