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能是是枝裕和最好的作品了。
⠀⠀⠀⠀⠀
拿到金棕櫚獎後,鏡週刊找他做人物專訪。在訪談裡他說「電影應盡量用不直接說出悲傷或寂寞的方式,來表現悲傷或寂寞。」他太愛拐彎抹角,就跟他在唸早稻田就時常在讀的向田邦子一樣:創作者想說的意義,不是簡單用對白寫出來讓觀眾聽到就好,而是要透過日常生活的細節,在稀鬆平常不過的情節寫出人情。
⠀⠀⠀⠀⠀
看看《橫山家之味》,拐太多彎了,眾人在兩日之間緬懷已經逝世的人,在日常吃吃喝喝的對話裡寫進懷念憎恨與悔恨,他沒有要讓你哭,但對白外的配樂Gontiti的吉他聲,又溫和地像是能包容一切,很淡太淡的,從「家庭」簡單直入生命的核心:生老病死,物換星移。
⠀⠀⠀⠀⠀
《無人知曉的夏日清晨》,這個中文譯名取得好也取得不好。不好之處在於日文原名「誰も知らない」跟英文片名「Nobody Knows」,直譯就只需要譯出「無人知曉」就好,但中文片名又加上「夏日清晨」,是不是會容易讓人誤會,這只是個發生在孩子們短短兩個月暑假的夏季物語呢?但取得好的地方也是「夏日清晨」,讓你知道這電影是著重在角色之外的四季節奏了。
⠀⠀⠀⠀⠀
是枝裕和說,這個改編自真實事件的故事,是他曾經認為「這就是我要導的第一部電影」,但人生往往事與願違(就像他電影裡的每一位良多),他的第一部電影是改編自宮本輝的《幻之光》。但幻之光是用很淡的筆觸(以及很濃的侯孝賢)去談「死」的影響,而他的第二部作品《下一站,天國》,也是在談死亡,「死如何影響生?」,第三部影射奧姆真理教的《這麼…遠,那麼近》同樣在談死的影響,而二十歲就在報紙讀到報導後就想寫成劇本的導演,等到他終於開始啟動這個故事,已經過了十五年。
⠀⠀⠀⠀⠀
當時的年輕人,成長到遺棄孩子們的母親年紀時,總是在拍「人的逝去」的是枝裕和,像拍紀錄片一樣,把孩子們聚集在這個房間裡,在夏日入住,在夏日結束電影敘事,足足一年。深秋等待母親回家,他們等母親送聖誕禮物,以及團聚過新年,春天時,窗外的櫻花盛開,夏天時,在機場微風吹拂少年少女的髮絲,生命的一切都是輪迴,無關情緒,它總是會流動下去。是枝裕和醞釀了十五年,拍了孩子也拍進時間,全部都凝進鏡頭裡。
⠀⠀⠀⠀⠀
大家都知道發生了什麼,但又拐了彎說這個故事是「無人知曉」,像是要讓殘酷的事情,淡化成一種反諷式的寓言。
⠀⠀⠀⠀⠀
在鏡週刊的專訪裡,提到是枝裕和為何不批判棄養孩子的母親,甚至隱隱安排了少年看見母親的眼眸有淚水滾動,關於這些,他只說:「電影不是用來審判人的,導演不是神也不是法官。」
⠀⠀⠀⠀⠀
在真實世界包含的細節底下,溫柔是美,殘酷是美,如此沉重哀傷的故事,被他用一種真實且平淡的色調平緩地道來,沒有一絲煽情,也無需批判,只是要讓它真實的,像是在我們的日常會看見的簡單風景──竟然由此生出一種殘酷的清澈美感,但這就是生命。
⠀⠀⠀⠀⠀
平靜的時間,幽微的時間,殘酷的時間,世界是明亮,那光有時很淡很淡地會刺進生命。生老病死,物換星移。
同時也有1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12萬的網紅永安的心情二胡 YungAn's Erhu Fantasy,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GameOfThrones #ASongOfIceAndFire #二胡 冰與火之歌-權力的遊戲主題曲 二胡版 by 永安 A Song of Ice and Fire - Game of Thrones Main Title (Erhu Cover by YungAn) 《權力的遊戲》(Gam...
