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節跟你想的大不相同-張力整合結構】
你知道嗎?
骨頭跟骨頭間並沒有完全接觸
而是藉由筋膜,
像磁浮列車般的懸浮在軌道上喔~
而動作的產生也並非全然由肌肉牽動
其中有4成的力量來自於筋膜
過去的解剖書上
大抵上會認為,骨頭與骨頭間完全接觸
藉由肌肉的收縮控制形成動作
做出我們常看到的走路、跑步、跳躍等
然而仔細思考後
卻發現這樣的說法好像...
有些矛盾和說不通的地方
如果骨頭與骨頭完全接觸
那應該用越久、使用越頻繁
磨損的程度或是發生關節炎的機率
應該就更大吧?
然而,現實並非如此
比較有定期運動的老年人
和完全不運動的老年人
比較後發現,
有在運動的年長者
不僅退化程度沒有比較多
反而遠比不運動的人更加健康
那發生什麼事?
關節不是應該用越多磨損越厲害嗎?
#關節與我們想像的大不相同
實際解剖發現,
骨頭和骨頭之間並沒有完全的接觸
而是骨頭懸浮於筋膜上
藉由肌肉和筋膜的複合體
幫助我們做出複雜卻準確的動作
這樣的系統被稱為「#生物張力整合結構」
從這裡可以看出筋膜在關節中的角色
包含【#支撐組織】與【#傳遞力量】
如果受傷抑或是缺乏運動
筋膜開始缺乏彈性時
關節的壓力就會開始逐漸變大
進而增加磨損的風險
PS. 啊!對了,可別小看這些圖
這可是阿舟用PPT一條一條的畫起來的阿
如果覺得這篇文章對你來說有幫助
歡迎記得按👍>追蹤>搶先看~
讓精彩知識不漏接
如果想更了解筋膜的相關特性
這次再次跟王偉全醫師合體錄Podcast
連結就在留言中
#阿舟物理治療小教室
#還不趕快動起來
#適當運動健康飲食
#關節與你想的不一樣
同時也有1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1,790的網紅李基銘漢聲廣播電台-節目主持人-影音頻道,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本集主題:「當心!打鼾,孩子健康拉警報:一次解決過動、過敏、睡不好」介紹 訪問作者: 趙哲暘 醫師 內容簡介: 孩子打鼾隱藏健康警訊! .注意力不集中、過動 .腸胃功能不佳、過敏 .異位性皮膚炎、氣喘 .身體慢性發炎、尿床 .姿勢不良、口齒不清 .口...
「王偉全醫師」的推薦目錄:
王偉全醫師 在 中西醫師黃獻銘aka阿銘師 Facebook 八卦
【病氣】
「黃醫師,你會不會很容易卡到病人的病氣?」有患者治療時問我。
何止病氣,有時還有一些”干擾“,甚至我是在病人身上體驗到什麼叫業力,以及一些看電影或小說才會提到的事(就不在這提了)。
但是我到庚子年下半年領悟並練習一件事後,就極少被病氣之類的干擾。
經身邊朋友的回饋,我是一個極富同理心與責任感的人,每當看到患者在受病痛之苦時,我內心不禁會興起“希望能幫對方分擔“的心態,於是病氣與干擾不請自來,有時甚至是我主動開門吸引來的。
點出這心態的是神醫學姐,她說醫者難免會有這個慈悲心,不過要練習把自己跟對方區分開來,不要輕易對患者起憐憫之心。
醫者的心若能隨時保持不起漣漪,也是醫者的修行。
我聽完恍然大悟,原來這也是修行的一種,於是便刻意鍛鍊此心,在患者的病痛前保持平靜。雖然剛開始有用,但漸漸我發現身體依然不停地被侵襲,我失敗了。
因為我打從心底無法忽視患者的病痛,往往一個念頭閃過就中獎了。我有種對將溺之人見之不救的感覺,無法自圓其說。
後來在 王偉全醫師的推薦之下,我參加了 #統域
的三階段課程,這是一個以教練模式為主的課程,而不是華人社會常見的導師模式。
在與教練討論過這個困擾時,教練的回應讓我震驚:
「阿銘,你對患者的情懷是很讓人欽佩的,不過另一方面,你是否不太信任患者可以自己靠自己?」
我一愣,長久被教育的醫者慈悲為懷的概念,原來還有這個底層因素沒有被釐清。
如果相信患者可以自己解決自己的課題,醫者何苦幫患者揹這些業呢?