用 中文 名取 英文 名 在 重點就在括號裡 Facebook 八卦
可能是是枝裕和最好的作品了。
去年拿到金棕櫚獎後,鏡週刊找他做人物專訪。在訪談裡他說「電影應盡量用不直接說出悲傷或寂寞的方式,來表現悲傷或寂寞。」他太愛拐彎抹角,就跟他在唸早稻田時一直在讀的向田邦子一樣,自己想說的意義,不是簡單用對白寫出來就好,是要透過日常生活的細節,在稀鬆平常不過的情節寫出人情。
你看《橫山家之味》,拐太多彎了,眾人在兩日之間緬懷已經逝世的人,在日常吃吃喝喝的對話裡寫進懷念憎恨與悔恨,他沒有要讓你哭,但對白外的配樂Gontiti的吉他聲,又溫和地像是能包容一切,很淡太淡的,從「家庭」簡單直入生命的核心──生老病死,物換星移。
《無人知曉的夏日清晨》,這個中文譯名取得好也取得不好。不好之處在於日文原名「誰も知らない」跟英文片名「Nobody Knows」,直譯就只需要譯出「無人知曉」就好,但中文片名又加上「夏日清晨」,是不是會容易讓人誤會,這只是個發生在孩子們短短兩個月暑假的夏季物語呢?但取得好的地方也是「夏日清晨」,讓你知道這電影是著重在角色之外的四季節奏了。
是枝裕和說,這個改編自真實事件的故事,是他曾經認為「這就是我要導的第一部電影」,但人生往往事與願違(就像他電影裡的每一位良多),他的第一部電影是改編自宮本輝的《幻之光》。但幻之光是用很淡的筆觸去談「死」的影響,而他的第二部作品《下一站,天國》,也是在談死亡,「死如何影響生?」,第三部影射奧姆真理教的《這麼…遠,那麼近》同樣在談死的影響,而二十歲就在報紙讀到報導後就想寫成劇本的導演,等到他終於開始啟動這個故事,已經過了十五年。
當時的年輕人,成長到遺棄孩子們的母親年紀時,總是在拍「人的逝去」的是枝裕和,像拍紀錄片一樣,把孩子們聚集在這個房間裡,在夏日入住,在夏日結束電影敘事,足足一年。深秋等待母親回家,他們等母親送聖誕禮物,以及團聚過新年,春天時,窗外的櫻花盛開,夏天時,在機場微風吹拂少年少女的髮絲,生命的一切都是輪迴,無關情緒,它總是會流動下去。是枝裕和醞釀了十五年,拍了孩子也拍進時間,全部都凝進鏡頭裡。
大家都知道發生了什麼,但又拐了彎說這個故事是「無人知曉」,像是要讓殘酷的事情,淡化成一種反諷式的寓言。
在鏡週刊的專訪裡,提到是枝裕和為何不批判棄養孩子的母親,他只說──「電影不是用來審判人的,導演不是神也不是法官。」在真實世界包含的細節底下,溫柔是美,殘酷是美,如此沉重哀傷的故事,被他用一種真實且平淡的色調平緩地道來,沒有一絲煽情,也無需批判,只是要讓它真實的,像是在我們的日常會看見的簡單風景,這就是生命。
平靜的時間,幽微的時間,殘酷的時間,世界是明亮,但那光有時很淡很淡地會刺進生命。生老病死,物換星移。
用 中文 名取 英文 名 在 重點就在括號裡 Facebook 八卦
可能是是枝裕和最好的作品了。
去年拿到金棕櫚獎後,鏡週刊找他做人物專訪。在訪談裡他說「電影應盡量用不直接說出悲傷或寂寞的方式,來表現悲傷或寂寞。」他太愛拐彎抹角,就跟他在唸早稻田時一直在讀的向田邦子一樣,自己想說的意義,不是簡單用對白寫出來就好,是要透過日常生活的細節,在稀鬆平常不過的情節寫出人情。
你看《橫山家之味》,拐太多彎了,眾人在兩日之間緬懷已經逝世的人,在日常吃吃喝喝的對話裡寫進懷念憎恨與悔恨,他沒有要讓你哭,但對白外的配樂Gontiti的吉他聲,又溫和地像是能包容一切,很淡太淡的,從「家庭」簡單直入生命的核心──生老病死,物換星移。
《無人知曉的夏日清晨》,這個中文譯名取得好也取得不好。不好之處在於日文原名「誰も知らない」跟英文片名「Nobody Knows」,直譯就只需要譯出「無人知曉」就好,但中文片名又加上「夏日清晨」,是不是會容易讓人誤會,這只是個發生在孩子們短短兩個月暑假的夏季物語呢?但取得好的地方也是「夏日清晨」,讓你知道這電影是著重在角色之外的四季節奏了。
是枝裕和說,這個改編自真實事件的故事,是他曾經認為「這就是我要導的第一部電影」,但人生往往事與願違(就像他電影裡的每一位良多),他的第一部電影是改編自宮本輝的《幻之光》。但幻之光是用很淡的筆觸去談「死」的影響,而他的第二部作品《下一站,天國》,也是在談死亡,「死如何影響生?」,第三部影射奧姆真理教的《這麼…遠,那麼近》同樣在談死的影響,而二十歲就在報紙讀到報導後就想寫成劇本的導演,等到他終於開始啟動這個故事,已經過了十五年。
當時的年輕人,成長到遺棄孩子們的母親年紀時,總是在拍「人的逝去」的是枝裕和,像拍紀錄片一樣,把孩子們聚集在這個房間裡,在夏日入住,在夏日結束電影敘事,足足一年。深秋等待母親回家,他們等母親送聖誕禮物,以及團聚過新年,春天時,窗外的櫻花盛開,夏天時,在機場微風吹拂少年少女的髮絲,生命的一切都是輪迴,無關情緒,它總是會流動下去。是枝裕和醞釀了十五年,拍了孩子也拍進時間,全部都凝進鏡頭裡。
大家都知道發生了什麼,但又拐了彎說這個故事是「無人知曉」,像是要讓殘酷的事情,淡化成一種反諷式的寓言。
在鏡週刊的專訪裡,提到是枝裕和為何不批判棄養孩子的母親,他只說──「電影不是用來審判人的,導演不是神也不是法官。」在真實世界包含的細節底下,溫柔是美,殘酷是美,如此沉重哀傷的故事,被他用一種真實且平淡的色調平緩地道來,沒有一絲煽情,也無需批判,只是要讓它真實的,像是在我們的日常會看見的簡單風景,這就是生命。
平靜的時間,幽微的時間,殘酷的時間,世界是明亮,但那光有時很淡很淡地會刺進生命。生老病死,物換星移。
用 中文 名取 英文 名 在 永安的心情二胡 YungAn's Erhu Fantasy Youtube 的評價
#GameOfThrones #ASongOfIceAndFire #二胡
冰與火之歌-權力的遊戲主題曲 二胡版 by 永安
A Song of Ice and Fire - Game of Thrones Main Title (Erhu Cover by YungAn)
《權力的遊戲》(Game of Thrones)是一部中世紀史詩奇幻題材的美國電視連續劇。該劇以美國作家喬治·R·R·馬丁的奇幻文學《冰與火之歌》系列作為基礎改編創作,由大衛·貝尼奧夫和D·B·魏斯編劇執筆,再由HBO有線電視聯播網推出,該劇劇名取自於小說《冰與火之歌》的第一部。影集第一集在2011年4月17日開播。該電視影集一上映即獲得極高的評價。HBO在2011年4月19日播出第一季第一集後,隨即簽下該電視劇的第二季。第二季於2012年4月1日正式上映,上映後反響強烈。最新第七季於2017年7月17日開始播映。
拉民·賈瓦迪(波斯語:رامین جوادی,1974年7月19日-),德國伊朗裔作曲家。賈瓦迪憑藉其為2008年漫威電影《鋼鐵人》創作的主打吉他的葛萊美獎提名配樂,著名作品包括《環太平洋》和《魔獸:崛起》等電影及《越獄風雲》和《疑犯追蹤》等電視劇。2011年,他被選為HBO奇幻電視劇《權力的遊戲》的作曲家,他的主題部分基於《榮譽勳章》和《超世紀封神榜》的民族影響,《權力的遊戲》也為他贏得業內多項大獎。今天要介紹的就是這部作品的主題曲:渾厚的弦樂,交織出了哀傷悠遠的底色;大提琴作為主旋律,完美地演繹了陰鬱幽暗的色彩;雄壯地戰鼓,也訴說著無盡的殺戮。下面就讓我們先來欣賞這首音樂:
https://youtu.be/s7L2PVdrb_8
http://music.163.com/#/song?id=26664325
《權力的遊戲主題曲》是1=bE,二胡演奏時,可以把內外弦定在CG,用63弦指法演奏。這首歌的主旋律比較簡單,我配合和弦,加入了二部副旋律。演奏時,主旋律盡量悠揚高歌;副旋律雄壯而有力,詮釋肅殺的氣氛。我的二胡還有很多不足的地方,請各位朋友繼續給予指點囉!
I am the sword in the darkness. I am the watcher on the walls.
我是黑暗中的利劍,我是長城上的守衛。
I am the fire that burns against the cold, the light that brings the dawn,
我是抵禦寒冷的烈焰,破曉時分的光線,
the horn that wakes the sleepers, the shield that guards the realms of men.
喚醒眠者的號角,守護王國的鐵衛。
I pledge my life and honor to the Night's Watch,
我將生命與榮耀獻給守夜人,
for this night and all the nights to come.
今夜如此,夜夜皆然。
讓我們拿起二胡,成為黑暗中的利劍,一起進入《冰與火之歌》奇幻而史詩的世界吧!