此外,在病人身上我體驗到,所有的病痛與苦難都是人生的課題,都是為了讓人更覺察自我以及發掘自己的力量。一個醫者如果一直搶病人的功課做,對彼此都不是值得樂見的事;病人可能因依賴治療而喪失自己維持健康的意識,醫者則承擔太多的業力而拖垮身體,不得善終者在敝業界也非鮮事。
日劇《半澤直樹2》中有個金句:
「銀行借貸是出於好意,但拒絕借貸也是出於好意。」
同樣不沾患者的業或病氣,但與「關我屁事」不同的是,醫者選擇相信患者可以「靠自己的力量改善」,而賦能給患者。醫者要做的努力並不會更輕鬆,但更應著重在提醒患者對自身的覺察,進而支持患者找回力量。
辛丑年節間,送給天下辛勤的醫者。
--------
今晚21:30
● 【診邊小知識】中藥不只吃!舒緩經痛暖包大公開,還能做成各種療癒暖暖包!(上)ft.傅臨FuFu
附上快速連結:
https://youtu.be/xJV-QwZaZSY
--------
●YouTube快速訂閱:
https://reurl.cc/r8g9Nb
●IG快速追蹤:
https://www.instagram.com/amin_shih
--------
今年
為感謝一直以來照顧鍼還及阿銘師的各位
與「阿原」一起製作了一份春節防疫禮盒
期望在新年照顧各位好朋友
如果你也想將這份禮物贈送給家人
歡迎點擊網址或私訊小編
https://zhenhuan.org/
#中西醫師黃獻銘 #病氣 #診邊故事 #阿銘師鍼還傳
王偉全醫師 在 Facebook 八卦
許多針對肌骨症狀的處置方案
最好的建議多會回歸到「運動治療」
面對醫療眾多排山倒海而來
建議病患開始運動的趨勢中
「親愛的教練們,你們準備好了嗎?」
有多少訓練專家能被醫療系統所推薦?
還是我們永遠被貼上標籤
「練到都受傷、越練越嚴重?」
還是我們永遠要被有運動習慣、會舉重
有能力考運動證照的醫生與治療師給取代?
運動訓練並非你會做重量、有肌肉就好
更不是你擁有某些證照就能理解
然而~會不會有很多體適能從業人員
能力其實不如預期,真的值得被取代?
運動治療跟運動訓練最大的差異
在於前者目的在解決肌骨症狀
後者在於強化肌骨能力
疾病端裡的運動訓練
是要導正錯誤模式、去除代償
建立起正確神經肌肉收縮序列
在訓練端
我們是要在無痛無症狀的情形下
累積個體對多元動作的操控力
並且增加生理機能來對應所需做工
如果你想走到運動治療端
並不代表你能執行治療
而是藉由運動作為媒介
協助強化或平衡化個體能力
進而改善肌骨系統問題
因而獲得「類治療」的成效
要做到這點
你必須累積你對人類科學的根基
並有跨領域解讀異域語言的能力
一般訓練多半在補強人體面對生活中
操作肌骨、身心系統來面對挑戰的能力
多數的教練心中只有「肌肉」
卻忽略了肌肉不只大小或質量
還必須考慮到人體多元做工的能力
面對選手或會員常問我的問題
「老師!練這要幹嘛」
我最常的回答就是
#把這個能力練起來放在口袋裡
#因為你不知道未來會不會有天會用到
意外多發生在未知中
如果能幫會員多準備些額外的身體能力
自然能讓個體更趨向自由端
下表就在表達動作操作的自由度
我們要幫助會員累積更多使用身體做工的能力
目標讓會員在面對做工要求時
能有眾多能力可以選用
或是像王偉全醫師在自己的Podcase
(對!他的播客很棒,不聽你會後悔)
https://hubbub.top/show/1867635
所提到的「動作恐懼症」(kinesiophobia)
因為疼痛導致人類對執行做工的選擇變少
反而出現單一結構過勞或因沒有替代選項而崩解
訓練的目的有很多
這都訓練專家能深入著墨、協助個體的部分
既然身為訓練專家
你有沒有能力面對訓練時
示範正確動作、給出具體建議、給予嚴格監控
適時調整強度、給予替代選項、強化心情與自信
訓練是一門專業
不是跨領域考過一張證照就能取代
更非自己天天嚕鐵、扛重就能解決
訓練者!
請做出自己的價值
請累積自己的深度
請廣泛提升知識能力
這樣~才能讓訓練變成一份專業
而非廣告、行銷、宣傳與網紅
#BelieveTraining
#玩人體
#玩骨盆
王偉全醫師 在 李基銘漢聲廣播電台-節目主持人-影音頻道 Youtube 的評價
本集主題:「當心!打鼾,孩子健康拉警報:一次解決過動、過敏、睡不好」介紹
訪問作者: 趙哲暘 醫師
內容簡介:
孩子打鼾隱藏健康警訊!