========================
冰與火之歌-權力的遊戲主題曲 二胡版
中文:冰與火之歌-權力的遊戲主題曲
英文:A Song of Ice and Fire - Game of Thrones Main Title
作曲:Ramin Djawadi
原曲發行:2011年4月17日
二胡錄製:2017年8月31日
簡譜:永安
二胡:永安
1=bE BPM=56.54
36 1236 1236 1236 1236
#1236 #1236 #1236 #12
一〕3 6 123 6 127
二〕73 5673 5673 5673 5
一〕2 5 172 5 176
二〕62 4562 4562 4562 4
一〕3 6 123 6 127
二〕73 5673 5673 5673 5
一〕2 5 172 5 176
二〕63 4563 4563 4563 45
一〕3 6 123 6 127
二〕36 1236 1236 1236 12 73 5673 5673 5673 5
一〕2 5 7 17 56
二〕25 7125 7125 7125 7 63 4563 4563 4563 45
一〕6 565 4 343
二〕61 4561 4651 3451 3546 2346 2436 1236 12
一〕4 1 2 3
二〕14 6714 67 161 272 63 4563 4563 4563 45
一〕6 565 4 343
二〕61 4561 4651 3451 3546 2346 2436 1236 12
一〕4 1 7 6
二〕14 6714 67 161 757 63 4563 4563 4563 456
END
用 中文 名取 英文 名 在 [無言] 老師我可以取這個英文名字嗎- 看板StupidClown 的八卦
大家不要太緊張太嚴肅啦
我當然有跟小女孩解釋蕾依夠的意思
她也搖搖頭說那不要,所以沒有B她也沒有不尊重她
話說我其實不太認同取英文名字這件事
平常我對外國朋友一概只介紹中文名
對我而言,那才是代表我這個人
所以有些孩子想要維持中文名,當然認同且尊重他們
但是臺灣的英文課為什麼會幫學生取英文名字
其實只是因為此舉有助學生融入英語學習情境
讓孩子有基本語感、發音
而非必要
另外,為什麼不建議取名為Leyigo
有一個專門從外國人觀點來探討台灣人事物的Youtube頻道 ── 不要鬧(Stop-kidding
Studio),就曾在「為什麼英文名字不要亂取」的影片中,列舉什麼是外國人眼中的奇怪
英文名。像是水果名,如櫻桃(Cherry)、蘋果(Apple),或是事物名:海洋(Ocean)
、咖啡(Coffee),都名列上榜。
對於這些以歐美為主的外國人會有這樣的觀點,有幾個原因,其一是歐美人士容易以東方
主義(Orientalism)的邏輯去看待台灣/東方的事物。換句話說.他們只就自身的想法
與觀念去批判自己不是很了解的事物。
以取英文/外文名這例子來說,當台灣人自創英文/外文名,或拿非傳統英文名的字來當
英文名時,一般對台灣了解不多的外國人覺得奇怪或無法理解,反而可能造成雙方對文化
缺乏深入理解的現象。
如果有興趣的話可以看看這網頁解析的
https://www.google.com.tw/amp/s/www.thenewslens.com/amparticle/21567
蕾依夠就let it go吧大家
禮拜六記得當個好公民去投票喔~~~(亂呼籲)
—
突然想起學生的一件趣事
真的笑到美叮美噹
9月份開學對英語老師而言
除了要認識新接的班級
還要幫這些孩子取英文名字
當然這也是學生最興奮的一刻
「OK everyone~等等要一起來取英文名字!」
「耶~~~老師!那如果我有英文名字了怎麼辦?」
「如果你已經有英文名字,或是有喜歡的、想要的名字,甚至不想取英文名字都沒關係,
但請你提前說!」
一個班上有2個Andy、3個Amy絕對是家常便飯
等等一定會有一些奇妙的名字發音
但沒問題,肯定拼得出來
準!備!接!招!
「老師!老師!」一個小女生舉手
太好了,先發就是妳了
「請說!」我推了一下眼鏡。
「我有一個想要很久的英文名字,可以取那個名字嗎?」
「沒問題,說來聽聽」我洗耳恭聽。
「就是......我想要叫......」她小聲害羞的說。
「蕾依夠」
「??????請妳再說一次?」可惡,這是什麼名字我竟然拼不出來?Layigo?
「蕾依夠」
「????可以請妳告訴老師這是哪裡聽到的名字嗎?是卡通裡的嗎?」
「老師!」旁邊的小胖舉著多啦A夢手。
「那個是冰雪奇緣那個蕾依夠~蕾依夠~」
很好然後全班都給我唱了起來
最後小女孩不情不願的成了Elsa
「我真的不能叫蕾依夠嗎老師......」(小狗眼
「以後你想被取綽號「蕾依夠let’s go嗎?」
板工提醒:內容少於二十字 或 少於三行,會立刻砍文,並視情況劣退!
想發集氣文或問卷文的,請將板規八每一個字都看清楚,再有違反就劣退+水桶了!
==========================================================================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來自: 111.254.211.68 (臺灣)
※ 文章網址: https://www.ptt.cc/bbs/StupidClown/M.1578377231.A.ACF.html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