.注意力不集中、過動
.腸胃功能不佳、過敏
.異位性皮膚炎、氣喘
.身體慢性發炎、尿床
.姿勢不良、口齒不清
.口腔功能異常、咽喉氣道狹窄
.長不高、記憶力與學習成績不好
您的孩子是否有上述困擾?
看似小小的打鼾,嚴重時會引發小兒阻塞型睡眠呼吸中止症,不但影響呼吸,更讓生理發展出現障礙。
本書是臺灣第一本兒童睡眠呼吸中止症研究著作,透過全彩圖示、淺顯易懂的文字敘述,將艱澀的醫學理論化為一目瞭然的健康資訊,詳細說明睡眠呼吸中止症的成因、治療與預防。訓練舌肌力、遠離口呼吸、改善鼻功能、避免過敏原,孩子的健康從促進口腔功能開始做起!
突破醫療的本位主義,建立跨領域合作,特別邀請精神醫學部陳田育醫師、小兒科黃正憲與沈貞俐醫師、復健科蔡昆守與王偉全醫師、周献剛與周暉哲中醫師、物理治療師陳湘婷、語言治療師王亦群、耳鼻喉科徐英碩醫師,一起幫助阻塞型睡眠呼吸中止症的孩童,提供更健全、更有效的醫療服務。
作者簡介:趙哲暘
在花蓮出生、臺北長大,父親是嚴謹和善的醫師,母親是慈眉善目的慈濟委員。父母親的身教與言教對其人生與診療工作的影響十分深遠。雖然長期工作繁重,但只要有機會照顧病人,總是用盡全力改善病人的口腔健康;更期許自己行有餘力能發揮所長去幫助更多人。曾因親身體會甲狀腺亢進的不適,決定將多年行醫經驗與研究所得集結成冊,以期推廣強調不管社會如何進步,醫療終將回歸以人為本的方式。
學經歷:
氧樂多牙醫診所、仁祥牙醫診所院長
前臺北榮民總醫院醫師、前慈濟臺北分院主治醫師
臺灣整合口腔矯正醫學會理事長
國立陽明大學牙醫學系畢業
國立陽明大學腦科學研究所博士班研究生
家庭牙醫學會專科醫師、遠絡醫學會指導醫師、臺灣口腔植體學會會員、睡眠醫學會會員、能量醫學會會員、慈濟人醫會醫師
著有《一根吸管有氧治百病》、《牙齒有毛病,身體一定出問題》、《顧好牙齒,讓孩子不生病》、《矯正可以不拔牙》
作者粉絲頁: 趙哲暘醫師 、 氧樂多牙醫診所
出版社粉絲頁: 時報出版
請大家支持,我全部六個粉絲頁
李基銘主持人粉絲頁:https://www.facebook.com/voh.lee
李基銘的亂亂分享粉絲頁:https://www.facebook.com/voh.happy
李基銘的影音頻道粉絲頁:https://www.facebook.com/voh.video
漢聲廣播電台「fb新鮮事」節目粉絲頁:https://www.facebook.com/voh.vhbn
漢聲廣播電台「快樂玩童軍」節目粉絲頁:https://www.facebook.com/voh.scout
漢聲廣播電台「生活有意思」節目粉絲頁:https://www.facebook.com/voh.life
![post-title](https://i.ytimg.com/vi/mx_LFnSVbPE/hqdefault.jpg)
王偉全醫師 在 超全能診所、王偉全台北在PTT/mobile01評價與討論 的八卦
超全能診所-智能機器人復健、再生注射/增生療法王偉全醫師、徒手運動治療、整合門診· 1. 再生注射門診:葡萄糖、PRP、羊膜絨毛膜萃取物2. 徒手運動治療:筋膜釋放、紅繩 . ... <看更多>
王偉全醫師 在 超全能診所、王偉全台北在PTT/mobile01評價與討論 的八卦
超全能診所-智能機器人復健、再生注射/增生療法王偉全醫師、徒手運動治療、整合門診· 1. 再生注射門診:葡萄糖、PRP、羊膜絨毛膜萃取物2. 徒手運動治療:筋膜釋放、紅繩 . ... <看更多>
王偉全醫師 在 智能機器人復健、再生注射增生療法王偉全醫師、徒手運動治療 的八卦
疫苗施打地圖,2022年3月14日— 感謝專業健康資訊節目聚焦2.0邀請超全能診所王偉全院長和物理治療師念慈,本次於節目中主題「失智症復健科技」 帶來豐富的復健介入方式與 ... ... <看更多>